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课论文

高分子化学课论文
高分子化学课论文

高分子化学的认识与感悟

摘要: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同时还涉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本文是讲述我在学习了高分子化学这门课程之后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理解,以及我感兴趣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聚合方法的理解。

关键字:高分子化学高分子聚合物聚合方法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of Polymer chemistry

Abstract:polymer chemistry is a subject of research the polymer compounds synthesis and chemicalreaction,and involving the Polymer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 This article is about my study polymer chemistry in the course of this course after the master,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I am interested in polymer chemistry course of polymerization methods.

Key word:Polymer chemistry ; polymer ; Polymerization methods.

一.我对高分子化学的掌握

1.什么是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合成(聚合)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同时还会涉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同时也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加工成型和应用等方面。

高分子也成聚合物(或高聚物),有时高分子可指一个大分子,而聚合物则指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非常的大,小到几千,大到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我们有时将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高分子化合物叫低聚物。

2.高分子的分类和命名

2.1高分子分类

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高分子进行多种分类,例如按来源、合成方法、用途、热行为、结构等来分类。

在高分子课程学习中,我们对高分子的分类是按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角度来考虑,是按照主链结构将高分子分成三大类:

①碳链聚合物:主链完全有碳原子组成,比如绝大部分的烯类和二烯类的加

成聚合物。

②杂链聚合物:主链除了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比如聚醚、

聚酯、聚酰胺等缩聚物和杂环开环聚合物以及大多数天然高分子。

③元素有机聚合物:主链中没有碳原子,主要由硅、硼、铝和氧、氮、硫、

磷等原子组成,但多半是有机基团,比如甲基、乙基、乙烯基、苯基等。

如果主链和侧基均无碳原子,则称物价高分子,像硅酸盐之类。

2.2高分子命名

在有机化学中我们就学过聚合物的命名,在高分子化学中聚合物的命名跟我们以往的命名没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命名方法主要分两类:

①单体来源命名法:就是聚合物名称以单体名为基础。比如乙烯的聚合物我

们称为聚乙烯。

②结构单元命名法:就像有机化学里一样,先确定重复单元结构,排好单元

次序,命名。最后在名字前加一个聚就可以了。

3.聚合反应与聚合方法

3.1聚合反应

在我们学习高分子化学过程中,聚合反应贯穿了我们整个课本,从缩聚和逐步聚合到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开环聚合等,聚合反应中有涉及到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还有聚合物的大分子的结构、它们的链状和聚合物的聚集态、热转变之类的。我们知道聚合反应有很多种类型,同样我们可以将聚合反应分类。

在以前学习关于聚合物的反应时,我们很熟悉的有缩聚、加聚和开环聚合。在高分子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下面我说说我对着两种聚合反应的掌握情况。

3.1.1逐步聚合

多数缩聚和聚加成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其特征是低分子转变成高分子在缓慢逐步进行,每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逐步聚合中任何两分子(单体分子或聚合物分子)间都能相互反应生成聚合度更高的聚合物分子。

在课程在我们了解到逐步聚合反应的分类,比如,平衡缩聚和不平衡缩聚、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均缩聚和混缩聚及共缩聚等这些各种缩聚的反应机理、特征、聚合度、分子量分布等,在生活科研之中的应用,还有缩聚和逐步聚合要怎么样才能成功反应。

3.1.2连锁聚合

连锁聚合反应也称链式反应,反应中一旦形成单体活性中心,就能很快的传递下去,瞬间形成高分子。平均每个大分子的形成时间都非常短。聚合过程由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几步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差别很大。反应中只存在单体、聚合物和微量引发剂。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的单体主要是烯类、二烯类化合物。

像课本中的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都是属于连锁聚合。这几种聚合只是因为活性中心的不同而区别开:①:自由基聚合是因为其以自由基为活性中心,自由基共聚合也一样。②:离子聚合是以离子为活性中心,阳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是阳离子,阴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是阴离子。③:配位聚合的活性中心是配位离子。

在各种连锁聚合反应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解了它们的各自的特征、反应的单体结构和聚合类型、它们的反应机理、反应的动力学、它们各自反应的引发剂等等。以及各种反应在科研及生活中的应用。

3.1.3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区别

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区别如下:

①逐步聚合没有特定的活性中心和基元反应;而连锁聚合需要活性中心

就像上面所写各种反应的活性中心都不同,连锁聚合有链引发、增长、转移、终止等基元反应。

②逐步聚合的反应时逐步进行的;连锁聚合的反应是单体一经引发便迅

速连锁增长。

③逐步反应的体系中含单体和一系列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连锁聚合

只有单体和聚合物。

④逐步聚合分子量缓慢增加,转化率在短期内很高;连锁聚合的分子量

变化不大转化率随时间而增大。

3.2聚合方法

高分子化学中的聚合方法大致分为四种: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在课本中专门有单章介绍聚合方法,但其他各章节讲述聚合反应时也同样贯穿着聚合方法。下面我简要的介绍我在学习中对几种方法的认识:

①本体聚合:单体的本身加入(或不加)少量油溶性引发剂的在本体内的

聚合。比较难聚合,而且聚合热不易排除,但其操作简便,产物纯净。

②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油溶性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其反应速率

较小、分子量较低,比较容易反应,体系粘度低,传热、混合容易,温度易于控制;

但是聚合度较低,产物常含少量溶剂,使用和回收溶剂需增加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

③悬浮聚合:单体以液滴状悬浮于水中的聚合,主要由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

和分散剂四部分组成。反应容易进行。其容易洗涤、分离,产物纯度较高;但是产物容易粘壁,影响聚合釜传热和生产周期。

④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中以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主要由单体、水溶性引发剂、

