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研合同的管理模式与规范
信息化支持下的军品科研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

信息化支持下的军品科研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作者:刘家希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22期摘要:军品型号合同、科研课题合同是科研院所业务的两大主要支撑,无论在数量、金额、技术要求、质量安全等各方面,都是重中之重,也因此种合同自身的行政指令色彩,涉及国家重要科学研究、重大军事项目的实施,其合同管理及履行中的风险控制极为重要。
关键词:合同管理;优化建议;科研管理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2-0224-021 军品型号、科研课题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1)无法充分实现信息化管理,各管理环节脱节,无法做到项目全过程动态监管。
鉴于科研课题项目的特点,从申报、评审、立项、下达合同任务书、履行、阶段性验收、结题验收环环相扣,其中还会涉及项目外包、经费拨付、审计等事项,信息化管理是加强此类合同管理的当务之急。
目前,仍以采用人工管理结合纸质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效率低下,监管漏洞频出,即使建立了信息化系统,但各个流程相互脱节,无法进行闭环管理。
(2)管理流程不规范,程序倒置现象严重。
该问题在军品型号项目中普遍存在,鉴于军品型号试验项目紧急,或经费拨付计划未到位时已有试验需求等情况,存在未签订合同即开始试验的情形,很多试验结束了,需要付款时方签订合同,很多项目周期长,履行2年以上的方签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
(3)因项目带有行政色彩,技术人员法律风险意识不强,对于涉及外协分包项目带有惯性思维,不重视供方的资质、能力审核,合同风险防范意识不到位,造成外协分包不符合质量管理规范,出现质量风险和法律风险。
(4)管理思维缺乏创新意识,管理方式陈旧,未积极融入创新生态观,科研管理与人力、财务、法律、审计、质量等管理脱节,造成科研管理的孤立,未形成各管理部门协同管理的体系化管理思维。
2 军品型号、科研课题合同管理优化建议2.1 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为解决保密管理要求,建立内网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合同管理

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合同管理是指对项目中涉及的合同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的过程。
合同是项目执行的重要依据,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
下面将详细介绍项目合同管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合同管理的背景和目的合同管理的背景是指对项目中所有合同的管理需求,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各个环节。
合同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合规性和合理性,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合同风险。
二、合同管理的原则和流程1. 合同管理的原则:- 透明公正原则:合同管理应公开、公正、透明,确保各方的利益平衡。
- 合规性原则:合同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
- 风险控制原则:合同管理应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合同风险,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 合同管理的流程:- 合同签订阶段:明确项目需求,编制合同草案,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正式合同。
- 合同履行阶段: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确保各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 合同变更阶段: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合同进行必要的变更和调整。
- 合同终止阶段:合同履行完毕或发生解除合同的情况下,进行合同的终止操作。
三、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1. 合同签订阶段:- 确定合同的基本信息,包括合同名称、合同编号、合同类型等。
- 明确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包括甲方和乙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
- 确定合同的有效期限,包括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 规定合同的履行地点,即合同相关事项的履行地点。
- 确定合同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确保款项的及时支付。
- 制定合同的履行义务和权利,明确各方的权责义务。
2. 合同履行阶段:- 建立合同履行的监督机制,包括监督人员的任命和监督计划的制定。
- 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监督合同支付的进度和质量,确保按时足额支付。
- 确保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信息沟通畅通,及时解决合同履行中的矛盾和纠纷。
3. 合同变更阶段:- 确定合同变更的原因和必要性,进行变更申请。
科研项目管理合同5篇

科研项目管理合同5篇篇1甲方(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项目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甲方需求,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进行管理与实施。
为明确双方权责,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项目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 项目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合同期限与进度安排本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年/月。
项目分阶段执行,具体进度安排如下:(详细的项目进度时间表)三、职责与义务甲方职责:1. 提供项目的背景资料和基础数据;2. 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3. 及时支付项目费用;4.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配合。
乙方职责:1.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2. 组织项目实施团队,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3. 定期向甲方汇报项目进度和完成情况;4. 保护甲方的技术资料和商业秘密;5. 确保项目成果的质量和可行性。
四、成果交付与验收标准1. 项目完成后,乙方应向甲方提交以下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的成果清单)。
2. 成果验收标准:按照______进行验收,确保项目成果符合甲方需求和预期目标。
五、知识产权归属与使用许可1. 双方共同拥有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
甲方有权对项目成果进行商业化应用。
乙方有权在对外宣传中提及参与本项目的经历。
科研项目合同书范本5篇

