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技巧
儿童静脉输液技巧

儿童静脉输液技巧
儿童静脉输液是一种医疗治疗方法,需要专业护士进行操作,以下为儿童静脉输液技巧:
1.选择合适的静脉:对于儿童而言,选择合适的静脉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应选择易于穿刺的位置,如手背、前臂等处。
2.准备好输液器材:需要准备好针头、导管、输液管、消毒用品等器材,保证操作顺利。
3.消毒部位: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对选择的静脉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保持部位清洁卫生。
4.穿刺及固定:在确定好穿刺部位后,需要使用针头穿刺找到静脉。
接着,将导管插入静脉,并使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5.检查给药:在输液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查药液的剂量、输液速率等情况,确保给药安全。
6.观察孩子反应:输液期间需要观察孩子身体状况及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7.注意饮食:输液期间,需要注意孩子饮食,避免导致肠胃不适等情况。
总之,儿童静脉输液需要专业护士操作,并需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孩子安全。
护理技巧如何正确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

护理技巧如何正确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技术,在医疗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正确的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护理技巧,帮助护士正确地进行静脉输液。
一、准备工作: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护士应该使用洗手液进行彻底洗手,穿戴好防护用具,如手套和口罩,以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患者的安全。
接下来,需要清洁输液部位,使用消毒液擦拭皮肤,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输液器具和药物,以免中途不必要的中断。
二、选择适当的静脉输液部位:在选择静脉输液部位时,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选择适合的部位。
一般来说,手背静脉、前臂静脉和肘窝静脉是比较常用的静脉输液部位。
对于老年患者和静脉不太明显的患者,可以通过压迫术来辅助选择静脉输液部位。
在选择部位后,需要用消毒棉球蘸取酒精擦拭,确保部位干净。
三、正确的穿刺技巧:在穿刺过程中,护士需要采用正确的技巧。
首先,应找到静脉的位置,然后握住注射器,将针头以15°至30°的角度插入皮肤,然后逐渐转向较大的角度,将针头沿着静脉方向插入。
当看到血液返回时,表示已成功进入静脉,此时应停止进针。
注意,在插入针头之前,需要先用一只手的拇指稍稍拉紧皮肤,使静脉更加突出,有助于插入成功。
四、固定输液针头:在成功穿刺后,需要固定输液针头,防止脱落或移动。
为了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可以使用透明敷料固定输液针头。
首先,将输液针头与输液管连接好,然后将敷料贴在插管部位周围,确保针头牢固且不易滑动。
五、维护输液通路:输液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输液通路和药液残留情况。
护士应经常观察患者的插管部位,注意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抬高输液瓶的位置,调整滴速,以确保药液均匀流入患者静脉,避免反流或漏出。
此外,还需要定期更换输液瓶、输液管和穿刺针头,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护士在康复科护理中的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操作技巧

护士在康复科护理中的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操作技巧1. 引言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是康复科护理中常见的操作技巧之一。
本文将介绍护士在康复科中进行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操作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2. 肌肉注射操作技巧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患者的肌肉组织中,通过药物的吸收,达到治疗效果。
以下是肌肉注射的操作技巧:•准备工作:洗手、穿戴好手套并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注射器和消毒棉球。
•选择注射部位:常用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臀部、大腿前外侧肌肉等。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清洁注射部位:用消毒棉球蘸取酒精或碘伏进行适当清洁,保持注射部位的干净。
•技巧:稳定患者肌肉,用拇指和食指捏起选定部位的肌肉,注射时应快速穿刺,并迅速注射药物。
•注意事项:注射药物时应注意注射速度、药物剂量和注射部位,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伤害。
3. 静脉输液操作技巧静脉输液是将药物或液体注入患者的静脉内,通过血液循环迅速传递到全身各器官,达到治疗效果。
以下是静脉输液的操作技巧:•准备工作:洗手、穿戴好手套并准备好所需的输液器、输液管、针头、药物和消毒棉球。
