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埃希菌属(Escherichia)
合集下载
埃希菌属(大肠杆菌 E .

EHEC EAEC
大肠 小肠
出血性结肠炎、 噬菌体编码的 尿毒症 志贺样毒素 婴儿水泻 质粒介导的侵 袭行粘附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TEC)肠毒素
1. 不耐热肠毒素 (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 2. 耐热肠毒素 (heat-stable enterotoxin,ST) 3.菌毛,亦称定植因子抗原 菌毛, (colonization factor antigen,CFA)
埃 希 菌 属 (大肠杆菌 E . coli)
大肠杆菌血清型分类
O 抗原 173种 H 抗原 56种 K 抗原 >100种
表示方式 O:K:H
如 O111:K58:H2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埃希
大肠埃希菌 ETEC EIEC EPEC 作用部位 小肠 大肠 小肠 所致疾病 玈行者、幼儿 水泻 成人、儿童菌 痢样腹泻 婴儿腹泻 作用机理 质粒编码的毒 素LT、ST 质粒介导的侵 袭行粘附 质粒介导的侵 袭行粘附
–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
菌
变形杆菌属 (Proteus) 肠杆菌属 (Enterobacter):常见的环境菌群 条件致病菌 沙雷菌属
其他肠道杆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枸橼酸菌属 葡萄糖非发酵杆菌
– – – – – –
艾肯菌属 黄杆菌属 不动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
……
变
形
杆
菌
(Proteus)
特性: 特性: 革兰杆菌, 革兰杆菌,周身 鞭毛, 鞭毛,迁徙性生长 尿素酶( 尿素酶(苯丙氨酸脱 氨酶) 氨酶)试验阳性
埃 希 菌 属 (大肠杆菌 E . coli)
一、正常菌群:拮抗致病菌定居, 正常菌群:拮抗致病菌定居, 产生Vit B,Vit K。 二、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 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 细菌移出肠外。 细菌移出肠外。 三、食品与水源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食品与水源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饮用水: < 3 / 1L,汽水、果汁: < 5 / 100ml 汽水、 四、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 载体菌,提供内切酶。 载体菌,提供内切酶。 五、致病性大肠杆菌
《埃希菌属》课件

途径和溯源。
埃希菌属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手术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 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氟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对于某些严重的感染,如肠穿孔、脓肿等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
支持治疗
预防措施
对于严重感染或败血症患者,需要给予支 持治疗,如补充电解质、控制体温等。
基因组学研究的挑战
尽管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面临数 据解析难度大、致病机制复杂等挑战。
埃希菌属的免疫学研究
免疫应答机制
01
埃希菌属的免疫应答机制涉及多个免疫细胞和分子,对其深入
研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免疫学研究的应用
02
免疫学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疫苗开发、免疫疗法等领域,为防治
埃希菌属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CHAPTER 04
埃希菌属的诊断与治疗
埃希菌属的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培养和药敏试 验,检测埃希菌属的存
在和耐药性。
血液培养
对于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患者,采集血液进行培 养,以确定埃希菌属的
存在。
其他体液培养
如尿液、胸腔积液、腹 腔积液等,也可以用于
诊断埃希菌属感染。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 埃希菌属进行鉴定和分 型,有助于了解其传播
免疫学研究的挑战
03
免疫逃逸机制、免疫应答的个体差异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
解决。
埃希菌属的新型检测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
基于PCR、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分子诊断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等优 点,为埃希菌属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疫学检测技术
抗体检测、免疫组化等技术也在埃希菌属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在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优势。
埃希菌属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手术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 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氟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对于某些严重的感染,如肠穿孔、脓肿等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
支持治疗
预防措施
对于严重感染或败血症患者,需要给予支 持治疗,如补充电解质、控制体温等。
基因组学研究的挑战
尽管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面临数 据解析难度大、致病机制复杂等挑战。
