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企业国际化(安踏案例)

中国企业国际化(安踏案例)

中国企业国际化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以来。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快速发展。

200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906.3亿美元,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境外中资企业的经营领域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农业合作、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等众多领域。

对外投资方式也由早期的建点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多种形式。

国际化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长远战略。

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

就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

就所有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内含国际化和外延国际化。

所谓企业的内含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技术、人才、服务等非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

所谓企业的外延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就企业活动的方向来说,企业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

企业内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进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进口贸易、三来一补、合资合营、购买技术专利、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

企业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出口贸易、国外合资合营、技术转让、国外合同的签订、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国际化大致可分为两部分:(1)内向国际化:是指一国通过吸引国外跨国公司投资国内产业、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竞争机制,带动本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

(2)外向国际化:是指一国企业积极向外扩张,把生产经营环节延伸至国外,开辟国外市场和原料来源地,以国内为基础,在国际市场上开展竞争的过程。

安踏案例分析

安踏案例分析

安踏案例分析(一)安踏总裁丁志忠一、个人资料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创办人),香港安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福建省慈善总会理事、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晋江制鞋工业协会会长、晋江慈善总会荣誉会长。

1970年12月生于泉州晋江学历:初中毕业尽管他的学历仍然是中学毕业,但他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以及自身素养早已远远超越了一本发黄的毕业证。

丁志忠认为:“什么叫文化?高度就是文化。

做生意的不是怕你没文化,就怕你没高度。

这种高度不单是指商业战略,是指看任何事物的高度”爱好:逛街、阅读、打乒乓球、和朋友聊天性格初探:做事认真,要做就要做好有商业天赋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敢学敢用。

今天我和人谈话,只要是我感觉对企业有用的东西,我明天就会采用。

还有就是善于总结,敢于发现和承认自己的不足。

因为企业家和企业是紧紧相连的。

企业家的缺点就是企业的缺点。

不及时改正,企业就随时有危险。

在不断否定中企业反而能成长得更快更好。

为自己找一个形容词----爱拼才会赢。

这是我们闽南人的共同特点,也是我一直信奉的人生准则。

除了敢拼,还敢享受。

享受事业上的成功,享受成功带来的社会地位,享受别人尊重的目光。

二、创业之路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丁家穷,看到人家生活好,就想一定要比人家好;看到别人开上了摩托车,自己也想拥有。

但要想得到这些,就必须做生意赚钱。

这是丁志忠走上生意人道路的原始出发点。

初中毕业的那个夏天,17岁的丁志忠提出要到北京发展,家里人都不理解。

父亲让他说出理由来。

丁志忠就说,每天都有外地人拿了钱来买东西,几乎什么都能卖掉,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把晋江的商品拿出去销售?丁父的鞋厂那时候也是刚办起来,经济并不宽裕,但却被儿子说服,掏出了1万多块钱,让丁志忠买了600双晋江鞋到北京去卖。

为了把晋江的货摆进北京西单商场的柜台,丁志忠天天去找商场的人,一开始别人就说不同意,还对他说:“你才多大啊,就跑出来做生意?”丁志忠硬着头皮说自己有20岁了,人家都不相信。

安踏案例分析

安踏案例分析

安踏“我选择,我喜欢”广告案例分析1999年,安踏以每年80万元的费用签约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并拿出了几乎相当于当年上半年利润的500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这在当时绝对是个惊人之举。

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单冠军,同时在电视上喊出了“我选择,我喜欢”口号,安踏几乎是一炮打响。

2000年,安踏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是1997年的6倍!一.创作背景1997年时安踏的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左右,利润只有5%到8%,而且,虽然安踏煞费苦心地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都设立了比以前多好几倍的销售网点,但由于这些代理商同时代理多家产品,晋江的小品牌又十分杂乱,因此这些销售网络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与晋江的其他小品牌区别开来,建立自己的品牌。

