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

合集下载

(精品)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健康体适能基础概念

(精品)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健康体适能基础概念
62
运动不足危害
美国人参与运动现状
8%~20%的人有规律的参加体育运动 30%~50%的美国人习惯久座的生活方式 50%的人参加一段时间的运动,6个月后退出锻炼
台湾: 30%的台湾人每天超过7小时坐着不动
运动不足的危害
运动不足症:
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占疾病死亡总人数38%(2005)
高血压
糖尿病
47
常见减肥方法
节食——营养不良 手术——痛苦及生命代价 减肥药——副作用 减肥保健类食品——脱水、营养不良
合理膳食+运动——身体健康
48
12/13/2020
体适能要素3:柔韧度
柔韧度定义
在一个关节或一系列关节中所能产生的动作活 动幅度
活动自由度
51
柔韧度的影响因素
关节的结构 年龄 性别 关节周围的肌肉的力量 关节周围的肌肉弹性
控制药物滥用
禁烟
预防癌症

信仰
Wellness
安全
营养
驾驭应激
健康教育
医疗检查
降低心血管危险
体适能及其构成要素
体适能的意义
19
体适能的意义
体适能分类
体适 能
分类
竞技相关 体适能
健康相关 体适能
构成
适应人群
爆发力、反应、灵敏 ……
竞技运动员
肌力、肌耐力……
一般人群
健康体适能发展过程
健康体适能的构成要素
健身教练的职责
总则:指导、监督和帮助客户以最安全的方 式进行运动锻炼,并达到客户的健身目标
细则: 1. 一对一的指导 2. 监督和保护,防止客户受伤 3. 确保安全、有效和有趣的实现客户健身目标
体适能教练工作内容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第8课+运动处方设计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第8课+运动处方设计

小周期(1~2周) 中周期(4~6周或更久) 大周期(数月~1年)
100
90
80
70
60
50
40
运动量
30
强度
20
10
0
160
140
120
100
80
60
运动量
强度
40
20
0
适应阶段(4~12周): 提高肌肉耐力,提高心肺耐力,提高柔韧性,纠正不良
姿态,减少脂肪
提高阶段(4~12周): 提高肌肉力量,提高主动柔韧性,增肌,提高心肺耐力
较高的运动频率往 往容易增加过度运 动的风险
优点: 1、更好的强度控制 2、更长的运动时间 3、更好的关节保护
适合对象:
1、体重正常及较轻 的人士
2、体重较重人士建 议只快走
优点: 1. 较好的保护
适合人群:
1. 所有人群
2. 体重较大的人及 腿部力量较弱的 人均适合
优点: 1. 较好的保护 2. 上肢可以同时获
重量 组数
重量 组数
1. 采用渐进式测量(大肌群暖身后用体重 70%~100%开始)
2. 用换算方式(Ex.10下的重量除以0.75)
王先生 年龄:26岁 职业:公司白领 运动经历:无 体脂%:28%
暖身 正式运动项目 放松整理
目的: 1. 防止受伤 2. 提高机体兴奋性
内容:有氧运动、 伸展
阶段名称 持续时间
项目
心肺耐力
适应阶段
4~12周
柔韧性 抗阻力
心肺耐力
提高阶段
4~12周
柔韧性 抗阻力
心肺耐力
维持阶段
4~12周
柔韧性 抗阻力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目录一、培训目的与任务二、培训对象三、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四、培训容与课时分配五、健身教练课程模板六、理论课容培训纲要七、培训工作及要求八、培训师资九、参考书目根据中华人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有关培训要求的规定,为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专项理论、专项技能培训提供科学、规的依据,并结合我国健身市场对健身教练指导人员的从业要求,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目的与任务通过健身教练的专业培训,使申报相应等级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者加深对健身教练行业的理解,掌握健身教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达到《标准》中各级健身教练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参加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做好准备。

