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服饰纹样的特点

合集下载

唐朝冕服“十二章”纹样分析

唐朝冕服“十二章”纹样分析

WENHUAXINLV 文化心旅123三角眼变为凤眼。

龙在中国文化里寓意十分广泛,但对于冕服“十二章”纹样中的龙纹,它本身就代表着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

(三)华虫纹样。

华虫也称为雉,古人所指的就是现今的红腹锦鸡。

其全身长有五彩羽毛,形象漂亮华丽。

华虫作为“十二章”纹样之一被绘制在冕服上,象征着帝王的文采卓越。

同时,唐朝时期,华虫也被用在皇后袆衣上,是皇后专用的纹样,其他嫔妃与内外命妇都不可随便使用。

因此华虫是尊贵地位的象征,有风姿绰约、美丽高贵的吉祥寓意。

(四)山、火、宗彝纹样。

在古人心目中,山是神秘、庄严、伟大、虚幻的存在;因此,自古各朝代帝王都有祭山的习惯,唐朝也是如此。

由于古人对山不了解而形成了崇拜思想,人为地将山神化起来。

因此,在冕服“十二章”纹样中,山纹体现的是古人对大山的敬畏和崇拜。

绘制山纹在冕服上,是取了大山庄严、伟大、神秘的特点,体现帝王的沉着稳重、伟大庄严。

火自古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存在。

火的出现使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火崇拜是许多民族崇拜自然的主要现象之一。

火代表着生存和生命,代表着光明;同时代表着生生不息。

因此,火纹在冕服“十二章”纹样中,体现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代表着国家的生生不息、蒸蒸日上。

同时,火焰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

宗彝为古时祭祀时使用的一种酒器;多为一对,上面分别有虎和蜼的图案。

《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

” 贾公彦疏:“虎彝、蜼彝相配,皆为兽……其虎彝、蜼彝当是有虞氏之尊。

”在贾公彦的解释中,虞氏指的是上古五帝之一的舜,舜帝名重华,号有虞氏。

传说中,舜帝以忠孝闻名。

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孝感动天”讲的就是舜帝。

同时,宗彝上的蜼纹也有孝的意思。

蜼其实是一种长尾猿猴。

由于其猴群长幼尊卑等级严格,因此在古人看来蜼也就代表着至孝。

所以,冕服“十二章”纹样中的宗彝章纹,代表着帝王忠与孝的品性。

唐代-纹饰-纹样-特点-介绍

唐代-纹饰-纹样-特点-介绍
图(10.1)铜镜上的宝相花
图(10.2)金银器上的宝相花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 唐代典型植物纹样的种类
1、宝相花
图(10.3)唐纺织品上的宝相花纹
图(10.4)唐织锦上的宝相花
图(10.5)唐织锦上的宝相花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唐代典型植物纹样的种类
1、宝相花
宝相花可称得上是中国与西方意匠的经典之作,是唐代花齐纹样的代表之一,花丼纹 样中的佼佼者之一。它在雍容广阔的唐朝气派的背景下产生,拥有汉朝铜镜中适合造 型的严谨,而且还拥有中国古老的神蒂纹样中花形的某些特征,还拥有来自罗马繁复 的风格特征。总体来说唐代的宝相花遵循着“十”字基准圆形福射这一结构规律,但 此花在唐朝一代千变万化,絢丽多彩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花中多留有空地, 纹样较为简洁大方、衡称、形象秀丽活拨。布局结构严谨细腻,布局与空间保持规整、 等量的状态,稳定中又可见流动。构图均衡而稳定,所以显得细密精致、井然有序。
图(10.6)
图(10.7)
图(10.8)
十、唐代纹饰特点 • 纹饰
大唐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容纳诸多异域风采,与外来文化相互 吸收、融化、调和并趋于一体化,当时的艺术家们也喜欢表现外来 题材还有外国的神和圣者,并吸收着他们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创作风 格与手法。唐代的图案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因其 水平之高,与同时代的唐诗、书法绘画具有同等的历史地位。
云纹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 唐代玉饰的装饰纹样
(3)兽面纹:是古代器物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 其结构随时代、地域不同而略有变化。目前,明 确的唐代兽面纹玉器尚未见确定,仅见西安何家 村唐代窖藏器物中有一对玉锡,玉揭开口处嵌有 相对的金兽面。这对玉锡向我们提供了唐代兽面 纹的典型样式,其兽面形状介于汉代兽面与宋代 仿古兽面样式之间,整体呈祀形,阔嘴,有排牙, 如意形鼻,重眉,眉上有较长的阴线纹。这一兽 面纹样式也可在识别唐代玉雕动物时参考。

