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素、词和词汇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语素、词的构成

第二章 语素、词的构成

译音词:每个音节都只单纯地记录声音,不单独表意。例如:葡萄、 苜蓿、逻辑、巧克力、罗曼蒂克 拟声词:象声词、摹声词,例如:呼噜、哐啷、嘀咕等等
练习:
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 灿烂 沙发 恍惚 婆娑 铿锵 扑克 涤纶 秋千 踟蹰 拮据 腼腆
双声词:仓促、恍惚、秋千、踟蹰、拮据 叠韵词:灿烂、婆娑、腼腆 音译词:沙发、扑克、涤纶
(二)合成词 1.复合式
(1)联合型(并列型) A、两同义词根并列,可以相互说明,例如:道路、民众、 舍弃 B、两相关词根组合产生新义,例如:骨肉、江山、风浪、 领袖 C、两反义词根组合产生新义,例如:矛盾、开关、得失、 买卖 D、两词根组合后,只有其中一个词根意义起作用,即偏 义并列,例如:国家、窗户、动静、质量
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是构成 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 单独成句。(例如:快!走!)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 (单独做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简而言 之,就是能够进行单独提问或者回答。 例如:王明爱吃葡萄。 •谁爱吃葡萄?(王明) •王明爱吃葡萄吗?(爱) •王明爱吃什么?(葡萄)
• (2)、根据构词的能力
• 成词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与其他语
素组合成词。(人、笔)
•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必须与其他
语素组合成词。(民、恐)
•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 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短语、词、语素。人 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的 结合体,这便是语法单位基本的特点。语素是最 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我们来看下边这个句子: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最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 就成了: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语素和词

语素和词
第四章 词汇
第一节 一﹑语素 1、什么是语素 、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这个定义规定了语素必 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最小、语音、语义。例如: 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最小、语音、语义。例如:“他在实验室 清理蝴蝶标本。 包含十个语素: 清理蝴蝶标本。”包含十个语素:他、在、实、验、室、清、 蝴蝶、 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理、蝴蝶、标、本。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和词
(2)剩余法 就是判别运用替换法检验之后所剩余的语言成分是 否为语素的方法。如果剩下的成分虽不能替换组合成别的语言单位, 但它却有较明显的语义功能,那么该剩余成分是语素,否则就不是语 素。也就是说:如果“AB组合中,只有一个成分能被替代,而且整 个AB组合的意义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成分来表示,那么,AB组合就 不是一个语素。”(肖天柱 张达人《现代汉语语素的确定》信阳师 院学报87、4)
3、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节单纯词 2)多音节单纯词 a. 联绵词 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可拆分的词。可分三种: 双声词:琉璃 恍惚 蟾蜍 伶俐 弥漫 忸怩 蜘蛛 叠韵词:徜徉 蹁跹 唠叨 苗条 妖娆 芍药 腼腆 非双声叠韵的联绵词:牡丹 蝙蝠 鸳鸯 狼狈 蜈蚣 芙蓉 b. 音译词 按外族语词的声音翻译过来的词。 葡萄 逻辑 沙发 西双版纳 摩托 巧克力 c、叠音词 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构成的词。 猩猩 饽饽 孜孜 皑皑 赳赳 水 鱼 跑 高 一 次 这 了
(二)合成词 A、联合式 B、偏正式 C、动宾式 D、补充式 E、主谓式
由两个以上语素组合构成的词。 语言 火车 骨肉 前进 吃力 人口 霜降 窗户
1)复合式:由两个以上词根组合而成的词。 笔直 伤心 国外 自私 哥哥 星星