二、培训对象在健身场馆及健身俱乐部中希望规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的健身教练;对健身教练职业感兴趣并准备从事健身教练工作的人员;大专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准备从事本职业的退役运动员。

三、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实用性原则。

紧紧结合健身教练实际工作的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二)能力性原则。

注重学员理论和教学能力相结合,加强学员现场演练和练教学能力培养。

(三)灵活性原则。

授课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更多采用课堂讲与健身场馆的实际教学相结合,可适当采用参观、研讨的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四)认真性原则。

认真执行本大纲,突出培训工作的规性和科学性;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考核纪律和考勤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五)培训与调研相结合原则。

在培训过程中,应对有关培训容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

四、培训容与时数分配(一)培训总课时分配表(二)专项培训课时分配表(三)专项培训容课时分配表五、初、中健身教练课程模板上课时间:早8:30至11:30. 下午2:00至5:30 晚上时间:自习或辅导六、理论课容培训纲要纲要中“★★”标记为高级以上健身教练学习容。

B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1][1].初中级【理论】培训大纲与考试任务

B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1][1].初中级【理论】培训大纲与考试任务

B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1][1].初中级【理论】培训大纲与考试任务.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初、中级理论培训大纲与考试内容作者:刘东至老师第一章健身教练职业介绍第一节健身教练概述一、健身教练的概念与职责(一)健身教练的概念(二)健身教练的职责二、健身教练的职业模式(一)健身俱乐部的专职或兼职私人健身教练(二)自由私人健身教练(三)私人健身教练公司三、建立健身教练证书制度的意义(一)促进健身教练职业的发展(二)是建立健身教练人才市场和保障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三)能够提高健身教练的专业能力和地位(四)有利于体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健身教练职业的监控管理第二节健身教练的必备素质与职业规范一、健身教练的必备素质(一)职业道德素质(二)科学文化素质(三)工作能力素质(四)身心素质及仪表二、健身教练的职业规范(一)专业规范(二)行为规范(三)服饰规范(四)授课规范【基础理论知识】注:下列教材内容中,未带★的为初级健身教练应掌握的(但其中部分内容为四个级别都需要掌握的,只是各个级别需掌握的深度不同,以培训师培训内容为准),凡带★的为中级健身教练应掌握的,凡带★★的为高级健身教练应掌握的。

