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实验报告册
spss分析实验报告

spss分析实验报告SPSS分析实验报告引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作为一种数据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SPSS软件对某项研究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其背后的数据模式和相关关系。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
学习成绩和睡眠时间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两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每日平均睡眠时间。
收集到的数据以Excel表格的形式整理并导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
三、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首先,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
通过SPSS软件的数据清洗功能,将缺失值进行填补或删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变量之间的量纲差异。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和描述。
通过SPSS软件的统计功能,可以计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睡眠时间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指标。
同时,可以绘制直方图、箱线图等图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五、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不同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
本研究中,我们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学习成绩和睡眠时间之间的线性相关性。
通过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功能,可以得到相关系数的数值和显著性水平。
如果相关系数接近于1或-1,并且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则说明学习成绩和睡眠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六、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探究睡眠时间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通过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功能,可以得到回归方程的系数、显著性水平和模型的拟合优度。
spss实习报告

SPSS统计分析软件实验报告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9级1班雍荣2009165106实验一SPSS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熟悉SPSS各种参数的设置;2.掌握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数据的输入和保存1. SPSS界面当打开SPSS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界面如下:请注意窗口顶部显示为“SPSS for Windows Data Editor”,表明现在所看到的是SPSS的数据管理窗口。
这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软件界面,有菜单栏、工具栏。
该界面和EXCEL极为相似,很多操作也与EXCEL类似,同学们可以自己试试。
2.定义变量选择菜单Data==>Define Variable。
系统弹出定义变量对话框如下:对话框最上方为变量名,现在显示为“VAR00001”,这是系统的默认变量名;往下是变量情况描述,可以看到系统默认该变量为数值型,长度为8,有两位小数位,尚无缺失值,显示对齐方式为右对齐;第三部分为四个设置更改按钮,分别可以设定变量类型、标签、缺失值和列显示格式;第四部分实际上是用来定义变量属于数值变量、有序分类变量还是无序分类变量,现在系统默认新变量为数值变量;最下方则依次是确定、取消和帮助按钮。
假如有两组数据如下:GROUP 1: 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GROUP 2: 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先来建立分组变量GROUP。
请将变量名改为GROUP,然后单击OK按钮。
现在SPSS的数据管理窗口如下所示:第一列的名称已经改为了“group”,这就是我们所定义的新变量“group”。
现在我们来建立变量X。
单击第一行第二列的单元格,然后选择菜单Data==>Define Variable,同样,将变量名改为X,然后确认。
【精品】spss实验报告

【精品】spss实验报告
本报告主要研究了SPSS实验的结果。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预处理、描述性统计信息和统计图分析,讨论了实验结果。
首先,本文进行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共收集了100个实验样本。
收集的数据包括以下几个变量:性别(男士/女士),年龄,收入和教育水平。
收集的数据将交给SPSS模型进行处理。
其次,进行了数据的预处理,包括数据的清洗、缺失值的处理和异常值的处理等。
根据数据的性质,进行了适当的数据转换。
第三,计算了一些描述性统计信息,如数据中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
然后,使用绘图功能绘制出直方图,用于描述数据中变量的分布情况。
箱线图用于刻画变量的离散程度,并可以汇总和识别变量的一些特征。
最后,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如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以深入研究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总之,通过对SPSS实验的有效处理,可以得出数据属性、分布特征、变量关系等有效结果,有助于对实践事件做出正确判断,并且在改进实验步骤时也可以添加核心变量,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SPSS实验报告完整版