埃希菌属的免疫学研究
免疫应答机制
01
埃希菌属的免疫应答机制涉及多个免疫细胞和分子,对其深入
研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免疫学研究的应用
02
免疫学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疫苗开发、免疫疗法等领域,为防治
埃希菌属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CHAPTER 04
埃希菌属的诊断与治疗
埃希菌属的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培养和药敏试 验,检测埃希菌属的存
在和耐药性。
血液培养
对于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患者,采集血液进行培 养,以确定埃希菌属的
存在。
其他体液培养
如尿液、胸腔积液、腹 腔积液等,也可以用于
诊断埃希菌属感染。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 埃希菌属进行鉴定和分 型,有助于了解其传播
免疫学研究的挑战
03
免疫逃逸机制、免疫应答的个体差异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
解决。
埃希菌属的新型检测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
基于PCR、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分子诊断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等优 点,为埃希菌属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疫学检测技术
抗体检测、免疫组化等技术也在埃希菌属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在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优势。
第十二章埃希菌属(Escherichia)

– 粘附和破坏肠黏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产志贺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shiga toxin producing E. coli, ST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血清型为 O157:H7, O104:H4 临床表现 – 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10%小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致病因子 – 菌毛 – 毒素:志贺样毒素(Shiga like toxin, SLT) /Vero毒素(VT) – 内毒素与溶血素
第12章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群生物学性 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致病性肠道杆菌: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部分埃希菌属
条件致病性肠道杆菌:部分埃希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杆菌属
共同特征
形态和染色
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致病菌都有菌毛。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分成5组,即肠产毒 性E. coli、肠致病性E. coli、肠侵袭性E. coli、肠出 血性E. coli及肠粘附性E. coli。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致病物质
–肠毒素enterotoxin
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 LT) 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 ST)
–定植因子(菌毛)
LT vs ST activity
A亚单位:毒素活性部位 B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结合 作用: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胞内ATP转化 为cAMP→cAMP水平增高→肠黏膜细胞内水、氯和碳酸氢钾 等过度分泌,钠再吸收减少→持续几天腹泻
产志贺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shiga toxin producing E. coli, ST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血清型为 O157:H7, O104:H4 临床表现 – 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10%小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致病因子 – 菌毛 – 毒素:志贺样毒素(Shiga like toxin, SLT) /Vero毒素(VT) – 内毒素与溶血素
第12章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群生物学性 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致病性肠道杆菌: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部分埃希菌属
条件致病性肠道杆菌:部分埃希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杆菌属
共同特征
形态和染色
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致病菌都有菌毛。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分成5组,即肠产毒 性E. coli、肠致病性E. coli、肠侵袭性E. coli、肠出 血性E. coli及肠粘附性E. coli。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致病物质
–肠毒素enterotoxin
