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火灾烟气回流与临界风速模型试验
地铁隧道火灾纵向通风临界风速的确定

地铁隧道火灾纵向通风临界风速的确定任神河;韩凯旋【摘要】Taking some tunnel section in Xi'an Metro Line 2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using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FDS software for fire simulation, find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e heat release rate and critical velocity of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According to fire heat release rate,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can be quickly calculated to achieve rapid rescue.%以西安地铁2号线南门到钟楼的隧道某区段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计算和采用FDS软件进行火灾模拟仿真,找出了火源热释放率与纵向通风临界风速的关系,从而可以根据火源热释放率快速计算出临界风速,达到快速救援的目的.【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2(035)009【总页数】3页(P132-134)【关键词】地铁隧道;热释放率;临界风速;火灾模拟【作者】任神河;韩凯旋【作者单位】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7-340 引言现在乘坐地铁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常事,但是由于地铁隧道本身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控制高温烟气,必然会对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事故后火灾烟气回流,为人员逃生及火灾救援提供上游安全通道,进行机械通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纵向通风系统由于具有良好的烟气控制效果,广泛用于隧道火灾通风设计中。
068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临界风速关联式的建立与验证

组不同火灾工况进行计算,分别得出这 16 组工况 下临界风速拟合值和公式计算值,不同工况下的临 界风速分布如图 2 所示。可以看出,临界风速关联 式拟合曲线的效果很好,各工况点的偏差均在 8% 以内,模拟值均匀的分布在曲线的周围。同时也可 以看出,由于 WuBakar 提出的临界风速公式没有 很好地考虑到隧道截面宽高比的影响,导致计算得 出的 V 值比模拟值偏小,计算值所产生的误差在 20%左右,其中最大误差高达 27.4%。 3.2 临界风速关联式的验证与对比 为验证临界风速拟合关联式的准确性,建立火 源 功 率 为 5MW 的 火 灾 工 况 , 隧 道 尺 寸 为 100m× 8m× 5m(长×宽×高) ,其他边界条件和初始 条件与上述模拟相同。由模型隧道尺寸可知,隧道 的宽高比 n=1.6,隧道水力直径 H=6.15m。 由上 WuBakar 提出的临界风速计算公式计算 得出的该火灾工况下的临界风速为 1.71m/s,由临 界风速拟合关联式计算得出的临界风速为 2.32m/s。 利用 FDS 数值模拟软件, 对该隧道火灾工况进行模 拟,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烟气分布如下:
根据模拟结果,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 Matlab 拟合 UTLT 的临界风速关联式:V=f(Q, H, n)。拟合得出 的临界风速关联式的相关系数 R-square=0.91, 说明 该关联式可靠性很强,拟合关联表达式具体如下:
1
a) 纵向风速 V=1.71m/s 时隧道内的烟气分布
Q 3 V 1.74 n 0.236 0.8642 H
Q '' Qc