唐代服饰纹样特点

唐代服饰纹样特点

唐代服饰纹样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和开放的时期,这也反映在唐代服饰纹样上。

唐代服饰纹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多样性和丰富性:唐代服饰纹样非常丰富多样,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和装饰。

这些纹样既有自然界的花卉、动物等元素,也有抽象的几何图案,还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如龙、凤、麒麟等。

这些纹样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给人一种繁荣和开放的感觉。

二、精致和细腻:唐代服饰纹样的特点之一是精致和细腻。

唐代人非常注重服饰的装饰效果,他们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纹样来装饰服饰,使服饰更加华丽和美观。

这些纹样不仅形状优美,线条流畅,而且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寓意和象征:唐代服饰纹样还具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唐代人相信服饰可以传递一种信息或者表达一种意思,因此他们在选择纹样时往往会考虑到其象征意义。

例如,龙被视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所以在唐代服饰纹样中经常可以看到龙的图案,以表达吉祥和权力的愿望。

四、创新和开放: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开放和进步的时期,这种开放和进步的精神也体现在唐代服饰纹样上。

唐代服饰纹样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了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例如,唐代服饰纹样中出现了一些外来的图案和元素,如波斯的花纹和蓬莱的图案等,这些都反映了唐代人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融合。

总的来说,唐代服饰纹样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丰富性、精致和细腻、寓意和象征、创新和开放。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开放,也体现了唐代人对服饰的注重和对美的追求。

唐代服饰纹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这种独特的风格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而且对后世的服饰设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纹饰-纹样-特点-介绍

唐代-纹饰-纹样-特点-介绍

要点三
风景纹样中的构图简洁明了,通过山 水的远近、虚实等变化表现出自然之 美。此外,唐代纹饰中的构图还常常 与文字、图案等元素相结合,形成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效果。
04
CATALOGUE
唐代纹饰的应用
服饰纹饰
总结词
丰富多样,华丽精致
详细描述
唐代服饰纹饰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人物、几何图形等,设计华丽,工艺精湛。这些纹饰多用于官服、士 人服饰以及民间节日庆典服饰,展现出唐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自信。
文化影响
唐代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 礼仪、秩序和和谐之美。
同时,唐代文化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的 元素,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社会环境
唐代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流频繁,为纹饰的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舞台。
02
CATALOGUE
唐代纹饰对后世的纹样设计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设计 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服饰、工艺 品等领域。
唐代纹饰对世界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 影响,成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之一,对 世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伟与华丽。
工艺品纹饰
总结词
细腻精美,富有创意
VS
详细描述
唐代工艺品纹饰融合了多种艺术风格,包 括金银器、玉器、陶瓷等。这些纹饰设计 精巧,工艺精湛,富有创意,展现了唐代 工艺的高度发展。它们不仅是实用的物品 ,更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珍品。
05
CATALOGUE
唐代纹饰的价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
唐代纹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纹样设计独特,色彩丰富,工艺精湛,展现出 唐代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唐代婚礼纹样特点

唐代婚礼纹样特点

唐代婚礼纹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吉祥寓意:在唐代,婚礼纹样多采用寓意吉祥的图案,如云头、祥云、龙凤、麒麟等,这些图案都寓意着吉祥、如意、发财、长寿等美好寓意。

此外,梅花、松竹梅、绿竹等也常被用于绿色婚礼服装的花纹特征,寓意着新人的美好祝愿和幸福生活。

2. 色彩丰富:在唐代,红色被认为是喜庆和吉祥的颜色,因此红色是婚礼中最常用的颜色之一。

同时,绿色也被认为是一种幸运的颜色,也是常用的婚礼颜色之一。

此外,金线、银线等金属色线也常被用于绣制婚礼服装,以增强服装的华丽感和贵气。

3. 工艺精湛:在唐代,婚礼纹样的绣制技艺十分精湛,通过精细的绣制工艺,将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巧妙地融入到婚礼服装中,使得整个服装呈现出一种华丽、繁荣和吉祥的氛围。

