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关于描写杜甫草堂的精选作文
杜甫草堂的写景作文

杜甫草堂的写景作文杜甫草堂的写景作文篇一今天我们来到成都市杜甫草堂,它是诗圣—唐代大诗人杜甫居住过的地方。
走进大门,只觉得里面空气清新,甜润,看到旁边古树参天,树枝纵横交错。
淡淡的芳香扑鼻而来。
我漫步在通幽小径,听见河水潺潺声,左边的樱花红中带粉,垂柳细细的枝条,绿得醉人。
真是世外桃源啊!杜甫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居住,难怪写下如此绝佳的诗词。
看着迷人的春色,我诗兴大发,吟诗一首:荷塘美如镜,皎月明无瑕。
溪水透我心,盛日在今夕。
妈妈听了,鼓励我说:"不错!以后继续努力,有诗人的潜质喔!"我害羞地笑了。
经过柴门,我们来到"茅屋"。
这里是杜甫的故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会客厅。
房间的中央摆着一张木榻。
我想象着杜甫与朋友在榻上吟诗作对,饮酒欢歌。
该是多么潇洒啊!来到了"诗史堂",沿着走廊,我们欣赏到了从古到今,众多书法家,军事家,大文豪等人书写杜甫诗句的作品,有草书,隶书,行书。
其中就有我所熟悉的叶圣陶爷爷,叶剑英将军,陈毅元帅的大作,让人赞不绝口,佩服之至!"唐风遗韵馆"是我最喜欢的一处。
那里面介绍了杜甫的生平事迹。
他幼时丧母,靠自己努力奋斗,才取得巨大成就。
他一直忧国忧民,为民着想,山水诗中也表现出自己对百姓的同情和关爱之情。
我记得一句最著名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曾经与李白相逢,痛饮了几日,这也是历史上难得的大诗人相聚时刻。
这里还介绍了唐代的许多人物和大事件。
我看见了杨贵妃,唐太宗,唐玄宗等人的画像,还有"华清池出浴图"。
我觉得唐朝真是一个繁花似锦的盛世。
后来,我们去了"万佛楼","工部祠"游览。
这次杜甫草堂游让我大开眼界,也对杜甫有了更多了解,越发敬佩他了。
我多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诗人啊!我会努力的!杜甫草堂的写景作文篇二杜甫草堂本不在游览范畴之内,可我觉得既然到了成都,没有理由带着遗憾回沪。
走进既古老又现代杜甫草堂的作文

走进既古老又现代杜甫草堂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走进既古老又现代的杜甫草堂】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棒的地方——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可真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呀!它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充满了现代的气息。
刚到草堂门口,我就被那座高高的唐代风格的城楼给吸引住了。
城楼上刻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气派非凡。
穿过城楼,就来到了草堂的大院子里。
院子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小路曲曲折折,别有一番情趣。
沿着小路往里走,忽然一座庄重大气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草堂主体建筑啦!老师告诉我们,这座建筑是按照当年杜甫先生的草堂原貌重新修建的。
真是了不起!我们走进草堂里面参观。
里面陈列着许多杜甫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比如砚台、笔墨、书籍等等,好像穿越时空,看到了诗人当年的生活场景。
草堂的中央还有一座小小的池塘,据说就是杜甫当年醉卧其中的"醉翁亭"呢!太神奇了!参观完古老的草堂主体,我们又来到了一个现代化的展览馆。
展览馆里通过全新的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杜甫一生的重要事迹。
有虚拟现实,有3D动画,有投影互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将杜甫名作"春夜喜雨"用沙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互动展区,太有创意了!在展览馆里,我还学会了写草书字。
老师告诉我,草书是杜甫最喜欢的一种书法体裁。
我努力地临摹着杜甫的草书名句,虽然歪歪扭扭,但是感觉进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很有意思。
最后,我们来到了杜甫草堂的文创商店。
这里出售各种各样与杜甫有关的文创产品,从明信片到陶瓷杯到钥匙扣,应有尽有。
我买了一个草书风格的书签,打算好好珍藏。
杜甫草堂虽小,但集古今之大成于一身。
参观结束时,我对这位伟大的诗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的诗作描绘了那个动荡年代的百态人生,流露出的凄厉哀痛和英勇坚韧,直抵我心。
希望有机会,我也能像杜甫那样用文字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种种。
游杜甫草堂作文(精选27篇)

