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案例集
基础会计 案例

基础会计案例一、基础会计案例之小商贩的账本咱今儿个就唠唠基础会计这档子事儿,从一个小商贩说起。
有个小商贩在街边卖水果,他每天都得算算账。
比如说,他早上进了100斤苹果,每斤进价2元,这就是200元的成本。
这就是基础会计里的成本核算。
他把苹果摆出来卖,卖3元一斤。
一天下来,他卖出去了60斤。
那他这一天的收入就是3乘以60等于180元。
可是呢,他还得减去成本200元,那就亏了20元。
这就体现出会计里收入和成本的关系了。
小商贩还得考虑其他的花费,像他在街边摆摊得交摊位费,一天10元。
这10元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那他的实际亏损就更多了,是30元。
这就告诉咱,在会计里,所有的花费都得算进去,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小钱。
二、基础会计在小饭馆里的故事再讲讲小饭馆。
小饭馆的老板要算每个月的账。
他得算食材的成本,像肉、菜、米这些。
他请了个厨师,每个月工资5000元,服务员工资3000元,这都是人力成本。
小饭馆一个月的房租是3000元。
老板每天的营业额平均下来有2000元。
但是呢,他不能光看营业额,还得减去各种成本。
食材成本一个月大概是10000元。
那这个月的利润就是营业额减去所有的成本,也就是2000乘以30(一个月按30天算)减去5000减去3000减去3000减去10000,算下来才知道这个月到底赚了还是亏了。
这就体现出基础会计对于一个小饭馆的重要性,就像一个指南针,能告诉老板经营的方向对不对。
三、大企业里的基础会计大企业就更复杂了。
比如说一家制造汽车的企业。
他们的成本可多了去了。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像钢铁、橡胶这些。
生产线上工人的工资,设备的折旧费用。
他们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可不像小商贩算苹果那么简单。
而且企业还有销售费用,得打广告,有运输成本,把汽车运到全国各地的4S店。
在基础会计里,这些都得一项一项算清楚。
企业的会计人员得用各种专业的方法,什么成本加成法之类的,来确定汽车的定价。
如果算错了,那企业可能就会面临很大的损失。
基础会计案例教学

基础会计案例案例六:财产清查资料:宏伟公司2001年12月31日与往来银行进行面对面对账后,发现以下一些资料:(1)银行对牌12月31日的徽为39640元,宏伟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34 120元。
(2)宏伟公司12月30日签发但时至今日还未向银行兑现的支票计有两张:#8253支票6 000元,#8254支票2500元。
(3)银行在12月12日误将宏达公司的销货款2 100元记在宏伟公司账上。
(4)宏伟公司在12月15日送存银行的销货款5 240元,记账时误记为5 420元。
(5)宏伟公司在12月18日向欣华公司购买材料签发的#8229支票1200元,欣华公司向银行兑现时,银行发现印鉴模糊而拒付,于是欣华公司交来支票后,由宏伟公司重盖印鉴,已向银行重新兑现。
(6)12月25日,银行将大林公司向宏达公司收取的加工费400元,误记在宏伟公司账上。
(7)12月30日,宏伟公司收到建林公司为偿还货款而支付的1200元支票一张,向银行兑付时,因该公司存款不足而由银行退回。
公司当即向建林公司发出催款通知。
(8)公司在12月31日存人银行的当天销货现金3 400元,银行尚未人账。
(9)银行已在年末收到保险公司赔偿本公司的火灾损失款3 000元,但宏伟公司还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
(10)银行已在本公司账上扣除结算后的银行借款利息924元,代付12月份水电费1976元。
要求:为宏伟公司编制2001年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案例七:会计组织程序资料:上海方达公司19XS年3月份的经济业务如下:(1)3月3日,接银行通知,收到明光公司的应收货款30 000元。
(2)3月3日,向南方公司购人下列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
A材料15 000千克单价36.80元B材料 3 000千克单价64.00元(3)3月4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的运杂费1800元,按材料的重量比例分配,并按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转账。
(4)3月6日,开出支票支付南方公司货款。
基本会计账务实例

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B产品 完工产品:100件
×年
凭证
摘要
成本项目
合计
月
日
字
号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600
342
118
1060
例
1
分配原材料
40800
40800
例
2
分配工资
1000
1000
例
5
分配制造费
2000
2000
例
7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41400
1342
2118
44860
5.生产成本的计算与产成品的结转【例6】企业本月期初无在产品,全月投产A产品50件,已全部完工,并已验收入库。
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
合计
月
