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月相变化与观测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问题研究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研究导引
材料研究
强化练习
2.人造月亮的利与弊 (1)利: ①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②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量。 ③夜间有人造月亮的光源,街道可能不再需要安装路灯,节省了 大量电费开支。 (2)弊: ①成本高。 ②可能会改变地球某些区域的生物模式。 ③可能会影响天文观测。 ④可能会对所经地区人们身体和生活产生影响。
答案:(1)B (2)C (3)A
研究导引
材料研究
强化练习
1.地球上只能见到月球的一面,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能见到其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解析:地球上只能见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 周期相同。故选B项。 答案:B
满月
上半夜在东半边 天空,下半夜在西 半边天空,半夜在 上中天
下弦月 下半夜在东 半边天空,清 晨在上中天
(4)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
月相 亮面朝向
新月 —
上弦月 朝西
满月 —
下弦月 朝东
口诀记忆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意思: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西半边 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天空,东半边亮。
上弦月 正午 半夜 迟升后落
(2)夜晚见月时间
月相 夜晚见 月时间
新月 彻夜不见
上弦月 上半夜可见
满月 黄昏 清晨 此升彼落
满月 通宵可见
下弦月 半夜 正午 早升先落
下弦月 下半夜 可见
研究导引
材料研究
强化练习
(3)夜晚月相出现的位
月相 出现 方位
新月 —
上弦月 上半夜在西 半边天空, 黄昏在上中 天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月相变化与观测论文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月相变化与观测论文月相变化与观测邓承忠第四小组全体成员宇宙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探明宇宙的秘密一直是人类永不放弃的梦想。
作为中学生,我们亦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
在广阔无际的太空中,无疑,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相变化具有的周期性、规律性,在现实生活中是人们计量时间的尺度之一。
生活中的许多事实证明了月亮的阴晴圆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但是我们却对此不甚了解,如为什么上半月的亮面朝西,下半月的亮面朝东,为什么同样时间里月亮有时在西边天空,有时在东边天空,等等。
为了揭开月相变化的神秘面纱,同时培养小组成员对地理的浓厚兴趣,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目的是探究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深刻理解月相产生机理、了解月相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月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实地观测法,查找资料法等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通过小组成员近一个月的实地观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讨论总结、整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什么是月相,月相是天文学术语。
(phase of the moon )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中国古代人民就观察月相并且记录,月相的变化同中国农历日期相对应。
二、月相是如何形成的,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总是一面亮一面暗,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
因为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公转,所以,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
可见,月相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太阳光照射月球的方向;二是地球上人观察月球的方向。
三、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的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月相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生活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关注月相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月相的形成原理及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月相的形成原理及变化规律。如:“月相的产生是什么原因?”,“月相的变化与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如:“你们对月相现象还有哪些疑问?”,“你们认为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如:“月相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利用月相知识来判断时间?”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相的变化。
2.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弯?”,“月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地理实验,如模拟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月相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针对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本节课通过设置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机融合,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氛围中感受月相之美,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
地理实验设计—观测实验

核心素养探究2018 年 第 12 期张 海 王海燕(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倡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下设定学习情境,注重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野外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
观测实验是高中自然地理实验的一种主要类型,也是当前地理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此,笔者设计了四个观察实验和三个测量实验,期望通过动手操作和联系实际,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和把握。
实验一是星空观测,学生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亮星与星座,在教师指导下分别认识它们的特征,了解星座的分布格局和变化规律。
实验二是月相观测,需观察月相变化并解释其原理,重在掌握观察地理现象的基本方法。
实验三是月面观测,目的是认识月球表面形态,识别月面地形。
实验四是太阳黑子观测,要通过使用望远镜观察太阳黑子分布,该实验需要教师全程陪同,避免聚焦后的光线反射对观察者眼睛造成伤害。
实验五是太阳高度角的测量,由此可以确定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合理楼间距。
实验六是某地方向的测量,有两种思路,其一是立杆画图,其二是根据手表指针,两种方法都比较简单实用。
