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正式样本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报告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报告云南省茶产业具有独特优越的品种资源(大叶种品种,成规模古树茶)、独特优质的普洱茶产品(后发酵工艺,越陈越香的品质)、独特优美的茶树生长环境、独特多彩的各民族茶文化以及较好的茶产业发展基础。
面对国内外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消费意识、内外强劲增长的绿色有机茶消费势头以及内外茶产品供过于求以及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现实,云南省茶产业的发展着力于深入推进绿色生态有机茶园的建设,科学研究普洱茶的健康功效及作用机理,全面开发普洱茶健康新产品,创新营销云南茶产品,努力将普洱茶打造成为世界茶业第一品牌,到2022年使云南省茶产业的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
一、发展现状(一)发展规模1.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居全国第二位。
近年来,云南省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趋于基本稳定。
2017年,茶叶种植面积41.33万hm 2(62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51%,居全国第二位(见图1、2)。
2.茶叶产量小幅增长,居全国第二位。
近年来,云南省茶叶产量小幅增长,2017年茶叶产量39万t,占全国产量的14.94%,居全国第二位(见图3、4)。
图1 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万亩)图2 2017年全国茶叶种植面积前五名(万亩)云南大叶种茶:茶叶黄金带核心区·高山云雾出好茶·北纬23.5°附近·海拔1300~2300 m·云南著名茶山均分布在茶叶黄金带上茶叶大数据:大叶种茶黄金带——云南无量山/哀牢山 中国台湾嘉义县 印度阿萨姆邦香草可指香荚兰,有时也为称药草,是会散发出独特香味的植物。
通常有调味、制作香料或萃取精油等功用,其中很多也具备药用价值。
28图3 云南茶叶产量小幅增长(万t)图5 云南茶叶产值(亿元)图2 2017年全国茶叶产量前五名(万t)(图表数据来源: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办公室)3.茶产业产值增长较快,居全国前列。
2017年云南茶叶总产值达743亿元,过去三年,云南茶产业一二三产值增长较快(见图5)。
茶·茶文化·茶产业--关于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

茶茶文化茶产业--关于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
王天玺
【期刊名称】《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题记:古人云,“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曲茶”。
这说明,自古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缺不了“茶”。
今天我们就更缺不了“茶”,它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天然契合点。
因此,我和一些同志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而下乡调研时,特别留心茶,便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王天玺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总编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
【相关文献】
1.振兴茶产业重视茶繁荣——关于振兴景德镇茶叶产业的调查 [J], 亓丕华
2.振兴陕茶产业打造茶业强省——陕西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J], 郑双成;
3.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繁荣茶经济传播茶健康--浅谈通过茶文化传播引导全民饮茶,达到做大做强茶的产业发展 [J], 陈清岩
4.振兴茶科技,复兴茶文化,服务茶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浙江省茶叶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J], 梁月荣
5.发挥学会优势致力科技兴茶为湘茶产业振兴贡献力量——湖南省茶叶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节选) [J], 刘仲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生态茶叶调研报告

云南生态茶叶调研报告云南生态茶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对云南的生态茶叶产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生产环境、茶叶品种和市场销售情况,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调研方法1. 阅读相关文献和报道,了解云南生态茶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实地走访云南的茶叶种植基地和茶叶加工企业,与农民和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种植和加工过程、销售渠道等。
三、调研结果1. 生态环境良好:云南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地势起伏,气候多样,适合茶树生长。
2. 茶叶品种丰富:云南的生态茶叶主要包括普洱茶、滇红茶、绿茶等多个品种,各具特点。
3. 农民种植意愿高:云南农民对种植生态茶叶的意愿很高,认为这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区域发展。
4. 加工技术不足:部分农民和企业在茶叶的加工环节存在技术不足的问题,导致部分茶叶的品质无法达到市场需求。
5. 市场销售潜力大:云南的生态茶叶有较大的市场销售潜力,国内外消费者对其有较高的认可度,且价格相对较高。
四、建议1. 加强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加大对农民和企业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 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共同研究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3. 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云南生态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4. 拓展销售渠道:积极拓展国内外茶叶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增加产品销售额。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云南的生态茶叶产业具有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丰富的茶叶品种。
