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复习
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精)

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一、台湾的历史: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②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
③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④1683年,清军入台湾,1684年,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在台湾设行省。
⑤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台湾给日本。
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⑦1949年,蒋介石战败后,逃到台湾。
(现在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后者却是历史遗留问题,即殖民问题。
二、台湾的现代: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用和平统一方式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尽快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关系打破了38年的隔绝状态.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4、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5、1993年,“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将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科技达成共识6、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7、2005年,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三、练习题1、为加强统治,内地曾在台湾设置的机构有哪些?2、清朝针对台湾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3、在历史上,台湾曾被哪些国家占领过?什么时候被谁收复?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却多次形成台湾问题。
台湾在近代史上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5、为了促进两岸交往,海峡两岸各成立了什么民间团体,“汪辜会谈”是哪一年?“汪辜”各是谁,“九二共识”是什么?6、近年来,海峡两岸交往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什么认识?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是什么?7、、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①一国两制②和平统一③与国际社会合作④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8、、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①岛内一部分“台独”势力活动猖獗②美国干涉中国内政③大陆与台湾经济的巨大差距④日本插手台湾事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清末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诗中写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ān,形容泪流。
毛概第十二章 复习题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单项选择题1.台湾问题是( D )A、中日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B、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2、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A )A、中国的内政问题B、海峡两岸问题C、经济问题D、历史问题3.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 B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4.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 D )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B、“汪辜会谈纪要”C、《告台湾同胞书》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5.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 C )A、1979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6.“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7.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 C )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B、台、港、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D、特别行政区没有国防和外交权8、实行“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是( D )A.用社会主义制度吃掉资本主义制度B.用资本主义制度吃掉社会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互相融合D.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手段9.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寄希望于( C )A、国际社会B、台湾当局C、台湾人民D、综合国力的增强1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 B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港澳台问题11、“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取得成功是在( A )A.香港问题上B.澳门问题上C.台湾问题上 D .西藏问题上12、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 A )A、1984年12月19日B、1987年4月13日C、1990年4月4日D、1993年3月31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 ( C )A、1990年7月1日B、1993年3月13日C、1997年7月1日D、1999年12月30日14.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在( D )A、1993年3月31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5月10日D、1999年12月20日15.1995年,江泽民发表的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B )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D、《告台湾同胞书》16.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17.《反国家分裂法》通过的时间是( C )A.2000年10月 B、2003年3月 C、2005年3月 D、2006年4月二、多项选择题1、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 AB )A.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B.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地遗留问题C.都是内政问题D.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2、台湾问题是( ABC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的内政问题C.中美关系最大的障碍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3、两岸直接“三通”是指( ABD )A、直接发展贸易,互通有无B、直接发展邮政C、直接通过对话D、直接通航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CDE )A.独立的外交权B.独立的防务权C.立法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E.行政管理权5.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 CD )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外交权D、国防权6.在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BCD )A、对话和谈判B、“一国两府”C、“台湾独立”D、“两个中国”7.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CD )A.用武力方式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C.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D.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使用武力8.新世纪党的三大任务是( ABC )A.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9.2005年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意见是( ABCD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绝不妥协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三专题复习:台湾问题(上)

授课人:马丹
一、台湾概况
1、地理概况:
(1)位于祖国东南海疆 (2)三组岛屿组成: 台湾岛 澎湖列岛 钓鱼岛群岛
2、人文概况:
3、台湾名称的由来
战国:岛夷 隋、唐: 流求 三国:夷洲 元朝: 琉球 基隆 台元
明、清:北部:鸡笼 南部:大元 大湾
台湾
4、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1)古代史 ①元朝:设澎湖巡检司 ②明朝: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清朝: ① 清末: 1885年设台湾省 (1895年割让给日本) ②民国: 1945年台湾光复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1945年台湾光复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1、内因: 国民党发动反共、
反人民的内战的结果 2、外因: 美国粗暴干涉中 国内政的结果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3、读材料:《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 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於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 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三国”指哪三个国家?
(2)日本自1914年起在中国窃取了哪些土地?
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教案: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问题【知识链接】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年的历史,其中分裂时间仅700年左右。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大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分裂只是短暂的、相对的、次要的,统一是主要的趋势。
1.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
中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助,发展经济,共同振兴中华。
中国的统一,不仅有利于中国本身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割据,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奠定了中华大国的基础,使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他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使商品贸易便利进行。
奠定了我们《56个民族一个家》的基业。
3.元朝统一全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的时期。
4.新疆问题:(1)两汉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2)唐朝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3)清代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4)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疆的建设。
兰新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
(5)不和谐音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突”势力为实现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新疆成为当前我国反恐的主战场,我国政府正严厉打击恐怖主义,以维护我国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4.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隋唐时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及唐蕃会盟。
(2)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元设宣政院管宗教事务、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行政区。
九年级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台湾问题

