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桥法测电阻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和电压的降低。
为了准确测量电阻的数值,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电阻的七种常用测量方法:1.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未知电阻值的方法。
它利用电桥平衡原理,通过调节已知电阻来达到桥路平衡,从而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例如,使用韦氏电桥、韦恩电桥或均分电桥来测量电阻。
2.恒流法:恒流法利用电流电压关系来测量电阻。
通过将已知电流通过未知电阻中,测量其电压降,就可以计算电阻的数值。
常用的方法有串联电路法和并联电路法。
3.电压比较法:电压比较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在相同电流下产生的电压进行比较,从而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4.电流比较法:电流比较法通过将已知电流分流,一部分经过已知电阻,另一部分经过未知电阻,再通过对比两个电压降,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5.桥式方法:桥式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使用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电压或电流差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常用的桥式测量方法有麦克斯韦电桥、维尔斯通电桥等。
6.综合法:综合法是一种结合多种测量方法的方法,用于测量特殊类型的电阻。
例如,用恒流法先测量电阻的大致数值,再用电桥法进行精确测量。
7.数字万用表法:数字万用表是一种集电压、电流、电阻、频率等多个测量功能于一体的仪器。
使用数字万用表可以直接测量电阻的数值,无需其他传统的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便捷,适用于快速测量电阻。
总之,以上是电阻的七种常用测量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测量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电阻的准确性。
电桥法测电阻的原理

电桥法测电阻的原理
电桥法测电阻是一种常用的电阻测量技术,它可以准确测量不同类型的电阻,包括低电阻、高电阻和超高电阻。
它是一种比较新的电阻测量技术,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桥法测电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技术,需要使用多种元器件,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桥、分压器、比较器等。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电桥中两个部分的电压,来确定待测的电阻的电阻值。
电桥法测电阻的步骤是:首先,将电阻标定到电桥中,然后将电流表、电压表和分压器连接到电桥中。
接下来,调整电桥中的电阻,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相等,这一步可以确定待测电阻的电阻值。
最后,将比较器连接到电桥中,使待测电阻的电阻值与标定的电阻值相比较,从而得出准确的结果。
电桥法测电阻具有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广的特点,可以用来测量低、中、高电阻,甚至超高电阻。
它还可以用来测量电阻的变化,以及电阻的温度漂移等特性。
在电子设备测试过程中,电桥法测电阻也被广泛应用。
总之,电桥法测电阻是电阻测量技术中一种准确性高、测量范围广的技术,它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并在电子设备测试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桥法测电阻原理

电桥法测电阻原理
电桥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利用电桥平衡的原理来测量未知电阻
的数值。
电桥法的原理简单易懂,是电学实验中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电桥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步骤。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桥的基本结构。
电桥由四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R2、R3和R4,其中R1和R2相互串联,R3和R4相互串联,而R2和R3并联。
在电桥的一侧接上电源,另一侧接上待测电阻。
当电桥平衡时,即电桥两侧的电压相等,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式:
R1/R2 = R3/R4。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调节R3或R4的大小,使得电桥平衡,进而
得到未知电阻Rx的数值。
这就是电桥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电桥法测量电阻的步骤。
首先,将待测电阻R x 接入
电桥电路中,然后调节R3或R4的大小,直到电桥平衡。
在电桥平衡时,记录下
R3和R4的数值,然后根据上面的关系式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电桥法测电阻的精度和准确性与电桥的灵敏度和测量仪器的精
度有关。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调节电桥的灵敏度,并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电桥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调节电桥的平衡来得到
待测电阻的数值。
掌握电桥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电学实验和工程技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电桥法测电阻有更深入的了解。
电桥法测中、低值电阻

连接电路
将电桥与电源、标准电阻和待 测电阻正确连接。
调节电桥平衡
根据电桥平衡原理,调节电桥 平衡。
记录数据
记录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的阻 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电桥法测中值电阻的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电阻的 阻值,并进行误差分析。
结果分析
比较标准电阻与待测电阻的阻值 ,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误差的修正 等。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桥法测低值电阻的精度和误差来源, 并提出改进措施。
04 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来源
仪器误差
电桥法测量中使用的仪 器本身存在误差,如电 阻箱、电压表、电流表
等。
读数误差
由于人的视觉限制,在 读取仪器读数时可能存
电桥法测中、低值电阻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电桥法测中值电阻 • 电桥法测低值电阻 • 误差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电桥法测中、低值电阻是电子测量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测量电阻的阻值。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和稳定性,因此在科研、生产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背景
按照电桥法测电阻的 电路图连接电路,确 保连接正确无误。
调节电桥平衡
根据电桥法测电阻的 原理,调节电桥平衡, 使得比较臂的电阻与 待测电阻相等。
测量数据
记录电桥的输出电压 和电流等数据,以便 后续计算待测电阻。
计算结果
根据测量数据和电桥 法测电阻的原理,计 算待测电阻的值。
电桥法测低值电阻的实验结果分析
02 电桥法测中值电阻
电桥法测中值电阻的原理
实验十八__电桥法测电阻

实验十八 电桥法测电阻电桥是一种用电位比较法进行测量的仪器,被广泛用来精确测量许多电学量和非电量。
在自动控制测量中也是常用的仪器之一。
电桥按其用途可分为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按其使用的电源又可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按其结构可分为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
本实验介绍的是直流电桥测量电阻。
电阻按阻值的大小大致可分为三类:待测电阻值在1MΩ以上的为高阻;在1Ω至1M Ω之间时称为中值电阻,可用单臂(惠斯登)电桥测;阻值在1Ω以下的为低值电阻,则必须使用双臂电桥(又称开尔文电桥)来进行测量。
一 实 验 目 的(1)掌握直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双臂电桥测低值电阻的方法。
二 实 验 原 理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表精度的制约和电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度较低。
于是人们设计了电桥,它是通过平衡比较的测量方法,而表征电桥是否平衡,用的是检流计示零法。
只要检流计的灵敏度足够高,其示零误差即可忽略。
用电桥测电阻的误差主要来自于比较,而比较是在待测电阻和标准电阻间进行的,标准电阻越准确,电桥法测电阻的精度就越高。
1.单臂(惠斯登)电桥的工作原理单臂电桥线路如图1所示,被测电阻R X (即图中 R 3)与三个已知电阻R 1、R 2、R N 、连成电桥的四个臂。
四边形的一个对角线接有检流计,称为“桥”,另一个对角线上接电源E ,称为电桥的电源对角线。
电源接通,电桥线路中各支路均有电流通过。