•寻找适当静脉:一般选择手背上的静脉或前臂的薄静脉,需注意避开肿胀、凝血等情况。
•清洁注射部位:用消毒棉球蘸取酒精或碘伏进行适当清洁,保持注射部位的干净。
•技巧:稳定患者的手臂,用拇指和食指固定选择的静脉,穿刺并注射药物或连通输液管进行输液。
•注意事项:注射药物或开始输液时,应注意注射速度、药物剂量和输液流速,以及监测患者的反应情况,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不良效果。
4. 总结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是康复科护理中常见的操作技巧,护士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护士还需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给予他们安全和温暖的护理环境。
注意:本文仅为技术分享,操作前请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操作规范和政策。
以上就是护士在康复科护理中的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操作技巧的相关内容。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技巧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技巧
1.选择适当的静脉输液器: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输液速度选择适当的静脉输液器。
一般情况下,大量输液时可选用重力输液器,需要控制输液速度时可选用电子输液泵。
2.正确选择输液管路:输液管路应该选择无菌的、透明的、柔软的输液管路,避免使用老化、变硬、有损伤的输液管路。
3.消毒和穿刺技巧:在穿刺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穿刺时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头,避免穿刺过深或过浅。
4.输液速度控制: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控制输液速度。
一般来说,输液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负担。
5.观察输液情况:输液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6.输液结束后的处理:输液结束后应及时停止输液器的工作,拆除输液管路,处理好输液器和管路,注意消毒和处理垃圾等。
- 1 -。
静脉输液的技巧

静脉输液的技巧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熟练运用输液技术,洞悉输液中的一些技巧,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减轻恐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和谐护患关系。
笔者根据临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将有关技巧进行了总结。
1、快速排气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见到护士在排输液器管路中的气体时,不能一次性成功,管路中有很多气泡,通过缠绕,弹管道等方式努力想除掉,耗时又费力,还不能清除干净,造成药液的浪费,病员因此可能会对护士的技术产生怀疑,不信任,管路中的气泡还让病人感到不安全,可能还会成为医疗纠纷的说辞。
如何能一次性快速成功的排气呢?首先关闭调节器,再挂输液瓶到输液架上,抬高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挤压滴管使液体流入至滴管1/3—1/2满时,随即放下抬高的输液管,观察液体中有无气体,如有气泡或短小的气柱,可用缠绕手指的方法清除掉。
这时再打开调节器,持针头的手适当抬高,眼睛观察液体的走向,注意控制液体的流速,滴管内的液体不能成线状,否则会将滴管上部的气体冲入输液管路形成较多的气泡。
持针头的手适当抬高,一可以让液体充满过滤部位,不产生气泡,二可以避免浪费药液。
当液体流出针头即关闭调节器。
2、进针手法手背静脉穿刺时,传统方法是病员自己握拳,穿刺成功后自己松拳,当松拳过快,血管压力骤降,导致针头滑出血管。
这里要介绍的是:护士的手将患者输液手的五指握拢向拳面绷紧皮肤,穿刺成功后,缓慢松手。
这种方法的优点有:(1)、避免了患者过快松拳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液体渗漏,(2)、通过与患者的接触,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了患者对穿刺的恐惧心理。
3、进针角度静脉穿刺传统的进针角度为20—25°角(基础护理学),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增大进针角度,可减少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
刘素芬[1]等也通过力学分析和实践证明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容易且省力,不会出现皮肤随进针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现象。
学习静脉输液操作流程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静脉输液操作流程的技巧和方法静脉输液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熟练掌握其操作流程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学习静脉输液操作流程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全。
一、准备工作静脉输液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是一些步骤和技巧可以帮助你进行准备:1. 确认医嘱:在开始操作之前,务必核对患者的医嘱,确保准确无误。
