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11张ppt)
合集下载
【精选】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 (共12张PPT) (1)

蜡烛的变化
1
温馨提示 :
• 1、明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2、在燃烧及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火柴使用完后不要乱扔;
2
A组 把鸡蛋放进醋中 向石灰水里吹气 往碱中倒醋
B组 把食盐放进水中
折纸玩具 捏橡皮泥
3
把鸡蛋放进醋中
产生气泡
4
向石灰水里吹气 产生白色物质
5
折纸玩具 形状发生变化
产生沉淀
11
12
6
把食盐放进水中 形态发生变化
7
往碱中倒醋
产生气泡
8
捏橡皮泥 形状发生变化
9
A组
把鸡蛋放进醋中 产生气泡
B组
把食盐放进水中 形态发生变化
向石灰水里吹气 产生白色物质
折纸玩具 形状发生变化
往碱中倒醋 产生气泡
捏橡皮泥 形状发生变化
10
仅仅 形态上发生变化
物
质
的
发光发热
变
化
颜色改变
产生新物
质的变化 产生气泡
1
温馨提示 :
• 1、明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2、在燃烧及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火柴使用完后不要乱扔;
2
A组 把鸡蛋放进醋中 向石灰水里吹气 往碱中倒醋
B组 把食盐放进水中
折纸玩具 捏橡皮泥
3
把鸡蛋放进醋中
产生气泡
4
向石灰水里吹气 产生白色物质
5
折纸玩具 形状发生变化
产生沉淀
11
12
6
把食盐放进水中 形态发生变化
7
往碱中倒醋
产生气泡
8
捏橡皮泥 形状发生变化
9
A组
把鸡蛋放进醋中 产生气泡
B组
把食盐放进水中 形态发生变化
向石灰水里吹气 产生白色物质
折纸玩具 形状发生变化
往碱中倒醋 产生气泡
捏橡皮泥 形状发生变化
10
仅仅 形态上发生变化
物
质
的
发光发热
变
化
颜色改变
产生新物
质的变化 产生气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1蜡烛的变化(课件)(共14张)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铁水 变成钢锭,只是形态产生变化,没
有产生新物质。
火柴燃烧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火柴燃烧产生灰烬,伴有 发光发热现象。
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石灰 石遇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谢谢凝听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purus lectus malesuada libero, sit ame
探讨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什么?纸燃烧后变成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
纸的主要原料时植物纤维,纸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植物 纤维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炭黑、灰烬大多时植物纤维中的无机 盐。
没有新物质产生:仅仅时形态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产生: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 发光发热等现象
拓展
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理由是什么?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 为盐溶解在水里,只是形态 产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盐溶解于水 烟花绽放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烟 花绽放时有气体、粉尘产生,
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水的 三态 变化只是形态产生变化,没 有产生新物质
切蜡块时,蜡块由大变小、形状改变;由固体变成能流 动的液体(蜡油),又慢慢变成固体。
蜡块形态、大小产生了变化,但么有产生新物质,始终时蜡这 种物质。
做下面的实验,视察蜡烛和纸点燃后产生的变化。
有产生新物质。
火柴燃烧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火柴燃烧产生灰烬,伴有 发光发热现象。
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石灰 石遇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谢谢凝听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purus lectus malesuada libero, sit ame
探讨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什么?纸燃烧后变成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
纸的主要原料时植物纤维,纸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植物 纤维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炭黑、灰烬大多时植物纤维中的无机 盐。
没有新物质产生:仅仅时形态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产生: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 发光发热等现象
拓展
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理由是什么?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 为盐溶解在水里,只是形态 产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盐溶解于水 烟花绽放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烟 花绽放时有气体、粉尘产生,
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水的 三态 变化只是形态产生变化,没 有产生新物质
切蜡块时,蜡块由大变小、形状改变;由固体变成能流 动的液体(蜡油),又慢慢变成固体。
蜡块形态、大小产生了变化,但么有产生新物质,始终时蜡这 种物质。
做下面的实验,视察蜡烛和纸点燃后产生的变化。
最新版本31 蜡烛的变化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实验2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1:用镊子将鸡蛋壳轻轻按下去, 观察观察蛋壳的变化,几分钟后用镊 子将鸡蛋壳取出。
实验2:往装有碱的烧杯中慢慢倒入少 量的白醋,观察有何变化。
谈谈你的收获
10:48:41
1、 蜡烛的变化
10:48:41
变化 大家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蜡烛发 生变化呢?
10:48:41
怎样才能收集到蜡烛燃烧后消失的物质呢?
