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的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自然主义等文学流派

第二节、左拉
艾米尔· 左拉 (1840—1902)法 国19世纪后期最重 要、最杰出的文学家, 自然主义领袖。
自然主义:
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要求对社会现象和人物进行精细而科学的 描写,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进行解剖,作 家只是自然的记录者,不进行任何主观的 评价。代表作家有龚古尔兄弟和左拉。
左拉是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
家和理论家。 《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副标题是 “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 史和社会史”。主要作品有《小 酒店》、《萌芽》等。
3、象征主义文学
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波 及面最广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其先驱是爱 伦· 坡和波德莱尔。象征主义认为现实世 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的感受才是美和最 高的真实;反对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主 张用物质的可感性来表现“内心的真实”; 创作中注重通感、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 的神秘性和音乐性。代表作品有兰波的 《元音》、《醉舟》,魏尔伦的《无言罗 曼斯》和马拉美的《牧神的午后》等。
4、唯美主义文学
1832年法国诗人戈蒂埃在《<莫班小姐>序
言》中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这 被称为唯美主义的美学纲领。唯美主义作家 认为美是非功利性的,审美不掺杂欲念和利 害关系。文学和艺术是自律自足的,文艺的 技巧和形式美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至上, 艺术应该高于生活,超脱人生,不受道德的 约束。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是英国王尔 德的《道林· 格雷的画像》。
《陪衬人》
左拉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一。
资本家杜朗多想到了一个发大财的方法:就是在 全巴黎搜罗最丑的女人,开了一个陪衬人事务所, 然后把这些丑女租给其他漂亮的女人,这样在美 丑的陪衬下女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杜朗多生 意红火。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新时代。
怎样看待《红与黑》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
2)美里美 法国文学史上特殊地位的人。被认为是莫伯桑之前西
欧最主要的中短篇小说家。
鲜明政治色彩,爱憎 态度流露清楚。 侧重抨击统治者的法律 和道德。 《高龙巴》
1830 年 为 界
《马第奥 法作: 1829年,以巴尔扎克的真名发表了第一部作品《舒 昂党人》(《朱安党人》),反映思想变化和艺术日臻成 熟,它也是《人间喜剧》的第一部作品。 1829(1830)--1848年,创作成熟期,也是进入 《人间喜剧》创作。
《人间喜剧》
‚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重点是‚风俗研 究‛,作者给自己规定的主要任务是描绘人情风俗,特别 是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的风俗。 ‚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 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 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方面。
前期浪漫主义:
1830 雨果:《颂诗与长歌》 拉马丁:《沉思集》 贝朗瑞:《意弗都国王》
后期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主导思想
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年 雨果:诗集《惩罚集》 欧仁〃苏:《巴黎的秘 密》
小说《悲惨世界》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亨利三 世及其宫廷》 乔治〃桑:《安蒂亚娜》《魔沼》《小法岱特》
《阿达拉》和《勒内》 是插在《基督教的真谛》中的
两篇小说。勒内是法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世纪病‛患者的
典型。 被称为‚是整整一代人们的充满诗意的自传‛。 2、斯塔尔夫人(1766—1817)是法国浪漫主义的 倡导者。她以自己独到的理论著作《论文学》(1800) 和《德意志论》(1810),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一、 自然主义文学
• 1、理论背景 • 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吸收了实证
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观点而发生演 变的结果。
2、创作主张
• 追求纯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事无巨细的 描绘现实。 从生理学和遗传学角度去理解 人的行动。
• 与现实主义的不同:首先,忽略典型人物 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 态心理;其次,淡化情节 。
• 第三,以象征手法去表达通感。象征是由自然提 供的物质的、具体的符号,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负载者,由此达到理解更高的、精神的现实。象 征的含义是丰富、复杂、深邃的,具有哲理理 性,。象征手法丰富了挖掘人的精神世界的手段。
• 第四,力图解放诗歌的形式。注意到散文诗这种 刚出现的文学形式:“这种散文是诗意的、有音 乐性的,没有诗韵和节奏,相当灵活,对比相当 强烈,以致能适应心灵的抒情冲动,适应梦想的 起伏和意识的跳跃。” 认为散文诗是介于诗歌与 小说的一种文学体裁,能将诗歌的节奏美、音乐 美与小说的反映真实的自由结合起来,兼有两者 之长。
第一,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超脱 一切利害关系,主张“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
第二,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艺术高于生命、 高于帝王、神祗乃至一切,艺术是至高无上的;
第三,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认为社会充满市侩 气,艺术的发展不依赖于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 和模仿艺术。
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 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 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 。《莫班小姐》序言:
《道林·格雷的画像》
• 贝泽尔·霍尔沃德(画家)、 青年道林·格雷、享乐主义 者亨利勋爵。
• 肖像上主人公的表情真实而 残忍,主人公的变化全部呈 现在画像上。哈尔伍德为了 艺术与美而创作肖像,因为 倾注了心血而让画像具有了 奇特的生命力和美。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