游杜甫草堂作文游杜甫草堂作文(精选2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杜甫草堂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杜甫草堂作文篇18月7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杜甫草堂,一睹大师风采。
草堂共有三个门可供游客出入,我们是从北门进去的。
外面是烈日当空的炎炎夏日,一进到里面却是湿润、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深深的吸上一口还有淡淡的书香呢!简直让人心旷神怡!草堂里的道路全是青石铺成的,路两边还有竹栅栏,一条长长的小溪顺着道路向前流走,小溪边地上、石头上全都长满了青苔,仿佛一个世外桃源……还在遐想中就听见导游阿姨说:我们现在来到了工部祠,这里面共有三位诗人的雕像,中间的那位就是杜甫,他左边是陆游,右边是黄庭坚。
那两位的诗都秉承了杜甫的风格。
杜甫的雕像稍胖,因为这尊像是唐朝立的,那个时候以胖为美,但他本人是非常清瘦的。
杜甫为逃难来到四川定居在这个地方,没有经济来源要靠朋友的接济才能勉强生活,所以最接近他本人的应该是雕像前面这块石碑上刻的那样,我们小学课本上杜甫的画像就来自这块石碑。
从工部祠出来看见左侧的屋子里收集了许多版本的诗卷,据说有些已经是孤本,很珍贵的!右边的屋子有许多小摆件,件件都透露着古代文化的气息;还有许多有关诗词、地理、文化、历史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有关于它的一切;更让人激动的是我看到了闻名遐迩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手法是那样的精细,成品是那样的精致、那样的高雅让我不禁想据为己有,可惜太贵了,一幅小小的双面绣就好几万呢!真是精品!饱了眼福我们就来到了柴门,据说那个字是象形字:一个山、一个木、一把刀就成了,反正我不认识,而且很多大人都不认识,有意思!穿过柴门就是一座小桥,桥上面刻着许多花、树、云、鹿等等,爸爸说这座桥上的石刻都是从明代留下来的,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修补。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相关推荐进入杜甫草堂博物馆,更像一个大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荷花池,池中的荷叶和锦鲤让我想到一首乐府诗——《江南》,真正看到了“鱼戏莲叶间”的有趣景象。
穿过一座小桥,再往里走几步,远远就看到掩映在竹林中的茅屋,妈妈说,这里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到成都时的故居。
虽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安史之乱”,但我知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里写下的,这让我对唐代的历史又多了几分好奇。
茅屋简朴清净,屋外是杜甫的塑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碑。
杜甫的塑像很清瘦,爸爸说这更能体现了诗人神韵和风骨。
我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神韵和风骨,但仿佛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了一点点。
出来时我看到一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这里做义务讲解员,我也要好好学习,希望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再讲给大家听。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2清明节最后一天,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我们一起来到杜甫草堂。
我们走进了像螃蟹一般的大门。
一进大门,就像来到了另一片天地,里面鸟语花香。
树枝头上新生的花苞是桃红色的,花苞逐渐展开,花瓣就变成了粉白色,露出娇嫩的花蕊,从花蕊中升起一根根纤细的花柱,柱头上有一团金黄色的花药,象一束盘发。
四周有几个石桌,许多人坐在石椅上,聊天,仿佛是世外桃园。
我沉浸在了这世外桃园之中,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来到一条小溪旁。
突然,和我们一起上课的大哥哥叫道:“快来看啊!这里好多鱼啊!”大家听到都马上跑了过去,这位大哥哥把手中的薯条扔入水中,这些鱼儿都纷纷来抢这些薯条,看着它们抢食的样子,我有些想笑。
这时,一片薯条掉在了一条肥大的鲤鱼头上,这肥大的鲤鱼,非常想吃这个薯条,于是拼命摇着头,张着大大的嘴,向后游动着。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它快要成功时,一只橙色的大鱼纵身一跃,跳出水面,张大嘴一口吃掉了食物。
我看到这一幕,不禁张嘴大笑起来,心想:这条鱼也太笨了吧!哈哈……这时,我突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条小鱼正在吃着薯条,突然一条大鱼冲了过来,连鱼带食一口吃掉了,我皱着眉头叫道:“不来了吧!太残忍了吧!”我叹了一口气。
