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知法懂法主题班会记录
知法守法班会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与人员:全校学生及班主任一、活动背景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我校决定开展“知法守法”主题班会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2. 法律知识讲座3. 案例分析4. 法律知识竞赛5. 互动环节6. 总结发言四、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班主任首先进行了简短的致辞,强调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2. 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们进行法律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副校长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律知识,使学生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案例分析选取了几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们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
4. 法律知识竞赛组织了一场法律知识竞赛,分为必答、抢答和风险题三个环节。
竞赛题目涵盖了法律知识讲座中的内容,旨在检验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竞赛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5. 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向法制副校长请教。
副校长耐心解答,为学生们提供了法律帮助。
6.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时刻牢记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小学班会记录知法守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知法守法”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
接下来,请允许我宣布本次班会正式开始!2. 班主任讲解法律知识班主任:同学们,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法律。
(3)民法:民法是规定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法律,是调整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4)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
3. 学生分享法律知识学生1:我知道,如果有人侵犯了我的合法权益,我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学生2:我还知道,我们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学生3:我了解到,如果我们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可能会触犯法律。
4. 案例分析班主任: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一下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案例:小明在放学路上被一辆电动车撞伤,造成腿部骨折。
小明向交警部门报案,交警部门调查后,认定电动车司机负全责。
在交警部门的调解下,电动车司机赔偿了小明的医疗费用。
5. 学生讨论班主任: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案例,我们了解到法律在维护我们的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知法守法呢?学生1: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学生2: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学生3: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普法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1年9月30日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题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四、班会目的1. 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2. 使同学们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培养同学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五、班会参与人员班主任、全体学生六、班会流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2. 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律专家授课3. 学生代表发言4. 法律知识竞赛5. 总结发言七、班会记录1. 班主任开场致辞尊敬的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普法班会,旨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们了解法律,尊重法律,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律专家授课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我校法制副校长XXX为同学们授课。
下面,请法制副校长上台。
(法制副校长授课)法制副校长结合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等知识。
他强调,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学生代表发言下面,请一位同学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这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了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感悟。
他表示,通过这次班会,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今后将自觉遵守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4. 法律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进行了一场法律知识竞赛。
比赛分为必答、抢答和风险题三个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法律知识竞赛过程)5. 总结发言最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班主任发言: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普法班会,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意识。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3)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勇敢地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4)积极参与法治宣传,为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懂法守法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举行了以“懂法守法”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目的1. 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2. 引导同学们遵守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3. 培养同学们的公民素养,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三、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四、班会地点各班级教室五、班会主持各班班主任六、班会内容1. 班主任讲解法律知识各班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知识,使同学们对法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2. 案例分析接着,班主任通过具体案例,让同学们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
例如,某同学因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同学因盗窃被依法判刑等。
通过这些案例,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和违法的严重性。
3. 法律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各班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包括法律知识问答、案例分析等环节。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4. 学生代表发言各班选出的学生代表就如何懂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发表了演讲。
他们表示,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5. 班主任总结最后,各班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他们强调,懂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同学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七、班会效果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法制观念得到了增强。
他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班会总结本次“懂法守法”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还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了自身素质。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遵纪守法、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去。
法制月活动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我校决定在九月开展法制月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列讲座、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本次班会作为法制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法律意识,提高同学们的法制素养。
二、班会时间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题“学法、守法、用法,共建和谐校园”五、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六、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首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法制月活动的重要性,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2. 法制讲座(1)主讲人:法律专业人士(2)讲座主题:《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3)讲座内容:①我国法律体系概述②青少年常见的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③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④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3. 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由同学们分组进行,每组选取一个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2)案例分析结果分享: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案例分析结果分享,全班同学共同讨论。
4. 主题讨论(1)讨论主题:如何提高法制素养,共建和谐校园(2)讨论形式:同学们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5.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成果,并对今后的法制教育提出了要求。