非主流—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前期象征主义 一、自然主义(19th60 法国) “自然主义文学三块基石”: 1、自然科学:达尔文《物种起源》
2、哲学:孔德“实证主义哲学” 3、方法论:泰纳 “决定论” “实证主义哲学”:所谓实证,就是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排斥想象,强调真实和精确。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 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3 个阶段。目前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 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它把人的生物性当作认识社会发展的基点,提倡将自 然科学的“观察、实证和比较”作为社会的研究方法。 泰纳 “决定论”:推崇实证哲学,把文学批评看成“文学的科学”,提出著名的“文学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的理论, 为自然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种族”——人的“天性”、“遗传性”; “环境”——气候和地理位置; “时代”——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传统。 文学传统: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特征: 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 2、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达到繁荣 自然主义文学特征: 1、凸显人的生物属性 2、初步显示物对人的异化 3、执着追求真实反映时代与生活 4、强调客观、冷静地反映生活 5、提倡情节的简洁和故事的日常生活化 自然主义的发展 福楼拜—开自然主义先河 “不要妖怪,不要英雄” 龚古尔兄弟(埃德蒙·德·龚古尔、茹尔·德·龚古尔)龚古尔文学奖 《杰米妮·拉赛朵》: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取材于龚古尔兄弟对女仆罗丝的观察笔记,于 1862 年罗丝死后将其改写成了小说。 杰米妮是个农村姑娘, 到大城市后被人强奸,怀孕后生了个死婴。几经周折,她成了老处女瓦朗德依的女佣,变得非常虔 诚。但不幸爱上了邻居乳品商的儿子于皮永。从此她白天虔诚地服侍女主人,夜里沉溺于狂热的情欲,变得歇斯底里,最后死 于肺痨。 《德伯家的苔丝》:农村女子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经济困难外出做工而遭遇的不幸与悲剧。 真实反映了 19 世纪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造成小农经济解题,个体农民走向贫困破产后试图寻找新出路的痛苦过程。 左拉:自然主义文学巨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者 “梅糖集团”标志着自然主义流派形成 论文—《实验小说论》《自然主义小说家》 家族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 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不应受到社会规律的支配,小说家的领域是生理学领域,主张着重写人的生理本能。 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把生活中的一切细微末节准确而毫无遗漏的摄取下来,反对典型概 括。 主张作家对社会也持有客观而科学的超党派、超政治的态度,反对作家在作品中表露思想感情和对事物作结论。 《卢贡·马卡尔家族》 1868 《卢贡家的发迹》 1893 《巴斯加医生》 《小酒店》:将劳动者的堕落归因为酒精中毒 《娜娜》从性的角度展示贵族和资产阶级道德沦丧 《萌芽》:斗争导源于阶级的生存竞争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不满但无力反抗 社会主义:不理解但无比恐怖 幻灭、苦闷、彷徨、悲观、颓废
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3.把人等同于一般生物,重视生理作用和遗传 性问题。 自然主义认为人逃不出生物学的范畴,因而在 作品中探索人物生理上的奥秘,阐明它对人物的影 响。左拉说,自然主义作家“继续进行着生理学家 和医生的业务”。为此,他们把人物置于某种病态 中,酒精中毒,神经错乱,色情狂等。 4.写日常琐事和普通人 。 把目光注视到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细致地描写 矿井、坑道、小酒店、贫民窟、洗衣坊、车间、市 集、菜市场,以及田间劳动、技术操作、酿酒程序、 金融业务等。这是自然主义对现实主义的一大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一大贡献。
戈蒂埃(1811—1872)
生平:泰奥菲尔·戈蒂埃(1811—1872)是法国唯美主义文 学的先驱。青年时代曾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支持者。1831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次年发表第二部诗集《阿贝杜斯》,并 成为以雨果为首的浪漫主义文学团体的核心成员。 创作:30—50年代,先后发表了小说《莫班小姐》(1835)、 《弗拉卡斯船长》(1836)和诗集《珐琅和雕玉》(1952)。 地位:戈蒂耶率先在文坛上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并以他的小说和诗歌,奏出了唯美主义先声。 艺术风格:诗歌创作上,他重视语言的推敲和韵律的色彩, 把对形式美的追求推到了极致。
唯美主义从审美角度看文学,不对文学做善与恶 的价值判断,为此,王尔德的文学思想受到保守派的 攻击,他们以王尔德的同性恋为罪名,对王尔德提起 诉讼。从他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罪证。 同性恋是个人不同的性取向,但传统观念反对同 性恋,迫害同性恋。 100年前,同性恋被认为有伤风化,道德沦丧。 原因是宗教和封建伦理都只承认异性恋是惟一合法的 恋爱。出发点是男权社会认为婚姻的功能是要生育后 代,同时要保证父系血缘的纯正。不生育的恋爱婚姻 是遭到禁止和反对的。
19世纪自然主义等流派

