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夹具设计规范-
夹具技术规范与要求

夹具技术规范与要求夹具设计目录一.目的 (3)二.定义 (3)三.夹具技术总体要求 (3)四.夹具结构设计规范 (4)4.1、焊接结构件 (4)4.2、夹持形板(GAUGE) (4)4.3、夹持臂(ClLAMP) (4)4.4、基准定位销(LOCATE PIN) (5)4.5、整体基座 (5)4.6、单元支座 (6)4.7、垫片 (6)五.夹具制图规范 (6)六.夹具制造技术规范 (6)6.1、夹具材料要求 (6)6.2、夹具的制造精度 (7)6.3、夹具制造技术要求 (7)七.喷漆技术规范 (7)一.目的根据样车试制白车身的要求,对客户给定零件进行前期焊装车身及各分总成的夹持定位设计与制作。
二.定义2.1、试制夹具是多工位合并夹具,在一个工位上要实现较多板件的焊接,原则上一个总成中所有部件都能在此总成夹具上完成装夹和焊接,如遇少数难以实现夹具定位的非主要钣金件可采用简易定位工具、测定特征点坐标定位方法定位、手工划线等方式定位进行焊接。
2.2、所有夹具的夹紧方式原则上采用手动,主拼工位需增加气动。
三.夹具技术总体要求3.1、焊接夹具应满足产品结构、工艺和生产纲领,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夹紧机构和支承装置,保证焊接质量稳定。
3.2、夹具应有完善的装配定位基准,便于夹具制造、装配、调试和维修。
定位基准应按甲方要求实施。
3.3、夹具设计在保证工艺要求和刚性的情况下结构应简单合理。
3.4、夹具设计应体现夹具制造行业的先进水平。
3.5、夹具设计应考虑工人的安全性,焊钳与夹具定位件之间不发生干涉、工件放置及焊成一体后要取出方便,充分考虑焊钳通过性和操作方便性;总拼夹具的操作高度在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恰当,其它夹具基座上平面离地距离控制在380-460mm,焊接操作区的高度尽可能控制在800-900mm,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3.6、焊接零部件的装卸件采用人工方式。
3.7、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3.8、试制夹具的设计定位基准必须尽量保证与量产RPS基准统一;3.9、相关夹具(部件、分总成、总拼夹具)定位点应有延续性和统一性;3.10、尽量选择底盘安装硬点、车身附件安装硬点、主要定位孔、需要控制的型面作为定位点,如零件无上述功能处,也应尽可能采用用一般定位孔或重要安装孔定位;在不能使用孔定位或仅使用孔不能完全定位的情况下,可结合型面辅助定位,原则上不允许使用边缘线定位(不得已时,需经甲方确认方可采用);3.11、主要车身钣金件不允许出现欠定位,允许使用过定位以校正钣金结构件的回弹及扭曲,但不应造成零件划伤或破坏夹具;3.12、夹具支撑面与夹紧面(TEMPLATE)、夹持形板GAUGE、夹持臂(ClLAMP )应调质处理。
夹具标准

3、 装配: 3.1. 紧固螺栓采用内六角螺栓,公制标准件,在钢板厚度允许条件下,内六角头应沉入钢板表面 。 紧固需带弹簧垫圈; 3.2. 尽量从上方和侧面安装螺栓; 3.3. 定位销采用GB120-86标准销,自带装卸螺孔; 4、检测 4.1. 零件的检测采用常规量具检测; 4.2. 部件的检测采用常规检测或3D检测; 4.3. 夹具的整体检测采用3D检测,并出具最终检测报告。 4.4 夹具精度: 4.4.1主定位销的位置度公差:±0.1㎜; 4.4.2定位销的加工精度:直径+0.00~-0.05mm; 4.4.3定位面的装配公差:±0.2㎜; 4.4.4 翻转定位机构的重复定位精度:±0.2㎜(Φ200处㎜); 4.5 移动单元: 4.5.1 带有轴承及防尘装置; 4.5.2.设有限位块; 4.5.3.大型移动机构(重量大于80Kg)采用直线轴承; 4.5.4.小型移动机构采用无油润滑轴承; 5 、定位夹紧单元:
5.1 定位销应二维可调,定位销带定位面的应三维可调; 5.2. 定位夹紧块在定位夹紧方向一维调节; 5.3. 尽可能采用标准支承、定位销、连接块、过渡块和限位块,做成易换、易调整、易维修; 6、 材料表面及热处理: 6.1定位块:一般采用16mm厚的钢板,特殊部位采用19mm厚的钢板,材料采用45钢,调质T235 和发黑处理; 6.2定位销:40Cr钢,表面氧化处理,淬火 HRC55-60 ; 6.3 支承座:采用铸钢支承座,为本公司标准支撑座。 7、夹紧方式: 7.1.采用气缸自动夹紧或嘉手的手动夹钳夹紧; 8、 铭牌及标牌: 8.1. 设备设有本公司铭牌及设备标牌; 8.2. 铭牌固定上底板上。铭牌上标明夹具名称、夹具图号、使用车型、验收日期、制造商名称等 , 使用厚度为1㎜的铝板制做; 9、油漆: 9.1 生产线工装夹具均喷涂磁漆(颜色由买主规定),定位面及定位销要求发黑处理,夹具基准 面 要求防锈处理; 9.2 用颜色区分固定零件和运动零件; 9.3 外购件、标准件、非金属材料、铝件等为本色,不油漆; 9.4 所有的表面氧化零件均不油漆。
夹具设计要求

一、基本条件1-1适用车型:SGM MPV车型。
1-2一次动力条件:1-2-1 气压0.4~0.6Mpa(4~6kgf/cm2)。
1-2-2 动力电源:三相交流380V±10%50HZ,单相交流220V±10%50HZ。
1-2-3 车间内温度:-5O C~40O C。
1-2-4 车间内湿度:90%以下但无结霜。
1-3气动元件:1-3-1 气缸:日本SMC。
1-3-2 气控阀:日本SMC1-3-3 夹钳:台湾GOODHAND二、关于对焊接夹具的技术要求2.1焊接夹具应满足产品结构、工艺和生产纲领:15JPH要求,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夹紧机构和支承装置,保证焊接质量稳定。
2.2夹具应有完善的装配定位基准,便于夹具制造、装配、调试和维修。
定位基准应按甲方要求实施。
2.3夹具设计应考虑操作方便和安全可靠、维护修理方便,应保证焊接件装卸方便,使焊接件处于最佳焊接位置。
2.4夹具设计在保证工艺要求和刚性的情况下结构应简单合理。
2.5夹具设计应体现夹具制造行业的先进水平。
2.6夹具作业高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工作面)要求距操作底面0.7~0.8m范围内。
2.7焊接零部件的装卸件采用人工方式。
2.8焊接夹具气路设计时所有气压表用Mpa,夹具接口都有气动三联件。
2.9气缸运动不得有干涉,不得碰伤零件,不得伤人,动作应平稳。
2.10夹具的定位装置和夹紧机构装置应便于操作。
2.11应保证零件在夹具内能以最有利的顺序组焊,并应防止组焊件的变形,及容易取出焊好的组件。
2.12夹具内压紧机构的动力开关或手柄应尽量配置在夹具的边侧,用力方向也应尽量以从上到下,从左向右的习惯原则。
2.13夹具结构的零件部件要求标准化,规格化,统一化。
2.14焊夹具应有较好的可焊到性,保证合理的焊钳工作空间,如果可焊到性差,甲方在调试时可要求乙方在保证夹具精度及刚度的基础上修改焊夹具。
2.15焊夹具定位销用40Cr或更好材料制造。
汽车焊接夹具设计的规范化

Q:
SCI CE & TE NOLOGY I EN CH NFORMATI ON
工 业 技 术
汽 车 焊 接 夹 具设 计 的 规 范 化
范 野 任 微微 ( 新松 机器 人 自动化股 份有 限公司 沈阳 1 1 8 0 ) 1 6
摘 要: 随着 中I 经济的 发展 , 车行 业也 发展迅 速 , I I 汽 汽车的 丰型和种 类不 断增加 , 这就要求 其对应 的焊- i 产线能跟得 上汽车 车型和种 ' l  ̄ 的变换 。 在焊接 生 产线上 , 焊接 央具起 着重要 的作 用 , 因为在 生产 线上绝 大部分 的工作 为工件 的辅 助装 央 工作 。 说明 焊接 央具对 于 这 汽 车行 业 产品 质量 . 本之 间  ̄t- , 本文 分 析 了汽 车焊接 夹 具设 计及设 计规 范化 , 成 J i。 'l t - 以供参 考 。 关键 词 : 汽车焊接 夹具 夹具设计 规 范化 中 图分 类 号 : 6 U4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7 —3 9 ( 0 2 0 () 0 0 2 1 2 7 1 2 1 )4 c一0 8 —0 0
一
至旋 转机构组 成。
4. 夹紧 或支 撑单 元 的设计 3
3 rm 。 0 a
