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共25张PPT)

特别邀
区域
请人士
代表
75人
116人
说明了政协会议具有广泛性和民主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暂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暂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
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
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 作用: 临时宪法
唐太宗: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 唐中宗: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
步 辇
唐穆宗:唐蕃会盟碑
图
》
元朝 (中央)宣政院;(地方)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清朝
顺治帝,册封达赖 康熙帝,册封班禅 雍正帝,设驻藏大臣 乾隆帝,金瓶掣签制
十世班禅 确吉坚赞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 1951年 人物 阿沛·阿旺晋美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选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多党合作、民主联盟
毛泽东
张澜 宋庆龄 李济深 (民盟主席) 高岗
(民革主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暂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
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
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 作用: 临时宪法
选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确定——
首都:北京 国旗:五星红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纪年:公元纪年
建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
顺利渡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 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4年将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载入宪法的序言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955年7月颁布实施“一五”计划
指导方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 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 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1954年6月,周恩来同印度和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 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 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逐 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五、倡导“求同存异”原则,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国家第一次召开的没 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会议公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促进世 界和平合作的十项原则
朝鲜战争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一次严重Leabharlann 抗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一、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工作 发行公债、整顿税收、紧缩通货、成立统一的内外 贸易专业公司等,以加强国营经济力量。 《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贸易和物资调度;统 一全国现金管理
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和发展国民经济 毛泽东称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多提前完成。 到1957年底,计划的多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全国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955年7月颁布实施“一五”计划
指导方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 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 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1954年6月,周恩来同印度和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 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 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逐 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五、倡导“求同存异”原则,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国家第一次召开的没 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会议公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促进世 界和平合作的十项原则
朝鲜战争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一次严重Leabharlann 抗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一、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工作 发行公债、整顿税收、紧缩通货、成立统一的内外 贸易专业公司等,以加强国营经济力量。 《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贸易和物资调度;统 一全国现金管理
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和发展国民经济 毛泽东称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多提前完成。 到1957年底,计划的多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全国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41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国现代史)
(1949.10.1~今)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这一 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 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 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以五四运动为起 点的新民主主义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革和命人时民期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 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从民鸦自片由战幸争福到,新在 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中不国朽成!立的中国
近-代--史-毛泽东
有8幅汉白玉浮雕, 镶嵌在大碑座四周。从 东面起,浮雕的主题按 着历史顺序排列。浮雕 虎门销烟 每块高2米,十块合在 一起长达40.68米,共 有170个人物,概括地 表现了中国100多年来 武昌起义 的革命历史。
金田起义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
胜利渡长江 支援前线 欢迎人民解放军
4.第一届政协会议内容:
(1)通过《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4)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5)国旗——五星红旗。 (6)采用公元纪年。 (7)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成立了!”
3.庆典流程:
毛泽东宣告
五星红旗升起 《义勇军进行曲》
奏起 礼炮齐鸣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毛泽东在 天安门城 楼上庄严
宣告: “中华人 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 政府今天 成立了”
知识拓宽
开国大典上为什么 要用54门大炮齐鸣28响
(1949.10.1~今)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这一 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 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 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以五四运动为起 点的新民主主义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革和命人时民期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 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从民鸦自片由战幸争福到,新在 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中不国朽成!立的中国
近-代--史-毛泽东
有8幅汉白玉浮雕, 镶嵌在大碑座四周。从 东面起,浮雕的主题按 着历史顺序排列。浮雕 虎门销烟 每块高2米,十块合在 一起长达40.68米,共 有170个人物,概括地 表现了中国100多年来 武昌起义 的革命历史。
金田起义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
胜利渡长江 支援前线 欢迎人民解放军
4.第一届政协会议内容:
(1)通过《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4)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5)国旗——五星红旗。 (6)采用公元纪年。 (7)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成立了!”
3.庆典流程:
毛泽东宣告
五星红旗升起 《义勇军进行曲》
奏起 礼炮齐鸣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毛泽东在 天安门城 楼上庄严
宣告: “中华人 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 政府今天 成立了”
知识拓宽
开国大典上为什么 要用54门大炮齐鸣28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课件第一章

三、角色调适与角色实现
1、角色扮演 、
角色扮演是指个体受角色期望和角色规 范所制约的一系列行为。扮演的成功与否 主要依赖:对他人角色的理解和对自我角 色的理解。 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包括三个 阶段:一是角色期待 ;二是角色领悟 ;三 是角色实践. 来自三、角色调适与角色实现
2、角色调适与角色实现 、
人为地缩小角色差距,协调期望角色、 人为地缩小角色差距,协调期望角色、 领悟角色与实践角色三者之间关系的过程, 领悟角色与实践角色三者之间关系的过程, 就是角色调适 . 角色调适包括自我调适与社会调适两方 面内容 .它是一个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反馈 控制过程 .