水和乳化剂等组成。反应容易进行。其速度快、产物分子量大、体系粘度低、易于散热;但是乳化剂等不易除净,影响产物性能。

4.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聚合物化学反应的种类由聚合度和基团的变化(侧基或端基),大致分为三类:①聚合物基本不变的反应,而仅限于侧基或端基变化的反应,常称为相似转变。②聚合度变大的反应,如交联、嵌段、接枝和扩链反应。③聚合度变小的反应,如解聚、降解等反应。主要学习了聚合物化学反应的特征、反应的影响因素、聚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等等。

二、我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感悟

以上除去高分子材料类是我在高分子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在未学高分子化学前以为高分子化学就是我们所学的有机化学一样讲述聚合物之间的加成、缩聚之类的,还有对一些聚合物的了解,比如塑料、纤维、橡胶、蛋白质之类的那么一点点的了解。而高分子化学让我们了解到现在高分子科学的研究是以高分子化学为基础,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改性等,为高分子科学研究提供新生化合物、为国民经济提供新材料及合成方法。高分子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才深深的认识到,原来高分子化学和我们之间的密不可分,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手机上的材料、吃的饭、吃饭用的餐具、汽车的轮胎等等,多不胜数。我们的吃穿住行每时每刻都跟高分子打着交道。当我们睡到高分子的时候经常联想到的是塑料一类,更会联想到‘白色污染’。

很多污染是与高分子有关,但世界本来就具有双面性,带给我们污染的同时又带给了我们多少的便利,高分子在我们人类的文明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睡着绿色高分子的提出,高分子的污染将会便得越来越少。就比如说可降解塑料。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学习让我掌握了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知识,拓宽我的视野,让我深深感受到凭着我们自己的学习未来终将因为我们而改变高分子化学的学习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认识到高分子化学的广阔与前景,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由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到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生物医学高分子。高分子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

高分子的基础知识等到了解和加深,思维也随着高分子的广阔无限延伸,也为我们毕业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宽更广的发展。

三、我对聚合方法的理解

聚合方法分为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下面讲述我对各种聚合方法的理解:

1.本体聚合

本体聚合无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辐射能等作用下聚合。有时可能加入少量颜料、增塑剂、润滑剂、分子量调节剂等助剂。

1.1本体聚合的优点

①产品杂质少、纯度高、透明性好,尤其适于制板材、型材等透明制品。

②自由基,离子聚合都可选用本体聚合。

③气态、液态及固态单体均可进行本体聚合,其中液态单体的本体聚合最为重要。

④本体聚合适于实验室研究。例如单体聚合能力的鉴定,聚合物的试制、动力学研

究及共聚竞聚率的测定等。

1.2本体聚合的缺点

①聚合初期,转化率不高,体系粘度不太大,散热尚不困难。但当转化率提高,体

系粘度增大后,散热困难,加上自加速效应,放热速率提高。

②如散热不良,轻则造成局部过热,使分子量分布变宽;严重的则温度失控,引起

爆聚。

2.溶液聚合

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方法。

溶液聚合与本体聚合相比较:

①粘度较低,混合和传热较容易,温度易控制,较少自加速效应,可避免局部过热。

②在实验室,常用此法进行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③使用溶剂----单体浓度低,聚合速率相对较慢,还可能发生向溶剂的链转移,产

物的分子量一般也较低;要获固体产物时,需除去溶剂,回收费用较高;除尽聚合物中残余溶剂较困难;除尽溶剂后,固体聚合物从釜中出料也较困难。

④工业上溶液聚合多用于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场合如涂料、粘合剂、合成纤维纺

丝液、浸渍剂等。

3.悬浮聚合

溶解有引发剂的单体在强烈搅拌下,以小液滴状态悬浮分散于水中进行聚合单体液滴在聚合过程中逐渐转化为聚合物固体粒子。单体与聚合物共存时,聚合物一单体粒子有粘性,为了防止粒子相互粘结,体系中常加有分散剂,使粒子表面形成保护膜。

悬浮聚合体系一般由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及分散剂四个基本组分组成。

3.1悬浮聚合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粘度较低,简单安全,聚合热易除去,分子量及其分布较稳定,产物分子量一般比溶液法高,后处理工序比溶液法及乳液法简单。

缺点:产品中附有少量分散剂残留物。

3.2悬浮聚合的成粒机理及影响因素

许多烯类单体在水中溶解很小,可看作不溶于水。搅拌时,剪切力使单体液层分散成液滴。搅拌强度越大,生成的粒子越小。界面张力使单体液滴成珠状,并使相互接触的小液滴凝聚成大液滴。在一定的搅拌强度和分散剂浓度下,大小不等的液滴通过一系列的分散和结合过程,构成一定的动平衡,最后得到大小较均匀的粒子。由于反应器中各部分的剪切力不同,所以粒子大小仍有一定的分布。

3.3悬浮聚合中的分散剂

若停止搅拌,液滴将聚集变大,最后仍与水分层因此单靠搅拌形成的液一液分散是不稳定的。加之聚合到一定程度后,单体液滴中溶有或溶胀有一定量聚合物,就变得发粘起来。此时,两液滴碰撞时,往往会粘结在一起,搅拌反而促进粘结,最后会成一整块。为此,必须加入适量的分散剂,以便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防粘结。

①水溶性有机高分子物质。作用机理是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起保护胶体的作用,使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降低,使液滴变小。②不溶于水的无机粉末。呈粉末状吸附在液滴表面,起机械隔离的作用。

4.乳液聚合

在乳化剂及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状液进行聚合的方法在本体、溶液及悬浮聚合中,能使聚合速率提高的一些因素,往往使产物分子量降低。但在乳液聚合中,因该聚合方法具有特殊的反应机理,速率和分子量可同时较高。乳液聚合的粒径约为0.05~0.2 um,比悬浮聚合物( 0.05~0.2 mm )要小得多。主要组分有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及乳化剂。

