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概述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概述

冲压模具的主要功能
1 定位
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 准确定位
2 导向
引导模具在运动中保持正 确的轨迹
3 加工
对金属材料进行剪切、冲 裁、弯曲等加工过程
冲压模具的基本构成
上模
通常用于顶压材料,具有凹模形状
下模
位于上模下方,通常用于支撑材料,具有凸模形状
冲压模具的分类与特点
1
按用途分类
冲裁模、弯曲模、拉伸模等
2
按结构分类
单工位模、连续模、进料连续模等
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
产品分析
了解产品形态和使用要求
模具设计详图
绘制模具构造图,确定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尺寸 和工艺要求
模具构思与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要求设计模具结构与工作原理
加工制作与调试
进行模具的制造和装配,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概述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冲压 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概述、基本原理、分类与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
冲压加工的基本原理
冲压加工利用模具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通过剪切、冲裁、弯曲等方式,将材料变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冲压工艺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单工位、多工位、连续冲压
特点
高效快速、重复性好、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冲压工艺的应用领域
1 汽车制造
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
3 电子产品
手机、电脑等金属部件2 家电制造冰箱、空调 Nhomakorabea产品外壳
4 其他行业
金属制品、建筑材料等
冲压加工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 高生产效率 • 较高的精度和重复性 • 成本较低
局限性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冲压工艺冲压工艺是指利用压力使金属板材在模具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冲压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设计制作模具、准备材料、冲压加工及后续处理。

1.模具的设计制作:冲压工艺的关键在于模具的设计和制作。

模具由上下模具组成,上模具固定在机床上,下模具固定在滑块上。

上下模具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当滑块向下运动时,上下模具会夹紧工件,使之发生塑性变形。

2.材料的准备:在进行冲压加工前,需要将金属板材裁剪成适当大小,并将其清洗干净,以去除杂质和油污。

3.冲压加工:冲压加工是将金属板材放置在模具中,通过机械设备施加压力,使金属板材发生塑性变形,最终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4.后续处理:冲压工艺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如清洗、抛光、喷涂等,以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和装饰性。

二、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好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冲压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模具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材料的性质、冲压工艺的要求等。

1.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结构设计。

上模具一般由模板、定位销、导向套等组成,下模具一般由模座、模块、导向柱等组成。

2.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质量。

一般情况下,模具材料应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良好的热导性和耐磨性等特性。

3.模具零件设计:模具零件的设计应考虑到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冲压工艺的要求。

模具零件的设计应尽量简化,减少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4.模具配合设计:模具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直接影响到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模具配合设计应确保零件的定位准确、运动平稳,并充分考虑到热膨胀等因素。

综上所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材料、结构、流程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冲压工艺和精心的模具设计,可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冲压加工,为生产制造提供有力支持。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冲压工艺是利用机械设备将金属板材冲压成所需形状的一种生产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电器、通信设备等工业产品中。

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冲压件的质量和成本。

下面将详细介绍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一、冲压工艺步骤:1.确定冲压工艺参数:包括材料的选择、厚度、韧性、硬化指数等;成形件的形状、尺寸、公差要求等;冲床的选型和工作速度等。

2.设计冲压模具:根据成形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合适的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冲子、顶针和导向装置等。

冲床是冲压操作的设备,通过上下模具的间隙来进行材料的冲压。

3.制作冲压模具:根据冲压模具设计的要求,进行模具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模具材料通常选择高硬度、高耐磨、高强度的工具钢。

4.进行冲压加工:根据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要求,将金属板材装夹在冲床上,通过冲床的动力系统进行冲压加工,将金属板材冲压成成形件。

5.进行后续加工:对冲压成形的零件进行必要的后续加工,如去毛刺、油污清洗、焊接等。

6.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对成形件进行尺寸、公差、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验。

根据质量控制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调整,以保证成形件的质量。

二、模具设计步骤:1.确定产品的设计要求:根据成形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结构、材料和工艺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到模具制造的成本和生产周期等因素。