SPSS实验实验课程专业统计软件应用上课时间学年学期周(年月日—日)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院指导教师第五章第一题通过样本分析,结果如下图One-Sample Statistics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成绩27 77.9312.111 2.331One-Sample TestTest Value = 70t df 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DifferenceLower Upper成绩 3.400 26.0027.926 3.13 12.72从图看出,sig=0.002,小于0.05,因此本班平均成绩与全国平均成绩70分有显著性差异。
第五章第二题通过独立样本分析,结果如下图Group Statistics成绩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成绩1=男10 84.0011.528 3.6450=女10 62.9018.454 5.836Independent Samples TestLevene's Test forEquality of Variances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F Sig. t dfSig.(2-tailed)MeanDifferenceStd. Error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DifferenceLower Upper成绩Equalvariancesassumed1.607.221 3.06718.007 21.100 6.881 6.64435.556Independent Samples TestLevene's Test forEquality of Variances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F Sig. t dfSig.(2-tailed)MeanDifferenceStd. Error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DifferenceLower Upper成绩Equalvariancesassumed1.607.221 3.06718.007 21.100 6.881 6.64435.556Equalvariancesnotassumed3.06715.096.008 21.100 6.881 6.44235.758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的概率p为0.007,故拒绝零假设,既两样本的均值不相等,既男女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SPSS实验报告册

《SPSS统计软件应用》实验报告册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教师:实验学时:实验组号:目录实验一SPSS的数据管理 (1)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13)实验三均值检验 (21)实验四相关分析 (27)实验五方差分析 (34)实验六绘制统计图 (40)实验七因子分析 (44)实验八聚类分析 (48)实验九判别分析 (58)实验十回归分析 (67)实验十一非参数检验 (75)实验一 SPSS的数据管理一、实验目的1.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熟悉SPSS各种参数的设置;2.掌握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定义spss数据结构。
下表是某大学的一个问卷调查,要求将问卷调查结果表示成spss可识别的数据文件,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练习:创建数据文件的结构,即数据文件的变量和定义变量的属性。
表1 大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实验步骤:(1)打开定义变量的界面启动SPSS,进入主界面,单击图6-2所示的屏幕左下角的“Variable View”选项卡,打开定义变量的表格。
(2)输入变量名,符合变量的命名规则在“Name”列的第一个单元格输入第一个变量名,如“xm”。
(3)确定变量类型,单击“Type”列的第一个单元格,如图6-3所示,SPSS的默认变量类型为数值型。
单击数值型变量后的“”,弹出如图6-4所示的对话框,用户可以从该对话框中选择其他的变量类型。
(4)设置字段值(5)依次按要求输入完毕即可。
结果如下:2 、高校提前录取名单的确定某高校今年对部分考生采取单独出题、提前录取的招生模式。
现有20名来自国内不同省市的考生报考该校,7个录取名额。
见数据文件compute.sav. 该校制定了如下录取原则:(1)文化课成绩由数学、语文、英语和综合四门成绩组成。
文化课成绩制定最低录取分数线:400分。
(2)个人档案中若有“不良记录”,不予录取。
(3)对西部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给予加分优惠。
SPSS期末综合实验报告

SPSS期末综合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成绩:(附:本实验报告基于SPSS 20.0)一、用“SUMMARIZE CASES”作一个分组比较【1】点击【分析】——【报告】——【个案汇总】菜单项,弹出“摘要个案”对话框,设置如下:【2】点击【确定】,输出结果,整理后得三线表,如下:个案汇总N性别城市学历男北京188 上海221 广州228 Total 637女北京190 上海166 广州154 Total 510从上表可以看出,上海市和广州市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而在北京市方面,男女之间则差别不大,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抽样调查数据中男性和女性的绝对数的大小不同。
二、对某一个变量“选择个案(select)”进行频数分析【1】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菜单项,弹出“频率”对话框,设置如下:【2】点击【确定】,输出结果,整理后得三线表,如下:城市频数百分比(%)北京上海广州Total 378 33.0 387 33.7 382 33.3 1147 100.0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抽样调查的数据当中,样本中北京市的被调查者有378人,占总数的33.0%,样本中上海市的被调查者有387人,占总数的33.7%,样本中广州市的被调查者有382人,占总数的33.3%,因此,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认为抽样是相对均匀的。