4.1乳液聚合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安全。乳液的粘度低,且与聚合物的分子量及聚合物的含量无关,这有利于搅拌、传热及输送,便于连续生产;也特别适宜于制备粘性较大的聚合物,如合成橡胶等。聚合速率快,产物分子量高,在较低温度下聚合。适用于直接使用乳液的场合,如水乳漆、粘合剂、纸张、皮革及织物处理剂等。

缺点:当需要固体聚合物时,乳液需经破乳(凝聚)、洗涤、脱水、干燥等工序,生产成本较高产品中乳化剂等杂质不易除尽,影响电性能乳液聚合多用于生产丁苯、丁腈及氯丁等合成橡胶,也广泛用于制造涂料、粘合剂及纸张和织物等的处理剂等,如PV Ac乳液、丙烯酸酯类涂料和粘合剂等。其它如糊状PVC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偏二氯乙烯等单体都可用此法聚合。

4.2乳液聚合的主要组分及其作用

乳化剂:它可以使互不相溶的油(单体)-水转变为相当稳定难以分层的乳液,该过程称为乳化。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在于它的亲水基分子是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亲油)非极性基团(一般亲油基为烃基)构成的。根据极性基团的性质,乳化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及非离子型四类。乳化剂可降低界面张力,有利于单体分散成细小液滴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使乳液得以稳定使乳液得以稳定增溶作用,使部分单体溶于胶束内。

4.3乳液聚合机理

4.3.1聚合场所

聚合发生在胶束内。很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捕捉自由基,胶束内单体浓度较高(相当于本体单体浓度),胶束内单体浓度较高(相当于本体单体浓度),是油溶性有机单体和水溶性引发剂相遇的场所。此时体系中含有三种粒子:单体液滴、发生聚合的胶束成聚合物乳胶粒,及未发生聚合的胶束。随聚合的进行,水相单体进入胶束,单体液滴中的单体又重复溶解到水中。

4.3.2成核机理

两种可能的成核机理:①胶束成核:初级自由基或水相中形成的短链自由基由水相扩散进入胶束引发增长。②均相成核:水相中形成的短链自由基从水相中沉淀出来后,吸附了乳化剂而稳定增长。两种成核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单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和乳化剂的浓度。单体水溶性大及乳化剂浓度低时,有利于均相成核,如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反之则有利于胶束成核。如苯乙烯的乳液聚合。

4.3.3聚合过程

①乳胶粒生成期(成核期):聚合速率增加乳胶粒数增加;单体液滴不变;胶束

数减少胶束全部消失是该阶段结束的标志。

②恒速期:胶束消失起到单体液滴消失为止,乳胶粒数恒定,聚合速率也恒定。

③降速期:单体浓度减少,速率逐渐减少。

四、我对高分子化学的思考

高分子化学发展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在以前造成大量环境污染。而让高分子化学能可持续发展,需要使高分子合成材料与环境同化,增加循环使用和再生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乃至用高分子合成材料治理环境污染。研究合成高分子与生态的相互作用,达到高分子材料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等。学习高分子课程之后,让我了解到也认识到绿色高分子化学过程研究不远了。

09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4.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一、名词解释(1分×20=20分) 1.阻聚剂: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 23 2.笼闭效应:聚合体系中引发剂浓度很低,引发剂分子处于在单体或溶剂的包围中,就像关在“笼子”里一样,笼子内的引发剂分解成的初级自由基必须扩散并冲出“笼子”后,才能引发单体聚合。 3. 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的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28 4.自动加速效应(autoacceleration effect):p40 又称凝胶化效应。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由于聚合体系黏度增大而使活性链自由基之间碰撞机会减少,难于发生双基终止,导致自由基浓度增加,此时单体仍然能够与活性链发生链增长反应,从而使聚合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 5.半衰期: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27 三、简答题(5分×3=15分) 1.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预聚物分为那几种?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 2.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是否为同一概念? 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根本不同。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是指已经参加反应的单体的数目。 反应程度:是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数,用P表示。反应程度可以对任何一种参加反应的官能团而言是指已经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3.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特征 诱导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零。若严格取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初期:单体开始正常聚合,转化率在5%~10%以下(研究聚合时)或10%~20%(工业上)以下阶段称初期; 此时转化率与时间近似呈线性关系,聚合恒速进行。 中期:转化率达10%~20%以后,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直至转化率达50%~70%,聚合速率才逐渐减慢。 后期: 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后聚合速率逐渐减慢,直至结束,转化率可达90%~100%。 四、问答题(15分×3=45分) 1.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 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2.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熔融缩聚: 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缺点: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高分子化学结课论文

可控阳离子聚合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传统的阳离子聚合由于阳离子活性种的活性特高、反应速度极快,聚合反应和产品质量都不易控制。20世纪80年代Kennedy、Sawamoto等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可控阳离子聚合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改进主引发剂/共引发剂体系、添加络合剂、引入亲核试剂或调整溶剂等来降低增长碳阳离子的活性(即使C+稳定化)、抑制转移终止使各基元反应均得到控制,从而可合成出预定结构、分子参数和性能的聚合物。[1] 关键字:活性稳定阳离子可控 阳离子活性聚合的开发经过了几个反复过程。在Szwarc 开发出活性阴离子聚合后,人们认为阳离子聚合也属于离子聚合,与阴离子聚合机理相似,实现活性化应该极易.但经过大量实验后发现阳离子聚合副反应多.不像阴离子聚合那样易于控制,人们甚至对开发活性阳离子聚合失去了信心,认为乙烯基类单体不可能实现活性阳离子聚合。在此期间,由于受阴离子聚合的影响,人们的着眼点主要在如何使碳阳离子活性中心与反离子远离,形成松散离子对甚至裸阳离子,从而提高其活性。但乙烯基类单体的活性阳离子聚合却恰恰是通过使生长着的碳阳离子安定化而实现的。从活性阴离子聚合到实现活性阳离子聚合经过了近30年。[2] 传统的阳离子聚合由于自由阳离子活性太高,其总反应活化能一般在-40~~60KJ/mol.由于阳离子的活性种活性高,在链增长反应中还有一种较特殊的反应,就是异构化聚合,其结果得到的聚合链与原来单体的结构迥异。由于活性太高,导致反应速率太快,给化学工艺、工程上带来难于控制的问题。以丁基橡胶生产为例,由于反应速率太快,聚合放热过于集中,在化学工程上会带来一个传热问题,使得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发展前景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星期五, 02/26/2010 - 05:25 — wangting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第一、专业介绍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以高分子材料为基本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与化学的其它二级学科相比,它与现代物理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连带关系,其发展更加依赖于化学和物理学的进步,同时也对这两大轴心科学的进步产生深刻影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化学、物理性质,设计、创制出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制品。近年来,工业发展对新材料的大量需求和现代科技尤其纳米科技的飞速进展,从两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该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具有高强度和耐高温、强辐射等恶劣环境条件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具有特殊光、电、磁性能以及高效率能量传递和转化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对化学和生物多种刺激发生智能反应的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医药高分子材料等不断涌现,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第二、培养方案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在此,以北京大学为例: 1、研究方向 01.高分子可控合成与材料制备 02.高分子溶液及凝聚态物理