日
字
号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0
0
0
0
例
1
分配原材料
19200
19200
例
2
分配工资
700
借:应收账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例4】结转B产品成本,企业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成本法计算B产品的单位平均成本为374 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 960 贷:库存商品—B 14 960
借:银行存款 5 850 贷:预收账款—南方公司 5 850
二、销售过程的会计核算【例9】根据合同规定,预收南方公司购买B产品价税款5850元存入银行。
基础会计案例(附答案)

(一)资料:1.某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
2.该公司2013年12月发生得经济业务如下:(1)1日收到银行通知,用银行存款支付到期得商业承兑汇票元。
(2)计划成本法下,1日购入原材料一批,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元,以及购入材料支付得增值税额为25 500元,款项已付,材料未到。
(3)2日收到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元,计划成本95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4)5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元(不含应收取得增值税),该批产品实际成本元,产品已发出,货款未收到。
(5)7日购入不需安装得设备1台,价款85 470元,支付得增值税14 530元,支付包装费、运杂费1 000元。
价款及包装费、运杂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设备已交付使用。
(6)8日工程应付工资元,应付职工福利费28 000元。
(7)8日计算应予资本化得长期借款利息元。
该项借款本息未付。
(8)9日一项工程完工,交付生产使用,已办理竣工手续,固定资产价值元。
(9)10日从银行借入3年期借款元,借款已入银行账户,该项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10)11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元,应收得增值税额元,销售产品得实际成本元,货款银行已收妥。
(11)12日公司将要到期得一张面值为元得无息银行承兑汇票(不含增值税),连同解讫通知与进账单交银行办理转账。
收到银行盖章退回得进账单一联。
款项银行已收妥。
(12)13日收到现金股利30 000元,已存入银行。
(13)20日归还短期借款本金元,利息12 500元,已预提。
(14)20日提取现金元,准备发放工资。
(15)20日支付工资元,(16)31日分配应支付得职工工资,其中包括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得工资元,生产人员工资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5 000元。
(17)31日提取应计入本期损益得借款利息共21 500元,其中,短期借款利息11 500元;长期借款利息10 000元。
会计学基础案例集

对于业务E,相关人员认为,固定资产购入时确实支付了增值税,这间购入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应当抵扣是一样的。
穆空在听了相关人员对上述账务处理的陈述后,根据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全面的论述,相关人员在听了穆空的论述后,心悦诚服,感到收获很大,认为穆空不愧为大学毕业生,他们愉快地接受了穆空的意见,并做了相应的错账纠正。你知道穆空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吗?假如你是穆空,请你指出同事们账务处理的错误之处及改正方法。
D、公司新生产线建造,发生工人工资费用38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38000
贷:应付工资38000
E、公司新购进生产设备一套,购进价格为710000元,增值税为120700元,安装费(材料)为9300元,有关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719300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120700
在土地权证书改户日,在收到土地转让价格1000000元后,相关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6700
贷:原料67000
D、2000年11月,在购进另外一批甲材料时,由于途中的自然损耗,验收时发现应入库1000千克的甲原料只入库了950千克,该批材料单位购进成本为200元。穆空认为没有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应作为当期损失,做账务处理0
案例要求:
请你设想五种可能的情况,说明资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
案例五“钱”途要自己选择
华夏公司精简机构。对于职员王华来说,有三条路可供他选择:
1、继续在原单位供职,年收入12000元;
2、下岗,收入打对折,但某快餐厅愿以每月600元的工资待遇请他帮佣;
基础会计案例

基础会计教学案例【案例一】企业办理普通发票的领购程序纳税人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经办人身份证到主管税务局办税大厅“发票领购窗口”领取“申请表”,并按规定填写、盖章。
(1)企业经办人将填写的“申请表”和如下资料交给“发票领购窗口”:①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一份;②经办人身份证及复印件一份;③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印章模型(盖章留底);④企业月销售额和月需发票面额、数量的报告书;⑤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2)“发票领购窗口”经办人员审核资料齐全后。
退回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和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并开具收件回执。
(3)纳税人凭回执(按约定时间)到“发票领购窗口”领取《发票领购簿》和《领购发票身份证明卡》。
(4)企业经办人凭《发票领购簿》和《领购发票身份证明卡》到窗口领购发票。
(5)企业以后领购普通发票时,除凭《发票领购簿》和《领购发票身份证明卡》外,还需送验上次领购已使用完的发票存根联(如已购买过发票),经税务局审核后,加盖“查验章”方可再次领购发票。
【案例二】企业鉴别支票真伪与防止商业诈骗在经济犯罪中,常有用变造支票、空头支票购买商品的,常见的方式是:与购买方从未有过交道,且购买的量很大(对于小商店而言),如要50袋大米,20桶花生油,又大都是在下午4点前后(周五最多),声称很紧急,公司等米下锅开饭,或是等原料开工之类,许诺价格高一成都可以,选好商品递上支票,这种情况要特别小心,也许从直观上看支票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建议先持支票到银行鉴定或入账。
如果是本地的公司支票可直接入账便知道是否有诈,如果是外地公司支票则请银行鉴定真伪,千万别为量大且价格高所诱惑,导致财产损失。
小资料收取支票后,应尽快将支票送到银行,这个行为称为入账。
其入账方式有:顺转:将支票交到开出支票的银行去,由开出支票银行将钱拨到收款银行。
逆转:将支票交到自己商店的开户行,委托开户行到开出支票的银行收款。
其中,顺转时支票交到支票开户行马上就可以知道支票上有无足够金额,所以入账时最好去支票开户行的道理在此。
会计基础案例

会计基础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会计案例,无论是个人理财还是企业财务管理,都需要一定的会计知识来进行核算和分析。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会计基础案例,通过实际案例来了解会计知识的应用。
案例一,小明的个人理财。
小明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固定,他想要做好个人理财,但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可以利用简单的会计知识来进行个人理财。
首先,他需要建立一个个人账户,记录每笔收入和支出。
他可以将每月的工资作为收入,然后记录下每笔花销,包括日常生活开支、房租、水电费等。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及时调整支出,实现理财目标。
案例二,小红的小店经营。
小红开了一家小店,经营零食和日用品。
她想要知道自己的生意是否盈利,以及哪些商品销售得最好。
在这种情况下,小红可以利用会计知识来进行经营分析。
她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记账系统,记录每种商品的进货成本和销售额,然后计算每种商品的毛利润。
通过对销售情况的分析,小红可以及时调整进货策略,增加盈利空间,提高经营效益。
案例三,某公司的财务分析。
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财务问题,需要进行财务分析来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利用会计知识来进行财务分析。
首先,他们需要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分析,了解公司的资产状况和盈利能力。
然后,他们可以对比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确保公司的稳健经营。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个人理财还是企业管理,都需要一定的会计知识来进行核算和分析。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会计基础知识的应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实现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目标。
基础会计案例集

