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职能介绍
我国八大民主党派简介

我国八大民主党派简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
主要创始人为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
一、历史轨迹1945年和1946年以国民党民主派人士为基本骨干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分别在重庆和广州成立。
1947年11月,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会议在香港举行。
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等入选中央领导机构。
1949年,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等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共同纲领》的制定,参与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宋庆龄、李济深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谭平山、朱学范、傅作义、李德全、何香凝分别任政府部委的部长和主任。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宣告结束)。
统一后的民革分别于1956年、1958年、1979年、1983年、1988年、1992年、1997年召开了第三、四、五、六、七、八、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历届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侯镜如、李沛瑶;现任主席何鲁丽。
二、今日民革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民革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积极拥护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动员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大业努力奋斗,谒诚奉献。
民革发展成员,是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目前,除台湾、西藏外,民革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党员六万余人。
九三学社简介

九三学社简介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九三学社的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
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并于1946年5月4日正式成立。
解放战争时期,九三学社赞同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1949年1月,九三学社发表宣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和毛泽东主席的八项和平主张,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九三学社的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组织成员参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和医药卫生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九三学社进一步明确了参政党性质、地位和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半个多世纪以来,九三学社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形成了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进步的优良传统。
在新的历史时期,九三学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不断开拓新局面。
九三学社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九三学社的组织架构

九三学社的组织架构
九三学社的组织架构可分为中心领导、各级机构和基层组织三个
层次。
中心领导是九三学社的最高权力机构。
中央委员会是九三学社的
最高决策机关,由中央委员组成。
中央委员会设主席团,主席团主要
负责协调和决策工作。
中央委员会设有书记处,书记处负责组织中心
工作。
各级机构包括省级、市级和县(市、区)级机构。
省级机构设立
省委员会,负责组织和领导本级工作;市级机构设立市委员会,负责
组织和领导本级工作;县(市、区)级机构设立县(市、区)委员会,负责组织和领导本级工作。
基层组织是九三学社的基础组织。
基层组织设立于各级行政区域
及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
基层组织按照属地原则建立,负
责在所在地区组织志愿者活动、传达上级政策和安排工作等。
九三学社的组织架构是一种总揽全局、层层监督的机制,旨在确
保组织内部的稳定发展和有效运行,促进社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九三学社社章程

九三学社社章程第一条九三学社是中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政治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独立的人民团体,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主义、科学主义为基本原则的学术组织。
第二条九三学社的任务是:努力提高社员的思想政治、文化科技水平,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三条九三学社的根本宗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服务人民、为人民,弘扬民主、促进进步,加强团结、互帮互助,开展学术、文化、科技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条九三学社的组织形式是:全国性、地方性、行业性的学术组织。
全国性学术组织是全国九三学社,由各级九三学社组成。
地方性学术组织是由各地九三学社组成的九三学社联合会。
行业性学术组织是由同一行业、同一领域的九三学社组成的九三学社协会。
第五条九三学社的工作原则是:积极主动服务人民、开展学术、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民主、促进进步、维护团结;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自我管理、保持团体纯洁性;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主义、科学主义。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九三学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由全国各级九三学社的代表组成。
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章程,选举全国委员会,审查和决定全国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决定重要问题。
第七条九三学社的日常工作由全国委员会负责。
全国委员会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下设秘书处,负责协调全国委员会工作和日常管理。
第八条九三学社设立专业委员会,由同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社员自愿组成,负责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推广和服务工作。
第九条九三学社设立地方学会、九三社联合会、九三社协会等,分别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学术工作和服务工作。
第三章入社和退出第十条申请加入九三学社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或实践经验;(三)同意九三学社的章程,愿意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九三学社社章