二.目标受众1. 在校的大学生、中学生。

2.体育爱好者。

三.广告分析1.广告内容:主题:我选择,我喜欢广告内容:主要是几个运动的画面的切换,第一部分是孔令辉打球的各种剪辑,并配有文字保持最佳状态,第二部分是各种运动的激情部分的剪辑,并配有文字享受激情一刻。

期间穿插了很多个安踏标志的特写。

之后出现字幕和独白——安踏运动鞋,最后孔令辉说出主题——我选择,我喜欢。

背景音乐主要是快节奏的打击乐,和运动员的动作节奏一致。

2.广告主题:我选择,我喜欢情感诱导:用刚刚获得世界冠军的孔令辉代言安踏,并说出“我选择,我喜欢”的口号,使得消费者容易对安踏品牌产生联想,使消费者产生安踏是世界冠军的选择的联想。

正面提示:画面运用积极向上的运动员运动的形象,并且配有文字“保持最佳状态,享受激情时刻”,用这些形象、文字,从正面告诉受众安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专业运动品牌的形象。

3.广告定位:广告以一个运动界的权威人士来说明其品牌的专业性,定位在冠军的选择上。

并以积极向上的画面打动受众。

选用孔令辉做代言,这在青少年和体育爱好者之间影响颇大。

4.广告创意:广告中穿插的安踏标志是以运动员的运动趋势划出的,相对较为醒目。

安踏道德伦理法律案例(3篇)

安踏道德伦理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安踏(ANTA)是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成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

安踏以生产运动鞋、服装、配件等产品为主,产品线覆盖篮球、足球、跑步、户外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安踏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

二、案例概述2018年,一篇题为《安踏:道德伦理与法律的双重困境》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文章指出,安踏在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民工工资拖欠问题2. 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问题3.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三、案例分析1. 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安踏在发展过程中,曾因拖欠民工工资而引发争议。

2017年,有媒体报道称,安踏旗下的一家代工厂拖欠民工工资,导致数百名民工生活陷入困境。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安踏也因此受到了舆论压力。

道德伦理角度:拖欠民工工资违背了道德伦理原则,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安踏拖欠民工工资,违反了法律规定。

2. 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问题近年来,安踏在销售过程中,被曝出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

一些消费者购买到假冒安踏产品的经历,使安踏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道德伦理角度: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违背了诚信原则,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法律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安踏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了法律规定。

3.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安踏在发展过程中,也曾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例如,2015年,安踏被指控抄袭某国际知名品牌的运动鞋款式。

虽然安踏否认了指控,但这一事件仍引起了公众对安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质疑。

道德伦理角度: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违背了诚信原则,损害了创新成果,破坏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法律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

国潮跨界营销策略探析以安踏为例

国潮跨界营销策略探析以安踏为例

国潮跨界营销策略探析以安踏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当下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国潮文化的崛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国潮,即国内潮流,它源于本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国潮文化的兴起,不仅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也成为了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安踏,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国潮跨界营销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本文将以安踏为例,深入剖析其国潮跨界营销策略,以期揭示安踏如何通过跨界合作、产品创新、文化传播等手段,成功地将国潮元素融入品牌营销中,从而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本文将从安踏的跨界合作案例入手,分析其在选择合作伙伴、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内容上的策略与考量。

还将探讨安踏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做法,包括如何结合国潮元素进行产品设计,以及如何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本文还将关注安踏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举措,包括如何借助国潮文化提升品牌形象,以及如何通过文化营销来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

通过对安踏国潮跨界营销策略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帮助它们更好地把握国潮文化的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跨界营销策略,从而实现品牌的升级与转型。

二、安踏的跨界营销实践安踏作为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近年来在跨界营销领域做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尝试,不仅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为其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关注度。

安踏的跨界营销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娱乐产业合作:安踏与众多娱乐圈的合作堪称经典。

例如,安踏与热门电影、电视剧、音乐节目等进行合作,推出限量版联名产品。

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借助了娱乐产业的巨大粉丝基础,同时也通过独特的联名设计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运动明星代言:安踏深知明星效应对品牌推广的重要性,因此签约了多位国内外知名运动员作为其品牌代言人。

