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认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践与认识的课件ppt课件ppt

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
演绎
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分别加以研究,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属性加以整合,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将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
综合
分析
实践与认识的应用
05
实践与认识的指导作用
实践与认识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践,人们可以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认识也具有指导作用,人们通过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正确的认识,指导生产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等方式,直接接触和感知事物,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通过感官获得感性认识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推理等方式,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
通过思维加工获得理性认识
认识的方法论
04
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即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归纳
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往复
实践的类型与特点
02
生产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包括物质生产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
特点
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
作用
科学实验是人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的一种实践活动。
在社会生活中,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不断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例如,在个人成长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社会治理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形成科学的政策和制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科学研究中,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例如,在物理学中,通过实验和观察不断验证和发展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等理论;在生物学中,通过实验和观察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和演化规律。
演绎
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分别加以研究,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属性加以整合,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将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
综合
分析
实践与认识的应用
05
实践与认识的指导作用
实践与认识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践,人们可以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认识也具有指导作用,人们通过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正确的认识,指导生产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等方式,直接接触和感知事物,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通过感官获得感性认识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推理等方式,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
通过思维加工获得理性认识
认识的方法论
04
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即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归纳
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往复
实践的类型与特点
02
生产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包括物质生产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
特点
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
作用
科学实验是人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的一种实践活动。
在社会生活中,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不断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例如,在个人成长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社会治理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形成科学的政策和制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科学研究中,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例如,在物理学中,通过实验和观察不断验证和发展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等理论;在生物学中,通过实验和观察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和演化规律。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pt课件

点击输入标题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于2016年10 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是为了更好地掌握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 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 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点和击试输验入。标题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 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 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 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 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对于我 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重要意义。
表现
01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02 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 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 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 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
牛顿坐在自己家的花园中,一个苹果落下来砸 到他的头上,他忽然灵感乍现,想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又进一步发展他的想法.他比较了掉落中的苹 果与掉落中的月亮,后来牛顿了解到,如果月亮没有 朝著地球掉落的话,它将会做直线运动,最后则会脱 离绕地轨道,所以他认为月亮正绕著地球而掉落
《斜塔上的实验》记叙了著名的物 理学家伽利略在所有人反对的情况下, 在比萨斜塔上作了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 抛下的实验,小球同时到达地面,推翻 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小结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 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 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 识
实践在认识中的
实践的需求推动认识的产生 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 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 和理论创新
《实践和认识》PPT课件

二、认识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
1、认识主 • 体与客体 • •
•
特点: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
主体
分类:个人、集体和社会
特点: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客体
分类: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以及价 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 2、主体与客 • 体的关系 • •
• 辨析:实用主义者主张“有用就是真理”。 • 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 • 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它的错误 在于把真理的作用与真理之为真理的根据 混为一谈;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 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把真理看成是因人 而异的,混淆真理与错误的区别和界限。
•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 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反映,包含有不能被推翻的客观的内容,都和错 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 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 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的物 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一 定的限度,也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真 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过程、方面的正确 反映,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其二,任何真理对特 定对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一定程 度、层次的近似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 • • • • • •
(05年)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基本形式有 A、感觉、知觉、概念 B、感觉、知觉、表象 C、概念、判断、推理 D、知觉、表象、推理 (06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本质 C、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 (08单选题)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 误理论,一种是经验论,另一种是 • A 唯理论 B 庸俗进化论 C 激变论 D庸 俗唯物论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ppt课件

