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复习题(附答案)
病毒学题库及答案

病毒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0分)1.第一个提出病毒概念的是:贝杰林克(Martinus Beijerink)。
(病毒学之父)2.病毒的特点有:没有细胞结构、仅有一种类型的核酸、特殊的繁殖方式、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也没有核糖体、绝对的细胞内寄生。
3.病毒的对称性有: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复杂对称。
4.病毒的复制过程有:吸附、侵入、脱壳、病毒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装配和释放。
5.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6.昆虫病毒杀虫剂的缺点有:杀虫速度缓慢、病毒特异性强,寄主范围窄。
★7.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是:法国人Adolf Mayer 。
★8.病毒的宿主有:微生物、植物、动物。
★9.病毒的核酸类型有:双链DNA(dsDNA)、单链DNA(ssDNA)、双链RNA(dsRNA)、单链RNA(ssRNA)。
★10.病毒突变体的种类有:条件致死突变体、蚀斑突变体、抗原突变体、共变体、适应新宿主突变体。
★11.人畜共患的病毒有:流感病毒、狂犬病毒、朊病毒。
★12.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13.昆虫病毒杀虫剂的优点有:对人畜(人体、畜禽、鱼虾等)安全无害,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病毒的宿主特异性高、昆虫病毒使用后效果明显。
二.判断改错题(少了大约11题左右,10对10错,共15分)1.判断(描述)病毒的大小常用的单位是微米。
(×,微米→nm或Å)2.病毒分类系统中“种”作为最小的分类单位。
(√)3.病毒的突变只是指自发突变。
(×,病毒的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4.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流产感染,限制性感染和潜伏感染。
(√)5.HIV核心为两条单链DNA构成的双体结构,并含有反转录酶。
(×,DNA→RNA)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是一种由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生物病毒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病毒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毒的基本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核酸B. 蛋白质外壳C. 细胞膜D. 脂质双层答案:C2. 病毒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哪个细胞器中?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细胞核答案:D3. 以下哪种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A. 流感病毒B. HIVC. 乙型肝炎病毒D. 脊髓灰质炎病毒答案:B4.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以下哪种?A. DNAB. RNAC. 蛋白质D. 以上都是答案:D5. 病毒的感染周期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吸附、侵入、复制、组装和释放B. 吸附、侵入、复制、组装和感染C. 吸附、侵入、复制、感染和释放D. 吸附、侵入、复制、组装和死亡答案:A6. 病毒的包膜结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病毒核酸B. 帮助病毒吸附宿主细胞C. 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酶D. 以上都是答案:B7. 病毒的装配过程通常发生在宿主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质B. 细胞核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A8. 病毒的释放方式主要有哪些?A. 细胞裂解B. 出芽C. 细胞凋亡D. 以上都是答案:D9. 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括以下哪些?A. 直接损伤宿主细胞B. 引发宿主免疫反应C. 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病毒疫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预防病毒感染B. 治疗病毒感染C. 增强宿主免疫力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的________。
答案:RNA或DNA12. 病毒的复制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的________。
答案:原料和能量13. 病毒的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会________。
答案:被转录和翻译14. 病毒的包膜是由宿主细胞的________衍生而来。
答案:膜结构15. 病毒的感染周期中,病毒的复制发生在________。
答案:宿主细胞内16. 病毒的释放可以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式。
病毒生物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病毒生物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病毒是由以下哪种物质构成的?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蛋白质和核酸答案:D2. 病毒的复制方式是什么?A. 自我复制B. 无性繁殖C. 有性繁殖D. 寄生复制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病毒的结构组成部分?A. 衣壳B. 核酸C. 细胞壁D. 酶答案:C二、填空题4.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________。
答案:DNA或RNA5. 病毒依赖宿主细胞进行________。
答案:复制和增殖三、简答题6. 简述病毒的生命周期。
答案: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吸附、侵入、脱壳、复制、组装和释放等阶段。
病毒首先通过特定的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然后侵入宿主细胞,释放其遗传物质。
在宿主细胞内,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复制和组装,最终形成新的病毒颗粒,并通过裂解宿主细胞或通过细胞膜的出芽释放到细胞外。
四、论述题7. 论述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答案:病毒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许多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病毒学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开发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从而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
此外,某些病毒在医学上也有应用价值,如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
五、案例分析题8. 某地区爆发了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疾病,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答案:新型病毒疾病的爆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动物宿主的接触、环境变化、人类行为等。
