我国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合集下载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

全身性 部分性
全身性 部分性
全身性 部分性
特发性癫痫(原发)
• 病因不明,未发现脑部有足以引起癫痫发作的结构性 损伤和功能异常;
• 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 常在某一特定年龄段起病,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
症状性癫痫(继发)
• 由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 功能异常所致; 如:脑外伤、脑血管 病、脑肿瘤、药物及中毒等。
• 6、失神发作:表现为肌张力突然丧失、可致患者跌倒
编辑版ppt
15
简单部分性发作
• 简单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 简单部分性感觉性发作 • 特殊感觉性发作
性幻视; 颞-复杂性幻视 嗅: 钩回、颞眶面、岛叶 杏仁核、岛叶; 颞叶
视:枕-单纯 听:颞叶;
味: 前庭:岛叶、
编辑版ppt
16
复杂部分性发作
发发作的三个重点阶段
• 发作开始:先兆、起始部位、有 无意识丧失?
• 发作中间:发作形式、持续时间
• 发作结束:发作后状态,有无肢 体瘫痪?
编辑版ppt
21
鉴别诊断
• 1、假性发作; 2、晕厥; 3、偏头疼; 4、短暂脑缺血发作;
编辑版ppt
22
鉴别诊断
• 假性发作:是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有 心理障碍而非脑电图紊乱引起的脑部功能异常; 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相应的痫性放电和抗癫痫 药物治疗无效是与癫痫鉴别的关键;
编辑版ppt
25
我国癫痫治疗存在的问题
• 大部分没有得到明确诊断和合理规范治 疗,据统计有70%-80%的癫痫患者未治疗 或治疗不正规,其中活动性癫痫的治疗 缺口达到61.8%-75.6%
• 病因 • 生活质量评估
编辑版ppt
18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一、简介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癫痫作为一种确诊困难、治疗难度大的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癫痫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二、病因据研究表明,癫痫的病因十分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到遗传、外伤、感染、药物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脑部结构异常、遗传基因突变、神经元传导异常等。

脑部结构异常包括先天性脑结构异常、肿瘤、外伤、炎症、缺血性损伤等。

遗传基因突变包括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等。

神经元传导异常包括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抑制性下降等。

三、诊断1. 临床表现癫痫的常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抽搐或失神,这些症状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且在不同病例中表现也不尽相同,可能是瞬时的,也可能持续数分钟。

在癫痫发作期间,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强直阵挛、口吐白沫等症状。

2. 辅助检查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癫痫的诊断:神经生理检查(EEG)、脑磁图(MEG)、脑电图(MRI)、脑PET、脑CT等。

其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为EEG,临床上多采用24小时或48小时动态监测,可帮助寻找到患者是否存在癫痫发作。

这些辅助检查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治疗1. 药物治疗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传统的苯妥英酸、卡马西平、丙戊酸等以及新一代的药物如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采用药物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治疗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药物治疗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治疗反复、难以根治的问题。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局限性癫痫,包括脑内肿瘤、脑积水等情况。

手术治疗可减少癫痫发作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其他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患者还可以尝试其他治疗方法,如神经刺激治疗、间歇性电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通常针对特定的癫痫类型。

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ppt 2023-10-25contents •癫痫概述•癫痫的诊断•癫痫的治疗•癫痫的护理•癫痫的预防•总结与展望目录01癫痫概述1癫痫的定义23由脑部神经元的过度放电引起的一种慢性发作性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反复发作、短暂性、刻板性、发作后无后遗症。

发作特征全球患病率约为1%,我国约有1000万患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疾病负担包括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

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病因分类包括失神发作、肌强直发作、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等。

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

03癫痫的分类0201约为1/1000,男女比例约为1.1~1.7:1。

发病率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以儿童期和青年期为主。

发病年龄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与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等有关。

地区差异癫痫的流行病学02癫痫的诊断1病史采集23详细询问患者及其家族的既往病史,包括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疾病以及癫痫发作的有关信息。