当B 、D 两点之间的电位相等时,“桥”路中的电流0=g I ,检流计指针指零,这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此时 D B V V = 于是21R R R R NX = 根据电桥的平衡条件,若已知其中三个臂的电阻,就可以计算出另一个桥臂的电阻,因此,电桥测电阻的计算式为:N X R R R R 21=(1) 电阻21R R 为电桥的比率臂,称为倍率k ,N R 为比较臂。
以QJ-23型箱式电桥为例,它构造精细,测量范围大(1~610Ω),精确度高(在10~Ω510范围内精确度为%2.0±),QJ-23型惠斯登电桥面板外形如图2:1-待测电阻XR AC7接线柱; 2-检流计按钮开关G ; 3-电源按钮开关B ; 4-检流计; 5-检流计调零旋钮;6-左侧3个接线柱是检流计连接端,当连接片接通“外接”时,内附检流计被接入桥路,当连接片连通“内接”时,检流计被短路; 7-外接电源接线柱,箱内为3节2号干电池,约4.5V ,使用时应注意外接电源接线柱是否应短路; 8-比率臂,即上述电桥电路中21R R 的比值,直接刻在转盘上; 9-比较臂,即上述电桥电路中电阻箱N R (本处为四个转盘)。
电桥法测电阻的操作方法

电桥法测电阻的操作方法电桥法是测量电阻值的一种常见方法,常用于电子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工程领域。
其原理基于电流分布的均匀性,适用于各种电阻值的测量,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等特点。
下面我们将就电桥法测电阻的操作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 原理介绍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基于电路中电流的分布均匀性。
这里以Wheatstone 电桥为例进行说明,在电路中四个电阻分别为R1、R2、R3和R4,当电路中分别加上电压U1、U2后电流I1、I2从而控制了电桥的平衡点。
如果两边电路的电势相等,那么测量电阻R的值即为公式(R1*R4)/(R2*R3)。
二. 电桥法测量电阻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在测量电阻之前,应该检查各个继电器和校正器是否正常,并将所有旋钮旋至“0”位,以确保整个电路状态平衡。
此外,还应将测试用电阻和绞线电缆准备好,注意保证电阻或电缆无损坏。
2.组装电桥将绞线电缆连接到Wheatstone电桥上,然后在电桥的第一个接头处插入电阻测试子,这一步操作可能会给测量带来误差,因此需要谨慎操作。
3.调整电桥平衡状态电桥平衡是指在测试时电桥状态的平衡状态。
对于类比电路,需要调节电桥以使它平衡状态达到理想状态,以便测量电阻的准确性。
当电桥进入平衡状态时,压差读数为零,并且指示灯亮起。
4.记录电阻值在Wheatstone电桥平衡状态下,通过U-A标头进行电阻测量,同时读取电桥位的读数,这个数值即为要测量电阻的值。
5.反复测试在记录单次测量结果后,应该反复进行多次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测试次数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反复测试的优势,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6.计算平均值将多次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平均值来得出更准确的电阻值。
多次测试的结果越接近,计算得到的平均值就越准确。
三. 注意事项电桥法测电阻以其高精度、高准确性的特点深得大家的认可,但在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环境要稳定电桥法需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避免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的干扰。
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

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电桥是一种常用的电学实验仪器,也是测量电阻的重要工具。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同一电路中电流相等的原理,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比较简单、准确,适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研究电学基础知识、测量物质的电阻、探究材料的电性质等方面。
电桥测量电阻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路中电流相等”的原理。
电桥是由四个电阻组成的电路,其中两个电阻已知,两个电阻待测。
按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每条电路中的电流总和为零,即:I1 + I2 = I3 + I4由此可得,如果I1和I2的大小相等,电桥则保持平衡。
平衡时电桥四个电阻的电压分别相等,即:对于不平衡状态,可以通过调整待测电阻的值来使电桥恢复平衡。
根据电桥电路原理和电阻公式可以推导出待测电阻的值:R = R2*(R1 + R3)/R4R1、R2、R3、R4是电桥电路的四个电阻,R2是待测电阻,R是待测电阻的测量值。
