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合集下载

解析DVD、HDV、EVD、HVD的编码技术

解析DVD、HDV、EVD、HVD的编码技术

为了追求高的压缩效率,去除图像序列的时间冗余度,同时满足多媒体等应用所必须的随机存取要求,MPEG-1视频把图像编码分成I帧、P帧、B帧和D帧共4种类型。I帧为帧内编码帧(intra coded frame),编码时采用类似JPEG的帧内DCT编码,I帧的压缩率是几种编码类型中最低的。P帧为预测编码帧(predictive coded frame),采用前向运动补偿预测和误差的DCT编码,由其前面的I或P帧进行预测。B帧为双向预测编码帧(bi-directionally predictive coded frame),采用双向运动补偿预测和误差的DCT编码,由前面和后面的I或P帧进行预测,所以B帧的压缩效率最高。D帧为直流编码帧(Dc coded frame),只包含每个块的直流分量。MPEG-1采用运动补偿支除图像序列时间轴上的冗余度,可使对P帧和B帧图像的压缩倍数比I帧提高很多。
在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编码方面,美国杜比实验室的AC-3提供对32、44.1和48KHz采样,从单声道到5.1环绕立体声的音频信号的编码,并支持码率范围从32kbit/s的单声道码流到640kbit/s的多声道高质量音频码流。目前,DolbyAC-3已经凭借其良好的声场和声像重现能力,赢得了电影、家庭影院、DVD和数字电视伴音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JEPG对图像的压缩有很大的伸缩性,图像质量与比特率的关系如下:
a)1.5~2.0比特/像素:与原始图像基本没有区别(transparent quality)。
b)0.75~1.5比特/像素:极好(excellent quality),满足大多数应用。
c)0.5~0.75比特/像素:好至很好(good to very good quality),满足多数应用。

新一代Internet技术

新一代Internet技术

新一代Internet技术发展综述一、Internet技术简介国际互联网( 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

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

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

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网络购物,网络社交,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网络传媒,网络游戏等多种元素。

为了解决这些新元素给互联网带来的问题,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互联网的整体结构来完善Internet技术,这些措施涉及I P地址,路由表技术以及互联网安全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新一代Internet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即网络扩展工程技术、端到端QoS 技术、安全技术和网络互连技术等。

二、新一代Internet技术展望1.IPv6技术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

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IPV4技术可使用的IP地址有43亿个,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只有3千多万个,只相当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量。

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一方面是地址资源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应运而生。

单从数字上来说,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达到2^128个。

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

因特网

因特网

因特网接入技术之 因特网接入技术 因特网基础知识
超链接(链接跳转) HEML文件中 文件中, href" 超链接(链接跳转) 在HEML文件中,以<a href" 资料路径——文件名" 关键字</A> ——文件名 </A>的方式来制作超 资料路径——文件名">关键字</A>的方式来制作超 链接,负责完成页面跳转和超文本链接, 链接,负责完成页面跳转和超文本链接,可完成页面 内链接和跨文件、跨网络的外部链接。 内链接和跨文件、跨网络的外部链接。 其他功能命令 包括菜单、交互式表格等功能。 包括菜单、交互式表格等功能。
因特网接入技术之 因特网接入技术 因特网基础知识
超 文 本 传 输 协 议 (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 Web服 Protocol),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 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Internet上的 上的Web 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在Internet上的Web 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 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 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 HTTP包 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 过 HTTP 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 。 HTTP 包 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Web访问, Web访问 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Web访问,也可以 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 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从 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
… <a <a <a <a
href=”#s1”>第 href=”#s1”>第1节</a> href=”#s2”>第 href=”#s2”>第2节</a> … name=”s1”>第 HTML基本语法 基本语法</a> name=”s1”>第1节 HTML基本语法</a> … name=”s2”>第 编写简单网页</a> name=”s2”>第2节 编写简单网页</a> …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课程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课程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LAN10千米以内
第五课IP地址及其管理、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学习目标:
1、掌握IP地址的分类、格式及子网掩码的作用
2、掌握域名的组成和格式、域名系统的作用
3、了解客户机域名服务器设置及互联网域名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会区别IP地址类别,会判断IP格式正确与否,会判断网络号和主机号
教学过程:
一、IP地址及其管理
1、IP地址:采用TCP/IP协议接入因特网,为了使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能够和其他计算机通信,需要有一个全球都接受的方法来标识网上的计算机。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互联网地址(Internet address)或IP地址(IP address),该地址用在所有与该主机的通信中。
一、根据需求选择网络
问题:假如你希望与邻居好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能够共享彼此的文件与打印机,并可以联网打游戏,请问你如何组网?
需求分析:
计算机数量?
实现服务?
组网距离?速度?
介质?设备?协议?
一、网络类型
类型
优点
缺点
对等网
(workgroup)
每台计算机能同时提供和使用资源;无须服务器
负载大;备份困难
因特网的顶级域分为两大类:
顶级域名行业域名属性对照表 顶级域名地区域名范例对照表
第六课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关键技术上节课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图像压缩技术、文字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一种综合技术。