实验七是某地经纬度的测量,可以依此来计算地方时和时差,也可与之前太阳高度角实验相联系。
一、星空观测实验1.实验原理和实验目标(1)实验原理:将人们看到的恒星和星座标在球形模型上即简易的天球仪模型,将天体在球面上的分布投影到平面上即星图。
国际上一般将全天分为88个星座,星空观测就是依据星图按图索骥,找出亮星。
(2)实验目标:认识主要星座、行星,特别是典型的亮星,知道重要星座的分布格局和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天球仪、星图、手电筒、望远镜。
3.实验步骤(1)教师在观测之前利用天球仪和星图讲解主要星座的方位,演示不同纬度的地区和不同季节看到的星座都不一样。
介绍内容应当包括银河、大熊(北斗七星)、小熊(重点是北极星)、仙后(W星座)等最基本的星座和亮星。
高中地理月相变化教案旧人教版Word版

——上半月月相,亮面朝西
下半月月相,亮面朝东
过渡
学生
月相这样有规律的变化,我们如何利用这种规律观察月相呢?(演示上弦月的周日运动)
导学
师生合作
月相
月出
月落
同太阳出没的比较
夜晚见月情形
上弦
正午
半夜
迟升后落
上半夜西天
讨论填表
学生
月相
月出
月落
同太阳出没的比较
夜晚见月情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渐亏蛾眉月
卢沟晓月。————下弦月
2.某歌舞团的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师,要设计一幅"傍晚一弯月牙挂在树梢的布景",可这弯月牙到底如何画才是科学的呢?他有些拿不准,请你给他作个示范。
3、收集关于月相的诗句歌词,并分析它们描述的是什么月相,体会诗句、歌词所表达的内涵。
4、连续观测一个月的月相,并记录日期、视形状、月出、月落时间。
设问
教师
上半月的月相与下半月的月相亮面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
回答
学生
上半月——渐盈 下半月——渐亏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分析、评价、反思
时
间
安
排
教学环节
对象
活 动 内 容
新
课
学
习
提问
教师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
回答
学生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2、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设疑
教师
月相这样有规律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导学
师生合作填表
1、朔、望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二者的月相有何区别?——日、月、地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朔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为新月:望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为满月。
1.1地球的宇宙环境-观察月相 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观察月相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月相的含义,进一步了解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身边地理事物,发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2)通过带领学生探究月相变化的原理,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地理综合思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研究的热情。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月相观察,落实人地协调观,实现人与地理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2)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1)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2)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题引入,从地球上看月亮,有时似一钩斜挂,有时如玉盘高悬。
师:我们日常生活观察到月亮形态是什么样的?生:弯弯的,或是像圆盘。
师:那我们一同通过视频,欣赏月亮的盈亏变化过程。
播放月相变化的短视频。
正课讲解师:结合刚刚播放的视频,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这节课所说的月相是什么呢?月相:月亮盈亏变化而出现的各种形状。
讨论一:古文中话月相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 (宋)《前赤壁赋》师:苏轼写的这段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呀?大家能结合语文知识翻译一下吗?生:尝试翻译教师在旁边引导翻译,并提示学生。
师:大家关键猜测一下,这个“既望”究竟应该是什么时间出现的什么样的月相?为何会让苏子书写下来?生:猜测可能是圆月。
师:古人很早就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计算时间,所以,月相变化与农历时间是相互对应的。
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月相与其出现时间的对应关系。
呈现PPT展示月相与其出现时间的对应关系。
呈现月相与地球、太阳和月球三者间位置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讨论二:一个农历月中月相变化有什么特点。
师:结合课件上的图片,以每组同学为一个团队,大家分组探讨。
组1:月相有圆缺变化,由缺到圆,由圆到缺。
组2:月相变化呈周期性的,下个月也重复这个月的情况。
高中地理 天体运动、月相、日月食与天体观测(全)(共84张PPT)

体
系
统
的
太银 总
隶 属 关
地月系 阳 河 星 系系 系
系
24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25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巨大炽热气体球,其质量占 整个太阳系99.86%,主要成分为H、He,在太阳引力作 下,其他天体绕其运动。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地球上生 物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之有 关。如昼夜、四季的形成与交替,海水涨潮落潮等。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公元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公元18世纪,天文学家提出“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及空间探测技 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逐渐扩展到200亿光年的时 空区域---宇宙大爆炸假设理论提出
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即
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
8
仙女座大星云
9
马头星云
10
草帽星云
11
土星(行星)
行星是沿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 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12
卫星是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
地
的球状天体。
球
与
月
亮
13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 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14
流星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可见宇宙”半径:约200亿光年!
3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
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宇宙在大 爆炸前处于极高温和超高密状态,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 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 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目前宇宙仍处于不断膨胀 之中...
