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电解质的强弱判别题解析与应用

高中化学电解质的强弱判别题解析与应用

高中化学电解质的强弱判别题解析与应用电解质的强弱判别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与此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物质判断其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题目,详细解析电解质的强弱判别方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电解质的定义与分类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电解质的定义与分类。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它们在溶液中会解离成离子。

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指的是在溶液中完全解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

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非常高,几乎所有的分子都会解离成离子,因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高,导电能力也很强。

弱电解质指的是在溶液中只部分解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乙酸(CH3COOH)、氨水(NH3)等。

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较低,只有一部分分子会解离成离子,因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较低,导电能力较弱。

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溶液中不解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蔗糖(C12H22O11)、乙醇(C2H5OH)等。

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不会产生离子,因此溶液中没有离子存在,无法导电。

二、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方法在判断电解质的强弱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强电解质通常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较低的沸点,而弱电解质的溶解度较低,沸点较高。

非电解质的溶解度和沸点与溶剂无关。

例如,题目给出一种物质A,它在水中能够完全溶解,溶液的沸点较低。

根据物质A的物理性质,我们可以判断它是强电解质。

2. 检测溶液的电导率: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很高,而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较低。

非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几乎为零。

例如,题目给出一种物质B,将其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然后用电导仪测量溶液的电导率。

如果电导率很高,说明物质B是强电解质;如果电导率较低,说明物质B是弱电解质;如果电导率几乎为零,说明物质B是非电解质。

3.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会产生中和水,而弱酸与弱碱反应则不会完全中和。

高三化学电解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电解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电解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氯化钠、冰醋酸、酒精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D.天然气、酒精和液化石油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答案】C【解析】二氧化硫有较强还原性,浓硫酸也有强氧化性,但是由于是S元素相邻价态,因此二者不反应,所以干燥二氧化硫可以用浓硫酸做干燥剂,A错误;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含有极性键,但是绝大多数的有机物不是电解质,因此极性键与电解质没有必然的联系,B错误;氯化钠、冰醋酸、酒精三者均分别满足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特点,因此C说法正确;酒精可由绿色植物的淀粉发酵而得,属于可再生能源,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分类、性质、用途。

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气B.二氧化硫C.醋酸钠D.氯化钾【答案】C【解析】氯气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醋酸钠属于电解质,由于其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氯化钾属于电解质,但其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3.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①可表示温度对“A2(g) + 3B2(g)2AB3(g)△H<0”的影响B.图①可表示压强对2A(g) + 2B(g)3C(g) +D(s)的影响C.图②可表示醋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图②可表示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导电性的变化【答案】D【解析】A、乙到达平衡的时间短,说明乙温度高,因为该反应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增大,错误;B、乙到达平衡的时间短,说明乙压强大,平衡向气体系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减小,错误;C、醋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首先醋酸与NH3反应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H4,溶液导电性增强,错误;D、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OH)2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的导电性减弱,完全反应后再加入H2SO4,H2SO4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再逐渐增强。

高中化学 (知识清单+对点训练+课后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时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知识清单+对点训练+课后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时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1课时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目标要求] 1.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物质结构的关系。

3.了解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4.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溶液的导电性。

一、强弱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把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Na、Cl2、NH3、SO2、NO2溶于水后,其溶液都能导电。

它们不是(填“是”或“不是”)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别是(水除外)NaOH、HCl和HClO、NH3·H2O、H2SO3、HNO3。

(3)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实验探究(Ⅰ):同浓度醋酸和盐酸的电离程度实验步骤: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结论:同浓度盐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

实验探究(Ⅱ):同浓度的NaOH溶液与氨水的电离程度实验步骤:取pH 为12的氢氧化钠和氨水各1 mL 于锥形瓶中,分别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用HCl 作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实验现象:两溶液消耗HCl 标准溶液的体积:氨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结论:NaOH 和NH 3·H 2O 的电离程度不同,pH 相同的NaOH 的浓度小于NH 3·H 2O 的浓度,说明NaOH 完全电离,而NH 3·H 2O 只是部分电离。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 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H+浓度为0.5 mol·L-1④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只有⑤D.只有⑥答案C解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不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强电解质,如硫酸钡,故①错误;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可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弱电解质,如醋酸铅,故②错误;0.5 mol·L-1一元酸溶液H +浓度不一定为0.5 mol·L-1,如醋酸,故③错误;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H+浓度与酸的浓度、分子中氢离子的个数以及电离程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④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⑤正确;酸在熔融态时均不导电,只有溶于水时才导电,故⑥错误;故选C。

2.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的电离程度一定变大B.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变强C.溶液的pH一定减小D.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答案D解析当增大醋酸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c(H+)变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A项错误;若稀释醋酸,平衡右移,但c(H+)、c(CH3COO-)均变小,导电能力减弱,B项错误;当向溶液中加碱时,c(H+)变小,pH增大,平衡右移,C项错误;无论什么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一定会使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D项正确。

