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合集下载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了解中 医药适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 效果和特点。
中医药适宜技术座和演示,向学习者传授中医药
实践训练
2
适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学习者将实际操作中医药适宜技术,通
过练习和反馈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
个案辅导
教师将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 别辅导和指导,加强技术的实际应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的目标是向学习者介绍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重要性和 培训方法,以提供全面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定义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技术,通过采用特定的治疗手 段和方法,帮助个体实现身心平衡和自我康复。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重要性
1 综合疗效
中医药适宜技术结合了中 药、针灸等传统疗法的优 点,能够提供综合疗效, 促进身体健康。
2 个性化护理
3 辅助治疗
中医药适宜技术根据每个 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 性化护理,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适宜技术可以作为 传统医学的辅助治疗方法, 帮助改善病情和减轻症状。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内容
中医理论
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包括经络理论、五行学说等。
治疗技术
学习采用中医药、针灸、推拿 等技术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评估
通过测试和考核,评估学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回顾反馈
与学员进行回顾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和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继续学习
鼓励学员继续学习和实践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技能水平和临床应用能力。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案例
针灸技术
通过学习针灸技术,学员可以掌 握适宜的穴位选择和针刺技巧, 有效治疗各类疾病。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共六种)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共六种)

水泡的处理
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
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 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 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艾灸
定义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腧穴上烧灼、
温熨等,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 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 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金黄散治疗丹毒
局部先用络合碘消毒,待干后,取金黄散适
量置于容器中,用黄酒或清水将药物调成糊 状摊敷于患处,厚约0.5~0.8厘米,面积宜 稍大于病灶区,每日换药2~3次,1周为1个 疗程。
操作流程
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新鲜中草药须切碎、捣烂,平摊于棉垫上。
药末经清水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于 棉垫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 的棉纸或纱布。 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注意事项
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4)取仰卧位,用刮痧板较尖的一头对孔最、
足三里进行局部按揉,20至30下左右。
疗程: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
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一般刮至感冒症 状消失即可停止治疗。
注意事项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 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 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治疗刮痧后,一般约 3 小时左右即可洗浴。 皮肤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 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 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 皮损处周围刮拭。

关于印发2021年潍坊高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培训方案的

关于印发2021年潍坊高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培训方案的

关于印发2021年潍坊高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培
训方案的
摘要:
一、潍坊高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培训方案的背景与目的
二、培训方案的主要内容
三、培训方案的实施与推广
四、预期效果与意义
正文:
潍坊高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培训方案的制定,旨在响应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与推广,提高潍坊高新区中医药技术水平,让更多群众受益于中医药服务。

该培训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培训对象,主要针对潍坊高新区内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二是培训内容,涵盖中医药基础理论、适宜技术等内容;三是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四是培训时间,安排在2021 年全年。

为了确保培训方案的顺利实施与推广,潍坊高新区将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同时,还将加强与各级中医药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的合作,邀请专家进行授课与指导。

预期通过这一培训方案的实施,将提高潍坊高新区中医药技术水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用与推广
• 引言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概述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主要类型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策略
目录
CONTENTS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总结与展望
资金分配不合理
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支持,社 会资金对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 投入也相对较少。
现有的资金分配方式不够合理, 导致一些地区和项目无法得到足 够的资金支持。
宣传普及力度不够问题
宣传手段单一
01
农村地区的中医药宣传手段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
创新性。
宣传内容不深入
02 现有的中医药宣传内容往往比较浅显,缺乏对中医药
推拿治疗腰肌劳损
通过推拿手法放松腰部 肌肉,缓解疼痛和僵硬 感。
推拿治疗颈椎病
推拿能够改善颈椎局部 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疼 痛和麻木感。
推拿治疗肩周炎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 ,减轻肩部疼痛和功能 障碍。
案例三:中药煎服调理身体
中药调理月经不调
根据女性月经周期和症状,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煎服,以调理月 经。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村地区的卫生数据和中医药服务需求 进行分析,为推广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智能化辅助诊断
研发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基层卫 生人员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 服务。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饮食调养技术
结合农村实际,推广中医药饮食调养技术,指导 农民合理搭配饮食,改善营养状况。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尊敬的学员们:大家好!欢迎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培养学员们在中医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实践技巧,以推动中医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一、项目概述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的传统知识有时会被忽视或遗忘。