03.特种与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04.生物医用与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05.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器件 2、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树立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思想。 具备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熟练的外语基础,初具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胜任本学科有关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 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07综合化学I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4 )813综合化学II (分析化学和仪分、物化和结构)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上以北京大学为例) 第三、推荐院校 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 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

高分子化学期末试题

高分子化学期末试题 一、一、填空题 1、Lewis酸通常作为-------型聚合的引发剂,Lewis碱可作为-------型聚合的引发剂。 二组份Ziegler-Natta催化剂是由-------组成的主催化剂和由------组成的共催化剂组成。 2、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是-------、-------、-------;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 阳离子聚合的特征是-------、-------、-------、-------。 3、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初期的聚合速率方程是-------。欲提高自由基聚合的聚合物 的分子量,可采用-------(提高或降低)聚合温度、-------(提高或降低)引发剂浓度的方法。 4、用动力学方程推倒自由基二元共聚组成方程时做了5个假定。它们是-------、-------、 -------、-------、-------。 5、单体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判定,自由基的相对活性用-------判定。在用Q、e 值判断共聚行为时,Q值代表-------,e值代表-------;若两单体的Q、e值均接近,则趋向于-------共聚;若Q值相差大,则-------;若e值相差大,则-------。Q-e方程的最大不足是-------。 6、从竞聚率看,理想共聚的典型特征为-------。某对单体共聚,r1=0.3,r2=0.1,该共 聚属-------共聚,画出共聚组成曲线-------;若起始f10=0.5,所形成的共聚物的瞬间组成为F10,反应到t时刻,单体组成为f1,共聚物瞬间组成为F1,则f1-------f10(大于或小于),F1-------F10(大于或小于)。 7、从热力学角度看,三、四元环状单体聚合的主要推动力是-------,而十二元以上环 状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从动力学角度看,杂环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 8、线形缩聚的主要实施方法有-------、-------、-------、-------四种方法,其中-------聚合 方法必须采用高活性单体。 9、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可将逐步聚合分成-------、-------和-------;按反应热力学 特征可将逐步聚合分成-------和-------。 10、体型缩聚的预聚物可分为-------和-------两类,属于前者的例子有-------和--------, 属于后者的例子有-------和-------。 11、顺丁橡胶采用-------交联,二元乙丙橡胶采用-------交联。PMMA热降解的主 要产物是,PVC受热时发生--------。 12、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按下列分子摩尔比例反应,用Carothers方法计算凝胶点。 ①邻苯二甲酸酐:甘油=3.00:2.00②邻苯二甲酸酐:甘油=3.00:1.96。 二、二、完成下列反应式和合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1、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2、IIR的合成 3、聚甲醛的合成 4、PET的合成 5、HIPS的合成 6、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7、维尼纶的合成 8、 9、 H2C C H 2

普通化学小论文Word版

高分子化学的未来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三大领域之一,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物理化学、物理、加工成型、应用等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领域。如今,人们建立了颇具规模的高分子合成工业,生产出五彩缤纷的塑料、美观耐用的合成纤维、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高分子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构成材料世界的三大支柱。 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中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天然资源逐渐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们开始使用高分子化学合成材料来填补天然资源的空缺。据统计,在过去的40年间,人们对材料的需求以每十年增长五倍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塑料、纤维、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更出现了令人吃惊的发展速度。新型材料尤其是合成材料在电子、机械工业、建筑、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大大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因素。 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趋势 高分子化学代表的是一种前沿技术,其发展趋势也必然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先进工业发展的需求。未来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不仅将提高高分子合成材料的质量,更好地解决耐火性、耐久性等问

题,而且将更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交融,朝着绿色化、纳米化的方向发展,与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适应。 1.强调绿色效应 高分子化学带来的污染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高分子化学的原料和高分子材料在使用之后成为的废料。 高分子化学合成中会用到多种原料,例如催化剂、中间品、溶剂、助剂以及在研制和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废液。如果直接向自然环境中排放这些有害物质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未来的高分子化学将着重研究合成中的无毒无害和可再生原料。比如,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的以水和超临界流体 CO2 替代溶剂生产可降解的塑料、绿色农药、绿色涂料。同时,利用固体化现象控制和减少污染也将是高分子化学绿色化的有效途径。 大量使用高分子材料时,作为废物扔掉的高分子垃圾,不被水溶解和风化,不受细菌腐蚀。如果不被恰当地处理就会越积越多,成为严重公害。因此必须设法使高分子材料在使用后能适时分解消失。可降解塑料的产生为这一问题指明了解决途径。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其稳定性下降,成为在自然换境中更加容易降解的材料。尤其是生物降解材料,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势,已经成为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热点。 2.对资源的依赖减少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2

