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伐林木案件
院发布15起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典型案例完整篇

院发布15起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典型案例-;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犯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6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查办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有关情况,并发布查办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典型案例。
其中,典型案例的发布彰显了我国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加大环境**司法保护力度所作出的努力。
;■典型案例之一:汪友才盗伐林木案;案件事实:2021年7月至2021年5月,汪友才先后取得省**县文体局灾后重建文物维修用材等4笔采伐指标,共计材积4100余立方米。
2021年至2021年,除1笔2900余立方米的采伐指标在指定地点采伐,汪友才以其余采伐指标的名义,采取分包的方式,在采伐许可证以外的地点大肆盗伐林木,共计折合立木蓄积9075。
6立方米。
为使盗伐的林木顺利外运,汪友才还向县卡口江俊、王兴健分别行贿3.3万元和1.7万元.; 诉讼过程:2021年2月5日,省**州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同年12月16日提起公诉.2021年3月13日,省**县XX以盗伐林木罪判处汪友才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10万元;以行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罚金10万元。
;典型意义:案件的成功办理,凸显了侦监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衔接与协调配合.省**州林业检察处对办案中发现的职务犯罪线索,及时移送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立案查处,严厉打击了危害环境**犯罪背后的保护伞,有力维护了生态环境**。
ﻭ; ■典型案例之二:徐有等3人污染环境案ﻭ;案件事实:2021年1月,徐有、徐彬、程万永(均系省**市人)为牟取不法利益,先后12次将**市永盛化工厂的强腐蚀性化工废水运至省**市骆马湖岸边水塘或低洼处倾倒,总计约96吨。
倾倒废水数量大、浓度高,不仅严重污染周边土壤,对居民饮水安全也造成了直接威胁.; 经鉴定,此次污染的土壤处置价格共计430余万元。
; 诉讼过程:**市局于2021年2月7日立案侦查本案.**市于3月15日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9月14日提起公诉。
林木盗窃法案 故事

林木盗窃法案故事林木盗窃法案,是指盗窃或非法携带林木的行为,也被称为木材盗窃。
林木盗窃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下面是一个关于林木盗窃法案的故事,只是虚构的情节,但可作为参考内容。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
这片老林被誉为大自然的宝藏,森林茂密,物种繁多。
然而,近年来,这片老林却频频受到盗伐的困扰。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然保护人士,名叫李明。
李明热爱大自然,他来到这片老林进行志愿者工作,希望能保护这片美丽的自然资源免受破坏。
然而,他来到这里后,才发现这里不时发生的林木盗窃问题。
李明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林木盗窃都是由当地的居民所为。
这些居民多为贫困山区的农民,他们为了谋生,经常非法伐木,并将这些木材卖给木材商。
然而,这些农民并不了解盗伐行为的严重性,他们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无奈之下不得不走上这条错误的道路。
李明决心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他与当地政府合作,组织了一场以保护森林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他设计了各种宣传海报,发放给农民,向他们解释林木盗窃的危害,以及保护森林对整个地区的重要性。
除了宣传教育,李明还积极与木材商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加强监管力度。
他呼吁政府增加对林木盗窃的打击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并建立举报制度以鼓励人们积极举报盗伐行为。
同时,他还与木材商合作,让他们承诺只购买合法来源的木材,并加强对其供应链的监控。
经过这些努力,逐渐有农民开始意识到盗伐的危害,他们主动停止了盗伐行为,并转而参与到保护森林的行动中。
李明为此感到非常欣慰,他相信只有通过教育和合作,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虚构的情节,但却反映了林木盗窃的现实问题。
林木盗窃不仅对树木资源造成了巨大损失,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法律打击力度和加强合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业行政案件类型规定

林业行政案件类型规定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修订后的《林业行政案件类型规定》的通知(林稽发〔2016〕183号,2016年12月29日),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0日第一章总则为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案件管理与统计分析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列林业行政违法行为均系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现行涉林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尚未构成犯罪,应由林业主管部门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机构在林业行政案件统计分析及相关管理工作中应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案件类型及违法行为一、盗伐林木案件1.01.盗伐林木行为,是指违反《森林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擅自采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尚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参见《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5倍至10倍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盗伐林木“数量较大”,以2至5立方米或者幼树100至200株为起点;本解释规定的林木数量以立木蓄积计算,计算方法为:原木材积除以该树种的出材率。