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 LT) 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 ST)
–定植因子(菌毛)
LT vs ST activity
A亚单位:毒素活性部位 B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结合 作用: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胞内ATP转化 为cAMP→cAMP水平增高→肠黏膜细胞内水、氯和碳酸氢钾 等过度分泌,钠再吸收减少→持续几天腹泻
10-1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能产生大肠菌素(c0㈦n),大肠菌素产生菌株对自身的细菌素有抗性,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的分型。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l_黏附素(adhesm) 大肠埃希菌的黏附寨能使细菌紧密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大肠埃希菌黏附素的特点是特异性高。它们包括定檀园子抗原ItⅡ,Ⅲ(colonlzatlon fact…ntlgen,cFA/l,cFA/Ⅱ,cFA/Ⅲ);集聚黏附菌毛I和Ⅲ(。ggregatl…dhe…ce flmbme,AAF/I,AAF/Ⅲ);束形成菌毛(bundlef0…g ptll,Bfp);紧密黏附素(Intl…);P菌毛(因能与P血型抗原结合而命名);Dr菌毛(能与m血型抗原结合);I型菌毛(其受体含有p甘鳝糖)和侵袭质粒抗原(1…∞“pl…Ld antlgen,Ipa)蛋白等。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h…rhaglcE c。“,EHEc):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1 982年首先在美国发现,血清型主要为0157:H7。1996年日本大阪地区发生流行,患者逾万,死亡l】人。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感染茼量可低于loo个,夏季多见.症状轻熏不一,可为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约10%<lO岁患儿可并发有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的溶血性尿毒综台征(hernfllync…一……d…e,HIJs),死亡率达3%~5“。樗染食品是EHEc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如未煮透牛排和其他肉类制品、水、未经巴氏消毒过的牛奶、果汁和生的蔬菜和水果。牛可能是()157:H7的主要储存宿主。
~EH菌株表达志贺毒素、蔺称v一毒索或志贺样毒素),即stx_I或stx_Ⅱ或二者,弓l起j三及钿砸徽绒毛酉五/E损伤。EHEc菌株还具有携带多种其他毒性因子的60—MI)只的质粒。stx_I与痢疾志贺菌产生的志贺毒素基本相同,stx_Ⅱ与stx_l有60%的同源,两型毒素均由溶原性噬菌体介导。Stx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宿主细胞特异糖脂受体(Gb3)结合,肠绒毛和肾上皮细胞有高浓度的糖脂受体。A亚单位内在化后可裂解60s核糖体亚单位的28s rRNA,阻止其与氨酰tRNA的结合,终止蛋白质合成,肠绒毛结构的破坏引起吸收减低和液体分泌的相对增加。Hus的发生在表达stx_Ⅱ的EHEc中较多见,园stx-Ⅱ能选择性地破坏肾小球内皮细胞。这种破坏引起肾小球滤过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stx还能刺激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除其他效应外,还可加强糖脂受体的表达。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l_黏附素(adhesm) 大肠埃希菌的黏附寨能使细菌紧密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大肠埃希菌黏附素的特点是特异性高。它们包括定檀园子抗原ItⅡ,Ⅲ(colonlzatlon fact…ntlgen,cFA/l,cFA/Ⅱ,cFA/Ⅲ);集聚黏附菌毛I和Ⅲ(。ggregatl…dhe…ce flmbme,AAF/I,AAF/Ⅲ);束形成菌毛(bundlef0…g ptll,Bfp);紧密黏附素(Intl…);P菌毛(因能与P血型抗原结合而命名);Dr菌毛(能与m血型抗原结合);I型菌毛(其受体含有p甘鳝糖)和侵袭质粒抗原(1…∞“pl…Ld antlgen,Ipa)蛋白等。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h…rhaglcE c。“,EHEc):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1 982年首先在美国发现,血清型主要为0157:H7。1996年日本大阪地区发生流行,患者逾万,死亡l】人。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感染茼量可低于loo个,夏季多见.症状轻熏不一,可为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约10%<lO岁患儿可并发有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的溶血性尿毒综台征(hernfllync…一……d…e,HIJs),死亡率达3%~5“。樗染食品是EHEc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如未煮透牛排和其他肉类制品、水、未经巴氏消毒过的牛奶、果汁和生的蔬菜和水果。牛可能是()157:H7的主要储存宿主。
~EH菌株表达志贺毒素、蔺称v一毒索或志贺样毒素),即stx_I或stx_Ⅱ或二者,弓l起j三及钿砸徽绒毛酉五/E损伤。EHEc菌株还具有携带多种其他毒性因子的60—MI)只的质粒。stx_I与痢疾志贺菌产生的志贺毒素基本相同,stx_Ⅱ与stx_l有60%的同源,两型毒素均由溶原性噬菌体介导。Stx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宿主细胞特异糖脂受体(Gb3)结合,肠绒毛和肾上皮细胞有高浓度的糖脂受体。A亚单位内在化后可裂解60s核糖体亚单位的28s rRNA,阻止其与氨酰tRNA的结合,终止蛋白质合成,肠绒毛结构的破坏引起吸收减低和液体分泌的相对增加。Hus的发生在表达stx_Ⅱ的EHEc中较多见,园stx-Ⅱ能选择性地破坏肾小球内皮细胞。这种破坏引起肾小球滤过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stx还能刺激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除其他效应外,还可加强糖脂受体的表达。