三、对某一个变量进行重新分组(recode)【1】点击【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弹出“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对话框,设置如下:【2】点击【更改】后,如上图,点击【旧值和新值】,弹出如下对话框,依次设置如下:【3】点击【继续】——【确定】可得如下效果,变量视图:四、对某两个定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1】点击【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菜单项,弹出“交叉表”对话框,如图所示:【2】在“行”列表框中选入“家庭收入2级Ts9”;在“列”列表框中选入“是否拥有家用轿车O1”,如图所示:【3】单击【单元格】,弹出“单元显示”对话框,选中“行百分比”复选框;如图:【4】单击【继续】,再单击【统计量】,弹出“统计量”对话框,选中“卡方”复选框,如图:【5】单击【继续】——【确定】,得到输出结果,整理后得三线表,如下:Ⅰ交叉表:家庭收入2级 * 是否拥有家用轿车Crosstabulation是否拥有家用轿车有没有家庭收入2级Below 48,000Count% within 家庭收入2级32 3039.6% 90.4%Over 48,000Count 225 429% within 家庭收入2级34.4% 65.6% TotalCount 257 732% within 家庭收入2级26.0% 74.0%Ⅰ由交叉表可知低收入家庭中只有9.6%拥有轿车,而中高收入家庭中有34.4%拥有轿车,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但该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尚需检验,卡方检验结果如下表。
SPSS的相关分析实验报告

第三题:
1打开SPSS软件,建立不同地区不同质量原料数据的文件,并保存为“数据二.sav”,如图
2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将“地区”选入行变量,将“原料质量”选入列变量,在Cells和Statistics中选择需要计算的检验方式。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
实验室
成绩
指导教师
卢彩
实验名称
SPSS的相关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品质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操作,能够解释分析结果的统计意义和实际含义,并掌握其数据组织方式。
二、实验题目:
1.合成纤维的强度与其拉伸倍数有关,测得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3、一种原料来自三个不同的地区,原料质量被分成三个不同等级。从这批原料中随机抽取500件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检验各地区与原料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0.05)
地区
一级
二级
三级
合计
甲地区
52
64
24
140
乙地区
60
59
52
171
丙地区
50
65
74
189
合计
162
188
150
500
4、某农场通过试验取得某农作物产量与春季降雨量和平均温度的数据,如下表。现求降雨量和产量的偏相关系数,并进行检验。
产量
降雨量
温度
150
SPSS报告册

《SPSS统计软件应用》报告册20 15 - 20 16 学年第 1 学期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教师:学时: 2周目录1.实验一 SPSS的数据管理2.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3.实验三均值检验4.实验四相关分析5.实验五方差分析6.实验六统计图7.实验七因子分析8.实验八聚类分析9.实验九回归分析10.实验十判别分析11.实验十一非参数检验实验一SPSS的数据管理一、实验目的1.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熟悉SPSS各种参数的设置;2.掌握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定义spss数据结构。
下表是某大学的一个问卷调查,要求将问卷调查结果表示成spss可识别的数据文件,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练习:创建数据文件的结构,即数据文件的变量和定义变量的属性。
表1 大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实验步骤:(1)首先ssps统计分析软件,(2)然后新建一个文件,点击左下角“变量视图”,(3)然后依据所给表格创建字段,如“姓名”、“性别”等。
在输入每个名称字段时,(4)对其类型和宽度等限制条件按要求分别限制指即可。
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如下图最终建成了所要的表格。
2 、高校提前录取名单的确定某高校今年对部分考生采取单独出题、提前录取的招生模式。
现有20名来自国内不同省市的考生报考该校,7个录取名额。
见数据文件compute.sav. 该校制定了如下录取原则:(1)文化课成绩由数学、语文、英语和综合四门成绩组成。
文化课成绩制定最低录取分数线:400分。
(2)个人档案中若有“不良记录”,不予录取。
(3)对西部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给予加分优惠。
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西部考生加10分。
(4)对参加过省以上竞赛并取得三等奖以上名次的考生,每项加10分。
(5)文化课成绩和加分总和构成综合分,录取综合排名为前7名的学生。