这些运动员不仅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他们的形象也与安踏品牌高度契合,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力。

安踏品牌案例分析

安踏品牌案例分析

2014年10月13日,NBA中国与安踏体育 用品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双方结成长期 合作伙伴,安踏正式成为NBA官方市场
合作伙伴以及NBA授权商。
安踏-NBA 联名品牌
迪桑特
日本知名功能运动服装品牌,
2016年与安踏成立合资公司 (Descent e)
2017年10月,安踏体育宣布与 Kolon Spo品牌行为
2018 年 9 月,安踏与漫威首次联名,推出漫威 英雄主题配色的 SEEED 跑鞋。得益于出色的造型 设计,以及精心备制的英雄定制鞋盒包装,在天 猫旗舰店开售的第一小时,就达成 9685 双的优 异销售成绩。这次成功,离不开的是安踏常年积
淀之下,雄厚的产品设计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
队”基本成型,安踏签约巨星的强大号召 力,加上和NBA达成战略合作,让其在篮 球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足球方面,安踏发布“只管去踢”足球战略,通过赛事组 织、青少年球员培养、教练员培训,推动中国青少年足球 的长期健康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做到国 内足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足球战略的发布也让安踏在足球、 跑步、篮球三大品类的布局已基本成形。
除了专业思考外,安踏还能巧妙地将粉丝群体的 需求和喜好体现在终端产品中。
安踏推出了与漫威IP联名 的全新力作,用灵感源自 人气英雄、初代复仇者的 全新配色,以此致敬初代 英雄们的谢幕。众所周知, 这并不是安踏与漫威IP的 第一次牵手,早在2018年 《复联3》上映之际,安踏 就开始了联名之路。与其 他借势漫威IP热度的品牌 不同,安踏一路追随漫威 的脚步,紧随电影上影节 奏,凭借连贯且完整的联 名产品以及正中消费者心 头的营销方式,陪伴消费 者共同见证了漫威为大家 带来的美好时光,打动了 不少资深漫威迷,更是圈 粉众多路人,联名魅力不 容小觑

安踏体育品牌发展与市场定位案例分析

安踏体育品牌发展与市场定位案例分析

安踏体育品牌发展与市场定位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产业正迅速发展。

安踏体育作为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在过去几年中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对安踏体育的品牌发展和市场定位进行案例分析,并探讨其成功之处所在。

I. 安踏品牌的发展历程安踏体育创立于1994年,最初只是一个小型的鞋类生产企业。

然而,凭借其创始人丁世忠对品质的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安踏逐渐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体育用品公司。

通过不断扩大产品线,包括鞋类、服装、配件等,安踏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II. 安踏品牌的市场定位在激烈竞争的体育用品市场中,安踏凭借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取得了成功。

安踏体育的品牌定位主要以运动装备、运动时尚和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

品牌通过与青年偶像签约合作,如姚明、刘翔等,将其品牌形象与运动精神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消费者。

此外,安踏还注重产品的科技创新和功能性设计,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极致的性能体验。

III. 安踏体育的市场营销策略安踏体育在市场营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成功的策略,以巩固其市场地位。

首先,安踏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零售专卖店和体验店,使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到品牌和产品。

其次,安踏通过品牌赞助体育赛事和运动员的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并与体育精神紧密结合。

此外,安踏还注重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广告和促销活动传达品牌价值观和产品优势。

IV. 安踏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安踏体育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安踏通过收购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和签约海外运动员的方式,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安踏还积极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展览,拓展其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

V. 安踏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家企业,安踏体育重视可持续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安踏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能,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此外,安踏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

安踏的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案例

安踏的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案例

安踏的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案例
安踏 (Anta) 是中国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它在新媒体运营和推广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安踏的一些新媒体运营和推广案例:
1. 社交媒体营销:安踏在社交媒体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上都拥有自己的账号。

