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道路服务水平分为六个等级
第5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服务水平F:交通处于强制流状态,车辆经常排成队,跟着前面的车
辆停停走走,极不稳定。在此服务水平下,交通量与速度同时由大变小,直到 零为止,而交通密度随交通量的减少而增大。 以上六级服务水平的描述是针对非中断性交通流的公路设施的 。
我国公路服务水平现分为四级,一级相当于美国的A、B两级,二、 三级分别相当于美国的C级及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的E、F两级。
高速公路交通量与车速及交通密度关系图分别见图5-1和图5-2。
图5—1 理想条件下交通量—车速的关系图
图5—2 理想条件下交通量—密度的关系图
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A至F六级:
服务水平A:交通量很小,交通为自由流,使用者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
其他车辆的影响,有非常高的自由度来选择所期望的速度,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的 舒适和便利程度极高。 服务水平B:交通量较前增加,交通处在稳定流 范围内的较好部分。在交通流中,开始易受其他车辆的干扰,但选择速度的自由度 相对来说还未受影响,只是驾驶自由度比服务水平A稍有下降:由于其他车辆开始 对少数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所提供的舒适和便利程度较服务水平A低 一些。 服务水平C:交通量大于服务水平B,交通处在稳定流范围的中 间部分,车辆间的相互作用变得大起来.选择速度受到其他车辆的制约,驾驶时需 特别注意其他车辆的动态,舒适和便利程度有明显下降。
三、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作用
1 用于道路设计 根据设计通行能力与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对比,可分析得出所设计公路的技术等 级及多车道公路的车道数,以及是否需要设置爬坡车道,亦可在道路设计阶段,进 行公路各组成部分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发现潜在的瓶颈路段予以改进,从 而在设计阶段就消除了将来可能形成的瓶颈路段。 2 用于道路规划 在分析当前交通流的质量水平.评估现有公路网承受交通的适应程度的基础上, 通过交通量预测及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的评估,提出改善相提高公路网的规模和建 设项目及其实施步骤。 3 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根据预测交通量的增长情况和运行条件的分析,制定各阶段的交通管理措施。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运输组织学》在线考试

运输组织学——在线考试一、单选题1.以下哪个是城际客流的特点?( )。
A.时间上不平衡,方向上大体平衡B.时间和方向上都大体平衡C.时间和方向上都不平衡D.时间上大体平衡,方向上不平衡2.铁路列车时刻表,又称为( )。
A.列车运行图B.列车运行方案C.列车运行计划D.列车运行次序3.以下哪个不属于客运站的构成?A.站前广场B.站房C.站场D.铁轨4.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主要包含几个步骤?A.6B.7C.8D.95.运输需求管理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
A.TDMB.EDIC.ITSD.BOT6.运输需求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A.实现位移的愿望B.具备支付能力C.实现位移的愿望以及具备支付能力D.以上都不对7.旅客运输需求一般可分为几类?A.3B.4C.5D.68.当运输秩序发生混乱,运载工具不能及时到达或积压时,则应考虑客货流与运载工具的匹配问题,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新的平衡,这称作( )。
A.运输流的调整B.运行秩序的调整C.运行路线的调整D.载运工具的调整9.我国运输补贴中,中央财政补贴主要用于哪两个方面?A.铁路、管道B.地铁、公共汽车C.铁路、地铁D.水运、航空10.城际客流包含几个要素?A.3B.4C.5D.611.描述公交线路的非直线系数( )。
A.>1B.<1C.=1D.不确定12.公交企业设置的固定营运线路的长度,称为( )。
A.线路长度B.道路长度C.运营长度D.固定长度13.( )是主要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
A.地铁站B.公交站C.客运站D.货运站14.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生活对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 )。
A.运输需求B.运输供给C.旅游需求D.公务需求15.城际客流是指在( )形成的客流。
A.城市间流动B.城市内流动C.城市周边流动D.以上都不对16.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满足人们的旅游需要B.实现人和物的有目的的空间位移C.实现货物的安全运输D.实现旅客的安全运输17.我国的道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几个等级?A.1B.2C.3D.418.以下哪个参数是道路交通流的特性参数?A.流量B.速度C.密集度D.以上都是19.德菲尔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专家组的人数,一般为几人?A.2~3B.5~8C.10~50D.100~20020.一般情况下,如果运输服务价格下降,则需求者对运输的需求量将会如何变化?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21.公共交通网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公共交通网线路长度*省内面积B.公共交通网线路长度/省内面积C.公共交通网线路长度*城市面积D.公共交通网线路长度/城市面积22.可能通行能力是指满足特定条件的多长时间所能通过的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23.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几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化综合系统?A.三B.四C.五D.六24.邮电则是邮政和( )的总称。
【道路运输】饱和度计算