基础会计案例集第一章概述【案例1】关于会计的对话:在我们开始学习会计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会计含义的对话:甲、乙、丙、丁是四个好伙伴,有一次在一起聚会,一通天南海北之后,聊起了什么是会计这一话题,四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甲:什么是会计?这还不简单,会计就是指一个人,比如,我们公司的刘会计,是我们公司的会计人员,这里会计不是人是什么?乙:不对,会计不是指人,会计是指一项工作,比如我们常常这样问一个人,你在公司做什么?他说,我在公司当会计,这里会计当然是指会计工作了。
丙:会计不是指一项工作,也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部门,一个机构,即会计机构,你们看,每个公司都有一个会计部,或者会计处什么的,这里会计就是指会计部门,显然是一个机构。
丁:你们都错了,会计既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项工作,更不是指一个机构,而是指一门学科,我弟弟就是在湖南大学学会计的,他当然是去学一门学科或科学。
结果,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亲爱的朋友,如果让你来谈谈什么是会计的问题,你会怎么说呢?在日常生活中,会计确实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甲、乙、丙、丁四个人的看法都说明了会计含义的一部分,但又都不全面。
我们说会计主要还是指会计工作和会计学。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一项为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社会实践,这就是说,认为会计是指会计工作。
同时,又认为,既然有会计工作的实践,就势必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就有会计的理论,就有会计工作赖以进行的指导思想。
会计是解释和指导会计实践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会计是指会计学。
可见,会计既指会计学,也指会计工作。
也就是说,会计既包括会计理论,也包括会计实践。
【案例2】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同一概念,一般,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如独资及合伙企业。
如甲、乙、丙等人准备成立A公司,这家特定的A公司就成为了一个会计核算的主体,只有以A公司的名义发生的有关活动,如购进原材料、支出生产工人的工资、销售产品等,才是A公司会计核算的范围,而作为该A公司投资者的甲、乙、丙等人的有关经济活动则不是该A公司会计核算的内容,向A公司提供材料的另一些公司的经济活动,也不是A公司的核算范围,还有借钱给A公司的银行的财务活动也不是A公司的核算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案例分析第1章案例1—1 副总统卷入假账丑闻新华社华盛顿2002年7月10日电美国一个代表公众利益的法律机构10日对副总统切尼和他曾经担任过首席执行官的哈利伯顿能源公司提出起诉,指控其虚报公司收入以欺骗股票持有者。
这一名为“司法观察”的法律机构是在哈利伯顿公司总部所在地、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联邦地区法院提出这一起诉的。
这个法律机构称,在切尼担任首席执行官时,哈利伯顿公司虚报了尚未入账的公司收入,虚报数额高达4.45亿美元,从而抬高了公司股票并给股票持有者造成了损失。
这个机构是在布什总统9日宣布一系列打击财务欺诈的措施后对切尼和哈利伯顿公司提出起诉的。
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当天表示,这一起诉缺乏根据,不会有什么结果。
切尼于1995年至2000年曾担任哈利伯顿公司首席执行官。
(《半岛晨报》2002.7.12第10版)案例1—2 近期最新《财富》500强出炉:中国11家企业何以入围《财富》杂志指出,自1995年以来,500强中变化最大的当属中国企业。
1995年仅有3家中国企业入选500强。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改善,中国企业的表现稳步上升。
2001年,已有11家企业进入500强。
附:案例1—3 “大宇帝国”神话破灭从“经营鬼才”到“”经济巨骗:韩国大宇创始人浮沉记■金宇中出身寒门,以放置业起家,不到20年时间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
■其发展和管理的独创的方式成为美国大学MBA必修的课程。
1987年,美国《财富》杂志把他选入“最有魅力的50名企业家”。
■目前(2001年2月),他涉嫌伪造盈利假账,非法集资、贷款200亿美元而被韩国政府通缉,逃往海外。
“大宇集团”解体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条:第一是无限发展。
1993年,当金宇中提出所谓“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150家,而到1999年解体时已有了600多家,上至航天航空,下至潜水艇,没有大宇不经营的企业。
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韩国大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而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
第二是迷信自己。