七、班会内容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在致辞中提到:“法制月活动是我们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学法、守法、用法,为共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法制讲座法律专业人士在讲座中,首先对我国法律体系进行了概述,让同学们对我国的法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着,针对青少年常见的法律问题,如校园暴力、网络诈骗等,分析了防范措施,并教导同学们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最后,法律专业人士还就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进行了讲解。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法制意识,增强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我校决定开展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主题增强法制意识,共建和谐校园五、活动对象我校全体学生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法制讲座3. 案例分析4. 法制知识问答5. 学生代表发言6. 总结发言7. 结束语七、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班主任在活动开始时进行了简短的致辞,强调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校园和谐。
2. 法制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法制副校长主讲,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2)青少年常见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3)校园欺凌、暴力事件的应对方法(4)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讲座过程中,副校长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律知识,使同学们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 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环节,同学们观看了校园暴力、网络诈骗等典型案例视频,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杜绝违法行为,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4. 法制知识问答为了检验同学们对法制知识的掌握程度,活动设置了法制知识问答环节。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问答,同学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加牢固的记忆。
5. 学生代表发言在学生代表发言环节,三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法制理念,如何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共同营造和谐校园的经历。
他们的发言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积极践行法制理念。
6.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共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7. 结束语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将更加注重法制教育,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学宪法_懂宪法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宪法意识,提高法治素养,我们班级于2023年X月X日开展了“学宪法懂宪法”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培养宪法精神,为构建法治校园贡献力量。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班会开始,由班长主持,他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宪法在法治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
2. 宪法知识讲解(1)班主任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包括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宪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宪法对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2)邀请法学专业的同学分享宪法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对宪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 小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主题进行讨论:-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 面对宪法知识盲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4. 分享心得体会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班会,对宪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国家的根本法,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
5. 互动环节为了检验同学们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组织了宪法知识竞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6.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他强调宪法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铭记宪法精神,践行法治理念。
三、班会成果1. 提高了宪法意识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宪法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宪法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2. 增强了法治素养同学们认识到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治素养是公民的基本素质,纷纷表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
3. 促进了班级团结在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同学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班级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四、班会反思1. 加强宪法知识普及今后,班级将继续开展宪法知识普及活动,让更多同学了解宪法、热爱宪法。
2. 丰富班会形式在今后的班会中,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如演讲、辩论、情景剧等,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法制宣传教育班会记录(3篇)

第1篇班级:高一(2)班日期: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同学一、班会背景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本班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对本次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
2. 法制知识讲座(1)主讲人:法律顾问王律师王律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① 法律的定义及作用②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③ 常见法律知识普及④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⑤ 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2)互动环节在王律师讲解完毕后,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王律师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
3. 观看法制教育视频同学们共同观看了《法制教育宣传片》,通过真实案例,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
4. 分享法制教育心得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本次班会中的学习心得,表示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5. 结束语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时刻牢记法律知识,做到遵纪守法。
三、班会总结本次法制宣传教育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通过本次班会,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法制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几点收获:1. 同学们对法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解了法律的基本知识。
2. 同学们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 同学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4. 同学们增强了法制观念,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奠定了基础。
四、后续工作1. 班级将定期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法制观念。
2. 邀请法律专家来校开展讲座,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法律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班会活动记录表
班级
四年级二班
班会时间
5月15日
班会地点
教室
活动形式
班会
班会主题
《知法懂法守法主题班会》
活动准备: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收集青少年与法相关问题的资料和实例资料光盘播放,筛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班会主题服务。同时,让同学联系周边实际案例,自主分析,引以为戒。
活动过程:
一、导语: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三、活动反思: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图在他们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正确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他们在学校要做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社会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
学法,懂法,用法,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仅要懂法而且要学会用法律和智慧保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那么接下来我来看几个材料。
二、教师实例资料光盘播放,下发相关讨论问题.
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 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 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 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 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4.心理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 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