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教案

合集下载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5篇)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5篇)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5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千以内的数的读、写,提高对千以内的数的理解能力。

2、在实际情境中,能熟练的`利用千以内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身边的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千以内的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提高对千以内数的理解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四、练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一)、学习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数位的名称,借助计数器识别并且理解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千”、“万”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注重操作与演示,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

学生已有的技术单位、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学生能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比较的模型思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能够认识近似数,并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注重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

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

(二)学习内容、基础性学习包1、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的容纳量情况,本校学生人数、图书室书本数目情况,自己从家到学校或者别的自己熟悉地方的距离情况,各类课本或课外书的每页大约的字数情况。

2、有关历史的“千”: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按现在出土的殷商遗迹来看大概为3500年。

二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教学

二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教学

二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77例8二、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近似数是学生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它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的基础。

之前,学生已接触过估算,知道把100以内的数看作是整十数来估算比较方便。

教材没有给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只要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都可以。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①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②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③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④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合理地取近似数是本节课的难点。

现实的生活材料,能激发学生兴趣,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范的运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所以在设计上,我首先力求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中涉及到的数字都是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来的,都是真实的数据,如学校的班级数、学生数、教师数等。

其次,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的数据,以及最后让学生当一回导购员,课堂上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近似数的特点,并将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拓展。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感知近似数1、提供材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介绍了我们学校的一些情况,钱老师课前也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30个班级,学生1700多名,教职工大概90人。

师:你能猜猜我们学校的这些信息的准确数据是多少吗?生猜。

师:我去了解了一下,知道我们学校有33个班级,学生1773名,教职工93名。

2、观察数据、比较师:比较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生:第二组数是准确数,第一组数是大概的数。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及大小比较集体备课记录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及大小比较集体备课记录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及大小比较集体备课记录一、备课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能够找到一个数的近似数;2.掌握如何使用近似数比较大小;3.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二、备课内容: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有一个三位数141,找到比它小的最接近的十位数是多少?同学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进而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简要解释近似数的概念,并给出几个示例,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3.寻找近似数的方法(15分钟)教师以寻找一个数的近似数为例,向学生介绍四舍五入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找到一个三位数的近似数,并利用白板向全班呈现结果。

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学会寻找近似数的方法,又能够巩固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4.近似数的大小比较(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近似数进行大小比较。

例如,让学生比较两个近似数4.6和5.3的大小。

首先,把两个近似数转化为相同的精度,然后比较整数部分,最后比较小数部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让学生提问和解答疑惑。

5.小组活动(20分钟)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部再分成两人一组。

每对同学选择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并在纸上写下这个数。

然后,通过四舍五入法找到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比较近似数的大小。

最后,每组呈现他们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游戏(15分钟)教师设计一个数的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比不同近似数的大小。

游戏结束后,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总结。

7.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归纳近似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最后,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

三、备课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和师生互动,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找到一个数的近似数。

此外,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近似数进行大小比较,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近似数教学教案最新7篇

近似数教学教案最新7篇

近似数教学教案最新7篇近似数教学教案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美育渗透点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把结果搞得准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近似数和准确数给人以美的享受.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2.学生学法,从身边找出应用近似数,准确数的例子→近似数概念→巩固练习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者提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

例子,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自己找出类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数的有关问题,学生讨论解决.七、教学步骤(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师: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生:平均每人千克师: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准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生:不能师:哪怎么分生:取近似值师:板书课题2.1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法说明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研究近似数是必须的,是自然的,从而提高学生近似数的积极性(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师出示投影1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初一(1)有55名同学(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千米(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学生活动:回答上述问题后,自己找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许多时候只能用近似数你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学生得出两方面原因:1.搞得完全准确有时是办不到的2.往往也没有必要搞得完全准确.以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例,揭示近似数的有关概念板书:1.精确度2.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及大小比较集体备课记录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及大小比较集体备课记录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及大小比较集体备课记录本次备课旨在探讨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及大小比较的教学方法和
策略,以下为讨论内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够简单地进行近似数的计算。

2.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大小并进行大小排序。

3.能够将近似数和大小比较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
1.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近似数是指用一个与原数相近的数来代替原数的操作。

在进行近似数计算时,应判断要保留几位数字,这取决于精度的要求和计算的实际情况。

2.大小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大小比较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进行比较,确定哪个数比较大或比较小的运算。

在进行大小比较时,应注意数的正负性、位数、大小和单位等。

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方法,从而掌握近似数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2.实践性教学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
到实际中。

四、教学策略
1.提问策略
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合作学习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六、总结
通过本次备课的讨论,我们深入探讨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及大小比较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小学数学_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2、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化,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3、培养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4、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3块、彩笔两支。

学具准备:课前家电价格调查记录单、作业纸、印有数轴的小纸条。

课前活动设计:开展“我是小小调查员”活动,让学生回家通过询问父母等家人了解自己家中电器价格,并填好调查记录单,然后带回学校以备课上交流时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唤醒旧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课件出示复习题)1、在○里填上>、<或=。

(指生答,指其中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的。

)27○9 45○100 87○65 34○37师:我们除了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以外,还可以用语言来描述。

