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贴近生活,让课堂活起来 ——旧文新教《赵州桥》
小学语文赵州桥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名称:小学语文《赵州桥》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献资料搜集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对赵州桥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2. 对赵州桥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对赵州桥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 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练习是否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赵州桥,亲身感受其雄伟壮丽的风采。
2. 让学生搜集其他古代桥梁的资料,进行比较学习。
3. 举办一个以“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参考资料1. 《赵州桥》课文原文。
2. 赵州桥相关历史资料。
3. 古代桥梁建筑知识资料。
4. 生字词卡片。
十、教学计划本节课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后续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赵州桥》教案(5篇)

《赵州桥》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赵州桥》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赵州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
.。
.。
.而且。
.。
.。
.”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用“不但。
.。
.。
.而且。
.。
.。
.”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二)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
底层是铁路,铺双轨。
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板书:赵州桥2.指导预习。
(1)读课题。
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
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
(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3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
(2)指名回答结果。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4.指导学习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
《赵州桥》教案(精选10篇)

•••••••••••••••••《赵州桥》教案《赵州桥》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赵州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州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3个新词语。
2、学习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了解与之用法相似的关联词“不但……还……”“不仅……而且……”等。
3、能正确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
4、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一段背诵,有各自的感受。
5、了解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和建造是建桥史上一个创举。
6、结合绍兴的“桥文化”,激发对具有浓厚江南风情的石桥的探究兴趣,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课前准备:赵州桥相关资料(校园网资源库)绍兴石桥资料(绍兴网)赵州桥简图一人一张三、教学设计流程:(一)师生对话,激发兴趣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哪些?老师知道哪些?比比谁说得多。
(长城、故宫、布达拉宫……)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古代建筑(写课题),它是怎样一座桥呢?(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根据注音读通课文2、自学生字,要求能读会字3、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画出来4、想想如果请你说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你打算说哪一句?(三)组织交流,字词点拔1、听写生字→发现错误→将自己出错的字正确书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读记→酬情抄写2、交流不理解的词,教师巧作点拔,让学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3、你准备了哪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为什么?由“重点句”导入“重点词”4、学习单元提示,初步了解“重点词”的概念。
(四)再读课文,找重点词1、逐段读,逐段找;充分读,细心找,说出理由,意见不强求一致,同学们听后想一想,选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画出来。
2、统计画下的词,支持率最高的词由教师书写到黑板上。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赵州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赵州桥》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共分4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而且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大部分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但对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个别同学不能开动脑筋思考。
而且信心不足,更多的学生愿意听其他人的发言而自己不积极主动。
因此,授课时要注重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性。
【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界闻名”、“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字、词的理解是基本的要求,也是理解课文的保障。
)第二能力目标。
运用“参加”、“既……又……”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造句,使他们能够联系实际做到会用。
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锻炼。
)第三思想品德目标: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爱国情愫。
(设计意图:本单元主旨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骄傲是本文的中心意图。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直接领悟文章主题,所以只有通过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课文在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024年语文课文赵州桥的教案

2024年语文课文《赵州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复述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赵州桥的壮丽和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 朗读、复述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古代建筑专业术语的理解。
2. 文中描写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图片。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赵州桥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解析古代建筑专业术语和描写手法。
5. 朗读练习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6. 复述练习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 写作练习以赵州桥为题材,写一篇简短的游记或散文,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9.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10.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练习题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
3. 朗读和复述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和复述课文时的语音语调、流畅度和表达能力。
4.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构思、表达和运用课文内容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古建筑,增强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殿堂———《赵州桥》教学案例