杜甫草堂作文15篇

杜甫草堂作文15篇杜甫草堂作文15篇杜甫草堂作文1一个周末,我去参观了杜甫草堂。
一进大门,只见眼前一派生机,郁郁葱葱。
有一根根高耸的翠竹,一颗颗挺拔的大树,还有一簇簇五颜六色的花朵。
耳边回荡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声,还不时有着一两只蝴蝶停留在花朵上,我不禁想到杜甫的一句诗词:“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草堂还很幽静,进入草堂便远离了城市的'喧闹,这里只有鸟儿的鸣叫与风吹竹叶的“莎莎”声。
接下来便是草堂旧址,杜甫的很多著名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比如大家熟知的《春夜喜雨》、《绝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继续往前走,就是杜甫曾经居住过的茅草屋了。
看见茅草屋,我仿佛看见了当时的兵荒马乱。
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来到了草堂,从此过着简朴的生活,但就算是在这简朴的生活里,杜甫也一样时时刻刻为了人民着想。
来到了工部祠,我才知道杜甫曾是朝廷的工布员外郎,所以这个地方才叫做工部祠。
工部祠内有这三座雕象,中间的是杜甫的,两旁的分别是陆游和黄庭坚的。
在后院里,有着腊梅、茶花等花卉。
给工部祠添加了几分幽雅。
在回家的途中,我暗暗感叹道:“杜甫不是也象岁寒三友中的梅花一样吗?一生都饱经风霜而又忧国忧民吗?”是啊,杜甫是伟大的!是高风亮节的!杜甫草堂作文2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
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
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240多首诗篇。
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
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
而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包括大廨、诗史堂和工部祠等建筑在内的一所优美的园林。
大廨里陈放着国画杜甫草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绍。
诗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纪念诗人的对联;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杜甫诗意画和书法。
有关杜甫作文3篇

有关杜甫作文3篇杜甫作文篇1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面,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携家入蜀,在成都西郊修建的茅屋,原名为“成都草堂”是由杜甫故居,纪念祠堂,和园林景观结合的川西民居建筑群,它的环境清幽,我们去时游人也不是像赶庙会的那么多,到处皆可见到树木与花草,参天竹林比比皆是,郁郁葱葱,修长挺立。
整个草堂曲径通幽,构造精致,使人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杜甫的诗句处处布满了草堂的各个角落,有许多都耳熟能详。
这里还有许多的亭子,全部用茅草做顶,实木为梁,古色古香。
这里还有许多的水塘,肥硕的一尺来长的各色大鲤鱼在里面游来游去,遇到有人喂食,就更撒了欢儿,扑通扑通通挤在一起,里三层外三层的,在前面的鱼吃饱了或是嫌这个地方挤,想回到塘中宽敞地方,游是不能的,只好用力跳,于是我们又观赏了鲤鱼跳龙门,尽管溅得我们裤子上全是水......我们的仆人公杜甫在1000多年前,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而如今,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已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作文篇2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家人历经磨难,最终逃难到四川。
他的好伴侣们为他在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杜甫最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八月份的'一天,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草堂上的茅草被风刮得四处乱飞,有的高高地挂在树梢上,有的落进了泥塘里。
杜甫急得手足无措,跌跌撞撞冲出屋子。
在林子边,有几个孩子笑嘻嘻地抱着茅草,跑进了林子。
有个男孩很淘气,对杜甫说:“杜老头,我家的茅草也刮走了,怎么说茅草是你的呢?”杜甫累得气喘吁吁,却又哭笑不得,只好悻悻离去。