2.进行产品结构的分析和仿真:运用CAD和CAM软件进行产品结构的分析和仿真,确定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合理性。

通过仿真,可以预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3.进行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上下模板的大小和形状、导向装置的位置和尺寸、冲子的形状和尺寸等。

同时还要合理布置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形件的质量。

4.进行模具零件的设计:将模具结构划分为各个零件,并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各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包括上下模板、导向装置、冲子、顶针等。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冲压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可以在金属板材上制造出形状各异的零件。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冲压工艺已经成为了汽车、电子、家电等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模具则是冲压工艺的核心,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生产的关键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一些实例。

一、冲压工艺的常见方法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模具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将其切割、弯曲、拉伸等,从而制造出所需的零件。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冲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冲裁法冲裁法是最基本的冲压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将相对简单的平面零部件从板料中裁出。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尺寸精度较低、批量较大的产品。

在冲裁法中,常用的模具种类包括:简单冲模、复合冲模、级进冲模等。

2、弯曲法弯曲法主要用于制造曲形零件,例如各种支架、角铁等。

它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大经度的曲率控制,适用于高尺寸精度的产品。

在弯曲法中,常用的模具种类包括:简单弯模、复合弯模等。

3、拉伸法拉伸法是一种将板材拉伸成型的方法,适用于制造拉伸高度较大的零部件。

它的优点是可以制造出复杂的形状,缺点则是对板材的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在拉伸法中,常用的模具种类包括:简单拉伸模、复合拉伸模等。

二、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模具的设计是冲压工艺中十分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精度和品质。

在模具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选择模具的主要材料应该是坚固、耐磨的合金钢,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

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成本、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等因素。

2、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该符合产品的形状尺寸,能够保证加工精度和产品品质。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成型力度、冲孔位置、冲孔大小等因素。

3、表面处理为了防止磨损和腐蚀,在模具表面需要采用一定的表面处理方式。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渗碳、氮化、电化学抛光等。

三、模具设计实例为了更好地阐述模具设计的重要性,我们介绍一个手机机壳模具设计的实例。

手机机壳是一款外壳非常薄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要求。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金属板材或者其他形状的金属件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艺技术,以下将介绍其包括冲压工艺流程、模具设计原则、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构件选用等相关内容。

一、冲压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分为单道冲压和多道冲压两种。

单道冲压是指在一个冲压过程中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多道冲压是指通过多次冲压工艺来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

下面将以多道冲压为例介绍冲压工艺流程。

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板材材料,进行剪切、铺料等准备工作。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冲压模具。

3.上料:将材料板厚按照模具规格要求剪切成对应尺寸,然后放置在模具上。

4.开模: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模具上的凸模与凹模对压,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5.去杂及模具保养:在冲压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需要及时清理,并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护。

二、模具设计原则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模具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并且易于加工和调整。

2.稳定性原则:模具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冲压机的冲击力和振动。

3.高效原则:模具设计要考虑工作效率,设计出能够实现快速冲压的模具结构。

4.经济原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要较低,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三、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分段结构、导向结构等。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法:1.整体结构设计:将模具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2.分段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将模具分为多个部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3.导向结构设计:模具需要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避免材料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歪斜和偏移。

4.其他辅助结构设计:模具还需要考虑各种辅助结构,如剪断边缘结构、定位结构、脱模结构等。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冲压工艺是一种将金属板材置于冲压机中,通过冲压机的力量使得金属板材发生塑性变形,以实现所需产品形状的工艺过程。

而模具则是冲压工艺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在冲压过程中起到定位、压制、剪断等作用,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冲压工艺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冲压工艺是利用冲压机对金属板材进行塑性变形的工艺过程。

它通过冲切、冲孔、弯曲和拉伸等方法,将金属板材切割成所需形状,并加工出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产品。

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如下:1.选择合适的冲压机:不同的冲压工艺需要不同类型的冲压机。

根据冲压件的材料、厚度、尺寸和加工要求,选择冲压机的类型和规格。

2.制作模具:模具是冲压工艺的关键,它决定了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的制作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材料和加工要求等因素。

