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合集下载

糖尿病并复发性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探讨

糖尿病并复发性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探讨
关于肥胖程度的衡量,不管是肼的腰围切割
点还是CDS标准的BMI,两者得到了非常接近的检 出率,从得到指标的便捷程度去考虑,腰围更容易。 NCEP~ATPⅢ的诊断标准倒也是简单易行,但是, 其腰围标准是参照美国人的情况,对肥胖的检出率 只有6%,且FBG切割点偏高为6.1 mmol/L,明显 降低MS的诊断率,不适用于中国人。
【关键词】糖尿病;复发性脑梗死;颈动脉;颈内动脉内一中膜厚度
脑血管病在各种疾病死亡原因的排列顺序中列 第2位,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复发率亦有上升趋 势,而且复发性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均高于首次发 病者。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中最主要的类型, 因此,研究和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 因素。在某些因素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压作用下使
得血管内皮在血流冲击下容易发生损伤,导致脂质 和胶原沉积,激活血小板而形成动脉内血栓或发生 溃疡、斑块脱落等,造成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对 CAIMT、钙化斑块的面积等多项指标比较发现, DRCI组患者的CAIMT明显增厚,钙化斑块的面积 大,且一般是出现多处斑块,因此糖尿病引起的动脉 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410008长沙市造成的神经系统症状和 体征加重。糖尿病诊断标准:(1)患者有糖尿病病 史。(2)入院时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化 血红蛋白>8%为异常。
2.方法: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cuson 128 XP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0 MHz。患者取平卧头后仰位,充分暴露检查侧的颈 部,探头自双侧颈总动脉起始2 cm处至颈内动脉起 始2 urn处,依次探查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 脉,观察有无斑块、颈内动脉内一中膜厚度 (CAIMT)、粥样硬化斑块面积。CAIMT增加:指颈 内动脉后壁的最大内一中膜厚度(IMT)≥1.0 mm, 或分叉部后壁的最大IMT>1.0 mm;颈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形成:突出于内膜表面或厚度>1.3 mm。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测 。现 报 告 如下 。 临床资料 : 择 20 选 0 5年 6月 一 0 7年 l 住 院究 结果 表 明 , 脑梗 死患 者颈 动脉硬 化斑 块检 出率显著增 高 , 出的斑块 与脑梗死部位存在 明显 的同侧相 检 关 性 。颈 动脉粥样 硬化 斑块 的好发部 位 以 C A最 多 , C 多双
侧 同时 受 累 , 次 是 分 叉 处 和 IA 颅 外 段 , 脑 梗 死 患 者 其 C 且
患者 10例 ( 3 脑梗 死组 ) 均 符合 全 国第 四届 脑 血管 病学 术 ,
C A内径显 著狭窄 , 可能与 动脉局部 剪切力 增加 , 起 内 C 这 引
会议修订 的诊断标 准 , 并经颅 脑 C T和 M砌 证 实。男 8 、 8例
双侧颈总动 脉 ( C 、 总动 脉 分 叉 处 ( I ) 颈 内动脉 C A) 颈 BF 及
(C ) I A 颅外段 , 量并记录颈动脉 内膜 一中层厚度 ( ) 管 测 MT 、
壁 内径 , 粥样硬 化斑块 回声强 度 、 量 、 数 部位 等。粥样 硬化斑
块 的诊断标准为 : M ① T>1 2mm为斑 块形 成 , 动脉 内膜 . 颈
性 梗死 。 本研究表 明年龄 、 高血 压、 高血糖 、 高血脂 维蛋 白原 纤
升 高是 影 响 脑 梗 死 患 者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的 危 险 因 素 。年
大 面积脑梗死 3 O例 , 脑干梗死 2 4例。
方法 : 采用美国 A uo — se 色多普 勒超 声诊 断仪 , csnA p n彩 使用 7 5MH 线阵探头 , . z 由超声科 专业 医师操作 。分别检 测
光滑完整者正常 ; ②斑块 质地 与周 围组织相 比呈低 回声并表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
m o L, 密 度 脂蛋 白血 症 ( ml 低 / H—L L— ≥3 8 m lL D C) .m o/ 。 12 2 超 声 检 测 : 用 我 院 颈 部 血 管 超 声 机 ( E— .. 应 G
2 结果
2 1 两组 中颈动脉 粥样 硬 化发 生情 况 : . 脑梗死组中,
[ 参考文献 ]
[ ] G Z 9 20 , 1 B 4 — 07 职业性噪声聋 诊断标 准[ ] 中华 人 民共 和营 s.