埃希菌属

乳鼠灌胃试验
ELISA
EPEC的鉴定
生化反应符合大肠埃希菌 血清学分型 先用多价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如凝 集再用单价诊断血清确定血清型
EIEC的鉴定
生化反应特点(与志贺菌相似)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不发酵或迟分解乳糖 多数菌株动力阴性 与志贺菌的鉴别: 毒力测定:豚鼠眼结膜试验 血清学分型:O152、O124
志贺样毒素 (VERO毒素)
婴儿腹泻、水样便、 黏附、毒素 脱水
大肠埃希菌生化反应结果
KIA 斜 面 A K K 底 层 A A A 气 体 MIU H2 吲 动力 S 哚 +/- + + - + + 尿 酶 - - - IMViC
I
+ + +
M
+ + +
Vi
- - -
C
- - -
氧 化 酶
- - -
报告结果
检验方法-肠外感染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标本接种血平板和Mac 或 EMB平版, 经18~24小时培养,挑取可疑菌落作进一步鉴定。 血标本先增菌,再分离培养。 鉴定: 菌落涂片 生化反应 氧化酶:-(与非发酵菌鉴别) KIA:A A+/- - MIR:++- IMViC++-- 尿菌落计数:>10万/ml尿液有诊断意义
EHEC的鉴定
生化反应符合大肠杆菌 血清学分型:有50多个型,代表为O157:H7 O157:H7不发酵山梨醇,有助于选择性分离 培养
鉴定依据
在肠道选择平板上为发酵乳糖的有色菌 落 在KIA上多为+++- IMViC为++-- 尿酶试验- 致病性大肠杆菌需作血清学鉴定或毒力 测定
LT与ST的比较
检验程序
肠内感染
粪便 肠道弱选择培养基 分解乳糖菌落
ETEC 生 化 反 应 毒 素 测 定
埃希菌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ETEC 作用部 位 小肠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常见O血清型
6、8、15、25、 27、78、148、159 28ac、29、112ac、 1244、152、164、 167
2、55、86、111、 114、119、125、 126、127、128、 142、158
质粒介导LT和(或)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 腹泻;水样便,恶心, ST肠毒素,大量分 呕吐,腹痛,低热 泌液体和电解质 水样便,继以少量血 便,腹痛,发热
致病物质
Ⅱ.毒素: 内毒素 外毒素: 志贺毒素Ⅰ和Ⅱ(Stx-Ⅰ,Stx-Ⅱ) 耐热肠毒素a,b(STa,STb) 不耐热肠毒素Ⅰ和Ⅱ(LT-Ⅰ,LT-Ⅱ) 溶血素A(Hly A)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机会感染,内源性) 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如移位 至肠道外引起肠外感染。
日本历来自称“卫生大国”,一种自豪感溢于言表。 然而,有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尤物”——O157,却 屡屡肆虐日本列岛,让这个“卫生大国”蒙羞。 1990年,日本浦和市白鹭幼儿园就曾因园内的井 水被污染,造成了O157感染,导致319人患病,2名 幼儿死亡。 199l~1994年,日本每年约发现100例O157感染 者。其中,13岁以下的儿童占83%:除幼儿园、学 校出现集体发病外,还发现有家庭的零星发病。
• 在鉴别性或选择性培养基(SS、EMB)上因 分解乳糖产酸,形成有色菌落。 • 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等多种糖类 ,产酸产气。 • 典型IMViC试验为“+ + - -”。
IMViC试验
I - 吲哚(indol)试验
M - 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V - VP(Voges-Proskauer)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肠杆菌—埃希菌(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助产专业资源库
2. 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菌痢)
传 染 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少至200个菌就可发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典型: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 急性非典型: 成人——易误漏诊 小儿——急性中毒型菌
慢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迁延二月以上
助产专业资源库
助产专业资源库
3. 免疫性
不牢固,再感染普遍
★ 志贺菌感染局限于肠粘膜层,一般不入血 ——抗感染免疫为SIgA,病后免疫期短。 ★ 志贺菌型别多。
19 助产专业资源库
(二)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服药前、黏液脓血便
及时送/暂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
快速诊断
荧光菌球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分离培养
鉴别培养基(无色透明小菌落)
随巨噬细胞经胸导 管
进入血液
第一次菌血症:第1W
再次进入血液
第二次菌血症:第2~3W
助产专业资源库
胃肠炎(食物中毒) –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 – 主要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病禽,蛋类感染。 多数起病急,畏寒发热,伴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偶有粘液 或脓血便。
助产专业资源库
3. 免疫性——牢固
沙门菌
杆状、G-菌 有 不高 不发酵 O、H、Vi 不强
助产专业资源库
形态染色
助产专业资源库
有无鞭毛
✓ 无芽胞 ✓ 有菌毛 ✓ 大多有鞭毛 (志贺菌无鞭毛)
助产专业资源库
培养特性
✓ 兼性厌氧 ✓ 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湿润、 光滑、灰白色的直径23mm中等大小菌落。
助产专业资源库
常用于鉴别培养肠道杆菌的培养基 ---SS平板
【生物课件】埃希菌属

2021/2/28
•
附赠人生心语
•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