3.(2019·宁波高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溶于水得到的氯水能导电,但Cl2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B.只有在电流作用下KHSO4才能电离成K+、H+和SO2-4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弱D.BaSO4难溶于水,故BaSO4是弱电解质;醋酸铅易溶于水,故醋酸铅是强电解质答案C解析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只有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KHSO4才能电离成K+、H+和SO2-4,B项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离子带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强弱无关,C项正确;电解质强弱与溶解性无关,与电离程度有关,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D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及其强弱判断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及其强弱判断

7月12日电解质及其强弱判断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B.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C.NaHSO4在水溶液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出Na+、H+、2SO4D.NH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够导电(1)注意“或”与“和”的区别,电解质满足其一即可,而非电解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如AlCl3、FeCl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导电,属于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单质与混合物均不属于电解质。

如金属虽然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自身都不能发生电离。

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如固体氯化钠本身不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4)某些气态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但其在水溶液中因反应生成电解质而导电。

如CO2、SO2、NH3、N2O5是非电解质,但H2CO3、H2SO3、NH3·H2O、HNO3是电解质。

(5)大部分难溶盐虽然难溶于水,但是溶解的部分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如AgCl、BaSO4、CaCO3、BaCO3等。

(6)电解质与金属的导电原理不同:电解质的导电是因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产生的;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态HBr不导电,因此HBr是非电解质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C.NH3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NH3是电解质D.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性极弱,因此BaSO4是弱电解质2.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熔融MgCl2、熔融NaOH B.液氨、石灰水C.石墨、食醋D.稀硫酸、蔗糖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导语】在化学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电解质,下面作者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的电解质的练习题的介绍,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氯化氢D.熔融的KOH2.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石墨棒B.盐酸溶液C.熔融的氢氧化钠D.固体氯化钾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乙酸B.酒精C.食盐D.氨气5.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下列各项中,应使等式两边相等的是()①离子数目相等②粒子总数相等③原子数目相等④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⑤分子数目相等⑥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A.只有①⑤B.只有②④C.只有③⑥D.只有④⑥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A.由弱变强B.由强变弱C.由强变弱,再变强D.由弱变强,再变弱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产生离子反应的是()A.Na+、Mg2+、Cl-、OH-B.H+、Ca2+、CO32-、NO3-C.Cu2+、K+、SO42-、NO3-D.Na+、HCO3-、OH-、Ca2+8.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紊乱时,人体就要显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乃至会危及生命。

为坚持人体内电解质安稳,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A.Mg2+B.Ca2+C.Fe3+D.Na+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OH溶液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B.固体KCl不导电,但KCl是电解质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二、填空题11.在下列条件下能否产生离子反应?对能产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产生的说明理由(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a(OH)2的澄清溶液与Na2SO4稀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3)Ca(OH)2的澄悬浊液与Na2SO4浓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4)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生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述溶液中连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将HCl、H2SO4、Ba(NO3)2三种溶液,按一定顺序滴入到Na2CO3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有以下现象:(1)加入A时有白色沉淀;(2)往(1)中沉淀里加入B时沉淀溶解,并有气体逸出;(3)往(2)中溶液里加入C时,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2021届高三化学大一轮知识对点练——强弱电解质(选择专练)

2021届高三化学大一轮知识对点练——强弱电解质(选择专练)

2021届高三化学大一轮知识对点练——强弱电解质(选择专练)1.下列与碳、氮、氧、硫、硅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含杂质的粗硅B. 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硫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 、和溶于水均可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D. 将通入酸化的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解答】A.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硅,同时有CO生成,故A正确;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发生复杂的变化造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C.、和溶于水均可导电,但都不是它们本身发生电离,故它们都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亚硫酸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为硫酸,将通入酸化的溶液中,则硝酸会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D正确。

2.全氮阴离子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全氮阴离子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个含有26个电子B. 的摩尔质量为C. 全氮阴离子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 全氮阴离子盐可能属于电解质,也可能属于非电解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组成及化学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相关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A.每个含有36个电子,故A错误;B.的摩尔质量为,故B错误;C.含有共价键,全氮阴离子与金属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D.盐都是电解质,所以全氮阴离子盐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B. 不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极弱,所以的电离方程式为C. 液溴不导电,所以溴是非电解质D.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及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明确电解质的概念及强弱电解质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完整版)高中强弱电解质物质分类