盗伐林木罪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村村民李某,自幼生活在山林环绕的环境中,深知山林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村民生活的重要性。
然而,近年来,李某因家庭经济困难,生活陷入困境,便动起了盗伐林木的念头。
2019年5月,李某趁夜色掩护,携带工具进入村边的一片山林,盗伐了10棵树木,并将木材卖给了附近的木材加工厂。
经鉴定,被盗伐的树木总价值为5万元。
二、案件审理案件发生后,某市森林公安局迅速展开侦查,并将李某抓获归案。
经审理,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盗伐林木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万元。
三、法律分析1. 盗伐林木罪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的规定,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砍伐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盗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
林木是国家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客观要件:盗伐林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砍伐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盗伐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数量较大的;②盗伐他人所有的林木,数量巨大或者造成林木严重损坏的;③多次盗伐林木,情节严重的;④盗伐林木,造成林木资源严重破坏的。
(3)主体要件:盗伐林木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盗伐林木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他人所有的林木而故意盗伐。
3. 本案分析在本案中,李某明知是他人所有的林木,却故意盗伐,并将木材卖掉以获取非法利益。
其行为符合盗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刑事处罚。
4. 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砍伐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常用林业行政案件类别及法律依据

常用林业行政案件类别及法律依据1、盗伐林木案(森林法第39条第1款)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2、滥伐林木案(森林法第39条第2款)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3、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案(森林法第43条)。
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收购的盗伐、滥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收购林木的价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擅自开垦林地案(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1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非法开垦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罚款。
5、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3条)。
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
6、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案(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3条)。
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
7、非法收购木材案()。
(1)擅自进入林区收购木材案;(2)未按指定时间、地点、树种、材种或者超数量收购木材案;(3)收购无合法来源证明的木材案;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收购的木材,可以并处实物价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8、违法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过度修枝案(森林法第44条)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报12起破坏森林资源典型案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报12起破坏森林资源典型案件作者:***来源:《绿色中国》2021年第08期7月12日上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從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为强化林草资源保护和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采取常态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司相关负责人通报了12起违法违规破坏森林资源典型案件。