月相变化规律与观测

浅谈月相的变化规律与观测地球一边自西向东自转也一边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边自转也一边绕地球公转,两者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且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这称为同步自转),约为27.32日。
这样就造成月球总是同一面(或同一个半球)向着地球。
若是只考虑月球的公转,则月球相对于天空中某一遥远恒星公转一周的时间叫恒星月(图1 恒星月与朔望月)。
恒星月是月球本身的公转周期,约为27.32日。
月球属于卫星,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能被太阳光照射而变亮。
由于日(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东运行而变化,从而形成了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出现不同形状(即从新月(朔月)——上弦月——满月(望月)——下弦月——新月的月相)。
这种月亮(球)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见图2月相成因图)图1恒星月与朔望月图2 月相成因图仔细观察月相成因图,可发现月相变化规律:自农历初一到十五,月球明亮部分从西部边缘开始向东扩展到满月;自十五(十六)到三十,月球阴暗部分从西部边缘开始向东扩展到新月。
读图2还可以看出,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①当日、地、月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面,此时月相为新月(或朔月)。
②当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太阳照亮月球的西半部分,此时月相为上弦月。
③当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直线上,地球居中,太阳照亮月球向着太阳的半球面,此时月相叫满月(或望月)。
④当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太阳照亮月球的东半部分,此时月相为下弦月。
从新月,经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回到新月的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53日,这叫塑望月。
塑望月为什么比恒星月要长(看图1,恒星月与塑望月)。
如图,以某一遥远恒星为参考点,这时地、月、星在同一直线上(位置e1),日、地、月也在同一直线上(月相为满月),我们把这时作为恒星月的起点,也作为朔望月的起点,经过27.32日后地球运行到第二个位置(位置e2),这时月球公转一周,地、月、星又重新回到同一直线(恒星很遥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完成一个恒星月,但由于地球的公转,日、地、月并没有回到同一直线上,因此还没有完成一个朔望月,待地球继续运行约2.21天,月球又转过了一个较大的角度,使日、地、月又重新回到同一直线(满月)(位置e3),完成了一个朔望月,所以朔望月比恒星月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图象等方式进行研究。
在图书馆查阅书籍 亲自观询测问上并老网其师搜记及索录听资图讲料象解
小组成员所拍摄到的部分图片展示
农历四月农十历九四(月十20八1农3(0历52农2四081历)月农3四0二历5月2十四7十)(月四2十0(1六3200512390)523) 农历四(月20十13五0(52260)130524)
三 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
阶 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
段 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
圆形叫上弦月,子夜从西方
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
见。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 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 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
第 月相变成凸月,黄昏时在东南 四
阶 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 段 下,大半晚可见。
闽清一中研究性学习
制作人: 林学楷、苏震、张雪枰等 第四小组成员
选题背景:
在《地理(必修一)》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地月系 是地球与月球构成了的一个天体系统。而月球是地球唯一 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人类自古以来 就对月球怀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一直不曾放弃对月球的 探索。
水调歌头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②除潮汐外,月相对地震以及暴雨的产生都有一定影 响
如1952~1979年27年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先后发生的5次地 震都发生在月球诱发最大潮汐的满月或新月期间;美国国家大气 研究中心也发现最大暴风雨一般也发生在朔日后的1~3天或望日 后的3~5天。
①精神失常、自杀与月相
美国费城警察局提交了一份题为《满月对人行为的影响》 的研究材料,断言危及人身的犯罪数量随着满月的到来而明 显增加。无独有偶,德国科学家也得出一个结论:人的酒量 跟月相有关。满月期间人们对酒的需求骤增,酗酒犯罪案件 也随之有所增长。这无疑对美国警察局提出的论题作了一些 解释,但这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仍需深入探讨。
A.非常了解,平时很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B.知道一些,偶尔听老师、同学说起过 C.完全不了解,对此一无所知
从数据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所调 查的同学中,对月相的知识非常了解的, 仅占17%;有一半的同学知道一些关于月 相的的知识;还有10%的同学对月相的知 识完全不了解。
问题2 您 对 月 相 变 化 规 律 了 解 多 少 ?
