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走进化学科学
高中化学-1.1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定义 本质特征 外观特征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结 构不变,微粒间隔可能改 变 状态、形状、大小的变 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也 叫化学反应)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 结构变化,变成了其他 物质的微粒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例题3导学号下列对化学科学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B.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保障 C.化学科学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方面无能为力 D.化学科学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能源和资源 解析:化学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故选项C不正确。 答案:C
12345
3.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 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 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实验是认知化学的唯一手段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这两位科学家运用理论和实验共同协力探 讨分子体系的性质,这说明化学实验已经不再是研究化学的唯一手 段。 答案:A
俄国科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 律
作用 标志着近代化学的 诞生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 革命性的进展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 合物纳入一个统一 的理论体系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3.现代化学阶段 (1)世界上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发现放射性元素、建立现代量子 化学理论、创立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 等。出现了各种分析和测试物质结构、跟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 (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 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198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1.1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32页

返回
[例1]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
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 C.制陶、冶金及酿酒等过程中肯定发生化学变化
D.化学家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 物质,制造出“第二自然界”
[解析] 化学变化可制造分子,不能制造原子,可看作
答案:C
返回
2.通过对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化
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请把重
大成果与发现者连起来: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微观领域的探索 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课堂总结 分子Fra bibliotek轮分子马达
连接氨基酸
氢键刹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2.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
课堂总结
叶绿素太阳能电池
纽扣电池
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笼状结晶
可燃冰 CH4·xH2O
学习目标
3.材料研制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贡献是( C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D.提出分子学说
2.人们对化学科学的几种认识中错误的是(A )
A.化学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化学世界神奇美妙 ,化学天地广袤无垠 ,化学科学魅力无穷!进入高中 阶段 ,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自己将面对哪些化学知识和方法 ,将走过怎样的 化学学习历程 ,将如何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就让这套化学教材陪 伴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吧!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练一练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2.从科学的元素观到氧化学说、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再到元素周期律,这 些理论提出的过程有何共通之处?你能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理论形成的基 本流程吗?
学习目标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3.现代化学的发展 ✓ 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 ✓ 现代化学已经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 ✓ 现代化学的发展不仅使化学科学体系自身不断完善,也带动了相关科学的发展
1.1认走进化学科学

目录
退出
预习交流
2011 年 3 月 14 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事故引起了全世 界人们的高度关注。你认为核变化是化学变化吗? 答案:核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 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即发生 化学变化时,原子核不发生变化,而在核变化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所 以核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目录
退出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 是 。 ①冰融化成水 ②干冰升华 ③钢铁生锈 ④用石灰抹的墙逐渐 硬化 ⑤蔗糖投入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 ⑥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 ⑦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 ⑧石油分馏 ⑨木材干馏制得木炭 ⑩白磷自燃 火药爆炸 解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就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 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是化学变化。 答案:①②⑤⑥⑦⑧ ③④⑨⑩
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 学; 2.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 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 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 用; 3.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 化与化学变化; 4.了解对化学科学发展 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及 其成就
目录 退出
预习导引
目录
退出
一、化学科学的含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二、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化学科学的实际应用 (1)农业:合成氨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饥饿的问题。 (2)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使人类能对抗多种疾病。 (3)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我 们进入信息时代。
第 1 章 认识化学科学
目录
退出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1. 1《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走进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课程安排】一课时【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b5E2RGbCAP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p1EanqFDPw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DXDiTa9E3d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化学史的教案,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RTCrpUDGiT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5PCzVD7HxA 【教案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案准备】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jLBHrnAILg多媒体教案平台【教案方法】探究式教案【教案过程】[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教案第一章:走进化学科学1.1 化学的科学特点和分支让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介绍化学的主要分支,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授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强调实验安全,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事故处理方法。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解释原子的定义和构成,介绍原子核和电子。
引入分子的概念,解释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并描述分子间的作用力。
2.2 元素和化合物介绍元素周期表,讲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元素性质。
解释化合物的概念,介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和化合价。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 物质的性质讲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反应性等。
介绍物质的分类,如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
3.2 化学反应解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介绍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4.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解释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强调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烷烃、烯烃、炔烃等。
4.2 常见有机化合物介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烃类等。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
第五章:溶液与浓度5.1 溶液的概念解释溶液的定义,介绍溶液的组成,如溶剂和溶质。
讲解溶液的性质,如均一性、稳定性、透明度等。
5.2 溶液的浓度介绍溶液的浓度概念,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讲解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并介绍浓度计算的应用。
第六章:气体的性质与制备6.1 气体的基本性质讲解气体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可压缩、扩散等。
介绍气体的化学性质,如反应活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6.2 气体的制备与收集介绍实验室中常用气体的制备方法,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1.1《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1)

