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小故事_四年级作文

合集下载

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作文“哇,数学好有趣啊!”我兴奋地跟小伙伴说道。

记得有一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斑驳驳的。

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突然有人提到了数学家罗庚。

“罗庚?那是谁呀?”一个小伙伴好奇地问。

“罗庚可是个超级厉害的数学家呢!”我大声说道。

于是,我开始给小伙伴们讲起了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罗庚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小时候的他对数学就有着特别的热爱。

他经常蹲在地上,用小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研究那些奇妙的数学问题。

有一次,罗庚看到一本数学书,那本书就像有着魔力一样吸引着他。

他如饥似渴地读着,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他的小伙伴来找他玩,喊他:“罗庚,快来一起玩呀!”罗庚头也不抬地说:“等会儿,我先看完这一点。

”小伙伴们等啊等,等了好久,罗庚还是沉浸在书里。

“哎呀,罗庚怎么这么着迷呀!”小伙伴们嘟囔着。

罗庚为了能学好数学,还自己制作了很多学习工具呢。

他用旧纸板做算筹,用小石子当棋子,玩着数学游戏。

他总是在想,怎么能把数学变得更有趣呢。

“罗庚可真是太聪明啦!”我不禁感叹道。

随着我讲的故事,小伙伴们都听得入了迷。

“哇,罗庚好厉害呀,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一个小伙伴说道。

“我也是,我也要努力学数学!”另一个小伙伴也跟着喊。

我看着小伙伴们激动的样子,心里也特别高兴。

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我们也要像罗庚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实现它呀!难道不是吗?。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通用4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篇1看完《数学家的故事》后,我最敬佩数学家是华罗庚。

他聪明、好学、勤奋、爱国,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

华罗庚很聪明、好学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很勤奋。

他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华罗庚很爱国年夏天,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像华罗庚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像华罗庚那样,为国争光。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篇2读完《数学家的故事》,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最佩服的数学家是苏步青。

因为他有着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因为他有着热切的爱国精神。

他的一生不知道算过了多少道算式、多少道题目。

他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他把他对祖国的爱恋化成了一段段令人赞叹的事例,但是我想,数学家苏步青的伟大事例也是跟他的老师杨老师一席话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杨老师曾对苏步青全班同学说过:":“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四年级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四年级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四年级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有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就像天上闪亮的星星。

今天呀,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可是个超级厉害的数学达人呢!那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高级的计算器,他全靠自己的脑子和手中的算筹(这算筹就像我们现在的小木棍,是用来计算的工具)。

祖冲之对圆周率特别着迷。

圆周率你们知道吧,就是那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这可不好算呀,圆这个家伙弯弯绕绕的,很难捉摸。

可是祖冲之不怕难,他就整天对着那些算筹摆弄来摆弄去。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些小木棍,就像猎人盯着猎物一样,心里只想着算出圆周率更精确的数值。

他算呀算,白天算,晚上也算,连吃饭的时候说不定都在心里默默计算呢。

他的家人可能都觉得他有点“走火入魔”了。

经过了无数次的计算,祖冲之终于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可不得了,这个数值在当时是超级精确的,就像在一片迷雾中,他准确地找到了宝藏的位置。

而且呀,这个数值比外国的数学家早了好多年才得出来呢。

后来呀,祖冲之的这个发现就像一颗种子,在数学的大花园里生根发芽。

大家都知道了原来圆周率可以这么精确地计算出来。

这对建筑呀、天文呀好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说建一个圆形的大宫殿,知道了圆周率就能算出需要多少材料啦。

我觉得祖冲之特别酷,他那么努力地钻研数学,不怕困难,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在数学的神秘大陆上探索。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认真、努力,也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做出很了不起的成绩呢。

我也要像祖冲之一样,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说不定以后我也能成为一个小数学家呢!。

介绍关于一位数学家的作文高斯

介绍关于一位数学家的作文高斯

介绍关于一位数学家的作文高斯说起数学家,有一个人的名字绝对如雷贯耳,那就是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高斯出生在德国一个贫穷的家庭,不过这可一点儿都没影响他展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

小时候的高斯就已经显露出与众不同啦。

有一次,他的老师给班上的同学们出了一道算术题,让他们计算从 1 加到 100 的总和。

老师心想,这可得让孩子们算上好一会儿呢。

结果,小高斯几乎是瞬间就得出了答案 5050 。

当时,其他同学都还在埋头苦算,小高斯却已经拿着石板走到老师面前,淡定地把答案交了上去。

老师都惊呆了,问他是怎么算得这么快的。

高斯解释说,他发现 1 加 100 等于 101,2 加99 也等于 101,以此类推,一共有 50 组这样的组合,所以总和就是50×101 = 5050 。

这可把老师和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时候起,大家就知道高斯这孩子在数学上绝对不是一般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斯在数学领域的才华越发耀眼。

他上大学的时候,解决了很多当时著名的数学难题,让那些资深的数学家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高斯研究的领域那叫一个广泛。

数论、代数、统计学等等,就没有他不擅长的。

他提出的正态分布曲线,在现在的统计学里那可是基础中的基础。

想象一下,要是没有高斯的这个发现,咱们现在做各种数据分析、搞科学研究得有多麻烦呀!还有一次,高斯在研究天文学的时候,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

别人看到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数字可能早就头疼得不行了,但高斯却一点儿都不害怕。

他运用自己强大的数学能力,把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得井井有条,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论。

这可帮了天文学家们大忙,让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

高斯这人不仅聪明,还特别勤奋。

他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思考数学问题,有时候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据说有一次,他在家里思考一个难题,想得太入神了,连饭都忘了吃。