练习:利用spss软件,综合利用所学,给出成绩排名的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1)计算文化课总成绩: 打开数据文件compute.sav.变量计算:点击“转换”——“计算变量”,定义变量总分,目标变量中的值设为“总分”,数字表达式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单击“确定”按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SS统计软件应用》实验报告册20 - 20 学年第学期班级: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学时:实验组号:目录实验一SPSS的数据管理 (3)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7)实验三均值检验 (10)实验四相关分析 (12)实验五因子分析 (15)实验六聚类分析 (19)实验七回归分析 (23)实验八判别分析 (25)实验一SPSS的数据管理一、实验目的1.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熟悉SPSS各种参数的设置;2.掌握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定义spss数据结构。
下表是某大学的一个问卷调查,要求将问卷调查结果表示成spss可识别的数据文件,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练习:创建数据文件的结构,即数据文件的变量和定义变量的属性。
表1 大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1.定义spss数据结构。
下表是某大学的一个问卷调查,要求将问卷调查结果表示成spss可识别的数据文件,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练习:创建数据文件的结构,即数据文件的变量和定义变量的属性。
实验步骤:(1)、打开定义变量的界面启动SPSS,进入主界面,单击图6-2所示的屏幕左下角的“Variable View”选项卡,打开定义变量的表格。
(2)、输入变量名,符合变量的命名规则在“Name”列的第一个单元格输入第一个变量名,如:“xm”。
(3)、确定变量类型,单击“Type”列的第一个单元格,如图6-3所示,SPSS的默认变量类型为数值型。
单击数值型变量后的“···”,弹出如图6-4所示的对话框,用户可以从该对话框中选择其他的变量类型。
(4)、设置字段值(5)、依次按要求输入完毕即可实验结果:实验分析:本实验,主要是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来设置条件即可完满完成实验。
2 、高校提前录取名单的确定某高校今年对部分考生采取单独出题、提前录取的招生模式。
现有20名来自国内不同省市的考生报考该校,7个录取名额。
见数据文件compute.sav. 该校制定了如下录取原则:(1)文化课成绩由数学、语文、英语和综合四门成绩组成。
文化课成绩制定最低录取分数线:400分。
(2)个人档案中若有“不良记录”,不予录取。
(3)对西部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给予加分优惠。
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西部考生加10分。
(4)对参加过省以上竞赛并取得三等奖以上名次的考生,每项加10分。
(5)文化课成绩和加分总和构成综合分,录取综合排名为前7名的学生。
练习:利用spss软件,综合利用所学,给出成绩排名的操作步骤。
实验内容:2.高校提前录取名单的确定某高校今年对部分考生采取单独出题、提前录取的招生模式。
现有20名来自国内不同省市的考生报考该校,7个录取名额。
见数据文件compute.sav. 练习:利用spss软件,综合利用所学,给出成绩排名的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1)计算文化课总成绩: 打开数据文件compute.sav.变量计算transform->compute,在弹出的compute variable对话框中,定义变量zcj, type&label中的label值设为“文化课总成绩”,numberic expression 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单击ok按钮。
(2)筛选出400分以上并且没有不良记录的学生:date-select case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if condition is satisfied 单选按钮并单击if 按钮,在弹出的select case :if 对话框中,设置不良记录=0 & zcj>=400的判断条件,单击continue,选择deleted单选按钮,最后单击ok 。
(3)计算西部考生和少数名族加分项:transform->compute,target variable 选择zcj。
if 条件中设置“名族=2 or 名族=3 or 民族=4”,numberic expression中zcj+20;If 条件中设置“名族=5”numberic expression中设置zcj+10(4)计算最综成绩,并排序:transform->compute,numberic expression ,zcj 奖项*10. 选择“Data→Sort Cases”命令,弹出“Sort Cases”对话框,把“zcj”变量选入“Sort by”中,并在Sort Order中选择“Ascending(降序)”选项,将学生成绩按升序排列,单击“OK”按钮。
实验结果:选取综合成绩升序排列后的前七名即可,如图所示:录取的分别是艾甫尔513分、孙悦婷495分、张囯欣471分、果冻样462分、杨乐451分、高超438分、易仲勃434分。
实验分析:本实验,主要是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来设置条件,最后边计算有点难,就是算加分。
首先要解决不留空的,不然最后没法求和。
根据结果选出符合要求的即可。
三、实验小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心得体会等等...本实验,第一小题,主要考察我们创建数据文件的结构,即数据文件的变量和定义变量的属性。
老师上课时给我们演示很到位,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我熟悉了spss软件界面,以及一些主要组成部分,但是里面的一些具体参数还不太清楚,不过常用主要属性都掌握了,没有太大问题。
第二小问,问题就相当大了,先是选择不小于400分的,经常排除不了,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克服了。
然后在加分部分比较难,最开始先符合一个加一个,但是后来发现不是,经过反复尝试,把需要加分的先列出来,最后汇总,但是没加粉的,我没计算,导致最后求和时,不能加,因为有的是空字符,而不是数字0,后来又经改进,把没有加分的同学,在相对加分位置是-表示,最后才完满完成实验。