业卫生与职业病 ,0 2,8 2 :1 . 20 2 ( ) 16
[ 收稿 日期 ]0 8一 6— 0 20 o 2
[ 责任编辑 ] 马兴忠
文章编号: 0 — 9920 )3 06 — 2 1 1 54 ( 90 — 2 1 0 0 0
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10 ; 0 % 对照组中 , 颈动 脉粥样 硬化发
生率 7 . %。两组 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09 P<0 0 ) 见 .1,
表 1 。
表 1 两 组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发 生 的 比较 ( ) n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4 .4 , x 2 88 P<O O .1
・经 验 交 流 ・
脑 梗 死 与颈 动脉 粥 样 硬 化 及 其 危 险 因素 与斑 块 发 生 的 关 系

[ 摘要 】 目的
巍 , 海 燕 蔡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 发生 的关 系。方法 对 10例脑梗死患 3 脑梗 死组颈 动脉 粥样硬化 发生 明显增 多( P<
在相关关系 , 且多重因素较单纯 因素对斑块数 目及管腔狭窄严 重程 度的影响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0 0 ) . 1 。结论

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血小板活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血小板活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S t u d y o n t h e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Pr o g r e s s i v e C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a n d Ca r o i t d P l a q u e a n d Pl a t e l e t Ac t i v a t i o n L E I Ho n g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5 6 p r o g r e s s i v e c e r e b r a l i fa n r c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a s p r o re g s s i n g g r o u p nd a 5 0 n o n—p r o re g s s i v e c e r e b r a l i n - f a r c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a s n o n—p r o re g s s i n g ro g u p we r e t e s t e d b y c ro a t i d u l t r a s o u n d, a na l y s i s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r a t e a n d t h e n a t u r e o f t h e p l a q u e ; At he t s a me t i me he t l e v e l o f p l a t e l e t C D6 2 P C D 6 3 i n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me a s u r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u n s t a b l e p l a q u e ,u l c e r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 E d 3 n oS,Masng 1 tu aaT,F jaA,e a. tad s eu ts— ui , t t 1Ra loerd cae
l r ti ( i p o e n AKR1 4 e f i n l e u e h i i e o i a ke B ) fi e e p
[] S e 6 hnB,Ver F, oL t 1 d s e uts hbt na ti Ma ,e .Aloerd caei iio a n i
me i r t s t e d t i n a fe to s r g n r plc me tt e a l a e h e rme t l f c fe t o e e a e n h r o e
d s e u t s n b t r,o7 d a e i e i h r ln u o a b n o e r d c a e i hi i o 1 i b t p rp e a e r p t y i 1 c pa int t y e 2 d a e e ,i e a i n t u p e so f N te s wih t p i b t s n r l to o s p r s i n o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1 0 2年 2月 第 1 5卷 第 4期
C ieeJ un l f rcia NeV u .iessF b 2 1 , .星No 4 hn ' o ra o at l ro s sae e . 0 2 V 1 s P c D .