尽管存在技术不足和市场竞争的问题,但由于消费者对云南生态茶叶的认可度较高,生态茶叶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市场销售潜力。
相关部门应加强技术培训,与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品牌形象,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推动云南生态茶叶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与茶产业实践报告

乡村振兴与茶产业实践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乡村振兴与茶产业实践报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茶产业成为了许多乡村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云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云南省 地处低 纬 高原 ,雨 量充 足 ,气温适 宜 , 得天独厚 的 自然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 。经过多年努 力 ,以云南特 有大 叶种茶种 质资 源为基 础 ,科 技工
区农 业增 效 、农 民增 收和农 村经 济繁荣 做 出了巨大 的贡献 。
一
、
云南省茶产 业 出现新 的变化 特点
作者选育出 了一系列优 良茶树 品种 ,开发出云南普洱 茶 、滇绿 、滇红 、沱茶和七子饼茶等系列优质茶叶产
品 ,深受 国 内外 消费者 喜爱 。产茶 区主要 分布 在临
( 一) 茶 叶成 为云 南省农 业 “ 走 出去 ”重 要作
2 0 1 7 . 2 总第7 5 期 f 4 1
调查研 究 I ! n v e s d  ̄ m t i o n R e p o  ̄ l
2 0 1 0),为云南农 业 “ 走 出去 ”开展境外罂粟替代发
展工作作 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云南省按照国家要求 ,
云南省茶叶已经偏离 了正常农产品属性 ,价格远远超
南 省高 原特 色农 业产 业 的重要组 成部分 和农村 经济 的重要 支柱产 业之一 ,为促 进 云南省 特别是广 大 山
基 金项 目 :本 文 受 云 南省 科 技 计 划 重 点 项 目 《 云 南 高原 特 色农 业 产 业 经 济及 政 策研 究 》 ( 2 0 1 6 F A 0 2 7)、2 0 1 4 年度 国家 自科基金 项 目 《 滇 南跨 境 山区小农经济 :生计资本 对农 户多 目标行 为 决策的影响 》 ( 7 1 4 0 3 2 3 4 )、2 0 1 7 年云南省委宣传部重点培育新型智库项 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 :李隆伟 ( 1 9 8 7 一 ),男,四川广安人 ,博士 ,主要研 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 讯作者 :李 荣福 ( 1 9 7 1 一 ),男 ,云南曲靖人 ,研 究 员,云南省农业科 学院农业经济与信 息研 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
云南茶业现状分析报告最新

云南茶业现状分析报告最新引言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其在我国的种植和制作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为中国主要的茶叶种植和产出地之一,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使得云南茶业发展势头迅猛。
本文将对云南茶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云南茶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一、茶叶种植规模扩大云南地处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适宜的气候环境,适合茶叶生长和种植。
云南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云南茶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9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同比增长XX%。
茶叶种植的扩大不仅为茶叶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也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茶叶品质优势明显云南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而闻名,尤其是普洱茶、滇红茶和云南大白茶等。
云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茶叶生长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为茶叶的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云南茶叶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传统技术,使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更能凸显出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因此,云南茶叶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且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三、茶叶产业结构不尽人意虽然云南茶叶产业蓬勃发展,但是其产业结构并不尽人意。
目前,云南茶叶主要以家庭农场和小规模农户为主,缺乏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模式。
这导致茶叶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无法进一步提升。
此外,茶叶加工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云南茶叶产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力度,推动茶叶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云南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四、茶叶营销和品牌建设亟待加强茶叶的销售和市场竞争也是云南茶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目前,云南茶叶的营销渠道相对单一,依赖于传统的批发和零售模式,渠道和市场较为局限。
与此同时,云南茶叶的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不够,茶叶行业的品牌化程度不高。