语素、词和词汇

语素、词和词汇
复合构词和派生构词。 ❖ (2)词缀:表示词的附加意义的语素,只用
于派生构词。
❖ 词根:成词语素与不成词不定位语素 ❖ 词缀:不成词定位语素 ❖ 定位与否,是词根与词缀在外在形式上的区
别,而在语法性质和表意功能上的差异则是 词根与词缀的本质区别所在。
❖补 充
❖ (3)词尾:只表示语法意义,用于构成词的 不同形态变化,但不能构成新词的构形语素。
❖ 生啤、彩蝶、狼蛛、驼峰
❖ 3、进行替换时,要注意替换前后保持意义基 本一致。
❖ 巴士、沙龙、秋千、流连
❖ (三)语素的分类 ❖ 1、根据音节的多少 ❖ (1)单音节语素:国、家、昌、盛 ❖ (2)多音节语素:基本都是音译词 ❖ 白兰地、斯诺克、苏维埃、马拉松 ❖ 阿弥陀佛、布尔什维克、英特纳雄耐尔
❖ 总结:无论实词还是虚词,都有独立的 造句作用,是造句单位。
❖ 4、最小的造句单位(区别于词组)。 ❖ 春天的脚步:名词性偏正词组 ❖ 张开了眼:动宾词组 ❖ 朗润起来了:述补词组 ❖ 一个妄想:数量词组
❖ (二)确定词的方法 ❖ 1、能单说或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语言单位可
能是词,也可能是词组。
❖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 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 红起来了。

—— 朱自清《春》
❖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 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 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 样一个妄想啊。

—— 朱自清《绿》
❖ (一)定义: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 言单位。
的成分,特别是成语和歇后语。
❖ (3)意义由各构成成分融合而成,不是简单 叠加。
❖ (4)作用:用于造句,是造句单位。
❖ (三)专用词组 ❖ 1、专有名称 ❖ (1)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不列颠及北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第一节词汇概说目的要求1、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分类2、掌握语素与汉字、语素与词的关系3、掌握词与词组、词与词汇的区别一、词汇学的分科与研究对象(一)词汇学的分科词汇学是以词和词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科。

可分为普通词汇学与具体语言词汇学两大类。

1、普通词汇学又称一般词汇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以多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2、具体语言词汇学又称个别语言词汇学,以一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

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划分,又分为历史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与描写词汇学等。

(1)历时词汇学主要研究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的演变规律。

比如汉语词汇史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在上古、中古、近古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

而上古词汇史则研究汉语词汇在殷商、先秦、两汉时期的演变规律,一般以文献记载的材料或所发掘的相关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词汇学主要是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中的词汇问题。

比如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则侧重于考察不同词汇词语间的共源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3)描写词汇学是研究语言词汇在一定阶段,一般指现阶段的特点。

(二)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的性质,词的造词与构词,词义的类型,词义的特征,词义的类聚,词义的发展,词汇的构成与演变等。

二、语素、词、词汇(一)语素(morepheme)1.什么是语素1.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2特点:(1)有声音:好/人(2)有意义:蝴蝶玻璃新加坡麦当劳(3)最小:桌子(2个语素)巧克力(1个语素)(4)功能是构词:好:好看/好吃;人:人民/人情2.语素的分类2.1按语音形式划分(1)单音语素:手灯/走观/红绿/男女/一千/条个/吗的(2)多音语素:乌鲁木齐新加坡香港(源自莞香装运地/源自海盗香姑的名字)2.2按语言功能划分(1)成词语素指可以独立成词的语素,也叫自由语素。

现代汉语词汇(精)

现代汉语词汇(精)
吃不消、来得及、土里土气 (派生词)
CF:吃不完、来得晚(词组)
定位语素的意义问题: 1.定位语素一般由实语素虚化而来。
桌子:虚 子
棋子:实
2.有些定位语素仍带有一些词汇意义。 阿姨——姨妈(阿:亲热色彩) 绿化、非正式、超音速 3.常具有类化作用。 净化、想头、作者、面子
P.S.重叠式(复合词): 哥哥(重叠式;复合词) 奶奶(叠音;单纯词)
音译 借音 音义双关
音译+表意成分 外来词
借形 日语借形词 受汉语融化
怎样吸收 规范化原则 仿译词
学科术语
专门术语
全民性,有些具有国际性
社会
行话(社会方言词语)
习惯语 行业语
超地域性,但非全民性
习惯语:一般为单义
比较 一般词语:一般为多义
二者联系:“推广用法”
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
普遍使用 词汇规范化原则 社会需要
语法性质 虚语素(语法意义):初、子
能独立成词
自由语素 实语素
不定位
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不自由语素
不定位
位置
定位
根据是否自由、是否定位:
自由
定位
不自由
不定位
可以分为三类:
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自由:可独立成词)
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不自由:不能独立成词)
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
语素与词根、词缀 共同点:都是构词单位,只是说法不同 不同点:着眼点不同
现代汉语
词汇
南昌大学中文系徐阳春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词的等价物的集合体 等价物——固定词组,也叫熟语或固 定结构
定义 邢福义:语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 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一种语言:英语词汇 一种方言:北方方言词汇