・1 ・ 7
主要 因素为 :1 代谢 障碍 : () 多元醇 代谢 途径 激活 , 山梨 醇代
谢 旁 路 代 谢 增 强 , 多 的 葡 萄糖 在 醛 糖 还 原 酶 的 作 用 下 产 生 过 山梨 醇 , 山梨 醇 在 神 经 细 胞 内 大 量 蓄 积 , 接 造 成 神 经 损 使 直 害 。 ( ) 供 障 碍 : 期 高 血 糖 导 致 神 经 滋 养 血 管 病 变 ( 括 2血 长 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关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关系
第 3 6卷 第 5期 2 O 1 3年 5月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Xi n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6 No. 5
Ma v. 2 01 3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引 起 脑 梗 死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粥 样 斑 块
成 分及 其表 面形 成 的附壁 血栓脱 落 导致 的动脉 到动 脉 的脑 栓塞 , 易损 斑块 正是 这些 脱落 成分 的源 头 , 易 损 斑块 的检 测及 治疗 成 为今后 防治 缺血性 脑血 管病 的研 究 方 向 。本 文就 颈动 脉粥样 硬化 斑块 与脑 梗死
绪应 激 等 。3 O 的 脑 梗 死 是 由 颈 动 脉 疾 病 引 起 的l _ 】 j , 近年 来 随着彩 色 多普勒 超声 日益广 泛 的应 用 ,
颈动 脉 粥样硬 化斑 块 检 出率 的 提 高 , 颈 动 脉粥 样 硬 化斑 块 与缺 血性 脑 血管 病 的关 系 越来 越受 到 关 注 。
颈动脉 粥样硬 化 斑块 的诊 断 标准 :颈动 脉 内膜
中层厚度 ( i n t i ma - m e d i a t h i c k n e s s , I MT ) >1 . 2 mm, 管 壁局 部增 厚 隆起 , 向管 腔 内突 起 为 斑块 形 成 ,颈 动 脉 内膜光 滑完 整者 正常 。彩色 多普 勒超声 下颈 动脉
压、 高脂 血症 或血脂 异 常 、 糖 尿病 、 体力 活动 减少 、 情
2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的 检 测 方 法
检 测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方 法 主要 有 彩 色 多 普 勒

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

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
( C c A) 测量 点应在分叉前 1 c m~ 2 c m处, 颈 内动 脉 ( I C A) 测 量 点应 在 分 叉 以远 1 c m 处 进 行 测 量 。② 颈 动 脉 内 一 中 膜 厚 度 ( I MT) : 患者 平卧, 测 量定 位于颈 总动 脉开 始膨 大处 近心 端 1 O mm~ 1 5 mm 处 的远 侧 壁 , 测 量 内 膜 内 表 面 到 中层 与 外 膜 交 界
在 山西 医科 大 学 第 二 医 院 神经 内科 住 院 的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脑 梗 死( AC I ) 患者 , 共7 5 例, 其 中男 4 6例 , 女2 9 例 。纳 入 标 准 : 符 合
1 9 9 5 年 全 国第 四届 脑 血 管 病 学 术 会 议 修 订 的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 诊 断标 准 一 , 同时 参 考 C I S S分 型 标 准 进 行 病 因 分 型 , 并 经 详 细
L p—P L A2与动脉 粥 样 硬 化 性 脑 梗 死 及 颈 动脉 粥样 硬 化 斑 块 的 关 系 探讨
吴 倩, 胡为 民
摘要 : 目的 探 讨 血 清脂 蛋 白相 关磷 脂 酶 A 2 ( I P— P I A2 ) 与 动 脉 粥样 硬 化 性 脑 梗 死 和 颈 部 血 管 斑 块 C r o u s e积 分 之 间 的 关 系。 方 法 选 取 急 性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脑 梗 死 惠者 7 5 侧 为 病例 组 , 年龄 、 ・ } 生别 与病 例 组 相 匹 配 的 同 时期 无 脑 血 管 疾 病 表 现 者 6 5例 , 采用 双抗 体 夹 心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法 ( E I I S A) 检测血浆 L p~P I A2水 平 , 同时 检 测 血 脂 等 生 化 指 标 , 并 行 颈 动脉 超 声 , 计 算 颈 动 脉 粥 样硬 化 斑块 C r o u s e 积 分 。 结 果 A C I 组L P—P L A 2水 平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 . 0 6 ) 。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组 不 同斑 块分级中 C r o u s e 积分越 高, L P— P I A 2水 平 越 高 。结 论 L P—P L A2可 作 为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脑 梗 死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之 一 , 对 预 测 动脉 粥样 硬 化 性 脑 梗 死 有 一 定 的 价 值 。通 过 检 测 L P—P L A2浓 度 可 以 间接 了解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的程 度 。 关键词 : 动 脉 粥样 硬 化 性 脑梗 死 ; 脂 蛋 白相 关 磷 脂 酶 A2 ;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宽 块 中图分 类号 : R 7 4 3 R 2 5 5 . 2 文 献标识 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 . i s s r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1 0 . 0 3 2 文章 编号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1 0 —1 2 1 6 — 0 2 1 资 料 与 方 法 尿病 、 吸烟史 、 饮酒史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价值