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的应用,本项目应运而生。

本项目旨在通过系统的讲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员们的中医药认知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使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药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同时,本项目还将探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推广策略,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和影响力扩大。

二、项目内容1.中医药基础理论学习:学员将学习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理论等。

通过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学员能够理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思想,为后续的应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中医药实践技术培训:通过实践操作,学员将学习中医药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

包括脉诊、望诊、闻诊、问诊等临床操作技巧,以及针灸、推拿、中药煎煮等治疗方法的实际应用。

学员们将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操作技巧。

3.中医药研究前沿讲座:本项目还将邀请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员们介绍中医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知识。

学员们将了解到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并且通过与专家的互动交流,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深度。

三、项目特色1.专业师资力量:本项目由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组成,团队成员包括国内著名的中医药专家、教授和临床医生。

他们将为学员们提供系统、全面和深入的培训。

2.实践操作环节:为了加深学员们对中医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本项目设置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学员们可以加深对中医药的认知,并且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3.平台互动学习:本项目将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学员们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讨论区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互动。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项目背景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医学价值,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医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领域,成为当前国民健康保健和医疗服务发展中的热点和重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社会公众的中医药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需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

项目目的本项目的目的是针对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药店及广大公众等各类群体,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推广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医疗服务,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水平,增进人们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知能力,提高服务对象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项目内容培训课程本项目将根据不同的对象和需求,设计不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理论、中医药服务与技术、健康养生以及现代化中医药综合应用等多个方向,如以下所示:1.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2.中医药养生与保健3.中医推拿、拔罐、耳穴、刮痧等技术应用4.中医药代谢指标检测及评估方法5.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集成应用6.中药常见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7.中医药典型病症的诊治技巧培训方法本项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种形式,培训课程内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讲座、现场观摩、模拟操作等多种模式。

同时,为便于学员学习和使用,讲授内容材料充分量身订制、灵活选择和搭配,培训课程授课时间、地点和形式均可定制化处理,并且可以根据学员需求随时调整。

项目效果本项目的预期目标是: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结合当今社会医疗及养生市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普及度,增强中医药在社会公众健康服务领域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培训完毕的学员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医药的理论和应用,并掌握相应技能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202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计划

202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计划

202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计划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中医诊疗技术,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敷贴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扩大,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1.增强中医药从业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临床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

3.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4.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骨干。

二、培训对象1.各级中医院、中医诊所的中医师、助理中医师。

2.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等。

3.医学院校的中医药专业学生。

4.对中医药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三、培训内容1.理论基础: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知识。

2.针灸技术:包括毫针刺法、艾灸、拔罐、刮痧等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

3.推拿按摩:学习不同疾病的手法治疗,如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等。

4.中药应用:掌握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煎煮方法等。

5.疾病预防与养生:推广中医养生理念,如食疗、运动疗法等。

6.临床实践:通过病例讨论和模拟操作,提升学员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定期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进行现场操作演示。

2.网络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设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3.临床实习:安排学员到中医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践,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技能。

4.学术交流: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员的视野,了解最新研究进展。

五、培训时间安排1.基础理论学习:3个月,每周2次集中授课。

2.技能操作训练:6个月,每月1次集中实操训练。

3.临床实践:9个月,每周至少2天在临床科室轮转。

4.学术交流:每季度1次,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文件精神,结合《中医药法》“发展中医药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运用并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要求,经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充分沟通、友好协商,双方共同合作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

二、项目概述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精神,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委托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本方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并由养生康复专委会牵头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项目专家委员会),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项目教育培训工具开发、项目师资培训及考核平台建设、教学点及项目日常运营工作。