角色集: 角色集: 角色紧张 :一个人的精力与时间有限,就可能顾此失彼, 不能同时履行多种角色 .这就是角色紧张 角色紧张。 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 :就是指角色内部和角色之间所要求的责任与 就是指角色内部和角色之间所要求的责任与 义务之间的冲突 . 角色冲突有三种表现 : (1)一个角色规定的各种行为规范之间所发生的冲突。 (2)领悟角色和规定角色与实践角色的冲突。 (3)角色紧张造成的角色冲突,包括两个角色同时对 一个人提出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使一个人在两种相 反的角色行为之间面临痛苦的选择。 。
3、角色与地位的关系
角色与地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角色是角色地位的动态表现.角色地位则 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来;一定的地位是一 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象征,角色的行为则 在为个体占据相应的地位创造条件。 任何一个角色必定有一个相应的角色地 位,而每一地位却往往要兼容多个角色。 。
二、角色差距的产生
二、社会化的内容
1、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社会化(学习掌握基本生活 、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社会化 知识和劳动技能) 知识和劳动技能) 2、社会规范社会化(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 、社会规范社会化(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 社会的行为规范,就是指人们行为的准则、规 矩和方式。它包括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生活准 则、宗教戒律、政治法律规范以及各种各样的规 章制度、准则、条例、条令等。 3、社会角色社会化(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社会化(培养社会角色) 4、政治社会化(确立培养自我观念和人生目标) 、政治社会化(确立培养自我观念和人生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精品PPT课件

1 2 3
5止.4水遇带大以风上天部(位4墙级板以待上底)板、混雨凝天土不养进护行两外天墙,清支洗设工好作墙;板模板后,从止水带处连续浇至顶端。 b作认业真过组程织中学,习发操生作塔工机艺碰,撞操建作筑过物程或,脚并手贯架彻后执,行应。立即停止动作,并对回转进行制动,待清楚能否动作后方能向反方向旋转。
, d、剪严力格墙按砼材标料进场计划供货,保证安装材料进场必须有足够的超前量,不应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延误工期; 一 c.般玻宜璃采及用铝P板.O.在R4运25输普至通工硅地酸前盐也水必泥须,用水坚灰实比的不木超箱过包0.装4,,对板于块埋之置间在必梁须体垫内上的软锚性具隔,离压物浆,后以应免先运在输其中周震围裂冲、洗摩干擦净和并划凿伤毛表,面然。后设置钢筋网和浇筑封锚混凝土。
1 2 3
本 7、方钢案结的构编雨制棚及的水施土工保工持艺措施的有效实施,可最大限度恢复xxxx建设区受破坏的植被,控制因xxxx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使防治区域水土保持状况满足当地政府水土保持规划的目标,对保障xxxx建设安全 3,.1便受于力施钢工筋过砼程保中护随层时查阅;施工日志、安全日志、质量日志要求工地现场资料员(网络管理员)每天如实输入当天的施工内容、进度、完成情况、天气情况、安全、质
云 三维 、保 底山 板有 上机 排化 钢工 筋有 一限 律公从司地梁5万的/a上醋排酸钢乙筋烯下(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套。20万/a电石)xxxx
第3章 xxxx概况
工 (a)程预与制主箱体梁工张程拉同必步须进在行砼;强以度预达防到和90保%设护计为强主度,且开砼发龄建期设不与小防于治1并4天重方,可边进建行设,边张防拉治应,对以称防进治行保。障开发建设;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防护措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以防治新增人为水土流失
5止.4水遇带大以风上天部(位4墙级板以待上底)板、混雨凝天土不养进护行两外天墙,清支洗设工好作墙;板模板后,从止水带处连续浇至顶端。 b作认业真过组程织中学,习发操生作塔工机艺碰,撞操建作筑过物程或,脚并手贯架彻后执,行应。立即停止动作,并对回转进行制动,待清楚能否动作后方能向反方向旋转。
, d、剪严力格墙按砼材标料进场计划供货,保证安装材料进场必须有足够的超前量,不应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延误工期; 一 c.般玻宜璃采及用铝P板.O.在R4运25输普至通工硅地酸前盐也水必泥须,用水坚灰实比的不木超箱过包0.装4,,对板于块埋之置间在必梁须体垫内上的软锚性具隔,离压物浆,后以应免先运在输其中周震围裂冲、洗摩干擦净和并划凿伤毛表,面然。后设置钢筋网和浇筑封锚混凝土。
1 2 3
本 7、方钢案结的构编雨制棚及的水施土工保工持艺措施的有效实施,可最大限度恢复xxxx建设区受破坏的植被,控制因xxxx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使防治区域水土保持状况满足当地政府水土保持规划的目标,对保障xxxx建设安全 3,.1便受于力施钢工筋过砼程保中护随层时查阅;施工日志、安全日志、质量日志要求工地现场资料员(网络管理员)每天如实输入当天的施工内容、进度、完成情况、天气情况、安全、质
云 三维 、保 底山 板有 上机 排化 钢工 筋有 一限 律公从司地梁5万的/a上醋排酸钢乙筋烯下(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套。20万/a电石)xxxx
第3章 xxxx概况
工 (a)程预与制主箱体梁工张程拉同必步须进在行砼;强以度预达防到和90保%设护计为强主度,且开砼发龄建期设不与小防于治1并4天重方,可边进建行设,边张防拉治应,对以称防进治行保。障开发建设;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防护措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以防治新增人为水土流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33张ppt)

结合《开国大典》《建国伟业》等 影片,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1、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 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 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4)世界广大人民欢呼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②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会议确定了国旗、国歌、 国 都和纪年方式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 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54——代表当时已知的我国 54个民族
28——中共成立于1921,到 1949年革命胜利,历时28年
28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 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 奋斗了28年。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时,西南、东南沿海、 海南岛、新疆等地仍盘踞着大量 的国民党军队,为了解放全国领 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在开国大典上命令人民解放军继 续进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
一的历史事件是( A )
A. 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
9.阅读分析材料: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 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
1、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 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 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4)世界广大人民欢呼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②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会议确定了国旗、国歌、 国 都和纪年方式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 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54——代表当时已知的我国 54个民族
28——中共成立于1921,到 1949年革命胜利,历时28年
28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 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 奋斗了28年。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时,西南、东南沿海、 海南岛、新疆等地仍盘踞着大量 的国民党军队,为了解放全国领 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在开国大典上命令人民解放军继 续进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