者性别 、 年龄 、 伴 随基础疾病等 比 较 差异 均无 统计 学意义 ( 尸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本研 究 方 案 经 我 院伦 理 委 员 会 讨 论 通 过 ,
2 . 1 颈动脉斑块情况 比较 : 试验组 7 4例患者 5 2 例( 7 0 %) 检 出颈动脉斑块 , 对照组 8 6例患者 2 6例 ( 3 0 %) 检 出颈动脉斑 块, 试验组颈动脉 硬化 斑块形成检 出率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2 5 . 5 2 , P < 0 . 0 5 ) 。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位置相近。试验组 5 2 例 颈动脉斑块患者 4 6例 ( 8 9 %) 为不稳 定斑块 , 对 照组 2 6 例颈动脉斑 块患者 中 1 7例( 6 5 %) 为不稳定斑块 . 试验组不稳
2组患者入组前均签署 知情 同意书。 1 . 2 检查 方法 : 2组 患者均 进行 颈 动脉彩 色 多普 勒超声 检
查, 超声仪器选择美 国 G E公 司生产 的 V i v i d 7彩色多普勒超
声诊 断仪 , 超 声探 头频率选 择 ( 7 — 1 2 ) MH z , 所有 检查均 由同

医师 完成 。患者取仰卧位 , 将 头偏 向一 侧充分暴 露检查侧
定 斑块 比例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 2组 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0 g = 5 . 9 4 , P < 0 . 0 5 ) 。见表 1 , 2 。
颈部 , 使用超声探头采用纵 向 、 横 向检查患者颈动脉 , 检查完
1 . 4 统计 学方 法 :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 学软件 , 计 量资料 以 表示 , 组 间比较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P < 0 . 0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彩色多普勒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0.03.007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0)03—0256—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otid plaque and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78.3%.It ocCUr8 in the crotch.The blet and the anabrosis plaque of the carotid plaque is the main resource for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index.After Conclusions:The carotid ultrasound diagnose provides the important and valuable
2010年02月 第22卷上半月第3期
【论 著】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Health
Feb,2010 V01.22 FHM No.3
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戴萍
(长春市吉大二院民康医院,吉林长春130041)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状况。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
参考文献 [1]舒良.田成华.精神障碍的生物学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
献出版社,2005:449—469. [2]王建斌,常业恬,刘流,等.不同麻醉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
的应用[J].1l缶床麻醉学杂志,2003。19:698. [3]Nothdurfter C,Eser D,Schllle C,et a1.The intluenee ofconcom-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多发 生于CCA分叉处(87%),其次/CA起始部(20. 5%)和CCA主干(12.9%),与文献报道一致bJ,这 是因为CCA分叉处的血流形成的高切应力和湍流 的机械损伤,加重血管内膜损害,致使高密度乳糜微 粒及脂蛋白沉积于这些粗糙区域,促进斑块的形成, 成为斑块好发部位。
the diagnose for the no symptom period
athero hardening patients.The availability prevention and cure for the forepart patients is important tOO.