过了一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开头还好,屋里漏的雨不算大,牵强用盆子,罐子还可以接住,后来却越下越大,屋子里床被打湿了,被子也被打湿了,一家人蜷缩在一起,难以入睡。
在这个难眠的雨夜里,杜甫百感交集。
自从安史之乱开头,杜甫报国无门,只好四处颠沛流离,从来没睡过一宿平稳觉。
杜甫草堂作文(通用47篇)

杜甫草堂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草堂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草堂作文篇1杜甫草堂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它不像游乐园那样让人心潮澎湃;或许没有动物园那样吸引人;还或许没有书店那样引人入胜。
可是它有一种特殊的美,吸引着我。
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来到了杜甫草堂。
穿过浣花溪公园,来到一个大门前,一股“诗”的味道飘到了我的鼻子里,透过全身。
那是种什么感觉。
走进杜甫草堂只觉得里面空气清新,甜润,看到旁边古树参天,树枝纵横交错。
淡淡的芳香扑鼻而来。
嗯,还有股诗的味道。
杜甫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茏,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颇有特色的祠宇园林。
我漫步在通幽小径,听见河水潺潺声,左边的樱花红中带粉,垂柳细细的枝条,绿得醉人。
真是世外桃源啊!杜甫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居住,难怪写下如此绝佳的诗词。
我来到"茅屋",房间的中央摆着一张木榻。
我在想,杜甫与朋友在榻上吟诗作对,饮酒欢歌。
该是多么潇洒啊!我也能那样该多好呀,我不就有自己的草堂了吗?再来到了"诗史堂",沿着走廊,我欣赏到了从古今中外,众多书法家,军事家,大文豪书写杜甫诗句的作品,有草书,隶书,行书。
真是让人赞不绝口,佩服之至!再看看"唐风遗韵馆",那里面介绍了杜甫的生平事迹。
他幼时丧母,靠自己努力奋斗,才取得巨大成就。
他一直忧国忧民,为民着想,山水诗中也表现出自己对百姓的同情和关爱之情。
除了"华清池出浴图"杨贵妃,唐太宗,唐玄宗等人的画像,这里还介绍了唐代的许多人物和大事件。
我觉得唐朝真是一个繁花似锦的盛世。
后来,我还去了"万佛楼","工部祠"等地游览。
最后,我缓慢的向外面走去。
我就要离开这个“世外桃源”了,离开这个诗的园林,诗的世界,难免有些伤感。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800字(精选9篇)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800字(精选9篇)杜甫草堂游记作文800字(精选9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草堂游记作文800字(精选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800字1今天,是我来到四川的第二天。
一大早,我们就坐着小车车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杜甫草堂”。
大家知道杜甫是谁吗?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十分崇拜他。
我之所以崇拜他,并不是因为他写了很多诗,而是因为他忧国忧民,上思报效国家,下忧百姓疾苦,即使在屋漏衾寒之际,心心念念的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们这列“小火车”随着人群进入了草堂。
依次穿过大廨、诗史堂、柴门和工部祠,便来到了杜甫住的房子——茅屋。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如今的草堂,不见杜甫身影,也不见迎客的繁花,只有一条长满青苔的石子小路,无声地凝视来往的游人。
游人如织,或满脸含笑,自拍留念打卡;或一脸凝重,眉头紧锁,轻轻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碑石题字;最惹眼的是我们这些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小学生,静静地立在茅屋前,专注地听老师追溯草堂过往,杜甫晚年人生历程。
据说,安史之乱余波平息后,杜甫一家来到成都后,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住进了茅屋。
我不禁仔细端详茅屋。
茅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破烂——屋顶上的几块茅草不知飞到了哪去,发黄的墙壁被划破了,露出了条条竹子。
屋子里面,也是一片冷清。
唯一的优势是,屋子里还是挺大的。
时光倒回到风雨飘摇时的唐朝,在八月的一个深秋,狂风怒号,刮走了屋顶上的几层茅草。
茅草到处乱飞,有的掉进了池塘,有的挂上了柳梢。
一群儿童将茅草抢走了,杜甫因为年迈了追不上,倚着竹杖独自叹息。