由于事业不断地成功发展,事实也多次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金宇中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后来发展到迷信自己的地步。
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都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
而金宇中却不以为然,继续大量发行债券,继续进行“借贷式经营”,贻误了结构调整的时机。
金宇中之所以能在两年内非法集资、贷款200亿美元,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大宇“辉煌的业绩”,伪造吸引人的财务账目和声明,有时还用贷款去还到期的借款和利息,以骗取更多的投资;其次是贷款银行和投资者以前投资大宇累累获利,利欲熏心,丧失了警惕,“心甘情愿”地把钱投向大宇。
据悉,金宇中在伪造账户时采用以下几种手法:“造大不造小”。
1997年和1998年,大宇电子和大宇电机两个公司共伪造盈利假账近40亿美元,吸引投资者。
“银弹外交”。
1998年,大宇电机公司一次给一位会计师40万美元,让他“帮助整理财务报告书。
”“大进小出”。
用“集资、贷款”收购经营不良的企业,1998年底大宇低价收购11家中小企业,或转贷给别人,1999年初,他从贷到的巨款中拿出9亿美元贷给别人。
“假财产假公司”。
大宇通过制造假财产,冲减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
为假设公司就遭受8亿美元的损失。
在两年里,金宇中把非法弄到的200亿美元转移到海外,其中很多进了他在“英国金融中心”的秘密账户。
韩国社会上一直流传韩国大企业通常有3本账的说法,一本给公司管理委员,一本给国家税务机关,一本给企业老板。
前两本都是假的,只有老板那一本是真的。
第2章案例2—1 小作坊巧取豪夺“傍名牌”新华社记者郑黎崔砺金历尽艰辛耗费几年甚至数十载创下的名牌,转瞬之间就被“李鬼”盗用,且后者还披着合法的外衣,这样的苦恼事正被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碰到。
“李鬼”们欺世盗名的手段如出一辙:将内地知名企业的商标,在香港恶意注册登记到自己的企业名称中,再以香港公司的名义,以授权生产、委托加工、成立子公司等做幌子,在内地生产、促销同类产品。
这种巧取豪夺“傍名牌”的行为,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又一个迅速蔓延的“怪胎”。
(宁波人胡某,一人在香港将“海尔”、“杉杉”、“雅戈尔”等全国驰名商标和“罗蒙”、“苏泊尔”、“樱花”、“爱妻”、“爱仕达”等省级著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内容登记注册。
更为离奇的是,胡某还以这些香港公司的名义,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香苏”、“泊尔港”、“香雅”、“戈尔港”等商标。
)“卡丹”到处有,“狐狸”漫山走;“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金利来,愁!愁!!愁!!!这首打油诗是在日前由《中国工商报》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官员、最高人民法院相关执法者以及法国皮尔·卡丹、香港老爷车、香港鳄鱼恤和金利来服饰皮具公司、韩国金狐狸等知名企业代表召开的“维护企业公平竞争,遏制假名牌现象”研讨会上,由香港鳄鱼恤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黄建民先生即兴创作的,它生动而又形象地概括了与会的几家知名品牌逐一被仿冒者“傍依”与“克隆”的无奈。
浙江省工商局经检处处长张伟力介绍,“傍名牌”这一新生违法行为,蔓延速度极快,呈现了“两广”的趋势,即侵权领域广,已涵盖了绝大多数国内知名品牌;侵权地域广,在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都有出现,甚至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延伸。
张伟力认为,“傍名牌”属于边缘性违法。
它既违背了《商标法》,又违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等相关法规,但是完全对应的适用法律条文却找不到。
但是,无论如何,“傍名牌”侵犯他人商誉是肯定的。
(摘自《半岛晨报》2002.7.22第19版)案例2—2墙地砖商标想注册“萨达姆”企业“傍名”钻法律漏洞佛山是我国墙地砖产品(建筑陶瓷)主要产地,占全国总产量的60%,目前有近400 家企业。
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技术创新速度减慢,企业除了价格比拼外更加注重品牌形象。
由于创品牌是一项持久工程,产品质量、产品开发、经营管理、广告投放、服务等缺一不可。
为了能在“起跑线”上先行一步,一些企业利用国外名牌的名称申请注册商标。
素有“南国陶都”之称的佛山市石湾区,沿街林立的广告牌里,“梦特娇”、“帕萨特”、“帝佗”等国外时装、名车、名表的招牌随处可见,利用一些鲜为人知的名称注册商标现象,被陶瓷行业人士称为“借势”。
企业如此走“捷径”打造产品品牌,目前在佛山陶瓷行业里已是“见怪不怪”。
对这种现象,法律人士称根据目前我国的有关法规,不能裁定这种行为违法。
第3章案例3—1 试算平衡表不是万能的小甄从某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刚刚被聘任为启明公司的会计员。
今天是他来公司上班的第一天。