3.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金属板材,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裁剪和处理。

4.加工过程:将金属板材放置在冲压机的工作台上,通过机械力对金属板材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5.完成产品:经过冲压机的压制、弯曲、切割等操作,金属板材最终被加工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冲压工艺的优点和应用领域冲压工艺有以下几个优点:•生产效率高:冲压工艺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产品质量好:冲压工艺可以保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節約資源:冲压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减少浪费。

因其高效、高质和节约资源的特点,冲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航空航天等行业。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是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和制作适用于冲压工艺的模具。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如下几点:1.确定产品结构: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功能需求,确定产品的结构和尺寸。

2.确定模具类型: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确定适用于冲压工艺的模具类型,如冲裁模、冲孔模、弯曲模和拉伸模等。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冲压工艺是一种通过将金属板材置于压力机上,并利用压力机的挤压、拉伸、弯曲和剪切等作用,使金属板材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将其冲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而模具设计则是为了实现冲压工艺的目标,需要设计和制造出适用于金属板材冲压加工的模具。

冲压工艺的步骤主要包括:铺料、裁剪、冲孔、弯曲、成形、切割、整理和清洗等。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1.铺料:将金属板材按照模具的要求放置在工作台上,通常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定位和调整。

2.裁剪:根据零件的外形和尺寸,在金属板材上进行裁剪,通常使用剪板机等设备进行操作。

裁剪完成后,得到所需的板材。

3.冲孔:将板材放置在模具上,通过压力机的冲头对板材进行冲击,使其在特定位置形成孔洞或其他形状。

冲孔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进行精确控制。

4.弯曲:使用模具将板材进行弯曲加工,使其形成所需的角度和形状。

弯曲通常需要通过压力机上的模具,通过对板材的挤压和弯曲来完成。

5.成形:将板材放入模具中,并通过压力机的压力和模具的形状,使板材在模具内发生塑性变形,以形成所需的凸凹部件。

6.切割: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在压力机上使用切割模具对板材进行切割,得到最终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切割通常使用剪切机或冲床等设备。

7.整理:对成品零件进行矫正、清理和整形,以提高其质量和外观。

通常需要使用砂轮、研磨机等设备进行加工。

8.清洗:将零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模具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确定产品要求、制定工艺方案、设计模具结构、制定模具工艺和制造模具等。

1.确定产品要求:包括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和数量等方面的要求。

2.制定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冲压工艺和加工方法,并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

3.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形状和要求,设计出合适的模具结构,包括上下模的布局、导向机构、定位装置、脱模装置等。

4.制定模具工艺:根据模具结构和产品要求,制定模具的冲压顺序、冲头形状和尺寸、冲孔位置和尺寸等。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1.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涉及到金属材料成形加工技术和模具设计原理。

2. 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金属材料加工能力、工程设计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课程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掌握金属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设计并优化冲压工艺流程。

2. 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模具的设计、制造和调试。

3.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置:1. 金属材料成形加工概论:介绍金属冲压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 冲压工艺流程设计:包括模具结构设计、工艺参数选择、成形工艺规划等内容。

3. 模具设计原理:学习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优化技术。

4. 模具制造与调试:介绍模具加工制造工艺、装配调试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通过理论课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2. 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引入真实案例和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来学习和应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

3. 模拟软件辅助教学: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工艺流程仿真,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和技能。

五、教学资源支持:1. 提供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以及丰富的教学视频和案例资料。

2. 配备先进的模具设计软件和冲压模具加工设备,如CAD/CAM软件、数控冲床等。

3. 建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室,提供实际操作场地和指导,进行模具制造和调试实践。

六、评价与考核:1. 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报告、模拟设计任务和实验成果等。

2.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展现个性和设计能力。

七、课程改进与提高:1. 定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估,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动态,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垫片”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内容及任务: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产品图二、设计任务:完成该产品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说明书、模具装配图及工作零件图。