1. 涤纶聚酯属于 ( ) A. 线性饱和脂肪族聚酯 B. 线性芳族聚酯 C. 不饱和聚酯 D. 醇酸树脂 2. 能同时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的是 ( ) A. 丙烯腈 B. α—甲基苯乙烯 C. 烷基乙烯基醚 D. 乙烯 3. 在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中,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主要取决于向() 转移的速率常数。 A.溶剂 B.引发剂 C.聚合物 D.单体 4. 两种单体共聚时得到交替共聚物,则它们的竞聚率应是() A. r1=r2=0 B. r1= r2 =1 C. r1﹥1,r2﹥1 D. r1﹤1,r2﹤1 5.同时获得高聚合速率和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是() A. 溶液聚合 B. 悬浮聚合 C 乳液聚合D. 本体聚合 1. 分子量分布指数 2、竞聚率 3、引发剂效率 4、动力学琏长 5、阻聚作用 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为提高聚甲醛的热稳定性,可以采取的两个措施是什么?简述理由 2.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何种条件下会出现反应自动加速现象。采取什么措施可减轻这种现象? 3.分别绘出自由基聚合与缩合聚合这两类反应的分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示意图,简单说明反应特点。 4.欲使逐步聚合成功,必须考虑哪些原则和措施? 5. 解释笼蔽效应和诱导分解,它们对引发效率有什么影响? 四、写出下列聚合反应,并指出其机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3,3′-二(氯亚甲基)丁氧环的开环聚合; 2. 尼龙-66的制备;

3. 聚乙烯醇与甲醛的反应; 4. 有机玻璃的制备; 5. 环氧树脂的制备。 五、写出下列聚合反应的机理。〖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 四氢呋喃中用SnCl4 + H2O 引发异丁烯聚合,写出引发,增长,终止的基元反应。 2. 写出用AIBN 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的各基元反应。 六、计算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1. 邻苯二甲酸酐(1.5 摩尔)、乙二醇(1.35 摩尔)、甘油(0.1 摩尔)混合体系进行缩 聚。试求 a. p=0.98 时的X b.X = 500 时的p 2. 甲基丙烯酸甲酯由引发剂引发进行自由基聚合,终止后每一大分子含有1.50个引发剂残基,假设无链转移发生,试计算歧化终止与偶合终止的相对数量。 3. 在搅拌下依次向装有四氢呋喃的反应釜中加入0.2mol n-BuLi和20kg苯乙烯。当单体聚合了一半时,向体系中加入1.8g H2O,然后继续反应。假如用水终止的和继续增长的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均是1,试计算 (1)被水终止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2)继续增长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3)整个体系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指数。 一、选择正确答案填空【每小题1分,共5分】 1—5 : B B D A C 二、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诱导分解实际上是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1.聚合上限温度 2.引发剂效率 3.链转移反应 4.元素有机聚合物 5.配位聚合 二、解释说明下列概念的含义与区别(共8分,每题2分) 1. 连锁聚合,逐步聚合 2.线性缩聚和体型缩聚 3.平均官能度和凝胶点 4.凝胶效应和沉淀效应 三.合成题(共12分,每题3分) 写出下列高分子材料的单体、反应式、注明引发剂、催化剂及聚合反应类型 1. 尼龙-6 2. 聚苯醚 3. 聚芳砜 4. 聚丙烯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下列单体适合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并说明理由. CH2=CHCl, CH2=CCl2, CH2=CHCN, CH2=C(CN)2, CH2=CHCH2, CH2=C(CH3)2, CH2=CHC6H5, CF2=CF2, CH2=C(CN)COOR, CH2=C(CH3)-CH=CH2. 2. 用氢氧离子或烷氧基负离子引发环氧化物的聚合反应常在醇的存在下进行,为什么醇是如何影响分子量的

3. 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时,都存在自动加速现象,三者有何异同? 4. 举例说明自由基聚合时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电负性,氢键和溶剂化对单体聚合热的影响 高分子物理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1分) 1.高分子的构象 2.取向态 3.粘流态 4.自由结合链 5.附生结晶 6.高聚物驻极体 7.银纹 8.强迫高弹形变 9.缠结 10.凝胶纺丝 二.填空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5是填空题 1. 判断两种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可利用()表征(至少填两种)。 2. 当温度T=()时,第二维里系数A2= (),此时高分子溶液符合理想溶液性质。 3. 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品种是()、()、()(三种);合成纤维品种是()、()、()(三种);合成橡胶品种是()、()。 4. 高聚物加工的上限温度为(),下限温度为()。 5. 自由体积理论认为,高聚物在玻璃化温度以下时,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的膨胀是由于()。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

绪论 一、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 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____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 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纳米材料 B、配位聚合 C、基团转移聚合 D、导 电聚合物 2、高分子的概念是20世纪二十年代由_______首先提出的。 A、 Carothers B、Staudinger C、Flory 4、尼龙-610的单体为______。 A、癸二酸; B、己二胺 C、己二酸 D、癸二胺 5、有机玻璃、尼龙-6 、电木、Teflon分别是______。 A、酚醛树脂; B、聚四氟乙烯 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D、聚己内酰胺 二、填空题 1、大多数加聚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聚合机理。 2、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可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按其受热行为的不同可分为塑料和塑料。 三、写出下列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结构式 PE、PS、PVC、尼龙—66,涤纶 GAGGAGAGGAFFFFAFAF

四、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聚合度、质均聚合度好分子量分布指数 组分1:质量分数=0.6,分子量=1x104 组分2:质量分数=0.4,分子量=1x105 第二章逐步聚合 一、选择题 1、当m为_________时,进行缩聚反应易于环 化。 A、5; B、6; C、3和4; D、2 2、在低转化率时就能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是___。 A、熔融缩聚; B、固相缩聚; C、界面缩聚; D、溶液缩聚 GAGGAGAGGAFFFFAFAF

