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专项:分数应用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经典例题加练习带答案

六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经典例题加练习带答案

一.知识的回顾1.工厂原有职工128人,男工人数占总数的14,后来又调入男职工若干人,调入后男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5,这时工厂共有职工人.【解析】在调入的前后,女职工人数保持不变.在调入前,女职工人数为1128(1)964⨯-=人,调入后女职工占总人数的23155-=,所以现在工厂共有职工3961605÷=人.2.有甲、乙两桶油,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52倍,从甲桶中倒出5千克油给乙桶后,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43倍,乙桶中原有油 千克. 【解析】 原来甲桶油的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55527=+,甲桶中倒出5千克后剩下的油的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44437=+,由于总质量不变,所以两桶油的总质量为545()3577÷-=千克,乙桶中原有油235107⨯=千克. 【例 2】 (1)某工厂二月份比元月份增产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产10%.问三月份比元月份增产了还是减产了?(2)一件商品先涨价15%,然后再降价15%,问现在的价格和原价格比较升高、降低还是不变?【解析】 (1)设二月份产量是1,所以元月份产量为:()1011+10%=11÷,三月份产量为:110%=0.9-,因为1011>0.9,所以三月份比元月份减产了(2)设商品的原价是1,涨价后为1+15%=1.15,降价15%为:()1.15115%=0.9775⨯-,现价和原价比较为:0.9775<1,所以价格比较后是价降低了。

【巩固】 把100个人分成四队,一队人数是二队人数的113倍,一队人数是三队人数的114倍,那么四队有多少个人?【解析】 方法一:设一队的人数是“1”,那么二队人数是:131134÷=,三队的人数是:141145÷=,345114520++=,因此,一、二、三队之和是:一队人数5120⨯,因为人数是整数,一队人数一定是20的整数倍,而三个队的人数之和是51⨯(某一整数), 因为这是100以内的数,这个整数只能是1.所以三个队共有51人,其中一、二、三队各有20,15,16人.而四队有:1005149-=(人).方法二:设二队有3份,则一队有4份;设三队有4份,则一队有5份.为统一一队所以设一队有[4,5]20=份,则二队有15份,三队有16份,所以三个队之和为15162051++=份,而四个队的份数之和必须是100的因数,因此四个队份数之和是100份,恰是一份一人,所以四队有1005149-=人(人).【例 3】 新光小学有音乐、美术和体育三个特长班,音乐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人数的25,美术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人数的37,体育班有58人,音乐班和美术班各有多少人?【解析】 条件可以化为:音乐班的人数是所有班人数的22527=+,美术班的学生人数是所有班人数的337310=+,所以体育班的人数是所有班人数的2329171070--=,所以所有班的人数为295814070÷=人,其中音乐班有2140407⨯=人,美术班有31404210⨯=人.【巩固】 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比乙多加工20个,丙加工零件数是乙加工零件数的45,甲加工零件数是乙、丙加工零件总数的56,则甲、丙加工的零件数分别为 个、 个.【解析】 把乙加工的零件数看作1,则丙加工的零件数为45,甲加工的零件数为453(1)562+⨯=,由于甲比乙多加工20个,所以乙加工了320(1)402÷-=个,甲、丙加工的零件数分别为340602⨯=个、440325⨯=个. 【例 4】 王先生、李先生、赵先生、杨先生四个人比年龄,王先生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12,李先生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13,赵先生的年龄是其他三人年龄和的14,杨先生26岁,你知道王先生多少岁吗?【解析】方法一:要求王先生的年龄,必须先要求出其他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而题目中出现了三个“另外三人”所包含的对象并不同,即三个单位“1”是不同的,这就是所说的单位“1”不统一,因此,解答此题的关键便是抓不变量,统一单位“1”.题中四个人的年龄总和是不变的,如果以四个人的年龄总和为单位“1”,则单位“1”就统一了.那么王先生的年龄就是四人年龄和的11123=+,李先生的年龄就是四人年龄和的11134=+,赵先生的年龄就是四人年龄和的11145=+(这些过程就是所谓的转化单位“1”).则杨先生的年龄就是四人年龄和的11113134560---=.由此便可求出四人的年龄和:111261*********⎛⎫÷---= ⎪+++⎝⎭(岁),王先生的年龄为:1120403⨯=(岁). 方法二:设王先生年龄是1份,则其他三人年龄和为2份,则四人年龄和为3份,同理设李先生年龄为1份,则四人年龄和为4份,设赵先生年龄为1份,则四人年龄和为5份,不管怎样四人年龄和应是相同的,但是现在四人年龄和分别是3份、4份、5份,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0份,所以最后可以设四人年龄和为60份,则王先生的年龄就变为20份,李先生的年龄就变为15份,赵先生的年龄就变为12份,则杨先生的年龄为13份,恰好是26岁,所以1份是2岁,王先生年龄是20份所以就是40岁.【巩固】甲、乙、丙、丁四个筑路队共筑1200米长的一段公路,甲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2,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3,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4,丁队筑了多少米?【解析】甲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2,所以甲队筑的路占总公路长的11=1+23;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3,所以乙队筑的路占总公路长的11=1+34; 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4,所以丙队筑的路占总公路长的11=1+45,所以丁筑路为:11112001=260345⎛⎫⨯--- ⎪⎝⎭(米)【例 5】小刚给王奶奶运蜂窝煤,第一次运了全部的38,第二次运了50块,这时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来的57.问还有多少块蜂窝煤没有运来?【解析】方法一:运完第一次后,还剩下58没运,再运来50块后,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来的57,也就是说没运来的占全部的712,所以,第二次运来的50块占全部的:57181224-=,全部蜂窝煤有:150120024÷=(块),没运来的有:7120070012⨯=(块).方法二:根据题意可以设全部为8份,因为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来的57,所以可以设全部为12份,为了统一全部的蜂窝煤,所以设全部的蜂窝煤共有[8,12]24=份,则已运来应是5241075⨯=+份,没运来的7241475⨯=+份,第一次运来9份,所以第二次运来是1091-=份恰好是50块,因此没运来的蜂窝煤有5014700⨯=(块).【巩固】 五(一)班原计划抽15的人参加大扫除,临时又有2个同学主动参加,实际参加扫除的人数是其余人数的13.原计划抽多少个同学参加大扫除?【解析】又有2个同学参加扫除后,实际参加扫除的人数与其余人数的比是1:3,实际参加人数比原计划多11113520-=+.即全班共有124020÷=(人).原计划抽14085⨯=(人)参加大扫除.【巩固】 某校学生参加大扫除的人数是未参加大扫除人数的14,后来又有20名同学参加大扫除,实际参加的人数是未参加人数的13,这个学校有多少人?【解析】 11204003141⎛⎫÷-=⎪++⎝⎭(人).【例 6】小莉和小刚分别有一些玻璃球,如果小莉给小刚24个,则小莉的玻璃球比小刚少73;如果小刚给小莉24个,则小刚的玻璃球比小莉少85,小莉和小刚原来共有玻璃球多少个?【解析】小莉给小刚24个时,小莉是小刚的74(=1一73),即两人球数和的114;小刚给小莉24个时,小莉是两人球数和的118(=5888-+),因此24+24是两人球数和的118-114=114.从而,和是(24+24) ÷114=132(个).【巩固】某班一次集会,请假人数是出席人数的91,中途又有一人请假离开,这样一来,请假人数是出席人数的223,那么,这个班共有多少人?【解析】因为总人数未变,以总人数作为”1”.原来请假人数占总人数的119+,现在请假人数占总人数的3322+,这个班共有:l÷(3322+-119+)=50(人).【例7】小明是从昨天开始看这本书的,昨天读完以后,小明已经读完的页数是还没读的页数19,他今天比昨天多读了14页,这时已经读完的页数是还没读的页数的13,问题是,这本书共有多少页?”【解析】首先,可以直接运算得出,第一天小明读了全书的11911019=+,而前二天小明一共读了全书的1131413=+,所以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的14页对应全书的111241020-⨯=。

