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5课《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5课《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5课《搭船的鸟》(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翠绿”等词语写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新词,会用“翠绿”等词语写句子。

3. 讨论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4.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2.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理解新词。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提问、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把握课文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6. 想象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2. 生字、新词:翠绿、搭船、飞翔、捕食、共处3. 课文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用“翠绿”等词语写句子。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写一篇观察日记。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三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三篇

【导语】⽂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个“搭”字使鸟⼉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在⾃然中的和谐。

本⽂以⼀个孩⼦的⼝⽓写了他在⼤⾃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间充满了⼀颗童⼼对⾃然的爱。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主学习相结合,展开⼩组讨论,对课⽂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体验、交流。

感受⼈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亲近⾃然、热爱⾃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创设情境,导⼊新课。

1.利⽤课件向学⽣展⽰⼀些⼈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或图⽚供学⽣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动物,下⾯⽼师给⼤家介绍⼀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的题⽬,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具体情况,预设以下⼏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的⽣活体验,*导⼊,使学⽣兴趣浓厚地投⼊到新课的学习中。

] ⼆、初读课⽂,识记⽣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由读课⽂,⽤序号标出⾃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朋友,也可以请教⽼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的录⾳,要求学⽣听准字⾳。

3.学⽣分段朗读课⽂,师⽣共同评价。

4.⽣字宝宝被⼤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拼⾳和它打招呼。

5.学⽣利⽤⽣字卡⽚⼩组内互读。

6.利⽤⼤屏幕出⽰⽣字,学⽣齐读。

⼩组内说认字好⽅法,学⽣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采⽤⾃⼰喜欢的⽅式识字,调动了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主识字的能⼒、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 7.检查识字,⼩组之内互查。

(开⼩⽕车读) 三、初读课⽂,识记⽣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上册(2022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期望大家可以宠爱并共享出去。

课堂小结篇一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孩子们,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教学过程:篇二一、课件激趣,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同学观图说图:师:孩子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一只小船。

生:我还看到了船头上站着一只鸟。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简洁描述这只鸟吗?生:这只鸟的嘴巴尖尖的、长长的,腹部是黄色的,翅膀上是蓝色的。

师:你观看得格外认真,你宠爱这只鸟吗?生:宠爱。

师:那么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孩子们,你们谁能精确地告知老师?生:这是一只翠鸟,我是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的。

师:不错!你们对翠鸟了解多少呢?生:我只知道翠鸟宠爱捕鱼,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翠鸟的小学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老师简洁讲解,同时引出课题:这只站在船头的翠鸟这是要干什么呢?孩子们,让我们走进今日的课文(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指导同学齐读课题,留意“搭”读第一声,是指“乘坐”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插图,让同学通过聚焦画面对翠鸟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又格外自然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学问与力量:篇三1、生疏“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奇特境界,培育同学亲近自然、宠爱自然的奇特情感。

师生齐预备:篇四老师:预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翠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生字卡及“生字包”同学:了解关于翠鸟的学问;自主阅读课文。

2023最新-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课堂小结篇一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孩子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自主朗读,疏通词句篇二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朗读并想一想自己从听读中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的认知(知道了翠鸟的样子很美丽、了解了翠鸟会捕鱼……),教师肯定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提醒他们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同时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1)认读生字小游戏:教师将写有课文生字的卡片放在准备好的“生字包”中,接着指名学生从中抽取生字卡片,然后准确读出生字的读音,教师适时将读错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次进行易错读音生字集中强化朗读指导。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教师引导他们注意利用已有生字认知经验进行个性化识记(“鹦、鹉”两个字组合起来是鸟的名字,所以都有“鸟”,而左边的部分都是它们的读音……),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形近字比较、熟字加偏旁识记法等记住生字的字形。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等特点,看看在书写的时候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聚焦“翠、嘴、吞”三个生字,并指名三位同学板演生字,其他同学进行书写评价,教师适时进行修正与范写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翠”上面的“羽”要写得稍扁且竖钩变竖画,下面“卒”的中间部分要紧凑,另外最下面的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嘴”左边的“口”较小,右边上半部分的“此”写得略扁而宽;“吞”上展下收,上面的“天”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口”则要写得扁而阔。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优秀教学设计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是本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的一个“搭”字,就使鸟儿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作为精读课文,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对于观察,三年级学生并不陌生。

在一年级科学课上就开始有所学习。

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所实践,在统编版一、二年级教材中也有所涉猎。

如:二上写话“最喜爱的玩具”,二下“写一写你的一个好朋友”,三上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等都对“观察”有所要求。

学生已经初步知道可以用眼观、手摸、耳听等多种方式进行观察。

但是对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好处的了解还不够,对细致观察的方法还不够明晰,对观察所得的记录等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能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青蛙是如何捕捉蜻蜓的,并写一篇观察小片段。

3.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的细致,初步体会仔细观察的好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5课《搭船的鸟》。

我从课文中挑选了一些有趣的词语请大家认识。

PPT出示:第一组羽毛翅膀长嘴第二组翠绿蓝色红色第三组冲飞衔站❶生认读词语❷思考:我将这些词语分成了三组,你们知道我为啥要这样分吗?三、通过观察翠鸟的外形,引导知晓仔细观察的重要性过渡:是的,第一组描写的是翠鸟的外形。

第二组描写了翠鸟的颜色,第三组写了翠鸟捕鱼时的动作。

那这只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只鸟呢?(一)出示图片,用一两个词说一说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自学师:哦,看来大家都是从颜色上进行观察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课型:新授。

教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一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搭”什么意思?想想,不知道可以查工具书,乘、坐的意思。