3、缩聚反应中,所有单体都是活性中心,其动力学特点是__。 A、单体慢慢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B、单体逐步消失,产物分子量很快增大; C、单体很快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4、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 到的作用为 _____。 A、提高聚合速率; B、控制分子量; C、链转移剂; 5、合成线型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 _______。 A、过氧化氢; B、草酸; C、正丁基锂; D、氢氧化钙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 一、选择题 1、苯乙烯在除溶剂种类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下列四种溶剂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则在__ ______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最小。 A、乙苯; B、苯; C、异丙苯; D、甲苯 2、生产聚氯乙烯时,决定产物分子量的因素是 __________。 GAGGAGAGGAFFFFAFAF

高分子论文

摘要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胶的质量取决于两者的配比,而控制缩醛度是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本文从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原理出发,通过实验着重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粘接性能能和水溶性等方面的影响,提供了制备高粘度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较佳的工艺条件,合成了性能较为优良的胶粘剂.该产品在耐水性、稳定性、毒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工艺阻聚剂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is the synthesis of water soluble polyvinyl formal glue, is red card. Glue quality depends on both ratio, and control the acetal degree is the key to grasp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lyvinyl formal adhesive principle, through the experiment discussed the amount of catalyst,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reactant ratio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formal adhesive and water soluble and so on, provide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viscosity of water-soluble polyvinyl formal adhesive better conditions, synthetic performance more excellent adhesive. The product in water resistance, stability, toxicity and so on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 Polyvinyl alcohol Polyvinyl formal Technology Polymerization inhibitor

61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试题15

河南科技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611考试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如无特殊注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 一、选择题(选一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哪一种聚合物进行热降解时所得的单体产率最高()。 A、PAN B、PE C、PMMA D、PVC 2. 自由基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的自由基浓度[M·]和寿命τ的变化规律是 ()。 A、[M·]增加,τ延长 B、[M·]增加,τ缩短 C、[M·]减少,τ延长 D、[M·]减少,τ缩短 3.下列单体进行聚合时,聚合反应热最低的单体()。 A、乙烯 B、苯乙烯 C、a-甲基苯乙烯 D、四氟乙烯 4.能够提高聚合速率而不降低聚合度的方法是()。 A、溶液聚合 B、悬浮聚合 C、本体聚合 D、乳液聚合 5.用AIBN引发醋酸乙烯酯自由基聚合反应,最不适合用作溶剂的是()。 A、苯 B、四氯化碳 C、乙酸乙酯 D、四氢呋喃 6. 下列体系聚合时,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与引发剂用量无关,该体系是()。 A、氯乙烯+ BPO B、苯乙烯+ BPO C、甲基丙烯酸甲酯+ BPO D、丙烯腈+ AIBN 7. 在高压聚乙烯中存在乙基、丁基支链,其起因是()。 A、分子间链转移 B、分子内链转移 C、向单体的链转移 D、链引发 8. 欲在25℃下进行苯乙烯的本体聚合,最合适的引发剂应选择()。 A、BPO B、AIBN C、过氧化氢+ FeSO4 D、BPO + 二甲基苯胺 9. 聚氯乙烯的分解模式为( ) A、侧基消除 B、侧链环化 C、无规裂解 D、解聚 10. 下列单体只能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是()。 A、异丁烯 B、丁二烯 C、苯乙烯 D、乙酸乙烯酯 11. 3mol甘油和4mol邻苯二甲酸酐形成的单体混合物的平均官能度以及由Carothers方程预测的凝胶点Pc分别 为()。 A、2.28,0.875 B、2.43,0.875 C、2.28,0.82 D、2.43,0.82 12. 自由基连锁聚合反应中,双基终止时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次方成正比例。 A、2 B、1 C、0.5~1 D、 0.5 13. 要合成苯乙烯(S)和丁二烯(B)的SBS型三嵌段共聚物,且分子量分布为单分散性,选择的最适宜的引 发体系为()。 A、RCH2OH + Ce4+ B、α- TiCl3-AlEt3 C、BF3-H2O D、萘+Na 14. 下列聚合物中,属于碳链高分子的是()。 A、尼龙6 B、聚甲醛 C、聚氯乙烯 D、聚碳酸酯 15. 某结晶性聚合物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黑十字消光图案,则其结晶形态是()。 A、单晶 B、串晶 C、球晶 D、片晶 16. 汽车轮胎跑快了,胎体温度升高,是由于()引起的 A、松弛 B、蠕变 C、内耗 D、弹性滞后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分子化学期末参考试题 1.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 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4.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5.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特征 诱导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零。 若严格取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初期:单体开始正常聚合,转化率在5%~10%以下(研究聚合时)或10%~20%(工业上)以下阶段称初期;此时转化率与时间 近似呈线性关系,聚合恒速进行。 中期:转化率达10%~20%以后,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直至转化率达50%~70%,聚合速率才逐渐减慢。 后期: 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后聚合速率逐渐减慢,直至结束,转化率可达90%~100%。 6.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7.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熔融缩聚: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缺点: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高分子化学课程论文:聚酯纤维的合成及应用汇总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年级201级化学班 姓名 论文(设计)题目聚酯纤维的合成及应用指导教师彭琪职称讲师 成绩 2016年6月17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1) 1.1聚酯纤维的结构 (1) 1.2聚酯纤维的性能 (2) 1.2.1物理性质 (2) 1.2.2力学性能 (2) 1.2.3化学稳定性 (2) 1.2.4耐微生物性 (2) 2.聚酯纤维的合成 (2) 2.1主要原料 (3) 2.2聚酯纤维的合成原理与工艺 (3) 2.2.1聚酯纤维的合成原理 (3) 2.2.2聚酯纤维的生产工艺 (4) 3.聚酯纤维的应用 (5) 3.1家纺用品方面 (5) 3.2交通运输方面 (5) 3.3工业方面 (6) 参考文献 (6)

