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与阴阳五行
洛书原理推演

洛书原理推演洛书是如何产生的?或者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我们看到只是生成后的数字格局,纵横十五:“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
”这个样子。
但如果给出1-9这样九个数字,我们又能怎样得出洛书九宫的格局,前提在没有接触过洛书九宫幻方的情况下。
其实洛书的创造总结起来就八个字:阴阳顺逆,对立统一。
也就是说洛书创造的过程也是阴阳呈现出来的过程。
下面笔者描述下这个过程:首先我们拿到这九个数字,将它们顺其自然地纳入九宫之中(9=3*3),即1 2 34 5 67 8 9这个排布方法是很简单的,将他们依次排下去。
如此,横向等差1,纵向等差3。
有些类似河图的十数,5种组合,16,27,38,49,5 10。
(10=2*5)为了后续解释方便起见,我们这里把四隅宫1379称为阳,四正宫数字2468称作阴,以应奇偶之分。
而5在中宫无阴无阳,亦阴亦阳,为太极中心。
一:我们保持阳数不动,阴数旋转变动,旋转调动180°。
即2到8的位置,8到2的位置,4到6,6到4。
箭头所指,即为旋转调动的方位。
见下图:而对此我把这个过程,用文字简化成:然后看下他们旋转对调位置后,是什么样的我在这里包括后面旋转后的结果图中19数字都用红色标示出来是为了方便可以看出这是洛书。
只是头超向了右下方向。
看不出是洛书的不再作过多说明,内容还有很多…二:阳数开始转动,全部表现为顺时针转动45°。
而阴数相应地逆时针转动135°。
这里的旋转的顺逆方向和角度问题不做太多说明了。
把过程走出来,得到下图。
可以看出,这是倒立方向的洛书。
后面省略不必要的文字说明了,直接上图。
三:四:六:七:八:如此便是八种得出洛书的方式,分别是八种方向、角度的洛书呈现。
每一种方式我都用了三张图,分别是思路,过程和结果。
而把这思路,过程和结果整合出来,分别成一张图。
由此可以宏观地看到整个过程的局象。
好,再回到我上面说的,洛书创造的过程,总结起来的八个字:阴阳顺逆,对立统一。
古代“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什么意思?

古代“河出图,洛出书,圣⼈则之”是什么意思?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化的滥觞。
河图洛书是阴阳五⾏术数之源。
河图是⼋卦分野,归类五⾏,是体;⽽洛书就是五⾏络合,系统九宫,是⽤。
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卦、周易、六甲、九星、风⽔、等等皆可追源⾄此。
河1《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则之”之说。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汉⽂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学诸领域产⽣了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洛书相传,上古伏羲⽒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演成⼋卦,后为《周易》来源。
⼜相传,⼤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禹。
⼤禹依此治⽔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依此定九章⼤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河图洛书⽬前⽽⾔,伏羲得到河图推出伏羲⼋卦,连这个伏羲⼋卦⾄今都少有⼈懂,也可以说是世上有⼏个⼈能懂,恐怕从古⾄今⼀个⼿都能数过来。
既然如此,那⼀切的源头《河图》、《洛书》呢?恐怕就是当时的伏羲都没有完全看懂吧。
唐朝武则天时期的袁天罡据说得到了《河图》、《洛书》,他从中悟出了⼀部分东西都让⼈⽆可奈何,他布阵乾陵,⾄今让⼈寻不到⼊⼝在哪。
五⽓经这么伟⼤的创作,究竟是出⾃何⼈之⼿呢?传说《河图》、《洛书》始作于距今⼋千年以前。
《河图》⼜称《星系轮布图》,是燧⼈⽒、弇兹⽒部落所创。
该图由象征阴阳的⼆⼗个图形符号构成,内涵极深,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为是易学、⽞学、术学等多学科之先。
《洛书》是燧⼈⽒、弇兹⽒在观察北⽃九星时创制。
北⽃我们今天所见的北⽃星为七颗,⼀⽈天枢,⼆⽈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衡,六⽈开阳,七⽈摇光,故称北⽃七星。
“河图”、“洛书”是怎么回事?