安踏通过发布有趣的图片、视频、文字等内容来吸引用户关注,并鼓励用户分享和评论。

此外,安踏还通过社交媒体与用户进行互动,回答用户的问题,提供优惠活动等来增加用户粘性。

2. 品牌活动:安踏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各种品牌活动,如“安踏杯”全国足球比赛、“安踏儿童”全国跑步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加强了品牌的知名度,还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用户和粉丝。

3. 数字广告:安踏在新媒体平台上投放各种数字广告,如微信公众号文章、微博置顶、抖音短视频等。

这些广告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和内容定位,能够很好地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力,提高品牌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4. AI 应用:安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用户数据分析和预测,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

此外,安踏还利用 AI 技术进行个性化推荐和优惠券发放等,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安踏在新媒体运营和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和社交属性,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联系,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忠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踏案例分析(一)安踏总裁丁志忠一、个人资料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创办人),香港安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福建省慈善总会理事、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晋江制鞋工业协会会长、晋江慈善总会荣誉会长。

1970年12月生于泉州晋江学历:初中毕业尽管他的学历仍然是中学毕业,但他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以及自身素养早已远远超越了一本发黄的毕业证。

丁志忠认为:“什么叫文化?高度就是文化。

做生意的不是怕你没文化,就怕你没高度。

这种高度不单是指商业战略,是指看任何事物的高度”爱好:逛街、阅读、打乒乓球、和朋友聊天性格初探:做事认真,要做就要做好有商业天赋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敢学敢用。

今天我和人谈话,只要是我感觉对企业有用的东西,我明天就会采用。

还有就是善于总结,敢于发现和承认自己的不足。

因为企业家和企业是紧紧相连的。

企业家的缺点就是企业的缺点。

不及时改正,企业就随时有危险。

在不断否定中企业反而能成长得更快更好。

为自己找一个形容词----爱拼才会赢。

这是我们闽南人的共同特点,也是我一直信奉的人生准则。

除了敢拼,还敢享受。

享受事业上的成功,享受成功带来的社会地位,享受别人尊重的目光。

二、创业之路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丁家穷,看到人家生活好,就想一定要比人家好;看到别人开上了摩托车,自己也想拥有。

但要想得到这些,就必须做生意赚钱。

这是丁志忠走上生意人道路的原始出发点。

初中毕业的那个夏天,17岁的丁志忠提出要到北京发展,家里人都不理解。

父亲让他说出理由来。

丁志忠就说,每天都有外地人拿了钱来买东西,几乎什么都能卖掉,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把晋江的商品拿出去销售?丁父的鞋厂那时候也是刚办起来,经济并不宽裕,但却被儿子说服,掏出了1万多块钱,让丁志忠买了600双晋江鞋到北京去卖。

为了把晋江的货摆进北京西单商场的柜台,丁志忠天天去找商场的人,一开始别人就说不同意,还对他说:“你才多大啊,就跑出来做生意?”丁志忠硬着头皮说自己有20岁了,人家都不相信。

他也不管别人的脸色,特别真诚地介绍起晋江产品的优势来,连续去了一个多月,商场的人终于答应去晋江看看。

丁志忠高兴得不得了,赶紧先回晋江准备。

最后,在北京所有的大商场,丁志忠都为晋江的鞋厂争取到了专门的柜台。

仅两年的时间,丁志忠打通了北京最权威也是最艰难的销售通道北京王府井商场。

丁志忠总结了两大成功理由:腿勤、嘴甜。

第一个吃下螃蟹销路打开了。

一边是晋江丰富的货源,一边是宽广的销售渠道,不是可以就此稳赚了吗?但1991年,丁志忠却又重新回到了晋江。

原来,晋江鞋在北京的低价销售深深刺激了丁志忠。

当时,市场上比较有名的“青岛双星”、上海火炬牌等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晋江生产,说明晋江货质量没有问题。