4. 文化融合:在唐代,由于民族交流的频繁,婚礼纹样也呈现出文化融合的特点。

例如,在传统的云头、祥云、龙凤、麒麟等图案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一些西域的纹样元素,使得婚礼纹样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唐代婚礼纹样以吉祥寓意为主题,色彩丰富、工艺精湛,同时还具有文化融合的特点。

这些特点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交流的频繁。

唐代服饰织物纹样结构

唐代服饰织物纹样结构

唐代服饰织物纹样结构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服饰多样的时期,唐代服饰织物纹样结构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审美趣味。

本文将从唐代服饰的纹样结构入手,介绍唐代服饰织物纹样的特点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一、唐代服饰纹样的分类唐代服饰纹样主要分为几类,包括花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

这些纹样结构多样,富有变化,反映了唐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表达。

1.花纹:唐代服饰中常见的花纹有牡丹、菊花、荷花等,这些花纹鲜艳、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代人们钟爱牡丹花,将其视为高贵、富贵的象征,因此在服饰上常以牡丹花纹装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动物纹:唐代服饰中常见的动物纹有龙、凤、麒麟等,这些动物纹样结构独特,寓意吉祥如意。

例如,龙被视为皇室的象征,因此在服饰上常见龙纹,寓意着皇家的威严和权威。

3.植物纹:唐代服饰中的植物纹主要包括梅花、兰花、竹子等。

梅花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质,常以梅花纹装饰服饰,表达了人们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4.几何纹:唐代服饰中的几何纹样结构简洁、规则,包括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这些纹样给人以凝练、稳重的感觉,体现了唐代人们对秩序和规则的追求。

二、唐代服饰纹样的特点唐代服饰纹样在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1.富有层次感:唐代服饰纹样结构丰富多样,多采用多层次的设计,使纹样在服饰上呈现出立体感,增加了服饰的艺术价值。

2.细腻精致:唐代服饰纹样的织物工艺相对精湛,纹样细腻、清晰,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3.色彩鲜艳:唐代服饰纹样的色彩丰富多样,常采用鲜艳的颜色,体现了唐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4.寓意丰富:唐代服饰纹样中常融入一定的寓意,如花纹中的牡丹寓意富贵、动物纹中的龙寓意权威等,这些寓意丰富的纹样使服饰更具文化内涵。

三、唐代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唐代服饰纹样的结构和设计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趣味。

1.儒家思想的影响:唐代是儒家思想盛行的时期,儒家强调礼仪和道德,唐代服饰纹样中的龙、凤等动物纹和梅花等植物纹都体现了对高尚品德和吉祥如意的追求。

唐朝服饰的特点有哪些

唐朝服饰的特点有哪些

唐朝服饰的特点有哪些唐朝服饰有公服、圆领袍、半臂、衫裙、帔等,装饰有幞头、巾子、鹖冠、革带等,布料有蜀锦、绫、罗、夏布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唐朝服饰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唐朝服饰的特点颜色从高到低依次为:紫——绯——绿——青(后改为碧)。

而腰带饰物从高到低依次为:玉——金——银——鍮石。

至于黄,在唐以前,黄色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

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

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

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

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

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

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

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

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

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唐朝的服饰特点及特色

唐朝的服饰特点及特色

唐朝的服饰特点及特色唐朝的服饰特点及特色如下:唐代的男人多穿圆领大袍,裹幞头,穿长靴,衣服上多有动植物绣图,佩戴华丽的物饰。

唐代妇女服饰极其复杂。

其上身为襦、袄、衫,下身缠裙,绸带系腰。

襦、袄上多有绣纹或织纹。

裙色以红、紫、黄、绿为多,尤以红色最流行。

据研究者考证,在中唐以前,服装形制是上身穿小袖短襦,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中用绸带系扎。

在天宝年间,妇女还以着男装为时尚。

中唐以后,妇女服装日趋肥大,普通妇女的衣领常见的是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富家女子中还流行一种祖领,里面不着内衣,使胸脯袒露于外。

当时妇女的下裳主要是裙,其质料、色彩、式样与纹饰具有轻盈飘逸之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妇女对发型和面部装饰尤为重视。

当时有半翻髻、高低髻、倭堕髻。

河西走廊的女子还流行归顺髻、平番辔、抛家髻、回鹘髻。

发髻之上还有金玉簪钗、犀角梳篦等饰物。

脸面除了施用铅粉外,还绘饰不常见的翠眉、胭脂。

从敦煌壁画来看,唐代服饰远比这些情况丰富,仅民间服饰就有以下数种:1、幞头靴袍唐代壁画中出现了大量戴幞头、穿窄袖长袍、穿乌皮靴的人物,这是吸收了西域各族“窄袖长身袍”与幞头结合而成的一种新装,是唐代初期最流行的男式“胡服”,到了盛唐时期逐渐为“襕衫”所代替。

