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东省广州市海珠湖常见鸟类28种
广州市内常见鸟种介绍223

观鸟注意事项
人数:3-5人 衣着:灰、绿等,避免红、黄等鲜艳色彩 声音:保持安静,小声交谈 动作:避免过快或过大的肢体动作 拍照:避免使用闪光灯 其他:爱好自然,保护环境
如何认识一种陌生的鸟?
记下或画下主要特征,如:嘴、 趾、羽等颜色;身型大小、头 部和羽毛上的纹路等 拍照 查阅鸟类鉴别图册广州市内常见鸟种介绍源自观鸟地点
白云山 龙洞水库 新垦湿地 中山大学 二沙岛 各城市公园 身边
观鸟装备
双筒望远镜 单筒望远镜 笔记本 铅笔或圆珠笔 照相机 鸟类鉴别图册 防雨、防晒、防蚊虫设备
最常见的7种鸟
(树)麻雀 白头鹎[bēi] 红耳鹎 乌鸫[dōng] 鹊鸲quèqú 暗绿绣眼鸟 珠颈斑鸠
较常见的7种鸟
白鹡鸰jī líng 长尾缝叶莺 大山雀 小白腰雨燕 普通翠鸟 棕背伯劳 叉尾太阳鸟
夜鹭 小鸊 (pìtī) 松雀鹰 普通鵟kuáng 黑耳鸢yuān
其他常见6种鸟
家燕 (小)白鹭 夜鹭
(pìtī)
松雀鹰 普通鵟kuáng 黑耳鸢yuān
请教身边的“鸟人” 登录网站如:WWF;广东鸟窝 (qq);厦门观鸟会;深圳观鸟会 等发贴询问
海珠湖常见鸟类28种(常见)

1、树麻雀
成鸟:从额至后颈张肝褐色;上体砂褐色,背部具黑色 纵纹,并缀以棕褐色;尾暗褐色,羽缘较浅淡;翅小覆羽栗 色,中覆羽的基部呈灰黑色,具白色沾黄的羽端,大覆羽 大都黑褐色,外翈具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 除第一枚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 两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羽缘较阔,棕色亦较浓着; 眼的下缘、眼的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 耳羽和颈侧概白,耳羽后各具一黑色块斑;胸和腹淡灰近 白,沾有褐色,两胁转为淡黄褐色,尾下覆羽与之相同, 但色更淡,各羽具宽的较深色的轴纹,腋羽色同胁部。 幼鸟(7-10月间):羽色较成鸟苍淡。头顶中部砂褐,两 侧和颈肝褐色较浓;背部黑纹比成鸟少;翅上的横斑不显;眼 先、颏和喉暗灰或灰黑;颊与喉侧均灰白,耳羽后部的黑 斑比成鸟浅淡;胸灰沾棕;腹污白;两胁和尾下覆羽渲染灰棕 色。
2、乌鸫
乌鸫(Turdus merula)是鸫科 鸫属的鸟类,俗名反舌、黑鸟等。 常栖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 甚至瓜地(海南)、也出现在平野、 园圃之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 厕所附近觅食。该物种是瑞典的国 鸟。
2、乌鸫பைடு நூலகம்
乌鸫雄鸟全身大致黑色、黑褐色或 乌褐色,有的沾锈色或灰色。上体包括 两翅和尾羽是黑色。下体黑褐,色稍淡, 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而微具 黑褐色纵纹。嘴黄,眼珠呈桔黄色,羽 毛不易脱落,脚近黑色。嘴及眼周橙黄 色。雌鸟较雄鸟色淡,喉、胸有暗色纵 纹。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 黑色。
冷冷小咖啡
这次观鸟现场赛在海珠湖,于是 制作一份海珠湖常见鸟类28种的 PPT(上),希望大家喜欢!因 为时间原因,咖仔还未能制作28 种,之后会陆续公布!请大家耐 心等待并下载!谢谢大家的支持!
