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九章).pptx

合集下载

《投资心理学》课件

《投资心理学》课件
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风险感知和处理风险的方式,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
02
CATALOGUE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投资者心理活动过程
认知过程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投资信息的获取、处 理、分析和解释的心理活动。
情绪过程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 ,对投资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投资者的情绪管理
总结词
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节投资情绪,以提高投资者的决策质量和投资绩效。
详细描述
投资者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放松训练和系统思考等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建立良好的投资习 惯和心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帮助来提高 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投资者根据个人经验和市场情况,对不同 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估,并选择最符合自己 投资目标的方案。
投资者在确定投资方案后,采取相应的行 动,如购买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
投资决策中的风险认知与心理反应
风险认知
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知程度直接影 响其投资决策。风险认知包括对市场 风险、行业风险、公司风险等方面的 认识。
投资者应了解自己的投资心理和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 的情绪和决策。
运用心理学原理
投资者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如行为金融学等,来指导自己的 投资决策。
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 制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投资者行为偏差与心理误区
过度自信
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 于自信,可能导致过度交易和
错误的投资决策。
损失厌恶

第九章 禀赋效应与投资行为 《现代投资行为学》PPT课件

第九章 禀赋效应与投资行为   《现代投资行为学》PPT课件
面临不确定性决策时,人们常常需要通过概率来估算 不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认为,一 个不确定性期望的价值可以通过决策主体对各种可能出 现的结果按照出现的概率的加权求和后得到。
第二节 投资决策中的禀赋效应——处置效应 一、处置效应的含义
禀赋效应所导致的交易不足在证券市场上也同 样存在,表现为投资者过早卖出盈利股票和过久 持有亏损股票的处置效应。 二、处置效应的检验方法和结果
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序数均衡理论认为:任何两条无差异 曲线都不相交,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递减;在预 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消费者在既定价格水平和一 定数量的消费指数下所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使其效用最大化。 (四)禀赋效应与科斯定理
按照科斯定理,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源分配情况 与初始产权无关。但是,如果不同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受禀赋 的影响,那么,对某商品有产权的人会比没有产权时更希望保 留这件商品。禀赋效应在法律上有大量应用。
预期效用理论认为投资者面对不确定状态 下的投资决策是基于期末财富和结果发生的概率 大小而做出的,传统投资理论假设下的投资者的 决策框架是依据自身的财富水平和对结果发生的 概率而做出一种预期的优化选择,这种决策模式 建立在对各种信息咨询的充分占有和对情景的全 面分析基础之上。
(二)价值函数以及参考点 1、价值函数的特征
第九章 禀赋效应与投资行为
【学习要点】:
◆掌握禀赋效应的基本内涵。 ◆了解禀赋效应的具体表现。 ◆了解预期效用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与
前景理论的不同之处。 ◆了解禀赋效应产生的原因。 ◆掌握处置效应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原
因。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某天一位 老师拿了一批印有校名和校徽的保温杯来到 教室,问在场的同学们是否愿意花4元来买 这个杯子。同学们对这种保温杯没有多大兴 趣,买的人寥寥无几。接着这个老师又来到 了另外一个教室。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他 一进门就先送给每个同学这样一个杯子。但 过了不久,这位老师又回来了,此时老师说 他愿意花6元把之前发下去的杯子买回来, 当然学生们可以选择卖还是不卖,但是不存 在讨价还价的余地,他问有多少同学愿意把 这个杯子以6元的价格卖回给老师……

投资心理学ppt(2024)

投资心理学ppt(2024)
投资心理学ppt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投资心理学概述 • 投资者心理特征分析 • 市场信息对投资者心理影响 • 投资策略与心理调整方法 • 风险评估与心理承受能力提升 • 总结与展望:构建健康投资心态
2
01
投资心理学概述
2024/1/30
3
投资心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构建有效前沿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2024/1/30
23
应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策略
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交易。
2024/1/30
坚持理性分析和判断,遵循投资策略和纪律,不轻易改变投资计划。
24
06
总结与展望:构建健康 投资心态
10
03
市场信息对投资者心理 影响
2024/1/30
11
市场信息传播途径及效果评估
大众传媒
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等,传递市场信息,影响投资
者对市场趋势的判断。
2024/1/30
社交媒体
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 平台成为信息传播重要途径, 投资者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影 响。
投资顾问和专家观点
投资心理学有助于投资者 识别和控制投资过程中的 风险因素,降低投资损失 。
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研究投资心理学对于防范 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维 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6
02
投资者心理特征分析
2024/1/30
7
投资者认知偏差与决策失误
代表性启发
投资者往往过度关注近期 或显著的事件,而忽视长 期趋势和基本面因素,导 致决策失误。