幞头是隋唐时期最普通的“首服”,它是从汉晋幅巾、燕巾演变而来。

“后周以三尺皂绢向后幞发已形成定制,隋代幞头多为平顶,二角系额前,二角系脑后。

唐初做了一番改进,“以罗代绢,又令重系前后以象二仪,两边各为三撮取法三才”(《新唐书•舆服志》),成为农民、圉人、奴婢、官吏、贵族通用之服。

幞头两角形式不一,有垂角、长脚、牛耳、翘脚等形式,随形定名,无一定之规,形式不同,却有时代先后之别。

2、笠帼半臂壁画中的舵师、纤夫大半戴笠帽,穿窄袖衫,外套半臂,白布裤,芒履。

半臂就是短袖衣,“其式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宋•高承《事物记原》),是适合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服装,也是唐代男女通用的服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 析 唐 代 服 饰 纹 样 的特 点
王 渝婷
(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Fra bibliotek2 0 5 )
摘要 : 唐代服饰 不仅款 式丰富 , 面料 多样 , 而且 色彩 浓郁艳 丽 , 与纹样搭 配相 得益 彰 , 更显绚 丽 多姿 。本文 列举 了唐 时服饰 纹样 的类 型、 特点 , 从服 装设计的 角度分析其在 不同服饰 中的运用 , 总结 出唐代 纹样在服 饰 中的应用手 法, 从 而探 讨唐代 纹样在 现代服 装 中应
饰之 中 , 并在疏密 、 动静 、 主次 、 虚实 中达到平衡 。 如何将唐代 服 饰 纹样 等 中 国传统 纹 样运 用 到 现代 服 饰 中 去, 赋予现代服饰 深厚 的文化 内涵和独 特 的 民族 风格 ?这就需 要我们对 中国传 统服饰 和纹 样进 行系 统全 面 的研 究学 习, 并 跳 出传统 服饰 文化的束缚 , 给予 传统纹样新 的理解 , 将其 与现代 流 行趋势相融 合。在实 际运 用时 , 需考 虑纹 样 与服装 款式 的合 理 搭配, 并选取 相应 的服 饰 面料 和 加 工工 艺 , 使 之 与时 装 和谐 统 在符合现代视觉 审美 的同时 , 又具有 民族性和创新性 。
注意力从天上 的神 仙异 兽转 到人 间 的生 活情 趣 , 服饰 纹样 也开 始 以 描 绘 花 鸟 及 人 间情 爱 为 主 题 。
俊鹘衔花 、 地黄交枝等名 目。因绶带 的绶与 寿同音 , 故取其 长 寿
之意 。
现 台北故 宫博 物院藏《 唐太宗像》, 画 中唐太宗 头戴 乌纱帽 、 着黄绫 圆领袍 衫 、 脚穿乌皮靴 , 为唐代 男子 的典型装扮 。同时唐 朝亦有女着男 装 的形 象 , 如《 虢 国夫人 游 春 图》、 《 挥 扇仕 女 图》 等 。画中唐太 宗身着的袍衫上半部分 和下半部 分 以及 肩膀左 右
该如 何 传 承 与 发 展 , 赋 予 现 代 服 装 以 民族 性 与 独 特 性 。 关键 词 : 唐代 ; 服饰纹样 ; 花 鸟
中图分类号 : J 0 2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4 1 1 5 ( 2 0 1 4 ) 0 3 — 1 8 6 — 1
物服装款式相 同 , 但是 周 防在服 装颜 色和 装饰纹 样上 对她 们做 了区分 。人物胸前 抹胸 有 的绘有 一对 鸳鸯 和卷 草的边 饰 , 有 的 绘有一朵盛开 的牡 丹 ; 人物有 的穿着素 色拽 地长裙 , 有 的裙上满 铺各 色团花 ; 她 们 的帔 帛上 的纹样 也各具 特色 , 有折 枝花纹 样 、 云凤纹样 、 云鹤纹样等等 。画中仕 女绸缎 长裙搭配 大袖纱 罗衫 , 面料上形成厚 重与轻薄的对 比, 并营造 一种若 隐若 现 的裸 露感 。 同时 , 花色长裙搭配素色纱衣 形成疏密 对 比, 而帔 帛上 的飞禽 流
唐代 国力 强盛 , 经济 繁荣 , 文化 发达 , 达到 了 中国古代封 建 社会 发展的顶峰 。唐时 , 中国服装制度 已趋 于完 备 , 而 且织 物品 种 丰富 , 染织技 术精 湛 , 加之 中唐代 与各 国交往频 繁 , 对外来 文 化广收博采 , 从 而服饰装扮新颖华 丽。随着唐代 经济 的发展 , 社 会 风气的兼容开放 , 人们开始认识 到其 自身 的主体地 位 , 逐 渐将
《 历代名画记》 记载: “ 内库 瑞锦对雉 、 斗羊 、 翔凤 、 游麟之状 , 创自 师纶 , 至今传之 。 ” 即指 陵阳公样 。其纹 样形式 为对称结 构 , 如新 疆阿斯塔纳 曾出土对孔雀纹锦 、 对 羊纹锦 、 对鹿纹 锦等等 。这些 对称纹样多数都 以联 珠纹 为外 圈形成 圆形 适合 纹样 , 广泛运 用 于丝织品 、 铜镜 、 金银器和 陶瓷等 的装饰 中 , 形 成一派生 机盎 然 、 欣欣向荣的景象 。 从唐代仕女 画、 壁画 、 出土的唐 三彩 和丝织 品可以看 出唐代 服饰纹样题材丰 富, 装饰感强 , 纹样风格 富丽 丰满。各式花 纹通 过织造 、 印染 、 刺绣 、 堆绢等工艺或点 缀于 帔帛之上 , 或铺满 于裙 衫 ……采用对称 与均衡 、 重复 、 对 比等装 饰手法将 纹样运 用于 服
两侧 , 各绘一个 云龙 圆形适 合纹样 。云龙 纹样颜 色 艳 丽 , ; 富 于 动感 , 与黄袍搭配 , 一代帝王英武之形象跃然 纸上 。 陵阳公样是指唐代 窦师 伦所创 造 的丝织 花 纹 , 因 为 窦 师 伦 被封 为陵阳公 , 所 以其 所创 花式 被称 为陵 阳公样 。唐代 张彦 远
唐时长安盛栽牡丹 , 民问亦有看花 、 买花的 习俗 , 很 多唐诗都
描绘 了人们争相赏花 、 买花 的盛况。诗人 白居易 的《 买花》 一诗 : “ 帝城春欲暮 , 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 , 相 随买花去 ……家家 习 为俗 , 人人迷不悟 。有一 田舍翁 , 偶来买花处 。低头 独长叹 , 此 叹 无人喻 : 一丛深色花 , 十户中人赋 ! ” 从诗句 中我们可 以看 出, 赏花 已经成为唐人 的一种文化活动 , 他们甚 至不惜高价买花 。而 这在