做 支 撑块 ( L0CAT0R)根 据 构 想 图选 4. 底 座 , 6 择 支撑 块 的 位 置 , 个 方 向 要 保整 5 l , 且3 整 0 底 座的 设 计 要 考虑 几 点 :1强 度 ;2 插 () () 3 设计夹 具的基本要求 根 3 1 满足 工艺 要求 . 支 撑 块 出 工 件 边 缘 约 3 m~5 a r mm 。 向 一 车 口 , 据 不 同 插 车 两 个 板 的 张 开 距 离 不 导 () 根据 底 设 计 夹 具 是 需 要 满 足 工 艺 要 求 , 用 般 为 距 工 件 外 延 0 5 使 . mm , 三 个 方 向 上 也 同来 确 定 插 车 口间的 距 离 ;3 地 脚 , 在 同 方 便 , 全 省 力 。 能 改 善 劳 动 条 件 , 省 要 保持 整 5 1 。 撑 块 的 材 质 一 般 为 尼 座 的 形 状 来 确 定 几 个 地 脚 , 时 也 要 考 虑 安 要 节 整 支 0 劳动 力, 且具有通用化 , 并 系列 化 的 特 点 。 龙 , 果 工件 需 要 折 边 , 么折 边部 位 的 支 地 脚 的 安 装 空 间 。 如 那 4. 7安全 防护 3 2 满 足现场 实 际要求 . 撑块 则为铁 。 由于 焊 接时 有 焊 渣 飞溅 , 焊接 时 操 作 者 要 结 合 现 场 实 际 条 件 , 据 实 际 情 况 4. 工 件传 传送 时的设 计 根 4
焊接工装夹具技术规范

UWH1/STG
黄华 HUANG Hua
参与编制人员 Rédacteur participant
DEPA/DVHL/PPC UWH1/STG UWH1/STG
史江波 SHI Jiangbo 刘景洪 LIU Jinghong 黄华 HUANG Hua
审核会签人员 Vérificateur participant
OR:2010/09/06
I
内部使用
焊装夹具技术规范
DPCA E34 0005—2010
目
目 前
录
录 ...................................................................................................................................................II 言 ................................................................................................................................................. IV
Q/DPCA
神 龙 汽 Biblioteka 有 限 公 司 企 业 标 准DPCA E34 0005—2010
焊接工装夹具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Technique des Dispositif de Serrage
2010—09—06 发布
内部使用
2010—09—06 实施 发布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焊接夹具设计及制作标准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第二车身厂焊接夹具设计制作标准编制:余水2010年3月22日焊接夹具设计及制造标准总体技术要求:1、所有的夹具均采用气动控制压紧及车型转换方式(特殊规定可采用手动压紧器压紧或不用压紧)。
2、夹具应保证可靠的定位,防止变形,确保装配焊接质量和精度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3、夹具工艺性能优良:各部件装配调整方便、人工焊接易于操作、产品取放方便、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操作方便快捷。
4、夹具上产品的高度应在700~800mm之间,对于四周焊接作业困难的应增加360°旋转转盘装置(特殊情况要求还需增加旋转定位锁紧装置)。
5、所有夹具须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
一、焊接件技术要求:1、焊缝高度不得<5mm、不允许有虚焊脱焊现象、重要部位须采用连续焊缝。
2、焊后清理焊渣、焊缝磨平。
所有部件在焊接后须退火消除应力再进行机加工。