会计科里那些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一问才知道,大家正在忙于月末结账。
“我能做些什么?”会计科长看他那急于投入工作的表情,也想检验一下他的工作能力,就问:“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在学校学过了吧?”“学过。
”小甄很自然的回答。
“那好吧,趁大家忙别的时候,你先编一下我们公司这个月的试算平衡表”。
科长帮他找到了本公司所有的总账账簿,让他在早已为他准备的办公桌开始了工作。
不到一个小时,一张“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就完整的编制出来了。
看到表格上那相互平衡的三组数字,小甄激动的心情很难予以言表。
兴冲冲的向科长交了差。
“呀,昨天车间领材料的单据还没记到账上去呢,这也是这个月的业务啊!”会计员李媚说到。
还没等小甄缓过神来,会计员小张手里又拿着一些会计凭证凑了过来,对科长说,“这笔账我核对过了,应当记入‘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是10000元,而不是9 000元。
已经入账的那部分数字还得改一下。
”“试算平衡表不是已经平衡了吗?怎么还有错账呢?”小甄不解的问。
科长看他满脸疑惑的神情,就耐心的开导说:“试算平衡表也不是万能的,象在账户中把有些业务漏记了,借贷金额记账方向彼此颠倒了,还有记账方向正确但记错了账户,这些都不会影响试算表的平衡。
象小张才发现的把两个账户的金额同时记多了或记少了,也不会影响试算表的平衡。
”小甄边听边点头,心里想:“这些内容好象老师在上《基础会计》课的时候也讲过。
以后在实践中还得好好琢磨呀。
”经过一番调整,一张真实反映本月试算平衡表又在小甄的手里诞生了。
第4章案例4—1 大肆虚开增值税票家族罪案实属罕见近日,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新丰县物资公司原副总经理潘光始及其儿子潘英平、儿媳罗媚3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总额4亿余元的案件。
这种家族式的虚开税票案实属罕见。
皮包公司专做发票生意由于担任公职不便出面,潘光始首先借用朋友潘某的身份证开立了新丰县新城物资有限公司,然后又指使自己的儿子潘英平成立新丰县万源有限公司,指使冯泽段等人申请成立了商发、长能贸易有限公司。
据公诉人讲,1997年,潘光始竟然在一天之内成立了两家所谓的“贸易公司”。
而这些公司既无厂房工地,又无贸易往来,惟一的生意是兜售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父子儿媳齐上阵有时需要出具的虚开发票太多,忙不过来,潘光始就指使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罗媚一齐动笔开票。
检察院诉称,潘光始等3人从1996年1月至2000年11月,利用开设5家皮包公司的幌子,先后为中国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广东湛江制药总厂等全国100余家单位大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查实,被告人潘光始共参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亿多元,税额5900万元。
每一次做生意,潘光始都坚持要求按价税总额的 1.5%——1.8%收费,如此计算,潘家从中获取的不法之财达数百万人民币。
(《半岛晨报》2002年7月19日第20版,原载《南方都市报》)案例4—2 为他厂填开发票8张侵吞国家税款123万1996年4月,山西省榆次市南关村新开张了两家企业,一家为榆次市中信机械厂,另一家为物资佳丽有限公司。
中信机械厂的企业负责人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办理了税务登记证,经榆次市国税局审批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期限暂定一年。
物资佳丽有限公司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却不办理税务登记。
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中信机械厂,从1996年5月起先后两次在榆次市国税局征收分局服务大厅领取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两本。
1996年8月,物资佳丽有限公司经理伙同他人经营生铁发往河北唐山。
购进生铁的唐山厂家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而物资佳丽有限公司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自然开不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为了使生意顺利成交,物资佳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范小虎找到了中信机械厂的负责人孙俊华,要孙俊华用中信机械厂领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给唐山的购生铁厂家,条件是每吨付给孙俊华40元好处费。
孙俊华满口答应,先后为范小虎填开售生铁专用发票8份,数量7400吨,价款将近851万元,税款123.5万元。
而在存根联上只填开数量740吨,价款78.2万元,税款1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