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第2课时)
《搭船的鸟》课件(第2课时)

•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
•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 富的想 象;写 出了融 入大自 然的感 受)
•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 段。
•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 是什么 ?用具 体的朋 友替换 掉“这 山中的 朋友” ,可以 怎么说 ?(这 山中的 山泉溪 流就是 我的朋 友;这 山中的 瀑布、 悬崖、 溪流, 哪个不 是我的 朋友?… … )
•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这样写 有什么 好处? 用朗读 来加深 自己的 体会。
•
(2)有感情地朗读。
•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 也是一 棵树。 我脚下 长出的 根须, 深深扎 进泥土 和岩层 ;头发 长成树 冠,胳 膊变成 树枝, 血液变 成树的 汁液, 在年轮 里旋转 、流淌 。
本文通过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过程的描 写,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展 现了一幅鸟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板书
“我”和母亲乘船去外祖父家
搭 船 的 鸟
发现小鸟 观察小鸟
外形:颜色鲜艳(羽毛 翅膀 长嘴) 动作:敏捷迅速(冲 飞 衔 站 吞)
人和 鸟谐 相相 处处
认识小鸟:名叫翠鸟 搭船捕鱼
总结课文
•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 的山泉 !你捧 出一面 明镜, 是要我 重新梳 妆吗? 你好, 汩汩的 溪流! 你吟诵 着一首 小诗, 是邀我 与你唱 和吗? 你好, 飞流的 瀑布! 你天生 的金嗓 子,雄 浑的男 高音多 么有气 势。你 好,陡 峭的悬 崖!深 深的峡 谷衬托 着你挺 拔的身 躯,你 高高的 额头上 ,仿佛 刻满了 智慧。 你好, 悠悠的 白云! 你洁白 的身影 ,让天 空充满 宁静, 变得更 加湛蓝 。喂, 淘气的 云雀, 叽叽喳 喳地在 谈些什 么呢? 我猜你 们津津 乐道的 ,是飞 行中看 到的好 风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2课时)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父”、“啦”等5个生字。
2.根据以往经验。
端正地书写“亲”、“啦”等6个生字。
3.细读文本,通过对比感悟、情韵朗读等方法品味翠鸟的美丽。
教学重点:细读文本,通过对比感悟、情韵朗读等方法品味翠鸟的美丽教学难点:课文文本与作家菁莽的《翠鸟》中的片段对比,比较异同点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学生用具: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设疑1.揭题识字。
师板书课题。
提示课题中有一个要学的生字——“搭”。
指名读,组词。
指导书写美观,引导发现字形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了左边,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紧凑。
请学生在书上认真书写一个。
2.积累词串。
学生用“搭”组词,积累词串。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顺便乘坐船叫做“搭船”,顺便乘坐车就叫做“搭车”,顺便-起做事叫做“搭伙”……到陌生人不能随便“搭话”。
3.激趣质疑。
学生读课题,质疑。
预设问题如下:搭船的鸟是什么鸟?长什么样子?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教师将问题板书在课题旁边。
设计意图:“搭”是本课要求书写的字。
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组词,也要理解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质疑,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新授探究一:整体感知1.初读感知。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主动思考。
围绕课题提出的疑问,找找答案。
2.生字正音。
指名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互相提醒。
(1)鹦鹉。
“鹦”是后鼻音。
让学生根据偏旁,猜猜“鹦鹉”是什么意思。
看图片,了解鹦鹉。
(2)沙啦。
“啦”在字典里有两种读音。
它在表示声音的时候读第一声,在表示句末语气词的时候读轻声。
3.梳理内容。
学生自读后解开板书中的若干疑问,引导发现:围绕课题提出的疑问,串联起来就变成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一“我”和妈妈坐船去外祖父家,雨后看到一只美丽的小鸟,它搭上我们的船捕鱼。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5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5课《搭船的鸟》第二课时(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运用“船夫、船头、船舱、船身、船底、船板、船舷、船舷、船尾、船帮”等与船相关的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以及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 词汇学习:学习和掌握与船相关的词汇,理解词汇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内容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4.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和掌握与船相关的词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课文朗读录音,词汇卡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船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3. 词汇学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与船相关的词汇,学生跟读并记忆。
4. 内容理解: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5. 情感体验: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板书设计1. 《搭船的鸟》2. 关键词:船夫、船头、船舱、船身、船底、船板、船舷、船舷、船尾、船帮3. 主要内容:课文内容的简要概括。
作业设计1. 朗读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词汇作业:用与船相关的词汇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搭船的鸟》一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阅读策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到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讨论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6. 观察描述: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第二课时2. 内容:课文重点句子、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观察事物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写一篇观察日记。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事物的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再读课文
边读边想: 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
再读课文
“多么美丽的小鸟啊!” •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 你想怎么读这句话? • 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
的句子。
再读课文
15、搭船的鸟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搭船的鸟”的含义。 (难点) 2、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和动植物的兴趣,培养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的意识。 (难点)
复习导入
dā
qīn
fù
搭亲父
shā
lā
xiǎng
沙啦响
复习导入
yǔ
cuì
zuǐ
qiāo
羽翠嘴悄
tūn
ǒ
zhāi
引
人
叫
不
叫
好
看
,
会
讲
故
事
叫
不
叫
好
看
,
揪
着
心
看
到
最
后
才
释
放
叫
不
叫
好
看
?
