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删改版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删改版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删改版

第一编【重点分值量:80分题型:简答题&论述题资料源:复习思考题】

为什么天命一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占据主导地位、人性一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占据主导地位?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上占据主导地位是有当时小生产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活和与之相应的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决定的。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是:在西欧,农民和城市的广大劳动者通过“静悄悄的劳动”,在改编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扩大了自己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范围,使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突破了庄园和行会的人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的小共同体的限制,自身生存方式的改变,引起了观念的改变,产生了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历史观。

为什么天命神学史观、人性理性史观都不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以孔德、密尔为例)天命神学史观和人性理性史观之所以不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是因为科学指的是揭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那些规律的是非真伪的知识体系。要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就必须找到推动和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和最终动力,而真正的规律就是指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从天命神学史观和人性理性史观作为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当中无法发现终极原因和根本动力,揭示不出规律,所以它们也就无法指导历史学成为科学。孔德声称自己发现了“历史发展三阶段规律”,但实际上依旧吧人类历史进化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进步”或“理性”、“人性”升扬的结果;密尔提出了通过实证比较探究“因果关系”的“密尔五法”,论证上比孔德前进了一大步,但也未能探得决定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共同的因果必然性的“科学规律”。

为什么说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史观都只看到真理的一个侧面,都不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以兰克学派和年鉴学派为例)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属于唯心史观,强调人的命运和人类历史进程决定因素是历史活动者的目的、意志等精神因素,采取“移情式的领悟方法”进行研究,这样的史观和方法论在回答人们的目的、意志由什么决定时,就会走向“人性”、“理性”甚至归结为上帝或其他意志。科学主义社会历史观认为人的命运和人类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是人的外部生存条件或自身的生理条件,方法论上持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在面对解释种种“法则”的存在原因时往往也会偏向归因于上帝或其他神灵意志,转向了唯心论。因此,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史观都只看到真理的一个侧面,都不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兰克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抬入科学之列。此外,“据事直书”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年鉴学派反对兰克模式的“新史学”思想的一部分,提倡广阔开拓史学研究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分支的合作,强调史学家的解释,重视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即史学的功能等。此二者都只看到了真理的一个侧面。

唯物史观怎样超越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的对立而成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确受到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常常陷入“不由自主”和“事与愿违”的处境,无可奈何地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科学主义史观把这种情况说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构”或者“法则”决定着人的命运,但有时人类在一定条件下还真能“心想事成”。人本主义史观则对这种情况加以夸大,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最高价值。于是两方不免陷于长期对立,究其因是双方都没有看到,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推动自身由不自由到自由转化,即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和动力。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陷入困境时,唯物史观“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克服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和困境,发现了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自身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生产能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为历史学升华为科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导。

(唯物史观)怎样克服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多元折中主义的偏颇,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1、人本主义史观的偏颇在于人的价值判断和意志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不可能像与价值无关的自然现象那样具有客观规律,社会历史科学成不了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以致人本主义只能娓娓讲述或评说前人往事,不能满足人们在剧烈变动的现实生活中期望从历史获取某种鉴往知来的智慧的需求,割断了历史学与生活的联系,否认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概括的可能性。2、科学主义史观的偏颇在于它通过研究普通人的物质精神状况,发现一系列的“结构”和“模式”,却被这些结构和模式捆住脚无法前进,史家看不到那些结构和模式,本来就是由他们刻意研究的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造成的,是随着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改变而改变的,因此他们只能看到静止不动的历史,看不到变动的历史,看不到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3、多元折中主义史观的偏颇在于否定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有其终级原因或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否定有共同的因果必然性规律。4、唯物史观则找到了一把打开历史生成变化之门的钥匙和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它既肯定了人本主义重视人的意志、精神,又肯定科学主义

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普遍规律,人本身,或者说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是推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最终动力,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解决了人本主义史观和科学主义史观的困境,指引历史学从一个只能叙述或评说前人往事、不能揭示规律的人文学科升华为通过具体历史进程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为什么说后现代主义的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本质上是不可取的?1、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否定历史的客观性,认为不可能再有“真实”的历史存在了,也不可能再有宏观的叙述赋予历史以始终一贯性和意义了。历史与神话、历史与小说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历史学不过是一种对历史解读的话语游戏而已。2、历史学的终结。后现代史家一再宣称:我们生活在一个后历史的时代,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学已经终结了。后现代史学对现代史学的挑战是巨大的,无论是历史观、史料观、史学观等都作了重新的认识,挑战既存的一切史学观念及理论,和具体历史研究的结论,是对现代性史学话语的破坏,其杀伤力是巨大的,因而也受到现代主义史学家的反击。