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29
追求真理比占
有真理更宝贵
德
国
诗
人
莱 辛
真理与谬误相
对立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30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思考:为什么认识会有反复性?
原因
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 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 往要经过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31
⑴、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已适用的条件 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 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
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 会变成谬误。
26
【提示】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 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
(2)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真理 是什 么?
真理的含义?(与认识的关系?)
客观的(绝对性) 真理的特征 具体的有条件
的(相对性)
和发 展真 理
追求真 理是一 个过程
认识具有 反复(原 因)
认识是一个从实 践到认识、从认 方 识到实践的多次 法
(为什么) 认识具无 反复的波浪式前 论
限性(原 进或螺旋式上升 要
因)
的过程
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
变革社会的实践
5、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
科学实验活动
4
竹外桃花三两支,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镜头中的实诗践句是表认明识了的什来么源哲学道理?
5
29
追求真理比占
有真理更宝贵
德
国
诗
人
莱 辛
真理与谬误相
对立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30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思考:为什么认识会有反复性?
原因
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 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 往要经过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31
⑴、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已适用的条件 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 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
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 会变成谬误。
26
【提示】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 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
(2)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真理 是什 么?
真理的含义?(与认识的关系?)
客观的(绝对性) 真理的特征 具体的有条件
的(相对性)
和发 展真 理
追求真 理是一 个过程
认识具有 反复(原 因)
认识是一个从实 践到认识、从认 方 识到实践的多次 法
(为什么) 认识具无 反复的波浪式前 论
限性(原 进或螺旋式上升 要
因)
的过程
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
变革社会的实践
5、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
科学实验活动
4
竹外桃花三两支,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镜头中的实诗践句是表认明识了的什来么源哲学道理?
5
【高中政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pt精品课件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 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小结:
1、掌握一个基本原理:实践对认识起 决定作用 2、了解一对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 关系 决定 实践 认识
反作用
3、注意两个易混问题:认识的来源与 获得的途径;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 的目的
13
认 识 从 哪 里 来 ?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不能 一切真知都 来源于实践
巩固练习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 是 (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1
22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PT课件2

学以致用
1、“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 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告诉我 们 ( D) A、知识源于实践,高于实践 B、知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动力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 实践
2、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中医药 是我国的瑰宝,面临着萎缩和异化,陷入 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传承性是中医的重要 特征,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中医的生命 在于临床表明( ) C
人类认识、研究人体病毒的目的 是什么呢?
认识的过程: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实践
感性 认识
理性 认识
再实践
认识的根 本目的
再认识
实现认识根 本任务
结论(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他的话经不起实 践的检验!!
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
我的盾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透!
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从 而 推 动 认 识 的 发 展 。
利用显微镜发现人体病毒
谁来推动认识的发展?
( 1 )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 从 而 推 动 认 识 的 发 展 。
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 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了认识的 发展。
结论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实践
决 定
认识
辩 反 证 作 统 用 一 关 系
①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 点,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 指导作用 ②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 方法论 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 主义的理论和思想僵化的 思想 ③反对否定认识反作用的 形而上学;反对否定实践 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二)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参考答案:
答: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 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 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②这一要求体现了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对 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 ③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 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与认识ppt课件ppt课件

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的方向 错误,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错误的认识会误导人们的行动 ,使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
错误的认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和损失,阻碍实践的进步和发 展。
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 的正确认识,能够为实践提供科
学的指导和支持。
科学理论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使实践更加科学和合理。
社会发展的实践与认识
社会发展的实践
社会发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在实践中,我 们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社会进步。例如,推动经 济发展、加强教育改革、促进文化交流等都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发展实践。
社会发展的认识
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需要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需要了解社会发展的规 律和趋势,以及采取社会发展行动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认识到社会发展的重要 性,才能更好地采取行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审视和修正。
03
CHAPTER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 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 发展,提高实践的效 率和效果。
正确的认识能够激发 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推动实践不断创 新和发展。
正确的认识能够揭示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使实践更加科学和合 理。
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CHAPTER
实践与认识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医疗、金融、教育等。这些技术 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认识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课件