“河图”、“洛书”是怎么回事?自从《周易·繫辞》中出现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样的话后,关於“河图”、“洛书”的争论,也就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
此后,伴随着这个争论,与此有关的“新事物”又不断出现,争论的内容也不断增多,且相互纠缠,搅成了一个“谜团”,神神鬼鬼,扑朔迷离,竟成了《易》学研究中著名的历史谜题。
那么,这个至少争论了两千年的“河图”、洛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先秦、西汉至北宋、南宋以来这样三个历史时期分阶段先后说起。
因为,在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於“河图”、洛书”的争论,在性质和焦点方面,是存在着重要区别的:(一)先秦时期——从史事到神道设教。
“河图”、“洛书”是周王朝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产物,不仅有其事,有其物,亦有其详细的历史记载。
但这根本不是汉代人所附会出来的甚至么“龙马”、“神龟”从黄河、洛水中驮出来的“神物”,而是周成王七年三月乙卯日周公决定营建洛邑的地图及占卜卜辞。
“武王克商,迁九鼎於洛邑”①,就已有定都洛邑的想法。
因为,洛邑地处“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①《左传·桓公二年》。
对於治理国家,有效地控制殷之遗民,维护国家安定,方便於各方诸侯献给周天子贡物等,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周武王灭殷之后,不久就死了,没有来得及办理这件事。
周成王即位后,虽然年幼,也还是将营建洛邑作为一件大事,与周公、召公积极策划,进行实施的。
成王三年,“迁殷民于卫”;五年夏,“迁殷民于洛邑,遂营成周”①;七年,周公复政於成王。
二月,“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②;三月,周公也亲赴洛水之北,涧水、瀍水、黎水间实地察看,确定城址方案,绘制河图,呈送成王最后敲定。
《尚书·周书·洛诰》中是这样记载的:“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
下面讲洛书

下面讲洛书下面讲洛书,河图分五方,洛书分九宫,五方各有阴阳,五方阴五行阳五行十位,九宫只有九位,少了一个什么,少了一个中间的,十没有了,这个十代表什么呢?中央戊己土,阳为戊土,阴为己土。
大家都是学黄元御学说过来的,中央戊己土,己土代表什么呢,代表脾土。
这个图大家回去要反复看,经常想,一看到东方甲乙木,天三生木是什么,胆。
地八成之是什么,肝。
就按这样的对应,这样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理解呢,这样的对应关系不是死对应,你脑子里初步有这个概念,万物不离阴阳,取类比象怎么取,靠阴阳来取,天三生木,三为阳数,阳为腑,气流动,地八成之,八为阴数,代表阴,阴为脏,可以这样类比。
而中央呢,戊土,戊土之数为阳,十呢,己土,己土没了,己土跑哪里去了呢,己土没了,外在的四行位置就发生错乱,就打开了,打开了以后顺序排列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人刚生下来时,一个小孩,睁开眼来看世界,没有什么好恶,对很多外在东西都很新奇,刚开始也分不出来喜好善恶排斥,那种固有的成见和认识,都没有。
但是随着知识在增长、逐渐认识清楚了以后,是我们家自己人,自己人就亲,见外面人就生疏,就害怕,这样家里人就放心,就出现了这种远近亲疏这种现象,这是靠什么来分别呢,就靠这个己土。
大家知道,五脏者,分藏五神,心肝脾胃肾,脾藏什么?脾藏意。
中土呢,己土外溃了以后,代表我们分别意识以前能够藏在里面,就像一面镜子,去映照外物,这个长什么样,那个长什么样,都是不带一丝一毫有色的。
见了大便,小孩会吃大便,因为不知道这个臭,也不知道这个香,他不会去分析,看见大便,他不会感觉恶心,等到他认识了以后,一见到这些污浊的东西,就感觉厌烦,这种厌烦心理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这种脾的分别意识不断在用,一看到外物,意识马上先溃散,先来认识它,但这也是人类的一用。
修道的时候,大家讲究百日筑基、炼己,如果看过道家的书就知道了,这个己就是中央戊己土的己土,就是要把分别意识收回来。
河图洛书与数字五行