为什么说唯物史观阐释中的偏颇主要表现为“见物不见人”倾向?唯物史观之所以能够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普遍规律。人本身,或者说,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是推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动力,这就是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恩格斯不但把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而且还把唯物史观和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称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认真理解这些界说的含义,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真谛。可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一些阐释唯物史观的论著往往忽略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界说,在阐释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或历史发展的动力时,不知不觉地忽略了动力就来自人本身——或者说,来自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本身,而着重强调“矛盾就是动力”、或“动力来自于矛盾”;在阐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往往忽略了他就是人本身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而主要强调它是由种种“矛盾”推动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样一来,唯物史观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就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历史发展规律就成了“矛盾”或“社会形态”自身的运动规律,人本身反而只是那个运动规律的“载体”了。这样的偏颇理解,无论是用于指导现实的实践,还是用于知道社会历史科学的研究,都往往导致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的不良后果。即由于对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自然历史过程”作了片面的理解和阐释,导致了“见物不见人”的偏颇。

波普尔否定唯物史观的五条理由能否成立?不能成立。波普尔的五条理由利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过的一些令人痛心的错误,利用这些错误举措在人们心灵中留下的伤痛,把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论与宗教神学的天命论和法西斯主义的种族决定论混为一谈的手法,确有一定的迷惑力。我们应该承认,在阐释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中存在着缺陷和困惑,由此给反对唯物史观的人趁机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加了口实,但我们应该明白,唯物史观本身并没有过错,它所揭示的规律是完全能够从大多数人的物质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活过程和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观察得到的,没有任何的神秘性,同波普尔说的那种神学命定论和种族决定论更是没有任何关系。波普尔力图用他的“五段论”来否定唯物史观肯定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不能成立的。他说“人类历史的行程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固然没错,可是接着就说“我们不可能用理性的或科学的方法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不可能预见人类历史的进程”,这从逻辑上和历史上都说不通。要确定能否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出预测,首先就需要确定能否对决定科学知识增长的因素作出科学的判断;如果能对后者作出科学的判断,就没有理由否认对前者作出科学预测的可能性。波普尔并没有做这样的逻辑证明,就断言不可能对科学知识增长作出科学的预测,只能表明他在这里抛弃了他自己一再坚持的科学逻辑的严密性要求。因此像波普尔那样断言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已走向崩溃”,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波普尔把唯物史观主张的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同神学命定论、天命论等同起来,也是毫无根据的。实际上,一切把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最终动因归结为抽象的人性、理性或绝对精神之类的理论,才最终要走向天命论式的“历史决定论”,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断然予以摒弃的。马克思认为,平等的实际发展程度,甚至平等观念本身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什么天命决定的,而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决定的。波普尔把唯物史观主张的科学的决定论等同于命定论、天命论,表明他对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实践唯物论和科学的决定论的无知。

马克思.韦伯认为唯物史观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因果关系的诘难能否成立?不能。韦伯他把唯物史观所说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这样一些概念曲解为处于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之外的某些外在的经济条件,或自身的实际生活过程开始之前的某些既定的物质条件,诸如世袭财产或原有资本是否雄厚之类的客观条件,而不是人们自己的生活

实践过程本身。这是对唯物史观的曲解。唯物史观肯定前代人遗存下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每代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有重大影响,但每代人终究要以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那些条件。韦伯做了这样的曲解以后,就举出“事实”来反驳他自己的曲解,说什么有的人或有的地区世袭财产或原有资本虽然雄厚,却缺少他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就很难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反而是那些起初并不富裕却有强烈的依靠个人奋斗发财致富的人们,体现着他所说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精神,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他就据此认定唯物史观主张“存在决定意识”是颠倒了因果关系。韦伯的这种手法,也有不容忽视的迷惑力。我们在这方面的某些理解和阐释上的缺陷,确实给他留下了一些可以利用来加以曲解的空间。韦伯利用了我们把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的“存在决定意识”原理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混为一谈,来抨击唯物史观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攻击唯物史观颠倒了“存在和意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韦伯的这样的逻辑推论只是驳倒了机械唯物论的“存在决定意识”的理论,对于马克思的“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则不但没有驳倒,反而提供了支持,因为他证明恰恰是:靠着“世袭财产”生活的“风度翩翩的绅士”;而那些“暴发户”每时每刻都致力于发财致富的实际生活过程,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具有韦伯说的那种精打细算追求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精神”。可见,韦伯在这里违心的支持了马克思。

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的三层含义及其与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根本区别?