-二、夹具底板1、夹具底板台面全部加工完成后厚度≮20mm,底板与槽钢等加强板料焊接前应校平,留有吊运点或叉车搬运位置,焊后应经退火处理和校平后再进行机加工等后续作业,加工完成后应对台面涂油处理。
2、加强筋规格选用标准(长方形的取最大值):(1)当夹具台面≤1400mm×14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10#以上槽钢;(2)当夹具台面>1400mm×14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16#以上槽钢;(3)当夹具台面>2000mm×20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20#以上槽钢;(4)底座周边的槽钢开口向外,中间加强筋用槽钢的间距不得>700mm.。
3、夹具台面的基准孔及网格坐标线:(1)基准孔:夹具台面上应留有两个坐标系的检测用基准孔,每个方向为两组,每组两个孔,孔径为φ10mm,孔距100mm.(在基准孔附近安装标牌或刻上钢字码,注明坐标数值)(2)网格坐标线:网格坐标线应与产品设计的坐标线对应。
深度及宽度均为0.5mm,间距为200mm.4、夹具台面的周边轮廓尽量与产品零件的轮廓相似,不得有突出的锐角,并尽量往里收,方便操作。
汽车焊接夹具设计的规范化

汽车焊接夹具设计的规范化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发展迅速,汽车的车型和种类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其对应的焊接生产线能跟得上汽车车型和种类的变换。
在焊接生产线上,焊接夹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生产线上绝大部分的工作为工件的辅助装夹工作。
这说明焊接夹具对于汽车行业产品质量、成本之间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及设计规范化,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焊接夹具夹具设计规范化1 焊接夹具的定义焊接夹具是将焊件准确定位并夹紧,用于装配和焊接的工艺工装。
2 基准点及车线的规定2.1 车线一般情况下汽车坐标系的原点规定为车前轮轴心线的中点。
TL或X为车长;以车前轮为原点向车尾方向为正,向车头方向为负。
BL或Y为车宽;以车的对称中心线为原点,面对车的行驶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WL或Z为表示车高;以车前轮为原点,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见图1;有时,汽车生产厂家也可自行规定基准点及坐标系的位置。
2.2 夹具组成一套完整的夹具一般由若干夹紧单元(POST)、基板(BASE)、举升机构(LIFTER)甚至旋转机构组成。
3 设计夹具的基本要求3.1 满足工艺要求设计夹具是需要满足工艺要求,使用方便,安全省力。
要能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劳动力,并且具有通用化,系列化的特点。
3.2 满足现场实际要求要结合现场实际条件,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夹具。
3.3 结构合理夹具设计要便于加工制造、检验、装配、调整、维修、日常维护。
夹具结构要开敞,工人操作方便。
焊前的工件用容易放在夹具上面,焊后的工件应容易取出,这一点对夹具尤为重要,也是判定夹具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3.4 可更换性有的夹具需要适用几种不同型号的产品,这就需要夹具具有可更换性,更换必须方便,而且需更换的件越少越好。
3.5 图样清晰夹具设计时要保证图样清晰,每个组成单元要正确,结构统一完整。
3.6 计算说明对于重要、特殊的夹具,在设计时要有设计计算书,保证设计的夹具安全可靠。
焊接工装夹具设计说明

1 焊接组合件的分析“长江750B摩托车”停车支架由6部分组成,分别由支撑板、踏杆、横管、站脚管、支撑管和限位块组成。