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
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
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
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1.1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
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1.2 公路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2.1 饱和度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
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
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0.6之间;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0之间;四级服务水平:V/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交通工程学考研精彩试题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
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
道路通行能力复习资料 一至五章

1. 2. 3. 4.
5. 6. •
(2)观测时间的确定 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中关键的速度、 密度和流量参 数都是随机变量,为保证这些参数能够有足够的精 度,必须保证一定得实测样本量。最小观测样本量 可以按照式(2-1)计算。
N (SK / E)
2
(2-1)
式中:N----样本量; S----样本标准差,假设速度标准差为5~10km/h; K----常数,当置信度为95%时,K=1.96; E----容许误差,假设速度容许误差为2km/h。
三、 评价指标
不同设施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P4)表1-1
四、 服务水平分级
日本分为三个等级,美国定为六个等级(A~F) 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表(P5)表1-2 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表(P6)表1-3 双车道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表(P6)表1-4
一级 LOS (A、B级)
二级 LOS (C级)
第二节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
一、运行状况分析目的 由于双车道公路上的交通较为特殊,故应 从实际出发,分析现实的道路及交通条件, 从而分析出其实际运行情况的通行能力。 二、分析步骤 图2-2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框图( P18)
三、基础数据调查与分析
1、基础数据的调查获取
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公路通行能力分析需要 取得以下数据: 道路横断面和平、纵线形参数; 街道化程度; 横向干扰等级; 5min时段内的交通量、交通组成、运行速度 和方向分布系数; 给定条件下,不同车型的自由流速度; 超车数量与被超车数量; 车头时距分布和跟车率; 延误与饱和度。
车辆折算系数的具体含义:
在交通流中,某种车平均每增加或减少一辆对 标准车小时平均运行速度(车流延误或密度)的 影响值,与平均每增加或减少一辆标准车对标准 车小时平均运行速度(车流延误或密度)影响值 的比值,即为折算系数。
美国高速公路几何设计