他的妻子叫了他好几次,他都没反应。

最后妻子没办法,只好把饭菜端到他的书桌前,可高斯还是眼睛盯着那些算式,随手扒拉了几口饭,又继续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了。

华罗庆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华罗庆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华罗庆数学家的故事作文Hua Luogeng, a renowned Chinese mathematician, is a figure whose life story continues to inspire many individuals today. 华罗庆,一位著名的中国数学家,他的生平故事至今仍激励着许多人。

Born in 1910 in Jintan, Jiangsu Province, Hua Luogeng showed an early aptitude for mathematics and received a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1910年出生于江苏金坛的华罗庆,他早年展示出对数学的天赋,并接受了传统的中国教育。

As a child, Hua struggled with poverty and faced numerous challenges in pursuing his education. 作为一个孩子,华罗庆面临着贫困和在追求教育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Despite these obstacles, Hua's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mathematics eventually led him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athematicians in China. 尽管有这些障碍,华罗庆的坚韧和对数学的热爱最终使他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Hua's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were significant, with his work in number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earning him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华罗庆在数学领域的贡献是显著的,他在数论和数学分析领域的工作使他获得了国际认可。

数学家的故事作文300字左右

数学家的故事作文300字左右

数学家的故事作文300字左右
在阳光明媚的十一月,磻溪小学一年一度的数学节开幕了。


学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数学王国之中。

我在这次数学节中,知道了很多数学家的故事,陈景润就是其中的一个。

陈景润,195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市。

他从小是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却独独爱上了数学。

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使他充满了幸福感。

1953年,21岁的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就知道了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
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数学猜想。

哥德巴赫一生都没有证明这个猜想,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成为了世界数学界的“一座高峰”。

“哥德巴赫猜想”像一块磁石吸引了陈景润。

他以惊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
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成功摘取了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

从陈爷爷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坚持不懈地攀登数学高峰的努力,看到了他为了科学研究而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他辛勤汗水浇开的成就之花。

在本次数学节中,我的同学们也在积极寻觅着一个个数学家的故事,
努力地解决一个个数学难题,摘取着一顶顶数学竞赛桂冠。

我们一起在快乐的数学王国中嬉戏、遨游。

数学家华罗庚的作文40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作文40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作文400字《数学家华罗庚》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初中毕业就没办法继续上学啦。

但是他特别爱学习,自己在家刻苦钻研数学。

有一次,他在杂货店帮忙,空闲的时候就拿出数学书来看。

别人都觉得他怪怪的,可他不在乎。

后来,他发表了很多厉害的数学研究成果,成了有名的数学家。

他的努力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算条件不好也能成功。

我们也要像华罗庚爷爷一样,爱学习,不怕困难,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了不起的华罗庚》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华罗庚吗?他可了不起啦!
华罗庚小时候数学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但他特别勤奋。

他会在走路的时候想数学题,吃饭的时候也在想。

有一回,他为了一道数学题,想了好几天,连觉都没睡好。

终于想出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而且啊,华罗庚爷爷还在很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研究数学。

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他都没有放弃。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为我们的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要向华罗庚爷爷学习,遇到难题不害怕,努力去解决,说不定以后也能成为很厉害的人呢!。

数学家的唯美爱情故事作文

数学家的唯美爱情故事作文

数学家的唯美爱情故事作文《数学家的唯美爱情故事》在那遥远的小镇上,住着一位超级厉害的数学家,他叫阿强。

阿强呀,整天都埋头在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难题里,脑袋里仿佛装着一个神秘的数学宇宙。

有一天,阿强像往常一样在图书馆里钻研数学书籍。

就在他为一道难题抓耳挠腮的时候,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这本书我找了好久啦,没想到在你这儿。

”阿强抬起头,看到了一张充满阳光的笑脸,那是一个叫阿美的女孩。

阿强一下子愣住了,心里好像有只小鹿在乱撞,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他结结巴巴地说:“那……那你拿去看吧。

”阿美笑着说:“谢谢啦,你也喜欢数学吗?”阿强连忙点头,就像小鸡啄米一样。

从那以后,阿强和阿美经常在图书馆里相遇。

他们一起讨论数学问题,阿美虽然没有阿强那么厉害,但她的想法总是那么独特,就像黑暗中的星星,闪闪发亮。

有一次,阿强为了给阿美解释一个难题,在纸上画了好多好多的图形,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你看啊,这就像我们一起走过的路,虽然曲折,但总会到达终点。

”阿美看着认真的阿强,心里暖暖的。

阿强也会带着阿美去看星星,他说:“你看那些星星的排列,像不像数学里的规律?”阿美笑着回答:“我看啊,更像我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的美好。

”他们一起去参加数学竞赛,比赛前阿强紧张得不行,阿美拍着他的肩膀说:“怕啥,你可是最棒的数学家!”阿强听了,顿时充满了力量。

在一个美丽的夜晚,阿强终于鼓起勇气向阿美表白。

他红着脸说:“阿美,你愿意和我一起探索这个充满数学奥秘的世界吗?就像两个永远不会迷路的旅行者。

”阿美眼中闪着泪光,说:“我愿意!”他们的爱情就像数学里最美的公式,简洁而又深刻。

阿强会在阿美累的时候给她讲有趣的数学故事,阿美会在阿强遇到难题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他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就像数学里的难题,虽然有时候很难,但只要他们手牵手,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你说,这样的爱情难道不美好吗?难道不让人羡慕吗?这不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吗?他们没有因为生活的琐碎而忘记彼此的初心,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对未来的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家的小故事
蒲丰试验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数学魔术家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

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

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

1930
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

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