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实施隔离和检疫措施,开展公共卫生教育,研发疫苗和治疗药物,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
结束语:通过本考试题及答案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病毒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同时,也鼓励同学们持续关注病毒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病毒学1-10章复习题一、填空题: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是由_病毒核酸__和_病毒蛋白_____构成,其辅助结构是_包膜及突起_____。
2、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核酸_____和___蛋白质___。
3、病毒体结构由__髓核____和___衣壳___组成,又称为__核衣壳____。
4、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有__螺旋对称____、___二十面体对称___、___复合对称___。
5、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_和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6、通常将___mRNA___的碱基排列顺序规定为正链(+ RNA ), 其相应的___模板___链则为负链(- DNA )。
7、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___吸附___,与隐蔽期有关的是__生物合成____。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__复制____,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的细胞病理变化称为__致细胞病变效应____。
10、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_和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11、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__细胞裂解__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__出芽___方式释放。
12、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吸附____、__侵入____、___脱壳___、___生物合成___和___组织释放___五个阶段。
13、动物病毒的侵入主要通过___注射式侵入___、___细胞内吞___、___膜融合___和___直接侵入___四种方式。
14、病毒进化的基础包括___突变___、___重组___、___重排___和___基因重复___。
15、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___慢性感染___、___潜伏感染___和___慢发病毒感染___三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发生__潜伏____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则属于___慢发病毒___感染。
16、从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因素的作用到细胞死亡大致可分为__凋亡的信号转导___、__凋亡基因激活___、__凋亡的执行___和__凋亡细胞的清除___四个阶段。
病毒学复习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复制周期2. 顿挫感染3. 缺陷病毒4. 干扰现象5. ts突变株6. CPE7. 包涵体 8. 干扰素 9.抗原性漂移 10.抗原性转变二、简答题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3. 简述ts突变株获得的条件及实际意义?4.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5.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DNA病毒科名称?6.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RNA病毒科名称?7. 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8.简答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三、论述题1.试述病毒性疾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制剂。
2.举例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
3.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4.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复制周期:病毒增殖是复制,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复制一般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经过复制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
2.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内,细胞不提供酶、能量及必要成分,则不能合成病毒本身成分,或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与释放。
3.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如丁型肝炎病毒。
4.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5.ts突变株:就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
即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则不能增殖。
这是因为ts 变异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或酶在较高温度下失去功能,故病毒不能增殖。
6.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
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
7.包涵体:是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斑块,一般呈园形或椭园形,称为包涵体。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第1-10章)

病毒学1-10章复习题一、填空题:1、病毒得最基本结构就是由_病毒核酸__与_病毒蛋白_____构成,其辅助结构就是_包膜及突起_____。
2、构成病毒体得主要化学成分就是_核酸_____与___蛋白质___。
3、病毒体结构由__髓核____与___衣壳___组成,又称为__核衣壳____。
4、病毒衣壳得对称形式有__螺旋对称____、___二十面体对称___、___复合对称___。
5、病毒合成得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_与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6、通常将___mRNA___得碱基排列顺序规定为正链(+ RNA ), 其相应得___模板___链则为负链(- DNA )。
7、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得第一步就是___吸附___,与隐蔽期有关得就是__生物合成____。
8、病毒得增殖方式就是__复制____,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导致得细胞病理变化称为__致细胞病变效应____。