如何区别语素

如何区别语素

如何区别语素、词、短语、句子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一般来所意义分为两种: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做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做语法意义。

例如在句子: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最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他、坐、在、沙发、里、看、书这七个语素,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它们就是一个个的语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沙发”只是一个语素,是英文sofa的译音,表达一个意义,所以不能再切分。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最小、不能再分割了;另一个是有意义。

词由语素构成,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指的是能够单说或单用,例如:他又来送信了。

这个句子中“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即单独回答问题,可以单独作句法成分,作主语、宾语等,余下的“又”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了”能够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单用,也是词。

这样就能够区别词和语素,所以句子中的成词语素只要不与别的语素组词,便都是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词。

“最小的”是指词是不能扩展的,即不能在词的中间插入别的成分,即使是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是不能分开的,例如:新娘、信件、山水、土地等。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它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但和词不同的是短语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离的,短语的结合程度比较松,短语中间往往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说话、唱歌、新书等都是短语,我们可以把他们扩展为“说谎话、唱国歌、新的书”,而词一般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了。

例如“开关”作为一种电器的名称,是一个词,在“我买了一个开关”这个句子里,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如果分开,例如“这种装置开关都很自由”,在这里“开、关”就成了表示动作的词,与合在一起表示物件的意义就不同了。

回顾词的定义,它用能否“独立运用”来把词和语素区分开来,用是不是最小的来把词和短语区分开来,所以我们在区分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即把“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把小于词的语素和大于词的短语这两种语言单位和词区分开来。

汉语言文学-词汇+句法(南开)

汉语言文学-词汇+句法(南开)

(二)同义词的差别 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1)词义的范围不同:家属——家族 (2)词义的轻重不同:优良-优秀-优异 爱惜—— 珍惜 失望——绝望 希望——盼望 (3)集体与个体不同:布匹—布 车辆—车 (4)搭配对象不同:“整顿”经常跟表示抽象事物 的词搭配(秩序、关系),“整理”经常跟表示 具体事物的词搭配(柜子、房间)
(二)合成词 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 1.复合式 (1)联合型(也称并列式)指由两个意义 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 而成。如: 寒冷、美好、道路、改革 开关、领袖、骨肉 (产生新意) 国家、质量、人物、忘记(偏义) 从构成的语素的类型看,语素的性质是相
(2)偏正型指前一个词根修饰、限制后一个词根。
2.基本词汇的特点: 稳固性 全民性 能产性
3.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成员主要是以下几类:
表示自然现象、普通动植物等的:天、地、水、花、草…… 表示事物现象基本性质的:高、大、红、白、长、短…… 表示基本活动行为的:看、走、生、死、笑、想…… 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的:一、二、十、百、千、加、减…… 表示时令和方位的:年、月、日、东、西、南、北、左…… 表示亲属关系和指代词:父、母、儿、女、兄、弟、 这…… 表示必要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犁、锄、刀、牛、狗 …… 表示程度、范围、关联、语气的:就、很、都、把、和、吗 4.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请判断下列语言单位是词还是短语: 铁路 铁门 眼热 手热 热心 冰箱 说明 说清 骨肉 血肉 头疼 马车 矛盾 扩大 放大
5.使用扩展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插入成分必须是一个语言单位。如: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2)扩展格式与原格式必须同构。如: 马车→*马拉车 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不足之处,扩展 法也不例外,它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为词既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词汇学之 字、语素、词