它首先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他们虽然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但绝不是唯心论者所认为的在历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群氓,而是“能动的表现自己的”人,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平凡的劳动从事着变革现实的“自主活动”的人.

它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或费尔巴哈那样的机械唯物论者想象的“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它是指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设想的那样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是以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活动着发展的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为前提,还是以想象中的具体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和他们的意识为前提,就成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水岭。

怎样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解释它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①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它的归宿点就是揭示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怎样推动他们本身和他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它虽然反对唯心史学以抽象的人性意识、精神等作为观察和解释历史的前提,却不否认人性、意识和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②唯心史观揭示了人本身或者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是推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动力,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恩格斯称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③该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并不否认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或一般规律的科学,因为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

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论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根据经验观察到的重复性事件做出的归纳,其中没有包含“为什么”重复出现的“因果链条”,简言之,就是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规律;后者则必须包含“因果链条”,那“因果链条”虽然也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但不是局限于单层面的事实,而必须包括“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而且要经过实践来检验那“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是否确实存在着因果必然性的联系,经过实践确认的因果必然性联系,就是包含了“因果链条”的科学规律,简言之就是即知其然有知其所以然的规律。当代科学哲学在“规律”问题上出现的困惑,主要都是由于没有区分经验归纳性规律和因果必然性规律引起的。人们往往从形式上孤立的把一个个自然科学的定律视为“规律”的样板,把现象反复出现的重复性、形态的类同性或“不变秩序”归纳出来,就笼统的称之为“规律”、“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把不能纳入那些“规律”的现象或形态称为规律之外的经验陈述,即使有效性相当高,也是能称为经验性归纳规律或经验模式,不能称为因果必然性规律,更不能成为普遍规律,因为它自己就把“特例”和“变异形态”排除在自身管辖范围之外了。科学地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论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为什么说孔德、密尔说的“共存规律”和“相继规律”都是经验规律?孔德和密尔所说的“共存规律”,指的是社会中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相互作用”促使一个社会处于各个组成部分均衡共存的静止状态的“规律”;“相继规律”指的是“社会状态”按一定的顺序前后相继的演进的“规律”,“把这些连续出现的状态中的每一个状态看

作是前一个状态的必然结果,并按照‘现在孕育着未来’的莱布尼茨定理,视前者为后一个状态的不可替代的促成者”。但这张规律包含着一个难以消除的内在矛盾:单靠经验观察到的事实归纳出来的“规律”无法完全保证普遍规律所具有的因果必然性。在经验自然科学全盛的19世纪,人们即便有所察觉也会视其无关紧要。

为什么说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的抽象形式可以表述为“任何物质实体,由于自身内在特性决定,在受到不同的外部因素制约的条件下,必然出现相应的不同反应,从而必然产生出相应的不同结果”?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我们把这种规律称为“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一元”就是作为“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的物质实体及其特性。“多因多果”就是指该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从而相应的产生出多种必然的结果。

怎样辨识社会历史现象中的经验规律和普遍规律?经验规律,是观察者根据现象的类似性、重复性或反复出现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归纳。一类依赖大量事实为依据归纳,即便经过检验的修正,因为不含“因果链条”,因此不可能具有任何范围内的普遍有效性;另一类属于事实上的确有一个因果链条支撑它,或者刚好它碰巧挂上了某个因果链条而具有普遍的必然性,但这也是建立在归纳性上的。普遍规律则包含了不同层次上覆盖和被覆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的链条,只要所依据的事实是准确无误的,其有效性就是确定无疑的。