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奥数题

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奥数题

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奥数题一、分数除法应用题奥数题20题及解析。

1. 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4)/(5),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解析:设甲数为a,乙数为b。

根据题意可得(2)/(3)a=(4)/(5)b,则a=(4)/(5)b÷(2)/(3)=(4)/(5)b×(3)/(2)=(6)/(5)b,所以甲数是乙数的(6)/(5)。

b =(2)/(3)a÷(4)/(5)=(2)/(3)a×(5)/(4)=(5)/(6)a,所以乙数是甲数的(5)/(6)。

2. 一个数的(3)/(4)是18,这个数的(5)/(6)是多少?- 解析:首先求这个数,已知一个数的(3)/(4)是18,那么这个数是18÷(3)/(4)=18×(4)/(3)=24。

这个数的(5)/(6)就是24×(5)/(6)=20。

3. 有一堆煤,第一天运走了全部的(1)/(4),第二天运走了剩下的(3)/(5),这时还剩下12吨。

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解析:设这堆煤共有x吨。

第一天运走(1)/(4)x吨,剩下x-(1)/(4)x=(3)/(4)x 吨。

第二天运走(3)/(5)×(3)/(4)x=(9)/(20)x吨。

可列方程x-(1)/(4)x-(9)/(20)x = 12,即(20x-5x - 9x)/(20)=12,(6x)/(20)=12,x = 40吨。

4. 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12天完成,乙队每天修150米。

两队合修,完工时甲、乙两队工作量的比是2:1。

这条路有多长?- 解析:因为完工时甲、乙两队工作量的比是2:1,所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也是2:1。

甲队单独修12天完成,甲队的工作效率是(1)/(12),那么乙队的工作效率是(1)/(12)÷2=(1)/(24)。

乙队每天修150米,所以这条路的长度为150÷(1)/(24)=3600米。

六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一、分数变化题:1、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加上3,约简得1/3,分子加上8,约简得1/2,求原分数。

2、一个分数,将它的分子减去2,约简得1/3,将它的分子减去5,约简得2/9,求原分数。

3、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加上5,约简得7/9,分子减去8,约简得5/12。

求原分数。

4、一个分数,分子加上2,约简得3/5。

分子减去2,约简得1/3,求原分数。

5、一个分数,将它的分母减去2,约简得2/3,将它的分母加上5,就得3/8。

求原分数。

二、应用题1、一根电线长80米,第一次截下全长的2/5,第二次截下余下的2/5,这根电线还剩几米?2、甲、乙、丙三筐苹果共重95千克,甲筐的苹果重量是乙筐的5/6。

乙筐的苹果重量是丙筐的3/4。

求这三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3、某小学六年级男生人数的2/5等于女生人数的1/2,而且男生比女生多18人,求六年级男、女各有多少人?4、甲、乙、丙三种衣料,甲种衣料每米售价的1/4等于乙种衣料每米售价的1/3。