第二章人体运动的结构与功能基础第一节运动系统一、解剖学基本术语(一)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二)方位术语(三)人体基本切面(四)人体基本轴二、骨骼系统(一)骨1.人体全身骨(骨的按部位分类及名称)2.骨的形态★(1)长骨(2)短骨(3)扁骨(4)不规则骨3.骨的结构★★(1)骨膜(2)骨质(3)骨髓4.骨的功能(1)支持作用(2)杠杆作用(3)保护作用(4)造血功能(5)储备作用5、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二)骨连结1.骨连结的分类(1)无腔隙骨连结(不动关节)(2)有腔隙骨连结(动关节)(3)过渡型骨连结(半关节)2.关节的结构(1)关节的基本结构(主要结构)①关节面②关节囊③关节腔(2)关节的辅助结构①韧带③滑膜襞④关节唇⑤关节内软骨3.关节的运动(1)屈伸(2)外展、内收(3)回旋(4)环转(5)水平屈伸4.关节的分类(1)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三类(2)按构成关节的骨数又分为单关节和复关节两类(3)按关节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单动关节和联合关节两类5.人体主要的骨连结(关节)(1)上肢骨的连结①上肢带关节②肩关节③肘关节④桡腕关节(2)下肢骨的连结①骨盆(下肢带关节)②髋关节④踝关节(又名距骨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3)躯干骨的连结①脊柱②胸廓三、肌肉系统(一)肌肉概述1.肌组织2.肌肉的分类★3.肌肉配布规律★4.肌肉的协作关系(1)原动肌、主动肌和次动肌(2)对抗肌(3)固定肌(4)中和肌5.肌肉工作术语(1)肌肉的起点和止点(2)定点与动点(3)近固定与远固定(4)上固定与下固定(5)无固定(6)肌拉力线6.肌肉的结构(1)肌肉的基本结构(2)肌肉的辅助结构★★7.骨骼肌纤维的结构★★8.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理★★9.肌肉的物理特性★10.肌肉的收缩形式(1)向心收缩(2)等长收缩(3)离心收缩(4)等动收缩11.骨骼肌纤维的类型★(1)红肌纤维(2)白肌纤维(二)人体主要肌肉1.躯干肌(1)背肌①斜方肌②背阔肌③肩胛提肌★★④菱形肌★(2)胸肌①胸大肌②胸小肌★③前锯肌★(3)膈肌★★①腹直肌②腹外斜肌★③腹内斜肌★④腹横肌★2.上肢肌(1)肩带肌①三角肌②冈上肌★③冈下肌★④小圆肌★⑤肩胛下肌★⑥大圆肌★(2)上臂肌①肱二头肌②肱肌★③肱三头肌(3)前臂肌3.下肢肌(1)盆带肌①髂腰肌②梨状肌★★③臀大肌④臀中肌、臀小肌★①股四头肌②股二头肌③半腱肌、半膜肌★④耻骨肌★★⑤长收肌、短收肌★★⑥大收肌★★(3)小腿肌①胫骨前肌★②小腿三头肌4.头颈肌胸锁乳突肌★(三)肌肉工作的杠杆原理★1.骨杠杆的概念2.骨杠杆的种类(1)平衡杠杆(2)省力杠杆(3)速度杠杆3.杠杆原理及其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1)省力(2)获得速度(3)肌肉力量训练(四)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神经元★3.神经和神经末梢★4.运动单位★5.本体感受器★(五)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1.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ATP 2.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3.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第二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与运动一、心血管系统(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1.心脏2.动脉3.静脉4.毛细血管(二)血液循环途径1.体循环2.肺循环(三)心脏泵血功能的相关概念1.心率2.每博输出量★3.心输出量★(四)血压与动脉脉搏1.血压2.动脉脉搏(五)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2.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二、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二)呼吸运动★1.平静呼吸2.用力呼吸3.呼吸形式(三)肺通气机能的相关概念★★1.肺容量2.肺通气量(四)气体交换和运输★★(五)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第四章健康体适能概论第一节健康一、健康的概念二、影响健康的因素(一)人类生物学因素(二)环境因素(三)生活方式因素(四)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第二节健康体适能一、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二、健康体适能要素(一)心肺耐力1.心肺耐力的概念及重要性2.心肺耐力的生理基础★★3.心肺耐力的评定★★4.有氧运动概述(二)肌肉力量和耐力1.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概念及重要性2.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3.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测定★★4.抗阻训练概述5.肌肉酸痛6.肌肉疲劳(三)柔韧性1.柔韧性的概念及重要性2.影响柔韧性的生理因素★★3.柔韧性的测定★★4.伸展练习概述四、身体成分1.身体成分的概念2.身体成分与健康【运动技术与运动计划】第五章运动技术第一节抗阻训练技术一、抗阻训练动作分析与基本技术(一)抗阻训练动作分析(二)抗阻训练基本技术二、身体主要部位肌肉抗阻训练动作技术(实践)三、抗阻训练的保护(实践)第二节伸展练习技术一、伸展练习的分类(一)冲击性伸展练习(二)静力性伸展练习(三)PNF练习二、伸展练习动作分析与技术要点三、身体主要部位肌肉伸展练习动作技术(实践)第三节有氧运动技术一、有氧运动器械练习技术二、室外步行练习技术三、室外跑步的技术四、有氧运动动作技术(实践)第六章运动计划的制定第一节运动计划的原理一、运动计划概述二、运动计划的基本要素(一)运动目的(二)运动类型(三)运动强度(四)运动时间(五)运动频度三、制定运动计划的程序和原则(一)制定运动计划的程序(二)运动计划的原则四、运动计划的实施(一)一次训练课的安排(二)运动负荷量的监控第二节健康与体适能评价一、健康状况的调查评价二、健康体适的测试评价(一)心肺耐力测试(二)肌肉力量和耐力测试(三)柔韧性测试(四)身体成分测试(五)姿态评估★第三节抗阻训练计划的制定一、训练原则(一)超负荷原则(二)特殊性原则(三)渐进性原则二、抗阻训练计划的制定依据与内容(一)抗阻训练计划的制定依据(二)抗阻训练计划的内容1.运动频率2.运动时间3.运动的选择4.运动顺序5.负荷强度和重复次数6.组数7.组间休息8.训练方法的变化(1)基本练习法(2)金字塔练习法(3)递减重量练习法★(4)强迫次数练习法★(5)退让练习法★(6)调整运动负荷量★(7)改变练习动作★第四节伸展练习计划一、训练原则(一)超负荷原则(二)特殊性原则(三)渐进性原则二、伸展练习计划的制定依据与内容(一)伸展练习计划的制定依据(二)伸展练习计划的内容1.运动形式2.运动负荷(1)静力性伸展练习(2)PNF练习★3.注意事项第五节有氧运动计划一、训练原则(一)超负荷原则(二)特殊性原则(三)渐进性原则二、有氧运动计划的制定依据与内容(一)有氧运动计划的制定依据(二)有氧运动计划的内容1.运动频率2.运动强度3.运动持续时间4.运动形式5.有氧运动的训练方法(1)持续训练法(2)间歇训练★(3)交叉训练★(4)循环训练★★。