询问癫痫发作时的症状、持续时间、频率、诱发因素以及是否伴随有其他症状等信息。

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是否正在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及用药剂量等。

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检查患者的精神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营养状况以及是否有其他躯体疾病等。

体格检查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等方面的检查。

进行尿液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

根据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以了解脑部是否存在异常。

实验室检查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评估脑部结构是否正常。

进行脑电图检查,以了解脑电活动的异常情况。

影像学检查03癫痫的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适用于大部分癫痫患者。

抗癫痫药物种类繁多,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剂量逐步递增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疗效。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切除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最新中国癫痫诊疗指南癫痫持续状态

最新中国癫痫诊疗指南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首选药物
静脉注射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可迅 速控制症状。
辅助药物
在控制癫痫发作后,可采用其他抗癫痫药物进行辅助治 疗,以巩固疗效。
长期治疗
对于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和肝肾 功能检查,以确保安全有效。
癫痫持续状态的特殊治疗
神经调控治疗
对于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可采用神经调控治疗,如重复经 颅磁刺激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系统性疾病和药物因素等。 其中,脑部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发病机制
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神经元异常放电、离子通道异常 、神经递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02
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
癫痫持续状态的一般表现
持续时间
01
癫痫持续状态一般指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多次发
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
癫痫持续状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脑部炎症、外伤、感染、肿瘤等。其中,特发性癫痫 持续状态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1/3。
癫痫持续状态的未来展望
01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究
目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其中一些新药如加巴喷丁
、托吡酯等已在国内上市。这些新药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分类
根据癫痫持续状态的特征,可分为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部 分性发作持续状态和混合性发作持续状态。
流行病学
1 2
发病率
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100 例,且存在地域差异。
发病年龄
癫痫持续状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发病高 峰在20-40岁。
3
性别分布

癫痫的术前评估及外科治疗现状和展望

癫痫的术前评估及外科治疗现状和展望
些与癫 痫 生 化 改 变 密 切 相 关 的 物 质 是 N 乙 酰 天 门冬 氨 酸 - (A 、 N A)肌酸 ( r、 碱 ( h ) 谷 氨 酸 ( l) 7氨 基 丁 酸 ( A c) 胆 Co 、 Gu 、- G .
B ) 颞叶癫痫患者病灶 内 N A浓度 、 A /C o+c ) A. A N A(h r 比值 明显 降低 , 部分单侧病灶患者会 出现 双侧 N A改变 , A 是继发还是原 发仍有 争议 ; 面 发 作 性 癫 痫患 者额 叶或 丘 脑 也 出 现 N A 全 A/ ( h +c ) C o r比值降低 。总之 , S可在生化代谢水平来反映和评 MR 价癫痫灶 , 为术 中癫痫灶定位 、 侧提供 必要 的帮助 , 定 已显示 出
114 4h E .. 2 E G监测 : 系统 由记 录与 回放 两 部分 组成 , 该 为便
( E 是 测定 神经元兴奋时产生电流所伴随的磁场变化的一种 M G) 无侵袭性测定 脑 电活动 的方 法。它 是新 近用 于 临床 的一种 技 术, 用途较广泛 , 主要用于难 治性癫痫 的发生 源定 位 , 即致痫灶 定位研究 。M G具 有毫 米级 的空 间分辨 率及毫 秒级 的时间分 E 辨率 , 脑磁通过头部各层组织时不 被衰减 、 曲 , 扭 因而在致痫灶 发放 的定位上准确 度很 高 , E JM G高达 1 n 的时间分辨率可将 s i
均有助于致痫病灶的定位 。
117 功能影 像学检查 : .. 因癫痫 属于脑 功能性疾病 , 对致痫灶
定位 困难者 实施 脑 功 能影像 学检 查 十分 必 要 , 阳性 率 可达 其 7 %以上 。①单光 子发 射计算 机断层 扫描 (P C :P C 0 S ET) SE T通过 静脉注射 9T . M A 收集 7 9 cH P O, 射线 , 观察脑组 织血流变化而 间 接反映脑代谢状况 , 而得出脑功 能影像 。扫描 后得 到的图像 从 是三维的可 以通过各种断层来显 示脑 的血 流分布 情况 , 显示致 痫灶 的具体位置 、 大小 与 形态 , 手术 提供 极有 价值 的信 息。②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扫描 ( ) P 是 用 1F标 记 的葡萄 P : 8 糖作 为示 踪剂的 , 它直 接参与 脑代谢 , 以直接 反映 脑代谢 情 可 况 , SE T更为敏感 , 较 PC 而且分辨率较高 , 目前 已应用于临床 。