2. 患者评估:进行患者评估,包括静脉通畅性、皮肤情况等,以确定最佳插管部位。
3. 材料准备:确保所需的输液器材完整并清洁,包括静脉穿刺针、输液管、酒精棉球等。
4. 洗手和消毒: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务必正确洗手,并对需要消毒的部位进行消毒。
二、静脉穿刺技巧静脉穿刺是静脉输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下面是一些穿刺技巧和方法供你参考:1. 定位准确: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和医学常识,准确确定静脉位置,如手臂内侧的桡动脉旁。
2. 使用适当的装备:选择合适大小的静脉穿刺针,并确保其锋利度和清洁度。
3. 皮肤消毒:使用酒精棉球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操作区域无菌。
4. 角度和深度掌握:根据患者的情况,掌握适当的角度和深度,以减小穿刺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输液管的接入和固定在完成静脉穿刺后,接下来是将输液管接入患者的静脉,并固定好,以下是一些技巧和方法供你参考:1. 接入管道:将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到静脉穿刺针上,并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
2. 流速调整: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调整输液的流速,确保药物的适量输送,并避免药物浓度过高而带来的不良反应。
3. 固定输液管:使用透明敷料、胶布等固定输液管,确保输液管道稳定且不易脱落。
四、定期观察和护理在输液过程中,定期观察患者的情况和护理是不可或缺的,下面是一些建议的观察和护理事项:1. 观察输液速度:定期检查输液的速度是否正常,以确保合适的输液进程。
2. 观察静脉通畅性:注意观察输液管道和静脉通畅性,查看是否存在漏液、局部肿胀等问题。
静脉输液术(留置针)健康教育技巧

静脉输液术(留置针)健康教育技巧
【操作前指导】
1.向病人解释静脉穿刺或留置针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强调静脉留置针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病人的大静脉,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疼痛,便于急救和给药。
操作前询问病人是否需要排便或有否其他需求,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2.按医嘱介绍将要输入药物的种类、作用、剂量和所需时间。
3.说明输入药物中,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提示病人发现不适感后立即报告护士。
【操作中指导】
1.选择血管时,嘱病人握好拳,如血管充盈不良,可指导病人下垂手臂。
2.穿刺血管时,指导病人勿动,以免影响穿刺效果。
3.穿刺置管成功应立即告知病人,并感谢病人的配合。
【操作后指导】
1.说明已完成的操作和药物滴入的速度,提示病人切勿随意调整输液滴数。
2.告知病人点滴液面部位一定要高于注射部位,以免静脉回血造成输液针堵塞。
3.指导病人发现液体不滴或静脉穿刺部位肿胀、疼痛、漏液等情况时,及时报告护士。
静脉输液的技巧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静脉输液的 技巧
❖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 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 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 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质量,经临 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下列技巧,现介 绍如下。
❖ 一、选择血管的技巧
❖ 选择血管宜 “先远后近,先浅 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 易”,做到计划性、长期性。
❖ 2.不同病人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 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 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 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 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 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 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 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 速进针;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 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6月2021/6/302021/6/302021/6/306/30/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6/302021/6/30J une 30,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穿刺及固定针头的技巧
❖ 进针的力量应根据患者皮肤薄厚而定,如患者的皮 肤较薄,进针力量就应小些,否则易直接刺入血管 或刺穿血管。现在临床上大多数用的都是输液贴, 在贴输液贴时习惯先用一条胶布贴住针柄,再用一 条贴于针眼上,这样一来,很容易污染针眼,所以 我们可以先撕开末端保护膜的一个小角贴于治疗盘 上,然后把未贴于治疗盘上的两条胶布一起撕下来 贴于针柄和针眼上,最后一条固定,这样不仅提高 了输液速度也加强了无菌操作。