这使得云南茶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定的困难。
因此,茶叶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云南茶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价格走势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增加,茶叶市场价格呈现出稳 步上涨的趋势。同时,受成本和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茶叶价格 也可能出现波动。
价格策略
各品牌在茶叶市场上的价格策略不尽相同,有的品牌以高品质和高价位 吸引高端消费者,有的品牌则通过低价策略吸引中低端消费者。
04
云南茶叶行业发展趋势
引进新品种和种植技术
加强与国内外茶叶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优质茶叶品种和先进的种 植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建立茶叶种植示范基地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和模式,提高茶农的 种植水平。
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提升品牌形象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云南茶叶品牌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立品牌管理体系
跨界合作
与其他产业进行跨界合作,拓展茶叶 销售渠道。例如与旅游产业合作,将 茶叶产区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 参观和体验;与餐饮业合作,在餐厅 或咖啡馆等场所提供自家品牌的茶叶 产品;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推出茶 叶主题的文创产品和周边商品等。通 过跨界合作,扩大茶叶销售渠道和受 众群体,提升品牌影响力。
VS
研究意义
有利于提高云南茶叶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有利于提升云南茶 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份额 ;有利于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饮茶的生活 方式,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2
云南茶叶行业发展现状
茶叶种植情况
茶园面积
云南拥有丰富的茶叶种植资源, 茶园面积较大,是全国茶叶主产 区之一。
积极参加国际茶叶展览和贸易洽谈会,开拓国际 市场,提高云南茶叶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加强与旅游业的结合
云南茶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茶行业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种植条件。
近年来,云南茶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茶叶的品质和知名度逐渐提升。
本文将对云南茶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品牌竞争、消费趋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
2. 市场规模云南茶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云南茶叶年产量超过20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0%以上。
茶叶产业链完整,涵盖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
茶叶销售渠道广泛,包括各类批发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
云南茶叶还远销国外,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的一成左右。
3. 品牌竞争云南茶行业存在激烈的品牌竞争。
目前,云南茶叶市场上的品牌多达数千家,涵盖了各类高端品牌、地方名优茶、民族品牌等。
其中,洱源茶、普洱茶、滇红茶等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一些茶叶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广告宣传和产品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然而,云南茶行业的品牌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牌认知度不高、品牌形象模糊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4. 消费趋势云南茶行业的消费趋势在不断变化。
一方面,传统茶叶消费人群逐渐老龄化,对传统茶叶的需求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他们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品牌和包装。
同时,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云南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茶旅结合、茶艺表演、茶文化教育等形式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5. 发展前景云南茶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市场逐渐扩大。
云南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得到认可,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云南茶行业的科技创新也在不断推进。
新的茶叶品种、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不断出现,为茶叶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同时,云南茶行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低端产品过多等,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解决。
6. 结论云南茶行业在市场规模、品牌竞争、消费趋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1413Report The Progress In Work And Life, Including The Recent Work Situ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Feedback On Problems, And The Deployment Of The Next Stage Pla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关于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正式样本关于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报告资料可用在工作生活中按规定定期或不定期汇报进度,汇报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反馈,下一段计划的部署,以保证计划有效地进行。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古人云,“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曲茶”。
