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第12课探索生命起之谜★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达尔文进论的主要观点;2掌握进论的主要观点,概括与宗教在人类起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培养生运用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

3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论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观点的产生原因。

引导生联系生物所内容去归纳达尔文进论的主要观点。

2、通过生预习、课堂展示本课主要内容,促进同的互相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的进步,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习解生物的巨大进步,了解进论带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的信念。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重点与难点重点:进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难点:分析与宗教在人类起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

★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论。

生物进论的确立挑战了封建神,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细胞说、进论、能量守恒和转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的三大发现。

本课内容重点介绍生物进论,上承“物的重大进展”,下启“从蒸汽机到互联(技革命)”,在本单元的教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过程导课:话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

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地抓起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于是起名为“人”。

后女娲背靠山崖,顺手摘下藤条,懒懒地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着,然後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于是女娲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越越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4单元教学设计: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4单元教学设计: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论证逻辑;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生命起源中的应用;
4.分析历史文献和生物学资料的方法论。
(三)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直观地呈现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论证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如分析历史文献和生物学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3.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生命起源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4.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指导学生改进。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和看法进行讨论。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成员之间积极交流、分享观点,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程,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4.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
作业布置时,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认真对待,确保作业质量。
2.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的完成。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4.对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应及时检查、批改和反馈,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汇报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精神。

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优秀教学案例

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优秀教学案例
我会设计一些讨论题目,如“你认为哪种生命起源假说最有说服力?”“你认为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索生命起源的?”等。通过这些讨论题目,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部分,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会让学生明确自己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还将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首先,学生将通过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挑战。学生将了解到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探索、质疑和验证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科学家们在探索生命起源过程中的重要实验和发现,如原始地球环境的模拟实验、氨基酸的合成实验等。通过对这些实验的了解,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来验证假设和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生命起源的思考,如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和西方古代的“神创论”。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知和探索。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活动,如小组讨论、小组报告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和进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我们通过讨论和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起源之谜的探索过程对人类的意义,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教案设计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一、当今世界对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特创论(或神造说)。

2、自生论(或自然发生说)。

3、生源论(或生生说)如:腐草为萤、泥土变鱼。

4、宇宙生命论(或泛生说)“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5、新自生论(或进化论)二、进化论1、生物进化论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文艺复兴以后,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的打击。

面向现实世界、面向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扩展,思想更加开放。

(3)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创立过程:(1)拉马克: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2)达尔文: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主要观点: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物种不断变异,新物种不断产生,旧物种不断灭亡;③物竞天择、生存竞争、自然选择是自然界的规律。

(3)赫胥黎:1863年,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一步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观点,进化论逐渐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3、意义(1)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界的“神创论”,是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使生物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2)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对欧洲思想界、科学界和宗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1)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2)神学、宗教、传说对人们思想的束缚;(3)近代科学尚未产生。

主要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受宗教神学的影响。

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4.组织实地考察或观看相关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起源的奥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3.通过学习科学家们为探索生命起源付出的艰辛努力,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精神。
(3)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结合实地考察或观看相关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起源的奥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生命起源学说展开讨论。
(2)讨论内容:学说的主要内容、论证方法、优缺点等。
(3)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
2.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加深学生对生命起源学说的理解和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2.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意识到生命起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生命起源的概念及主要学说:介绍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深海热泉生态系等学说。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阐述物种演化与生命起源的关系,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
(3)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破解生命起源之谜课程模块及章节:必修3第四单元备课时间:学科:历史备课组:高二主备教师:备课组长:组员教师二次备课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二)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本课内容重点介绍生物进化论,上承“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下启“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科技革命)”,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掌握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前完成备课教案教学资源:课本、地图册、同步练习册及配套练习、教师用书、网络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询问学生关于生命起源方面的知识大家知道多少?然后向学生介绍除“神创论”外生命起源的其它观点:“天外胚种论”即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天外飞来的;“自然发生说”即地球上的生命亘古就有;“化学起源说”即生命的起源是通过化学途径实现的等。

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目标引领课前板书目标,解读目标要点(教师)齐读目标(学生)标注目标要点活动导学一、教会的禁锢:1、神创说: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2)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教学设计10: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教学设计10: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本课隶属于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本课内容中的生命起源问题是新旧斗争和分歧的焦点之一,而进化论的提出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成果,具有典型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

2、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联系生物所学内容去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生预习(围绕胡克、拉马克、达尔文等生物学家,自制小课件)、课堂展示本课主要内容,促进同学的互相学习。

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学习理解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了解进化论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课前准备】本课教学要充分运用教材好课本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要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学会学习。

在积极探究的理解中,学生通过运用史料的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分析思维能力。

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今天关于生命起源的五种说法。

神创论(或神造说);自生论(或自然发生说);生源论(或生生说)“腐草化萤”、“泥土变鱼”;宇宙生命论(或泛生说)“地上生命,天外飞来”;新自生论(或化学进化说)。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1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1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Array【学习目标】了解《物种起源》; 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意义【学习模块】一、教会的禁锢学什么?神创说:(1)内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至高无上的创世神创造的。

(2)影响:①成为基督教会的精神支柱,被视为天经地义。

②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怎么学?神创说流行的原因: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②生物知识缺乏;③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④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二、拉马克和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学什么?(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

理论基础: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拉马克主要观点:①:认为生物从观点;②拉马克还提出了“”和“”两条重要法则。