2.3 临界风速的判定 临界风速是指使烟气不发生回流的最小纵向 风速。因此,可以根据烟气回流长度和纵向风速的 关系,来判定临界风速的大小。 建立火灾场景,火源功率 Q 为 20MW,隧道模 型尺寸为 100m× 12m× 4.3m(长× 宽× 高) ,模型中的 其他设置与模拟的初始条件相同。通过改变纵向风 速的大小,设置了 4 个不同的火灾工况。分析观察 温度测点所测得的隧道顶部的温度分布,计算出温 度为 23℃的位置点, 则该点与火源上游边缘的距离 即为烟气的回流长度,如下表所示: 表 1 不同纵向风速下的烟气回流长度
隧道阻塞比对临界风速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要 :分析阻塞 比对临界风速的影响 ,采用 1: 2 0缩尺隧道模 型 ,在火源 功率 为 5 . 8 8 k W 时 ,对 9 种 不
同阻塞 比的临界风速进行模型试验研究 。结果表 明:有 车辆阻碍 物时I I 缶 界 风速 明显 降低 ,并 随着 阻塞 比的增大
而减小 ,且减 小比例略小于 阻塞 比;对临界风速的测量值进行数 据拟合得 到阻塞 比修正 系数为 0 . 5 4 8 ,从 而提 出
推 力 ,导 致 只需较小 洞 口送 风 风速 即可抑制 烟气 逆 流 现象 的发生 。 定义 隧道 阻塞 比 口为车辆 截 面积 A曲 。 与 隧道
时有 车辆阻塞 的实 际情形 ,因为阻 塞的车 辆会 占据 隧道 的部分 空间 ,使 得 隧道 内纵 向通 风过 流面 积减
小 ,进 而影 响临界 风速 。
本 文 采用 武 汉三 阳路地 铁 盾构 隧 道 缩尺 模 型 ,
对 不 同阻塞 比的多个 工况 进行火 灾模 型试 验 ,详 细
探 讨 车辆阻塞 对 临界风速 的影 响 ,并 比较 分析 不 同
学者所 得 临界风 速减小 比例 愚与 阻塞 比 的关 系 。
式中 :
为 全 断 面风 速 ,m ・S _ 。 ;V l 。 为 局 部 断
助项 目 ( 2 0 1 3 M5 4 0 8 3 0 ) ;北京市博 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 目 ( 2 0 1 3 Z Z - 0 2 ) 作者简介 :姜学鹏 ( 1 9 7 6 一) ,男 ,山东青岛人 , 副教授 , 博 士。
8 2
中
国
铁
道
科
学
第 3 6 卷
3 0 0 0 mmX3 8 0 0 mm。 以此 列车 为依据 ,按 照 1: 2 0的相 似 比 ,设计 车辆模 型 的长 度 和宽 度 为定 值 , 分别 为 7 0 0 0和 1 8 0 mm,高度取 1 0种 ,详见 表 1 ,
地铁隧道火灾临界风速数值模拟分析

地铁隧道火灾临界风速数值模拟分析陈霖;毕海权;刘小霞;王菁【摘要】以目前工程上采用侧式疏散平台进行火灾人员疏散救援的地铁区间隧道为背景,使用三维CFD软件“STAR-CCM+”对隧道火灾纵向通风临界风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建立更为真实的隧道火灾场景,即将列车阻塞以及疏散门开启影响因素引入火灾计算模型,得到了不同热释放速率下的临界风速,从而为地铁工程排烟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idely used subway tunnel equipped with lateral evacuation platform for the fire evacuation and rescue,the paper uses the new generation of CFD software "STAR-CCM+",appli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to study the critical velocity of subway tunnel fires in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The paper establishes a more real tunnel fire scene by introduc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cked train and opened evacuation doors to the fire calculation model.At last,the paper obtains the critical velocity in the different heat release rate,which can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metro engineering exhaust system.