河图洛书与数字五⾏河图洛书与数字五⾏摘要:河图洛书与数字五⾏,河图就是数字的五⾏阴阳,洛书就是奇门九宫格,河图洛书与彩票预测,正确的数字与五⾏:49⽕、27⾦、16⽔、50⼟、38⽊、50中央⼟。
什么是河图和洛书?河图和洛书有什么⽤?看了我写的这篇⽂章读者就明⽩了,世⾯上的书把河图和洛书讲的⽞之⼜⽞,好象是什么千古之迷⼀样,最后⼤师们可能⾃⼰都茫然什么是河图洛书。
经读者要求我再把河图洛书讲解⼀下,以使⼴⼤易学爱好者不要被世⾯上的书所误导,我写的东西都是任何书上没有的。
河图和洛书为天地间的理数,有必要阐述清楚。
我们⼤家看书上讲的河图洛书都是纠缠表⾯现象,没有丝毫实际⽤处,河图洛书⾥⾯隐藏着⼆个链条,就是这⼆个链条,才是河图洛书最有价值最有⽤的地⽅,可以说就是依据这个链条,才会有我今天奇门遁甲预测彩票的体系,其重要性不⾔⽽喻。
再说⼀点预测彩票不⽤管数字的五⾏属性,最后只依据河洛链条判断出球。
洛书:洛书就是奇门九宫格。
奇门预测彩票就是以洛书九宫模拟10个奖号。
天地间再深奥的易理⽆⾮就是阴阳五⾏,洛书寓意着五⾏链条,河图寓意着五⾏阴阳。
河图⽐洛书深奥⼀点,说深奥其实理解了也⾮常简单,只是⼤师们把它复杂化了,只要读者记得下⾯这句话就够了,反复推敲⼀下就明⽩河图的含义了。
河图:同种类型的阴阳五⾏⽤⼆个奇偶数字表⽰就是河图。
五⾏⼀定要分阴阳,数字也不例外,河图就是⽤⼆个数字分别表⽰阴阳五⾏。
河图的本质含义就是数字与五⾏,也是河图的⽤处。
如今⼤家都知道的数字与五⾏如下:16⽔、38⽊、49⾦、50⼟、27⽕,可以告诉⼤家有⼆项是错误的,也就是易学界⼀直在沿⽤这些错误的讲不出任何道理的数字与五⾏。
当然还有很多⼤师凭主观臆想编造了某些数字与五⾏,⼤家⼀笑了之就⾏了。
世⾯上的书讲的河图洛书基本上都是胡编乱造,看了我就头疼。
河图是根据洛书推演⽽来,但是在推演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偏差,河图必须与洛书⼀致,今天的河图49和27应该调换⼀下五⾏属性才是对的。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易·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尚书·顾命》曰:'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 《论语》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子在七十一岁时,感叹乱世之中没有圣人出世。
说明春秋时代的大圣人也无缘见过河图洛书很久了,不可能了解其中的真意。
所以后人有各种疑惑、猜测和附会之说。
这都是羿射日之恶(点击蓝色标题查看)变更历法后的恶。
远古的十日太阳历和十二月太阴历《山海经》“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生十日”就是十日太阳历法,“生月十有二”就是十二月的太阴历法,帝俊、常羲、羲和都是伏羲氏、女娲氏的后裔,帝俊时代,同时采用两种历法(阴阳合历),昊天命,授民时。
宜宾出土的东汉石刻画像中,伏羲捧日女娲持月。
说明古人已经把十二月太阴历上朔到伏羲女娲时代。
女娲伏羲持规握矩图测日月规律河图和洛书彝族文化仍保存有远古的图书,一有图书之形,二有图书之数,三有图书的详尽解释。
图书之形由虚心圆与实心圆所组成。
实心圆代表偶数,虚心圆代表奇数。
上九下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这是洛书(彝族文化称“鲁素”,汉语译为“龙书”)的图形。
一六北方(下),二七南方(上),三八东方(左),四九西方(右),五十居中央。
这是河图(彝族文化称“付托”,汉语译为“阴阳联姻”)的图形。
彝族的洛书(龙书),河图(合图)洛书(龙书)中的十日太阳历,彝族同胞还在使用,一年分五季,五季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表达。
五季始于木而终于水,一行72天。
五个季节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这就是五行的起源。
一行有阴阳两个月,每个月36天,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
一年之中,一三五七九月为阳,二四六八十月为阴。
一年分暑寒两截,暑为阳、寒为阴,这是阴阳的源头。
每一行的两个月有奇偶之分,奇偶即阴阳,阴阳即奇偶,划分出了阳木阴木,阳金阴金,五行依次类推。
河图洛书的传说——龙马负图寺

河图洛书的传说——龙马负图寺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汉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因此《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千百年来,河图洛书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而这个千古之谜的源头就在——龙马负图寺。
龙马负图寺位于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因有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之中”而得名。
始建于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是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
是河洛文化中“河图”出现地,也是中华易学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
该寺北临黄河,南依邙山,寺前紧邻图河故道,规模宏伟,供殿巍峨,山门峻拔,前有崇邙横卧,后有大河奔涌。
这是一座神秘的古寺,这里有无穷无尽的传说。
寺前有一座桥梁,桥下之河叫做图河,寺内古碑“图河故道”四字便是指的这里。
图河发源于邙山,向东北延伸,在雷河村一带汇入黄河,孟津当地世代相传,龙马就是在图河与黄河交汇处出现......龙马负图寺共有三进院落,一进为山门、钟鼓楼,二进为伏羲、文王、孔圣三殿,三进为三皇殿。
很简单的中轴线布局,但是其中却有着很多独特的所在。
大门为朱红城楼式外观,给人感觉这里仿佛一座独特的堡垒。
左右红墙上分别刻有“河图之源”和“人文始祖”的字样。
进入山门,可见两侧分立“图河故道”、“龙马负图处”两通巨碑。
不过为了保护文物,石碑是复制品。
真正的石碑移至山门内了,用玻璃框加以保护,如果粗心的话会忽略掉这里。
在伏羲殿之前,有一3米多高的龙马塑像,这匹龙马足踏波浪,仰首嘶鸣,栩栩如生。
该寺伏羲圣像碑上也刻有龙马像,并附《龙马记》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
河图洛书与中医