怎么学?阅读第二子目,整合进化论产生的背景,及早期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注意要点学会了吗?早期生物进化思想诞生的历史背景包括()①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②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的推动③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的积累④基督教会承认上帝创世说有问题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三、达尔文的进化论学什么?⑴创立标志:年,达尔文发表,标志着的诞生。

⑵主要观点:①生物进化规律:经历由、由的发展过程②物种有共同的,物种变异是结果②生物渐变,而且变异,“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普遍规律(优胜劣汰)总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其中,“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

⑶意义:特点:进化论是最伟大的科学思想之一,时代进步产物。

作用:①挑战,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②把发展变化思想引进生物界,开创生物学的新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一、课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二、教材分析本课引言从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达尔文的主观努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和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取得重大突破的历史必然性。

旨在说明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同时也是科学家顽强探索、大胆创新的结果。

引言提纲挈领,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以加深学生对教材正文的理解。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神创说和进化论思想。

进化论思想取代神创说反映了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这两种观点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和对历史的重大影响,则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翔实的材料,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观点的认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

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产生原因。

引导学生联系生物所学内容去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对比分析、材料分析、情景再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学习理解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了解进化论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五、学情分析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在叙述时涉及面宽,跨度大,学生掌握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归纳,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较为枯燥的特点,可对教材内容多进行些提问。

充分运用教材好课本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要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学会学习。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今天关于生命起源的五种说法。

神创论(或神造说);自生论(或自然发生说);生源论(或生生说)“腐草化萤”、“泥土变鱼”;宇宙生命论(或泛生说)“地上生命,天外飞来”;新自生论(或化学进化说)。

你认可哪种观点呢?【讲述新课】一、教会的禁锢:1、神创说内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

世界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区、生产活动、生活习俗都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

各种文化都毫无例外地留下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

这些神话虽然说法不一,并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但都认为世界的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这就是神创说。

●上帝造人说《圣经》里说,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还创造了男人,后来看这男人独居十分寂寞,于是趁他熟睡时拨下他的一根肋骨,做了个女人来陪伴他。

所以女人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每个男人的一生都在找他的那根肋骨,只有找到了它,他才不会感觉到胸口疼痛。

兴许男人和女人的最理想境界是如胶似漆无话不说;而最悲惨的境界,也许一秒钟前认识一秒钟后又陌生,两条平行线,似乎永远也不可能相交。

(1)基督教会在欧洲成为精神支柱,被视为天经地义。

(2)基督教会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与回顾已学知识。

①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为了进行血液循环的研究,违反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以异端罪判处死刑。

(参见教材“历史纵横”介绍)②17世纪被罗马教皇处死的布鲁诺:(向学生稍作介绍)乔达诺·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时间是永恒的,太阳中心不过是宇宙无数星系中的一个。

后来,罗马教会宗教裁判所的密探,以和布鲁诺的“友谊”为名,私下邀请布鲁诺到威尼斯讲学。

然而当他高兴地到了威尼斯,便被关进了监狱,宗教裁判所给布鲁诺限定了“仁慈”的40天反省期,让他宣布放弃自己的观点,然而布鲁诺却坚持“异端”。

1600年2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宗教裁判所奉教皇克莱门特八世之命,向众多虔诚的基督教徒宣布了布鲁诺亵读神圣宗教的“罪行”,宣判了将布鲁诺处以火刑的决定,熊熊烈火吞噬了一个杰出科学家的生命。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2)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一方面从17世纪后期开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美法德等国建立,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力量。

另一方面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3)理论基础: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①发现: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发现了细胞;②发展与完善:(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向学生稍作介绍)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细胞学说;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从植物学扩展到动物学,并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细胞学说。

19世纪50年代,德国医生德马克等人把细胞学说和胚胎学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了细胞分裂,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

③意义: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恩格斯说:“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

”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实际上可以说细胞学说又是后两者的“基石”。

细胞学说在哲学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的标准特征而统一起来。

同时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为生物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认为细胞学说的建立是最令人信服地检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他把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列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此后,在细胞学说的基础上,人们对生物界进行了更深人的研究,发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即任何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发展了组织培养、克隆技术等高科技的生物技术。

过渡:正是在对细胞学说研究的基础上,一批生物学家逐渐认识到生物界中不同物种之间不仅存在联系,而且物种是可变的。

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论。

2、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1)生平简介: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

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提出了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演变而来的。

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2)主要成就:①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②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著名的进化原则。

前者指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用会退化,比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就是它经常吃高处的树叶的结果。

后者指后天获得的新性状有可能遗传下去,如脖子长的长颈鹿,其后代的脖子一般也长。

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

(3)意义: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除此之外,通过实验,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表明天上、地上物体运动都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事实上将上帝从无生命研究领域逐出。

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1、创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生物进化论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2、理论观点:(1)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2)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凡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那些有利的变异,经过世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生(1)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2)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比如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

(3)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

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如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53—1921年)译述了赫胥黎的部分著作,名曰《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

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未得到证明;达尔文进化论则主要从不定变异出发,通过生存斗争而进行自然选择,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取得了胜利。

九、板书设计及PPT(PPT见附件)(一)教会的禁锢:1、神创说内容:2、欧洲基督教上帝创世说的影响:(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1)思想基础(2)物质基础:(3)理论基础:2、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1、创立标志:。

2、理论观点:3、影响:(1)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2)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3)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十、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近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使学生对进化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课堂上从历史条件、确立标志、主要观点、社会影响、完善发展等五个方面展开,比较有效地突出重点内容。

科学与宗教的认识分歧是本课难点,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讨论总结的方式取得较好的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