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题型探究与高考演练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1细胞代谢

1.细胞代谢1.(2022山东枣庄二模)小麦的叶绿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晚上可将淀粉降解。
磷酸丙糖转运体(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的磷酸丙糖不断运到叶绿体外,同时会将磷酸等量运回叶绿体。
TPT 的活性受光的调节,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活性最高。
光合产物在叶肉细胞内转化成蔗糖后进入筛管,再转运至其他器官,转化为淀粉储存或分解供能。
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
(1)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 (填具体部位),CO2固定生成C3的过程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2)环境条件由光照适宜转为光照较强时,淀粉的合成速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
(3)在小麦灌浆期,籽粒的干重在晚上也可能增加,原因是 。
(4)科研人员测定小麦旗叶在自然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用有机物表示),操作方法是:将小麦旗叶中间用刀片纵向切开,一半叶片用黑纸片遮光,另一半曝光,在自然条件下光照1 h后,将叶片摘下,用打孔器从两个半叶片各打下3个1 cm2的叶圆片,迅速烘干称重,遮光组平均干重为M(g),曝光组平均干重为N(g)。
通过上述方案测定,小麦旗叶在自然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 (g·h-1·cm-2)。
2.(2022山东临沂三模)某品种玉米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却比野生型高。
科研人员研究了在不同的施氮量下,突变体和野生型玉米的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每组突变体与野生型玉米消耗氮元素总量差别不大)。
(1)提取玉米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的原因是 。
通过测定吸光度判断提取液中叶绿素含量时,应选择 (填“红光”或“蓝紫光”)照射,以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
(2)玉米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叶绿素和RuBP羧化酶的合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更倾向将氮元素用于合成 。
该突变体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更高,说明强光下制约野生型玉米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叶绿素含量,而是 (答出两点)等因素。
2022年高考试题及模拟题精选(细胞代谢)学生版

2022年高考试题及模拟题精练(细胞代谢)学生版1.(2021·广东高考真题)与野生型拟南芥WT相比,突变体t1和t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图a,示意图),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图b),进而引起光合速率差异,但叶绿素含量及其它性状基本一致。
在不考虑叶绿体运动的前提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2比t1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B.t1比t2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光合吸收CO2与呼吸释放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C.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素的含量无关D.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2.(2021·河北高考真题)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3.(2021·湖南高考真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B.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4.(2021·广东高考真题)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
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5.(2021·浙江高考真题)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
2022届高考生物复习—细胞代谢专题训练含答案

细胞代谢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共8题)1.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叶肉细胞中过程⑤产生的A TP可用于过程⑥中的还原B. 人体细胞中过程②⑤进行的场所不同,但都能合成A TPC. 过程①④⑤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D.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2.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片气孔关闭时,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不受影响B.叶片气孔关闭时,叶绿体中C3含量降低,C5增加C.哺乳动物所有细胞代谢所需A TP主要来源于线粒体D.唾液淀粉酶随唾液流入胃后仍能催化淀粉的分解3.如图表示细胞内部分物质转变过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能够在生物膜上完成的过程是2、5、6、7、8B.过程3、4的进行需要同种酶的催化C.图中7过程需要1过程的参与,而8过程中同时进行了2过程D.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线粒体通过2过程合成的A TP比叶绿体通过2过程合成的A TP用途单一4.如下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 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 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 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5.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结论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B. 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C. 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D. 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6.下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净吸收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B在CO2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 两种植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酶的不同C. 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将植物A和植物B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B正常生活时间长D. 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7.下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中,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B.过程①产生NADH,过程③消耗NADPHC.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速率大于过程③,则植物干重增加D.过程③中A TP的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④ATP的水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8.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 ℃、15 ℃、25 ℃和35 ℃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结果。
高考4道主观题命题点之一细胞代谢

第 1 页共 32 页高考 4 道主观题命题点之(一)细胞代谢考点一 酶和 ATP 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2016·全国卷Ⅱ)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 设置三个实验组: A 组(20 ℃)、 B 组(40 ℃) 和 C 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 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 t1 之前,如果 A 组温度提高 10 ℃,那么 A 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 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 t2 时,向 C 组反应体系中增加 2 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 t3 时,C 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2012·全国卷)某同学为了探究 pH 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 A、B、C、D、E 5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pH 5.0、6.0、7.0、8.0、9.0 的适宜浓度缓冲液 5 mL, 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 1%的淀粉液 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 1 mL,摇匀。
③将 5 支试管放入 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 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 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 2 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 梯度以及 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三细胞代谢的保障(含答案)