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标准化培训服务,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项目体系项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为参考依据,结合中医药适宜技术,围绕针法类、灸法类、按摩疗法、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内服法、中药炮制及女性健康调理开展七大类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目。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为要求,通过开展针对健康服务岗位职业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提高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技术水平,进而形成“人民健康需求+职业化培训+健康服务职业化发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以“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为基本原则,整合中医药行业专家、高等院校及行业专业学术团体资源,以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以社会化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搭建项目培训信息工作平台、建立项目培训管理制度、开发项目培训服务工具,积极为医药卫生行业的学历教育机构、专业培训机构、健康服务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及管理服务,共同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工作。

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编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对项目开发、机构遴选、培训实施、考核管理等建立全流程的制度管理体系,以保障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工作实施的规范化要求。

通过中医药行业专家、高等院校及行业专业学术团体资源,以人社部颁布的《职业培训包开发技术规范(试行)》为技术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为参考依据,遴选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标准及大纲、编制培训教材与考核题库、录制网络培训课件、搭建培训管理信息平台,为项目机构及项目学员提供科学、专业的培训服务,保障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工作实施的标准化要求。

通过搭建项目培训信息工作平台,实现项目实施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网络信息工作平台发布项目相关信息,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以网络信息工作平台作作为实现项目机构及项目学员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渠道,以保障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工作实施的统一化要求。

四、项目培训模式项目采取线上理论教学与线下实操面授相结合的OAO一体化培训模式,线上理论培训部分,由专家委员会邀请中医药行业专家、高等院校及行业专业学术团体共同为培训项目录制了全程系统的在线网课,配合项目培训服务包实现全国学员同步在线学习顶级名师课程;线下实操面授部分,由专家委员会在全国各地按照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遴选符合条件的项目培训教学点,通过符合条件师资的现场培训,使学员快速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流程及操作方法。

五、项目培训教学点申报及工作流程申请成为项目培训教学点的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经批准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医类院校、公立职业培训学校以及工会、残联、妇联等社会团体;2.具备独立产权的固定办公场所,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专职管理人员;3.具备与其申请开展的培训项目配套的资金、技能操作培训场地及培训设备。

申请审核与协议合作的程序1.拟申报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对照自身实际情况,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提交申请书及单位资质证明资料;2.养生康复专委会在收到申报材料后和人才中心共同对申报单位的培训资质、培训场地等进行核查;3.针对符合申报条件并通过审核的单位备案由养生康复专委会与申报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并通过项目培训信息工作平台向社会公布,授权项目培训教育点开展相应的项目培训工作;4.项目培训教学点应按项目相关技术要求及管理制度在辖区内开展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接受技术指导、考核管理和监督管理,未经审核内容不得以项目名义对外发布,坚决杜绝一切不实宣传,并禁止开展一切未经许可的计划外培训;5.项目培训教学点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有关事项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申请变更登记。

六、培训项目2018年项目第一批开设三项技术培训,包括中医康复技术、小儿推拿技术与中医产后调理技术,具体内容详见附录《关于2018年开展技术培训相关内容的说明》。

七、项目收费原则上以城市为单位遴选并设置项目培训教学点,校园培训子项目申报单位须为大学、大专院校,在岗培训子项目申报单位须为行政部门、公立职业培训学校以及工会、残联、妇联等社会团体。

向参加校园培训子项目和在岗培训子项目的学员,分别按照900元/人和1000元/人的费用标准交纳培训费。

八、项目推广养生康复专委会欢迎广大高等院校、卫生行政部门、公立职业学校,或妇联、残联、工会等正规的社会团体和行业组织参与项目,双方共同合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附录关于2018年开展技术培训相关内容的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文件要求,通过开展针对在校生和在职在岗人员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提高其从业水平并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共同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