乙种衣料每米售价的1/2等于丙种衣料每米售价的3/4。

已知甲种衣料每米的售价比丙种贵12元。

求三种衣料每米价格各是多少元?5、小红看一本书,看了3天剩下66页。

如果用这样的速度看4天,就剩下全书的2/5。

这本书有多少页?6、李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第一天加工的个数比总个数的1/8多16个,第二次加工的个数比总个数的1/6少2个,还余下88个没加工。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7、两只桶共装油44千克。

若第一桶倒出油的1/5,第二桶倒进油2.8千克,则两桶内的油相等。

原来每只桶各装油多少千克?8、某天五(1)班课外活动时,没跳绳的人数是跳绳人数的1/9,后来走了一个跳绳的同学,这时没跳绳人数是跳绳人数的3/22,五(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9、赵村、钱村、孙村和李村四村合修一条公路,赵村修的长度是其余三村所修公路总长度的1/2,钱村修的长度是其余三村所修公路总长度的1/3,孙村修路长度是其余三村所修公路总长度的1/4。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汇总,推荐文档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单位“1”定长短。

1)两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1/4,第二根用去1/4米,两次用去的一样长吗?2)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1/4,第二根用去1/4米,两次用去的一样长吗?3)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4米。

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4)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4/7,第二次用去4/7米。

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5)一根绳子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1/3米。

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6)一根绳子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2/3,第二次用去余下的部分。

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练一练:1)两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1/3,第二根用去1/3米,两次用去的一样长吗?2)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1/3,第二根用去1/3米,两次用去的一样长吗?3)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1/6,第二次用去1/6米。

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3)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3/5,第二次用去2/5米。

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4)一根绳子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2/5,第二次用去3/5米。

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5)一根绳子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3/8,第二次用去余下的部分。

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二、量率对应1、修一条水渠,已经修好了2/5.(1)水渠全长20千米,已经修了的比剩下没修的少多少千米?(2)正好已经修了8千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千米?(3)还剩12千米没修,已经修了多少千米?(4)已经修好了的比剩下没修好的少4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2、六年级一班,男学生人数相当于女学生人数的4/5,问:(1)女生20人,全班多少人?(2)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4人,女生有多少人?(3)男生16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多少人?(4)全班36人,男生有多少人?3、等候公共汽车的人整齐的排成一排,小明也在其中。

他数了数,排在他前面的人数是总人数的2/3,排在他后面的是总人数的1/4.小明排在第几位?4、 甲、乙两人星期天一起上街买东西,两人身上所带的钱共计是元.在人民市场,甲买86一双运动鞋花去了所带钱的,乙买一件衬衫花去了人民币元.这样两人身上所剩的钱4916正好一样多.问甲、乙两人原先各带了多少钱?【巩固】一实验五年级共有学生152人,选出男同学的和5名女同学参加科技小组,剩下的男、女人111数正好相等。