由被焊接零件图可知,可以通过横杆与站脚管的中心线来作为基准来对支架进行定位夹住。
停车支架总体结构是管状型,因此多采用钩型正压和侧压夹紧器固定整个管型焊件,横杆采用侧压夹紧器方便安装定位;在停车支架踏杆的右边设计一个挡块可以防止踏杆的左右移动并起到对踏杆定位的作用,再用钩型夹紧器将其夹住以防止踏杆的前后移动;在停车支架的支撑管处设计一直长杆螺栓和钩型正压夹紧器防止它左右前后移动;支撑板采用螺旋螺钉定位器防止前后左右移动;另外,限位块处设计两个楔形挡块用于定位。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其形位公差的要求,确保精确定位是关键。
2 工装夹具定位原理、定位方式及设计原则2.1 定位原理工件及工装夹具的定位原理,自由物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6个自由度,即沿OX,OY,OZ三个轴向的平动自由度和三个绕轴的转动自由度;要使工件在夹具体中具有准确和确定不变的位置,则必须限制6个自由度,工件的6个自由度均被限制的定位叫做完全定位;工件被限制自由度少于6个自由度,但仍然能保让加工要求的定位叫不完全定位。
在焊接和生产中,为了调整和控制不可避免产和应力和变形。
有些自由度不必限制,故可采用不完全定位的方法。
2.2 定位方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是通过工件上的定位基准与定位器的工件表面接触或配合来实现的。
在设计夹具时首先应根据工件的形状选择合理的基准,尽量选用零件粗糙度适宜的面作为基准。
从“长江750B摩托车”停车支架各个零件可以看出,整个被焊件的主结构是圆柱形,由此工件可以采取以外圆柱面定位。
本定位器采用钩型正压管夹紧器,由于此压紧器有V形支撑座,安装方便而且定位对中性好。
2.3 工装夹具设计原则焊接工装设计是焊接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装设计的质量对生产效率,加工成本,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等具有直接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板(自制件) 气缸(外购件)
L支座(标准件)
焊夹设计的基本步骤
2、部件总图设计 气缸的选择 在定位夹紧部件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气缸,夹紧力=气
缸的缸力X力臂L=夹紧力X夹紧力臂,而夹紧力大小应以 能克服制件的弹性变形保证定位准确可靠为宜。夹紧时 不应破坏制件定位时所处的位置,应使制件与定位面紧 密贴合,使制件处于正确的空间位置为保证使用安全, 当夹具处于夹紧状态时,应能自锁;夹头打开应当限位, 打开角度不应过大,一般小于135度。气缸打开位置距产 品的最小距离大于30mm。
标准件、外购件、电气路及水气路、图纸等问题的技术性要求。 夹具式样书包含:夹具机构形式、上件顺序图、打点图、焊钳接近形式、产
品RPS定位点的分布图、各定位点的基准图等。 2、调入本工位有关产品数模,参考三维模板及典型结构,了解该项目涉及的标准 件的形式(如铰链板、垫片、定位销、导向块、导向板等)。 3、选择焊钳:根据式样书提供的焊钳类型(或提供的参考的焊钳型号),预选适 合的焊钳。
焊夹设计的基本原则
• 分总成、总成基准统一:同一制件分总成到总成,其定位销要求一致,确保驾 驶室形成过程有一个可靠的统一的基准,有力的控制了驾驶室上端尺寸的飘移, 为后续工位焊接创造良好条件。
• 合理的定位夹紧点:在定位方式和定位夹紧点的选择上,应确定在冲压件尺寸 比较稳定,形状比较规则,回弹比较小的地方,尽量采用定位孔,辅以定位面。 定位孔一般采用圆销和菱形销搭配使用,克服孔重叠产生的累计误差。
焊钳的选用
C型气动焊钳
初选焊钳的插入
X型气动焊钳
焊夹设计的基本步骤
1、总图设计 总图的3D设计 建立一个总装配输入夹具号:_H08-61-15(16) ,注意在夹具号前加下划线,
在总装配中建立各个分装配:数模SM (产品+坐标轴+焊点) 、焊钳(GAN)、ASP、 底架(BASE )、POST(所有部件装配)、S00(辅助支架装配)、QL(气路部件图), 并分别加以约束-固定, 其中ASP包含所有定位块,夹紧块,定位销及产品接触的 零件等。