聚酯纤维的合成及应用 学生姓名:学号:20135051 化学化工学院201级化学专业班 指导教师:彭琪职称:讲师 摘要:本文首先对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综述,然后介绍它的合成方法,最后介绍聚酯纤维的应用。 关键词:聚酯纤维;结构;性能;合成;应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fiber are summarized. The synthesis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lyester fiber are introduced. Keywords: polyester fiber; structure; properties; synthesis; application 引言 聚酯纤维是由大分子链中的各链节通过酯基相连的成纤聚合物纺制而成的合成纤维,目前,所谓聚酯纤维通常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PET),是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为原料,经酯交换、缩聚、纺丝和纤维后加工等四个步骤而制得。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1]。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简称PET纤维,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除此之外还有少量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简称PTT聚酯纤维。 1.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1.1聚酯纤维的结构 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其中工业化大量生产的为涤纶纤维,其大分子链化学结构式为 聚酯纤维采用熔体纺丝.所得纤维的截面一般呈圆形,纵向光滑平直。聚酯纤维的大分子链中有刚性的苯环和柔性的亚甲基链,其间由酯基连接,是典型的刚柔性兼备的线型大分子,且以刚性为主。涤纶大分子链存在折叠链和伸展链片晶,结晶度和取向度均较高,其结晶属于三斜晶系[2]。

高分子材料与化学论文

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姓名:姚祥学号:6100211160班级:电子113班 摘要:这篇文章对高分子材料基础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应用基本要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本文主要对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等发面进行了阐述。对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基础医学领域应用生物医用高分子发展前景医用功能高分子 正文部分: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各大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地被人们发掘出来,各种功能型的高分子为人所利用。使得围绕高分子的产业链的都飞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开发出能应用于医疗的各种新型材料,经多年的研究已发现有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符合医用要求,我们也把它归属于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和活体组织接触,具有诊断、治疗或替换机体中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作用。 2.高分子材料基础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 研究高分子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几个领域。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改性,担负为高分子科学研究提供新生化合物、为国民经济提供新材料及合成方法的任务。高分子物理主要研究高分子及其聚集态的结构、性能、表征以及结构与性能、结构与外场力的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高聚物作为材料的合理使用。高分子工程是研究涉及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成型工艺及相应的理论、方法的研究,为高分子科学与高分子工业间的衔接点。 3.医用高分子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开发出能应用于医疗的各种新型材料,经多年的研究已发现有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符合医用要求,我们也把它归属于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一般归纳起来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化学稳定性好,在人体接触部分不能发生影响而变化; 2、组织相容性好,在人体内不发生炎症和排异反应; 3、不会致癌变; 4、耐生物老化,在人体内材料长期性能无变化; 5、耐煮沸,灭菌、药液消毒等处理方法; 6、材料来源广、易于加工成型。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4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试题

843 华南理工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共 6 页 高分子化学部分(75分) 一、 填空题(14分,每小题2分) 1. 以下单体中适于自由基聚合的有 阳离子聚合的有,阴离子聚合的有 A. 苯乙烯 B. 偏二氰基乙烯 C. 异丁烯 D. 乙烯基丁醚 E. 丙烯酸甲酯 F. 氯乙烯 G. 对氯苯乙烯 2. 本体聚合是指。 3. 活性聚合是指; 开环聚合是指。 4. 对于可逆平衡缩聚反应,在生产工艺上,到反应后期往往要在下 进行,目的是为了 5. 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都 ,这是因为 6.氯乙烯悬浮聚合中,聚合度主要通过 来控制;聚合速率主 要通过来控制。 7.自由基聚合反应中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与聚合反应时间的关系是 阳离子聚合反应中分子量与聚合时间的关系是 ;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分子量与聚合时间的关系是 ;逐步聚合反应中分子量与聚合时间的关系是 二、 选择题(12分,每小题2分) 1.利用活性阴离子聚合制备苯乙烯-对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基乙烯嵌段共聚物时,加料顺序应为( )

A. 苯乙烯、对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基乙烯 B.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基乙烯 C. 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硝基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D. α-甲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苯乙烯、硝基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E. 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硝基乙烯 2.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不同引发剂时,聚合速度的大小顺序为:( ) A. 烷基锂<烷基钠<烷基钾; B. 烷基锂>烷基钠>烷基钾 C. 烷基钠<烷基钾<烷基锂; D. 烷基钾>烷基钠>烷基锂 3. BF3+H2O作为引发剂可引发的单体是() A. 苯乙烯 B. 甲基丙烯酸甲酯 C. 乙烯基乙醚 D. 异丁烯 E. 偏二氰基乙烯 F. 氯乙烯 4. 在自由基共聚中,共聚物组成与引发速率和终止速率( ) A. 有关 B. 无关 C. 关系很大 5. 以下聚合反应中,哪种情况可能产生自动加速效应()。 A. 全同丙烯的淤浆聚合 B. 丁二烯的顺式1,4聚合 C. 异丁烯的淤浆聚合 D.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6. 一般而言,取代基对自由基活性的影响比对单体活性的影响( ) A. 要大得多 B. 差不多 C. 要小得多 三、 问答题(24分) 1. 在某一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终止以双基偶合为主,试论述在以下情况下 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会出现什么变化? a) 在较低转化率下,发生向正丁基硫醇的链转移反应;(2分) b) 发生向聚合物的链转移反应;(2分) c) 转化率增大;(2分) d) 出现自动加速效应。(2分) 2.试说明以下化合物能否与己二酸反应生成聚合物,为什么?若能生成高聚 物,请简略说明所生成的聚合物的种类。(5分) a) 乙醇; b)乙二醇; c)丙三醇; d)苯胺;e) 乙二胺 3.与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相比,乳液聚合具有哪些优点和不足?(5分) 4.试论述α烯烃的自由基聚合的不足,及其Ziegler-Natta 聚合的优点。(6分)