自古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缺不了“茶”。
今天,我们就更缺不了“茶”。
在云南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茶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天然契合点。
茶业是永恒的产业茶叶的发现与开发,茶文化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如果说神农氏是农业的发明者,那么他同时也是茶业的发明者。
茶和中华民族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茶业在神州大地上的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
唐代陆羽写《茶经》,开宗之句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树的起源地在南方。
这个“南方”据专家研究很可能就是云南。
世界茶组植物已发现的有40种,分布在云南的最多。
在澜沧江、怒江和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古茶林。
勐海县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大茶树,高达32米,树龄有1700余年。
云南茶树近缘之多,大茶树年龄之长,可称世界之冠,说明云南的确是茶树起源的中心。
云南也是我国茶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有云南一些民族的军队参战,云南茶作为贡品献给了周武王。
《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
“银生”即现在的景东,是南诏国“银生”节度府所在地,说明早在唐朝的时候,澜沧江流域广大山区已是茶叶的重要产地。
到了明清,云南已有名茶问世。
徐霞客在日记中说,他到凤庆时,住在一位梅姓老人家里,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主人以太华名茶招待,“茶味甚佳”。
普洱茶在清代是贡茶,正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所说:普洱茶“每岁入贡,民间不易得也”。
茶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它发展了5000多年后还有生命力吗?茶业是云南广大地区“衣食万户”的产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它还有生存和竞争能力吗?这是我们当前必须回答的大问题。
实际上,茶业是一个永恒的产业。
正是在全世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的时代,茶的特有价值才真正显示出来,茶业才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领域。
茶业的发展,依托于它对人类生存的重大价值。
这种价值是人们在数千年的生活实践中逐步体味出来的,是通过现代科技而深刻认识的。
一片小小的茶叶,包含着500多种有机化合物,是人们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无价之宝。
正是这一片片小小的茶叶,可以延伸出一串长长的产业之链。
茶能解渴生津,是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饮料。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认为,经常饮茶,胜于服药,曾有诗云:“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当时的日本人荣西来中国学习,参与茶事活动,回国后说:“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木。
山若生之,其地则灵。
人若饮之,其寿则长。
”历史上和现实中爱好茶饮之人,多是健康长寿者。
茶饮从中国传出,已成为世界性的饮料。
许多专家预测,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
目前,茶饮品的开发方兴未艾,既有纯茶饮料,又有混合茶饮料。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瑞士雀巢公司都在开发茶饮料。
从发展趋势看,茶饮料市场不断扩大,茶饮料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大产业。
茶食品指含有茶叶的食品,既有主食,也有副食和零食。
茶米饭、茶面包、茶点心、茶饼干等已经面市,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食用茶叶比喝茶更能全面地摄取茶叶的有效成分,更有利于人们养生延年。
一旦茶食品进入千家万户,茶产业的根基就非常深厚了。
茶叶的500多种有机化合物中,有许多防病治病的药效成分。
比如,茶多酚能阻断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对防癌抗癌有明显作用。
氧自由基能引起细胞功能衰退,导致人体衰老,是“百病之首”,而茶多酚则具有极强的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功能。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茶叶中的药用成分提取出来,可生产出防治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炎等病症的系列药品。
茶叶中的茶色素色彩艳丽,着色效果好,稳定性极佳,本身含有多种营养保健物质,是食品、饮料最理想的着色剂。
利用茶叶成分,可以制造化妆品、芳香剂、防氧化剂、除臭剂,可以制造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有益人体健康的纺织品。
茶叶还可以用作饲料,茶饲料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喂猪可以提高瘦肉率,喂鸡可以提高产蛋率。
随着人们对茶叶功效认识的不断深化,茶叶发展正在经历一场革命。
随着茶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茶产业必将成为前景光明的、永恒的产业。
茶与农业现代化云南是农业大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十五”期间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农业现代化从何入手?必须寻找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只能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改造、提升粮、油、畜、果以及烟、糖、茶、胶等传统产业,使之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从云南实际出发,特别需要振兴的是茶业。