词汇学之 字、语素、词
专门指形体的时候,最好管它叫“汉字”。专门指声音的时候,最好管它叫“音节”。专门指音义结合体的时候,最好管它叫“语素”,因而汉字、音节、语素形成三位一体,当然,这只是适用于汉语。
2、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丁邦新译,第三章“词跟语位”(《赵元任全集》第1卷,p.290-291):咱们用英文说或写英文中的单位时,都会讲到word,但并不是每一个语言都有一种单位跟英语里word的功用大体一样(更谈不上完全一样)。中文句子中,有一种小单位“词”跟英文里的word相同的地方很多,而不同的地方极少,用起来不至于有严重误解的危险。
3.1.2中文的语位:单音节性
跟“字”最相近的语言学上的单位是语位(morpheme),也就是一个语言里头有意义的最小单位。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管中文叫单音节语言(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意义的语言),而事实上中文也差不多是单音节语言的原因。所谓单音节神话(monosyllabic myth)其实是有关中国的种种神话里最真实的一个。
“字”的这个名称(这样说是因为我希望先避免把word这个词用于汉语)将和word这个词在英语中的角色相对。也就是说,在说英语的人谈到word的大多数场合,说汉语的人说到的是“字”。这样说,绝不意味着“字”的结构特性与英语的word相同,甚至连近于相同也谈不上。
为什么非要在汉语里找出其他语言中存在的实体呢?更有成效的进一步研究应该是确定介乎音节词和句子之间的那级单位是什么类型的。至于把这些类型的单位叫做什么,应该是其次考虑的问题。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法的词和词汇的词”(《吕叔湘文集》第二卷p.481)
高射炮高射机关枪袖珍英汉词典大型彩色纪录片同步稳相回旋加速器多弹头分导重入大气运载工具
比如说高射不是词,高射炮才是一个词,孤立起来看这个例子,说得通,但是高射机关枪呢?值得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双音节语素: ❖ 联绵词:秋千、荒唐、辗转、珊瑚 ❖ 译音词:葡萄、佛陀、沙发、卢布 ❖ 叠音词:猩猩、狒狒、蝈蝈、潺潺
❖ 2、根据构词的能力 ❖ (1)成词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与其他
语素组合成词。 ❖ (2)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必须与其
他语素组合成词。
❖ a:人、学、脚、冷、玫瑰、吉他、苏维埃 ❖ b:人民、学习、国脚、寒冷、玫瑰花、吉他
❖ (3)机构名:中原工学院、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
❖ (4)活动名: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女 子冰壶锦标赛
❖ (5)作品名:《三国演义》、《渴望》、 《蝴蝶夫人》、《渔舟唱晚》
❖ 2、行业语 ❖ 高速公路、胶版印刷、数码摄影、民事诉讼
❖ 3、术语 ❖ 一元一次不等式、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 大韩民国—韩国 ❖ 世界锦标赛——世锦赛 ❖ 人民代表大会——人大 ❖ 南京师范大学——南师大 ❖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
❖ (2)共戴式:省减并列的几个成分中的相同 语素形成缩略语
❖ 中年、老年——中老年 ❖ 中医、西医——中西医 ❖ 出境、入境——出入境 ❖ 高档、中档、低档——高中低档
❖ (三)词与语素的区别(能否独立运用) ❖ 1、词与语素都是音义结合体,但词可以独立
用于造句,语素必须成词之后,才可用于造 句。 ❖ 2、词是造句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
❖ 注意:词与语素的中间状态 ❖ 1、专业用语与一般用语 ❖ 叶、金、石 ❖ 2、文言格式、固定词组与普通用法 ❖ 民贵君轻 身体力行 你一言、我一语
❖ 中国、美国——中美 ❖ 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农林
牧副渔 ❖ 文学、历史、哲学——文史哲
❖ (3)标数式:以标数概括的方式形成缩略语 ❖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 ❖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 ❖ 宫、商、角、徵、羽——五音 ❖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
❖ 1、有一定的意义。 ❖ (1)实词:有实在的词汇意义。 ❖ 盼望、东风、春天
❖ (2)虚词:有语法意义。 ❖ a、表示词、词组、分句之间的句法关系。 ❖ 春天的脚步:结构助词,修饰关系。 ❖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连词,修饰关系。
❖ b、表示一定的语气。 ❖ 那醉人的绿呀 ❖ 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啊
是一个语素。 ❖ 啤酒、蝴蝶、蜘蛛、骆驼、琵琶
❖ 用替代法分析下列各词是一个语素,还 是两个语素。
❖ 生啤、彩蝶、狼蛛、驼峰
❖ 3、进行替换时,要注意替换前后保持意义基 本一致。
❖ 巴士、沙龙、秋千、流连
❖ (三)语素的分类 ❖ 1、根据音节的多少 ❖ (1)单音节语素:国、家、昌、盛 ❖ (2)多音节语素:基本都是音译词 ❖ 白兰地、斯诺克、苏维埃、马拉松 ❖ 阿弥陀佛、布尔什维克、英特纳雄耐尔
❖ (2)定位语素:位置固定,与别的语素组合 成词时,只能在前,或只能在后。
❖ 定位语素都是不成词语素,亦称词缀。
❖ a、位置在前(前缀) ❖ 阿:阿姨、阿爸、阿花 ❖ 老:老师、老鼠、老鹰