怎样理解马克思在不同论著中对社会历史阶段所作的不同的归纳的含义?第一次论说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当时掌握的西欧历史知识,把西欧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式的更迭顺序归纳为:“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第二次论说,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出“三大社会形式”或“三大阶段”的论说。他说道:“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三次论说,也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论说。他认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一演进序列所包含的从低级向高级推进的核心内容,同前述第一、第二次论说也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循着“三大形态”或“三大阶段”演进的规律,是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而不是单纯从外观形态上归纳出某种大致的、或然性的演进序列或演进趋势的经验规律。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活动能力——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能力-——推动着人们自身从“未成熟的个人”发展到消除了“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同时也就是人们自己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并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演进自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序列,那些序列都在不同程度上概略的显示了人和人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式的规律性。但是,我们不能把那些“大体上”的归纳看作普遍的规律本身,不能把它当作“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不能把它等同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历史进程,然或必须遵循的轨道。因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们面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演进历程也必然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遵循一个统一的模式。规律是统一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把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误解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遵循某种统一的演进讯列的规律,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有悖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

为什么说历史发展过程中客观限定性的限度随着主体能动性的增长而减退?首先,人们虽然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只能在不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既定条件去创造;其次,每一代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发展有一个不能随意超越的自然历史过程。最后,人类只要还没有经过那些自觉意识和能力增长的阶梯使自己成长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每个人都不得不在分工规律制约下,局限在一些固定的活动领域求得生存。因此,客观限定性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限制程度,都是以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的发展程度为前提条件的,是随着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与之相应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减弱的。

为什么说可跨越性和不可跨越性之间的分界限,自然环境对人的活动的制约强度和广度,都随着人的能力的发展程度而变化? 唯物史观十分重视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但它不是像地理环境决定论那样,认定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政治制度、国民性格、甚至决定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唯物史观重视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气候、土壤、动植物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等,是构成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方式。不同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遇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各不相同,是导致各民族历史

进程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但各个民族都要在既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渐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能力,使自己从客观限定性中获得自由的程度不断增长。这是共同的、必然的规律。

为什么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因而都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实践中能否做出何种准确程度的预见,取决于对客观规律和相关的初始条件的把握程度?由于任何一个历史进程在推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消长总是瞬息万变,而且难以预料,特别是某些关键性人物和事态的出现,往往对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然性在每一个具体历史进程中总是以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必然和偶然、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而是规律与其具体展现之间的关系。从哲学本体论上说,必然性与偶然性这对范畴,同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性与个别性(或共性与个性)这两对范畴的含义是相近的。但是,在哲学用语中,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还具有认识论的含义。认识论意义上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虽然是同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有联系的,但这个必然性与偶然性或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之间的界限,却是随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发展而变动的:随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不可预见的或不可控制的偶然性领域就相应地缩小。

怎样理解“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一、“最后动力”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最后动力”,就是“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而在这两个因素中,生产力又是更为根本的因素。生产力是生产者同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的结合,即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实践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和它引起的经济交往方式的发展,构成历史过程中的“经济运动”。二、直接动力如果说最后动力是原动力那么直接动力则是推动原动力的杠杆。阶级斗争与经济运动的关系,就是“直接动力”与“最后动力”的关系。有助于促使经济运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其他力量或因素,包括法律、科学、哲学、教育等,也都可能成为促进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或杠杆。不过,所有这些直接动力或杠杆,包括政治权力和阶级斗争在内,同作为“最后动力”的经济运动相比较而言,经济运动总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三、合力第一,虽说是由各个阶级的各个意志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而成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但这个总的平均数并不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的意志或力量的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第二,合力还可以理解为来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三,来自社会各阶级和各领域的合力如何形成以及形成什么样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运动决定的。总之,在整个社会历史运动中,经济运动是“最后动力”;顺应经济运动方向的力量和与经济运动方向背道而驰的力量之间的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是在“最后动力”驱动之下发生反作用的“直接动力”或“杠杆”;同时,还存在着其他许多来自不同阶级、不同领域的直接动力或杠杆;最后,所有这些动力在经济运动这个原动力驱动下,形成一个总的合力,促成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历史事变和历史过程。