【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四川)》【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4页(P245-248)【关键词】STAR-CCM+;地铁隧道火灾;临界风速;数值模拟【作者】陈霖;毕海权;刘小霞;王菁【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8.1当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一般采用纵向通风对烟气进行控制,使烟气在隧道内仅沿某一方向蔓延,从而在火源上游方向形成一个单侧的无烟安全疏散通道,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隧道火灾特点

隧道火灾特点隧道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烟气威胁人员逃生、影响火灾扑救路线、阻碍救援人员对伤员的救助。
就其火灾特性来说,隧道火灾由于其狭长空间形式,致使火灾的发展和烟气的蔓延特性不同于一般建筑。
隧道火灾中的烟气分层、温度分布、热释放速率以及其临界风速等,在不同送风条件下的特性也各不相同。
一、隧道火灾烟气危害性1、隧道火灾烟气对人员的危害隧道火灾发生时,其火灾烟气对人员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火灾烟气具有毒害性,烟气中所含CO等有毒气体,对被困人员呼吸系统的毒害作用,危害巨大。
当火灾燃烧到一定的阶段,CO2浓度可达15% —23%,当空气中CO2浓度大于20%,或者CO浓度大于1%时,在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随着火灾的发生和发展,隧道中热烟气层的高度不断降低,一旦降低至人的口鼻的高度,就会对人员的呼吸造成影响,威胁到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2)烟气具有很强的减光性,烟气的蔓延会极大降低隧道内能见度。
这一危害作用,在建筑长走廊中进行人员疏散时,尤为危险。
火灾中由于火势的蔓延破坏,使隧道内的照明中断,对人员的逃生更加不利。
(3)火灾烟气具有高温辐射性,起火点附近温度可达800—9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
高温可对人的皮肤形成热灼伤甚至导致死亡,研究表明,人在空气温度达到1500c的环境中,只能生存5min,这对逃生人员造成巨大威胁。
2隧道火灾烟气对灭火作战的影响隧道属于狭长受限空间,火灾烟气在狭长受限空间内的输运不同于一般建筑中,隧道出入口少,烟气流动距离长,不易排出,这更增大了内攻灭火和救人的难度。
(1)低能见度阻碍了侦查人员发现火点。
隧道发生火灾时,一旦供电设施断电,照明不足,进入火场内部寻找火点的消防队员就难以进行有效侦查。
若隧道内烟气大量蔓延扩散,即使有应急照明设备,照射出的灯光也难以穿透烟粒子,形成有效照明。
因此,前期的侦查行动受到火灾烟气的阻碍,会严重拖延灭火行动的开展。
(2)烟气的蔓延阻隔了内攻灭火通道。
长隧道火灾烟气运动三维数值模拟

警+ p )一 ( 一 + u 一
c + p, 忌 ) 砉c 一 , u 番(瑟一 i h +
| + S 0 QR h () 3
非 平衡 态 的 动 力 过 程 , 含 多 种 形 式 的 传 热 传 质 、 杂 化 包 复 学 反应 、 流 流 动 和 相 变 等 物 理 、 学 作 用 , 本 质 是 在 湍 化 其 时 间 和 空 间 上 失 去 控 制 的 燃烧 现 象 。实 际 燃 烧 均 为 湍 流
() P ) 1+ 一 0 砉( 丢(
0 .
) +
() 5
据 快 速反 应 假设 , _求 出 各 反 应 组 分 的 化 学 状 态 参 数 由 厂 的 瞬 时值 , 通 过 P( ) 到 其 平 均 值 ; 后 求 解 滞 止 焓 , 再 _得 厂 最 得 到 温度 场 分 布 。
度 等 ) 间 存 在 唯 一 的 函 数 关 系 。因 此 , 立 混 合 分 数 的 之 建 输 运方 程 并 假 定 其 脉 动 的 概 率 密 度 函数 , 而 通 过 概 率 从 积 分 就 可 以完 全 确 定 湍 流 燃 烧 过 程 中所 有 标 量 的 时 平 均
特 性 。湍 流燃 烧 模 型 的 基本 控 制 方程 如 下 :
为 包 含 化 学 反 应 放 ( ) 的体 积 热 源 , 忌 / 吸 热 / 一p e为 湍 z