最新《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六、七、十章)PPT课件

最新《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六、七、十章)PPT课件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ahneman 和Tversky在1982年,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 后悔研究中著名的作为(Action)效应,认 为那位转移股票(做)的人,要比那位没有 抛出股票(不做)的人更后悔。但也有研究 者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后悔的往往是“没 有做什么”,即不作为(Inaction)效应。一般 的,在短期,后悔主要和采取行动相联系; 而在长期,人们最后悔的是没有做的事情 。
影响后悔的因素主要有:
1.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引起的 后悔比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的后悔要强烈一些。
2.如果决策伴随着相当大的约束,失调就大,后悔 就明显。
3.胁迫情形下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比非胁迫情形 下的后悔要轻微。
4.想象采取合适行动后的舒适是引发后悔的因素。 5.后悔还与选择集中包括太多的选择有关。如果一
1.现实中,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得到一些 关于被放弃的备选方案的信息。 举例
2.这样的反馈结果对于其他一些重要的决策 可能是不存在的。 举例
1.举例
﹡在赌马中,决策者可以了解自己选 择的赛马的成绩,也可以了解其他赛 马的成绩;
﹡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既可以了解 自己所选择的股票的最终价格,也可 以了解自己所放弃的股票的价格。
上式(2)中RI表示后悔的程度,也就是把选 择的具体方案与其他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后产生的 后悔的强度,RP表示后悔发生的概率。
(二)后悔对于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分析
在后悔理论中,反馈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环节,因为后悔与愉悦的情绪都是通过 将决策的结果与其他备选项的结果进行比 较后得到的结果。后悔理论的一个重要假 设是无论是被选择的方案还是被放弃的方 案,它们的结果都是已知的。如果没有被 选择的方案没有明确的反馈,那么决策者 是不能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的。在这样 的情况下,决策者就不会在决策后产生后 悔的情绪。

《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九章

《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九章
第一页,共40页。
第二页,共40页。
第三页,共40页。
第四页,共40页。
第五页,共40页。
第六页,共40页。
第七页,共40页。
第八页,共40页。
第九页,共40页。
第十页,共40页。
第十一页,共40页。
第十二页,共40页。
第十三页,共40页。
第十四页,共40页。
第十五页,共40页。
第十六页,共40页。
第十七页,共40页。
第十八页,共40页。
第十九页,共40页。
第二十页,共40页。
第二十一页,共40页。
第二十二页,共40页。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第二十四页,共40页。
第二十五页,共40页。
第二十六页,共40页。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第二十八页,共40页。
第二十九页,共40页。
第三十页,共40页。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第三十二页,共40页。
第三十三页,共40页。
第三十四页,共40页。
第三十五页,共40页。
第三十六页,共40页。
第三十七页,共40页。
第三十八页,共40页。
第三十九页,共40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John R. Nofsinger
華盛頓州立大學博士(bóshì) 曾於紐約證交所&投資管理暨研究協會
做研究 華盛頓州立大學財金系教授 與Richard W. Sias 合著之論文『法人
機構的群體行為與反饋交易行為』曾經 榮獲財經管理協會頒授「最傑出論文獎」 以及「最佳投資論文獎」
第一页,共52页。
心理學家早已知道這些假設很糟糕 人們常常以一種宛似不理性的行動方式
(fāngshì)來行動 在做預測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可預料的錯
誤 投資人很可能是非理性的 決策錯誤 影響市場運作、個人財富
第三页,共52页。
視覺幻覺(optical illusion)
第四页,共52页。
人在處理資訊時,常常(chángcháng)利用 若干捷徑或是情緒過濾機制,以提高效率。
本書所關注的議題:心理(xīnlǐ)偏誤如 何影響投資人。
第六页,共52页。
Ch2 過度自信(zìxìn)
過度自信使人高估(ɡāo ɡū)知識、低估風 險、誇大控制事件的能力
當人感覺自己對事情的結果有控制能力 的時候,過度自信的傾向更大
Ex:打賭:錢幣丟擲之前下注的話,多數 人下注的賭金比較大;如果錢幣先丟擲出 去並蓋住丟擲結果,再讓人下注的話,人 會下的賭金就比較低。
投資人就其所獲得的平均報酬水準來說, 承擔了太多的風險。
投資人就其所承擔的風險來說,其實應 可獲得更高報酬的。
第三十五页,共52页。
Ch7 代表性與熟悉(shúxī)度
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實,人類的大腦會利 用一些捷徑來降低分析資訊的複雜度。這 些捷徑可以讓我們的頭腦在充分消化吸收 所有可獲得的資訊之前,就產生答案的估 計值。
樂 3. 加班收入
第二十七页,共52页。