10、病毒合成得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_与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11、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__细胞裂解__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__出芽___方式释放。
12、病毒得复制周期包括__吸附____、__侵入____、___脱壳___、___生物合成___与___组织释放___五个阶段。
13、动物病毒得侵入主要通过___注射式侵入___、___细胞内吞___、___膜融合___与___直接侵入___四种方式。
14、病毒进化得基础包括___突变___、___重组___、___重排___与___基因重复___。
15、病毒得持续性感染包括___慢性感染___、___潜伏感染___与___慢发病毒感染___三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发生__潜伏____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则属于___慢发病毒___感染。
16、从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因素得作用到细胞死亡大致可分为__凋亡得信号转导___、__凋亡基因激活___、__凋亡得执行___与__凋亡细胞得清除___四个阶段。
病毒相关生物试题及答案

病毒相关生物试题及答案1. 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2. 病毒的复制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3. 什么是病毒的宿主范围?4. 描述病毒的基因组类型,并给出至少两个例子。
5. 病毒如何影响宿主细胞的生理功能?6. 为什么病毒被认为是非细胞生物?7. 病毒在医学和生物技术中有哪些应用?8. 什么是病毒疫苗?简述其工作原理。
9. 病毒如何进化和适应宿主的免疫反应?10. 描述一种病毒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答案1. 病毒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蛋白质外壳(衣壳)和核酸核心(可以是DNA或RNA)。
2. 病毒的复制过程通常分为吸附、进入宿主细胞、脱壳、复制、组装和释放。
3. 病毒的宿主范围指的是病毒能够感染的生物种类,有些病毒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而有些则只感染特定种类的生物。
4. 病毒的基因组类型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
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RNA病毒,而天花病毒是一种DNA病毒。
5. 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的机制进行复制,这可能会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疾病。
6. 病毒被认为是非细胞生物,因为它们缺乏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生存和复制。
7. 病毒在医学和生物技术中有多种应用,包括作为疫苗的开发模板、基因治疗的载体以及在生物工程中作为工具。
8. 病毒疫苗是一种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病毒的免疫反应,而不引起疾病的方法。
疫苗通常包含病毒的某些成分或弱化的病毒,以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真正的病毒。
9. 病毒通过突变和重组来进化和适应宿主的免疫反应,这使得它们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继续复制和传播。
10. 例如,流感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结束语通过这份试题及答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它们在医学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病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对病毒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防治。
病毒相关生物试题及答案

病毒相关生物试题及答案[正文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病毒的特点?A. 可自主进行新陈代谢B. 无细胞结构C. 能复制自身遗传物质D. 不能独立生存答案:A2. 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可以是下列哪种类型?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质答案:A、B3. 病毒的复制过程中,下列哪个步骤是不可或缺的?A. 聚合酶的合成B. 细胞膜的寄生C. 病毒基因的复制D. 新病毒的释放答案:C4. 病毒感染细胞后,感染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下列哪个因素?A. 病毒的种类B. 细胞的免疫能力C. 宿主的生理状态D. 感染剂量大小答案:B5. 病毒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传播?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蛇咬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A、B、D二、判断题1. 病毒可以通过进化产生耐药性。
答案:正确2.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答案:正确3. 病毒可以感染动物和植物,但不会感染人类。
答案:错误4. 所有病毒感染都会导致严重的疾病。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其危害。
答案: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食物传播等方式感染宿主,进而侵入细胞并破坏细胞结构与功能,导致宿主出现生理或生化异常,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对人类、动物和植物健康构成威胁。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并简要介绍其症状。
答案: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包括流感、感冒、水痘、麻疹等。
其中,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等;感冒的症状为鼻塞、流涕、咽痛等;水痘病毒感染后会出现水疱、发热、瘙痒等症状;麻疹则表现为高热、皮疹等。
四、综合题请描述病毒的进化机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答案:病毒的进化机制主要通过突变和遗传重组实现。
突变是指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由于聚合酶的拷贝错误导致基因序列发生变异。
遗传重组是指不同的病毒株在同一宿主细胞内发生基因序列的重排和重新组合。
病毒的进化使其具备了更强的传染力和复制能力,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 复制周期
2. 顿挫感染
3. 缺陷病毒
4. 干扰现象
5. ts突变株
6. CPE
7. 包涵体 8. 干扰素 9.抗原性漂移 10.抗原性转变
二、简答题
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
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3. 简述ts突变株获得的条件及实际意义?
4.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5.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DNA病毒科名称?
6.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RNA病毒科名称?