2024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2024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2024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癫痫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癫痫患者超过1000万人,每年新发50万人,年直接经济负担超过200亿元。

尽管癫痫是少数几种可治可控的神经系统疾病之-,70%以上的癫痫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达到癫痫无发作和疾病临床缓解的目的,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约60%的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甚至从未得到治疗,即使在城市地区,也有超过50%的患者治疗不规范。

因此,急需建立符合我国体制,且具有实用性的癫痫及相关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以提升我国癫痫患者的医疗可及性和可获得的医疗服务质量。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跨部门联合行动一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全球行动计划(IGAPIIGAP行动旨在以癫痫这一可以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球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质量。

这一倡议提出:在2022—2031年完成70%的癫痫患者治疗后得到有效控制,80%患者抗发作药物可及、可负担,90%患者理解癫痫可诊、可治,降低病耻感的目标(“70-80-90〃目标\这一倡议进一步深化了从国家层面推动癫痫及相关疾病医疗质量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本文总结了自2017年癫痫质控专病组成立以来,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体系的建设工作、成果,并对未来工作的重点进行展望。

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了癫痫质控专病组(以下简称为〃专病组〃X这是继脑血管病质控专病组后,第2个成立的神经系统疾病单病种质控专病组。

专病组基于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内外科融合的独特优势与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种需要多学科交互的特色,构建了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儿科、神经重症、神经病理在内的多学科质量控制专家团队,正式启动了国家癫痫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癫痫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旨在从国家层面全面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对癫痫患者的诊断、治疗、全面评估、随访监测以及教育咨询,以提升我国对癫痫这一疾病诊疗的整体水平,改善癫痫人群的生活质量和整体预后。

癫痫研究新进展

癫痫研究新进展

癫痫研究新进展一、概述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癫痫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癫痫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包括癫痫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及预防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在发病机制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逐渐揭示了癫痫发病的复杂过程。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脑内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癫痫的发生。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癫痫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诊断技术方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电生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癫痫的诊断手段也日益丰富和精准。

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能够精确地定位癫痫病灶,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

脑电图(EEG)等电生理技术也在癫痫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时监测脑电活动,为癫痫的发作预测和干预提供有力支持。

在治疗方法方面,癫痫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和个体化。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技术以及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逐步应用于癫痫的治疗。

这些新方法在提高癫痫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在预防策略方面,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预防策略也逐渐从单一的药物预防向多元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生活习惯、降低环境污染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癫痫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癫痫的发作。

癫痫研究新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段。

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癫痫的诊疗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1. 癫痫的定义与流行病学概况这一古老而又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它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发的慢性疾病,这种异常放电会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

癫痫的病因及治疗现状

癫痫的病因及治疗现状

癫痫的病因及治疗现状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性的全身或局限性肌肉痉挛,有时还伴随着意识丧失或行为异常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由于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癫痫的病因及治疗现状。

一、病因癫痫的病因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脑部异常结构或损伤、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因素。

其中,遗传因素在癫痫病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研究表明,癫痫患者的家庭中有癫痫历史者比正常人群高出3~4倍,同卵双生子的癫痫发病率也比异卵双生子更高。