三、设计工作量1、制订冲压工艺方案2、模具总装图1张,凸模及凹模零件图2张3、设计说明书1份,20页左右四、设计要求1、图纸用CAD绘制并交纸质图及电子档2、本任务书应与说明书、图纸一同装订成册,并加封面,装入资料袋中,否则不接收3、设计必须认真仔细,允许讨论,但严禁抄袭、复制或复印。

名称:垫片批量:大批量材料:A3(Q235)厚度:3mm摘要冲裁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是一项技术性和经验都很强的工作。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的零件图纸要求,用Auto CAD 进行设计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冲压工艺和合理的模具结构,在此基础上优化零件结构和选择合适的零件材料。

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落料工序,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

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所需的模具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类型。

本文首先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简单说明了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模具的分类、模具零件的分类、模具的结构形式、冲压的基本概念、冲压工艺基础理论、塑性力学基础理论。

然后对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为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

其次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模具零件图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型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

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和装配图。

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复合模的结构设计及工件过程。

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字: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模具结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原始数据如图所示的垫片,外形直径D=80mm,内孔直径=40mm,厚度t=3mm,材料为A3(Q235),生产批量:大批量。

二、工艺分析1、冲压工序只有冲孔、落料两道工序。

2、材料性能A3(即Q235)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冲裁成形性能,其抗拉强度为432~461Mpa,抗剪强度为304~373Mpa。

3、零件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且中心对称,无尖角,对冲裁成形加工较为有利。

零件中间有一圆孔,空的最小尺寸为d=40mm,满足最小直径dmin ≤1.0t=3mm的要求。

同时,经过计算,孔的边缘距离零件外形的最小尺寸b1=0.5×(80-40)=20mm,满足冲裁最小孔边距bmin≥1.0t=3mm的要求。

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件的结构要求。

综合以上材料性能、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的分析,该零件可以采用普通冲裁的方法获得。

三、冲裁方案及模具类型的选择1、冲压工序安排方案该零件包括冲孔和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三种类型模具优缺点比较如下: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造容易,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综上所述,宜采用方案二生产。

现对复合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t=3mm 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C=3mm,现在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mm 20b min =,有,min C b >满足该凸凹模结构要求,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2、选用模具确定按照落料凹模安装位置,复合模又分为正装和倒装两种形式。

正装复合模冲裁时的冲孔废料由上向下推出,如多孔件,而孔的废料落在下模表面,需要及时清除,而倒装式复合模工作时产生的孔废料直接由下模部分漏出,比较可知倒装模操作方便,且安全。

所以选用倒装式复合模进行加工。

综上可知,该零件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式复合模生产。

四、零件的工艺计算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一般而言,排样原则有:提高材料利用率η。

对冲压件来说,由于产量大,冲压生产效率高,原材料费用常会占到冲压件总成本的60%以上,所以材料利用率η是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指标;使工人操作方便。

安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应尽量选条料宽、进距小的排样方法;使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寿命较高; 排样应保证冲压件的质量。

根据零小、短件形状,比较可知应采用单排的有废料方法最合适,如图①、搭边值的确定由零件外形尺寸D=,mm 80φ查表得5.2,221==a mm a②、条料宽度的确定(导料销导向)条料计算公式:0max 0)2(∆-∆-++=z a D B 查表得,mm mm z 8.0,4.0=∆= 代入公式,得mmB 08.008.004.85)4.05.2280(--∆-=+⨯+=③材料利用率%54%100%100)280(4.85)2040(22=⨯=⨯=+⨯-⨯πηBSA④确定步距mm a D S 822801=+=+=2、冲压力的计算1)冲裁力的计算计算冲压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的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

压力机的吨位必须大于计算的冲裁力,以适应冲压的要求。

平刃口冲裁时,其冲裁力0F 可按下式计算:τLt F =0其中0F ~冲裁力【N 】; t~材料厚度,【t 】为mm;τ~材料的抗剪强度,【τ】为Mpa; L~冲裁周长,【L 】为mm 。