健身教练资格考试2024年大纲要点

健身教练资格考试2024年大纲要点

健身教练资格考试2024年大纲要点健身行业在如今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与身体素质的提升。

而作为健身教练,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健身教练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健身教练资格考试的出题方一直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2024年的大纲中,以下是考试要点的详细介绍。

一、健身理论基础1.1 健身相关解剖学知识考生需要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掌握关键骨骼、肌肉、神经和器官的命名和功能,了解骨骼系统、肌肉系统以及皮肤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1.2 运动生理学考生需要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生理变化,掌握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运动强度对身体的影响。

1.3 运动心理学考生需要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学习如何调动和激发客户的动力,解决运动中的心理问题。

1.4 运动训练学考生需要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训练的目标、计划、周期化、强度和频率的设计,以及常见训练错误和风险的预防。

二、健身设备与器材运用2.1 健身器械的分类与使用考生应熟悉不同类型的健身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如力量训练器械、有氧运动器械和功能性训练器械等,了解适应不同训练目标和不同客户的使用原则。

2.2 自由器械训练考生需要具备使用自由器械进行训练的能力,了解自由器械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并能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合理的自由器械训练方案。

2.3 器械维护与安全考生需要掌握器械的日常维护方法,了解器械的安全使用原则,并能及时排除器械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和风险。

三、运动损伤与急救处理3.1 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包括肌肉拉伤、扭伤、韧带撕裂等,学习如何通过预防和适当的康复训练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2 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考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对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应急处理,包括创可贴的使用、包扎固定和冰敷等。

3.3 运动康复训练考生需要了解运动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设计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并监督康复过程。

2024年健身教练岗前培训

2024年健身教练岗前培训

健身教练岗前培训课程旨在为新加入的教练提供一个全面的基础,以便他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安全、有效和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以下是一份针对2024年的健身教练岗前培训大纲,内容涵盖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