过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雨,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妻儿又饿又冷,唯一可以御寒的是一床盖了多年的布衾,又冷又硬的被子,早就被孩子蹬破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可真是凄苦啊!可是即使这样,他仍不忘忧心天下寒士,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怪不得人们叫他“诗圣”!凉风拂面,打断了这场时空穿梭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草堂-关于描写杜甫草堂的精选作文
关于描写杜甫草堂的精选作文从“天府之国”首府成都市西郊的青羊宫出发,沿倪花溪西行,即可来到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唐代“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于公元759年冬来成都后苦心经营的草堂,北宋时在此建园立祠。
t262.coM
历代文人墨客前来略仰我国文学史上这一胜地的不可胜数,无怪乎冯至先生这样说:
人们提到杜甫,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草堂。
草堂最大的特色,就是幽静。
迈人草堂寺的山门,你立即就能感觉出那一派超脱尘世的幽雅和神秘气氛。
于是,飘飘然,如同进人另一个世界,远离了喧嚣的闹市,嘈杂的人群。
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每一丝空气,每一缕阳光,都无不显示出草堂的清幽、僻静。
园中,青石小道纵横贯穿,道旁绿树相依,几棵树和几朵花就能各自形成小巧的园圃,点缀着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楼宇亭榭。
进人大门往西北方前行约五六十米,便来到一小径人口,人口墙上“草堂”两个浑厚大字赫然醒日,这就是清末人士周善培所书的“草堂”影壁。
进人小径口五六米处,有一隔门,两旁挂有郭沫若先生撰写的一副对联:
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
原来,这条小径就是杜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提到的花径。
单独慢步于花径,必然想象得到当年这里繁花锦簇、春满小径的景象。
如今,红靖外的几丛翠竹,荫蔽着弯弯小道;轻风穿过竹梢,似在喃喃细语;偶尔几声鸟鸣,更添几分惬意。
虽投有锦里花香,却清雅胜似当年,确实可谓“青郊草木四时新”。
穿过幽雅的花径,右转有座小桥,直达柴门。
一听就明白,当年杜甫草堂中,此门必是由木柴搭成,故称为“柴门”,而今却早已改造,建成一座美观华美的“石门”。
步出柴门,便来到青松掩映的“工部祠”。
祠中供奉着杜工部及黄庭坚、陆游的塑像,以及草堂石刻图和碑记。
杜工部头戴羽巾,身着紫衫,腰系朱缓,圆脸红活含情,胸前直垂几绪青须,造型栩栩如生,显得十分庄重,令人敬仰。
“工部祠”前两侧各有一院,一为“水竹居”,一为“恰受航轩”。
三座分散的建筑组成一个整齐的院落。
院内存有名人墨士留下的字词书法:或雄厚圆润,或娟秀健拔,或气势如虹,或清雅玲珑,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院外植有高大的楠木,翠绿的育松,苍健的腊梅,更显出院落肃雅、静谧的风貌。
“工部祠”东侧的荷池边,有座茅草搜顶的碑亭,亭内一座黑色大石碑上,镌刻着“少陵草堂”四个苍劲大字,被九条飞龙环绕。
这些龙如在空中腾越,又似在云中穿行,活灵敏现,显得十分威风凛然。
这四个大字以笔法洒脱流畅浑厚苍劲而使人赞赏不已。
碑亭四周翠
竹林立,随风摇曳,苍健秀拔,实在叫人喜欢。
欣赏这些“吸翠霞而夭矫”的墨竹,眼中不由得浮现出杜甫当年所居草堂的景色:“恺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
穿过花径,往前直走,即可到有名的“诗名堂”。
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真实揭礴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经历,所以后人把他的诗誉为“诗史”,此堂即由此得名。
“诗史堂”中塑有一尊古铜色杜甫立像:手拈胡须,凝眉深思,深刻表现出杜甫对国运的优虑,对人民的同情。
“诗史堂”两端连接着曲折深长的回廊,与东西两座杜甫诗意画陈列厅相连,组成一个别具一格的建筑群。
各厅中分别展出名画家为杜诗所配的诗意画。
这些画线条明快,立意深远,较好地表现出杜诗中的神韵,绝大多数都是根据杜甫旅居成都草堂时所留下的二百四十多首诗画成的,为古朴的杜甫草堂增色不少。
此外,草堂中还有倪花祠、水槛、大察等有名景点,都是游览的好去处。
(重点初中精选作文)
杜甫留下的仅住了四年的草堂为何如此盛名?因为这里有令人恋恋不舍的秀美风光,更重要的是杜诗圣那高超的诗艺和高沽的诗风令人称颂。
不是吗?杜甫身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心,就连屋顶被秋风卷走后极度困顿之时,还高吟“安得广厦千万间”,为全天下受苦人着想,这样的高风亮节,怎不令人佩服?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草堂,永远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