一、技术遴选原则项目所引用技术以国家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可的中医药行业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内包括的技术为基准,作为项目培训技术遴选的基本原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的领导下成立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按专业类别划分成11个类别,通过遴选、整理并规范了第一批100余项操作规范、效果明确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汇编形成《中医医药技术手册(普及版)》。

项目引用技术以《中医医药技术手册(普及版)》内所包含技术为核心,适当补充国标、行标及团标确定的操作技术。

二、项目设置原则项目主要目标为提高在校生或在职在岗人员的技术能力,从目前成熟明确的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专业岗位来看,主要分为以某一项目技术(如艾灸、刮痧、小儿推拿等)为主要手段和以某一类健康需求为目标(如产后调理、保健康复等)并应用多种技术两类因此,本项目设置以此原则进行分类:一、单一技术培训项目;二、以特定健康需求为目标的技术培训项目。

三、项目开展原则为保证项目培训的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具体培训项目设置应考虑岗位需求是否明确、技术理论是否安全有效、培训产品是否规范,作为项目开展的基本原则。

综上,本着“成熟一项、开展一项”的原则,拟于2018年首批启动以下三个具体培训项目。

(一)小儿推拿技术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中医医药技术手册(普及版)》内容,小儿推拿技术是以揉法、推法、涅法等手法作用于小儿特有的腧穴,治疗儿科疾病的推拿医疗技术。

小儿推拿技术主要适用于腹泻、便秘、疳积、遗尿、发热、咳嗽、夜啼、惊风、麻疹等多种病症,也用于小儿保健。

小儿推拿技术在治疗上述病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等技术特点。

2、项目必要性分析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有接近2000万新生儿,由于新生儿抵抗力较弱,容易出现感冒咳嗽、便秘腹泻等小儿常见问题,需要相应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提供相应健康服务。

目前,全国小儿保健调理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缺少统一化、标准化的技术培训,小儿推拿培训市场需求巨大。

在小儿推拿健康服务领域存在大量的服务需求,且我单位已有较为完整的小儿推拿培训产品及培训实施经验,在此基础上,经项目专家组评审、论证并重新开发后,能够满足市场培训需求,故拟在首批开展“小儿推拿技术”培训项目。

3、拟设小儿推拿项目专家组(1)项目组长:臧福科(2)项目组成员:季远、邱丽漪、王虹、王红民、张慧、刘永泼(排名不分先后)4、项目培训时长拟培训时长88学时(每学时40分钟计算),其中线上培训时长最少达到40学时,线下培训时长最少达到48学时。

(二)中医产后调理技术1、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医医药技术手册(普及版)》收录了如抓揉排乳技术、经穴推拿技术、脏腑推拿技术、中药熏蒸、中药泡洗技术等针对产后调理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药适宜技术对产妇产后的通乳、排恶露、骨盆复位、驱寒排湿等健康问题具有显著疗效及明显的服务优势。

2、项目必要性分析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有接近2000万产妇,产妇中近80%以上比例人群出现缺乳、少乳等症状,同时,产后常出现恶露异常、尿潴留、便秘等常见症状,需要大量掌握产后调理专业技术的从业人员提供产后健康服务。

伴随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落实,我国产后恢复及产后调理市场需求巨大。

在产后调理健康服务领域存在大量的服务需求,且我单位已有完整的中医产后调理培训产品及培训实施经验,在此基础上,经项目专家组评审、论证并重新开发后,能够满足市场培训需求,固拟在首批开展“中医产后调理技术”培训项目。

3、拟设中医产后调理技术项目专家组(1)项目组长:孙光荣(2)项目组成员:刘敏如、周立孝、康佳、程玲、金秀莲、朱艳、张琳(排名不分先后)4、项目培训时长拟培训时长154学时(每学时40分钟计算),其中线上培训时长最少达到40学时,线下培训时长最少达到114学时。

(三)中医康复技术1、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医药适宜技术对疼痛、运动功能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的家庭、社区康复具有显著疗效。

目前,该技术培训项目在社区、家庭中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健康服务人员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