•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1)
•
我们都老得太快 却聪明得太迟
•
把钱省下来,等待退休后再去享受
•
结果退休后,因为年纪大,身体差, 行动不 方便, 哪里也 去不成 。钱存 下来等 养老, 结果孩 子长大 了,要 出国留 学,要 创业做 生意, 要花钱 娶老婆 ,自己 的退休 金都被 拗走了 。
KA
2021/2/28
+ - +/- + - + + - - -
与志贺菌的鉴别
生化反应鉴别试验 粘质酸盐产酸 醋酸盐利用
EIEC + +
志贺菌 - -
赖氨酸脱羧
+
-
2021/2/28
我劝一个草率结婚的朋友离婚。她平 静的告 诉我, 如果说 当初鲁 莽结婚 是个错 误。那 么,现 在草率 离婚是 一错再 错。这 位朋友 后来还 是离婚 了,大 家一致 认为她 的行为 很理性 。 同样的故事正在互联网搜索巨头谷歌 身上发 生,但 是谷歌 选择了 草率“ 离婚” 。 饮鸩止渴
大名鼎鼎的HTC Diamond就是一款颇具代表意 义的机 型,Di amond上市的 手机市 场还处 于QVGA时代 、只有 少数旗 舰机皇 采用 WVGA这 样级别 的屏幕 ,由于 HTC Diamond却采用了VGA这一过 渡型的 分辨率 ,而也 正是因 为这一 点,Di amond很多软 件都未 有支持 或无法 完美运 行,可 谓是一 个不小 的遗憾 。除此 之 外,曾经非常经典的
2021/2/28
抵抗力
• 胆盐、煌绿对该菌有抑制作用 • 对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敏感,但
易产生耐药性
2021/2/28
•
附赠人生心语
•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
•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1)
•
我们都老得太快 却聪明得太迟
•
把钱省下来,等待退休后再去享受
•
结果退休后,因为年纪大,身体差, 行动不 方便, 哪里也 去不成 。钱存 下来等 养老, 结果孩 子长大 了,要 出国留 学,要 创业做 生意, 要花钱 娶老婆 ,自己 的退休 金都被 拗走了 。
KA
2021/2/28
+ - +/- + - + + - - -
与志贺菌的鉴别
生化反应鉴别试验 粘质酸盐产酸 醋酸盐利用
EIEC + +
志贺菌 - -
赖氨酸脱羧
+
-
2021/2/28
我劝一个草率结婚的朋友离婚。她平 静的告 诉我, 如果说 当初鲁 莽结婚 是个错 误。那 么,现 在草率 离婚是 一错再 错。这 位朋友 后来还 是离婚 了,大 家一致 认为她 的行为 很理性 。 同样的故事正在互联网搜索巨头谷歌 身上发 生,但 是谷歌 选择了 草率“ 离婚” 。 饮鸩止渴
大名鼎鼎的HTC Diamond就是一款颇具代表意 义的机 型,Di amond上市的 手机市 场还处 于QVGA时代 、只有 少数旗 舰机皇 采用 WVGA这 样级别 的屏幕 ,由于 HTC Diamond却采用了VGA这一过 渡型的 分辨率 ,而也 正是因 为这一 点,Di amond很多软 件都未 有支持 或无法 完美运 行,可 谓是一 个不小 的遗憾 。除此 之 外,曾经非常经典的
2021/2/28
抵抗力
• 胆盐、煌绿对该菌有抑制作用 • 对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敏感,但
易产生耐药性
2021/2/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细胞上;
外毒素(如肠毒素及溶血毒素)、内毒素及K抗原
与感染致病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有关;
K抗原有抗吞噬与抗补体的溶菌作用。
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以泌尿道感染最多见。
机体抵抗力降低、外伤或E.coli离开肠道侵入组 织器官时,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烧伤感染、胆囊炎、 肺炎、脑膜炎及败血症等,甚至导致内毒素休克。 2.肠道感染
5.共同抗原
在菌体表面,为氨基糖聚合物,与细菌致病性的关
系尚不清楚。
抗原构造复杂
鞭毛抗原(H)
K或Vi抗原
菌体抗原(O)
共同特征
致病因子
菌毛或菌毛样结构、荚膜或微荚膜、外膜蛋白、
内毒素、外毒素及运铁色素(siderochrome)等。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临床上以大肠埃希菌(E. coli)最为常见,亦是 本属的模式种。
培养和生化反应
鉴别培养基上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菌落着色。
抵抗力
胆盐、煌绿染料等对其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易形成耐药性,R质粒可在肠道菌间传递; 对氯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大肠埃希菌 鞭毛和菌毛 (透射电镜 ×4250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因子
E. coli的菌毛能使细菌粘附在小肠及尿道的粘膜上
易变异
通过 接合 转导 耐药性变异 引起 毒力性变异 生化反应性变异
溶源性转换
共同特征
抗原结构 1.O抗原 菌体抗原,存在于细胞壁的LPS的最外层。 耐热,引起IgM抗体。 2.H抗原 鞭毛抗原,不耐热。
3.K抗原
成分以多糖类为主,包绕于O抗原的周围,与细菌的
侵袭力有关。
4.菌毛抗原
有多种,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能阻断O抗原与 相应抗体结合。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大肠菌群指数 大肠菌群值 细菌总数 我国的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指数/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每1000ml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检出大肠菌群的最小样品量 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
培养特性
S-S培养基:
埃希菌属:红色不透明菌落
共同特征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无色透明菌落,产H2S为黑色
共同特征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活泼,不同种细菌分解糖类或蛋白质形成 不同产物,以此可区分各菌属和菌种。 例如: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 非致病菌多分解乳糖。