高分子化学期末重点试题及答案

1、使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最快的聚合方式是(C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答案( C ) 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的( D )是过氧类引发剂引发剂效率降低 的主要原因 A.屏蔽效应 B.自加速效应 C.共轭效应 D.诱导效应 3、MMA(Q=0.74)与( C )最容易发生共聚 A. St(1.00 ) B. VC(0.044 ) C. AN ( 0.6 ) D. B( 2.39) 4、异戊二烯配位聚合理论上可制得( 6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1、丁二烯配位聚合可制得(B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5、是阻聚剂并可用于测定引发反应速率的是( B ) A.对苯二酚 B.DPPH C.AIBN D.双酚A 3、丁二烯(e=-1.05)与(D )最容易发生交替共聚 A.苯乙烯(-0.8) B.氯乙烯(0.20) C.丙烯腈(0.6) D.马来酸酐(2.25) 4、不需要引发剂的聚合方法是(D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5、常用于保护单体的试剂是( D ) A. BPO B.FeCl3 C.AIBN D. 对苯二酚 1、某一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属于(连锁)聚合 反应。 2、BPO在高分子合成中是(引发剂)剂,对苯二酚加在单体中用作(阻聚剂)。 3、氧在低温时是(阻聚剂 )、在高温时是(引发剂)。 4、常用的逐步聚合反应方法有(熔融)缩聚、( 溶液) 缩聚、(界面 ) 缩聚。 5、链转移剂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 ) 7、梯形结构聚合物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 8、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结构分别是(-[CH2CH2]n- )、(-[CH2CH(C6H5)]n- )、(-[CH2CHCl]n- )和(-[CH2CHCH3]n- )。 9、腈纶的化学名称是(聚丙烯腈)。 10、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论文

医用功能材料及应用学院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乔红斌 专业班级高091班 学生姓名张如心 学号 099034030

医用功能材料及应用 摘要:了解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近年来的应用研究及发展状况,综述国内外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性及研究成果,展望对未来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通过介绍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工脏器、药剂及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以及我国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对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认识和其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前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复杂而严格的多功能要求,这是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难以满足的,而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天然高分子)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的相似决定了它们在性能上能够彼此接近从而可能用聚合物制作人工器官,作为人体器官的替代物。另外,除人工器官用材料之外,医药用高分子材料、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也在积极地展开,它们被统称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1.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 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以医疗为目的,用于与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的无生命材料。其被广泛地用来取代或恢复那些受创伤或退化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以修复、替代为主)、药用高分子材料(以药理疗效为主)。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融合了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材料工艺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许多工程学问题。由于其与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接触,因此,医用高分子材料必须满足如下的基本要求:①在化学上是惰性的,会因为与体液接触而发生反应;②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③不会致癌;④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不会在材料表面凝血;⑤长期植入体内,不会减小机械强度;⑥能经受必要的清洁消毒措施而不产生变形;⑦易于加工成需要的复杂形状。 2.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的4个阶段 第1阶段:时间大约是7千年前至19世纪中叶,是被动地使用天然高分子材料阶段。这一时期的高分子材料有,大漆及其制品、蚕丝及织物、麻、棉、羊皮、羊毛、纸、桐油等。 第2阶段:从19世纪中页到20世纪20年代,是对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化

高分子化学卢江名词解释期末必考

名词解释 1.高分子或称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共价键有规律地连接而成的分子,具有高的分子量. 2.高分子化合物或称聚合物: 由许多单个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组成的物质。 3.重复单元由实际上或概念上是相应的小分子衍生而来 4.链原子:构成高分子主链骨架的单个原子 5.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主链结构组成的单个原子或原子团,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链单元。 6.重复结构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7.单体单元:高分子分子结构中由单个单体分子衍生而来的最大的结构单元 8.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单个聚合物分子中所含单体单元的数目。 9.末端基团(End Groups):高分子链的末端结构单元 10.加聚反应是指聚合产物分子的单体单元的组成与相应的单体分子相同的聚合反应 11.缩聚反应是指聚合产物分子的单体单元组成比相应单体分子少若干原子的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伴随有水、醇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12.均聚物如果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只有一种重复结构单元、并且该重复结构单元可以只由一种(事实上的、隐含的或假想的)单体衍生而来,则该聚合物为均聚物,否则为共聚物。 13.逐步聚合反应是指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物分子是由体系中的单体分子以及所有聚合度不同的中间产物分子之间通过缩合或加成反应生成的,聚合反应可在单体分子以及任何中间产物分子之间进行。 14.链式聚合反应是指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单体分子之间不能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只能发生在单体分子和聚合反应活性中心之间,单体和聚合反应活性中心反应后生成聚合度更大的新的活性中心,如此反复生成聚合物分子。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15.单体功能度(f ) 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分子要求至少含有两个以上的功能基或反应点,单体分子所含的参与聚合反应的功能基或反应点的数目叫单体功能度(f ) 16.反应程度P = 已反应的A(或B)功能基数/ 起始的A(或B)功能基数,反应过程中功能基的转化程度17.凝胶化现象在交联逐步聚合反应过程中,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突然增大,失去流动性,反应及搅拌所产生的气泡无法从体系中逸出,可看到凝胶或不溶性聚合物明显生成的实验现象。 18.凝胶点出现凝胶化现象时的反应程度叫做凝胶点,以p c表示。 19.预聚物含有反应性功能基,在适宜条件下可进一步发生聚合反应的低聚物称为预聚物 20.固化由预聚体反应生成交联高分子的过程常称为固化。 21.无规预聚物中未反应功能基在分子链上无规分布,通常由交联型逐步聚合反应在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