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小班教案
2024年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

2024年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幼儿启蒙教育》第三单元“生活中的趣事”,具体章节为《夜思》。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夜晚的天空,了解月亮、星星等自然现象;通过古诗《静夜思》的朗读、背诵,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夜晚的自然现象,如月亮、星星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感受古诗《静夜思》的韵律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观察夜晚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夜晚的天空、月亮、星星等)、古诗《静夜思》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蜡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夜晚的天空,引导幼儿发现月亮、星星等自然现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古诗《静夜思》:(1)教师朗读古诗,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2)教师解释古诗的含义,引导幼儿理解;(3)幼儿跟读古诗,加强记忆。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夜晚的场景,用画笔、彩笔等学具描绘出夜晚的景象。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幅幼儿作品,进行讲解,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蜡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夜晚景象,教师巡回指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夜晚景象。
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家长协助幼儿用文字描述画作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夜晚的自然现象,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

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启蒙教材《幼儿快乐阅读》第三单元《美丽的夜晚》章节,详细内容为李白的《静夜思》。
通过讲解这首古典诗歌,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静夜思》的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正确朗读《静夜思》,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诗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快乐阅读》、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夜晚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展示:a. 挂图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内容,说出图中的事物。
b. 教师朗诵《静夜思》,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c. 讲解诗句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请幼儿模仿教师朗读《静夜思》。
b. 教师示范,指导幼儿正确朗读。
c. 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4. 随堂练习:a. 让幼儿分组朗读《静夜思》,互相纠正发音。
b.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古诗内容。
b. 引导幼儿谈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静夜思》。
2. 在黑板上画出夜晚的景象,如月亮、星星、床、窗户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朗读《静夜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内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欣赏古典诗歌,培养幼儿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利用课后时间,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夜晚观察、古诗朗诵比赛等,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小班语言《静夜思》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基本内容,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古诗《静夜思》的内容,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2.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让幼儿熟悉并掌握古诗的文本。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静夜思》文本,图片,音频材料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幼儿进入一个安静的环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基本内容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古诗《静夜思》的内容,通过图片展示古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3. 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进行背诵练习。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古诗的感受。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朗读和背诵古诗,并进行相关的绘画或表演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背诵和情感体验等方面。
2. 教师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幼儿对古诗《静夜思》的掌握程度,包括文本记忆和理解能力。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古诗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静夜思》的理解和感受。
2. 安排幼儿进行古诗表演,让幼儿通过动作和语言展示出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开口,正确发音。
2. 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2024)

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2024)教案主题: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小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静夜思》。
古诗内容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静夜思》。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3. 通过古诗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思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思乡的情感。
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静夜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课件、古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晚上,老师带你们去户外,抬头看看明亮的月亮,你们会想到什么?2. 学习古诗:老师朗读古诗《静夜思》,学生跟读。
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思乡的情感。
3. 讲解古诗:老师详细讲解古诗《静夜思》的每个字词,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
4. 朗读与背诵:学生分组朗读和背诵古诗《静夜思》,老师纠正发音和表情。
5. 实践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看到月亮时的心情。
六、板书设计: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古诗《静夜思》的意义。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看到月亮的心情日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古诗《静夜思》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思乡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
但在朗读和背诵方面,部分学生还有待提高。
在课后,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其他古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案细节重点关注与补充说明一、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思乡的情感。
补充和说明:对于幼儿园的小班学生来说,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感受思乡的情感是一项挑战。
因为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还在初级阶段,对于抽象的概念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还比较模糊。
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14篇)

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夜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板书)(课件)床前明月光,夜疑是地上霜。
静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设计思路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
(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
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
还会背哪些唐诗?2、指三四名背。
(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过渡: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
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二、认识二类字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
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理解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
)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
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静夜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静夜思(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静夜思一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上下楼二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乱吃药三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静夜思一活动目标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静夜思》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2.帮助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教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二、展开1.教师朗诵古诗,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2.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3.幼儿学习古诗,教师指导。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5.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教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三、结束“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
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上下楼二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的上下楼时的安全意识。
2、提醒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3、学习上下楼的正确方法。
活动过程一、导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导语:今天是小狗的生日,我们小朋友要到小狗的家里做客,可是小狗的家在二楼,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你们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安全的上下楼吗?二、展开1、请幼儿说一说平时是怎样上下楼的?2、老师小结帮助幼儿了解掌握。
小结:小朋友在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着急,靠右边走,眼睛看着前方,右手扶住栏杆,脚踩稳台阶一级一级的向前走。
3、提问: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上下楼梯呢?(请幼儿自由回答)小结:人多时要一个跟着一个上下楼,不拥挤,不抢先,上下楼时要考右边走。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静夜思》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静夜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第三单元“古诗欣赏”章节,详细内容为李白的《静夜思》。
通过本课学习,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静夜思》,并背诵全文。
2. 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夜晚景象。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静夜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诗挂图、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古诗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夜晚的景象,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夜晚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跟随课件朗读《静夜思》。
(2)教师逐句讲解古诗的含义,引导幼儿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3)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的指导。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读《静夜思》,教师巡回指导。
(2)请个别幼儿上台朗读,其他幼儿评价。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思》中的画面。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拓展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创作一首关于夜晚的小诗。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原文2. 古诗意境简笔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创作一首关于夜晚的小诗,并画出一幅对应的画。
2. 答案:教师根据幼儿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了《静夜思》的意境。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小班语言静夜思教案