六年级数学分数奥数题附答案

六年级数学分数奥数题附答案

分数乘除应用题奥数1.把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入水池中;三根木棒的长度和为360厘米;甲有3/4在水外;乙有4/7在水外;丙有2/5在水外..水有多深2.小刚有若干本书;小华借走一半加一本;剩下的书小明借走一半加两本;再剩下的书小峰借走一半加三本;最后小刚还剩下两本书;那么小刚原有还剩下两本书;那么小刚原有多少本书3.甲数比乙数多1/3;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4.有梨和苹果若干个;梨的个数是全体的5/3少17个;苹果的个数是全体的7/4少31个;那么梨和苹果的个数共多少5.有一个分数;它的分母比分子多4;如果把分子、分母都加上9;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9分之7;这个分数是多少6.把一根绳分别折成5股和6股;5股比6股长20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7.小萍今年的年龄是妈妈的1/3;两年前母女的年龄相差24岁..四年后小萍的年龄是多少岁8.有一篮苹果;甲取一半少一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多一个;丙又取余下的一半;结果还剩下一个..如果每个苹果值1元9角8分;那么这篮苹果共值多少元12.把100个人分成四队;一队人数是二队人数的4/3倍;一队人数是三队人数的5/4倍;那么四队有多少人13.足球赛门票15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了一半;收入增加了五分之一;每张门票降价多少元14.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比乙多加工零件20个;丙加工的零件是乙加工零件的4/5;甲加工的零件是乙丙两人加工零件总数的5/6.甲、乙、丙各加工零件多少个18.某校六年级共有152人;选出男生的1/11和5名女生去参加科技小组;则剩下的男女生人数刚好相等;六年级男女生各有多少人19.林林倒满一杯纯牛奶;第一次喝了1/3;然后加入豆浆;将杯子斟满并搅拌均匀;第二次;林林又喝了1/3;继续用豆浆将杯子斟满并搅拌均匀;重复上述过程;那么第四次后;林林共喝了一杯纯牛奶总量的多少用分数表示20.有一根1米长的木条;第一次去掉它的1/5;第二次去掉余下木条的1/6;第三次又去掉第二次余下木条的1/7;这样一直下去;最后一次去掉上次余下木条的1/10..问:这根木条最后还剩下多长21.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780人..在参加数学兴趣学习的学生中;恰有17分之8是六年级的学生;有23分之9是五年级的学生;那么;该校没有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有几人22.用甲、乙两种糖配成什锦糖;如果用3份甲种糖和2份乙种糖配成的1千克什锦糖;比用2份和3份乙种糖配成的1千克什锦糖贵1.32元;那么1千克甲种糖比1千克乙种糖贵多少元呢23.今有苹果95个;分给甲、乙两班同学吃..甲班分到的苹果有2/9是坏的;其他是好的;乙班分到的苹果有3/16是坏的;其他是好的..甲、乙两班分到的好苹果共有多少个24.一满杯水溶入10克糖;搅匀后喝去3分之2;添入6克糖;加满水;又搅匀;再喝去3分之2;添入6克糖;加满水;搅匀后;喝去3分之2;喝去之后杯里还剩下多少糖25.一份材料;甲单独打完要3小时;以单独打完要5小时;甲乙两人合作打完要多少小时26.打扫多功能教师;甲组同学1/3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1/4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整个教室2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8天;乙独做15天完成;现决定由甲、乙二人共同完成;但中途甲有事请假四天;那么完成任务时甲实际做了多少天答案:1. 设水深xcm;则甲长4x;乙长7x/3;丙长5x/34x+7x/3+5x/3=360 x=45 水有45cm深2. 考点:逆推问题.分析:本题需要从问题出发;一步步向前推;小刚剩的2本书加上3本就是小明借走后的一半;那么就可以求出小明借走后的数量;同理可以求出小华借走后的数量;进而可求小明原有的数量.解答:解:小峰未借前有书:2+3÷1-1/2 =10本;小明未借之前有: 10+2÷1-1/2 =24本;小刚原有书: 24+1÷1-1/2 =50本.答:小明原有书50本.故答案为:50.3. 乙数是单位“1”;甲数是:1+1/3=4/3 乙数比甲数少: 1/3÷4/3=1/44. 解:设总数有35X个那么梨有35X3/5-17=21X-17个苹果有35X4/7-31=20X-31个20X-31+21X-17=35X 41X-48=35X 6X=48 X=8所以梨有21×6-17=109个苹果有20×6-31=89个5. 设分子为X;分母为X+4;则;X+9/X+13=7/9;解之;得X=5答:该分子为5/96. 这根绳子长20÷1/5-1/6=600cm7. 解:设小萍今年X岁;则妈妈今年3X岁3X-2=X-2+24 3X=X+24 2X=24 X=12最终答案:12+4=16岁8. 丙又取其余的一半;结果还剩一个;说明丙取前是1+1=2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多一个;则乙取前是2+12=6个甲取其中的一半少一个;则甲取前时6-12 = 10个因此;原来有10个下面是解题过程:设这袋苹果原来X个;则甲取走苹果的个数为X/2-1乙取走苹果的个数为X-X/2+1/2+1丙取走苹果的个数也是剩余的个数为:总数-甲取走-乙取走;即X-X/2+1-X-X/2+1/2-1/2=1 解方程得X=1012.设第一队为1;第二队为3/4;第三队为4/5;则三队和为1+3/4+4/5=51/20;可知;第一队人数应为20的倍数..第一队为20时;20+15+16+49=100;第一队为40时;40+30+32>100 舍去..所以;20+15+16+49=100为唯一解;即:第四队有49人..ps:也可将第一队设为k人;三队之和=51k / 20 ;显见;k应为20的倍数..只有k=20时有解.. 13.观众增加一倍;即原来只有一个人来看;现在是两个人来看.. 收入增加1/5;即现在两个人的总票价比原来一个人时单人票价多1/5;为151+1/5=18元平均每人18/2=9元比原来降低了15-9=6元降低了6/15=40%答:解:15-15×1+1 /5 ÷1+1 /2=15-15×6 /5 ÷3 /2=15-15×6/ 5 ×2 /3=15-15×4/ 5=15-12=3元答:一张门票降价是3元.故填:3.点评:此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找准单位“1”对应的量;求单位“1”;用除法;告诉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降价前假设有10名观众;收入为L=15×10=150元现在有15人;降x元;15-x×15=150×1+1/5225-15x=18015x=45x=3;降价3元..14.设:甲加工x个;乙加工x-20;丙加工4/5x-205/6x-20+4/5x-20=x x=60乙加工=60-20=40丙加工=40×4/5=3218.男生有x人;女生有152-x10/11x=152-x-5 x=77男生77人;女生75人19.第一次1/3搅匀之后又是1/3;那么这次是2/31/3=2/9;剩下1-1/3-2/9=4/9再均匀之后1/3;那么这次是4/91/3=4/24;剩下4/9-4/27=8/27再均匀之后1/3;那么这次是8/271/3=8/81;剩下8/27-8/81=16/81那么一共喝了1-16/81=65/8120.11-1/51-1/61-1/7……1-1/100=4/55/66/7……99/100=4/100=1/2521.因为人数必须是整数;17和23的最小公倍数是391;所以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是391人没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780-391=389人22.此题可以用赋值法第一次用3千克甲和2千克乙配成的什锦糖5千克第二次用2千克甲和3千克乙配成的什锦糖5千克则第一次比第二次总共贵1.32×5=6.6元第一次减去第二次;就是1kg甲种糖比1kg乙种糖贵的钱数即1kg甲种糖比1kg乙种糖贵1.32×5=6.6元23.根据“甲班分到的苹果有2/9是坏的”可以推测甲班分到苹果的个数是9的倍数;同理可推测乙班分到苹果的个数是16的倍数..设甲班分到9a个;乙班分到16b个;则;当a、b都是整数时;a=7;b=2即甲班分到9×7=63个;乙班分到16×2=32个.甲好苹果的个数:63×7/9=49个乙有好苹果的个数:32×13/16=26个甲、乙两班分到的好苹果共有:49+26=75个24.第一次喝去2/3;剩10×1-2/3=10/3克糖..再加6克糖得28/3克糖..加满水再喝去2/3;剩28/3×1-2/3=28/9克糖..再加6克糖得82/9克糖..加满水再喝去2/3;最后剩82/9×1-2/3=82/27克糖..25.甲每小时打1/3篇 1÷3=1/3乙每小时打1/5篇 1÷5=1/5一起打 1÷1/3+1/5=1÷8/15=15/8=1 7/8 小时26.设打扫多功能教室工作总量为X甲的速度为3X;乙的速度为4X共同打扫只需:X/3X+4X=1/7小时27.甲请假四天所以就相当于乙做4天;然后合作甲1天作1/18;乙是1/15;以乙4天作4/15;有1-4/15=11/15合作一天完成1/18+1/15=11/90;以甲做了11/15÷11/90=6天。