河图洛书与中医“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对中医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本文朱燕中老师为大家解读河图洛书:河图讲五行生成变化,阳生阴长,以五之数滋养成形;洛书讲五脏藏精化气变化,以十五之数运行不息。
阐释了中医对人体生理之认识,别开生面、不落窠臼。
其中明言,河图为天之五行而非地之五行,洛书与九宫不同,洛书逆向相克牵强等,更是独出机杼。
其中意旨,恭请同道细品。
河图洛书是很古老的两个图,最早在《易经》里就有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但是至今河图洛书还是一个谜,很多人尽管知道它很有意思,但是具体它怎么用的,它跟中医、中国文化什么关系,大家的观点都不统一,所以借此机会把自己最新的一些想法跟大家介绍一下,尤其是河图洛书和中医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复古,要把中医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今天我们就通过河图洛书从根本上来了解一下它对中医的本意。
一、解读河图首先来看河图,上古伏羲时代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黄河中浮出龙马,背部背了一张图,就称为河图。
伏羲就借此化成后来的八卦,这也是《周易》的源头,所以河图的历史非常悠久。
1、河图中的五行关系这张图是由十个数组成,这不是序数从1到10,而是量数从一个到十个。
《尚书·洪范》里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一和六在下部位于北方,二和七在上部位于南方,三和八在左部位于东方,四和九在右部位于西方,中间是五和十,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这十个数里,一三五七九,奇数为阳,是白色的,二四六八十,偶数为阴,是黑色的,这是河图的基本构架。
东南西北中这五个方位本来就代表五行,这五行是阳气的变化,跟生克五行不一样。
这个图是天之物,是由四方、四气衍化出来的。
它的五行是天之五行,特点就是四方在四边,土居中至阴,脾为至阴讲的就是天之五行。
天之五行和地之五行(生克五行)的区别就是生克是有形,天之五行指的是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书与阴阳五行
作者:裴春云
从阴阳五行角度对洛书进行分析的观点与方法。
洛书通行指“九数图”、“九宫图”。其结构为“九宫之数,戴九
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龟背之象也”。(《易
楔·图书》引蔡元定语)图式总数为四十五,其三个横向、三个纵向,
两个斜向的数字相加均为十五。
其奇数为阳,象征天道运行规律:阳气由北方始发,按顺时针方向
左旋转,经过东方渐增,到达南方后极盛,然后继续旋转到西方则逐渐
减弱。以奇数“一”在北方,表示阳气初生;“三”在东方,表示阳气
逐渐增长;“九”在南方,表示阳气盛达顶峰;“七”在西方,表示阳
气逐渐衰退。
其偶数为阴,象征地道运行规律:阴气由西南角上始发,按逆时针
方向向右旋转,经过东南角渐增,到达东北角极盛,然后继续旋转到西
北角而逐渐减弱。以偶数“二”在东南角,表示阴气初生;“四”在东
南角,表示阴气逐渐增长:“八”在东北角,表示阴气达到极盛;“六”
在西北角,表示阴气逐渐衰退。阳数之天道与阴数之地道相反。
“五”则居中央,为三天与两地之和。其右旋(逆时针)体现五行
相胜之理。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
木克中五土,中五土克一六水。其四正四隅相对,表示五行相生。一与
九相对,六与四相对,九四金生一六水;二与八相对,三与七相对,三
八木生二七火。克中有生,寓克于生。
象征阳的奇数是三相乘得来,1×3=3,3×3=9,9×3=
27,27×3=81······表示阳气升已而降;象征阴的偶数
是以二相乘得来,2×2=4,4×2=8,8×2=16,16×2
=32······表示降已而升。
如此阴阳升降,反映了事物运动升降往复的周期变化规律。中央五
数为土,在洛书五行中起到调和作用,致使纵横斜数合和为十五,体现
万物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状态,同时有生机藏于中的意思。奇数居正位,
偶数居隅位,反映阳主动、阴主静,阳化气、阴成形的含义,体现阴阳
分居、生成分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