2024版年度《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

2024版年度《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

投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包括投资者个体和群体,以及他们在投资活动 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征。
投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采用心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学科交叉的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案例分析等。
2024/2/2
4
投资心理学的重要性
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行为特 征,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加理性的投 资决策。
建立心理支持体系
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服务,缓解投资压力,提高投资效果。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2/2
27
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降低单一 资产对整体收益的影响。
10
03
投资市场的心理效应
2024/2/2
11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情绪关系
2024/2/2
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01
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发投资者的恐慌、贪婪等极端情绪,影
响投资决策。
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波动的反作用
02
投资者的集体情绪变化会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形成正反馈效
2024/2/2
9
投资者情绪管理与心态调整
理性对待市场波动
认识到市场波动是正常现象,保持冷静,不被 情绪左右。
设定合理的投资目标
树立长期投资意识,不被短期市场波动所干扰, 保持耐心和信心。
2024/2/2
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设定合理的 投资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
学会分散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关系
3
心理承受能力是影响风险评估的重要因素,投资 者应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投资 策略。

2024版《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一、二、三章)[1]

2024版《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一、二、三章)[1]
资失败。
代表性启发
投资者容易根据过去的经验或模 式来预测未来,忽视其他可能的
影响因素。
损失厌恶
投资者对损失的反应比对同等规 模收益的反应更强烈,可能导致
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2024/1/29
16
心理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2024/1/29
决策失误
由于心理偏差的存在,投资者可能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如追涨 杀跌、频繁交易等。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市场波动时能够 泰然处之,不被情绪左右。
1/29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避免盲目从众,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形成 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格。
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 理的投资计划,并严格执行。
22
06
情绪管理与投资决策
2024/1/29
23
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27
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2024/1/29
实验法
通过实验设计,模拟投资决策场 景,观察和分析投资者在不同条 件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揭 示投资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过 程和行为特征。
统计分析法
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 处理,揭示投资者心理现象之间
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6
未来趋势
未来投资心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 学科整合和实证研究,探索更多影响 投资决策的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
近期发展
近年来,投资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转向 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方向,包括投资者 的认知过程、情感反应、社会互动等 方面。
2024/1/29
5
投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投资者的心 理特征和行为数据,分析投资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禀赋效应的具体表现:WTP—WTA缺口
对大量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人们为了买入 一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Willingness to pay, WTP)和放弃该商品而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Willingness to accept,WTA)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即WTA明显高于 WTP,这被称为WTP—WTA缺口,有时也用WTA/WTP来 描述该缺口。