小学六年级分数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分数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分数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25,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后得4/9,原来的分数是多少?答案:20/45。

思路:9-4=5,25÷5=5,分子是4×5=20,分母是9×5=45。

2. 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5 段,每段长6 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答案:30 米。

思路:5×6=30(米)。

3. 有一堆煤,第一天用去1/4,第二天用去余下的1/3,还剩下12 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答案:24 吨。

思路:第二天用去总数的(1-1/4)×1/3=1/4,剩下总数的1-1/4-1/4=1/2,所以总数为12÷1/2=24 吨。

4. 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 千克,还剩下22 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答案:50 千克。

思路:设这桶油原来有x 千克,x-1/5x-(1/5x+20)=22,解得x=50。

5. 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女生比男生多5 人,这个班共有多少人?答案:45 人。

思路:设女生人数为x,x-4/5x=5,解得x=25,男生人数为20,全班人数为45 人。

6. 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1/2,还剩下40 页没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答案:120 页。

思路: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1/3)×1/2=1/3,剩下全书的1-1/3-1/3=1/3,所以全书有40÷1/3=120 页。

7. 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2/5,再修60 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公路长多少米?答案:300 米。

思路:设公路长x 米,1/2x-2/5x=60,解得x=300。

8. 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25 页,两天共看了全书的3/10,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答案:125 页。

思路:设全书有x 页,1/5x+25=3/10x,解得x=125。

分数应用题奥数六年级

分数应用题奥数六年级

分数应用题奥数六年级一、基础分数应用题。

1. 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下16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解析:设这桶油有x千克。

第一次用去(1)/(5)x千克,第二次用去(1)/(5)x + 20千克,可列出方程x-(1)/(5)x-((1)/(5)x + 20)=16。

化简得x-(2)/(5)x-20 = 16,(3)/(5)x=16 + 20,(3)/(5)x=36,解得x = 60千克。

2. 有一袋米,第一周吃了(2)/(5),第二周吃了12千克,还剩6千克。

这袋米原有多少千克?- 解析:设这袋米原有x千克。

第一周吃了(2)/(5)x千克,则x-(2)/(5)x-12 = 6。

化简得(3)/(5)x=18,解得x = 30千克。

3. 某工厂计划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了总数的(1)/(5),第二天生产了450个,这时已经生产的个数与剩下个数的比是3:7。

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解析:已经生产的个数与剩下个数的比是3:7,那么已生产的占总数的(3)/(3 + 7)=(3)/(10)。

设这批零件一共有x个,则(1)/(5)x+450=(3)/(10)x。

移项得(3)/(10)x-(1)/(5)x = 450,(1)/(10)x=450,解得x = 4500个。

二、单位“1”转换的分数应用题。

4. 甲、乙、丙三人合做一批零件,甲做的是乙、丙所做总数的(1)/(2),乙做的是甲、丙总数的(1)/(3),丙做了600个。

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解析:甲做的是乙、丙所做总数的(1)/(2),那么甲做的占总数的(1)/(1 +2)=(1)/(3);乙做的是甲、丙总数的(1)/(3),那么乙做的占总数的(1)/(1+3)=(1)/(4)。

所以丙做的占总数的1-(1)/(3)-(1)/(4)=(5)/(12)。

设这批零件有x个,则(5)/(12)x = 600,解得x=1440个。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经典例题加练习带答案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经典例题加练习带答案

一.知识的回顾1. 工厂原有职工128 人,男工人数占总数的1 ,后来又调入男职工若干人,调入后男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 4,这时工厂共有职工人.51【解析】在调入的前后,女职工人数保持不变.在调入前,女职工人数为 128 (1 ) 96人,2 3,所以现在工厂共有职工 96 34调入后女职工占总人数的 1 160 人.5 5 52. 有甲、乙两桶油,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5倍,从甲桶中倒出 5 千克油给乙桶后,甲桶2油的质量是乙桶的4 倍,乙桶中原有油千克.3【解析】原来甲桶油的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5 55 ,甲桶中倒出 5 千克后剩下的油的2 7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 4 4 ,由于总质量不变,所以两桶油的总质量为4 3 75 435 210 千克.5 ( ) 35 千克,乙桶中原有油77 7【例2】( 1)某工厂二月份比元月份增产 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产 10%.问三月份比元月份增产了还是减产了?( 2)一件商品先涨价 15%,然后再降价 15%,问现在的价格和原价格比较升高、降低还是不变?【解析】( 1 )设二月份产量是1 ,所以元月份产量为:1 1+10% = 10,三月份产量为:111,因为10>,所以三月份比元月份减产了11(2)设商品的原价是1,涨价后为1+15%=115.,降价15% 为:,现价和原价比较为:0.9775 < 1,所以价格比较后是价降低了。