高考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三)(细胞代谢的保障)1.吞噬细胞能够吞噬衰老的细胞以及侵入人体的病原菌,对这一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识别功能C.不消耗ATP,吞噬的动力来源于膜的流动性D.不消耗ATP,吞噬过程的实质是病原菌的入侵2.下列实例与渗透作用无关的是( )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硬B.将适量的红墨水滴加在清水中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3.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的运输被促进B.乙的运输被促进C.甲的运输被抑制D.乙的运输被抑制4.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通常是静止的B.甲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C.乙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丙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5.将一支加入了一定量糨糊、唾液的试管,浸入37 ℃的温水中保温5 min后取出,再加入一滴碘液,糨糊不变蓝。
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蛋白质分解为麦芽糖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C.淀粉已经不存在了D.淀粉没有发生变化6.下列各项中通过质壁分离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A.原生质层的组成B.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C.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D.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7.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人体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酶最适pH不同。
如图表示某种消化酶催化效率与pH的关系,据此推测该酶最可能是( )A.肠脂肪酶B.胃蛋白酶C.唾液淀粉酶D.胰蛋白酶8.(2019年6月·广东学考)小杨检验唾液对淀粉的降解作用,向10 mL的热米汤(100 ℃)加入1 mL唾液并混合均匀,较长时间冷却到室温后,加入适量碘液显深蓝色。
最可能的原因是( )A.唾液的溶菌酶抑制了淀粉酶活性B.高温(100 ℃)使淀粉酶失活C.唾液淀粉酶离开口腔后失去活性D. 加入唾液的量不够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ATP不含有磷酸C.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D.植物细胞夜间不能生成ATP10.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细胞代谢的综合分析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细胞代谢的综合分析1.(2023历城模拟)某同学搜索“水果酵素”得到下面的信息:①酵素本义是酶的别称。
②《酵素产品分类导则》中将酵素定义为:以动物、植物、菌类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的产品。
③把水果小块和水按比例放入容器,密封,注意容器内留下20%空间,置于阴凉处6个月后,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酵素”。
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由于水果酵素富含蛋白酶、脂肪酶,因此酵素被人体吸收后具有减肥功能B.发酵前需要对蔬果进行煮沸消毒,确保发酵过程无杂菌污染C.将酵素添加进洗衣粉中配合沸水浸泡,可以帮助分解衣物上的油渍D.“酵素”在生物体中具有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作用【答案】D【分析】酵素本义是酶的别称,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水解,失去活性,无法起到减肥的作用,A项不合理;发酵过程中利用的是附着的天然菌种,若发酵前对蔬果进行煮沸消毒,将不能发酵,B项不合理;沸水可以使酵素和洗衣粉中的活性物质失活,会降低洗涤效果,C项不合理;酵素本义是酶的别称,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酵素”在生物体中具有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作用,D项合理。
2.(2023雨花模拟)如图为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两个实验结果,除自变量和图中条件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实验1 实验2A.若增大实验1的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增大B.若继续增大实验2的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能继续增大C.若继续增大实验1的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维持最大值基本不变D.若降低两个实验的反应温度,相对反应速率都将降低【答案】B【分析】最终限制实验1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若增大实验1的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增大,A项正确;若继续增大实验2的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能不再增大,也可能继续增大,因为乳糖浓度是不确定的,B项错误;最终限制实验1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若继续增大实验1的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不变,C项正确;根据题意,两个实验都处于最适条件(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所以若降低两个实验的反应温度,酶的活性下降,相对反应速率都将降低,D项正确。
高考生物三轮高频考点 细胞代谢考前猜题通关演练

细胞代谢A组1.(2013·安徽卷,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解析激素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的合成和数量来调节细胞代谢,A项错误;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B项正确;同一个体的各种体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酶的种类、数量均不同,代谢也不同,C项错误;每一个细胞都经历产生、生长、衰老、凋亡的过程,不同时期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D 项错误。
答案 B2.(2013·重庆卷,6)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箭头所指为处理开始时间)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碳反应(暗反应)速率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解析t1~t2,光照增强,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光反应加快,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这一过程全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完成,而不是在基质中完成,A错;t2~t3,光照充足,若继续增加光照,光合作用不再增强,主要是碳反应(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B 错;t 3~t 4,CO 2浓度升高,暗反应速率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从而使光反应速率也增强,C 错;t 4后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ATP 生成停止,而碳反应(暗反应)仍在进行,仍要消耗ATP ,所以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 和Pi 含量升高,C 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D 对。
高考生物必修考点专题研究精讲精练系列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学生用

高考生物必修考点专题研究精讲精练系列专题二细胞的代谢学生用第1讲酶与ATP(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高考变式)成熟的神经细胞在兴奋时,下列选项中的酶最不活跃的是 ( )。
A.ATP合成酶 B.DNA聚合酶C.呼吸酶 D.RNA聚合酶2.(创新预测)右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胃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胃蛋白酶催化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3.(创新预测)当细胞内某种RNA存在时,某一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水解酶水解后,该化学反应停止。
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
A.该生化反应的酶是RNA水解酶B.该种RNA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基因C.该种RNA能调控细胞内所有的生化反应D.该种RNA在此生化反应中能起催化作用4.(创新预测)为了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37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② 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5.(2011·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 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
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 b c d①淀粉溶蔗糖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②50~65 ℃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③将c倒入a,将d倒入b④50~65 ℃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⑤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 mL⑥37 ℃ 恒温水浴⑦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A.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C.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D.④和⑤的顺序有误6.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