骨肉亲情,血浓于水——九年级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台湾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台湾问题”为载体,进行政、史综合复习,使学生形成对台湾问题的整体认识。
同时,以“台湾问题”为中心整合教材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考政治测试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提问与讨论相结合,讲解与练习相结合,注重知识迁移训练,磨合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兴趣和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党和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及其正确性[教学难点]对“台湾问题”的正确认识,解决此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及青少年学生对“台湾问题”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作为[教学方法]依托多媒体平台,启发、讨论,讲练相结合[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复习〉(课件显示)“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师:“国有殇”是指什么?(学生回答)师:台湾隔海峡与祖国大陆的分离,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课题。
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台湾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
“台湾问题”专题复习(板书)〈知识整合〉(课件显示)材料一:2000年,台湾当局新领导人陈水扁纠集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台独”活动。
他不断鼓噪为“台湾正名”“去中国化”,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强行撕裂台湾社会,恶意扭曲台湾民意,肆意煽动仇视大陆、“对抗中国”,公然提出通过“制宪”走向“台独”,将两岸关系推到了极其危险的边缘。
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不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这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衅,是在走向“台独”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
台湾问题的复习

台湾问题的复习台湾问题的复习1、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方针。
基本原则是“一个中国”;立场是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何重大意义?答:以法制“独”,落实了依法治国的精神,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反“台独”斗争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分);利于维护维护台海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1分);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1分);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1分)等。
3、例举台独活动:陈水扁进行公投立宪、“台湾正名”、去中国化运动等台独活动的实质: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4、例举维护统一的积极活动:台商包机、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连战破冰之旅、宋楚瑜搭桥之行等5、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利条件:①有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②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成功经验。
③有中国共产党的的正确领导。
④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⑤有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和的支持。
⑥有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要答出三点就可以)不利因素:①外国势力的干涉。
②“台独”分裂势力的存在。
6、台独“公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分裂祖国,不得人心,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实事已经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识7、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两岸各方应该怎么办?答:国家:①坚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台湾独立”“一中一台”。
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努力,尽量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③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
④发展是硬道理,要紧紧抓住发展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中考政治台湾问题

• 台湾两次回归祖国,跨越了两部历史,第一部是 古代史,第二部是近代史。第三部历史即将打开 ,问: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隔海对峙的因素有 • ①国民党军退败台湾时得到美国的支持阻止了人 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国民党军在台湾施行暴政, 颁布了“戒严令” ③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分裂台湾 ④岛内民进党大力鼓吹“台独”,岛内领导人李 登辉和陈水扁上台后积极从事“台独”活动 ⑤美 国、欧盟等国家在其背后支持台湾,如售卖武器 等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②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③表明两岸完成了统一 ④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 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 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 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 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当堂训练
1 、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党和政 府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中一台,两岸分治” C、“不统不独,维护现状” D、“一国两府,对等竞争” 2、 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 史性的变化是在( D) A、1976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87年 3 、舞剧《薪传》的演艺家来自于( C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法国
•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陆赠送台湾大 熊猫的乳名揭晓——“团团”、“圆圆”, 这一乳名寄托了中华民族早盼祖国统一的 愿望,为实现“团团圆圆”这一良好愿望 ,我们应 • ①坚持与邻为善的外交政策 ②寄希望国共 再次合作 ③努力维护海峡两岸的稳定 ④ 积极推动两岸人民交往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③④
台湾问题复习要点