晋江货出问题的地方是没有品牌!带着四年赚下的20万块钱,丁志忠在晋江重新开厂起步,那时候,他的想法已经很明确:一定要把企业做大,把品牌打响。

1999年,一场国内鞋业的广告大战和体育明星大战孕育而生,丁志忠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60万,“我选择,我喜欢”,孔令辉成为安踏历时两年的形象代言人;500万,在央视投放广告的预算价格。

结果随着孔令辉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和他极具个性的“我选择,我喜欢”,安踏迅速完成了品牌树立和传播,并极大地拉动了市场的成长。

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4年,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简历:1970年12月生于福建晋江。

1987年,初中毕业的丁志忠只身进京淘金,四年后赚取20万。

1991年回到晋江创办安踏鞋业公司,任总经理。

1999年,安踏聘请孔令辉担任安踏品牌形象代言人。

1999年赞助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第十三届亚运会。

2000年,安踏赞助悉尼奥运会。

在北京首创安踏国际时尚运动冠军赛。

2002年3月,安踏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9月,安踏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同年,安踏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公众喜爱商标”、“中国十大创意商标”。

2003年3月,安踏首家海外专卖店落户新加坡。

2003年4月,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丁志忠任总裁。

曾被评为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等。

三、创业心得明确目标勇往直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勇往直前!”“有了明确的目标还不够,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还要勇于去坚持这个目标。

事实证明,我这些年来的坚持都是正确的。

”丁志忠不无自豪地说。

丁志忠始终坚持认为,国产鞋在国外的市场无非就是东欧、南美,他们加起来都没有中国的市场大。

而且做国外市场,国产鞋没有资金实力去打品牌,对国外的文化习俗也不了解。

如果专心打国内市场就容易多了。

丁志忠认为,广告策略只是企业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做广告能让品牌的知名度获得提升,请形象代言人能让品牌的个性更鲜明,信赖度更高,但这些还不是品牌的全部。

品牌要真正在消费者中深入人心,需要独特的品牌内涵和稳定强大的市场网络作支撑。

而这些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品牌要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

走在人前丁志忠的习惯是逛街,其背后隐藏着作为中国名牌鞋安踏的大智慧。

他所追求的走在人前的精神,不仅是逛街的步伐。

我们知道,安踏在中国创下了很多第一。

比如在1999年,聘请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作为品牌代言人,这是在我们国内首家请体育明星代言产品的企业,现在也成为体育明星作为企业产品形象代言人的成功典范。

2004年,“福建魅力企业”论坛上,丁先生说过,现在出差单独跑市场比较少,更专注的是企业的战略,他说,如果战略问题没有解决好,安踏的发展前景将陷入盲目发展的阶段,无法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开拓更有效的市场。

既要能当爹又要能当娘丁志忠笑称:“当老板的,既要能当爹,又要能当娘”,丁志忠伴随着安踏一路走来,尽管其间并没有遇到过颠覆或致命性的挫折和困难,但每天都还会有一些小困难,这让丁志忠伤透脑筋。

“比较严重的一次”,丁志忠回忆当初,还是安踏请孔令辉做明星代言人之后,“广告打出去的头五个月,没有任何成效”,起先已经被丁志忠说服的反对请体育明星做产品代言人的言论,似乎又有了滋生的土壤。

“当时,确实感觉心里有点发慌,毕竟当时投入的那笔资金几乎是当时安踏半年的利润”,但丁志忠并没有对自己的决策发生动摇或者怀疑,果然,五个月后,经销商们开始拿着现金到厂门前排队提货,安踏鞋在市场上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让安踏全体上下真正感受到了“广告的魅力”,而这时候,丁志忠思索的是,下一步应该如何系统地做好品牌的问题。

“做生意不仅仅是赚钱,更是在做成就、做荣誉感,”丁志忠说,“现在已经算好了,每天只要工作十个小时,但是每天都会有新的事让我要忙一阵,越忙越有充实感和成就感,越能享受到偶尔的清闲带来的快乐。