❖ b、位置在后(后缀) ❖ 头:石头、念头 ❖ 子:桌子、面子
❖ 4、根据语法性质和表意功能的不同 ❖ (1)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用于
❖ (2)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 棉:这是棉大衣。(定语) ❖ 金:这是金戒指。(定语)
❖ 副词:一般不能单用,但可充当状语。 ❖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 (3)有独立的语法作用。 ❖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不能单说,也不
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但在句子中都有一定 的语法作用。
❖ 的、而、但、呀、啊、着、了
❖ 三、词汇
❖ 斯大林:“语言中所有的词共同构成所谓语 言的词汇。”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
❖ 拿词汇本身来说,它还不是语言。它好比是 语言的建筑材料。建筑业中的建筑材料并不 就是房屋,虽然没有建筑材料就不可能建成 房屋。同样,语言的词汇也不就是语言,虽 然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但 是当语言的词汇受着语言语法的支配的时候, 就会获得极大的意义。
复合构词和派生构词。 ❖ (2)词缀:表示词的附加意义的语素,只用
于派生构词。
❖ 词根:成词语素与不成词不定位语素 ❖ 词缀:不成词定位语素 ❖ 定位与否,是词根与词缀在外在形式上的区
别,而在语法性质和表意功能上的差异则是 词根与词缀的本质区别所在。
❖补 充
❖ (3)词尾:只表示语法意义,用于构成词的 不同形态变化,但不能构成新词的构形语素。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氧化还原反应 ❖ 浪漫主义、十二平均律、剩余价值、级差地
租、日尔曼元音大转移、格里姆定律、维尔 纳定律
❖ 4、专有名称词组与其他词组的缩略形式 ❖ (1)提取式:提取原词组中的几个部分形成
缩略语 ❖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 ❖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
❖ 总结:判断一个语素究竟是不是成词语素, 原则上应以现代汉语口语和一般书面语的普 通用法为根据。
❖ (四)词与词组的区别(是否最小独用)
❖ 1、意义上:意义简单叠加的是词组,意义融 合的是词。
❖ 骨肉——血肉
红军—红茶—红布
❖ 打场——打虎
山药—中药—苦药
❖ 2、语音上:能否在内部停顿。可以在内部停 顿的是词组,不能在内部停顿的是词。
用相当于词的词组。包括专用词组与熟语两 类。
❖ (1)专用词组:专有名称、行业语、术语
❖ (2)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 a、成语:未雨绸缪、众志成城、七上八下 ❖ b、惯用语:上西天、炒冷饭、皮笑肉不笑 ❖ c、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 2、固定词组的特点 ❖ (1)构成成分:由词构成。 ❖ 皮笑肉不笑、炒冷饭 ❖ (2)结构固定,一般不能随意拆开或添加别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
❖ (一)词汇 ❖ 1、定义(语言学):一种语言(或方言)里
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 和。
❖ (1)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词汇 ❖ 汉语词汇、英语词汇、藏语词汇 ❖ 汉语北方方言词汇、汉语吴方言词汇、英语
伦敦方言词汇、英语利物浦方言词汇、藏语 卫藏方言词汇、藏语安多方言词汇
的成分,特别是成语和歇后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意义由各构成成分融合而成,不是简单 叠加。
❖ (4)作用:用于造句,是造句单位。
❖ (三)专用词组 ❖ 1、专有名称 ❖ (1)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不列颠及北
爱尔兰联合王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 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 ❖ (2)地名: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2、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 (1)有固定的音节。 ❖ (2)词的内部不能有语音停顿。 ❖ 东西(物件)——东/西(东边和西边) ❖ 蛇头(将人偷渡出境的罪犯)——蛇/头(蛇
的头)
❖ 3、能够独立运用(区别于语素) ❖ (1)能够单说,或单独回答问题。 ❖ 那是什么?——太阳。 ❖ 你喜欢春天还是夏天?——春天。 ❖ 那个地方近不近?——近。 ❖ 是!明白!不!
❖ 们:我们、你们、同志们、孩子们 ❖ books says slowest reading walked ❖ slower—reader waiters
❖ 词根与词缀都用于构词,是构词语素,统称 为词干。词尾只能用于改变词的形态,不能 构成新词,称为变词语素。
❖ 二、词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近了。
❖ (2)特定范围的词汇 ❖ 地位、作用: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 语体色彩:口语词汇、书面语词汇 ❖ 来源:外来词汇、固有词汇
❖ 2、“词汇”的其他所指 ❖ (1)一个人所掌握的词与固定词组的总和。 ❖ 郭沫若的词汇、鲁迅的词汇、莎士比亚的词