1、电桥电路的搭建搭建电桥电路的前提是将电桥四个电阻选定,R1和R3一般选用已知的标准电阻值。
为了保证电桥测量的准确性,应该尽量挑选电阻值大、稳定性好的电阻。
搭建电桥电路的时候,应按照电桥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将各个部件连好并保证电路完整。
如果电路中每个电阻都已经连接好,可以通过改变待测电阻的值来调整电桥的平衡状态。
调整电桥电路的方法是通过调整待测电阻的阻值来实现平衡状态。
调整的过程通常分为两个步骤:(1)将电源的电流调整到适当的大小。
(2)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直到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在调整电阻阻值的时候,可以通过旋转电位器或插入调节电阻等方式来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
3、测量电桥电路的平衡电压当电桥电路平衡时,可以使用万用表等测试工具来检测电桥电路各个部分的电压值。
应该记录下各个电路部分的电压值,并计算出平衡电桥电路的总电压和电流值。
4、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当电桥电路平衡时,可以根据电桥原理推导待测电阻的阻值。
具体计算公式已经在前面介绍过。
电桥法总结

电桥法总结简介电桥法(也称为韦斯顿电桥、维尔斯通桥)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法。
它基于电桥平衡原理,利用桥路电阻的比较来进行测量。
电桥法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和科研领域,成为电阻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原理电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桥路电阻的比例,使得桥路两侧的电势差为零。
这时,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未知电阻的数值。
电桥法的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定律:1.基尔霍夫定律: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流的总和等于零。
2.欧姆定律: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基于这两个定律,在电桥法中,通过调整桥路的电阻比例,使得桥路两侧的电势差为零。
当电桥平衡时,已知电阻和电流的关系可以用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基本方法电桥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搭建电桥:选择合适的电桥电路,并连接待测电阻。
2.调整电阻比例: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电阻比例,使得电桥平衡。
3.记录平衡条件:记录下平衡状态下的电桥两侧电压或电流数值。
4.计算未知电阻:根据已知参数和平衡条件,使用合适的数学公式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电桥电路电桥电路通常由四个电阻组成,分别是待测电阻(未知电阻)、已知电阻、平衡电阻和可变电阻。
根据组成元素的具体安排,电桥电路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韦斯顿电桥:最常见的电桥,由两个已知电阻和一个平衡电阻组成。
2.麦克斯韦电桥:由三个已知电阻和一个平衡电阻组成,用于测量小电阻。
3.蔡特尼电桥:用于测量电感和电容的电桥,由两个已知电阻和两个平衡电阻组成。
4.无感电桥:用于测量电感的电桥,由一个已知电阻和一个平衡电阻组成。
优缺点使用电桥法进行电阻测量具有以下优点:•高精度:电桥法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测量精度,尤其是在进行精密实验和科学研究时。
•广泛适用:电桥法适用于各种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测量,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简单易用:电桥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技巧。
然而,电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误差来源:电桥法测量电阻结果受到许多误差的影响,如温度变化、导线接触不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桥法测电阻————————————————————————————————作者:————————————————————————————————日期:23 实验十二 用电桥法测电阻[实验目的]1.研究直流惠斯登电桥的平衡条件。
2.学会用直流电桥的平衡法测电阻。
3.掌握用换位测量法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4.掌握板式和箱式惠斯登电桥的使用方法。
5.了解箱式双臂电桥(开尔文电桥)测低电阻的方法。