1. 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和顺鸿润煤业公司采煤毁林案。
2021年1月12日、2月4日,《经济参考报》两次报道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和顺鸿润煤业公司盗采煤炭毁林问题。
国家林草局2月8日即派工作组现地督办,3月30日对该案挂牌督办。
经查,和顺鸿润煤业公司自2014年以来,违法侵占林地121.25公顷(1818.75亩),违法采伐林木蓄积1617立方米。
和顺县林业局先后下发11次停工通知、7次整改通知和2个文件,但违法行为长期禁而不绝,性质恶劣。
经督办,和顺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成立专班,开展案件侦查,并对1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所涉林地已全部回收并复绿,和顺鸿润煤业公司被处以1.06亿元综合性行政处罚,并缴纳矿山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费用3.15亿元。
和顺县纪委对19名有关人员立案审查。
2. 黑龙江省五常市松花江绿达公司违法占用林地案。
2021年1月6日,媒体曝光黑龙江省五常市松花江绿达实业公司违法占用林地建设“桃园”度假山庄,官方多次处罚久拖18年未纠正问题。
国家林草局1月8日要求依法查处,国家林草局黑龙江专员办1月11日依法约谈了五常市人民政府和五常市林草局。
经查,绿达公司在背荫河林场内修建房屋、庭院、水泥道路和水池等设施硬化面积0.59公顷(8.83亩)。
原五常市林业局等部门自1996年起多次提出整改意见,并于2007年和2013年向五常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0年底,五常市人民政府下达了拆除公告,绿达公司提出行政复议,该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林业违法案件侦办技巧

林业违法案件侦办技巧保护区内的违法案件,发案率最高、对保护区影响最大的是盗伐林木和盗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案件。
本教材重点介绍这两类案件的侦办技巧。
第一章盗伐林木案件及其侦破道伐林木案件,是保护区发案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类案件。
是指违反《森林法》以及其他保护森林的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包括他人依法承包经营管理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其他林木,以及擅自砍伐他人自留山上的成片林木的行为。
盗伐林木情节严重的,保护区林政执法人员应依法移交森林公安查处。
盗伐林木案件可分为盗伐一般林木案件和盗伐特殊林木案件,现将各自的侦破技巧分述如下:第一节盗伐一般林木案件的调查盗伐一般林木案件是盗伐林木案中占比例较大,发案率较高的一类盗伐林木案件。
对这类案件的调查是盗伐林木案件调查中最常见,工作量最大的工作。
一.盗伐一般林木案件的特点(一)一般林木案件的特点一般林木是相对于特殊林木而言的。
一般林木是指品种多,数量大,用途较广泛,不属于珍贵稀少或不具有特殊价值的林木。
一般林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品种多。
绝大多数品种的林木均为一般林木,除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森林外,还包括各种竹林。
2.数量大。
除了极少数特种用途林、珍贵稀少林木、具有特殊价值的林木外,均属于一般林木。
3.用途广泛。
如《森林法》中列的防护、用材、经济(包括物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药材等)、薪炭等几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分了若干用途。
4.分布广泛。
一般林木不限于生长在某一地区,而是遍布祖国各地。
凡是能生长树木的地方,就分布有一般林木。
5.易于被盗伐、滥伐等人为破坏。
由于一般林木具有用途广泛,分布广泛等特点,所以易遭到盗伐、滥伐及其它人为破坏。
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和需要,无视森林法规和其他法律的约束,千方百计地盗伐、滥伐或采取其他非法手段破坏森林和林木,以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要。
由于一般林木分布广泛,面积大,不可能象特殊林木那样得到严密保护和防范,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因而易于被人为破坏。
森林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及处罚依据

森林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及处罚依据一、盗伐林木案一般案件2—5立方米或幼树100—200株处3年以下有期、拘役、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刑法》345条第1款;重大案件20—50立方米或幼树1000—2000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345条第1款;特大案件100—200立方米或幼树5000—1000株处7年以上有期并处罚金《刑法》345条第1款;二、滥伐林木案一般案件10—20立方米或幼树500—1000株处3年以下有期、拘役、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刑法》345条第2款重大案件50立方米或幼树2500株以上特大案件100立方米以上或幼树5000株以上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345条第2款三、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案一般案件收购20立方或幼树1000株以上以及收购珍贵树木2立方以上或5株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刑法》345条第3款重大案件收购100立方或幼树5000株以上以及收购珍贵树木5立方以上或10株以上特大案件收购200立方或幼树1000株以上以及收购珍贵树木10立方以上或20株以上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345条第3款四、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案一般案件采伐、毁坏珍贵林木的处3