【巩固】 把 100 个人分成四队,一队人数是二队人数的1 1倍,一队人数是三队人数的11?34倍,那么四队有多少个人【解析】 方法一:设一队的人数是“1”,那么二队人数是: 1 113 ,三队的人数是: 1 1143 4 513 4 51, 1,因此,一、二、三队之和是:一队人数 ,因为45 4 5 2020人数是整数,一队人数一定是20 的整数倍,而三个队的人数之和是51 (某一整数 ), 因为这是 100以内的数, 这个整数只能是 1.所以三个队共有 51人,其中一、二、三队各有 20 , 15 , 16 人.而四队有: 100 51 49 (人 ).方法二:设二队有 3 份,则一队有 4 份;设三队有 4 份,则一队有 5份 .为统一一队所以设一队有 [4,5]20 份,则二队有 15 份,三队有 16 份,所以三个队之和为15 16 20 51 份,而四个队的份数之和必须是100 的因数,因此四个队份数之 和是 100 份,恰是一份一人,所以四队有10051 49 人(人).【例 3】 新光小学有音乐、美术和体育三个特长班,音乐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人数的2,美术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人数的3,体育班有 58 人,音乐班和美术班57各有多少人?【解析】 条件可以化为:音乐班的人数是所有班人数的5 22,美术班的学生人数是所33 2723 29,所以所 有班人数的7 ,所以体育班的人数是所有班人数的13 10 29140人,其中音乐班有140 2 710 70有班的人数为 5840人,美术班有70 7140 3 42人 .10【巩固】 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比乙多加工20 个,丙加工零件数是乙加工零件数的 4,甲加工零件数是乙、丙加工零件总数的5,则甲、丙加工的零件数56分别为个、个.【解析】把乙加工的零件数看作 1,则丙加工的零件数为 4,甲加工的零件数为4 53 ,由于甲比乙多加工 5 3 (1 ) 20 个,所以乙加工了 20 (1) 40 个,甲、5 6 2342丙加工的零件数分别为 4060 个.2 个、 40325【例 4】 王先生、李先生、赵先生、杨先生四个人比年龄,王先生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 和的 1,李先生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 1 ,赵先生的年龄是其他三人年龄23和的 1 ,杨先生26 岁,你知道王先生多少岁吗?4【解析】 方法一:要求王先生的年龄, 必须先要求出其他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而题目中出现了三个“另外三人”所包含的对象并不同,即三个单位“1”是不同的,这就是所说的单位 “ 1”不统一, 因此,解答此题的关键便是抓不变量, 统一单位 “ 1”.题中四个人的年龄总和是不变的, 如果以四个人的年龄总和为单位“ 1”,则单位“ 1” 就统一了.那么王先生的年龄就是四人年龄和的1 11 2 ,李先生的年龄就是四31111人年龄和的3 ,赵先生的年龄就是四人年龄和的1 4 (这些过程就是所1 45谓的转化单位“ 1” ).则杨先生的年龄就是四人年龄和的1 1 113 14 5.由360此便可求出四人的年龄和:261 11 1 120 (岁 ) ,王先生的年2 13 1 41 龄为: 120140(岁) .3方法二:设王先生年龄是 1份 ,则其他三人年龄和为2 份 ,则四人年龄和为3 份,同理设李先生年龄为 1 份 ,则四人年龄和为 4 份 ,设赵先生年龄为 1 份 ,则四人年龄和为 5份 ,不管怎样四人年龄和应是相同的 ,但是现在四人年龄和分别是 3 份、4 份、5 份,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60 份,所以最后可以设四人年龄和为 60 份,则王先生的年龄就变为 20 份,李先生的年龄就变为15 份,赵先生的年龄就变为 12 份,则杨先生的年龄为13 份,恰好是 26 岁,所以 1 份是 2 岁,王先生年龄是20 份所以就是40岁 .【巩固】 甲、乙、丙、丁四个筑路队共筑1200 米长的一段公路,甲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1 11 的2 ,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3 ,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4 ,丁队筑了多少米?【解析】 甲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 ,所以甲队筑的路占总公路长的 1 = 1;2 1+2 3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所以乙队筑的路占总公路长的1 = 1 ;3 1+34 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 1 ,所以丙队筑的路占总公路长的1 = 1,4 1+4 5所以丁筑路为:12001 1 1 1 =260 (米)34 5【例 5】 小刚给王奶奶运蜂窝煤,第一次运了全部的3,第二次运了50 块,这时已运来8的恰好是没运来的5.问还有多少块蜂窝煤没有运来?75没运,再运来【解析】 方法一 :运完第一次后,还剩下50 块后,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来的85,也就是说没运来的占全部的7,所以,第二次运来的50 块占全部的:7125711 1200(块),没运来的有:8 12 ,全部蜂窝煤有: 5024 2412007700(块).125,所以可方法二:根据题意可以设全部为8 份,因为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来的7以设全部为 12 份,为了统一全部的蜂窝煤,所以设全部的蜂窝煤共有 [8,12] 24份,则已运来应是245 10 份,没运来的 247 14 份,第一次运来 95 577份,所以第二次运来是10 9 1份恰好是 50块,因此没运来的蜂窝煤有50 14 700 (块) .【巩固】 五( 一) 班原计划抽 1的人参加大扫除,临时又有2 个同学主动参加,实际参加扫5除的人数是其余人数的1.原计划抽多少个同学参加大扫除?3【解析】 又有 2 个同学参加扫除后,实际参加扫除的人数与其余人数的比是1:3 ,实际参加人数比原计划多 11 1.即全班共有21 40(人).原计划抽1 3 5202018 ( 人 ) 参加大扫除.405【巩固】 某校学生参加大扫除的人数是未参加大扫除人数的1,后来又有 20 名同学参加4大扫除,实际参加的人数是未参加人数的1,这个学校有多少人?3【解析】 20111 4 400 (人) .3 1【例 6】 小莉和小刚分别有一些玻璃球,如果小莉给小刚24 个,则小莉的玻璃球比小刚少 3;如果小刚给小莉 24 个,则小刚的玻璃球比小莉少5,小莉和小刚原来共78有玻璃球多少个?【解析】 小莉给小刚 24 个时,小莉是小刚的4 (=1 一 3),即两人球数和的4;小刚给7 7 11小莉 24 个时,小莉是两人球数和的8 (= 8 ),因此 24+24 是两人球数和1188 5的8-4=4.从而,和是 (24+24)÷ 4=132( 个 ).11 11 1111【巩固】 某班一次集会,请假人数是出席人数的1,中途又有一人请假离开,这样一来,9请假人数是出席人数的3,那么,这个班共有多少人?221【解析】 因为总人数未变,以总人数作为” 1 ”.原来请假人数占总人数的,现在请假 13319人数占总人数的,这个班共有: l ÷()=50( 人 ).22 22 -3 3 1 9【例 7】 小明是从昨天开始看这本书的,昨天读完以后,小明已经读完的页数是还没读的 页数1,他今天比昨天多读了 14 页,这时已经读完的页数是还没读的页数的1 , 93问题是,这本书共有多少页?”1 1 【解析】 首先,可以直接运算得出, 第一天小明读了全书的91 ,而前二天小明一共1011 91读了全书的3 ,所以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的14页对应全书的1 1 431 1 11280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分数应用题(一)用分数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有关的应用题叫做百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数应用题一方面是在整数应用题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化;另一方面,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