流 粘 性 系 数 ; 型 系 数 、, 、 、 分 别 为 O 0 、 模 、 . 9 0 8 、. 、. 、. 9k £ 别 为 湍 动 能 和 湍 动 能 耗 散 率 , . 5 0 7 2 8 1 7 ;、 分 通 过 带 浮 力 修 正 的 k 模 型 求 解 ; 为 辐 射 热 流 , 过 —s Q 通
基于因次分析的隧道火灾临界风速研究

Absr c : h i n in e s rt ra e p e so fc iia e tlt n v lct s e v d. Ba d o h zy n t a t T e d me so l s c e i x r s in o rtc lv n iai e o i wa d r e i o y i s n S ii a g t n l e tnn lmo e ss tu n ssmu ae n e i e e tv n iain v lcte n t e sta in o un e ,a n w u e d lwa e p a d wa i ltd u d rd f r n e tlto eo iiso h i t f i u o 0 g a in ,fo wh c rtc lv niai n v l ct fe b ss r de t r m ih c i a e t to eo i o i e e tf e h a e e s ae so t ie . i l y f i h a i o h ba n d s e d ,n ft e o ti e p e s umei a i lt n wa a re u n e i e e t f e e tr la e r ts a d c re rc l smu ai s c ri d o tu d r df r n r h a ee s ae n o . o f i
1to e o i o mua wa r s n e y a ay i g p os ma pig a c r i g t h b an d d t . ain v lc t f r l s p e e t d b n lzn lt p n c o d n o t e o ti e a a y
控制纵向通风隧道火灾烟流的模型

退逆 流层 在断 面的上 部 , 是在 救 灾 过程 中不 能 把 但 已经发生 了逆流层 现象 的隧道段 就认为 是未污染 区 段 , 带 防 护 设 备 便 进 入 该 区 域 , 是 十 分 危 险 不 这
的。
逆 流
生 火灾 时 , 新鲜气 流 即为火 源提供 了氧气 ( 到 了助 起
小, 羽流 运动方 向接近垂 直 。因此 , 忽 略新鲜 气流 可 对火 烟浮 羽流 的影 响 , 烟 浮 羽 流 区的 烟 流轴 线 没 火
到上 升羽流 中 , 最终 还是 形成 主流烟 流和滚退 烟流 。 因此 , 烟流 冲 击射 流 区作 为 一 个整 体 来考 虑 。假 将 设 在 烟流撞 击区 的密 度 均匀 , 保 持 进入 冲 击 区 的 且
时期发生逆流时所需的“ 临界风速” 。从本模 型得 知临界风速取 决于隧道高 度和火源热释 放率 的大小 。通过 和在
原 型 试验 隧道 火 灾 实 验 数 据 的 比较 , 本模 型可 以为 防 灾 通 风设 计 提 供 依 据 。
关键 词 隧道火灾 临界速度 烟流控制 浮羽流
近年来 , 随着 交通运输 量 的快 速增 加 , 由隧道 经
燃 的作用 ) 又 为烟雾 产生 浮 羽 流 ( 部分 烟 流 贴着 , 这 顶 板流动方 向与新 鲜气流 方 向相 反 , 如图 1 示 ) 所 提
火源
图 1 隧 道 内火 灾 烟 流 示 意 图
供 了条件 。所谓 临界 风 速 , 就是 隧道 内发 生 火灾 时
能 阻止烟雾 发生逆 流所需 的最小 风速 。本文 根据流
的冷空气共 同上 升 , 成气 体 流 动 。当气 体 运 动到 形
隧道 拱顶 时 , 会分 成 两 部 分 , 别 向相 反 的方 向流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 制 烟 气 回流 所 需 临界 风 速 较 大 。 抑
关键词 : 隧道 火 灾 ; 向通 风 ;临 界 风 速 纵
根 据 实 验 测 量 结 果 , 证 了理 论 模 型 的有 效 性 。 验 在 工 程 应 用 上 , 同 的 国 家 和 组 织 对 不 同 的 隧 道 类 不 型 规 定 了不 同 的纵 向 风 速 值 。1 8 9 7年 , 界 道 路 协 会 建 世 议 临 界 风 速 为 : 车 火 灾 为 1 2 m/ ; 共 汽 车 或 者 卡 客 ~ s公
建 骑火 筑 设计
隧道火 灾烟气 回流与临界 风速模 型试验
・
周 庆 倪 天晓。 。 ,彭锦 志 , 志胜。 徐
(. 南 省 消 防 总 队 , 南 长 沙 4 0 0 ; 1湖 湖 1 2 5
2 中南 大学 防 灾科 学与安 全技 术研 究所 , 南 长 沙 4 0 7 ) . 湖 1 0 5
流 临界 风 速 的研 究 现 状 和 规 范规 定 。通 过 F DS数 值 模 拟 和 缩