简单地说,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文、图、像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MPC,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全称为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相对于一般的PC(个人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增加了一些多媒体部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使得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处理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应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L—计算机辅助学习,CBI—计算机化教学,CBL—计算机化学习,CAT—计算机辅助训练,CMI—计算机管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六个发展方向(1) 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

(2) 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 简单化,便于操作。

(4) 高维化,三维、四维或更高维。

(5) 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6) 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本节课内容多媒体的关键技术1. 音频、视频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研制MPC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使计算机能适时地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

选用合适的数据压缩技术,有可能将字符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左右,语音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10,图像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60。

当前常用的压缩编码/解压缩编码国际标准JPEG和MPEG。

静像数据压缩标准JPEG(Joint Photo一graphic Experts Group),直译为联合摄影术专家组,其中联合是指几个国际组织的联合。

它是从1986年正式开始制订的。

当时由两个国际组织联合支持,其一,是国际标准组织ISO; 其二,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到1987年l1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也参加合作,因此说JPEG是三个国际组织合作的成果。

虽然从1986开始,经过许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和修改后,于1992年7月2日表决通过标准的第一部分,但是可能对有关测试标准草案(即标准的第二部分)作进一步修改。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21世纪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

现代意义上的多媒体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不仅具有计算机所固有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等功能,还采用了图形窗口、交互界面、语音识别和触摸屏等先进技术,使计算机不仅具有了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能力,而且能够用人类习惯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表达信息,与人类交流。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虚拟实验室、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电子图书室等的蓬勃发展。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在互联网上发展各种多媒体业务已是大势所趋,因而多媒体网络的另一含义其实就是互联网。

以因特网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技术构成了现代技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上亿人的因特网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问——网络社会多媒体网络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它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组合、交互地传递。

而“多媒体”与“网络”结合使“多媒体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特有的优点使其对教学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而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信息空间主体化和非线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有本质的区别。

目前这一技术正向着交互性、非线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推进。

1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技术的要求1.1 要有足够的带宽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量大,尤其是视频文件,即便是压缩过的数据,如果要达到实时的效果,其数据量是文本数据等无法比拟的。

而实现实时的视频传输是多媒体技术必须实现的一个功能,所以要求通信网络具有足够带宽。

1.2 要有足够小的延时多媒体数据具有实时特性,尤其是语音和视频媒体。

DPS原理与应用

DPS原理与应用

DSP原理与应用专业班级:姓名:时间:指导教师:年月日DSP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以及因特网的普及,还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尖端的技术逐步地向平民化转移,数字技术进入消费类的电子产品等,使得DSP芯片不断地更新换代,价格大幅度地下跌,还有各类开发工具的不断完善,使得DSP 成为了尽人皆知的有用器件。

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关于DSP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DSP技术;应用引言DSP即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是在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以后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处理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现实世界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用数学方法处理此信号,得到相应的结果。

自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问世以来,由于它具有高速、灵活、可编程、低功耗和便于接口等特点,已在图形、图像处理,语音、语言处理,通用信号处理,测量分析,通信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成本的降低,控制界已对此产生浓厚兴趣,已在不少场合得到成功应用。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采用了数据总线和程序总线分离的哈佛结构及改进的哈佛结构,较传统处理器的冯•诺依曼结构具有更高的指令执行速度。

其处理速度比最快的CPU快10-50倍。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DSP 已成为通信、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基础器件,被誉为信息社会革命的“旗手”。

如今高速的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计算机、通过消费电子河流,我国的DSP 技术由于起步比较早,基本上就是与国外同步发展的。

在我国已经有上百所的大学有从事DSP 的算法的教学还有科研,出去DSP的处理器是依赖国外的之外,在信号的处理理论还有算法上面同国外几乎是保持着同一水平的。

我国应当努力抓取机会,投入力量,组织好队伍,将部门所有制进行打破,尽快的去形成DSP 的高技术产业,从而去占领巨大的消费电子还有通信市场,也是为此做好国家的规划,组织好国家的公关对于,分阶段的研发,具有着自主的知识产权的DSP铲平并行的产业。

9种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

9种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

9种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使用TCP/IP协议通过互连设备接入因特网。

“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即提供因特接入服务的网络供应商,如中国电信,网通,联通等数据业务部门。

在接入网中,目前可供选择的接入方式主要有PSTN、ISDN、DDN、LAN、ADSL、VDSL、Cable-Modem、PON和LMDS9种,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

一、拨号接入方式(1)普通MODEM拨号接入方式(PSTN接入)PSTN(Published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技术是利用PSTN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实现用户接入的方式。

