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答案

【篇一: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及答案】

=txt>1. 生物的特征有: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例:螳螂捕蝉)

生物能进行呼吸(例:雨后见到蚯蚓),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人体排汗,植物落叶),生

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蜻蜓点水),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2.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1)调查(2)观察(3)实验(或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和表达、(4)收集和分析资料。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

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3.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全部。它为生物的生存提

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一定的生存空间。

宇航员在太空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氧气、营养物质、水分。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

水)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是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

系、寄生关系。注:同种生物之间有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和影响。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蝗虫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生物适应

一定的环境。野兔依赖牧草生存,但它们的活动也改变着草场,野

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澳洲的大草原沦为荒漠,说明生物既能适

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受温度

影响)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松土,大树底下好乘凉,地衣加速岩石

风化。

6.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

系统。

举例: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

生态系统

3.食物链和食物网:(p25 观察与思考)

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

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③食物链中不能出现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④营养级(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越高,生物数量越少;(p26 资料

分析)

⑤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

越多。

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并且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点拨食物链书写口诀:生产起点高消终,中无分解与非生;

箭头指向捕食者,能量递减流动中。

7. 显微镜:

(1

(2)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物镜;

(3)光线:反光镜物镜

目镜;

(4)用擦镜纸拭擦物镜和目镜;

(5)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7)视野要调亮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视野要调暗用(小

光圈、平面镜)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

野越

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细胞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9)视野看到有一个污点,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如何判断:转动目镜,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再移

动玻片标本,若污点

动,则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则在物镜上;

(10)如何区别气泡和细胞:气泡有粗而黑的边缘,边缘暗而中间亮,挤压会

变形;

(12)在视野中看到一个细胞在左上角要将它移到中央,标本将向左上角移动。

(13)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14)玻片标本种类:装

片、涂片、切片;

(1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清水)------取-----

展------盖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滴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

(1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

生理盐水(0.9%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大小)----用

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几次-----盖盖玻片

------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吸

10.植物细胞的结构:⑥细胞壁 -----支持、保

护;④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⑤细

胞核------含遗传物质;③细胞质;⑦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②液泡内含细胞液(切

西瓜)

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11.细胞中的物质一般不可燃烧

12.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13.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细

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是遗传信息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中。

由小到大:基因

14.(1)生物体由小长到大是由于: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细胞

数目的增多依靠细胞分裂,细胞体

积增大依靠细胞生长。

(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

显,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细胞分裂的结果:数目增多

细胞分裂的过程:

①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②细胞质平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③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

缢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细胞分裂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复制加倍与均分,保证了新细胞

核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15.多细胞的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失

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过程叫做细

胞分化;

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①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

②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16(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2植物体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保护和分泌)、肌肉组

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

(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如骨和血液)如:构成器官的主要组织(心脏------ 肌肉组织;唾液腺、皮肤(外层)------ 上皮组织;股骨、血液------ 结缔组织;肱二头肌------- 肌肉组织;脊髓和大脑--

----- 神经组织)

**注:皮肤在人体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4)人体八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

(5)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如分生区;

保护组织----保护柔嫩部分;营养组织--储存营养物质;输导组织-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根尖的分生区、茎

的形成层所属的组织是分生组织。吃橘子时剥去的橘子皮属于保

护组织,白色丝络属于输导组织,肉汁多汁的橘瓣属于营养组织。输导组织贯穿于植物体的根、茎、叶等器官。

例: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c ) a 黄瓜苗 b 白菜叶 c 洋葱表皮 d 莲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17.举出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

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18. 从培养液的表层取草履虫,是因为

表层含氧气多,草履虫属于好氧类,在载玻

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中放棉花纤维为了

减慢草履虫运动。

①纤毛,使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

②表膜,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③口沟,摄取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

④食物泡,消化食物;

⑤伸缩泡和收集管,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和废物并排出;

⑥细胞核,含遗传信息;

⑦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

与衣藻相比,草履虫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叶绿体。

20.实验题:草履虫对牛肉汁和食盐刺激的反应(课本p71页2题),草履虫对外界有利和有害的刺激能作出不同的反应。

鱼缸里的绿膜是藻类植物。“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是苔

藓植物。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也有害

益处:①鱼的饵料;②净化污水

害处:①引发疾病,危害人类健康;②形成赤潮

点拨:单细胞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它们

既有动物,如草履虫、痢疾内变形虫;也有

植物,如各种单细胞的藻类;还有的属于真

菌,如酵母菌等。注意:不要以为它们大多

数生活在水中,能自由运动,就认为它们都

是动物。

52. 叶片的结构

②是上表皮④是下表

皮,④和②属于保护组织,

【篇二:人教版芝麻开花七年级上册生物作业本答案

(全)】

/p>

【篇三: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ss=txt>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珊瑚虫 c.石钟乳 d.珊瑚礁

2.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通道是()。

a.导管 b.韧皮部 c.筛管 d.形成层

3.牵牛花开花时间大多是在凌晨4时左右,早晨8时便开始闭花。由此可以判断影响牵牛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 b.阳光 c.湿度 d.空气

4.下列图中表示植物的营养组织的是()。

a.b. c. d.