怎样辨析促成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一、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的最后动力:“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贵族的疯狂争斗的喧叫充塞着中世纪的时候,被压迫阶级的静悄悄的劳动却在破坏着整个西欧的封建制度,创造着封建主的地位日益削弱的条件。”二、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的直接动力 1、法律的变革对于促进封建制度解体所起的积极作用。2、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引发了国家兵制的变化。3、在14世纪,火药和大炮使用方法传到欧洲,也起了革命性作用。 4、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对于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所起的积极作用。5、以上原因的共同作用,在15世纪下半叶就保证了对封建制度的胜利。三、恩格斯对“最后动力”和“合力”的强调1、恩格斯把市民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阶级斗争,视为促使西欧封建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一个主要的直接动力。2、在分析市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发展过程时,恩格斯充分肯定了作为为市民阶级同盟者的封建王权所起的促进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作用,特别是在消除封建割据、促进国家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3、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发明在促进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法律、兵制、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变革对于促进封建制度解体所起的积极作用。4、恩格斯十分强调“所有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强调“这些原因朝同一方向日益加快的相互影响”。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史学概论》复习题 1、广义“历史”定义。 定义: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它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2、狭义的“历史”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二是指对以往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特征:前者是客观的,后者则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 3、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 (1)两者的共性:①一度性;②客观性。 (2)两者的差异:①对象不同:自然史以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人类史是以社会中的人、人群的活动为研究对象。②产生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自然界约有46亿年的历史,生物的历史也有30多亿年,且自然界的变化缓慢;人类的历史只有300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于1万年左右,人类最早的文明只有5500多年,且人类史的变化相对较快。③产生的途径和其中存在的规律不同:自然史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自然历史的规律都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人类史是人类创造的结果。 因此,人类历史的规律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表达,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 4、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 (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 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 (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 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

5、何谓“历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6、历史学的学科特性?根本任务? 学科特性:是科学,而非艺术。 根本任务:揭示历史规律。 7、历史学的学科群是怎样划分的? (1)、理论部分(以历史、历史学为研究对象) 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主题部分(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 按时间划分: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史等 按内容划分: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者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等 按区域划分:美国史、日本史、中国史、中东史等 按专题划分: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 (3)、史学辅助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对象) ①目录学(搜集史料);②版本学;③校勘学;④辑佚学;⑤辨伪学;⑥考据学; ⑦训诂学;⑧史料学。(②-⑧,获得真实的史料) 8、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课本14页) 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尊在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9、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关系:①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这样那样的哲学世界观的理论指导,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渗透在历史研究方方面面,成为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②历史学位哲学提供经验拿和史实的依据。

18春《文学概论》作业-4

18春《文学概论》作业-4

一、单选题 1. (4分)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这个观点,一般称为 () ? A. “感物”说 ? B. “养气”说 ? C. “胸有成竹”说 ? D. “镜子”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2. (4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语出自() ? A. 白居易 ? B. 柳宗元 ? C. 周敦颐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3. (4分)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体验所达到的准确清晰与概括深刻的程度,这是文学作品的 ? A. 创造性 ? B. 真实性 ? C. 倾向性

? D. 艺术性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4. (4分)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 A. 情感体验 ? B. 声音节奏 ? C. 语词形式 ? D. 逻辑结构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5. (4分)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为() ? A. 艺术直觉 ? B. 艺术灵感 ? C. 艺术想象 ? D. 艺术情感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6. (4分)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 ? A.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