一、健身基础科学△人体解剖学:了解人体的主要肌肉群、骨骼结构及其功能。

△生理学:掌握人体在运动时的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呼吸、新陈代谢等。

△营养学:学习不同营养素的功能、健康饮食的原则以及运动营养的补充。

△运动心理学:探讨运动如何影响心理健康,以及如何激励客户坚持锻炼。

二、训练原则与方法△训练计划的设计:学习如何根据客户的目标和身体状况设计训练计划。

△训练原则:理解超负荷、恢复、适应等原则在训练中的应用。

△训练方法:学习不同训练方法,如力量训练、有氧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特殊人群训练:探讨如何为孕妇、老年人、受伤人群等特殊群体设计训练计划。

三、实践技能△动作教学:学习如何正确示范和指导客户进行常见健身动作。

△器械使用:熟悉各种健身器械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

△紧急情况处理:了解如何处理训练中的常见紧急情况,如肌肉拉伤、低血糖等。

△个人健身评估:掌握如何进行客户的身体评估,包括体脂肪百分比、肌肉量等。

四、客户服务与沟通技巧△客户关系建立:学习如何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并持续激励他们。

△沟通技巧:掌握有效的沟通策略,以便与客户清晰地交流训练目标和进展。

△客户需求分析:了解如何分析客户的健身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健身行业法律法规:学习与健身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合规经营。

五、销售与营销△健身行业趋势: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健身行业趋势,为营销策略提供方向。

△销售技巧:学习如何有效地向客户推销健身课程和服务。

△营销策略:探讨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网络营销等手段吸引和保留客户。

△客户满意度管理:学习如何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并通过口碑推荐吸引新客户。

六、专业发展与持续学习△专业认证:鼓励新教练考取相关的专业认证,提升专业水平。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肌肉学国职版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肌肉学国职版

运动脊柱的肌肉总结
• 使脊柱屈的肌肉: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胸锁乳突肌、髂腰肌、颈深肌群 • 使脊柱伸的肌肉: 竖脊肌、夹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 使脊柱侧屈的肌肉: 位于矢状轴一侧的躯干屈肌和伸肌以及腰方肌 • 使脊柱回旋的肌肉: 与运动方向同侧的腹内斜肌、夹肌,和与运动方向对侧的腹外斜肌
•使肩关节屈的肌肉
胸大肌
•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 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 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
•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 关节屈、水平屈、内收 和内旋。远固定时,拉 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 助吸气。
•使肩关节屈的肌肉
喙肱肌
• 喙肱肌 • 部位:位于肱二头肌上半
提、下回旋。远固定,一侧 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轻回旋 ;两侧同时收缩时,使颈伸 。
使肩胛骨下降的肌肉
• 斜方肌下部纤维 • 前锯肌下部纤维 • 胸小肌
•使肩胛骨下降的肌肉
前锯肌
• 部位:胸廓侧面浅层。 • 起点:上位8~9肋骨外
侧面。 •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
下角前面。 •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
胛骨前伸;下部肌纤维 收缩可使肩胛骨下降和 上回旋。远固定时,可 提肋助吸气。
使肩关节内收的肌肉
• 胸大肌 • 背阔肌 • 肩胛下肌 • 冈下肌 • 小圆肌 • 大圆肌 • 喙肱肌
•使肩关节内收的肌肉
肩胛下肌
• 肩胛下肌 •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窝
内。 • 起点:肩胛下窝。 • 止点:肱骨小结节。 •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
关节内旋、内收。
使肩关节旋内的肌肉
• 三角肌前束 • 胸大肌 • 背阔肌 • 大圆肌 • 肩胛下肌
•使肩胛骨上提的肌肉

健身教练(中级)培训计划及大纲

健身教练(中级)培训计划及大纲

健身教练(中级)培训计划及大纲1. 培训目标本中级健身教练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学员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提升其健身教练技能,使其能够在健身行业中胜任中级健身教练的职责和要求。

2. 培训内容2.1 理论知识培训- 健身基础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解剖学和营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与健身相关的常见疾病和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 计划制定与评估:研究如何制定适合不同客户需求的训练计划,并学会评估训练效果和调整计划。