此外,一些特定基因突变与某些癫痫类型有关。

二、分类根据发作部位和性质可将癫痫分为部分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

部分性癫痫,即为发作在大脑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双下肢或半身不随意或意识丧失等症状。

全面性癫痫,即为发生脑部不同区域同时发作,最常见的就是Grand Mal,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痉挛以及意识丧失。

三、治疗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妥英、卡马西平、丙戊酸等,瞬时抗癫痫药物主要有利多卡因。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控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来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但是,由于每种药物的适应症及生理作用不同,所以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治疗包括溶栓、创伤性脑损伤、颅内或脑部肿瘤、大型脑囊肿等手术,这些手术可以切除或减轻引起癫痫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癫痫问题。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按摩疗法、针灸、气功、瑜伽等。

这些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刺激或调节神经系统来起到控制发作的作用,虽然非药物治疗方式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但它依然为那些无法耐受抗癫痫药物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

总之,癫痫是一种需要长期持续的治疗疾病,它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配合。

虽然现代医学在癫痫治疗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对于某些难治性癫痫患者而言,仍需求助于其他方面的治疗手段,比如心理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 年 6月第 7 07 卷第 3 期
C i Cn m er N u sr ue 07 V l7 N . h nJ ot pN u l er u ,Jn 20 , o , o 3 e o o g .
・ 1 ・ 专 仑
我国癫病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吴逊
2 世纪 9 年代以来我国的癫痈研究有了较大 0 0 的进展。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癫病的患病率 为0 0 活动性癫痈患病率为 0 6 治疗缺口为 . %, 7 . %, 4 68 . %。这些数字对规划癫痈研究的发展方向具有 4
寥寥无几, 而且越来越少, 一般临床医师对脑电图 几乎一无所知。大多数脑电图室的技术员均未接受 过专门培训, 甚至仅是普通的中学毕业生, 即使受 过培训也较肤浅, 仅参观数日即已经上岗操作并撰 写脑电图检查报告。( 临床医师与脑电图检查脱 ) 2 节。神经科医师看不懂脑电图, 不会看脑电图报告 中的描述, 只看结论。因此, 就出现了临床上常见的
部门批准、 亦未经科学的上市前或上市后的临床验 证、不了解这些中西药之间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
近年来外科治疗技术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也暴 露出一些阻碍癫痈外科发展的问题:1具有先进仪 ( ) 器不等于可以建立“ 癫痢治疗中心”近年来“ 。 癫病治 疗中心” 如雨后春笋, 购进一台 18 2 导的脑电图仪 就可以建立一个治疗中心, 而不考虑是否具有开展 功能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基础。癫痈的外科治疗 需要有深厚的脑功能定位、脑电图以及癫痈症状分 类的基础。 2不了解脑功能定位的复杂性。 ( ) 人类大 脑功能是生物进化的顶峰,其功能之复杂超乎想 象, 我们目 前至少对 1 的大脑功能尚不甚了解, 乃 即使是似乎已经了解的脑功能区, 其复杂性也并不 完全清楚。一种发作性症状可以出现于不同的脑 区, 而同一脑区又可以出现不同的 症状, 对癫病灶的