海珠湿地繁殖季节鸟类的分布及惊飞距离分析

离 , [13] 如噪音干扰下繁殖的家麻雀 Passer domesticus 表现出更长的惊飞 距离 。 [14] 因此,通过对鸟类惊飞距 离的研究,探讨城市鸟类对人为干扰 的适应程度,能为城市建设中的野生 动物生境质量优化提供参考。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 类型,是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 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 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 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 [15] 作 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不仅
* 基金项目:广州市海珠区科普计划项目科学大使,项目编号 2014HZKP-DS-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2016A030313784, 以及 2016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及湿地保护项目“广东沿海湿地迁徙水鸟资源调查”。
摘要:城市湿地鸟类栖息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国家级生态湿地示范区,不仅是公众休闲游憩 的载体,还是城市生物栖息的重要区域。在海珠湿地三处区域分别开展鸟类群落调查,并用噪声量化人类游览活动的 强度,以惊飞距离来反映鸟类对人类活动的容忍度和适应性。结果发现鸟类群落的组成与栖息地的配置有关。不同生 态型的鸟类对人为干扰适应性不同,以涉禽的惊飞距离最长。在游览强度大的区域鸟类容易被惊飞,但惊飞距离较短。 建议通过制造隔离和视觉遮蔽、降低噪声和设置投喂点等措施来降低人为干扰对鸟类的影响。
关键词:湿地鸟类;人类活动;惊飞距离;海珠湿地 中图分类号:Q9(2019)03-0033-07 收稿日期:2018-11-20 修回日期:2019-02-12
Abstract: The inhabitance of urban wetland bir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 The Haizhu National Wetland Park is a national demonstration site of ecological wetlands, serving not only as a public recreational supporter, but also as hotspot of inhabiting organisms in cities. This study uses flight initiation distance (FID) to reflect the endurance and adaptability of birds against human activities in three different areas of Haizhu Wetland, which have different level of nois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bird assemblage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configuration of water and vegetation. The adaptability of birds with different ecotypes differs along human disturbance, waders have the longest FID. Birds are more easily flushed in higher density of visiting, but the FIDs are shorter. Measures to lower human disturbance on birds are setting isolation and shading, lowering noise and building feeding sites.
海珠湖常见鸟类28种(常见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冷冷小咖啡
这次观鸟现场赛在海珠湖, 于是制作一份海珠湖常见鸟类 28种的PPT(上),希望大家 喜欢!因为时间原因,咖仔还 未能制作28种,之后会陆续公 布!请大家耐心等待并下载! 谢谢大家的支持!
长尾缝叶莺(学名:Orthotomus sutorius,英文名:Common Tailorbird)属雀形目莺科缝叶莺属, 又叫普通缝叶莺。是体小(12厘米)的 棕顶冠而腹白的莺。繁殖期雄鸟的中 央尾羽由于换羽而更显延长。歌声比 较单调,尾巴喜欢上扬,飞动时翅膀 拍打还会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活泼!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暗绿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japonicus):共 有9个亚种,小型鸟类,体长9-11cm。上体绿色,眼 周有一白色眼圈极为醒目。下体白色,颏、喉和尾 下覆羽淡黄色。 此鸟性活泼,在林间的树枝间敏捷地穿飞跳跃。 鸣叫声似“滑儿,滑-儿,滑-儿”,婉转动听。 非繁殖季节亦有集群之习性,冬季能达50-60只。 多在南方,主要在阔叶林营巢,巢小而精致,为吊 篮式,隐藏在浓密的枝叶间,不易发现。主要以昆 虫和一些植物为食物。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缅甸、泰国和 越南。
中国广东省鸟类名录

白腹隼雕 Ⅱ
Ⅱ
隼形
97
鹰科
目
Spizaetus nipalensis
鹰雕
Ⅱ
Ⅱ
隼形
98
隼科
Microhierax melanoleucus
白腿小隼 Ⅱ
Ⅱ
目
隼形
99
隼科
目
Falco tinnunculus
红隼
Ⅱ
Ⅱ
10 隼 形
隼科
0
目
Falco amurensis
红脚隼
Ⅱ
Ⅱ
10 隼 形 隼科
Falco columbarius
灰雁
1
雁形
45
鸭科
Tadorna ferruginea
赤麻鸭
1
目
雁形
46
鸭科
Tadorna tadorna
翘鼻麻鸭
1
目
雁形
47
鸭科
Nettapus coromandelianus
棉凫
1
目
雁形
48
鸭科
目
Aix galericulata
精品资料
鸳鸯
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鸭科
Anas poecilorhyncha
斑嘴鸭
1
目
雁形
56
鸭科
Anas acuta
针尾鸭
1
目
雁形
57
鸭科
Anas querquedula