- 健身器械和设备:了解常见的健身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安全要求。

- 个人形象与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专业素养,研究与客户有效沟通的技巧。

2.2 实践技能培训- 健身训练技术:研究并掌握不同健身训练方式和方法,包括力量训练、有氧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 健身指导与辅导:实践中与客户进行个性化的健身指导和辅导,包括正确的动作展示和指导、安全性提醒等。

- 团体课程管理:研究团体健身课程的组织和管理,包括音乐选择、动作编排和团队激励等技巧。

3. 培训要求- 学员需具备基本的健身知识和经验,如有相关证书或学历者优先考虑。

- 学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学员需积极参与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完成相关作业和考核。

4. 培训计划安排阶段一:理论知识培训(2周)- 授课内容:运动生理学、解剖学、营养学、训练计划制定与评估- 研究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作业提交阶段二:实践技能培训(4周)- 授课内容:健身训练技术、健身指导与辅导、团体课程管理- 研究方式:实践操作、模拟训练、教学示范- 考核方式:实践考核、教学演示阶段三:综合实训与评估(2周)- 学员实践指导:学员在真实健身场景中进行实践指导,并由培训导师进行指导与评估。

- 考核方式:实践指导考核、综合评估5. 培训师资力量本培训计划的讲师由经验丰富的健身教练和专业人士组成,确保学员能够接受高质量的培训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
培训大纲
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目录
一、培训目的与任务
二、培训对象
三、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培训内容与课时分配
五、健身教练课程模板
六、理论课内容培训纲要
七、培训工作及要求
八、培训师资
九、参考书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有关培训要求的规定,为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专项理论、专项技能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并结合我国健身市场对健身教练指导人员的从业要求,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目的与任务
通过健身教练的专业培训,使申报相应等级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者加深对健身教练行业的理解,掌握健身教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达到《标准》中各级健身教练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参加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做好准备。

二、培训对象
在健身场馆及健身俱乐部中希望规范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的健身教练;对健身教练职业感兴趣并准备从事健身教练工作的人员;大专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准备从事本职业的退役运动员。

三、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紧紧结合健身教练实际工作的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二)能力性原则。

注重学员理论和教学能力相结合,加强学员现场演练和练教学能力培养。

(三)灵活性原则。

授课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更多采用课堂讲与健身场馆的实际教学相结合,可适当采用参观、研讨的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四)认真性原则。

认真执行本大纲,突出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考核纪律和考勤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五)培训与调研相结合原则。

在培训过程中,应对有关培训内容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

四、培训内容与时数分配(一)培训总课时分配表
(二)专项培训课时分配表
(三)专项培训内容课时分配表
五、初、中健身教练课程模板
上课时间:早8:30至11:30. 下午2:00至5:30晚上时间:自习或辅导
六、理论课内容培训纲要
纲要中“★★”标记为高级以上健身教练学习内容。

七、培训工作及要求
(一)健身教练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理论、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教学、运动营养、销售客服四大部分,分别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培训教师承担培训。

(二)培训机构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的培训大纲实施,参考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教练培训课程安排制定授课计划。

(三)培训工作开始四周前须将培训计划及具体课程安排报当地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

(三)培训开始前,授课教师的备课内容,须递交健身教练技能培训负责人进行审核和指导,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统一教学思想,做好授课前的准备工作,保证培训质量。

(四)理论课教师授课前应撰写讲课提纲和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在课上合理运用,帮助学员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技术课教师应有教案。

(五)培训班的组织者应保证培训的场地和设施,包括理论课教室、练习场地、考试场所、电脑、投影屏幕、音响设施等,并尽可能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如教材和讲课提纲等。

(六)经培训合格后可申请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

八、培训师资
健身教练培训教师由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管理,根据全国培训具体情况进行调配和使用。

授课过程中需佩戴胸牌。

九、参考书目
《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理论职业培训教材》高教出版社《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职业培训教材》高教出版社《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