[实验原理]1.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惠斯登电桥是一种精密测量电阻的常用仪器。
以往我们所知道的用伏-安法测电阻、用万用表(欧姆表)测电阻都只是一种粗略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其相对误差一般都在百分之几以上。
原因是在上述这些测量中电表本身的非理想化,(所谓电表的理想化是指:电压表内阻应无穷大,电流表内阻应等于0。
)就会给测量带来附加的误差。
为了减小这种由于电表非理想化所带来的测量误差,惠斯登就专门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的电路──惠斯登电桥。
在这个电路中,只要想办法使电流表(检流计)两端电势相等,则通过电表的电流就可以为零。
这种情况就称为“电桥平衡”。
根据电桥平衡所需满足的关系,我们就可精确地测量电阻了。
(1)惠斯登电桥的测量原理如下当1R 、2R 、3R 、4R 电阻和检流计等连成如图4-12-1所示电路后,若A 点比B 点具有较高电势时,就会有电流从A 点向B 点方向流动。
而从A 点向B 点方向的电流在1R 、3R 两电阻上分为两支,然后通过2R 和4R 又使电流汇于一点。
这时假定C 、D 两点电势恰好相等、通过检流计G 的电流恰好为零,设通过ACB 路的电流为1I ,通过ADB 路的电流为2I ,则应有关系:⎩⎨⎧==42213211R I R I R I R I (4-12-1) 将式(4-12-1)上下相除,得:4321R R R R = (4-12-2) 式(4-12-2)表示电桥平衡时,图4-12-1中上边左、右两电阻的阻值与下边左、右两电阻的阻值对应成比例。
这就是电桥平衡(即C 、D 间电势相等、CD 间电流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
根据式(4-12-2)的关系,若已知电桥4个电阻其中的任意3个电阻的阻值,则第4个4 电阻就很容易算出来了。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板式惠斯登电桥的构造如图4-12-2所示:图中有斜线部分是宽金属片(电阻可忽略不计),D 点为滑动电键,其触点将从A 到B 的电阻丝分为3L 和4L 两段。
因电阻丝的电阻基本上和长度成正比,所以3L 和4L 可代表图4-12-1中的3R 和4R 。
2R 是一只标准电阻箱,阻值可任意调节。
(精度可达0.1级),x R 为待测电阻。
根据电桥平衡关系,有243R R R R x =(4-12-3) 若选取3L / 4L =1,则:x R = 2R (可以证明这时电桥的测量灵敏度最高。
) (2)换位测量法的原理上述介绍的板式惠斯登电桥的测量原理,是根据理想情况给出的,即认为电阻丝的阻值是均匀的。
但实际上由于电阻丝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使阻值很均匀,所以就不能保证4343//R R L L =,即使D 点选择在电阻丝的中点,也不能保证3L 和4L 的阻值相等。
为了修正这种由于电阻丝阻值不均匀造成的系统误差,我们可以采取换位测量法来减小这种误差。
见图4-12-2,假定开始时,当3L / 4L 的比值确定在某一个值以后,保持不变,通过调整2R 的值使电桥达到平衡,这时应有关系式:243R L L R X =(4-12-4)5 保持D 点位置不变(即3L 和4L 不变),将待测电阻X R 与电阻箱交换位置,重新调整电阻箱使电桥达到新的平衡,这时电阻箱阻值设为2'R ,则应有关系'234R L L R x =(4-12-5) 将式(4-12-4)和式(4-12-5)相乘,消去3L 和4L ,最后得到: '22R R R x ⋅=(4-12-6) 从式(4-12-6)可看出,通过换位测量法求出的x R 的值仅仅与2R 和2'R 有关,与D 点位置(即3L 和4L 的长度)无关。
这样就减小了由于电阻丝阻值不均匀可能带来的系统误差。
('22R R ⋅称为2R 和2'R 的几何平均值。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还要学会使用箱式惠登电桥。
这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桥。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非常广泛。
其将电源、开关、标准电阻箱、比例臂、检流计等都集中组合在一只箱子里。
基本原理和板式惠斯登电桥一样,只是增加了比例臂(用以调整测量的范围)和外接灵敏检流计、外接电源的接线柱等。
因此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灵活。
(详细的使用方法可见第三章第五节后的附录)2.开尔文电桥测低电阻用上述的惠斯登电桥只能测中阻值的电阻。
在测中阻值(数十欧~数十千欧)时,对于导线本身的电阻和接点处的接触电阻(总称为附加电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测低电阻(数欧以下)时,则附加电阻的影响就不能忽略了。
为此,测低电阻时必须用开尔文电桥来测量。
(详细原理可见第三章第五节的有关内容)。
用开尔文电桥来测低电阻时,可以把附加电阻归结到电源和检流计的“内阻”里去,使其不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而巧妙设计的箱式开尔文电桥(双臂电桥),其使用方法也与箱式惠斯登桥同样方便。
[实验仪器]稳压电源(带开关)、ZX21型旋转式电阻箱、检流计、板式惠斯登电桥、QJ23a 型箱式惠斯登电桥(直流单臂电桥)、直流箱式双臂电桥、待测电阻2只,导线等。