10:48:41
实验:点燃蜡烛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1)要倾斜杯口,火焰要距离烧杯一定距离,不能盖住蜡烛。 (2)观察杯壁上有什么现象。 2.用夹子夹住一块薄铝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底部
10:48:41
说一说 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1、压扁饮料罐
10:48:41
2、 钢 水 变 钢 锭
5、
3、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火
柴
燃
烧
4、树叶颜色变化
10:48:41
6、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个鸡蛋壳
10:48:41
7、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
下面的活动属于哪一类的变化? 为什么?
实验1
10:48:41
10:48:41
温馨提示:
1.观察到现象就立刻记录,并进行下一 个实验。
2.实验全部完成后,及时熄灭蜡烛,并 放回实验器材,小组完成实验记录。
10:48:41
杯壁上的雾气是什么? 水蒸气 黑色物质又是什么? 碳
翻开书本p31页,看看科学家怎么说的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 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 烛受热融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 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 蜡烛燃烧。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蜡烛的变化PPT课件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在实验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物质,这 些新物质分别是水、二氧化碳、炭黑等。
燃烧纸张
点燃一小张纸,观察纸的变化。
也可以用观察蜡烛燃烧的方法,了解纸燃烧后的部分生成物。
燃烧前,这张纸是白色固体,片状。 燃烧时 , 出现红色的火光和黑色的烟雾,白色 固体片状慢慢转化为黑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 的热。 燃烧后,就全部转化成黑色粉末状固体。
烧杯内壁上会有水雾出现。
蜡烛的燃烧
2. 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 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
会有变化,本来透明的烧杯会变得模糊 ,烧杯内壁上会有一层白色固体出现。
蜡烛的燃烧
3. 将一只白瓷碗放在火焰上方烧一会儿,观 察它的底部有什么。
白瓷碗的底部会被熏黑了,用手抹 一抹,是一层黑灰。
√
√ √ √ √
Thanks!
后续课件预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喝汽水
在炎热的夏天,喝 上一瓶汽水,会使人感 到清凉。因为气体从口 中和鼻中排出时,会带 走身体里的一部分热量。
喝汽水
因为气体从口中和鼻子中排出来的时候,会带走身体里的一部热量 。
气泡里是什么气体。
试一试,这4种物质中,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能产生气泡。
自制柠檬汽水
所需材料: 刀、案板、柠檬、广口瓶、冷开水、糖、食用色素、小苏打等。
自制柠檬汽水
方法及步骤: ①将一个柠檬切开,往瓶中挤入柠檬汁,再倒入冷开水。 ②加一些糖和食用色素。 ③将少许小苏打快速放入瓶中,盖紧瓶盖,把瓶子颠倒几次。
自制柠檬汽水
我们在动手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有什么现象? 加进小苏打的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在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什么时候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 质?什么时候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新苏教六年级科学蜡烛的变化PPT课件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第16页/共23页
谢谢 请多指教
第17页/共23页
第18页/共23页
温馨提示
•A、酒精灯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B、使用酒精灯要特别小心要用火 柴点燃,不要用打火机。 •C、熄灭酒精灯不要用嘴吹要用灯 帽盖灭。 •D、边观察要边记录,填写探究实 验活动卡。
第19页/共23页
实验名称:研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用品:蜡烛,酒精灯,火柴,试管夹,
第1页/共23页
实验名称:研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用品:蜡烛,酒精灯,火柴,试管夹,
蒸发皿,玻璃片,小刀,三脚架。 注意事项:1.点燃蜡烛眼睛不要离得过近。 2.用镊子夹住玻璃片在蜡烛火焰上方时间不要 过长。 3.不要用手拿蒸发皿以免被烫伤,应用试管夹。 4.随时做好实验记录
第2页/共23页
第3页/共23页
蒸发皿,玻璃片,小刀,三脚架。 注意事项:1.点燃蜡烛眼睛不要离得过近。 2.用镊子夹住玻璃片在蜡烛火焰上方时间不要 过长。 3.不要用手拿蒸发皿以免被烫伤,应用试管夹。 4.随时做好实验记录
第20页/共23页
1.实验自选材料:石灰水,吸管,醋,食用碱,
食盐,鸡蛋,彩纸,橡皮泥,水,糖,坩埚。
2.学生分组实验操作:
探究物体的变化(六个实验任选两个) A向石灰水里吹气 B往碱中倒醋 C捏橡皮泥 D把食盐放进水中 E折叠纸玩具 F 把鸡蛋放进醋中
第21页/共23页
魔术——会变色的水
3个烧杯里装的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1号2号和3号, 将2号烧杯的液体倒入1号烧杯,轻轻摇晃,注意观察实验现象,1号烧杯液 体变成红色。再将3号烧杯液体倒入1号烧杯,1号烧杯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
感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第16页/共23页
谢谢 请多指教
第17页/共23页
第18页/共23页
温馨提示
•A、酒精灯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B、使用酒精灯要特别小心要用火 柴点燃,不要用打火机。 •C、熄灭酒精灯不要用嘴吹要用灯 帽盖灭。 •D、边观察要边记录,填写探究实 验活动卡。
第19页/共23页