第4页/共19页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在本质上是以实践 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 第一,唯心主义和唯物 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 回答。 第二,旧唯物主义对认 识本质的回答。 第三,辨证唯物主义对 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 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 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 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 用于反应论考察认识的 发展过程。
第7页/共19页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第一,是指真理内 容是客观的。 第二,是指真理的检验标准 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
第5页/共19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 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 至无穷,而实践和 认识之每循环的内 容,都比较地进到 了高一级的程度。
发明家爱迪生, 试验了1600多种 材料,经历了 8000多次的失败, 才找到了合适的 电灯灯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6页/共19页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如 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第9页/共19页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因而 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寻找,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 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认识的对象, 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与其符合。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是能够 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观
人应该怎样存在更有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如何看待社会历史
第六课 探求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最近坊间流传这样一 种说法:碳酸饮料可 以延长花期!
•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 大家的广泛关注,也 许就连碳酸饮料的发 明者也想不到自己的 发明还有这样的功效 ……
• 碳酸饮料(Sodas)的生产始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 最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的。 • 1772年英国人普里司特莱(Priestley)发明了制造碳酸
生产工具、技术手段
人们
碳酸饮料
低卡碳酸
饮料
辩证法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 碳酸饮料的前身是天然矿泉水。在15世纪中期的 意大利,它最初用于治疗目的。
• 以后证实,人为地将水和二氧化碳气混合在一起 ,会具有一种特异的风味。
• 1772年英国人普里司特莱(Priestley)成为制造碳 酸饮料的始祖。
• 4.天气预报说2014年10月28日多云转晴,最高温度14度
,最低温度4度
属于科学实验实践活动
• 5.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实施从月球轨道
返回地球的飞行实验
属于认识活动
一、实践:
1.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 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3.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
人们
能 动 性
区别动物本能
实践的含义
对象
改造客观世界
物质性活动
自然界
引 人类社会
起
表
变
现
化
区别纯主观思维活动
形式多样
•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 •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科技是第一生
产力) • 变革社会的实践 43页专家点评
普里司特莱发明碳酸饮料的活动体现了哪些基本 的实践形式?
注意
活动,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 实践: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材料 蜘蛛织网
人们认识了杂 交水稻的遗传 规律 观看芭蕾舞演 出
“神十发射成 功”
是实践吗 不是
不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因
不是人的活动 实践的主体—人
这是认识行为 实践的行为—改造
不是 是
观看—主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
是人类改造客观事 物的物质性活动, 属于科学实验
生活与哲学的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
哲学概述——第1、2、3课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唯物论 第4、5课“探索世界本质、把握思维的奥秘”
辩证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唯物 辩证法 第7、8、9、10课“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
主义
世界的存在方式是怎样的
认识论 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生观
人类怎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如何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
清水
可乐
雪碧
这是三天后照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1.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选择一种普通鲜花(康乃馨、 玫瑰、百合……) 2.在三个同样大小花瓶(其他容 器皆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 有色碳酸饮料(可乐)、无色碳 酸饮料(雪碧) 3.每个花瓶中放2-3只鲜花 记录鲜花1天后、3天后、5天后 花朵和枝叶的变化情况。
是对是错?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 • 法治国家 • 4.天气预报说2014年10月28日多云转晴,最高温度14度
,最低温度4度 • 5.2014年10月24,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实施从月球轨道返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两层含义: 42页第一段
•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 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 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 存在。
连接主观与 客观的桥梁
物质性活动
手段是客观的
生产工具、技术手段
人们
矿泉水
主体是客观的
如何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正确认识 — —
主观与客观相符 成功
认识
实践产生的结果
失败
错误认识
主观与客观相悖
实践如何检验认识真理性:
把指导实践的认识与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
对照
45页倒数第六行
大家不能确定碳酸饮料对于花期延长的效果是怎样 的,实验的花朵自己也不会说“碳酸饮料可以延长 自己的花期”。
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 认识对象本身不会“自言其明”
碳酸饮料
对象是客观的
结果是客观的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唯物论
为什么碳酸饮料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
时至今日,为什么各大饮料公司又相 继推出低卡碳酸饮料?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意识 的升级,果汁饮料、茶 饮料等市场出现快速增 长的态势,而碳酸饮料 市场则出现了萎缩。可 口可乐、百事纷纷调整 战略,推出“健怡”、 “轻怡”等低糖、低热 量碳酸饮料。
• 1807年美国推出果汁碳酸水,以此为开端开始工 业化生产。
• 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诞生于1866年,100多 年来以其严谨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前瞻的战略眼 光一直成为业界的领跑者……
(3)实践具有历史性、社会性
全面理解实践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
科学实验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选择一种普通鲜花(康乃 馨、玫瑰、百合……) 2.在三个同样大小花瓶(其 他容器皆可)中分别放入等 量的清水、有色碳酸饮料 (可乐)、无色碳酸饮料 (雪碧) 3.每个花瓶中放2-3只鲜花
• 三个答案哪一个正确?
清水 有色碳酸 无色碳酸
鲜花1天后、3天后、5天后花朵和枝叶的变化情况
回地球的飞行实验
是对是错?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属于编动制物精的美本的能鸟活动巢
•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属进于行生了产加实践宽活改动造
•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属主于变义革社会实践活动
属于认识活动
• 法治国家
饱和水的设备,成为制造碳酸饮料的始祖。 • 1807年美国推出果汁碳酸水,在碳酸水中添加果汁用
以调味,这种产品受到欢迎,以此为开端开始工业化 生产。
发明碳酸饮料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碳酸饮料的发明——实践的含义
活动
生产工具、技术手段
人们
矿泉水
碳酸饮料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