就像现在,刚刚忙了一上午,能够坐下来和记者边喝茶边聊聊,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51%和49%:丁志忠的生意经在安踏,有一个理论流传得很广。

丁志忠说是自己做人和做事的原则。

“父亲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很早就告诉我,你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永远只要49%。

”丁志忠告诉记者,当时他一直不能理解,这不是明摆着吃亏吗?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后来他慢慢理解了:这样做看起来是暂时吃亏了,但他却赢得了客户的长期合作。

让客户更加认同,更加尊重,更加信任。

这个原则在今天的安踏里仍然有很深的渗透。

人心中的责任墙一旦破了洞,就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丁志忠口述经历:“当时我们北京公司接到一个消费者的投诉电话,说他一双安踏才穿了三天,鞋头就有个部件断裂了。

我马上指示立即赔偿并查明原因。

检测结果发现,这一批鞋使用的鞋底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我想了一个晚上,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把1万双已经发往全国八个大区的鞋全部召回。

然后我把公司全部员工都集中到办公楼前,那1万双鞋也集中堆放在地上。

我对大家说:这批鞋价值100万,但出了质量问题就要承担责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然后我带头拿起一双鞋放进了绞碎机。

有的员工当场就落泪了。

很多人以为返工就可以了。

但我认为,人心中的责任墙一旦破了洞,就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

如果损失100万能换来大家双倍的责任心,值得。

”不开拓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也保不住丁志忠立志要让世界鞋业重新“洗牌”。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企业永远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如果不能主动走出去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就会连中国市场都保不住。

”丁志忠在商业发展方面永远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安踏的经营理念:安踏的战略是要做成中国的安踏,世界的安踏。

安踏代表的是大众的、时尚的、流行的体育文化。

(二)安踏周边环境鞋是晋江的骄傲走进晋江陈埭镇,就像进了一个鞋业王国。

晋江一共有鞋厂3000多家,鞋材市场有600多间店面,各种原辅材料应有尽有,生产企业在6分钟内就可以购到所需材料。

全镇本地人口才8万多,可在生产高峰期外来人口就达到20多万,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临时需增加熟练工,随叫随到;每天来这里的国内外客商也是络绎不绝。

在陈埭镇,到处都有关于鞋的信息。

年产运动鞋5亿多,意味着每过一秒,就有15双晋江鞋出厂。

一年中,全世界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可以穿上晋江鞋,年产直过130亿。

早期的制鞋业入行门坎很低,这也使得制鞋厂在当时的乡村遍地开花;一大帮同城兄弟一直在追赶安踏,安踏先行一步把品牌做起来了,在今后,仍然要围绕品牌建设这个中心发展,通过品牌的上升来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

现在的体育用品市场仍处于高速成长期,造牌运动表明这仍是竞争的第一个阶段。

在洗牌期,一批走在前面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差距都还比较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倾轧后,肯定有一些企业会被淘汰出局。

晋江的民营企业家中谁也不服谁,都想争夺最后‘发言权’,资源的整合只有通过品牌竞争来推动。

安踏今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这么一片肥沃的土壤上,晋江企业已经走在整合的路上了,经过新一轮的竞争,很多企业不会消亡,但势必被品牌所吸纳。

(三)安踏的成功之路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诞生于1991年晋江的陈埭镇岸兜,是一家中外合资的综合体育用品公司。

十四年来,秉承“安心创业、脚踏实地”的经营理念,源于争创中华民族产业品牌的激情,经过全体安踏人的不懈努力,安踏公司己从一个地区性的运动鞋生产型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营销导向型的综合体育用品大型企业。

目前安踏公司拥有员工5000多人,厂房建筑面积达12多万平方米,全部实行电脑化管理的六条现代化流水线,年生产各类休闲运动鞋达500多万双(套)。

同时,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安踏运动鞋2001--2003年连续三年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位,已成为众多消费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喜爱和追逐的时尚运动品牌。

荣获中国体育用品界运动鞋类民营企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三大称号的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