共同特征
抵抗力
不强,湿热60℃经30min即被杀死。
肠凝集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 coli, EAggEC) 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adherent E. coli, EAEC)
婴儿和旅游者持续性腹泻 致病因子 –肠集聚耐热毒素(EAST) –菌毛 –α溶血素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粪便标本不做)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似菌痢样,有脓血便,有里急后重 致病机理
– 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并繁殖 – 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婴幼儿腹泻 致病机理
1)合成维生素B及K供机体利用;
2)能抑制腐败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过度增殖;
3)异位寄居时,能引起化脓性感染;某些菌型 为致病性,可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
4)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E. coli 是最常用的 实验材料。 5)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卫生学 检测指标。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短杆菌,周鞭毛,有动力,周身有菌毛。
第12章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群生物学性 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致病性肠道杆菌: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部分埃希菌属Biblioteka 条件致病性肠道杆菌:部分埃希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杆菌属
共同特征
形态和染色
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致病菌都有菌毛。
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 LT) 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 ST)
–定植因子(菌毛)
LT vs ST activity
A亚单位:毒素活性部位 B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结合 作用: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胞内ATP转化 为cAMP→cAMP水平增高→肠黏膜细胞内水、氯和碳酸氢钾 等过度分泌,钠再吸收减少→持续几天腹泻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分成5组,即肠产毒 性E. coli、肠致病性E. coli、肠侵袭性E. coli、肠出 血性E. coli及肠粘附性E. coli。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致病物质
–肠毒素enterotoxin
分离培养(鉴别培养基)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应(初步鉴定) 药敏实验
典型菌落
血清学鉴定
必要适应做肠毒素、VT、DNA片段及侵袭力测定。泌尿 道感染患者的尿标本还应作细菌总数测定,每毫升均超过105个 有诊断意义。
卫生学指标
大肠菌群:在37℃ 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 包括埃希菌属、枸椽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及肠杆菌属等。
– 粘附和破坏肠黏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产志贺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shiga toxin producing E. coli, ST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血清型为 O157:H7, O104:H4 临床表现 – 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10%小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致病因子 – 菌毛 – 毒素:志贺样毒素(Shiga like toxin, SLT) /Vero毒素(VT) – 内毒素与溶血素
外毒素(如肠毒素及溶血毒素)、内毒素及K抗原
与感染致病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有关;
K抗原有抗吞噬与抗补体的溶菌作用。
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以泌尿道感染最多见。
机体抵抗力降低、外伤或E.coli离开肠道侵入组 织器官时,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烧伤感染、胆囊炎、 肺炎、脑膜炎及败血症等,甚至导致内毒素休克。 2.肠道感染
5.共同抗原
在菌体表面,为氨基糖聚合物,与细菌致病性的关
系尚不清楚。
抗原构造复杂
鞭毛抗原(H)
K或Vi抗原
菌体抗原(O)
共同特征
致病因子
菌毛或菌毛样结构、荚膜或微荚膜、外膜蛋白、
内毒素、外毒素及运铁色素(siderochrome)等。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临床上以大肠埃希菌(E. coli)最为常见,亦是 本属的模式种。
培养和生化反应
鉴别培养基上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菌落着色。
抵抗力
胆盐、煌绿染料等对其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易形成耐药性,R质粒可在肠道菌间传递; 对氯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大肠埃希菌 鞭毛和菌毛 (透射电镜 ×4250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因子
E. coli的菌毛能使细菌粘附在小肠及尿道的粘膜上
易变异