(完整版)高中强弱电解质物质分类

所有高中会出现的强电解质:
1、强酸:HCl H2SO4硫酸 HNO3硝酸 HBr氢溴酸 HI氢碘酸 HCLO4高氯酸
2、强碱:NaOH KOH Ba(OH)2氢氧化钡 Ca(OH)2氢氧化钙
3、绝大多数盐:高中见到的盐全部是强的电解质
金属化合物:a、氧化物:氧化钙CaO 氧化钠Na2O 氧化镁MgO 氧化Al2O3 氧化锌 ZnO 氧化盐铁FeO 氧化铁Fe2O3 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氧化银Ag2O
b、过氧化合物:过氧化钠Na2O2
c、金属碳化物:碳化钙CaC2
d、金属硫化物:硫化钙CaS2 二硫化亚铁FeS2
弱电解质:
1、弱酸:碳酸H2CO3 亚硫酸H2SO3 醋酸CH3COOH 氢硫酸H2S 氢氟酸HF 硅酸H2SiO3 原硅酸H3SiO4 所有的有机酸
2、弱碱:一水合氨NH3.H2O 所有的除强碱的氢氧化金属R(OH)
3、水H2O也是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1、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
2、大多数有机物:甲烷乙醇蔗糖(有机酸和有机盐除外)
3、非金属化合物:氨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

☆巧思巧解: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溶液
其中: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
解质。

②“水溶液或熔化状态”是电解质电离的外部条件,且两个条件具备其中一个即可。


液态HCl不导电,而HCl的水溶液能导电(即其发生了电离),所以HCl是电解质;而作为非电解质则必须是两个条件下均不能电离。

③“能导电”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
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无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2、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水的电离是电离平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可以上承下延,从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来思考和理解具体的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温度:由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故升温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加热能促进水的电离,c(H+)、c(OH―)同时增大,K w增大,pH值变小,但c(H+)与c(OH―)仍相等,故体系仍显中性。

(2)酸、碱性: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酸电离出的H+或碱电离出OH―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即酸、碱的加入抑制水的电离。

若此时温度不变,则K w不变,c(H+)、c(OH―)此增彼减。

即:加酸,c(H+)增大,c(OH―)减小,pH变小。

加碱,c(OH―)增大,c(H+)减小,pH变大。

(3)能水解的盐: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由于水解的实质是盐电离出的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所以水解必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

即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4)其它因素: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同样能促进水的电离。

4、关于溶液pH值的计算
(1) 总思路:根据pH 的定义:pH=-lg {c(H +)},溶液pH 计算的核心是确定溶液中c(H +)
的相对大小。

具体地,酸性溶液必先确定溶液中c(H +),碱性溶液必先确定c(OH ―
),
再由c(H +)·c(OH -
)= Kw 换算成c(H +),然后进行pH 的计算。

即:c(H +) pH
(2)溶液混合后的pH 计算 ①两强酸混合,先求混合后的
c(H +)混,再直接求pH
值:c(H +)混=
2
12
211)()(V V V H c V H c +•+•++
②两强碱混合:先求混合后c(OH ―
)混,再间接求pH 值:
c(OH ―
)混=2
12
211)()(V V V OH c V OH c +•+•--
③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根据n(H +)与n (OH ―
)的相对大小先判断酸、碱的过量情况 a 、若酸过量n(H +)>n (OH ―),c(H +)混=[n(H +)-n (OH ―)]/V 总
b 、若碱过量n(OH ― ) >n(H + ),c(OH ―
)混=[n(OH ― )-n(H + )]/V 总
c 、若酸碱恰好完全反应n(H +)=n (OH ―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④未标明酸碱的强弱,混合后溶液pH 值不定。

应分析讨论。

(3)总结论:酸按酸,碱按碱,同强混合在之间,异强混合看过量。

5、溶液的稀释规律
(1) 强酸:pH=a ,稀释10n 倍则pH=a+n(a+n <7);(弱酸:则pH <a+n)
强碱:pH=b ,稀释10n 倍则pH=b-n(b-n >7);弱碱:则pH >b-n)
(2)酸或碱 无限稀释时(即当c(H + )或c(OH ―
) <10-6mol/L 时),应考虑水电离出来的 H + 或OH ―
的影响。

切记:“无限稀释7为限” 6、关于中和滴定的误差判断 根据计算关系式:C 待=

待标
标标n V n V C •••,判断溶液浓度误差的宗旨是待测溶液的浓度与消
耗标准液的体积成正比。

任何操作的误差最终均可归结到对所用标准液的体积的影响..........................。

※ 例题精析
【例1】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 +
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 )
① pH=0的盐酸;②0.1mol/l 的盐酸
② 0.01mol/L 的NaOH 溶液;④pH=14的NaOH 溶液
A 、1∶10∶100∶1
B 、0∶1∶12∶0
C 、14∶13∶12∶14
D 、14∶13∶2∶1
【例2】下列各组溶液的c(H + ) 一定等于1×10-
7mol/L 的是( ) A 、pH=2和pH =12的两种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B 、0.05mol/L 的硫酸与0.10mol/L 的NaOH 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C 、将pH=5的CH 3COOH 溶液稀释100倍
D 、pH=1的H 2SO 4 与0.10mol/L 的B a (O H )2 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c(H + )=10-
pH pH=-lg {c(H +)}
答案:1、A 2、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