小组成员所记录的《月相变化观察与记录图表》
日期
天气
2013.05.09 (农历三月三十)
雨
月相
备注
由于天气原因未观 测到月相
2013.05.11 (农历四月初二)
阴
未观测到月相
2013.05.13 (农历四月初四)
多云
无
2013.05.15 (农历四月初六)
雨
由于天气原因未观 测到月相
2013.05.17 (农历四月初八)
第 晚可见。 六
阶
段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
第
七 阶 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 段 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
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 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 可见。
农历每月二十五、
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
第 眉月,亮面朝东,此时 八 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 阶 落,黎明前可见。 段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
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 球之间,月相变为朔。
→→
眉 上次可
月凸弦为见
→
月月新,
→
→→
新
月月
月下凸 相
弦月蛾的
月 眉变
→
满月化
→
蛾月 依
①潮水的涨落主要是由月球的引力引起的
由万有引力,我们知道: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引力越小; 距离越近,引力越大。月球和太阳对地球表面的海水都产生引力, 虽然太阳比月球大得多,但是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所以引力主要 以月球为主,另外,地球上的海水还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在 三个力合力作用下,初一、十五六时海水受合力最大,出现大潮; 上弦月(初七八)、下弦月(二十二、三)时,海水受合力较小, 出现小潮。
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37%认为研究月 相有重大意义,有大约一半的同学认为研究 月相有一定意义,而认为研究月相一点儿意 义也没有的仅占13%。
在老师的初步指导下,小组成员首先对 分工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终明确了各 成员的任务。随后,小组成员们对所要研究 的部分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束后, 同学们采取了询问老师及听讲解、上网搜集
从统计数据上看,有20%的同学认为月 相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有较大影响,认为月 相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影响甚微的占50%, 而认为自身生活与月相无关的占30%。
问题7 您 认 为 研 究 月 相 的 意 义 大 吗 ?
提供选项:
A.研究月相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 B.研究月相有一定的意义 C.一点儿意义也没有,完全是浪费人力、物力
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认为“亲自观测并 记录其图象”与“上网搜集资料”为最有效方 式的同学占多数。也一部分同学认为“询问老 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还有少数同学认 为“在图书馆查阅书籍”亦是有效的。
问题6 您 认 为 月 相 的 变 化 对 您 有 影 响 吗 ?
提供选项:
A.对我的生活有较大影响 B.有我的生活影响甚微 C.我的生活我做主,与月相无关
二 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
阶 段
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 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 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
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
蛾眉月。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
第
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 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
晚上,一中上空பைடு நூலகம்月亮正被黑云笼罩 月相与潮汐
小
组
所
印
发
的
调
查
问 卷
在老师的初步指导下,小组成员首先对
分工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明确了各
成员的任务。随后,小组成员们对所要研究
的部分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小组初步制定的分工情况
问题1 您 对 月 相 的 知 识 是 否 有 所 了 解 ?
提供选项:
多云
无
小组成员所记录的《月相变化观察与记录图表》
2013.05.19 (农历四月初十)
雨
2013.05.21 (农历四月十二)
雨
2013.05.23 (农历四月十四)
多云
2013.05.24 (农历四月十五)
多云
2013.05.25 (农历四月十六)
多云
由于天气原因未观 测到月相
无
手机拍摄图片
手机拍摄图片, 不属于原拍摄计划 如图,为手机拍摄 的当日宿舍楼上空
提供选项:
A.对其很感兴趣 B.有一点儿兴趣
C.丝毫没有兴趣
从数据上看,对月相很感兴趣的同学约 占27% ,有40%的同学对月相有一点儿兴趣, 但仍有33%的同学对月相丝毫没有兴趣。
问题4 您 会 经 常 观 察 月 相 吗 ?
提供选项:
A.经常,几乎每天观察 B.偶尔会去看看 C.根本不会去观察
日落
A3
午夜A4
A1
日出
正午
A2
θ>0° θ↑
A1’
0°
地
日出?日落? 平 线
小组同学制作的:月相变化规律图
同样的,我 们可以得到……
上弦月
蛾眉月
凸月 满月
视 日落 线
A3
新月
午夜A4
正午
A2
太阳光线
凸月
A1
日出
月
月
球
相
位
置
蛾眉月
下弦月
小组同学制作的:月相变化规律图 上弦月 蛾眉月 凸月
满月
日落
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
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通常情
第 五
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 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 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
阶 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
段 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
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
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
亮。
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 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 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
资料、在图书馆查阅书籍、亲自观测并记录
其图象等方式进行研究。经过探究,最终我
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月相是天文学术语。(phase of the moon )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 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 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 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中国古 代人民就观察月相并且记录,月相的变化同中 国农历日期相对应。
凸月
日出
对新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右半边
才能看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蛾即眉由月
A—C的范围,A点正是新月月出时间 —清晨,C点正是新月月落时间—黄 昏,与太阳出没时间相比是同升同落
下弦月
午夜升,正午落
在老师的初步指导下,小组成员首先对 分工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终明确了各 成员的任务。随后,小组成员们对所要研究 的部分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束后, 同学们采取了询问老师及听讲座、上网搜集
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
第 一 阶
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 间。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 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 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段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
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
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
在。
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
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