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二)

合集下载

专题06 语言文字运用(二)(解析版)

专题06  语言文字运用(二)(解析版)

语言文字运用(二)一、(2021-2022·吉林通化·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球抗疫需要世卫组织汇集全球智慧。

中国“赤脚医生”曾启发并推动全球初级卫生保健运动发展,成为世卫组织的工作亮点;中国___________疟疾工作模式写入世卫组织技术文件,向其他国家推广。

如今,中国抗疫的种种有效举措再次得到世卫组织赞许。

世卫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曾评价,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中国遇到的挑战与克服挑战的经验,将比来自高收入国家的经验更贴切”。

自成立以来,世卫组织在突发传染病的协调防控策略、早期检测预警、共享诊治方法以及组织国际援助上扮演了重要职责,在构建风险共担、安全共享的全球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病毒传播的跨国性决定了人类在与疫病的斗争中只能共进退,任何短板都可能让全球“战疫”_________,强化世卫组织作用,正是卫生治理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既是挑战,也是契机。

因为,面对命运与共的现实,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增强全球卫生应急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_______全球卫生治理赤字已___________。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重要平台,世卫组织理应得到世界各国更高的重视、更好的配合,()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消弭功败垂成消除危在旦夕B.消除功亏一篑消弭迫在眉睫C.消弭功亏一篑消除危在旦夕D.消除功败垂成消弭迫在眉睫【答案】1.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三空,消除:使不存在,除去。

消弭:清除、消除某些事情。

疟疾是一种疾病,应与“消除”搭配;全球卫生治理赤字是事情,应与“消弭”搭配。

第二空,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

功亏一篑侧重失败的原因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儿努力,功败垂成没有这个意思,根据语境,强调差一点都可能会导致“战疫”失败,第二空应选“功亏一篑”。

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②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B,也不容易受阻碍。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③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④论快慢,说话赶不上打手势,画画儿更不用说。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A.是表反问的副词,难道,岂能。
C.名词,可能性,能成为事实 属性。
D.是助动词,能否。
故选B①依据前文“几乎所有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有生命”可知,“最奇怪、最恶劣、似乎最不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中”这样的地方仍然会有生命存在;句式上应用“也”与前面的“即使”搭配,可填:也有许多生命在顽强地活着。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结合后文的阐述“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可知,这是对人类语言变化多端的解释,可想到“随机应变”“千变万化”,又由下文“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可知,此处应是引入本段话题“人类语言”,提出其善变的原因,可填“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千变万化)”。
②句前有“为了生存”和后面“包括水(或某些溶剂)、能量来源和基本的生物分子”“如果缺少这些基本需求”等语境关联信息,可推知生物体要生存需满足基本的需求,可填:有一些基本需求要满足。
③句前在举例说明企鹅形成的一些独特的生存技能,根据后面“而这些能量又可以用来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可推知,③句应是和企鹅心率会降低15%是为了保存更多的能量有关的信息,可填:这有助于身体保存更多的能量。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二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二及答案解析

原来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一处湖面,冰层坍塌下去。

随后湖面中间闪现一条长长的裂痕,不等你确认它的原因和走向,居然又发现几条粗壮的裂痕从斜刺里交义过来。

某一天,你来到湖边,会止不住出声地惊叫起来,巨冰已经裂开!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这期间,你应该在岸边多呆些时候。

, 。

, 。

, 。

你眼前终于出现这般景象:宽展的湖面上到处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

这些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儿又推到湖那边儿。

春天的湖水在这浮冰四周,扬起小小的浪头,好似许许多多温和而进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渐软渐松渐小的冰块……最后,整个湖中只剩下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托它托举在浪波之上,摇摇晃晃,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它消失了。

冬,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

这时你会发现,湖水井不助黑,而是湛蓝湛蓝。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①它们黯淡、晦涩、粗糙和发脏,表面一块块凹下去②你会深深感到,春天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③你就会发现,这漆黑而依旧冰冷的湖水泛起的涟漪,柔软又轻灵④与冬日的寒浪全然两样了⑤有时,忽然“咔嚓”清脆的一响,跟着某一处,断裂的冰块应声漂移而去⑥那些仍然覆盖湖面的冰层,不再光芒夺目A.③⑥④①⑤②B.③④⑥①⑤②C.②④③⑥①⑤D.②③④⑤⑥①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高适《燕歌行》)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D.昆山玉碎凤凰叫,美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3.文中第4段的两个省略号分别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湖南省2024届高三二模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含答案】

湖南省2024届高三二模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Ⅰ湖南省怀化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喜欢这样的老屋,因为它承载着过去,总是被无端地赋予了情感的温度。