•
•
抛
开
金
熊
奖
、
银
熊
奖
的
外
衣
,
这
是
部
很
写
实
的
电
影
,
其
实
一
开
始
我
也
是
不
能
免
俗
的
带
着
课文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文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如预测、推论、总结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词语解释: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其含义。
2.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
3.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如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课文教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生词解释: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
3.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4.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1. 文章搭船的鸟2. 文章结构:引入-发展-高潮-结局3.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检验学生的理解。
2. 写作题: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短文。
课后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还能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搭船的鸟》PPT课件【完美版】

翠鸟突然出 现带来的惊 喜与好奇
品读课文
留心观察的好处: 在这次平常的探亲
之旅中,因为留心观察, “我”认识了一位可爱 的新朋友,给“我”的 旅途增添了快乐。
结构梳理
搭船的鸟 外形 动作
羽毛——翠绿 翅膀——带蓝色 长嘴——红色
冲进水里 飞起来 衔着小鱼 吞下去
人亲 鸟近 和美 谐好 共自 处然
放笔收笔均匀适度。
初读课文
翠 cuì
结构:上下
部首:羽
书写指导:“翠”第一笔和第四笔是 横折,无钩,“卒”第二 横长,竖短直。
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
细致的观察,说说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看出
来的。
第1自然段
雨天船上的场景
第2自然段 小鸟的外貌 第4自然段 小鸟捕鱼的样子
品读课文 雨天船上的场景
随堂练习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
( 飞 )起来了,红色的长嘴( 衔 ) 着一条小鱼。它( 站 )在船头,一 口把小鱼( 吞 )了下去。
课后作业
1.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且背诵下来。 2. 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初读课文
多音字
lā (沙啦) 拟声词
啦 lɑ (好啦) 语气词
下雨啦(lɑ),雨点打在屋檐上 沙啦(lā)沙啦地响。
初读课文
我会写
dā qīn fù lā xiǎnɡ yǔ
搭亲父啦响羽
cuì zuǐ qiāo tūn ò bǔ
翠嘴悄吞哦捕
上面的“羽”没有勾。下面的竖不出头。
初读课文
搭 dā
结构:左右 部首:扌 书写指导:“荅”横不宜过长,“合”
并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
2024版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课件

04
阅读技巧指导与训练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01
02
03
04
主旨大意题
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 解和把握能力。
细节理解题
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具体信息的 理解和把握能力。
推理判断题
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 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词义猜测题
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 或短语意思的能力。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检查自己是否掌握。 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合作等方面。
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如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
教师总结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点评,肯定 优点和进步。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 进建议和指导。
分享交流:学生心得体会分享
学生分享阅读搭船的鸟后的心得体会和 感悟。
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 通过分享交流,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等方面进行分享。
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06
课后作业布置与评价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搭船的鸟》相关练习题,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填空、句子改写等 题型。
分组进行,每组4-5人,选定一位组长负责组织和记录。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尽可能丰富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讨论内容围绕搭船的鸟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续写故 事。
讨论时间10分钟,每组轮流分享续写成果,其他组进行 点评。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鸟类对话
学生自由选择扮演不同的鸟类角 色,如鹦鹉、鸽子、喜鹊等。
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定时进行阅读练习,培 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船的鸟》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上一课时主要学习了字词,分析了文章的层次构结和作者感情,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从整体到细节,赏析重点句子,探究相关问题,引发学生联想,进一步体会作者笔下的自然和谐之美。
同时也以问题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组织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口语化的写作笔法,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感情。
2.分析作者笔下翠鸟的形象,提高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3.欣赏翠鸟的外貌之美和捕鱼的动态之美,自然与动物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分析作者笔下翠鸟的形象,提高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欣赏翠鸟的外貌之美和捕鱼的动态之美,自然与动物和谐之美。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
《搭船的鸟》讲的是一只搭船的鸟,但鸟会搭船吗?请同学们思考,该如何理解“搭船”这个词呢?