广州海珠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鸟类多样性研究

Tang Hong’ Feng Yongjun Liu Jincheng Liang Jianchao Bi Xiaofeng。 Fan Cunxiang Hu Huijian Yang Xitao
G uangdong Institute of Applied Biological Resources, Guangzhou,51 0260,China; 3.Nature Conservation Station of Forestry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51 01 73,China; 4.Haizhu W etland Maintenance C:enter of
(1.Guangdong Zhuhai Qiao-Dangan Island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Ofice,Zhuhai,51 9000,China;
2.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Conserv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G uangdong Public Laboratory of W ild AnimaI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Abstract: Urbanization usually degenerate the ecosystem around the city area. Bird biodiversity restoration. as part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study, for its applica- tion in eco—restoration evaluation. From 2013 to 2015. along with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cess conducted at Haizhou W etland, Guangzhou,we studied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ird com munities at the early, middle and post.restoration stage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77 species of birds were recorded. representing 1 3 orders and 31 families. After the im plementa- 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tal bird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ize increased annually, diversity index increased. but evenness index declined. The proportion of migratory birds and wate rfowI species num bers increase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 easures had a positive efect on the restora- tion of the bird comm unity at Haizhu Wetland. NOW Haizhu W etl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 portant distribution area,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se m igratory birds and w aterfOW 1.
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井—厅堂—左右厢房—楼梯—楼梯—厨房—庭院”,以天井为核心,以厅堂为主轴,以“一明两暗”三间式为基本单元。
5总结与展望通过研究对比分析,梅县客家围龙屋与徽派民居均起源于中原地区,都是中原建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继承与发展。
两者在建筑布局还有选址上都能感受到相似之处。
布局上,它们都设有堂厅,都是以堂厅为主轴线,点线围形式。
同时均具有建筑中轴线,左右对称,具有向心性,整体性和秩序性等特点。
此外,围龙屋与徽派民居均运用天井作为连接点,但围龙屋的一般天井设置在横屋与堂屋之间,作为连接点与徽派建筑的天井具有差异性。
在建筑取材上均遵循就地取材原则,运用当地材料与工艺,营造出与环境相和谐,与宗教文化相适应的建筑结构与特征。
梅县围龙屋与徽派民居均注重人与环境和谐统一,遵循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基本原则,营造了尊重自然,与生态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发展了民居建筑“风水”学说等。
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具体象征,至今对现代民居建筑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1]黄崇岳,杨耀林.客家围屋[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2006.[2]刘托.徽派民居传统营造技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罗迎新,王彩莲.广东梅州地区传统客家民居建筑“风水”观—以围龙屋为例[N].梅州:嘉应学院学报,2012.收稿日期:2018-1-12作者简介:蔡超俊(1992-),男,汉族,佛山人,学生,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
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郑开宇1梁亚丽2(1.广州市绿化公司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摘要:海珠国家湿地作为广州城央湿地,由海珠万亩果园打造而成,被称为“广州南肺”,其作为湿地公园,还具有农基保护、园林科研、湿地教育和城市生态观光等功效,通过疏通海珠区周边众多大小河涌、联通海珠湖、打通珠江水系,恢复农田果园基本排灌系统,呈现了湿地独有的园林生态景观效果和生物多样性,彰显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广州海珠湖公园夏季鸟类调查及其保护建议