通过 接合 转导 耐药性变异 引起 毒力性变异 生化反应性变异
溶源性转换
共同特征
抗原结构 1.O抗原 菌体抗原,存在于细胞壁的LPS的最外层。 耐热,引起IgM抗体。 2.H抗原 鞭毛抗原,不耐热。
3.K抗原
成分以多糖类为主,包绕于O抗原的周围,与细菌的
侵袭力有关。
4.菌毛抗原
有多种,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能阻断O抗原与 相应抗体结合。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大肠菌群指数 大肠菌群值 细菌总数 我国的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指数/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每1000ml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检出大肠菌群的最小样品量 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
培养特性
S-S培养基:
埃希菌属:红色不透明菌落
共同特征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无色透明菌落,产H2S为黑色
共同特征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活泼,不同种细菌分解糖类或蛋白质形成 不同产物,以此可区分各菌属和菌种。 例如: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 非致病菌多分解乳糖。
共同特征
抵抗力
不强,湿热60℃经30min即被杀死。
肠凝集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 coli, EAggEC) 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adherent E. coli, EAEC)
婴儿和旅游者持续性腹泻 致病因子 –肠集聚耐热毒素(EAST) –菌毛 –α溶血素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粪便标本不做)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似菌痢样,有脓血便,有里急后重 致病机理
– 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并繁殖 – 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婴幼儿腹泻 致病机理
1)合成维生素B及K供机体利用;
2)能抑制腐败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过度增殖;
3)异位寄居时,能引起化脓性感染;某些菌型 为致病性,可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
4)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E. coli 是最常用的 实验材料。 5)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卫生学 检测指标。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短杆菌,周鞭毛,有动力,周身有菌毛。
第12章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群生物学性 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致病性肠道杆菌: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部分埃希菌属Biblioteka 条件致病性肠道杆菌:部分埃希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杆菌属
共同特征
形态和染色
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致病菌都有菌毛。
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 LT) 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 ST)
–定植因子(菌毛)
LT vs ST activity
A亚单位:毒素活性部位 B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结合 作用: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胞内ATP转化 为cAMP→cAMP水平增高→肠黏膜细胞内水、氯和碳酸氢钾 等过度分泌,钠再吸收减少→持续几天腹泻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分成5组,即肠产毒 性E. coli、肠致病性E. coli、肠侵袭性E. coli、肠出 血性E. coli及肠粘附性E. coli。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致病物质
–肠毒素enterotoxin
分离培养(鉴别培养基)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应(初步鉴定) 药敏实验
典型菌落
血清学鉴定
必要适应做肠毒素、VT、DNA片段及侵袭力测定。泌尿 道感染患者的尿标本还应作细菌总数测定,每毫升均超过105个 有诊断意义。
卫生学指标
大肠菌群:在37℃ 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 包括埃希菌属、枸椽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及肠杆菌属等。
– 粘附和破坏肠黏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产志贺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shiga toxin producing E. coli, ST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血清型为 O157:H7, O104:H4 临床表现 – 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10%小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致病因子 – 菌毛 – 毒素:志贺样毒素(Shiga like toxin, SLT) /Vero毒素(VT) – 内毒素与溶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