每一个历史的片段都有普通人的影像,而吉家在浦市的往昔里留下了很长很长的影子,我试图从中还原一些镜像,可它们就像老屋里的浮尘,飘扬着,然后_______________。

我们始终对无法得知的曾经和不可预知的未来充满着旺盛的好奇,每一代人的颠沛流离,每一个人的生离死别,都不尽相同,这便是探寻之始,写小说之人对此尤有兴趣,恨不能变成这屋中一块木板,看遍上下百年,知晓屋中诸事。

可惜当日并没有遇上吉家后人.也就白白错过了故事题材。

可也恰好,免了一场唏嘘感叹,要知道,_______________,跌宕起伏,总是看客的平静,经历者的沧桑。

讲解员说,浦市虽然不大,却有着百家姓氏,每一个姓氏,都能找到对应的祖屋。

于是笑问自己的姓氏,他答曰就在某某处,我惊诧于真有,他便笑,放心,你家不是无名之辈,当年的生意也是做得很大的。

不知为何,听了之后莫名地激动。

古希腊柏拉图提出人生三问,中国人也③_______________地陷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当中,作为标志性符号,姓氏总是最有利的寻找自我的佐证,我虽然不是个哲学家,但也未能免俗地有强烈的姓氏情节。

小小的浦市,竟然是“我”的出处,这颗心软软缓缓地就放了下来,虽然没有时间考证“当年”确切是指哪年,可不管怎么说,像这样小的姓氏,居然也保留了祖屋,迁徙经年并多处之后,还能在浦市溯根,这也就足够聊慰了。

18.请在文章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19.下列句子中的“聊”与文中加点的“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百无聊赖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公园的长椅上。

山东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

山东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Ⅱ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好漂亮啊!”我第一次看见玉雕般晶莹剔透的盐花,是在青藏铁路的格尔木工务段。

一排再普通不过的平房里,形态各异的盐花,如雪莲、如牡丹、如珊瑚、如蘑菇,成了独特的盆景。

天然的艺术造型,惟妙惟肖,可谓鬼斧神工,令人赞叹。

这些神奇的盐花生长于察尔汗盐湖,是盐在结晶后凝成的美丽形态。

我信步湖上,见脚下盛开着大片的盐花。

这些固化的雪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化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呈现出霓虹般的绚丽色彩。

盐湖上是厚十五至十八米的盐盖,全长超过三十公里。

而这段青藏铁路,就铺设在盐湖之上。

那一刻,我①。

我不曾想到,在列车飞奔的滚滚车轮之下,是不惧艰难的建设者深入盐湖,奋力打下五万七千根支撑铁轨的挤密沙桩。

又到隆冬时节,察尔汗盐湖上一片银白。

穷极视野,②。

人的嗅觉器官是咸涩的,腾起的雾是咸涩的,连过路的风都是咸涩的。

年复一年,飘雪凝霜,养护铁路的工人,眉毛、胡须上都挂着盐粒的微雕,如果放大若干倍,就是肉眼可见的盐花。

察尔汗盐湖上盛开的盐花,犹如这铁路人绽放的青春,纯洁美丽,永不枯萎……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比喻,请分别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2. 文中加点的数量词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境加以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那个房间里有一个姑娘,头戴毡帽,身穿皮袄,脸容消瘦,脖子上露着青筋,不算漂亮,只有她的眼睛和眼睛上面扬起的两道眉毛却好看。

“喏,薇拉·叶夫列莫夫娜,你跟他谈吧,”年老的女主人说,“他就是公爵。

我走了。

”①“我能在哪方面为您效劳吗”聂赫留朵夫说。

高中语文《语言运用》习题二(含答案)

高中语文《语言运用》习题二(含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语言运用训练二语言文字运用(14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其生命力和重要影响主要是日常应用。

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哲学及文化。

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都热衷于构造一个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问题等。

从孔孟、老庄,这种不仅讲究“学”,更看重“用”,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也就是 “ ”的思想,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 )《论语》中的这类论述, 无不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

这种重行动、轻言词,重实践、轻思辨的观念,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而是作为一种值得遵循并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推向社会、推向大众。

其结果就是要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为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16.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 分)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从中国的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其学说即使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B.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其学说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C.从中国的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虽然他们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D.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即使他们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18. 根据语境,不适合填入括号内的一项是(3 分)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023届新高考语文语用题最新汇编(二)--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新高考语文语用题最新汇编(二)--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新高考语文语用题最新汇编(二)统编版高三总复习1.【新高考广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龙州金花茶是山茶科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有“植物界大熊猫”和“茶族皇后”之称。

龙州金花茶是中国特有品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研究发现,①,仅分布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边缘,生境为喀斯特天然次生林;野外仅有3个龙州金花茶居群,共58株。