在解分数应用题时,分析体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是解题的关键。

实际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数量关系变化多端,有时数量关系又比较隐蔽,我们必须仔细审题,通过分析推理,弄清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将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转化为上述三种类型,然后依据有关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在日常生活、生产当中会经常需要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两讲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例1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图书,第一天卖出总数的81多16本,第二天卖出总数的21少8本,还余下67本。

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找出实际数量的对应分率。

从含有倍数关系的句子可以看出图书的总数为“单位1”。

现在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与“单位1”之间的关系,见线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卖出总数的81和21后,余下的分率是1-81-21=83,与83相对应的数量是(67-8+16),从而可以求这批图书。

解答:(67-8+16)÷1-81-21=200(本)答:这批图书共有200本。

说明: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找出量率对应。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下面的等式:总数的81+16本+总数的21-8本+余下的67本=“单位1”将等式变形,量率分别放在等号的两边:16本-8本+余下的67本=“单位1”-总数的81-总数的21从上面的式子中可以看出,(67-8+16)就是这批图书的1-81-21=83,因此列式为:(67-8+16)÷1-81-21=200(本)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观,思维比较顺畅,只要把题目的叙述翻译成等式即可。

例2 某工厂第一车间原有工人120名,现在调出81给第二车间后,这是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现有人数的76还多3名。

求第二车间原来有多少人?分析:通过读题可知“从第一车间调出81的工人给第二车间”,即调出120×81=15名,这时第一车间还剩下105名工人。

这105名比第二车间现有人数的76还多3名。

那么这102名工人就相当于第二车间的现有人数的76了。

于是,第二车间现有人数与原来的人数就可以求了。

解答:(1)第一车间剩下的人数:120×(1-81)=105(名)(2)第二车间现在的人数:(105-3)÷76=119(名)(3)第二车间原来的人数:119-120×81=104(名)答:第二车车间原有104名工人。

例3 学校图书室内有一架故事书,借出总数的75%之后,有放上60本,这时架上的书是原来总数的31。

求现在书架上放着多少本书?分析:借出总数的75%之后,还剩下25%,又放上60本,这时架上的书是原来总数的31,这就可以找出60本书相当于故事书总数的几分之几了,问题也就可以求出来了。

还可以画找量率对应。

如下图:解答:(1)60本书相当于故事书总数的几分之几?31-(1-75%)=121(2)故事书的总数:60÷121=720(本)(3)现在书架上放有故事书多少本?720×31=240(本)答:现在书架上放有故事书240本。

说明:本题中的量率对应还可以根据图用别的方法求。

从图中可以看出:故事书的31与75%的重叠之出就是60本所对应的分率。

这个分率可以用下面的三种方法求出:(1)31+75%-1; (2)31-(1-75%); (3)75%-(1-31);请你自己想想每种方法的道理。

例4 一块西红柿地,今年获得丰收。

第一天收下全部的83,装了3筐还余12千克,第二天把剩下的全部收完,正好装了6筐。

这块地共收了多少千克?分析:要求全部西红柿有多少千克,只要求出12千克对应全部的几分之几就行了。

已知12千克和3筐对应全部的83,所以只要求出3筐对应全部的几分之几就行了。

已知6筐对应全部的(1-83),所以3筐对应全部的几分之几就清楚了。

解答:12÷[83-(1-83)÷6×3]=192(千克)答:这块地共收了192千克。

说明:例4还有多种解法,请你认真读题,自己找一找其他的对应关系,进行解答。

例如可以先找出12千克所对应的筐数,然后再找出每筐所对应的分率。

例5 库房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20吨,第二天运走得吨数比第一天多176,还剩下这批货物的179,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分析:由题意可知,第二天运走了20×(1+176)吨,第一天和第二天共运走货物20×(1+1+176)吨。