组词,“搭船”是什么意思?“顺便乘坐船”的意思。

揭示课题“搭船的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顺便乘坐船的鸟。

想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去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板书:风铃草二、初读课文1、明确这堂课的要求: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自由读两遍课文;读第二遍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将画出的生字再在课文中读两遍。

4、分组读课文,评出小组里读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全班评价。

6、自愿读课文,看谁想读,勇敢地站起来读。

三、认读生字1、出示小黑板,齐读生字,先读带点的字,再读词语。

2、指名读生字。

3、读生字卡(单个字)。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样的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的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文中的翠鸟那样的美丽与可爱: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捕鱼又很敏捷、迅速。

这是都是“我”细致观察的结果,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2023年《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5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会认的生字,会写会写的生字,背诵喜欢的段落。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三、教学难点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是一只小鸟,它叫——翠鸟。

了解翠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3.词语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

4.翠鸟抓鱼,认识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交流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按结构分类。

2.认真描红,试写。

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点评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四)、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翠鸟为什么要搭船?2.出示第一句话。

读一读,你知道了那些信息?3.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4.作者是怎么把翠鸟写具体的?指导写作方法:整体描写和局部描写。

5.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

(五)、品读翠鸟捕鱼,学习写作方法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以“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为主题。

课文主要讲了“我”在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在对翠鸟详细观察的描述中,流露出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气,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真实、朴素、浅显易懂。

教学目标:1.会认读5个生字,会读会写11个生字,重点指导带有“口”字部的不同写法的五个生字:“吞”“嘴”“响”“哦”“啦”。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的描述,初步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生字词,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品读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感受语言的形象生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读对翠鸟外形的描写,初步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父”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父”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课,自主学习。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反馈指导。

2.小结:通过对单元导读的学习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1)体会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美的事物。

(1)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

(2)齐读课题,解释题意。

(3)明确本文教学目标。

二、互动学习。

(一)复习旧知,梳理课文内容。

1.出示词语闯关,开火车认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3.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5.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教学重点】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是一只小鸟,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⑴是什么鸟要搭船?⑵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⑶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⑷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师: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语境中识字。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课文中的句子,指生读。

(1)()()学舌、教室里静()()、一()当关,万()莫开。

(2)谜语:一人力气大,把天撑破了。

一口吃掉天。

8.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

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习:边读边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生字词卡片,复习巩固。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3.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

4.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5.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

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三、积累与扩展。

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15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具准备】课件【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拼音,写词语。

mǔ qīn wài zǔ fù我和()坐着小船,到乡下()家里去。

天下着大雨, shā lā xiǎng雨点打在船蓬上,()地()。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二、连一连,读一读。

搭橹披着小鱼摇船衔着裙子捕嘴背着书包张鱼提着蓑衣三、读一读,再填写。

1.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的小鸟站在船头。

()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的,翅膀带着一些(),比鹦鹉还()。

它还有一张()的长嘴。

2.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吃呢。

参考答案一、母亲外祖父沙啦响二、搭船摇橹捕鱼张嘴披着蓑衣衔着小鱼背着书包提着裙子三、1.彩色多么翠绿蓝色漂亮红色2.翠鸟捕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一读,写一写。

搭船船舱船夫悄悄做题冲浪鹦鹉捕鱼难忘打架披着彩色二、多音字组词。

还 huán() hái()难 nàn() nán()漂 piāo() piào()冲chōng() chòng()三、对号入座。

采彩1.()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2.“六一”儿童节到了,校园里插上了()旗。

一只一张3.我看见()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4.翠鸟有()红色的长嘴。

参考答案一、搭船船舱船夫悄悄做题冲浪鹦鹉捕鱼难忘打架披着彩色二、归还还有灾难困难漂浮漂亮冲进冲着三、1.采 2.彩 3.一只 4.一张【板书设计】15 搭船的鸟羽毛:翠绿外形:美丽翅膀:带点蓝色长嘴:红色冲飞衔站吞动作:敏捷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配合外形和动作,感悟朗读。

学习描写翠鸟外形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羽毛、翅膀、长嘴的颜色的词语,体会翠鸟的美丽、可爱。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飞起来”“衔着”“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

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

不足之处: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

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

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

“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

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

翅膀带一点“蓝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

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

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

”“一下子”“没一会儿”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

“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

“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作者介绍】郭风,福建莆田人。

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

文学创作一级。

全国劳模。

199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童话诗集《木偶戏》《火柴盒的火车》,童话散文集《鲜花的早晨》《蒲公英和虹》《早晨的钟声》《蒲公英的小屋》等50余部。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翠鸟:俗名鱼狗、打鱼郎。

体型较小,15厘米左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

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

雌雄鸟嘴的颜色不一样。

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

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

【其他资料】童话郭风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想到:“我长大了,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那时侯,我会很好看,我要和蜜蜂谈话!”站在她旁边的蒲公英,插嘴到:“可是,那有什么好呢?”小野菊马上问道:“可是,你会比我好妈?”“我长大了,会有一顶旅行用的黄色的小便帽;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旅行到很多的地方!”小野菊沉思地说:“那真的很好,可是,我不要像你!”课后作业一、加拼音。

父亲..()响.声()翠.鸟()悄悄.()二、辨字组词。

捕()吞()搭()沙()铺()蚕()塔()吵()三、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本文抓住了翠鸟的和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

四、重点段落品析。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用横线在选段中标出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2.“一下子”“没一会儿”表现了翠鸟。

“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参考答案一、fù qīn xiǎng cuì qiāo二、捕鱼吞下搭船沙土铺床蚕丝高塔吵闹三、乘、坐灵性外形特点捕鱼的动作爱四、1.冲飞衔吞2.飞行速度之快动态五、例文:我奶奶家养了一只小白兔,特别逗人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