这种接入方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接入方式,目前最高的速率为56kbps,已经达到仙农定理确定的信道容量极限,这种速率远远不能够满足宽带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求; 但由于电话网非常普及,用户终端设备Modem很便宜,大约在100~500元之间,而且不用申请就可开户,只要家里有电脑,把电话线接入Modem(拨打接入电话号如:96169,95578等)就可以直接上网。

因此,PSTN拨号接入方式比较经济,至今仍是网络接入的主要手段。

无法享受一边上网,一边打电话的乐趣。

PSTN接入方式如图2所示。

随着宽带的发展和普及,这种接入方式将被淘汰。

(2)、ISDN拨号:通话上网两不误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技术俗称“一线通”,它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用户利用一条ISDN 用户线路,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

ISDN 基本速率接口有两条64kbps的信息通路和一条16kbps的信令通路,简称2B+D,当有电话拨入时,它会自动释放一个B信道来进行电话接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阅学习资料、看视频、听音乐、聊天、 玩游戏等。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实践体验
1、在网易公开课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 行观看 2、在CCTV节目官网回看9月25日晚的焦点访 谈 3、在中央电视台视听在线收看网络直播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
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 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 动画等。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常见的压缩媒体文件格式:
1、由于采集音频、 文件格式扩展名
视频数据的文件很
大,需要经过压缩 才便于在计算机中
.mov
存储、播放和传输。
2、在压缩媒体文 .mpg
件再次成为可播放
的媒体格式前,其 中数据需要解压缩。 .mp3
3、这些压缩文件
都需要先下载才能 .avi
播放。
媒体类型 视频 视频 音频 视频
在因特网上,我们可以应用VRML语言、 全景环视技术、Java语言等技术来实现虚拟 现实。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1)VRML VRML是应用于网页的一种虚拟现实建模
语言,也是在因特网上建立3D多媒体和共享 虚拟世界的一个开放标准。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上节回顾
5、因特网
交流方 式及工 具
双方是 否同时 在线
是否能 一对一
是否能 一对多
能否文 字交流
能否在 线语音 交流
能否在 线视频 交流
能否传 输文件
非实时 否






(如:
电子邮
件)
实时







(如:
QQ)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大家使用因特网主要 用来干什么?
(2)全景环视技术 全景环视技术也称360°全景环视技术。
就是把相机环绕360°拍摄的一组照片拼接 成一个全景图像,用体技术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实践体验媒体技术
练习
1、关于流媒体技术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 项是( ) A.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 B.是一种视频压缩技术 C.是一种数字加工处理技术 D.是一种将影像和声音在网络上能一边下载 一边观看、收听的技术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常见的流媒体文件格式:
公司
文件格式扩展 媒体类型 播放器软件 名
微软 边 下
.asf .wma
载 RealNetworks .rm

.ra


.rp
.rt
苹果
.mov
.qt
视频 音频 视频 音频 文本 文本 视频 视频
Windows Media Player Real One Player
D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邮件传输过程
源PC SMTP服务器 POP3服务器 目的PC
接收邮件并转发, 相当于邮局公用邮 筒
接收保存管理邮 件并供下载,相 当于个人专用邮 箱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上节回顾
3.小明用电子邮箱发送给好友相片,他的电 子邮箱正确的是( ) A. xiaoming . 163 . com B. xiaoming@163 . com C. xiaoming / 163 . com D. xiaoming 163 . com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 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
后放到流媒体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 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 文件下载完成才能观看的技术。
融合了数据的采集、压缩、存储、传输 以及网络通信等多项技术。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也是采用客户机/服 务器模式构建。流媒体技术需要服务器端的 支持。
Quick Time Player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 多传感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 维逼真的虚拟环境,用户使用通用或专用设 备可进入虚拟空间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 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 境的感受和体会。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练习
2、下列哪项应用中没有运用流媒体技术 () A.远程教育 B.QQ文字聊天 C.收看在线电影 D.视频点播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练习
3、以下选项中,可以用来实现虚拟现实的 技术有( ) A.VRML B.全景环视技术 C.流媒体技术 D.Java语言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B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邮箱地址组成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唯一
例:
唯一
同“at”,表示“在” 所以邮箱地址唯一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上节回顾
4、判断以下系统采用的是哪种服务模式 (1)银行内部办公系统 (2)网上高考志愿填报与查询系统 (3)网易电子邮箱管理页面 (4)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 (1)C/S (2)B/S (3)B/S (4)B/S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2016.9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上节回顾
1.目前常用的E-mail发送和接收协议是 ( )。
A、HTT和FTP
B、TCP和HTTP
C、SMTP和POP3 D、
C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上节回顾
2.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果接收方没有开机, 那么邮件将( ) A. 开机时重新发送 B. 退回给发件人 C. 丢失 D. 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