7. 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8.简答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
三、论述题
1.试述病毒性疾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制剂。
2.举例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
3.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
4.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复制周期:病毒增殖是复制,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复制一般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经过复制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
2.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内,细胞不提供酶、能量及必要成分,则不能合成病毒本身成分,或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与释放。
3.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如丁型肝炎病毒。
4.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5.ts突变株:就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
即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则不能增殖。
这是因为ts 变异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或酶在较高温度下失去功能,故病毒不能增殖。
6.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
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
7.包涵体:是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斑块,一般呈园形或椭园形,称为包涵体。
包涵体由病毒颗粒或成分组成,也可是增殖痕迹。
8.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使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生物活性。
9.抗原性漂移:通常认为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部分人群对新毒株没有免疫力,引起小规模流行。
一般认为是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
10.抗原性转变:流感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钟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由于与前一次流行株抗原结构相异,人们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
一般认为是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
二、简答题
1.(1)体积微小;(2)结构简单,仅含有一种核酸;(3)严格寄生,只能在一定种类活细胞中增殖;(4)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2.基本结构为核心和衣壳;辅助结构主要是包膜,有的病毒有其他辅助结构如触须样纤维。
核心成分为核酸其功能:(1)决定病毒特性;(2)病毒复制;(3)具有感染性。
总之核酸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衣壳的成分是蛋白其功能:(1)保护病毒核酸;(2)参与感染过程;(3)具有抗原性。
包膜成分含蛋我糖和脂类,其功能:(1)
维持病毒结构完整性;(2)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3)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3.ts株是条件致死性突变株,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
ts突变株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不能增殖。
Ts株可用于疫苗株筛选。
4.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
5.属DNA病毒的病毒科有:小DNA病毒科如细小DNA病毒B19;乳多空病毒科如人乳头瘤病毒;腺病毒科如腺病毒;肝DNA病毒科如HBV;痘病毒科如天花病毒;疱疹病毒科如单纯疱疹病毒等。
6.属RNA病毒的病毒科有:小RNA病毒科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黄病毒科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如HIV 和HTLV;正粘病毒科如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如麻疹病毒;弹状病毒科如狂犬病病毒。
7.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ELISA试验及蛋白印迹技术。
8.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特点(1)抗病毒作用无特异性;(2)干扰素作用有种属特异性;(3)干扰素是作用于细胞,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发挥作用的,并不是干扰素直接作用于病毒。
三、论述题
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主要有:(1)减毒活疫苗,是用自然或人工选择法来筛选对人毒力低或无毒的变异株病毒,制成活疫苗用于主动免疫,如牛痘苗、麻疹疫苗等。
(2)灭活疫苗,经适当方法使病毒灭活而不影响其抗原性制备的疫苗。
(3)亚单位疫苗,是用化学试剂裂解病毒,提取其包膜或衣壳的成分,除去核酸而制备的疫苗。
(4)多肽疫苗,用病毒表面抗原的多肽成分制备的疫苗。
(5)基因工程疫苗,即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有免疫血清和丙种球蛋白,或与细胞免疫有关的转移因子等。
2.持续性感染包括:①潜伏感染,其特点是长期潜伏在人体特定组织或细胞内,与机体保持相对平衡。
当受某些因素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激活而出现临床症状,如HSV 潜伏在三叉神经节,激活后引起唇疱疹。
②慢性病毒感染是于急性感染后病毒仍长期存在于体内,引起慢性过程。
患者有临床症状,并能经常地或间歇地排出病毒。
如乙肝病毒感染。
③慢发病毒感染,其特点是潜伏长,发病慢。
病原有两类:一类是逆转录病毒,如HIV;另一类是朊粒,如库鲁病。
麻疹缺陷病毒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也属慢发病毒感染。
3.(1)溶细胞作用,病毒感染细胞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2)稳定状态感染,引起细胞膜成分改变使①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②细胞膜表面出现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3)细胞凋亡;(4)包涵体形成;(5)细胞转化和增生,肿瘤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导致细胞损伤和溶解,而是引起细胞转化;(6)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整合。
4.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的产生。
侵袭力包括细菌的吸附和侵入、繁殖与扩散及抵抗机体的防御功能的能力。
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细菌相比有两个特点;①病毒有严格的寄生性,它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病毒的致病作用是以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为基础,包括引起溶细胞、细胞膜变化、基因整合及细胞发生转化和增生等。
②病毒性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是因为病毒有组织亲嗜性,造成官器包括免疫系统的损伤,引起炎症和免疫病理性损伤,因此病毒的致病机制较细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