头痛患者录像能起什么作用?这是对医疗资源的极 大浪费。
在癫痈的治疗方面也有值得改进之处:1抗癫 ( ) 病药物的剂量偏低, 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虽然使用的 药物品种合理, 但剂量偏低亦同样不能取得良 好的 临床疗效, 甚至适得其反造成医原性难治性癫痈。 ( 不正规的治疗方法泛滥。 ) 2 例如多种抗癫病药物与 镇静催眠药物( 安定等) 联合应用达 78 每 日、 一 种, 每种药物各 1 使每种药物均不能达到有效的血 片, 浆药物浓度, 不但无效反而诱发严重的药物不良反 应。最为普遍的是不正规的复方制剂, 尤其以名为 “ 中成药” 暗中加抗癫病药物( 以苯巴比妥和苯妥英 钠最为常见) 的危害最大。此类药物未经药物监督
定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仅用某一种检查结果作为
手术的依据, 如仅以M 检查研究是否存在海马硬 I R
化(po mase s, S或仅以pT结果定 h p ap cri H ) i c ll s o E
位,而很少考虑临床发作形式和脑电图的异常表 现, 是完全错误的。 国际上对癫痈灶进行定位的金标 准是癫痈的发作形式和脑电图 ( 包括颅内电极)其 , 他检查方法仅为辅助手段。 例如, 某例癫疯患者M I R 检查表现有海马硬化, 但其临床发作形式为一侧肢 体阵挛, 脑电波发放并不在前颖叶, 此时若行前颖 叶切除手术肯定疗效很差。( 神经内外科缺乏交 ) 3 流。 癫痈灶的定位应由神经内科医师、 功能神经外科 医师、 电生理医师、 影像学医师以及神经心理医师 共同作出结论,绝非某一科的医师能够单独诊断。
足够的认识吗?目前在脑电图的临床应用方面大致
存在以下问题:1脑电图技术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 ) 全国各级临床医师愿意专门研究临床脑电图的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 年6 07 月第7 卷第3 期 CiJ o ep e 1 eru , ue o7Vl , o3 h Cn m Nu Nu s Jn Z , o 7N. n t o r o嗯 .
(稿日 :000 收 期2 758 0 一一 )
・ 肖J ・ 字 急
作者单位:O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癫摘治疗中心 103 (4
时, 应该冷静及实事求是地思考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的地方。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每当国外报道 一种新的综合征或疾病后 ,国内随之也会发现很 多。例如当年的大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病(o m a m ao y y de e和 Co一ua 综合征(O M 综合征) ia ) r Fks ss w e PE S 。 近年仍然如此,在癫病发作类型方面当国外报道了 伴中央颖区棘波儿童良 性癫痈、大田原综合征及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痈后国内也开始报道。 我国约有90 0 万例癫痈患者,为什么未能从中发现
谓头痛性癫痈) 的现象明显减少; 开始重视癫痈发作 类型和综合征的诊断, 纠正了过去认为原发性全面 性发作占绝大多数的概念, 大多数报道部分性发作 ( 有或无继发性全面性发作) 0%以上, 占7 相近于国 际公认的数字; 在癫病的诊断中除脑电图检查外, 还 应用磁共振成像(R)功能磁共振成像( R)磁 M 、 I M fI 、 共振波谱( R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E )单 M S、 PT 、 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ET 及脑磁图 S C P ) (E 作为辅助检查方法。脑电图技术及录像( MG ) 视 频) 脑电图(do E , E G 技术迅速推广至全 v 一 G VE ) i E e
新问题?其实, 发现和证实这些综合征无需使用任 何高精尖技术 , 仅仅是深人 、 细致地观察患者临床
症状及其脑电图表现, 并进行长期随访。此外, 仍有
许多患者的发作类型和综合征 尚未能得到正确判 断, 以至于影响药物治疗及预后评价。如青少年肌
阵挛癫摘(v i mooc pes JE 占 j el y l iel y M ) 全部 u ne cn ip ,
这种随访应是具有前瞻性、 有计划和科学性强的随 访。 国内有关癫病治疗的报道均为短期疗效, 和国外 研究存在较大差距, 对癫痈患者的康复治疗亦尚未 提到日 程上。国外的癫痈治疗中心均有十分完善的