九三学社社章(2007年12月13日九三学社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总纲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本社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
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
国共和谈和旧政协期间,本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反对内战,反对独裁。
解放战争期间,本社严正声明不承认伪“国民大会”,赞成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随后,本社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本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政协章程总纲为自己的政治纲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组织成员参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和医药卫生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本社进一步明确了性质、地位和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
半个多世纪以来,本社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同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宏伟事业中风雨同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携手前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奋斗,发展成为一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本社坚持并认真实践这一制度。
九三学社章程

九三学社章程(2007年12月13日通过)总纲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本社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
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
国共和谈和旧政协期间,本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反对内战,反对独裁。
解放战争期间,本社严正声明不承认伪“国民大会”,赞成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随后,本社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本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政协章程总纲为自己的政治纲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组织成员参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和医药卫生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本社进一步明确了性质、地位和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
半个多世纪以来,本社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同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宏伟事业中风雨同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携手前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奋斗,发展成为一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本社坚持并认真实践这一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中国九三学社章程

中国九三学社章程中国九三学社章程 第三章 中央组织 第⼗⼋条社的全国代表⼤会每五年举⾏⼀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举⾏。
全国代表⼤会的规模及代表产⽣办法,由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
代表⼤会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第⼗九条社的全国代表⼤会的职权是: (⼀)讨论并决定本社的⼯作⽅针、任务和其他重⼤事项; (⼆)听取和审议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三)修改社的章程; (四)选举中央委员会。
第⼆⼗条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如全国代表⼤会提前或延期举⾏,其任期相应改变。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年举⾏⼀次,由中央常务委员会召集,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举⾏。
第⼆⼗⼀条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会闭会期间领导全社⼯作,其职权是: (⼀)执⾏全国代表⼤会决议; (⼆)听取和审议中央常务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本社的重⼤问题; (四)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组成中央常务委员会; (五)决定召开全国代表⼤会。
第⼆⼗⼆条中央委员会设主席⼀⼈、副主席若⼲⼈,他们同时是中央常务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
第⼆⼗三条中央常务委员会的任期与同届中央委员会相同,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领导全社⼯作。
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由主席会议召集并主持,原则上应每季度举⾏⼀次。
中央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是: (⼀)组织实施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议和决定; (⼆)召集并主持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三)讨论并决定本社⼯作中的重⼤问题; (四)讨论并决定社中央⼯作机构的设置及秘书长和其他重要⼈事任免。
第⼆⼗四条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组成中央主席会议,在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闭会期间,主持中央⼯作。
中央委员会主席、专职副主席组成主席办公会议,研究、决定需要及时处理的重要问题。
中央主席会议和主席办公会议均由中央委员会主席或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委托⼀位副主席召集并主持。
第⼆⼗五条每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在下届全国代表⼤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社的⽇常⼯作,直到下届中央委员会产⽣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为⽌。
九三学社社内表现

九三学社社内表现
(实用版)
目录
1.九三学社的背景与历史
2.九三学社的组织架构与主要成员
3.九三学社的社内活动与学术交流
4.九三学社的社会影响与贡献
正文
【九三学社的背景与历史】
九三学社,全名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成立于 1946 年,是一个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民主党派。
其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反对内战、争取和平、促进民主、推动科学发展,这一初衷一直延续至今。
九三学社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九三学社的组织架构与主要成员】
九三学社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中央委员会、地方委员会和基层组织。
其中,中央委员会是九三学社的最高领导机构,地方委员会和基层组织则负责在地方和基层开展工作。
九三学社的成员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文化艺术界等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专家和科学家。
【九三学社的社内活动与学术交流】
九三学社定期举办各种社内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等,旨在促进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成员的学术水平和政治素养。
此外,九三学社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的科学技术界、教育界等进行交流与合作,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九三学社的社会影响与贡献】
九三学社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倡导的科学技术、民主、和平等理念深入人心。
九三学社的成员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包括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同时,九三学社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九三学社中央职能介绍
北京人事考试网: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本社积极开展海外联络工作,促进祖国统一。
本社努力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国际交流,维护世界和平。
本社积极反映社员的意见和建议,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教育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