台湾问题复习要点一、台湾的历史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吴国的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3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一次分离与回归。
○4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
)○6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美国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三次分离。
)2、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1)1624——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2)1895———1945(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
)(3)1949年———今(国民党败逃台湾,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台湾的前两次分离与第三次分离有什么本质区别?○1前两次分离是由于外国侵略、民族矛盾造成的,是涉及主权的外交问题。
○2第三次分离是由于国内阶级矛盾造成的,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4、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1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台湾归还给中国。
○2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3当今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基本原则和立场: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什么情况下可以动武?○1如果台独分子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件。
○2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4、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和则两利,战则两伤)○1实践依据:港澳的成功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可行的、科学的。
○2现实意义: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问题的复习
1、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方针。
基本原则是“一个中国”;立场是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何重大意义?
答:以法制“独”,落实了依法治国的精神,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反“台独”斗争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分);利于维护维护台海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1分);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1分);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1分)等。
3、例举台独活动:
陈水扁进行公投立宪、“台湾正名”、去中国化运动等
台独活动的实质: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4、例举维护统一的积极活动:
台商包机、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连战破冰之旅、宋楚瑜搭桥之行等
5、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有利条件:①有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②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成功经验。
③有中国共产党的的正确领导。
④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⑤有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和的支持。
⑥有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要答出三点就可以)
不利因素:①外国势力的干涉。
②“台独”分裂势力的存在。
6、台独“公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分裂祖国,不得人心,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实事已经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识7、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两岸各方应该怎么办?
答:国家:①坚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台湾独立”“一中一台”。
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努力,尽量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③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
④发展是硬道
理,要紧紧抓住发展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⑤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争取早日实现统一。
两岸民众: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使向往和平的民愿形成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暖流,尽快消融海峡之间的“坚冰”
台湾执政当局:应该正视民愿,尽快回到顺应潮流的轨道上来,以尊重与实现民愿为己任,切实推动两岸和平对话的进程。
8、青少年(你打算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点什么?):
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行为;拥军优属活动;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
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言论和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9、你认为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因为实行“一国两制”,既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有利于台湾的稳定与繁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更是符合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0、为什么要坚决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为什么我们绝不容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祖国的完全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公民的神圣职责。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台湾当局蓄意利用“公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分裂国家的活动,是与广大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共同心愿完全背道而驰的,严重破坏两岸关系,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为什么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为还有外国干涉势力和分裂主义存在。
祖国的完全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民族的根本利益,如果我们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只能使他们更加嚣张,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
11、对台湾当局企图利用"公投"分裂祖国的活动,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
答:①台湾当局蓄意利用"公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分裂国家的活动,是与广大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共同心愿完全背道而驰的,严重破坏两岸关系,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十分可耻的,
是必定要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谴责,必定要失败。
②其危害表现在:A、危害台湾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B、破坏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给国际反华势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可乘之机,影响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C、危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③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12、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义务,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3)我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反对外国干涉台湾问题.
(5)积极发展两岸关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6)我们党和政府有能
力解决台湾问题,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中国的完全统一,任何分裂
祖国的图谋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是注定要失败的(7)青少年要把个人的前途于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防意识,勇于承担保卫祖国的重任.
13、美干涉我台湾问题,谈谈你对美国政府上述行为的认识?
美国这一行径,干涉中国内政、威胁中国安全,是从容和支持台独的表现,不利于中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了;同时它也是霸权主义的表现,霸权主义不得人心,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它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反对,是注定要失败的。
14、两岸同胞的愿望有:
希望两岸和平、民族振兴、国家统一、人民幸福、发展经济、合作交流、共同繁荣、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了解互信、促进两岸往来、早日实现“三通”、坚持“九二共识”、共谋台海稳定、坚决反对“台独”
15、为使炎黄子孙不忘本,你希望在两岸之间搭起一座什么样的“桥”?
搭起一座连心之桥、互信之桥、沟通之桥、经贸合作之桥、文化交流之桥、亲人往来之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