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刑法》344条重大案件采伐2株、2立方以上或毁坏致死3株特大案件采伐10株、10立方以上或毁坏致死15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并处罚金《刑法》344条五、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案一般案件均应立案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刑法》341条第1款重大案件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341条第1款特大案件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341条第1款注:具体动物名称、种类、级别及数量见林安发[2001]156号文件六、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1)动物同猎捕相应标准(2)制品一般案件均应立案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刑法》341条第1款重大案件制品价值在10万元以上或非法获利5万以上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341条第1款特大案件制品价值在20万元以上或非法获利10万以上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341条第1款七、非法狩猎案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一般案件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的重大案件狩猎野生动物50只以上的特大案件狩猎野生动物100只以上或有其他恶劣情节的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刑法》341条第2款八、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案一般案件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珍稀植物及制品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151条第3款重大案件走私2株以上,制品2万元以上特大案件走私10株以上,制品10万元以上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151条第3款九、放火案一般案件故意放火造成火灾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114条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特大案件过火面积10公顷以上或致人重伤\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115条第1款十、失火案一般案件失火造成过火面积2公顷以上或致人重伤、死亡应立案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115条第2款重大案件失火造成过火面积10公顷以上或致人重伤5人、死亡的特大案件失火造成过火面积50公顷以上或致人死亡2人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115条第2款注:(森林受害面积)森林火灾标准一般森林火灾:不足1公顷或其它林地起火;或死亡1-3人;或重伤1-10人;较大森林火灾:1-100公顷的;或死亡3-10人;或重伤10-50人;重大森林火灾:100-1000公顷的;或死亡10-30人;或重伤50-100人;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1000公顷以上; 或死亡30人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盗伐林木案件
案件来源:举报工作中发现
接警:填写接处警登记表
初查:属于刑事还是行政案件,属于行政案件的照以下办理程序
受理行政案件:填写受理行政案件登记表
调查取证:现场勘验询问笔录
现场勘验:发现案件后及时到达现场对现场进行证据固定。
照相(不少于六张):细目照(中心现场、伐桩、树种);方位照(反映现场地理位置);制作现场勘验笔录、绘制现场图(中心现场置于图中央、面向北绘制、与照片同步反映)。
询问笔录:对山主询问、对嫌疑人进行询问、对砍工进行询问、对运输驾驶员进行询问、对收购人询问。
山主询问要点:核实其身份、山主发现树子被盗时间、地点、是否清楚是被谁盗的,被盗的经过、树种、面积、被盗的山林是否有林权证、树子被盗前自己有没有砍回去自用或其他人是否砍过、结束语。
对嫌疑人询问要点:核实其身份(复印身份证或常住人口登记表或公安网下载个人信息)、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家庭成员情况)、之前有无违法犯罪事实(如果有:因何事、受什么处罚)、知不知道为什么被传唤到公安机关、(知道是盗伐林木的事)、什么时候砍的、砍的树种、面积、砍伐经过、砍工是那些人、工资怎么付、运输工具谁的、运费怎么付、所砍的树卖往何处、卖了多少吨(以过磅单为准)、卖了多少钱;结束语
砍工的询问要点:核实其身份、有没有到盗伐点砍过树、(有)什么时候去的、谁请的怎么联系的(经过)、砍的什么树、砍了多久、面积有多大、工资多少、谁运输的;结束语
运输驾驶员询问要点:核实其身份、有无帮嫌疑人运输过木材、(有)什么时候运输的,运输的树种、在什么地方运输的、运往何处、运费多少、运输工具基本情况(车型、车号)、结束语;
对收购人询问要点:首先翻查登记本再做询问、核实其身份、收购嫌疑人木材的情况、经过、没有登记的话问明问什么没有登记、嫌疑人卖木材时有无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知不知道收购无证木材是违法行为、结束语。
处罚:事实查清之后制作处罚审批表(固定文书):内容要求写明简要案情(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证据、处罚依据、拟做出的行政处罚;
处罚告知记录(固定文书):内容要求按照文书格式填写,要求听证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听证安排;
制作处罚决定书(固定文书)内容按照文书格式填写;
开具处罚票据(固定票据)内容填没收滥伐林木变价款;
填写送达回执(固定文书)
制作调查报告:内容要写清楚发案时间、处警情况、案情、调查情况、处罚依据及处罚情况。
注:1、笔录中所涉及到的人和事必须弄清楚之间的相互关系
2、处罚依据:依据林业工程师检尺得出的方量算出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5倍至10倍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