2、用少一些、少得多、多一些、多得多来描述30与34、98与34的大小。

导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

(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师:孔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刚才的复习,老师相信大家对本节课的知识一定会掌握得更好。

有信心吗?【设计意图:找准新知起点,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为新知学习做好充分铺垫,由旧知顺利迁移到对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检查交流,激趣导入师:昨天,我们开展了“我是小小调查员”活动,谁愿意将你调查的家电价格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指2生交流。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近似数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近似数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近似数
Enter The Appropriate Content Here Or After Copying The Text Enter The Appropriate Content Here Or After Copying The Text Enter The Appropriate Content Here
数?
9985
9000
9500
10000
比起9000、9500, 9985更接近 10000。
探索新知
思考:怎么把一个准确数改写为近似数呢?
将准确数写成与它最接近的 整万、整千、整百或整十数。
还要在近似数前面加上“约” “大概”等词语。
探索新知
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举手回答。
一座塔大 约高200 米。
(2)最接近1000的数是哪一个? 999
学以致用
按要求回答问题。
999 852 640 847 1003 (3)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640 < 847 < 852 < 999 < 1003
学以致用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计数单位。
(1)一列火车大约有乘客二( 千)人。 (2)一辆大客车大约能坐下五( 十)人。 (3)一本《新华字典》大约有七( 百)页。
某市大约 有300万 人口。
一台电脑的价 钱大约是4000 元。
探索新知
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举手回答。
爸爸月工 资大约 5000元。
小明身高 大约140 厘米。
妈妈体重大 约60千克。
探索新知
试一试:
600
3000
10000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郑娜娜
课题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数感和估计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⑴长江大桥全长1700多米。
⑵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交通事故6344起。
⑶呼伦贝尔市有911个村民委员会。
⑷那吉镇小轿车有8000辆左右。
(5)阿荣旗实验小学有学生1765名。
2、说出近似数
(1)说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682 995 278 1794 3012 8923
(2)陈东家到学校有603米,约是()米。
每台洗衣机售价为1198元,约是()元。
这个果园有597可苹果树,约是()棵。
这个收费站昨天通过7006辆汽车,约是()辆。
(3)一名同学说出万以内的准确数,请另外一名同学说出这个数字的近似数。
3、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
(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其实这样的游戏应用的也是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
小结:我们把1506叫做准确数,那你们能给1500这个数字起个名字吗?指生起名字。(借机板书: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观察、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整百数。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武警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人,先独立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
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和估数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
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比较数的大小,体验近似数,发展数感。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
充分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㈠教学情境一及应对策略。

1、情境
小组内交流搜集的材料并汇报数据:
生:电视机3980元冰箱2568元洗衣机1598元空调3800元饮水机360元等……
2、策略
(1)比较大小:请学生选择两样自己喜欢的物品说说谁贵,谁便宜并用“()○()”的形式表示出来
①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②反馈,汇报
3980>3800 2568>1598 2568<3980 360<3800
③小结方法
a、位数不同,谁的位数多谁就大
b、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
(2)现在请学生选择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说说谁贵,谁便宜并用“()○()”的形式表示出来
(二)教学情境二及应对策略。

1、情境
生:电视机9988元冰箱4365元洗衣机3888元空调3250元。

(生停了一下)老师,我问爸爸了,爸爸说饮水机的价钱忘了,大概是300元左右。


2、策略
如果出现以上情境,可采取以下策略:
(1)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方法同上)。

(2)因势利导,抓住关键点,学习近似数。

①“大概是3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体验近似数)。

②“爸爸为什么会记住大概是300元而不说是311元呢”(体验近似数的价值——好记)。

二、创设情境,体验“近似数”
㈠教师从口袋中出示一只手机:猜猜这只手机的价格(学生从几百猜到几千不等)
1、看来,手机的价格差别较大不好猜中,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这只手机大约1800元,你们能猜猜我的手机准确的价钱是多少钱
2、猜一猜,可能:1801 1810 1823 1832 1843 1868 1885 1798 1789 1776
①让学生观察上面的价格: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老师,1868元、1885 元是不可能。

因为手机的价格大约是1800元,而它们反而跟1900元近些。

师:你认为大约1800元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跟1800元比较接近。

②出示准确价格1832元与1800元比较,并指出1800是1832的近似数。

③说说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容易记
㈡出示一条链子:这是老师买的一条链子的价格,谁愿意上来出价格给大家
猜。

生1:看了价格说大约2000元。

生2:1999元。

生3:2235元。

生4:1788元。

生1:对了。

师:这条链子是1788元,他说是大约2000元,合适吗还可以说大约多少元生1:大约1700元。

生2:大约1800元。

㈢说说你身边的近似数
㈣请你从你搜集的材料中选择一样你喜欢的物品说它的近似数
可能:生1:电视机3980元约是4000元。

生2:冰箱2568元约是2570元或2600元。

生3:洗衣机1598元约是1600元。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㈠把以上的电器按价钱的高低排一排
㈡查一查“我国之最”
1、汇报,如: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
最长的河流:长江6397米
2、说说它们的近似数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说的
五、作业
课本第10页练一练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