一的历史事件是( A )
A. 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
9.阅读分析材料: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 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
八下历史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指1949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 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 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社会主义现代 过渡时期 探索时期 文革时期 两年徘徊 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 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学习,明确召开此次会议的 目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开国大典的学习,结合中国近代史内容理解新中国成 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学习,明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新课导入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乘车离开西柏坡,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堂练习
3.下表中内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C )
比较项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独立自主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当家做主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华民族由衰转盛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徽标
想一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构成有何特点? 代表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民主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 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 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社会主义现代 过渡时期 探索时期 文革时期 两年徘徊 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 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学习,明确召开此次会议的 目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开国大典的学习,结合中国近代史内容理解新中国成 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学习,明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新课导入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乘车离开西柏坡,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堂练习
3.下表中内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C )
比较项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独立自主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当家做主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华民族由衰转盛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徽标
想一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构成有何特点? 代表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民主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 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 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二章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第四节 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左”的错误的发展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问题 中苏关系恶化 北戴河会议阶级斗争成为主题 八届十中全会——阶级斗争 经济调整仍在继续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大四清” 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农村阶级斗争 《前十条》社教运动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思想得以进一步发展
——周恩来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 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论十大关系》为纠正经济问题创造条件 刘少奇提出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任务的确立 1956年9月15日八大召开
论十大关系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赫鲁晓夫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1956年4月25日论十大关系前三条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四五条借鉴苏联的教训思考经济体制方面改革的问题后五条主要讲政治关系二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与双百方针的提出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更加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周恩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论十大关系为纠正经济问题创造条件刘少奇提出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四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任务的确立1956年9月15日八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第二确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第三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第四探索改进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第五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六明确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任务第七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第八强调要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五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提出1957年6月19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第四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可以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第五提出并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一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事情正在起变化运动的主题开始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的进攻反右派斗争全国范围内展开严重扩大化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长期偏离经济建设而陷入阶级斗争的误区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脱离现实违背规律造成严重失误脱离社会经济条件超越生产力水平的盲目冒进急于求成是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正常秩序的巨大破坏三对左的错误的初步纠正第一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第二次郑州会议逐渐剥去了一些空想色彩但左的错误还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四二届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