【Key words】Carotid athero hardening;Cerebral infarction;Chromatically Doppler
256
万方数据
1.2 mm,管腔狭窄<20%;11I型(管腔轻度狭窄):管 腔狭窄程度≥20%而<50%,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 变,Ⅳ型(管腔明显狭窄)管腔狭窄程度≥50%而< 99%,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V型(血管腔完全闭 塞):彩色多普勒无血流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可分为扁平斑、软斑、硬化和溃疡型四种类型。 2结果 2.1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的比较
有研究№o表明,脑梗死的发生与斑块的性质密 切相关,软斑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致管腔狭窄(i>50%),导致血流 动力学异常的比率较小。而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患 者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脑梗死患者出现不稳定性斑
块的比率(78.7%稳定性密切
脑梗死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疾病之 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基本病因。颈动脉位 置表浅,已被证实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情况的窗口, 本研究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检查,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及其 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经 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男45例,女 15例,平均年龄68岁。 1.2方法采用美国APOGee800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2 MHz。受检者取仰卧位, 头后仰稍偏向检查侧对侧,分别依次检查两侧颈总 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颈 总动脉分叉部(BIF)。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同 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各部位血流充盈管腔 的程度,进一步判断狭窄部位、范围和程度。 1.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判标准¨,2 J I型 (血管内膜增厚):CCA、ICA或ECA的内膜厚度 (IMT)≥1.0 mm,但≤1.2 mm;lI型(血管内膜粥样 斑块形成):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IMF>
发生,对临床干预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新房,李治安.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224.
[2]杨永久,林桦,吴江苇,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J].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2002,2(4):15—17. [3] BarberM,WrightF,StottDJ,et a1.EdictorS ofealy neumlo西cal dete—
rioration repreSentS recurrent attack in acute nlsllllon lacunar Strocke[J】.J NetIml Sci,2004,217(5). [4]Yo SlliomiS,kazuok,Yojin,et a1.Carotid atherocleroSiS aS a risk factor complex aortic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isehermic cembmvas- cular disease[J].circj,2003,67:597. [5]蒋柳结。潘勇康,王秀琳,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
检查的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359. [6]姜丹,定正超,尚炯炯,等.脑梗塞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J].
中国康复,2003,18:142.
(收稿日期:2009—09—22)
(上接第255页) 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是较理想的治疗 选择,虽然阿立哌唑对脑电发作时间没有影响,却能 提高发作后抑制指数,达到起效快、疗效高、控制攻 击行为能力强的目的。
vulsine thempy:propofol versusthiopental[J].Encephale,2001,
27:217—211.
[7]冯鹏玖,黄剑锋,陈丽妮.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电休克治疗时
心血管反应影响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2):114.
[8]Boylan LS,Haskett BF,MulsantBH,et a1.Determinants of sei· zurethreshold in ECT:benzodiazep ine uge,anesthetic dosage, and other factors[J].J ECT。2000,16:3一18.
60例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中发现47例颈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78.3%,其中共检测出颈 动脉斑块68块,位于CCA 54块(79.4%),其中主 干7块(12.9%),分叉处47块(87%),位于ICA起 始处14块(20.5%),CCA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 ICA,CCA分叉处斑块发生率又显著高于主干。 2.2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比较47例有颈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患者中,稳定性斑块10例(21.2%),其中 扁平斑2例,硬斑8例;不稳定性斑块37例 (78.7%),其中软斑10例,溃疡斑13例,混合性斑 14例,不稳定性斑块的比率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 2.3颈动脉狭窄率脑梗死患者中有8例出现颈 动脉狭窄,其中6例狭窄<50%,无明显血流动力学
itant neuroleptic lm{dication on safety,tolerability and clinical ef- fectiveness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mpy[J].World J Biol P砖clIi8- try,2006,7(3):162—70. [4]朱紫青,张明园.第3代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研究进展[J].中 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2):121. [5]朱良君,肖冬梅.电抽搐治疗的发展现状[J].九江医学,2001, 16(2):123—124. [6]Harti A,Hinamouchi B,ldali H,et a1.Anesthesia for electrocon.
相关,因为软斑富含脂质,在动脉壁应力增加及受高
速血流冲击下易破裂,暴露的脂质和胶质可激活血
小板,启动凝血反应形成动脉内血栓或发生出血、溃
疡及斑块脱落等,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故对有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别是不稳定斑块者,可及早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降血脂药,以减轻、延缓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达到稳定斑块、减少梗死的
After the chromatically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e for the sixty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Observe the formation,quality and locus of
the potientb carotid plaque.Results:we found that the forty seven carotid plaques have the athero hardening plaque.Occurrence rate
2010年02月 第22卷上半月第3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Health
Feb.2010 V01.22 FHM No.3
异常,2例颈总动脉内软斑阻塞程度>60%~70%, 此处血流速度加快。 3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