? B.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 ? C. 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 ? D.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7. (4分)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 A. 电影文学 ? B. 电视文学 ? C. 戏剧 ? D. 小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8. (4分)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 A. 浪漫主义 ? B. 现实主义 ? C. 古典主义 ? D. 现代主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9.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文艺学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A世界:艺术模仿论(再现论)文艺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西方:自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 柏拉图提出理式世界、感觉世界、艺术世界。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否定艺术。 亚里士多德人提出对世界的摹仿有两种:历史学家对世界摹仿——已经发生过的事,个别的、具体的事;诗人对世界的摹仿——具有普遍性的、可能发生或应有的事。他认为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肯定艺术。 中国:观物取象说 需注意的问题:文学不能脱离世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所反映的世界不等于现实生活。 B作者:艺术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因此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 中国:“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 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应该注意的问题:文学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的表现活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活动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文学本质问题: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文学批评问题:模仿论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文学创作问题: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C作品:艺术形式论(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陌生化”效果。强调从形式构成中去阐释内容所具有的审美效果 英美新批评:兰塞姆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结构主义: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叙述性作品二元对立 需注意的问题:作品是作家与读者情感沟通的中介;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把作品与世界、作者、读者隔绝开来,孤立起来,是片面的。 D读者:读者接受论(读者阅读作品,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 姚斯:对接受活动中的读者的自主性加以积极的肯定和强调,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的转型 伊瑟尔:隐含读者,接受研究转为效应研究。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的潜在对话。 注意:读者是文学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读者是文学的接受主体;过分强调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忽视作家、作品的客观性,使它无法全面而辩证地解答文学的所有问题。 3.文学活动的发生: 西方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相似律、接触律)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席勒斯宾塞理论)过剩精力是游戏和艺术共同的基础,人们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是文艺的起源。谷鲁斯提出“内模仿说”。艺术和游戏确有联系,游戏接近于艺术,游戏中产生的娱乐也接近于美感享受,但游戏缺乏艺术的深刻社会内容,它给人的娱乐也是粗浅的、暂时的。因而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命题,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离开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不科学的。劳动法生说(文学活动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劳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即劳动是文学发展的基础、源泉。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4.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史学概论 论述题 考试内容(标准打印版)

1、历史、史料、史学三者关系 历史:广义: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人类社会发生、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史料: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痕迹 历史学:通过史料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科学,是历史固存的记载,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 关系:历史是历史学主要研究对象,史料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是历史研究的起点。2、史学的功能 社会功能:①揭示性的功能:历史规律,发展趋向,来树立对社会人生的正确信念 ②教育性的功能:明是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借鉴性的功能:总结教训 ④服务性功能:文物资料、陈列文物 学术功能:①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②增添人类知识宝库 3、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 ①“以往一切历史理论,之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 的原因,没有发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过程是这种关系的根源。” ②与此相联系,“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其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 史人物的活动。 4、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①最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的基本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阶级的存在仅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⑤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历史认识过程中三种形式及其各自解决什么问题? ①考实性认识(回答了历史是什么的问题),确认了历史现象和人物存在形态,判断历史 史料和历史现实的真实性,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②抽象性认识(解决了历史统一性、规律性和内在联系),确定个别现象外部形态,规律 性包含了必然性,进行了抽象性认识 ③评价性认识,研究历史现象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的价值 6、历史认识对象的特点: ①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是以往人类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一维性 ②历史作为过去的客观存在,是不会变化的 ③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有阶段性可分 ④历史是一个继承扬弃的发展过程,考察历史应该是双方面的 ⑤作为客体的人类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产 物 7、当代史学方法论的总原则:整体化,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从运动中考察历史,从联系中解剖 历史 当代史学方法论的主要特点:综合、立体、系统、比较、运动 8、历史主义基本内容: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文学功能存在的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