2、唯美主义文学:
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 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他们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认为艺术不 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追求的是绝对的和至高 无上的美。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 作了一些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唯美主义的作品讲究辞藻、韵律,形式较为精致。 代表作家有:英国的王尔德、法国的戈蒂耶等。
左拉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 实主义。
发展历程
1、19世纪中叶,福楼拜主张“客观”“冷漠”的创 作,可谓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先声。 2、 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 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 3、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左拉撰写论文对自然主 义文学理论作了总结和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 尔家族》,成为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4、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如 莫泊桑、于斯曼等人,组成“梅塘集团”,被视为自 然主义的盛会。
理论主张
1.为艺术而艺术。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文学的倾向性、 思想性,排除文艺的任何功利目的。 2.形式主义倾向。追求艺术的技巧,形式的完美,语言的 纯粹和优雅,辞藻的华丽动人,宣扬“艺术至上”。 3.颓废倾向。唯美主义者在生活中注重感官享受,注重一 时快感,在作品中也加以贯穿。这种颓废也是唯美主义 者反抗的姿态,在物质至上的社会中甘做边缘人,呼唤 对“美”的重视。
3、象征主义文学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象征主义古已有之;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于19世纪50年代在法 国开始出现,先驱是波德莱尔; 作为一种文学运动,直到1886年法国诗人 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才正式形成, 主要成就是诗歌。 象征主义主张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观 念,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喜 欢用象征、暗示、隐喻、联想、烘托等手法来 表现内在的“最高真实”。代表作家还有法国 的诗人马拉美、魏尔伦和兰波。
19C自然主义

第八章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第一节概述一,自然主义的特点和发展状况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各国和世界各地。
1.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的最后30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四次经济危机(1873、1882、1890、1900),大批中小城市企业破产,工人农民更加贫困,资本垄断化进一步加强。
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
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并酝酿着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资本主义世界笼罩着阴云,处于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气氛中。
(普法战争、巴黎公社-1870)2.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出现了各种社会哲学思潮。
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
他把一切现象看作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去探索原因和目的。
他力图将哲学融化于自然科学中,强调艺术要探索人,认为个人的社会性是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东西,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法国的文艺批评家泰纳接受了孔德的观点,“种族”,指人的先天的、遗传的和民族的因素;“环境”指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也包括气候和地理条件;“时代”指当时的思想文化观念。
泰纳主张要综合研究人所受到的各种影响,要写出特定时代、特定环境和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但他不重视人的社会和阶级属性,过分强调人的种族等因素。
19段。
遗传学家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把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病例都归结为与遗传有关。
认为遗传可表现在内部相似或外部相似,一个家族成员的过失可以影响整个家族,遗传的作用几乎包括到社会、政治、世俗等一切方面等。
克洛德·贝尔纳以实验的方法来对抗片面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他把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称为决定论。
他认为在研究任何事物的性质时,必须探讨事物的特性和环境。
他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他的理论是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的支撑。
19世纪后期文学概况

通感: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 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联觉: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 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 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 现象。例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 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 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 作冷色。
象征主的兴起
19世纪后期文学概况
一、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在法国兴起的文学 思潮,以后波及到德、意、英、美等欧美国家。 自然主义产生于法国,左拉是自然主义理论的集 大成者和重要实践者,其他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 作家有龚古尔兄弟、于斯曼、莫泊桑、都德等。 自然主义理论对当时欧洲文坛产生了深广影响, 它影响到一批公认的现实主义作家,如法国的福 楼拜,挪威的易卜生,德国的霍普斯曼,比利时 的艾考特,美国的德莱塞等。 19世纪80年代末,在德国还产生了以史拉夫和 霍尔茨为代表的“彻底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 19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的巴拿斯派也深受自然 主义影响。
唯美主义哲学基础
唯美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康德的“纯粹美”理论。 康德在《审美判断力批判》中对美做了分析,认 为“审美的标准应不受道德、功利和快乐观念的 影响”,“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 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 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 美。” 康德关于美的非功利性,非社会性,无利害性的 纯粹美观点成为唯美主义的理论根据。
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先驱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 征主义先驱,也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波德莱尔受美国诗人爱伦· 坡的启发,写作 一系列诗歌。成名作是诗集《恶之花》 (1857),它奠定了波德莱尔在世界诗歌 史上的地位。
《恶之花》:病态的花 《恶之花》收入129首诗。作者在扉页上写给诗 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是“病态之花”。 整个诗集的主题是“恶” ,围绕恶展开善恶关系。 波德莱尔以辨证的观点看待恶,认为是恶具有双 重性,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有特殊的美。恶是环 境引起的,善是人为的产物,要得到善,就必须 和邪恶的环境作斗争,从恶中发掘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