1、总图设计 总图名细表的设计
填写制造令号 部件号 填写部件名称 表示对称制造 辅助支架号 标准件规格 标准件号 填写标准件名称
焊夹设计的基本步骤
填写
填写
填写
设计不 填写
设计不 填写
填写夹 具名称
填写特 殊说明
自制件 属性
外购件 属性 库存件属 性
焊夹设计的基本步骤
2、部件总图设计 部件总图3D设计 部件总图应能清晰表明具体结构。一般由
天竹夭的店
2020年6月19日
焊夹设计规范
焊装专业简介 焊接夹具的概念 焊接夹具包含内容 焊夹设计的基本原则 焊夹设计前期准备 焊夹设计的基本步骤
夹具气缸动作顺序
装配结构树 2D图规范
焊装专业简介
• 汽车生产的三大工艺:焊装、涂装、总装 • 焊装是焊接工艺装备的简称,它是在焊接结构生产的装配和焊接过程中起配合与辅助
夹具式样书
夹具式样书
夹具式样书
夹具式样书
夹具式样书
夹具式样书
夹具式样书
夹具式样书符号说明
夹 具 式 样 书—3D形式
• 根据式样书提供的产品RPS定位点及辅助定位点的位置图,确定定位块、夹紧 块、定位销的位置,插入适合的定位块、夹紧块、定位销,这也就是3D方案。
焊点图
工艺卡
时序图
• 保证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符合图纸和技术条件要求:夹具必须使被装配的 产品获得正确的定位和可靠的夹紧,并且在焊接时它能够防止焊件产生变形。
• 焊接夹具应保证有足够的焊接空间和较好的焊接可见性:以使工人操作安全、 方便。特别是有转动和移动的夹具,要使工人有足够的空间操作,以免出现 人身事故。
• 产品的单件放入,整件取出特点:从夹具中取出焊合后的产品要方便,夹具 应使装配和焊接过程简化,操作程序合理;产品装件或卸件相当方便,不受 夹具上的各种器件干涉,也不被夹具卡住而无法卸下。
焊钳 部件
按钮支架 水平调整脚
数模
底架
气路部件 基准销 保护盖
焊夹设计的基本步骤
1、总图设计 总图的2D设计 在总图2D图中标注外轮廓尺寸;操作高度;坐标线(与汽车坐标线统一);
工作台高度;部件号(用气球文字标注)。
产品位置 操作高度
产品位置
部件号
工作台高度
坐标线
外轮廓尺寸 =长X宽X高
表示对称制造
作用的夹具、机械装置或设备的总称。 • 含盖内容:公用动力、钢结构、机器人集成、自动焊接装置、往复杆输送线、焊接夹
具、焊接设备、焊钳、吊装系统、装配夹具、焊接检具。
焊接夹具的概念
焊接夹具的概念: 把车身冲压件在一定的工艺装备中定位并夹紧,组合成车身 分总成及总成,同时利用焊接的方法使其形成整体的过程称为装焊过程。它是车 身的装配和焊接连续进行的一个过程。装焊过程所使用的夹具称为焊接夹具。
• 可调整特性:定位销三维可调、定位型面可调,调整垫片按通用标准。 • 夹具的基础—底架:采用焊接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不变形,夹具的台面应
设计基准孔和加工坐标网格线作为检测基准。 • 焊接夹具设计的模块化、标准化:除夹具的过渡板、气缸摇臂、特殊连接板外其
余尽量采用ACJ标准。
焊夹设计前期准备
1、解读设计要求(或技术协议)、分析本工位夹具式样书、平面布置图和工艺卡。 设计要求(或技术协议):阐明了该项目对夹具设计中的涉及到的标准件、非
焊接夹具包含内容
焊接夹具应包含内容:产品数模、定位夹紧部件、工作台、气路部件、ASP及 其焊钳等,在夹具上有产品的摆放位置,有焊点的位置及每个焊点的焊钳模拟位 置。
焊钳 底架 回转工作台
数模 部件 气路部件
按钮支架
焊夹设计的基本原则
• 模拟干涉的分析与检查:焊接夹具设计要充分考虑与焊接设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钳、输送 线等的配套关系要求,采取3D设计及模拟分析手段,模拟运动轨迹,防止 干涉等现象的发生。
基础元件L支座、过渡板、定位块、定位销、 夹紧块、铰链板合件、气缸或手动夹紧器等 机构组成。 Data中存放部件设计中作为基准 用的点、线、面、局部曲面片及坐标系等资 料信息。
不提取件 (<_N.*)
零件号(必加 下划线)
标准件号(必 加下划线)
夹紧臂打开位置
铰链板合件(标准件)
摇臂(自制件)
衬套(外购件) 夹紧块(标准件) 定位块(标准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