目前,云南茶业产值不算大,只有十几亿元,但茶业在云南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首先,茶业是“衣食万户”的产业,全省大多数地方都种茶,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人口达1300万,茶税构成许多地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例如,凤庆县有34万人种茶,几乎占到了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茶税占县财政收入的20%。
勐海县农民收入和县财政收入的30%都来自茶叶。
其次,云南贫困山区面积大,人口多,贫困群众吃盐穿衣,供孩子上学,主要靠茶叶收入。
对他们来说,脱贫靠茶叶,致富也要靠茶叶。
第三,茶业是成千上万的农户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直接走向市场经济的产业。
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迎面涌来,千百年来生活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环境中的农户怎样适应这种形势呢?生产出无污染、高质量的茶叶供应国际市场,是一条现实的出路。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振兴云南茶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现实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振兴云南茶业的条件是相当优越的。
生态条件好。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
云南地处亚热带山区,气候温和而湿润,日照短而多雾,土壤有机质丰富而排水通畅,茶叶嫩度好、茸毛多,芽叶内含物积累高。
早春回温快,春茶上市可以比闽、浙茶叶早一个月以上;采收期长达10个月,有利于均衡生产。
云南茶叶生产以资源采集型为主,开垦山坡地种植,基本无污染,农药残留量低,茶叶品质高,甘醇回味,经久耐泡。
云南这种生产高品质茶叶、建设世界一流茶区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还有利于发展特殊优质半发酵茶,如台湾的乌龙茶等。
种质资源丰富。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37个种、3个变种茶组植物中,云南有33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25个种和1个变种是云南独有的。
云南广袤的高原、山谷、丘陵上生长的不同类型的大茶树和古茶园,以及省茶科所建立的现代茶树资源圃,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树资源活体园。
云南独有的大叶茶种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良茶树品种,其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等含量均高于国外良种和国内其他茶区的小叶种。
生产历史悠久。
云南茶叶生产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唐宋以来得到较大发展,明清时期逐步形成的普洱茶成为茶中珍品。
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制作加工经验,形成了名牌产品,形成了广大的市场,也创造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点的云南茶文化。
茶园面积大。
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45万亩,采摘面积207万亩,均居全国首位。
科研力量较强。
省茶科所设在勐海,有科研人员200多人,建立了国家级茶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着800份种质资源,培育出“云抗10号”等优良品种。
思茅茶树良种场有科研人员18人,经营试验茶园1000亩,建场18年来共繁育良种苗木2000多万株,推广到全省100多个点,成为种苗科研、生产、加工的基地。
云南农业大学设有茶叶专业,培养高等茶叶技术人员。
一些地区的农校还设有茶叶专业,培训中等专业人才。
经营机制较新。
农业现代化要靠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从80年代中期的“三结合一体化”到今天的农业产业化,云南省茶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
思茅地区以“三结合一体化”形式建设的15万亩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型大茶园和加工厂,已初步实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年创产值超亿元。
龙生公司直接管理的茶园面积在3万亩以上,带动以种茶为主业的茶农就有4395户、16720人,其中光是从昭通地区转移来的特困群众就有11339人,茶户年均收入已达6000元。
大渡岗茶叶实业公司用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将国家、集体、个人连接起来,合理配置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大渡岗”优质品牌打开了销路,站稳了市场。
在国家投入和银行贷款未增加的条件下,茶场发展起1.8万亩茶园,使周边大渡岗、勐万两个乡11000茶农走上了致富之路。
这些不断创新、成长的茶叶农工贸一体化龙头企业为茶叶产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前景好。
据专家预测,茶叶将主导21世纪的饮料市场。
世界茶叶市场前景较为乐观,有机茶增长较快,年均增幅25%以上。
国内消费潜力更大。
比如,200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只有375克,低于世界人均年消费约500克的水平,也大大低于日本等国1200克的水平。
近年来,全国各地到云南采购茶叶十分活跃,包括浙江、福建、四川、湖南等产茶大省。
广西横县年产5万吨茉莉花茶,其中80%的茶胚来自云南。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在出口农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云南年自营出口1万吨,创汇约2000多万美元,发展外向型茶叶经济有较大的潜力。
茶业振兴十策云南茶园面积全国最大,茶叶产量全国第三,发展潜力不小,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重点发展烟草、矿产、生物、旅游产业的同时,对茶产业发展思路、指导思想、技改、投入等重视不够,科技含量低,单产低、品质差;加工工艺落后,名茶少,品牌杂;缺乏营销手段,市场占有率低;管理水平落后,销售环节多,税赋重,茶叶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效益不佳。
以勐海茶厂为例,那是生产“大益牌”普洱茶的龙头企业,有时年出口订单远远超过当年的产量。
但由于企业包袱和税赋重,缺乏资金收购原料,很难达到精制加工的生产规模,从而使一个市场看好的企业成了亏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