4.3 通行能力
美国一些交通统计报告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市区高速公路平均每车道的交通量是非 常大的。例如,在 40 号州际高速公路通过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Nashville)市区路段, 平均每车道每小时交通量是 2035 辆,而一个车道的最大小时交通量竟高达 2664 辆。当 然,这个数据一定是在交通饱和状态下亦即服务水平达到 E 或 F 级时的交通量。
表 3 和表 4 即可按下式推得当设计车速为 120km/h 时,各类高速公路的参考交通量如表 5。
DHV = CD·N AADT = DHV / (K·D)
式中,DHV—单向设计交通量;
AADT—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
CD—在规定服务水平下,每车道通行能力,由表 4 查得; N—单向车道数。
公路类别
5.2 线形要素 由 AASHTO 推荐的高速公路平纵面线形设计控制指标如表 6。由于我国极限最小平 曲线半径是按超高为 8%计算得来的,为便于对照,表中仅列出了最大超高为 8%时的最 小平曲线半径。
美国高速公路主要平纵面设计指标表
最小平曲线 设计速度
最大纵坡(%)
半径
(km/h)
平原 丘陵 山区 (m)
30 年代末至 40 年代初,有多条高速公路已有意识地按高速公路路网系统的一部分来 修建,同时大量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互通式立交。当时最有代表性的高速公路系统是五角 大楼路网,这是一条长 16 公里,带有 21 座分离式立交和 11 座互通式立交的路网系统。 多年以后,这条高速公路成为运行实验和研究的露天实验室,并影响着美国高速公路设 计技术标准的不断改变与提高。
5112
85200
表5
双向 8 车道
单向 (辆/h)
4800 681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日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97条文说明目录前言1 总则1.0.1 适用围1.0.2 公路分级1.0.3 公路等级的选用1.0.4 环境保护2 一般规定2.0.1 设计车辆2. 0.2 计算行车速度2.0.3 公路用地2.0.4 公路建筑限界2.0.5 抗震设防3 路线3.0.1 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3.0.2 行车道宽度3.0.3 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 3.0.4 中间带3.0.5 路肩3.0.6 应急停车带3.0.7 错车道3.0.8 视距3. 0. 9 直线3.0.10 平曲线半径3.0.11 平曲线超高3.0.12 平曲线加宽3.0.13 缓和曲线3.0.14 回头曲线3. 0. 15 纵坡3.0.16 纵坡长度3.0.17 平均纵坡3.0.18 合成坡度3.0.19 高原纵坡3.0.20 竖曲线3.0.21 竖曲线与平曲线的组合4 路基4. 0. 1 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4. 0. 2 路基宽度4.0.3 路基横断面4. 0. 4 路基高度4.0.5 路基压实4. 0. 6 护坡道4. 0. 7 路基防护4. 0. 8 路基排水5 路面5. 0. l 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5.0.2 标准轴载5.0.3 路面等级5. 0. 4 路面结构组成与其类型 5.0.5 路拱坡度5. 0. 6 路面排水6 桥涵6.0.l 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 6.0.2 桥涵跨径6.0.3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6.0.4 桥面净空6. 0. 5 桥下净空6.0.6 渡口码头7 车辆与人群荷载7.0.l 车辆荷载7.0.2 车辆荷载的选用与布载规定 7.0.3 人群荷载8 隧道8.0.1 隧道设计的基本要求8.0.2 隧道净空8.0.3 隧道分类8.0.4 隧道防水和排水8. 0. 5 隧道附属设施9 路线交叉9.0.1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9. 0. 2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9.0.3 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9.0.4 公路与铁路立体交叉9. 0. 5 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9.0.6 公路与管线等交叉10 沿线设施10. 0.1 交通安全设施10.0.2 交通管理设施10.0.3 防护设施10.0.4 服务设施10.0.5 公路管理房屋10.0.6 绿化前言建国以来,于1951年9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国《公路工程设计准则(草案)》。
城市道路服务水平评价综述

城市道路服务水平评价综述作者:张雅静蔡晓斐石京杰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0期摘要:本文是对城市道路服务水平评价理论的综述性研究,在现有服务水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道路服务水平研究做了梳理,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理论做的具体阐述,为建立准确而实用的道路网络服务水平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服务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服务水平亦称服务等级,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的行驶速度、舒适程度、方便性、司机的视野以及经济、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等[1]。
交通服务水平是道路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城市发展的管理依据。
现阶段关于城市道路服务水平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微观领域,且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确定了服务水平划分的依据和等级区分的方法,但是在中宏观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仅如北京、上海等这样的一线城市就连西安、郑州等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交通问题都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
准确把握道路交通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措施与政策成为整个社会对交通管理者的诉求。
这就需要交通管理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考量局部交通拥堵,解决重点拥堵路段或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又要从宏观考虑,衡量区域路网的工作效率,找出交通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
道路服务水平评价系统的建立对于道路管理者准确把握道路交通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交通政策措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历史回顾服务水平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是研究最早的国家,其中1965年《道路通行能力手册》最先提出了服务水平的概念,现如今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已经成为国际上交通工作者研究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通用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将道路服务水平分为A、B、C、D、E、F六级,每一级代表了一定范围的车辆运行状态以及驾驶员对这些状态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把道路服务水平分为六个等级:
①A级:开流畅通,平均车速大于48km/h,交通量小于道路通行能力的60%。
②B级:车流稳定,稍有延迟,平均车速大于40km/h,交通量接近道路通行能力的70%。
③C级:车流稳定,有延迟,平均车速大于32km/h,交通量接近道路通行能力的80%。
④D级:车流不大稳定,延迟尚可忍受,平均车速大于24km/h,交通量接近道路通行能力的90%。
⑤E级:车流不稳定,延迟不能忍受,平均车速降到24km/h,交通量接近道路通行能力。
⑤F级:交通阻塞,平均车速小于24km/h,交通量可能超过道路通行能力,但已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