再由“还剩下这批货物的179”克制,第一天和第二天运走的货物占总重量的(1-179)。

由此找到了相对应的量,可以解题。

解答:20×(1+1+176)÷(1-179)=100(吨)答:这批货物有100吨。

例6 有一块菜地和一块稻田,菜地的一半和稻田的三分之一放在一起是13公顷,稻田的一半和菜地的三分之一合在一起是12公顷。

那么这块稻田有多少公顷?分析:通过读题,将题目中的条件列成文字等式:菜地的21+稻田的31=13公顷+菜地的31+稻田的21=12公顷 菜地的65+稻田的65=25公顷这就是说,菜地和稻田的65与25公顷相对应,因此可以求出两种地一共有多少公顷,再求稻田有多少公顷。

解答:两种地共有(12+13)÷(21+31)=30(公顷) 那么菜地和稻田的21是:30÷2=15(公顷) 那么稻田有:(15-13)÷(21-31)=12(公顷)答:稻田有12公顷。

练习题1.小明看一本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1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61少4页,还剩下102页。

这本小说一共有多少页?答:这本书由168页。

2.某小学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和二班的人数相等,三班的人数占五年级的207,并且比二班多3人,问五年级共有多少学生?答:五年级共有120人。

3.有一堆砖,搬走41后又运来306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了51,问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答:原来这批砖共有680块。

4.车间共有工人152名,选派男工的111和5名女工参加培训班后,剩下的男女工的人数正好一样多。

问车间的男、女工各有多少人?答:南共有77名,女工有75名。

5.一本书,已看了30页,剩下的准备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页数相等,3天看的页数恰好为全书的22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答:全书共有330页。

6.一瓶饮料,一次喝掉一半饮料后,连瓶共重700克;如果喝掉饮料的31后,连瓶共重800克,求瓶子的重量。

答:瓶子的重量为400克。

7.食堂有一桶油,第一天吃掉一半多1千克,第二天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2千克,第三天又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3千克,最后桶里还剩下2千克油,问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答:这桶油共有50千克。

8.菜地里黄瓜获得丰收,收下全部的83时,装满了4筐还多36千克,收完其余的部分时,又刚好装满8筐,求共收黄瓜多少千克?答:共收黄瓜576千克。

9.甲乙丙三人到银行存款,甲存入的款数比乙多51,乙存入的款数比丙多51,问甲存入的款数比丙多几分之几?答:甲存入的款数比丙多2511。

10.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家丢番图的墓碑上有一段话:“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再活十二分之一,颊上长出了细细的胡须,又过了生命的七分之一他才结婚,再过了五年,他幸福的得了个儿子。

可这孩子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

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活了四年,结束了尘世的生涯。

”你能根据这段话推算出丢番图活到了多少岁吗?多少岁结婚?答:丢番图活到了84岁,他33岁结婚。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一、例题1、水结成冰时,体积增加101,当冰融成水后,体积要减少几分之几?2、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得30元,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是赚钱还是亏本?3、某处摆着甲、乙两盆花,一群蜜蜂飞来,在甲花上落了41,在乙花上落了31。

假如这群蜜蜂中再有两盆花上蜜蜂之差的3倍的蜜蜂落在花上,则剩下2只蜜蜂,这群蜜蜂共有多少只?4、小牛乘汽车从县城到省城需2天,他第一天走了全程的21又72千米,第二天走的路程等于第一天的21,求县城到省城的距离。

5、光明小学六年级有学生360人,其中女生占127,后来又转来了几名女生,这样女生占六年级总人数的60%,转来的女生有多少人?6、甲乙两个养猪专业户共养猪2000头,如果甲卖掉他原有猪的41,已卖掉110头,则甲、乙两户剩余的猪的头数相等,甲两户原来积各养猪多少头?7、人民机械厂加工一批零件,甲车间加工这批零件的20%,乙车间加工余下的25%,丙车间加工再余下的40%,还剩下3600个没加工,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8、庆丰文具店运来的毛笔比钢笔多1万支,其中毛笔的73与钢笔的21支数相同,庆丰文具店共运来多少万支笔?9、四个孩子合买一只60元的小船。

第一个孩子付的钱是其他孩子付的总钱数的一半,第二个孩子付的钱是其他孩子付的总钱数的三分之一,第三个孩子付的钱是其他孩子付的总钱数的四分之一,第四个孩子付多少钱?10、煤气收款员到一幢楼里收煤气差价款,他走出楼时一算,没交款的户数占已交款户数的81。

如果少收2户,则没交款的户数恰好占已交款户数的61,这幢楼有多少住户?1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零件。

生产的甲种零件比乙种零件多12个,乙种零件全部合格,甲种零件只有54合格,两种零件合格的一共是42个,两种零件共生产多少个?12、某车间两个生产小组计划生产680个零件,实际两个小组共生产了798个零件,甲组生产的零件数比本组的任务多生产了51,乙组生产的零件仅比本组任务多生产203,两个小组原来的任务各是多少个?13、把105升水注入甲、乙两个容器,可注满甲容器及乙容器的21,或可注满乙容器及甲容器的31,每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14、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种棋子。

第一堆里的黑子数与第二堆里的白子数一样多,第三堆里的黑子为全部黑子的52。

把三堆棋子集中在一起,白子为全部棋子的几分之几?二、练习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8天完成,甲每天比乙少做( )%2、一车间某月上旬生产的零件个数是全月计划的45%,中旬生产的零件数是上旬的92,该车间在下旬将全月计划按时完成了。

现在知道下旬比中旬多生产7000个零件,求全月计划生产多少个零件?3、两块铁皮,第一块的面积比第二块小51,从两块铁皮上各剪下它们的31,共剪下36平方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