科研项目合同书范本5篇篇1甲方(项目委托方):__________乙方(项目承担方):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就本次科研项目的合作事宜,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项目名称______科研项目。
二、项目目的(简述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等)。
三、合作内容1. 甲乙双方共同开展以下科研项目的研究:(详细描述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
2. 双方分工如下:(明确双方在项目中的具体职责、任务分工)。
四、合同金额及支付方式1. 本项目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元。
2. 支付方式:(明确支付条件、时间、方式等)。
五、项目进度安排(详细描述项目的进度安排,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任务目标等)。
六、知识产权保护1. 双方共同拥有的知识产权:(列举共同拥有的知识产权内容)。
2. 各自拥有的知识产权:(列举各自拥有的知识产权内容)。
3. 保密条款:(约定保密信息的范围、保密措施及保密责任)。
七、成果归属与分享(描述项目研究成果的归属权、分享方式等)。
八、风险承担(明确双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承担方式)。
九、违约责任(明确任何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十、争议解决如双方在执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一、合同的变更与解除(约定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条件和程序)。
十二、其他约定事项(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约定其他必要的条款)。
十三、合同的生效与有效期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合同有效期为______年,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合同到期后,如双方继续合作,可续签合同。
十四、附则1. 本合同一式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__份。
2. 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贵州大学浙江大学科研合同管理办法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合同管理暂行办法为了加速我校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和维护学校及科研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技术合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科研合同指当事人就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或技术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力和义务的合同。
第二条贵州民族大学的科研合同归科研处管理。
第三条订立科研合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必须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加速我校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四条订立科研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五条执行学校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技术成果,属职务技术成果。
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学校,学校有权就该职务技术成果订立科研合同。
第六条一般科研合同可由课题负责人签字,经所在单位领导审查同意后,到科研处办理法人委托合同登记手续;重大项目或重要技术合同,科研处应参与合同谈判和签约全过程。
第七条订立科研合同,应采用国家科研部制定的科研合同示范文本。
第八条为维护学校和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必须严肃科研合同的审核工作。
各单位各部门领导、科研处及法律顾问应对科研合同条款进行严格审查。
凡不符合法律、法规,有损学校利益或课题风险责任超过课题组承受能力的合同,均应拒绝签收。
第九条科研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签约人应按合同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严格按合同实施。
科研处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课题负责人应按时填报合同履行情况检查表。
第十条科研处和有关单位应督促课题负责人按约定履行合同并参与协调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一条经当事人协调一致,科研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
科研合同需要变更或解除时,课题负责人应征得科研处的同意,并出具对方单位同意变更或解除合同的书面证明。
第十二条因无法履行合同而引起的纠纷,其法律责任由签约人(即学校法人委托人)承办。
因无法履行合同或无故不履行合同而给学校造成经济和名誉损失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处罚。
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分析及建议

·125 ·优秀奖一、引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要求,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1]。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科研院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科研长效机制,提升单位综合竞争力,是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
二、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现状(一)科研管理定位偏差目前,行业内外对科研管理与科研活动的认识不到位,甚至科研院所内部人员对科研管理部门的定位都不作者简介:徐静,女,生于1985年,汉族,新疆昌吉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金属材料,科研管理。
准确。
大多人认为科研成果是由科研人员创造并提供,而科研管理人员没有提供帮助,并且认为其工作技术含量较低。
而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管理工作在科研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把科研活动成果比作珍珠,那么科研管理工作就是串珍珠的绳,将一颗颗珍珠串起来,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可见,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任何一方,都很难创造出更高的价值[3]。
(二)科研活动工作误区现在很多科研人员从事的科研活动缺乏创新性,在申请项目时,生搬硬套地阐述研究意义与创新性;在实施项目中,手忙脚乱地应付各种检查;在项目结题时,东拼西凑研究内容,以求完成结题。
这有悖于科学研究的初衷,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应是解决行业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科学研究过程中,应该紧密围绕研究目标,全面系统地进行科学探索,该过程应该以解决科学问题为中心,而不仅仅是完成合同书中的论文专利等成果指标。
项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分析及建议徐静(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金属强韧化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50)摘 要: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院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研究院所应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提升单位综合竞争力。
《同济大学科研合同管理实施细则》

《同济大学科研合同管理实施细则》(中英文实用版)Title: Implementation Rul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ract Manage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1.根据《同济大学科研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科研合同的管理应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Pursuant to the "Implementation Rul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ract Manage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racts shall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legality, justice,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2.科研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规定。
The signing, performance, modific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racts shall comply with relevant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university.3.科研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工作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科研管理部门做好科研合同的管理工作。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ract signing and management work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department, other relevant departments shall assis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tracts.4.科研合同的签订应当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浅析“协作体”式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

浅析“协作体”式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作者:孙玉玲来源:《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第18期科研协作体是指以教师小课题和市级规划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校和教师共同的发展愿景为核心,共同探讨研究相似的课题,分享教育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构建起一种新型校际合作的教育发展联合体,用以推动特色学校与品牌学校的形成,树立基层科研教师典型。
目前,关于教研协作体的研究有:东北三省十二校建立“教学模式与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协作体;江苏省海门市建立“教育在线论坛——海门新教育共同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启用“联合实验协作体”;湖北省松滋市建立“松滋东区教研协作体”;南宁建立“城乡初中共同体”,苏州建立“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等等。
我市的“科研协作体”是借鉴了以上协作体的组建形式和发展思路,以教师小课题为载体,将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作为基础,取得了直接的、原生态的教师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研发出了更严密、科学的科研课题管理模式,发挥科研研训员的指导和辅助优势,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创新性,全面铺展“科研进课堂”的工作目标。
构建科研协作体的工作目标是:一是实施有效的课题管理模式,二是搭建课题经验交流平台,三是建立一支具备指导、管理、研究能力的科研队伍。
在组建协作体的初期科研所研训员分成两组,一组到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调研,针对学校以往的研究经验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理和全面分析,第二组对“十五”以来的课题进行整理统计,经市专家组论证研究,建立研究内容不同的协作体,例如:学困生转化研究的协作体、学科课堂中学生小组合作研究的协作体、小学语文阅读研究的协作体、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协作体、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协作体及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协作体等,同时研究确立各个协作体的课题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中期根据学校实际为协作体学校的课题研究搭建研究的平台,实施科学的教师科研课题管理模式;在协作体开展研究的末期,总结分析,提炼经验,树立典型,以教师的课题研究为点,带动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的教师课题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