考虑到模具刃口的磨损,凸凹模间隙的波动,材料机械性能的变化,材料厚度偏差等因素,实际所需冲裁力还必须增加30%,即τt 0KL KF F ==其中K=1.3为安全系数材料A3的抗剪强度,pa 373~304b M =τ取,350Mpa b =τ 冲孔冲裁力:kN F 5.1713503403.11=⨯⨯⨯⨯=π落料冲裁力:kN F 3433503803.12=⨯⨯⨯⨯=π 2) 卸料力、推件力的计算 卸料力 )(21X F F K F X += 推件力 )21t (F F nK F T += 其中,3n 310≈==th由材料厚度t=3mm,查得卸料力系数,045.0=X K 推件力系数,05.0=T K 代入,计算得卸料力:kN F X 15.23)3435.171(045.0=+⨯= 推件力:kN F T 17.77)3435.171(305.0=+⨯⨯= 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装置, 所以,总的冲裁力为kN 8.61417.7715.233435.17121=+++=+++=T X F F F F F根据总的冲裁力,初选设备为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B23-63。

3、刃口尺寸计算冲孔模刃口尺寸计算公式:凸模:mm p 0024.00024.0420.79)210.0630.79(d --=-= 凹模:dz d d p d δ++=0min )(落料模刃口尺寸计算公式凹模:dx D D d δ+∆-=02max )(凸模:0min )(FZ D D d p δ--= 由620.0040d +=φ得mm mm d mm d 620.0,000.40,620.401min max ∆==由mm mm D mm D D 740.0,260.79,000.80802min max 0740.0=∆===-得φ 由材料得查表及料厚4-8,33mm A =δ冲裁双边间隙:mm z mm z 210.0,270.0min max ==凸模制造公差:mm z z d 036.0)210.0270.0(6.0)(6.0min max =-⨯=-=δ()mm z z 024.0210.0270.04.0)(4.0min max p =-⨯=-=δ凹模制造公差:由公差表查得,零件的尺寸公差要求为IT14级,依此查得间隙系数x=0.5。

将以上数据代入对应公式,得()mm d p 0024.00024.0310.40620.05.0000.40--=⨯+=冲孔模:()mm 036.00360.00d 520.40210.0310.40d ++=+=落料模:()mm D 036.00360.00d 630.79210.0310.40++=()mm D p 0024.00024.0420.79210.0630.79--=-= 4、压力中心的计算零件外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该零件的压力中心即为零件的几何中心。

五、模具零部件的确定1、标准模架的选用标准模架的选用,依据凹模的外形尺寸确定,所以需要计算凹模的周界大小。

凹模高度 ()mm kb 15h >= ()29-凹模壁厚 ()()mm h C 40~302~5.1≥= ()39-由材料厚度,35.0k 3-9,80,3===得查表最大外形尺寸mm b mm t 代入,计算得 mm h 288035.0=⨯= ()mm C 56~42282~5.1=⨯= 因零件结构较简单,取较小值,。

mm 45=C凹模的长度mm C b L 170452802=⨯+=+=凹模的高度 mm C b B 170452802=⨯+=== 选用标准模板 mm mm mm 28200200⨯⨯因冲压件精度要求不高,故选用后侧导柱模架,根据计算结果,查GB2872.1-90,得,模架的规格如下 上模座:mm mm 50200mm 200⨯⨯mmmm mm mm mm mm mm mm mmH A mmh A mm mm mm 20200mm 20022200mm 2008200mm 200481156321905mm 3260200200⨯⨯⨯⨯⨯⨯⨯⨯⨯⨯⨯卸料板:固定板:垫板:导套:导柱:下模座:2、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选用与计算根据不同橡胶弹性体的性能特点,结合模具卸料的需要,冲裁一般选用较硬的橡胶。

聚氨酯弹性体是常用的一种橡胶垫,具有较高的弹性及强度、优异的耐磨性、耐油性、耐疲劳性及抗震动性,其压缩量一般在10%~35%之间。

故选用聚氨酯弹性体作为弹性元件。

橡胶的预压力 kN F F 15.23x =≥ 橡胶的自由高度 ()mmh H t 26~1810~53.0~25.013030.0~25.01mm 0=+=+=++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