静脉输液选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的技巧
❖ 小儿的血管细,表浅,固定,皮肤娇嫩。与 成人输液相比,小儿静脉输液就有不同特点。 1个月~2岁组患儿输液首选头皮静脉,穿刺 前应刮去血管周围头发、擦干汗液,以利胶 布粘贴。在进行备皮时,应尽量将血管周围 备宽些,便于固定和拔针,同时要特别注意 固定好小儿的双手和头部,以免意外损伤皮 肤而引起感染。,3~6岁组患儿输液,可以 选择手背或足背静脉,但最好避开关节位置。
静脉输液技巧
严洪梅
静脉输液选择血管的技巧
❖ 血管选择的正确与否是能否“一针见血” 的重要因素。我们通常都会选择柔软、粗直、 弹性好的血管,可临床上常可遇到很多年老 体弱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他们的手足静脉 大多细小表浅而且皮下脂肪少、血管活动度 大,稍不注意就可能使穿刺失败。
静脉输液选择血管的技巧
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
❖ 现在普遍主张使用的是新的排气方法。即首 先将墨菲氏滴管倒置,打开调速器,使液体 自然滴入滴管内,当管内液平面达1/2~2/3 时,折叠滴管下端输液管,转正滴管,使滴 管倾斜45°左右,再松开折叠处,慢慢放下 输液管,使液面下降,待液体流至终端过滤 器时,将过滤器倒置成90°,等液体完全通 过过滤器时,再翻转过滤器,使液体缓慢向 下排出至输液针头2~3滴即可,最后关上调 速器。
静脉输液穿刺及固定针头的技巧
❖ 应注意避免反复加压,以免引起局部肿胀, 也影响再次穿刺。穿刺成功后蝶形固定,头 皮针反折环应小些,避开前额及眉毛以免影 响患儿面部活动,将输液管固定于一侧耳朵 上,置于脑后,避免患儿看到。如果头皮静 脉不易找到,则选用踝静脉或足背静脉,用 小夹板固定踝关节和足背,使下肢置于功能 位。
静脉输液穿刺及固定针头的技巧
❖ 传统的进针角度是20°,实际操作时因皮肤 结构较致密且神经末梢丰富,针头在皮肤内 穿行面积较大,使患者较痛和疼痛时间较长。 实践表明,进行四肢静脉注射时穿刺皮肤以 40°~45°快速进针为宜,整个进针过程不 要停顿,一气呵成,控制在1秒之内,减少针 头在皮肤内的穿行面积及时间,使患者减轻 疼痛感并减少疼痛时间。
静脉输液穿刺及固定针头的技巧
❖ 进行小儿头皮穿刺时针斜面与皮肤角度以10°左 右为宜,在针进入皮下继续穿刺时,速度宜慢,过 快宜穿刺破血管。见回血后停止进针,小儿血管没 成人血管粗、直,若继续进针易穿破血管。当使用 某些小针头如4号、4号半或给血液循环不良的患儿 输液时,往往针进入血管后无回血,若经验不足就 易继续进针,这时血管就易被穿破。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重点掌握的是体会穿刺落空感,当感觉到穿刺 有落空感时,可给近端硅胶加压,有回血或局部无 肿胀就可继续输液。
静脉输液选择血管的技巧
❖ 在抢救时则需争分夺秒,应尽量选择离心脏 较近的大静脉给药。对于要长期输液的患者 则要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从细血管开始,合 理安排。对于那些血管极不好找的患者切忌 用手拍打血管,那样容易使凝血功能不好患 者的针眼再次出血,我们可以让患者的手热 敷或下垂几分钟,也可以借助血压计:按照 常规测血压的方法绑上袖带,充气后很快可 以发现血管暴露出来。
❖ 所以在穿刺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血管特点, 看清血管走向,摸清深浅,而且在进针时宁 浅勿深。对于短期输液的患者可选择有弹性、 粗直的血管,以在光洁、无瘢痕的皮肤处进 针为宜。选择上肢静脉时,尽量选择桡侧血 管,因尺侧神经末梢更丰富,痛觉更强。尽 量选择较平坦的位置,这样固定较好,患者 轻微活动不易外渗。
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
❖ 新排气法中,因注意使莫菲滴管倾斜45°左 右,液体下流时方向有改变,缓解了水流冲 击,不易产生气泡。而将输液器终端过滤器 倒置,减少了气体与滤过膜接触的面积,液 体可完全通过过滤器,杜绝了残留气体的产 生。新的排气方法明显提高了一次性排气的 成功率,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
静脉输液穿刺及固定针头的技巧
❖ 穿刺前应仔细了解血管的特点,看清走向, 摸清深浅和粗细。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 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前传统方法是嘱 患者握紧拳头,但实际操作时,握紧拳头反 而会使血管看不清,并给患者带来紧张。
静脉输液穿刺及固定针头的技巧
❖ 应嘱患者握放松样的空拳较好,穿刺前拉紧 皮肤的传统方法是护士左手大拇指延血管向 下拉紧皮肤,实际情况是,穿刺后左手松开 后,易改变针尖位置,而出现针尖损伤血管 壁的现象。所以,操作者左手拇指握患者手 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最好, 这样可以减少血管滑动使静脉处于相对直线, 左手拇指拉紧拉直所要穿刺的静脉,直接从 静脉上方刺入,见回血以后再稍进一点即可。
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
❖ 过去常规的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内 产生气泡,其原因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 状态时,瓶内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 于瓶内负压加重力的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 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内的液体容 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 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 生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