尺 寸模 型 试 验 对 临 界 风 速 与 隧道 坡 度 的 关 系进 行 对 比分 析 , 得
出 结果 认 为 , 值 模 拟 和 模 型 试 验 结 果 基 本 符 合 ; 同一 个 坡 数 在 度 下 , 向通 风 速 率 与 回 流 长 度 近 似 成 线 性 关 系 ; 纵 当坡 度 为 零
系式 , 并将 隧道断面的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寸 。
在数 值模 拟 研 究 方 面 , 国 的 CCHwag和 J d 美 n E- C wad 利 用风 速 问 rs D 题 。结 果 表 明 , 火 源 功 率 增 大 到 一 定 程 度 时 , 界 风 速 当 临 将 不 再 随 火 源 功 率 的变 化 而 改 变 , 同时 , 研 究 得 出 了新 还 的 临 界 风 速 计 算 关 系 式 。在 国 内 , 华 大 学 的 李 先 庭 等 清
员危害 , 隧道 消 防工程 中需要 解 决 的一 个 重要 问题 。 是 在 公 路 隧 道 火 灾 的 纵 向 排 烟 模 式 下 , 在 隧 道 的 纵 向提 要 供 一 个 纵 向风 速 , 导 火 灾 烟 气 在 隧道 内 单 向流 动 , 引 以避 免烟气对火 源上游 侧受 阻车辆 和人 员 的影响 。因此 , 隧 道 内提 供 的纵 向风 速应 满 足 抑制 烟 气 向 上 游 侧 发 生 逆 向 流 动 的现 象 , 烟 气 回流 现 象 。 当 提 供 的 纵 向 风 速 刚 好 即 能 使 烟 气 的 回 流 长 度 为 零 时 , 时 的 纵 向风 速 为 临 界 风 这 速 。 当 隧道 内 的 纵 向 风 速 大 于 临 界 风 速 时 , 确 保 火 源 可 上 游 侧 处 于 安 全 环 境 , 止 火 灾 烟 气 对 上 游 侧 受 阻 车 辆 防 与人 员 的危 害 , 时 也 为 前 来 救 援 的 消 防 队 员 提 供 一 个 同 扑救 火 灾 的 安 全 通 道 。 为 此 , 制 烟 气 回流 的 临 界 风 速 抑
中 图 分 类 号 : 1 . 。T 3 X93 4 U8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0 9 2 1 )7 5 0 4 1 0 —0 2 ( 0 1 0 —0 8 —0
隧 道 火 灾 中 , 气 是 危 害 人 员 生 命 安 全 的 最 主 要 因 烟
素, 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与排 除烟气 , 少隧道火 灾对人 减
一
效 抑 制 火 灾 热 烟 气 向上 游 流 动 。周 孝 清 等 人 利 用 P o— h e nc 模 拟 研 究 了 隧道 断 面形 状 对 临 界 风 速 和 隧 道 内温 度 i s 和浓 度 分 布 的影 响 , 合 得 出 了 烟 气 逆 流 层长 度 和 通 风 拟 速 度 大 小 的变 化 关 系 式 。 张娜 等 人 利 用 C X . 研 究 了 F 55 火 灾 时坡 度 隧道 内 的 临 界 风 速 问题 , 出 了 临 界 风 速 的 得 坡 度 修 正公 式 。王 日升 利 用 C X . 对 美 狐 林 隧道 内发 F 55 生 火 灾 时烟 气 流 动 进 行 了 三 维 瞬 态 的模 拟 计 算 , 究 了 研 烟气 在 隧道 内的 分 层 扩 散 现 象 , 及 不 同 火 源 情 况 下 的 以 临界 风 速 。胡 隆华 提 出水 平 坡 度 下 回流 长 度 和 临 界 风 速 的 理 论 预 测 模 型 , 利 用 模 型 试 验 结 果 对 理 论 模 型 进 行 并 了 验 证 。蒋 军 成 在 建 成 的 隧 道 中 实 施 全 尺 寸 火 灾 试 验 , 研 究 隧 道 火 灾 自然 通 风 模 式 下 的烟 气 温 度 纵 向 变 化 数 据 和 纵 向蔓 延 情 况 , 立 了计 算 烟 气 逆 流 距 离 的 预 测 公 式 , 建
摘 要 : 结 国 内外 隧道 火 灾纵 向 通 风 排 烟 下 抑 制烟 气 回 总
动 影 响 的实 验 , 出 了临 界 风 速 的坡 度 修 正 系 数 , 该 公 提 使 式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完 善 。W u和 B k r 5种 具 有 相 同 高 aa 对 度 、 同宽 度 的隧 道 断 面进 行 了实 验研 究 , 将 试 验 与 数 不 并 值 模 拟 结 果 进 行 对 比 分 析 , 出 了 新 的 临 界 风 速 计 算 关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