禀赋效应并不仅仅限于表现自爱实物商品或法律权利方面。 个人和公司经常以早先的交易为参考点,人们不愿意亏本出售 商品,这种不情愿能够解释两种交易不足。第一种是房地产价 格,当房价下跌的时候,交易量也常会下跌;当房价下跌时, 房子比房价上涨时更难出售。类似地,股价下跌时交易量比股 价上涨时交易量更低。
二、禀赋效应的心理学解释——前景理论
Kahneman 和 Tversky在1979年的《前景 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Prospect
在第一个教室,学生们不愿意以4元买下杯子,说明他们对 杯子的价值评价要低于4元,即在需要卖出的时候,他们可 以以任何高于4元的价格卖掉。但是为什么一到要卖出,在 第二个教室价格增加到6元时又没多少人肯卖呢?
2、有一次,小刘在家电展销会上闲逛,看到有一家品 牌的彩电经销商保证在7天内可以无条件退货。小刘心想, 他家客厅有一台电视,但是卧室里还没有,不如把这台电 视买下来先回去看看,要是不好,反正下星期还可以回来 退掉。厂商还安排上门送货和取退货,小刘甚至觉得在这 里买彩电,可以每星期来换一次,这样家里的电视永远都 是新的。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小聪明一笑,立刻买 下了一台29寸的大彩电。买回家后,小刘把彩电放到卧室 里面,每天晚上和爱人、女儿一起躲在被子里看电视,一 家人其乐融融。他们对新买的电视机很爱护,看完后用防 尘罩盖好。电视机本身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虽然有时候接 收某些频道清晰度不够高,但是大家似乎都不介意。一个 星期后,没有人提出去退掉彩电,虽然那只需要打一个电 话而已。至今,那个29寸的彩电还安放在小刘的卧室里呢。
第九章 禀赋效应与 投资心理
禀赋效应与投资心理
• 引言 • 禀赋效应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 投资决策中的禀赋效应——处置
效应 • 案例分析与探索实践
——基于禀赋效应的投资决 策模型
引言
• 想象一下下面的情景: 1、某天一位老师拿了一批印有校名和校徽的保温杯来
到教室,问在场的同学们是否愿意花4元来买这个杯子。同 学们对这种保温杯没有多大兴趣,买的人寥寥无几。接着 这个老师又来到了另外一个教室。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 他一 进门就先送给每个同学这样一个杯子。但过了不久, 这位老师又回来了,此时老师说他愿意花6元把之前发下去 的杯子买回来,当然学生们可以选择卖还是不卖,但是不 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他问有多少同学愿意把这个杯子以6 元的价格卖回给老师。没想到这次,居然愿意卖的人也是 少数,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把杯子以6元的价格卖掉。理论 上说,同样的一批保温杯,面对差不多的两个班级学生,
禀赋效应的存在使消费者均衡理论也受到了 挑战,禀赋效应导致无差异曲线相交。禀赋效应 的存在破坏了可逆性。经济学家假设人们的偏好 与禀赋条件是无关的,但实验表明人们的偏好依 赖于他们的参考位置——初始禀赋。
(四)禀赋效应与科斯定理
按照科斯定理,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源分配情况 与初始产权无关。但是,如果不同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受禀赋 的影响,那么,对某商品有产权的人会比没有产权时更希望保 留这件商品。科斯定理假定产权估价与谁拥有权利无关,这一 假定受到实验观测出的买卖价差的质疑。
然而,禀赋效应表明WTA/WTP比率可能非 常大,从而实际的均衡数量明显低于市场均衡, 塞勒称这种现象为交易不足。
(三)禀赋效应与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序数均衡理论认为:任 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无差异曲线的斜 率,即边际替代率递减;在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 曲线的切点上。消费者在既定价格水平和一定数 量的消费指数下所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使其效用 最大化。
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通过对这些实验结 果的综合分析回答上述问题。
他们的第一个发现是实际检验和假设检验之 间的结果差异并不明显,因此,通过假设式的询 问得到的结论不会影响WTA/WTP比率。
第二个发现是越是市场上的普通商品,其 WTA/WTP比率越低。 (见表9-2)
表9-2 不同类型物品的WTA/WTP比率
平均值
标准差
实验个数
公共物品或非 10.41
2.53
46
市场物品
保健和安全用 10.06
2.28
32

普通的私人物 2.92
0.3
59

彩票
2.10

0.2
25
时间安排
1.95
0.17
39
所有物品
7.17
0.23
201
(二)禀赋效应与供求均衡
经济学的供求均衡理论认为,人们为获得某 商品愿意支付的最大价格WTP和失去同样的禀赋 所要求的补偿WTA应该是没有多大差异的,以至 于可以忽略两者之间的差别。从而由不同的WTP 形成需求曲线,由不同的WTA形成供给曲线。供 给和需求互相调整,从而自发地实现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禀赋效应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一、禀赋效应的基本内涵
禀赋效应是指人们一旦拥有了某个物品,就 会高估该物品的价值。换句话说,一旦人们对某 个物品的财产权确立了,人们就会赋予该物品更 高的价值。
这一现象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环境经济 学家们所发现的。Hammack和Brown曾在1974 年发现野鸭涉猎者要以每只野鸭247美元的价格 支付费用用以维持适合野鸭生存的湿地,但是要 他们放弃在这块湿地涉猎野鸭,他们的要价却高 达每只1044美元。
自从20世纪70年代WTP—WTA缺口被发现以来,在三 十多年的时间中,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检验,该现象得到了 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影响WTA/WTP比率的因素到底有 哪些,为何不同商品的WTA/WTP比率会不同等问题的探 讨尚未得出公认的解释。John K.Horowitz和Kenneth E.McConnell对涉及巧克力、自来水笔、杯子、电影票、 狩猎许可、可见度、核废料、三明治等物品的45项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