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eg: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池塘生春草不隔,“家池上,江淹浦畔”,隔) 文学创作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语言呈现)、文学创作心理机制(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作家与生活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 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这是文学创作的开端。 9.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作家有某种思想感情需要传达,或要赞美、批评某种现存事物,或要互换某种新的社会变革等,心中有所积郁,不吐不快,于是产生了创作动机。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文学理论: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 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2.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3.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 4.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 6.文学理论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 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第二章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1.马克思建立“文学活动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 2.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3.艺术生产论: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揭示文学发展的奥秘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5.艺术交往伦: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2.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第三章 1.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 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2.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1.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 2.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3.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4.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5.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3.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1.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2.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古希腊传统强调人堆客观世界的逼真的描绘,模仿伦、再现论由此而来 德谟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说 5.《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纸质所职业,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福柯的话语理论对作者做了谱系学的研究 6.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概念 兰塞姆创造术语:文学本体论 7.弗雷泽:《金枝》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 此版本尚存在不少错误,望各位帮忙更正,亦希望各位能帮忙补充和完善,谢了啊 另,文中蓝色字体是我无法辨认出来的,我记录的时候写得太龙飞凤舞了,结果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汗…… ――――超华-------------------------------------------------------------------------------------------------------------------------------------------------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3.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史学之父”的殊荣; 4.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主要是基督史观; 5.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6.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7.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 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8.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描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 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10.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法则式归纳方式又称实证归纳; 13.归纳性方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4.演绎性方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二、多选题 1.历史学与下面哪些学科间有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 a)哲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地理学 2.移情式领悟方法也被称作() a)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个别描述式的表现方法艺术式的表现方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有() a)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 4.国内史学界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关系各种因素的合力 5.历史文献学科包括哪几个部分() a)经史子集档案文献地方志甲骨和金石铭类外国人著述 6.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a)萨特尼采叔本华 7.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经历了那些阶段() a)天命史观人性-理性史观唯物史观神学史官 8.中国古代持有历史循环论观点的是() a)孟子邹衍 9.古代希伯来哲学大致上由哪些关键概念确立起来() a)对唯一神的信仰受神恩赐或被神“选择”的观念神授法律的重要性 10.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观察比较 11.史学功能有() a)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12.史实的考证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创作于批评 的最高标准,忽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中一味的情 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 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杜十娘的出身青楼,对爱情的渴望,以及遇人不淑的事件决定了杜十娘必死的结局。又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身在封建社会,其地位与性情以及过分看重爱情,注定她的宿命。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未得到爱情暗示了她的死亡。 2)形象性:事物的外形是怎样的,抓住外在具体的东西。可以以外写内,例写“愁”,将 情感化具体形象,切忌将情感抽象化,或长篇大论,应找具体“意象”,融入主体感情。 3)情感性:文学以人为中心,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而且文学形象带有主体创作色彩,文 学是有情感的价值趋向与判断,没有纯客观的形象。例如“一切景语皆情语”。审美主体将情感移情到审美客体上。 4)无功利性:文学有求真、从善的功能,最终为了求美,这里的美指的是崇高的美,壮美。 例如悲剧,美在其悲剧性,表现主人公的抗争性。文学不追求直接的功利性,而是追求情感的体验,例如歌德诗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影响很大,艺术追求积极健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文学概论复习

文学概论复习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 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文学发生的四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文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7、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1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人物、场景、事件。 16、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将文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7、直觉:本意指实现外形,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领会式知道的方式。 18、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名词解释 1、文学:它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创造文学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中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式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名词解释 1.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认识,同时它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历史观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产物,分为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1.《史通》:史评类史书。唐刘知几撰。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着。 2.《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着作。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3.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4章学诚:清代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毕生精力用于讲学和着述,曾主讲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正文书院。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撰工作。主修《湖北通志》,惜未定稿,现存遗稿数十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 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 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 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 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 创作于批评的最高标准,忽视作 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

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 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 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 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 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 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 中一味的情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 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文学观念 A、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及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及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及人、人及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及人类共同性的、认识及情感的、无功利性及有功利性的、假定性及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及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25、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26、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27、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28、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29、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30、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31、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阶段的决定作用。

文学概论复习纲要

文学概论复习纲要 名词解释 1、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3、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地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 4、流派风格:所谓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6、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消费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7、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8、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

味性。 9、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10、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它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 11、共鸣:共鸣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12、净化:文学的净化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13、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4、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尺度或准绳。 15、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简答题 1、文学形象有什么特征? 答:文学形象有如下基本特征:(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文学形象又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2、叙事的构成有哪些?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t试卷(精品)

文学概论(一) 总分:99 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 1、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1分) A:语法、逻辑、修辞 B:声调、语调、情调 C:词法、句法、篇法 D:字法、词法、句法 2、“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1分) A:《周易?系辞》 B:《庄子》 C:王充《论衡》 D:叶燮《原诗》 3、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1分) 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B:创作动机的发生 C:艺术构思过程 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4、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这是指小说注重()(1分) A:结构 B:节奏 C:格律 D:押韵 5、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1分) A:显露情感 B:投射情感 C:表现情感 D:传达情感 6、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1分) A:艾布拉姆斯 B:艾略特 C:英加登 D:苏珊?朗格 7、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1分) A:毛宗岗 B:金圣叹 C:脂砚斋 D:张竹坡

8、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1分) A:情节 B:情景 C:故事 D:场景 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1分)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10、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1分) A:创作冲动 B:创作动机 C:创作构思 D:创作经验 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1分) A:诗歌、小说和剧本 B:诗歌、小说和散文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12、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1分)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3、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1分) A:黑格尔 B:希尔特 C:歌德 D:席勒 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1分) A:意与境浑 B:真情实感 C:客观真实 D:典型环境 15、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1分) A:情调 B:气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