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一、实验目的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要求掌握频数分析(Frequencies过程)、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s过程)、交叉列联表分析(Crosstabs过程)。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打开数据文件descriptives.sav,是从某校选取的3个班级共16名学生的体检列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列表计算年龄,体重和身高的统计量,包括极差,最小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和方差。
给出操作步骤和分析结果。
1)打开数据文件descriptives.sav,选“数据”菜单的“选择个案”命令项,弹出对话框。
选择“如果条件满足”单选按纽,点击“如果”钮,弹出对话框,输入条件:班级=1单击“继续”按纽。
在“输出”栏选择“过滤掉未选定的个案”项,单击“确定”按钮。
2)在主菜单栏单击“分析”,在出现的下拉菜单里移动鼠标至“描述性统计”项上,在出现的次菜单里单击“描述性”项,打开对话框。
从左则的源变量框里选择年龄、体重、身高三个变量进入“变量”框里。
单击“选项”钮,弹出“选项”对话框,选中均值Std.deviation 标准差最小值方差最大值范围复选框,单击“继续”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3)2、3班操作类似,只需将条件改为“班级=2”、“班级=3”即可一班二班。
三班:2、某医生用国产呋喃硝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以甲氰咪胍作对照组,问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有无差别三、练习题:1、打开数据文件descriptives.sav,是从某校选取的3个班级共16名学生的体检列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列表计算年龄,体重和身高的统计量,包括极差,最小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和方差。
给出操作步骤和分析结果。
分析:1班年龄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最小,方差和标准差最大;体重的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都最小;身高的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都最小。
2班年龄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居中,方差和标准差最小;体重的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都居中;身高的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都居中3班年龄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最大,方差和标准差居中;体重的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都最大;身高的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方差,标准差都最大。
2、某医生用国产呋喃硝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以甲氰咪胍作对照组,问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有无差别三个变量――行变量、列变量和指示每个格子中频数的变量,然后用Weight Cases对话框指定频数变量,最后调用Crosstabs过程进行X2检验。
假设三个变量分别名为R、C和W,则数据集结构和命令如下):R C W1.001.054.01.002.0044.0 02.001.00 8.002.002.0020.0 0分析:卡方检验统计量的p值=0.013<0.05,拒绝原假设,呋喃硝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性影响。
四、实验小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心得体会等等...1、通过本次实验,使我较好地掌握了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学会了频数分布(Frequencies过程)、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s过程)、交叉列联表分析(Crosstabs过程)。
2、频数分布分析主要通过频数分布表、条形图和直方图,以及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各种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3、Descriptives过程可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并列出一系列相应的统计指标,其功能和频数分布过程类似,主要以计算数值型单变量的统计量为主。
实验三均值检验一、实验目的学习利用SPSS进行单样本、两独立样本以及成对样本的均值检验。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一个生产高性能汽车的公司生产直径为322mm的圆盘制动闸。
公司的质量控制部门随机抽取不同机器生产的制动闸进行检验。
共4台机器,每台机器抽取16支产品。
见数据文件ttest1.sav,要求检验每个机器生产的产品均值和322在90%的置信水平下是否有显著差异。
步骤:(1)打开数据文件ttest1.sav,选择菜单“Analyze→Compare Means→One-Sample T Test”。
弹出“One-Sample T Test”对话框。
(2)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制动闸直径”进入“Test Variable(s)”框;在“Test Value”编辑框中输入过去的平均生产直径值322 选择Options,置信水平90%,单击contiue-ok2、在体育课上记录14名学生乒乓球得分的数据,男女各7名。
数据如下:男:82.00 80.00 85.00 85.00 78.00 87.00 82.00女:75.00 76.00 80.00 77.00 80.00 77.00 73.00比较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男女生得分是否有显著差别。
步骤:(1)建立表结构并输入数据(2)选择菜单“Analyze→Compare Means→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项,弹出“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