体现绿色奥运
你知道奥运火炬的燃料是什么吗? 为什么采用这种燃料?
北京奥运主火炬的 燃料是丙烷。
丙烷是种价格低廉的 燃料。分子式C3H8,燃 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 染。丙烷燃烧后火焰 是亮黄色,具有较好 的可视性。
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吗? 贝贝 妮妮 外部材料是纯羊毛绒,内充无毒的合成纤维. 区别它们时可用灼烧的方法, 如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纯羊毛绒 晶晶
[小结]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化学 朴素 宏观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科学 微观
(近代化学四个里程碑;我国科学家在 化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
– 阅读教材:5~6页
组装分子器件
纳米科技-分子马达
它的潜在应用价值是非常之 大的。也许,将来利用该马 达所作成的潜艇就可进入人 类的血管之中,不必藉由传 统的开刀方式,即可清除脑 血管中的血块,清理血管壁 上的沉积物质,以排除中风 的危机。这些如电影般的科 幻情节也许将一一实现!
鲁科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
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 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
应用的自然科学。
交流研讨: 为什么说化学是具有创造 性、实用性的科学?举例 说明
第一章 化学科学与北京奥运 认识化学科学
“火树银花不夜城” 的绚烂 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
在有机化学方面: 诺贝尔在1867年用硝化甘油制成了安全且爆炸力很强的 黄色炸药,直接应用于工业,使硝化甘油成为19世纪60 年代的分子明星。诺贝尔一生发明甚多,获专利 255项。 他还是建立跨国公司的先驱,在20多个国家建立了90座 工厂或公司。他临终将约920万美元的遗产几乎全部作 为诺贝尔奖基金。硝化甘油具有抗心绞痛的作用,是心 肌炎病人随身携带的口服良药。诺贝尔患有严重的心脏 病,医生曾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但被诺贝尔拒绝。 1896年,他因心脏病逝世。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1.1 走进化学科学 教案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掌握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引导依据有关事实或材料推出新的判断或结论,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或获得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教学过程]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世界是极其丰富的。
面对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人们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思索与探究: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怎样有目的地实现物质转化、创造物质,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在漫长的思索与探究过程中,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建立起化学科学。
那么,化学科学是如何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它有什么特征,又具有怎样的探索空间呢?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小组交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什么活动开始?化学发展历程分几个阶段?在化学发展的每个阶段特征是什么?列举一些不同时期的重大发现或重要技术。
2.学生回答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地球先民们生火取食、之后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冶金、酿酒,并希望制出长生不老药或把廉价金属炼制成金。
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系统地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原子量(现称相对原子质理)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 必修1
化学 必修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实 验 化 学
化学必修1 化学必修2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 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 形成基本的化学概念和科 学探究能力
[交流研讨2]
你周围的生活中哪些与化学有关?你对化学研究的哪 些方面感兴趣?
衣
合成纤维、合成染料
食
住
电动车、汽车燃料 玩具、娱乐设施
功能性食品、餐具 生活用品、 合成高分子材料家具
行 玩
化工厂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化学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氮肥、药物、高分子材料、电子芯 片、光导纤维
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 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 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 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 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 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使学生了解化学在资源 利用、材料制造、工农 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 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 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化学与生活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与技术
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 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什么活动开始?
2. 化学科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20世纪化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 我国化学家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贡献
化学的发展史
化学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 展起来的,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Hale Waihona Puke 古代化学 冶金、酿酒、火药、造纸等 (实用技术) 近代化学
从宏观
化学元素概念的提出 英国——波义耳——1661年 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从物质性质 法国——拉瓦锡——1771年 建立原子学说 英国——道尔顿——1803年
到微观
发现元素周期律 俄国——门捷列夫——1869年 到理论体系
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交流研讨3]
化学科学探索空间广阔,在未来发展中哪些领域会大显身手?
四个里程碑
现代化学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
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波义耳(1627-1697) 提出化学元素的 概念,标志近代 化学诞生 拉瓦锡(1743-1794) 建立氧化学说, 使近代化学取得 革命性进展
道尔顿(1766-1844) 提出原子学说, 奠定近代化学发 展基础
门捷列夫
(1834-1907)
发现 元素周期表
3、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 念, 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 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 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 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引导学生探索有机 化合物的组成、结 构、性质及应用, 学习有机化学研究 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 化学实验技能和方 法,提高化学实验 能力。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化学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能 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 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本
笔记本 作业本(班级统一) 错题本 习题本 作业 必须做 不许抄
本节小结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 2、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能源方面 材料科学 环境保护 疾病治疗
化学科学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唯一出路 生产各种新型功能材料, 丰富物质世界。
找出治理环境的灵敏的检测手段,提 出防治措施,可以制造出对环境无害 的化学品与生活用品,减少环境污染。 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 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促进人类身心 健康。
高中化学
认识化学科学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自然界中的 溶洞
由于溶洞中含有较高浓度CO2 ,发生了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 CaCO3→Ca(HCO3)2→ CaCO3 会发生变化? 的转化
[交流研讨1]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并结合课本P2第1自然段思考 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 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