广州海珠湖公园夏季鸟类调查及其保护建议佟富春;肖以华【摘要】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并结合样点法、样方法和定时定点法对广州海珠湖公园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记录到鸟类32种,隶属于5目20科。
雀形目最多,15科22种,占总数的68.8%;其中留鸟、旅鸟和夏候鸟分别为28种、2种和2种;调查到的鸟类有3种分布型,3种生态类型。
%Using route statistics method together with methods of sampling points, sampling plots and fixed point and time observations to survey on bird resources in Haizhuihu Wetland June 2012 and June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2 species belonging to 5 Orders and 20 Families. Passeriformes had the largest number in bird species, which was 15 families and 22 species, accounting for 68.6% of the total. The species numbers of resident birds, passing migrant birds, summer migrant birds were respectively 28, 2, 2. All birds were grouped into 3 distribution types, 3 ecological types.【期刊名称】《广东园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鸟类资源;湿地;保护;广州【作者】佟富春;肖以华【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湿地鸟类是湿地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数量、分布与湿地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是湿地质量与健康的重要评价指标[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红耳鹎
1、树麻雀
树麻雀(学名:Passer montanus)也通称麻 雀,是雀科、麻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3-15 厘米。额、头顶至后颈栗褐色,头侧白色,耳 部有一黑斑,在白色的头侧极为醒目。背沙褐 或棕褐色具黑色纵纹。颏、喉黑色,其余下体 污灰白色微沾褐色。相似种家麻雀以及其他麻 雀颊部均无黑斑,野外不难区别。 食性较杂,主要以谷粒、草子、种子、果 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也吃大量昆虫, 特别是雏鸟,几全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一 般均为地方性留鸟,在当地繁殖。
1、树麻雀
成鸟:从额至后颈张肝褐色;上体砂褐色,背部具黑色 纵纹,并缀以棕褐色;尾暗褐色,羽缘较浅淡;翅小覆羽栗 色,中覆羽的基部呈灰黑色,具白色沾黄的羽端,大覆羽 大都黑褐色,外翈具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 除第一枚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 两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羽缘较阔,棕色亦较浓着; 眼的下缘、眼的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 耳羽和颈侧概白,耳羽后各具一黑色块斑;胸和腹淡灰近 白,沾有褐色,两胁转为淡黄褐色,尾下覆羽与之相同, 但色更淡,各羽具宽的较深色的轴纹,腋羽色同胁部。 幼鸟(7-10月间):羽色较成鸟苍淡。头顶中部砂褐, 两侧和颈肝褐色较浓;背部黑纹比成鸟少;翅上的横斑不显; 眼先、颏和喉暗灰或灰黑;颊与喉侧均灰白,耳羽后部的 黑斑比成鸟浅淡;胸灰沾棕;腹污白;两胁和尾下覆羽渲染灰 棕色。
2、乌鸫
乌鸫(Turdus merula)是鸫科 鸫属的鸟类,俗名反舌、黑鸟等。 常栖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 甚至瓜地(海南)、也出现在平野、 园圃之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 厕所附近觅食。该物种是瑞典的国 鸟。
2、乌鸫
乌鸫雄鸟全身大致黑色、黑褐色或 乌褐色,有的沾锈色或灰色。上体包括 两翅和尾羽是黑色。下体黑褐,色稍淡, 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而微具 黑褐色纵纹。嘴黄,眼珠呈桔黄色,羽 毛不易脱落,脚近黑色。嘴及眼周橙黄 色。雌鸟较雄鸟色淡,喉、胸有暗色纵 纹。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 黑色。
2的小型鸟 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 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有黄绿色 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喜 欢吃多汁的植物果实。白头鹎是长江以 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 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 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 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3、白头鹎
红耳鹎(学名:Pycnonotus jocosus),属小型鸟 类,体长17-21厘米。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耸立的 黑色羽冠,眼下后方有一鲜红色斑,其下又有一白 斑,外周围以黑色,在头部甚为醒目。上体褐色。 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 羽红色。颧纹黑色,胸侧有黑褐色横带。白喉红臀 鹎外形和大小与该种极为相似,但白喉红臀鹎头顶 羽冠短而不明显,脸部银灰色而不具红白二斑,野 外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