位, 也应了解外科术式以及颅内电极的放置原则; 而神经外科医师则更应该了解癫痈发作的分类、 发 作形式的定位价值, 以及脑电图的诊断意义, 尤其 是发作时的脑电图。只有相互融合, 在讨论定位时 才有共同语言, 方能制定出最佳定位及手术方案。 此外, 国内癫病学界对患者的随访重视不够, 尤
其是 r 年以上的长期随访。无论是药物治疗或外 o 科治疗只有长期随访才能了解其确切的疗效, 而且
康复部门, 根据每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心 理康复、 功能康复及技能培训计划, 甚至包括婚姻 和就业指导, 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总之, 我国在癫疯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有诸多值 得改进和提高之处,相信通过努力癫痈的临床研究 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为广大的癫痈患者带来福音。
正的科学态度 、 严谨的实验方法及可以重复的结论
误。写报告的脑电图技术员不懂神经解剖及生理, 对神经科专业知识知之甚少, 所掌握的脑电生理知 识亦十分肤浅, 故对一些意义不明的脑电图现象和 伪迹常发生误判。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癫痈学家对脑 电图都有很大的贡献, 如癫痈外科的P f d美国 ne ei , l
将“ 轻度异常脑电图” 作为癫痈诊断依据的常识性错
科学的临床验证的治疗方法,亦被宣传为对癫病具 有良 效。例如, 费用昂贵的头皮下埋植普通磁铁片, 将发病机制中复杂的癫病性生物电发放简化为初中 物理学静态磁场; 皮下埋藏普通抗癫痈药物的方法 早已被病理检查所证明难以吸收, 不能达到治疗目 的; 还有用小刀刺破背部皮肤也完全没有中医理论 的依据。( 未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祖国传统医学 ) 3 进行研究。除了上述所谓的“ 中成药” 目 外, 前以真
研究祖国医学治疗癫痈的方法鲜见。 西医学虽然 中、 体系不同、 理论各异, 但是最终判断疗效的科学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应该是相同的。4短期频繁换药。 ( ) 任何一种药物
均须经过 5 个半衰期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稳态浓
的G b夫妇、i e e r iS b Ne r y 和玩d s dm e e ,以及我国的 r
冯应馄教授和陈世峻教授。( 对视频脑电图技术 ) 3
用, 既违反《 药品管理法》 执业医师法》亦侵犯 和《 ,
了患者的知情权。更为严重的是这些“ 中成药” 价格
虚高而疗效欠佳, 是造成医原性难治性癫痛的主要 原因。还有应用一些古老的已被淘汰的药物制作合 剂, 如苯巴比妥( 1) 1 2嗅化钠(87合剂。嗅剂之 9 1 ) 5 所以被淘汰是由于其严重的不良 反应, 世纪再重 1 2
版了多部癫痈学专著。 在癫痈诊断与治疗取得上述进步和进展的同
重要意义。 如果按照0 0 估算, . % 7 我国约有癫痈患者
0 万,其中约 50 90 0 万未曾接受治疗或未经过正规 的治疗, 这使医疗行政部门及医疗保障面临巨大的 压力和挑战。 在诊断方面, 将非癫疯性疾病误诊为癫痈( 如所
的应用过度。视频脑电图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看到
度, 从而发挥最大疗效。因此, 只有观察5 个平均发
作周期以上的时间才能正确判断该药物是否有效。
而有些临床医师在治疗癫痈患者时频繁更换药物,
难以达到有效的血浆药物浓度。
患者行为的变化和脑电图的变化, 对癫痈的鉴别诊 断、 分型和手术前定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无发 作性症状或发作较少的患者 ( 如每年发作 12 一 次) 没有必要施行视频脑电图检查。但是, 现在有些医 院将视频脑电图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试想对于慢性
儿童癫痈的 5 1%,占特发性全面性癫痈的 %一0 2. %一6 0 并不少见, 3 0 2 0%, 3 . 但国内文献鲜有报道。 再如, 有些文章报道采用手术治疗“ 失神发作” 的疗 效良 失神发作为经典的特发性癫痈, 好, 不可能也没
有必要施以手术治疗。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临床基
本技能( 包括脑电图) 有待提高, 询问病史草率, 临 床医师看不懂脑电图。因此, 应该提倡详细询问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