❖ (2)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与固定 词组的总和。
❖ 兄弟——兄/弟
长短——长/短
❖ 3、结构上:能否扩展。结合不紧密,可以扩 展,且不改变意义的是词组。结合紧密,不 可随意扩展或添加别的成分的是词。
❖ 眼红:他得了眼病,眼红了。

他看到别人找到好工作就眼红。
❖ 吃饱——吃得饱,吃不饱(词组)
❖ 抓住——抓得住,抓不住(词组)
❖ 提高、改善、改进、说明、推广(词)
的音节,这些只是语音单位,不是语言符号。
❖ 4、语素的功用是构成词,是词的建筑材料。 ❖ 现代:现、代 ❖ 汉语:汉、语 ❖ 咖啡糖:咖啡、糖 ❖ 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公、园
❖ (二)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 ❖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确定一个双音节
词是一个还是两个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
❖ 1、能进行双向替换,是两个语素。 ❖ 现代、汉语 ❖ 2、只能进行单向替换,或不能进行替换,则
手、苏维埃政权 ❖ c:民、习、足、寒 ❖ d:阿、老、头、子
❖ 3、根据构词时位置是否固定 ❖ (1)不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与别的语素
组合成词时,可在前,亦可在后。
❖ a、理论上,所有的成词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
❖ b、不成词不定位语素: ❖ 民:人民、民族 ❖ 习:学习、习字 ❖ 足:双足、足球 ❖ 寒:心寒、寒假
第四章 词汇
❖第一节 语素、词和词汇
❖ 一、语素 ❖ (一)定义: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 现、代、汉、语 ❖ 的、呢、和、在 ❖ 秋千、荒唐、琵琶、玫瑰 ❖ 咖啡、石榴、巧克力、布宜诺斯艾利斯
❖ 1、语素是音义结合体,因而是语言符号,是 最小的语言符号。
❖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表意单位。 ❖ 3、语素如果再分,只能得到音素或没有意义
❖ 2、用扩展法进行检验。 ❖ 能扩展,且不改变基本意义的是词组;不能
扩展,或扩展后意义发生根本变化的是词。
❖ 海浪——海带 山高——山峰 ❖ 生肉——生姜 白纸——白菜 ❖ 金表——金星 马头——马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