d.a.b.c都是

d.湿地生态系统

d.雪松 5.大量砍伐森林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a.后续资源匮乏 a.淡水生态系统 a.苏铁 b.水土严重流失 c.绿化面积减少b.海洋生态系统 b.云杉c.森林生态系统 c.水稻6.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7.下列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8.一个细胞分裂三次后,可形成()细胞。

a.3个

a.细胞膜 b.6个 b.细胞质 c.8个c.叶绿体d.无数个

d.线粒体 9.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10.“克隆羊”是取出a羊的体细胞核,放入除去细胞核的b羊卵细胞中,形成的融合细胞,经早期胚胎发育后植入c羊体内发育成小羊,则该小羊的长相与()羊相似。

a.a羊 b.b羊c.c羊 d.不能确定

11.与玉米种子相比,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

a.胚乳b.子叶 c.胚芽 d.胚根

1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b.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产

c.围湖造田 d.白色污染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第 1 页(共 9 页)

13.我们吃的黄瓜主要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的。

a.花柱b.花冠c.子房d.胚珠

14.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肺结核 b.口蹄疫c.心脏病 d.蛔虫病

15.在种子萌发实验设计中,下列各选项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a.有光和无光 b.30℃和0 ℃ c.温度和水分 d.有土壤和无土壤 16.在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是()。 a.酵母菌b.衣藻 c.草履虫 d.变形虫

17.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

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

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这应属于实验探究中()的步骤。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c.收集相关信息 d.分析实验现象

18.关于植株生长叙述错误的是()..

a.枝条是由根发育而来

c.叶是由芽发育而来 b.芽的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 d.叶的细胞是由芽的细胞分化而来

19.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后,部分细胞失去分裂的能力,出现相应

的形态、结构变化,各自具

备特有的功能,这一过程叫()。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癌变

20.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a.操作方便b.降低光合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21.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a.从左到右运动 b.从右到左运动

c.来来回回运动 d.不运动盐粒22.下列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

示意图的是(

23.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活的海带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这一现象主要与海带细胞

中的()结构有关。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d.细胞膜

24.平时我们吃西瓜里面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

a.一朵花内有多个子房 b.一个子房内含多个胚珠

d.一朵花能产生很多花粉 c.一个胚珠内有多个卵细胞

25.在蚕豆种子萌发的幼根上画出等距离的墨线(如图a),让幼根

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后,根

据墨线间的距离判断,下图正确的是()。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第 2 页(共 9 页)

26.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

粒玉米。你认为造成这些

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分不足b.光照不足 c.传粉不足 d.无机盐不足

27.在“调查公园内的生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甲发现了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

b.乙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回学校问老师

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

删去

d.丁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28.下列属于人体结构层次的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个体b.细胞→器官→个体 d.细胞→组织

→器官→个体

29.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

缓地盖上,其目的是()

a.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

c.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b.避免实验材料移动d.增强透明度

30.从超市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袋装起来,可以延长储存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损失b.降低了蒸腾作用

c.抑制了呼吸作用d.保持了温度

3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将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储备养料,准备光合作用

c.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在叶绿体中

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在叶肉细胞中

32.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c.干旱使水稻减产 b.蚯蚓疏松土壤 d.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33.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①老虎吃野猪②许多蜜蜂在酿蜜③草原上的兔子和羊

④田里的水稻和杂草⑤蚂蚁搬家⑥瓢虫吃蚜虫

a.①② b.③④ c.①⑥ d.②⑤

34.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这是由于植物充分利用了()。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第 3 页(共 9 页)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太阳光能

3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溶解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 d.溶解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c.溶解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增高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c.散失热量,降低至物体的温度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7.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

a.⑤→②→③→④→① 36.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b.③→⑤→②→①→④

→②→③→⑤

38.下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少。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的气孔慢慢张开,空气就涌进气孔。

d.图①表示叶片的气孔是关闭的,图②表示气孔是张开的。

39.“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提示语提示人们不要踩踏小草,因为

经常在草地

上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其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d.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

40.以下哪些气体分别在日间和夜间经由植物叶片的气孔离开的?()

二、简答题(共4题,每空1分,共30分)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第 4 页(共 9 页)①②

41.下图甲是“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所使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

示意图,目镜的放大倍数

(1)某同学在观察装片前首先进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图中的物镜[ ]

对准通光孔。然后调整光圈,并转动

[ ],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直到

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2)对光成功后,这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

乙图所示的洋葱片叶表皮装片的情况。此时物

像放大倍数为倍。视野中出现的⑧很可

能是。若将视野中的物像⑨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移动。(3)若物像模糊不清,可转动图甲中的[ ]使物像更清晰。

42.右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作用会加强,致使

玻璃瓶内

幼苗的

用手触摸盛有种子的玻璃瓶,会感到。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阀门关闭,幼苗的作用逐渐减弱,原因。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请完成呼吸作用和光和

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氧气

叶绿体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能量

43.请根据右图染色体、dna和基因结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结构的中。

(2)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和,其中

遗传物质是。

(3)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叫做。

(4)染色体(a)、dna(b)、基因(c)三者的结构关系是。

d.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第 5 页(共 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