实验名称:研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用品:蜡烛,酒精灯,火柴,试管夹,
第1页/共23页
实验名称:研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用品:蜡烛,酒精灯,火柴,试管夹,
蒸发皿,玻璃片,小刀,三脚架。 注意事项:1.点燃蜡烛眼睛不要离得过近。 2.用镊子夹住玻璃片在蜡烛火焰上方时间不要 过长。 3.不要用手拿蒸发皿以免被烫伤,应用试管夹。 4.随时做好实验记录
第2页/共23页
第3页/共23页
蒸发皿,玻璃片,小刀,三脚架。 注意事项:1.点燃蜡烛眼睛不要离得过近。 2.用镊子夹住玻璃片在蜡烛火焰上方时间不要 过长。 3.不要用手拿蒸发皿以免被烫伤,应用试管夹。 4.随时做好实验记录
第20页/共23页
1.实验自选材料:石灰水,吸管,醋,食用碱,
食盐,鸡蛋,彩纸,橡皮泥,水,糖,坩埚。
2.学生分组实验操作:
探究物体的变化(六个实验任选两个) A向石灰水里吹气 B往碱中倒醋 C捏橡皮泥 D把食盐放进水中 E折叠纸玩具 F 把鸡蛋放进醋中
第21页/共23页
魔术——会变色的水
3个烧杯里装的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1号2号和3号, 将2号烧杯的液体倒入1号烧杯,轻轻摇晃,注意观察实验现象,1号烧杯液 体变成红色。再将3号烧杯液体倒入1号烧杯,1号烧杯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 (共13张PPT)(1)

4、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 观察杯壁 上有什么现象?
杯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产生)
加热蜡烛------ 蜡烛熔化成腊油--冷却后又凝固 成蜡块,没有产生新物质
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水和二氧化碳)
物质的两种变化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 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 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 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 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 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没有新物质产生。
(二)“蜡烛燃烧”的实验:
• “蜡烛燃烧”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 生了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用夹子夹住蒸发 皿,将蒸发皿底部放在蜡烛的火 焰上方约1-2厘米处,观察蒸发 皿底部有什么现象?
(二)“蜡烛燃烧”的实验:
3、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 火焰上,观察杯壁上有什 么现象?
• “蜡烛燃烧”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 生了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用夹子将蒸发皿 底部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约1-2 厘米处,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现 象?
点燃蜡烛,有火焰产生,蒸发皿放在蜡 烛的火焰上,底部变黑,燃烧一会儿, 蜡烛变短。
(二)“蜡烛燃烧”的实验:
3、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 火焰上,观察杯内壁上有 什么现象? 杯内壁上有小水珠。(有水产生)
4、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 上,观察杯壁上有什么 现象?
1、点燃蜡烛时,手不要接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焰, 以免烧伤。
2、烧杯放在火焰上方时,用抹布 包住烧杯并转动烧杯,使之均匀受 热,以免爆烈。
杯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产生)
加热蜡烛------ 蜡烛熔化成腊油--冷却后又凝固 成蜡块,没有产生新物质
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水和二氧化碳)
物质的两种变化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 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 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 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 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 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没有新物质产生。
(二)“蜡烛燃烧”的实验:
• “蜡烛燃烧”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 生了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用夹子夹住蒸发 皿,将蒸发皿底部放在蜡烛的火 焰上方约1-2厘米处,观察蒸发 皿底部有什么现象?
(二)“蜡烛燃烧”的实验:
3、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 火焰上,观察杯壁上有什 么现象?
• “蜡烛燃烧”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 生了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用夹子将蒸发皿 底部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约1-2 厘米处,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现 象?
点燃蜡烛,有火焰产生,蒸发皿放在蜡 烛的火焰上,底部变黑,燃烧一会儿, 蜡烛变短。
(二)“蜡烛燃烧”的实验:
3、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 火焰上,观察杯内壁上有 什么现象? 杯内壁上有小水珠。(有水产生)
4、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 上,观察杯壁上有什么 现象?