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殿堂———《赵州桥》教学案例[情景描述]教材是个例子,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会学.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会学习课文的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自学课文第三段,体现语文教学中的收放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一,复习.听写词语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请一名同学上台听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设计横跨坚固创举图案师:问:你认为哪个字最好写错,请提醒大家.生:我认为"举"下面容易多一横,它的下面是两横,要注意.二,学习课文,品读感悟1,自读汇报.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赵州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众生:(自由读课文)汇报:生a,我知道赵州桥很雄伟,很美观.生b,我知道赵州桥是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生c,我知道赵州桥距现在有1300多年了.生d,我知道赵州桥很坚固.生e,我知道赵州桥是在河北省赵县.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收获真多!赵州桥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生:赵州桥很雄伟.生:赵州桥很美观.生:赵州桥非常坚固.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把课文的重点都找出来了.(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雄伟,坚固,美观)2,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雄伟,坚固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找出课文中有"雄伟"的句子画下来.生:赵州桥非常雄伟.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句子在这一段中有什么作用生:这是一个中心句.师:说得很好.在习作时,我们也要学会在句首使用中心句,围绕中心句来写作.再看看哪个句子的描写最能体现赵州桥的雄伟用波浪线画出来.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师: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赵州桥雄伟的(由词到段再到句到词的训练)生:五十多米,九米多宽师:通过这些数字我们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这种写法叫列数字.(在一旁板书:列数字)谁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让我们感受一下赵州桥的雄伟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师: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在读的时候是怎样在读的,才让我们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生:他在读的时候把数字读得比较重.师:对!把数字读重一点儿,更能体现赵州桥的雄伟.师:在1300多年能建造这么雄伟的桥,实在值得我们赞叹.来,带着我们的赞美之情齐读这句话.众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出示)师: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看真正的赵州桥.看图后完成下面的填空.桥长米,有宽.中间行 ,两旁 .师:哪个同学来回答上面的填空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师:都记住了吗众生:记住了.师:齐读一遍,再次感受赵州桥的雄伟.3,体会坚固师:赵州桥坚固的这一特点,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的生: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师:答得很好!赵州桥的坚固是因为它的设计不一般.默读课文看屏幕填空,在书上用——画出答案.体会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师:(出示课件)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砌成,下面没有 ,只有一个 ,大桥洞顶上的两边,还各有拱形的小桥洞.生: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显示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说课稿(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说课稿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说课稿(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赵州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说明文。
它从美观和坚固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
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
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①认知目标: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及它坚固、美观的特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②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教学难点分析关于桥历史特点、建筑特点、艺术特色,学生平时接触少,很陌生。
在课堂学习中,调动好学习兴趣,使学生用心读书、积极探究,理解赵州桥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1)质疑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孩子们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所以在全文教学的处理上,我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孩子们就文中赵州桥的三个特点,及“为什么赵州桥世界闻名”“为什么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为什么赵州桥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等,然后通过学习、探索得到答案,而孩子们这节课的收获,也正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
《赵州桥》教学设计(精选24篇)

《赵州桥》教学设计《赵州桥》教学设计(精选2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赵州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州桥》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
会写“县、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情境导入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
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
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
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自主感悟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识字学词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
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上下结构:参、坚、案、贵独体字:爪b.学生写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贴近生活,让课堂活起来——旧文新教《赵州桥》
作者:朱巧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对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潜在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以前的语文教学是较为死板的,缺少激情,缺少活力。
制约语文课堂教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填鸭式”、“封闭式”、“强受式”和“分析式”教学,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哪儿?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怎样激活语文课堂。
冲破“以知识为本”的观念束缚,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做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育认识,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品德、意志、思维等心理品质和谐发展,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一直都在思考要怎样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怎样使自己的课堂推陈出新,使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乐于寻找需要的信息,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能从心底发出我要学习的呼声,为此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赵州桥》是一篇传统课文,在这篇课文的设计上我抓住了要学生了解赵州桥独特的设计和这一设计的好处这一教学目标来教学。
为了能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真正体现新课标,我没有象老课文那样细细碎碎地分析赵州桥的特点、优点,而是大胆地运用了让学生来做导游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到课文中去获得信息,自己去学习、领悟其中的特点和优点。
在自己质疑、思考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在重点分析的第二课时,我先热情洋溢地致了贺词,戴上了旅游公司董事长的牌子庆祝我们旅游公司的开业。
而要办好一个旅游公司必须要有很多好的导游,我就邀请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来做我们公司的导游,先来给我们介绍闻名中外的赵州桥,并及时地出示了赵州桥的幻灯片。
显然,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文就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介绍给大家了,这势必要求每位同学熟悉课文,熟悉桥的特点及它的优点。
一般的学生已经都能把要介绍的重点讲到了,自己能理清思路介绍桥的各个方面。
而真正要做好导游,能吸引游客只靠这么一点是不够的,要自己组织好语言,容进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感情,把赵州桥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活动中,有很多学生表现出了极好的表现力,不但把赵州桥的各个特点融入自己理解讲清楚了,而且仪态自然、大方,俨然一名导游员的样子。
底下的学生也都听得津津有味的,有很多学生接触过导游,对这个职业比较熟悉,这样一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又使课堂活了起来,一举两得。
我在底下暗暗高兴,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我不失时机地鼓励那些表现好的同学,评比出最佳小导游,并发给小红旗以示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接下来的《敦煌莫高窟》我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轻松地教学了。
由此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活课堂的重要性。
让课堂贴近生活,把生活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嘴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不要去要求学生死地记住哪些知识点,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知识,接受能力的训练。
但这样的教学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课堂的设计上要颇费一番心思,而且这样一来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了。
这就势必要求老师不断给自己充电,成为一
名全面发展的老师,来适应如今的课堂。
所以教师不止要求是文质彬彬的教书匠,更要多才多艺多方面发展。
只有老师在讲台上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进入课堂,掌握知识和本领。
写到此,想到了我们这批年轻人,我们应该是最充满激情的一代,刚从师范院校出来又充满了对前途美好的期待。
我们没有被老思想束缚住,我们有年轻人特有的大胆,有年轻人特有的思想,虽然很不成熟,但是在经历各种磨练后,我们会越来越熟练。
都说“初出牛犊不怕虎”,我相信自己会有更多更好的教学设计,因为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不断的锻炼中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