服饰 中则 表现 为, 女子 流行将鲜花 插于发髻 上作 为髻饰 , 同时身 着有小簇 花 、 宝相花 、 牡丹 、 卷草等植物纹样装饰的衣裙 。
小簇 花是 盛唐时 十分流 行 的一种 纹样 , 这 在众多 壁 画人 物 像 的服饰 中都 可以看到 , 其形 状来源 于 自然形态 的花 叶 , 一般 为 对称式 圆形小 花簇 , 花 叶并茂 , 形 式多样 。小簇 花一般 做散点 式 均匀排 布 , 装饰襦裙 、 帔 帛、 半 臂等服饰 。颜 色各 异 , 并 与服装 颜 色搭配 和谐 统一 , 给人 以富丽 , 华美之感 。 宝相 花是 以牡 丹 或 荷 花为母 体 而 进行 艺 术加 工 的一 种 花 纹, 其形 吸取众 花之 长 , 将各 花的形 态特点 进行 简化提炼 , 运 用 重复、 对称等手法使 之富于程式化 、 装饰 化 , 并 赋予其 富贵 、 美好 的寓意。 唐代周防 的《 簪花仕女图》 中描绘 了唐代贵族妇女 的 日常生 活, 其服饰华 丽 , 纹 样 丰富 多彩 。画 中五位 仕女 都头 梳 高髻 , 戴 金钗 , 簪大 花 ; 身披薄纱 大袖 衫 , 内束长裙 , 裙上 为抹胸 。这 些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