1、点燃蜡烛时,手不要接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焰, 以免烧伤。
2、烧杯放在火焰上方时,用抹布 包住烧杯并转动烧杯,使之均匀受 热,以免爆烈。
2021年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全册《蜡烛的变化》PPT课件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盐酸滴在石灰上
盐酸滴在石灰上 :有气泡产生
树叶颜色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证据
火柴燃烧:发 光、发热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 :性质改变(变不回去了)
说说下列现象属于哪类变化
学生分6个小组做实验,分别做实验1-6,观察实验现象 ,并说说它是属于哪一类变化?为什么属于这一类?
小组讨论汇报
加热时:固体(蜡块) 流动的液体(蜡油) 冷却后:融化的蜡烛(蜡油) 固体(蜡块) 没有产生新物质
实验三:观察现象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产生了新物质
实验现象:杯子里起雾,杯壁上 蒙了一层小水珠。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注意事项:火焰不能集中加热烧杯的一个地方,要转动烧杯 ,使之均匀受热,以免烧杯爆裂。
了游离碳。 产生了新物质
总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 物理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融化。 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性质改变、颜色 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下列这些现象属于哪类变化,并说明证据
树叶颜色变化 钢水变钢锭
人类与化学变化
工业:化学能—电池。。
军事:黑火药
化学应用
农业:化肥
生活:脂肪、蛋白质等
建筑业:建筑材料
我知道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 物理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产生 )新物质,如蜡 烛受热融化。 化学变化:是( 产生 )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 以从(颜色 )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 发光、发热)等 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认识物理、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区别
【推荐】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 (共14张PPT)

1
1、回顾旧知 2、谈话导入
2
1、点燃前
表面光滑、固态,圆柱体、可以点燃、 切割、易碎、硬的、-------)
2、点燃后
灯芯会发光、发热,可以持续燃烧, 蜡烛由固体变成液体,蜡烛会逐渐变短
3
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有哪些 方法? 物质的变化有几类? 下面我 们通过实践活动来研究
4
加热蜡烛的实验步骤: (1)、把小块蜡烛放在蒸发皿里。 (2)、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给铁架台加热几 分钟,看看蜡烛的变化。 (3)、熄灭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罩子熄灭酒精 灯),再将蒸发皿用夹子取下,放在硬纸 上,等蜡蜡油冷却后看看是怎样的呢?
7
练习: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下雨
物理变化
瀑 布 落 下
化学变化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8
⑴把铁块磨成铁粉 物理变化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化学变化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物理变化 ⑷铜锭抽成铜丝 物理变化 ⑸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物理变化 ⑹煤的燃烧 化学变化 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13
摇曳的烛光, 缤纷的烟火, 嶙峋的怪石, 飘扬的雪花,
…… 所有的物质 在空间的转换中, 在时光的隧道里。 千变万化, 纷繁精彩, 唱出永恒的变化, 唱出永恒的旋律
14
5
”点燃蜡烛“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
罩在火焰上方 。 (2) 、将一只白瓷碗(片)盖在蜡烛火焰
上方,过一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 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 化叫 物理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 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 类变化叫 化学变化
1、回顾旧知 2、谈话导入
2
1、点燃前
表面光滑、固态,圆柱体、可以点燃、 切割、易碎、硬的、-------)
2、点燃后
灯芯会发光、发热,可以持续燃烧, 蜡烛由固体变成液体,蜡烛会逐渐变短
3
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有哪些 方法? 物质的变化有几类? 下面我 们通过实践活动来研究
4
加热蜡烛的实验步骤: (1)、把小块蜡烛放在蒸发皿里。 (2)、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给铁架台加热几 分钟,看看蜡烛的变化。 (3)、熄灭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罩子熄灭酒精 灯),再将蒸发皿用夹子取下,放在硬纸 上,等蜡蜡油冷却后看看是怎样的呢?
7
练习: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下雨
物理变化
瀑 布 落 下
化学变化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8
⑴把铁块磨成铁粉 物理变化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化学变化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物理变化 ⑷铜锭抽成铜丝 物理变化 ⑸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物理变化 ⑹煤的燃烧 化学变化 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13
摇曳的烛光, 缤纷的烟火, 嶙峋的怪石, 飘扬的雪花,
…… 所有的物质 在空间的转换中, 在时光的隧道里。 千变万化, 纷繁精彩, 唱出永恒的变化, 唱出永恒的旋律
14
5
”点燃蜡烛“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
罩在火焰上方 。 (2) 、将一只白瓷碗(片)盖在蜡烛火焰
上方,过一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 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 化叫 物理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 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 类变化叫 化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1、生鸡蛋变熟鸡蛋 2、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3、树叶颜色变化 4、火柴燃烧 5、面粉做成 馒头
我思我获
通过本堂课学习,收获如何?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遍!