“搭船”中的“搭”本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船”,一般情况下主语都是人,而偏偏用在一只鸟身上,则体现作者对鸟儿的偏爱,一个“搭”字让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统一。
可见,这只鸟是作者着重要刻画的,那这节课我们详细地来看看课文是如何来写这只具有灵性的鸟。
二、精读领悟——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第一个问题
1.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它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教师引导:注意段落当中一些描写性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只鸟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找的都很到位:红色的长嘴,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这是外貌描写,突出这是一只漂亮的小鸟。
(二)第二个问题
2.这只鸟有什么本领?教师让学生来回答问题。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又
飞出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教师引导:仔细阅读课文,看看哪个段落是描写这只鸟的动作的?
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注意到了这只鸟捕鱼的特写了,很好,大家都找的很认真,这几个动词——冲、飞、衔、吞,“冲进水里不见了”具有力度感和速度感,“没一会,它又飞出来了”说明很快,动作迅速,“长嘴里衔鱼”表现技艺高超,享受胜利的果实,“一口把小鱼吞了”迫不急待,吃鱼也很迅速。
请大家仔细体会一下。
表现了小鸟捕鱼时动作迅速又敏捷,充满了动态之美。
(三)第三个问题
3.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教师指导:看文章第3段: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悄悄地站在船头有多久了?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作者运用了四个问句,来表达内心的好奇之情,那么大家想想这只搭船的鸟到底要去哪里呢,是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去外祖父家吗?
教师小结:
其实这只鸟并不会像人一样有什么目的地,它只是无意降落到我们的船上,并不会和我一起去外祖父家。
那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四)第四个问题4.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教师指导: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
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教师小结:原来这只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呢。
翠鸟那长长的嘴并不是只为了好看,它有重要的作用,是用来捕鱼的。
四、欣赏图片,了解翠鸟
是什么鸟要搭船?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一只翠鸟。
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翠鸟吧,简单了解一下翠鸟这种可爱美丽的小鸟。
翠鸟的图片
在学完课文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翠鸟这种可爱的小鸟吧。
翠鸟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鸟,除了课文中所描述的那种类型之外还有很多种。
它们的嘴很长,有红色的,也有黑褐色的,羽毛有红色、蓝色和翠绿的等,色彩非常鲜艳。
它们的长嘴可不是光用来好看的,其实它的重要作用是捕鱼,当它们掠过水面时,就会敏捷、迅速的用嘴捕捉到鱼。
怎么样,对翠鸟有所了解了吗?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最后明白了这只搭船的鸟原来是一只翠鸟。
请大家再回顾一下这篇课文,想象一下翠鸟的样子,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所描写的那种环境当中,在船上感受流动的水,自然的风,观察翠鸟捕鱼的情形,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美丽的大自然,蓝天、白云、阳光、大海、星空┈┈其实我们
身边处处都是没,让我们用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吧。
五、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翠鸟
红色的长嘴冲
外貌美丽翠绿的羽毛飞动作敏捷
蓝色的翅膀衔
比鹦鹉还漂亮吞
六、作业布置
1.将文中对翠鸟外貌描写的句子,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想一想你对哪种鸟比较熟悉?课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这种鸟。
七、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以一个小孩子的眼光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于大自然亲密接触,只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要有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到处都是和谐之美。
文章语言虽然朴素,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漂亮美丽,而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迅速,呈现给读者一只栩栩如生的翠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
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朗读、默读,通过反复读课文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精彩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