[实验步骤]1.用板式惠斯登电桥测中阻值电阻:(1)按图4-12-2将电路接好。
(先任选一只待测电阻x R ) (2)将稳压电源电压先调至3V 左右。
(3)把滑动电键D 移到中央附近任一位置,并把电阻箱2R 的阻值调至与x R 的标称值6 相近。
(4)按下滑动电键D ,观察检流计的偏转方向,适当调整电阻2R 的阻值,直到使其阻值增减10欧姆时,检流计的指针向左右不同方向偏转为止,此时2R 的粗调就算完成。
(5)提高稳压电源的电压到5V 左右。
(提高测量灵敏度)(6)再次按电键D ,调整电阻箱2R 值的1欧姆和0.1欧姆档,使得不论电键D 按下或放开时,检流计的指针都不发生任何微小的偏转或摆动,达到“纹丝不动”的程度。
至此,电桥就算调平衡了,记下2R 的值。
(7)保持D 点位置不变,将原来的x R 和2R 交换位置。
(8)重复2~6的步骤,记下电阻箱的阻值'2R 。
(9)重换一只待测电阻x R ,测量步骤同(1)~(8)。
2.用箱式惠斯登电桥测待测电阻x R :(1)实验前认真读第三章第五节附录中QJ23a 型直流电桥的使用说明书。
(2)将一只待测电阻接在箱式电桥的x R 位置上,调整量程倍率变换器的位置和测量盘的旋钮,使仪器上的读数与待测电阻的阻值相近。
(3)先后按下“B ”和“G ”接钮,观察检流计(指零仪)指针的偏转情况。
若指针向“+”方向偏转,表示待测电阻大于估计值,应将测量盘数值调大,反之则调小。
逐步将测量盘由大到小、由粗到细调节,直到使指针不发生偏转为止。
(4)当指针指到零位后,电桥即平衡,这时待测电阻的阻值=测量盘数值之和×倍率,记下这一数值。
(5)用同样方法再测另一个待测电阻。
3.用箱式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和铜导体的电阻率:(1)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一段铜导线,将其1P 、2P 、1C 、2C 四个端点与箱式双臂电桥上对应的接点连接牢靠,然后测出其阻值。
(测量的操作步骤请仔细阅读仪器盖上的规定并按此进行。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铜导线的直径d ,在不同地方测5次求平均,并计算d 的标准偏差)(d S 和d 的合成不确定度)(d u C ;用米尺测量铜导线的长度l ,并计算l 的合成不确定度)(l u C ;根据电阻测量仪器的仪器误差限估算电阻的测量不确定度)(R u 。
7 (3)由导体电阻与电阻率的公式:241d lSl R πρρ== (4-12-7) 可得R lSR ==ρl d 42π (4-12-8) 将前面测得的R 、d 、l 的值代入,计算铜导体的电阻率。
4、按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222)()()()(⎪⎪⎭⎫ ⎝⎛+⎪⎪⎭⎫ ⎝⎛+⎪⎭⎫ ⎝⎛==d d u l l u R R u u E C C C r ρρ 求出ρ值的相对不确定度。
[注意事项]1.用板式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时,电桥两端的电源电压最高不能超过6V ,否则电阻丝会发热冒烟、并损坏。
2.用箱式电桥测电阻时,最好要先按下“B ”按键,后按下“G ”按键,然后先放开“G ”后放开“B ”。
“B ”按键和“G ”按键不能长时间按住或锁住,否则箱内电池损耗太大。
测量结束后,一定要仔细检查“B ”按键是否放开了。
3.用板式电桥测电阻时,计算电阻阻值时要注意有效数字运算的规则。
4.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时,由于通过电流较大,在测量过程中通电时间应尽量短暂。
[实验数据处理]表4-12-1 用惠斯登电桥测中阻值电阻测试内容 待测电阻用板式惠斯登电桥测(Ω)箱式惠斯登电桥测 /Ω箱式电桥相对于板式电桥的测量误差2R'2R'22R R R x = 1x R % 2x R%表4-12-2 用箱式开尔文电桥测低电阻和铜导体的电阻率次数项目1 2 3 4 5 平 均铜导体直径/mm =d 铜导体长度/mm=l8 铜导体电阻/Ω=R==ld R42πρ (代入数据) =_______________ m ⋅Ω==)()(d S d u A ___________ mm ; =)(d u B mm 3004.03=∆仪=__________mm ;)()()(22d u d u d u B A C +== (代入数据) =________________ mm==)()(l S l u A ______________ mm ; =)(l u B ==∆mm 35.03仪__________mm ;)()()(22l u l u l u B A C +== (代入数据) =________________ mm=)(R u (代入数据) =_______________Ωρ的相对不确定度: 222)()()()(⎪⎪⎭⎫ ⎝⎛+⎪⎪⎭⎫ ⎝⎛+⎪⎭⎫ ⎝⎛==d d u l l u R R u u E C C C r ρρ=________________ % [思考题]1.为何用板式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时,D 点选择在电阻丝中间位置测量精度较高?既然用换位测量法测出的电阻值与D 点位置无关,为何还要求将D 点选择在中间位置?试说明其理由。
(提示:。
)2.若惠斯登电桥的桥支路两端C 、D 用导线直接连接起来,这时因导线的压降为零,问此时桥支路C 、D 间电流是否一定为零?电桥是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