影响其生存的环境因子有土壤N、P含量和环境光强,其他距离近的植物的竞争、物种自身繁殖障碍等。

对龙州金花茶,科研人员②,包括扩大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将保护区边缘的野生个体纳入保护;标记所有野外个体,定期巡查,③,减少相邻植物间的竞争,实现有效的就地保护。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得名之因是仅分布于广西龙州且花色金黄B.因其仅分布于广西龙州且花色金黄而得名C.若非仅分布于广西龙州且花色金黄,就难得此名D.它的花色金黄,分布范围仅仅是广西龙州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2.【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

虽然在一些人口中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说法,其实所谓“假性近视”并非一个真正的医学名称,而是相对于近视这一疾病而言,这类近视属于可以恢复的临时状态。

因而②,对于视力在正常范围的青少年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因为近视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之后,③,不能任由低度近视发展成高度近视。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眼睛度数每年会上升100度左右,但如果不配戴眼镜,每年可能就会增长150至200度。

一般孩子如果近视达到100度,家长就需要给孩子配戴眼镜,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特别是可以利用暑期,给近视的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做个全面的眼科检查。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①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因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当代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一项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②。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蕴藏着文明的密码,肩上都扛着让非遗代代相传的沉甸甸的责任。

毋庸置疑,尽管在非遗项目传承与弘扬上,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项目③,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

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做出更多的努力。

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当下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文中斜体加粗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高考考场上紧张,或许在所难免,①。

在心理学中,压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解释。

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状态作为零点,那么随着压力的逐步提升,紧张感来袭,人体反而能够逐渐激发出潜在能力,思考和行动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

面对压力,紧张是正常现象,刻意追求过于放松的心态反而违背常理,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紧张焦虑的心态。

②,都要允许一定程度的紧张存在,不要对放松心态过于执着。

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公平地说,那种仅仅出于表现欲而的人毕竟还不失为天真。

今日之聪明人已经不满足于这无利可图的虚荣,他们要地推销自己,力求卖个好价钱。

于是,我们接连看到,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的小说跃居畅销书目的榜首,尚未开拍的电视剧闹得沸沸扬扬。

在这一片的叫卖声中,我常常想起甘地的话:“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训练之一。

”当然,沉默者未免寂寞,那又有什么?说到底,一切伟大的诞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

广告造就不了文豪。

哪个自爱或者爱孩子的父母会在分娩前频频向新闻界展示她的大肚子呢?种种热闹一时的吹嘘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

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

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耳朵的聋子。

(),如同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

一个听懂了千古历史和万有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样说话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侃侃而谈大旗鼓不堪入目先声夺人B.侃侃而谈兴师动众俗不可耐先发制人C.夸夸其谈兴师动众不堪入目先发制人D.夸夸其谈大旗鼓俗不可耐先声夺人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B.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C.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D.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3.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却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B.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虽然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C.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的人却懂得沉默的价值D.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这种人懂得沉默的价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

黄海之滨,浮山湾畔。

( );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

应约而至, 。

一架架飞机降落在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齐鲁、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和而不同、世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精神”的;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

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9日晚,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他的讲话。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6.12,有改动)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的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B.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C.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D.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5. 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在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B. 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世界C. 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D. 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风云变幻肝胆相照巧夺天工赏心悦目B. 风云变幻相得益彰美轮美奂叹为观止C. 风云际会相得益彰美轮美奂赏心悦目D. 风云际会肝胆相照巧夺天工叹为观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轼主“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 ,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 ,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样____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容显得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B. 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C. 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 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8. 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不仅诗的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这不仅在诗的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

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暴力、血腥。

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_____,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

其实不然,(),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_____、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

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

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

类似事件_____,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______,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另辟蹊径耸人听闻数见不鲜良莠不齐B.剑走偏锋混淆视听层出不穷参差不齐C.另辟蹊径混淆视听数见不鲜参差不齐D.剑走偏锋耸人听闻层出不穷良莠不齐11.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消极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B.对消极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C.对消极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D.无意间对消极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B.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C.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人类的弟兄。

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当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看到流逝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寂静的山林里,会平息烦躁的心情:面对,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

单是一个秋天,( ):它的,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它的成熟,会令人感到喜悦和满足;它的萧瑟,会让人觉得寂寞和悲伤。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接触自然时,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的原因,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

B.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C.由于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

D.当人在接触自然的时候,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14.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就会带给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B.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就接踵而至C.就会带给人们一模一样的感受D.就会带来piaopiaoyuxian般不同的感受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铺天盖地溘然长逝满城风雨悄然而至B.比比皆是一去不返暴风骤雨悄然而至C.铺天盖地一去不返满城风雨悄无声息D.比比皆是溘然长逝暴风骤雨悄无声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但网络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

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 )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