2024年小班语言静夜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单元“诗歌欣赏”章节,详细内容为李白的《静夜思》。
通过对该诗的朗读、解析和欣赏,让幼儿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静夜思》,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2.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诗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诗歌手稿。
2.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夜晚的景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激发幼儿对夜晚的兴趣。
2. 诗歌朗读与解析(15分钟)a. 教师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韵律美。
b. 分组讨论诗歌的基本内容,引导幼儿理解诗人的情感。
c. 教师解析诗歌,帮助幼儿深入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诗歌手稿,讲解诗句的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
b. 让幼儿模仿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让幼儿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
b. 教师挑选部分幼儿进行示范朗读,给予表扬和鼓励。
5. 彩色笔绘画(10分钟)a. 让幼儿用彩色笔在幼儿用书上为《静夜思》绘制插图。
b. 分组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静夜思》2. 诗句及重点词语(用不同颜色标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静夜思》,为诗句绘制插图。
2. 答案:见幼儿用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夜晚景象,尝试创作自己的小诗,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诗歌朗读与解析的方法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拓展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强化朗读训练,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夜思小班教案【篇一:小班古诗教案2】1、静夜思(阅读)活动名称:《静夜思》活动目标: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背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静夜思》图片、大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图片)幼:自由回答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是不是啊?幼:是二、展开:1、朗诵古诗:师:老师这有一首古诗,看看他想家乡的时候是什么样做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理解字词。
师: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3、讲解古诗含义。
(根据古诗内容做简单动作)师:那我们在来看一下这首古诗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4、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最少朗读3-4遍)师:老师给古诗编上动作,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如男生女生分组读)。
三、结束:师:“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
2、静夜思(认字)活动名称:《静夜思》活动目标: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认识字卡:“床、霜、故、望”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字卡:“床、霜、故、望”、床、霜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1、复习古诗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静夜思》,你们能够背下来吗?幼:能二、展开1、教师朗诵古诗,认识字卡:(出示的字卡挂在黑板上)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什么?第一个字又是什么?幼:床前明月光,“床”师:对,第一个字是床,小朋友看这个字宝宝就是床、(出示字卡)幼:跟读“床”2-3遍师:第二句是什么?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幼:疑是地上霜,“霜”师:你们真棒,这个字宝宝是霜(出示字卡)幼:跟读“霜”2-3遍师:第三句是什么呢?幼:举头望明月。
师:这句诗里有一个字宝宝,你们看字宝宝来了,它是望(出示字卡)幼:跟读“望”2-3遍师:还有一句诗,你们告诉我好吗?幼:低头思故乡师:哦,最后一个字宝宝也来了,它是故(出示字卡)幼:跟读:“故”2-3遍2、游戏巩固字卡:师:老师这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第一张图片)这是什么?幼:“床”师:好,这张图片呢?幼:自由回答师:有的小朋友回答对了。
它是“霜”幼:幼儿跟读“霜”师: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做向外看的动作)幼:“望”师:古诗里说望什么?幼:举头望明月师:低头思什么?幼:思“故乡”三、结束师:这首古诗的字宝宝你们都记住了吗?幼:记住了。
师:请小朋友们加上动作来给老师背一下吧!3、绝句(阅读)教学名称:《绝句》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白鹭、黄鹂鸟图片各一张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黄鹂鸟、白鹭吗?幼:自由回答师:今天老师这有两张图片,我们看一下。
二、展开1、认识飞禽: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图片是什么?(出示黄鹂图片)幼:自由回答师:这个是黄鹂鸟,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它的羽毛漂不漂亮?幼:漂亮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片是什么鸟?(出示白鹭图片)幼:自由回答师:有的小朋友回答对了。
这是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2、讲解古诗意思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师幼一起朗诵《绝句》。
(出示大挂图)师:现在我来领读一句,小朋友跟读一句,好不好?(最少3-4遍)幼: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幼儿反复朗读(分组朗读)三、结束师:今天我们见过两种飞禽,是什么?幼:黄鹂、白鹭师:节假日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动物园去看一下这两种飞禽好吗?幼:好【篇二:小班古诗(上)】小班(上学期)古诗内容山村咏怀咏雪诗邵康郑板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一片儿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亭台六七做,八九十枝花。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咏鹅静夜思骆宾王李白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悯农孟浩然李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画草王维白居易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登鹳雀楼江雪王之涣柳宗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相思登乐游原王维李商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早发白帝城江上渔者李白范仲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篇三:小班古诗儿歌】(一)经典古诗小班上学期《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呀鹅,弯着脖子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译文】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就蓬勃生长。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
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者黄牛唱着歌,歌声响彻整个树林,忽然看到树上的蝉,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小班下学期《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
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
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
悯农(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译文】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春日的骄阳冉冉升起,和煦明媚的春光洒满了山脉、河流、原野、村庄,一切都显得那么明丽而富有生机。
原野上到处是盛开的鲜花,如茵的芳草,在惠暖的春风里散发出沁人的馨香。
往来穿梭的燕子正在衔泥叼草,营筑新巢;不远处的江边,一对对鸳鸯正睡在和暖的沙滩上。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
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间,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靠万仞高山。
没有必要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调曲,谁还不知道,春风历来就不度玉门关。
《秋浦歌》(十五)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