蜡烛的变化
1.形态的变化 如:蜡烛熔 化成液体,冷却成固体
物烛燃烧,有水、二氧 化碳、黑色物体生成等
4.王文通是一位才华横溢、贫贱自守 、远离 官场、 愤世嫉 俗之人 ,诗人 与他遭 际相似 ,品格 相类, 他正是 诗人的 自我写 照。 5.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 、奋斗 到底的 毅力, 表达了 作者的 赞扬和 崇敬。6.这两句 诗的意 思是, 移山填 海的事 业尚未 完成, 我愿牺 牲自我 之身, 成全精 卫之志 。
1.冬天玻璃上的窗花 2.铁钉生锈 3.海水晒盐 4.馒头发霉 5.冬天点炉子碳变成灰
1.“何意陆沈黄绶间”,这一句以疑问 形式出 之,它 是慨叹 ,也是 责问, 表现出 对执政 者的无 可奈何 之情。 2.诗人一反律诗中间二联装点景物的 传统, 额联以 “头白 眼花”对 “儿婚 女嫁”; 在上下 相对中 ,每句 又自成 对偶, 有着往 复回环 的效果 。 3.本诗步步曲折,首联将高才与不遇 相对比 ,一是 “凌云” ,一是 “陆沉” ,有转 折跌宕 之势; 颈联抒 发了豪 兴犹在 、盛年 不再的 感慨, 又是一 个转跌 ,在豪 放旷达 中含无 限感慨 。
7.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 宗的顿 悟或事 理的体 察诉之 于诗句 中,这 类诗往 往有不 食人间 烟火之 空灵境 界; 8.尾联指出人世间的是非贤愚随着时 间的流 逝.终 将化为 杂草丛 生的坟 墓里的 一杯土 ,运用 的是以 景结情 的手法 。
加热和点燃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 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
物质的变化
❖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如蜡烛受热熔化;
❖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 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 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辩一辩
❖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 ❖ 1、铁水变钢锭 2、水的三态变化
❖A、酒精灯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B、使用酒精灯要特别小心要用火柴
点燃。
❖C、熄灭酒精灯不要用嘴吹要用灯帽 盖灭。
❖D、边观察要边记录。
蜡烛燃烧实验一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方。
蜡烛燃烧实验二 2、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的 上方,过一会取下,观察它的底部。
❖交 流 试 验 中 的 发 现 ❖思考:
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蜡烛的变化
学习目标
❖ 1、我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认识物 质的两种变化。
❖ 2、我能分辨一些变化属于哪一类。
❖ 蜡烛的变化 ❖ 如果使蜡烛发生变化,你有哪些办法? ❖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
烛的特点。 ❖ 2、加热蜡烛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温馨提示
3、树叶颜色变化 4、火柴燃烧 5、面粉做成 馒头
我思我获
通过本堂课学习,收获如何?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遍!
蜡烛的变化
1.形态的变化 如:蜡烛熔 化成液体,冷却成固体
物烛燃烧,有水、二氧 化碳、黑色物体生成等
4.王文通是一位才华横溢、贫贱自守 、远离 官场、 愤世嫉 俗之人 ,诗人 与他遭 际相似 ,品格 相类, 他正是 诗人的 自我写 照。 5.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 、奋斗 到底的 毅力, 表达了 作者的 赞扬和 崇敬。6.这两句 诗的意 思是, 移山填 海的事 业尚未 完成, 我愿牺 牲自我 之身, 成全精 卫之志 。
1.冬天玻璃上的窗花 2.铁钉生锈 3.海水晒盐 4.馒头发霉 5.冬天点炉子碳变成灰
1.“何意陆沈黄绶间”,这一句以疑问 形式出 之,它 是慨叹 ,也是 责问, 表现出 对执政 者的无 可奈何 之情。 2.诗人一反律诗中间二联装点景物的 传统, 额联以 “头白 眼花”对 “儿婚 女嫁”; 在上下 相对中 ,每句 又自成 对偶, 有着往 复回环 的效果 。 3.本诗步步曲折,首联将高才与不遇 相对比 ,一是 “凌云” ,一是 “陆沉” ,有转 折跌宕 之势; 颈联抒 发了豪 兴犹在 、盛年 不再的 感慨, 又是一 个转跌 ,在豪 放旷达 中含无 限感慨 。
7.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 宗的顿 悟或事 理的体 察诉之 于诗句 中,这 类诗往 往有不 食人间 烟火之 空灵境 界; 8.尾联指出人世间的是非贤愚随着时 间的流 逝.终 将化为 杂草丛 生的坟 墓里的 一杯土 ,运用 的是以 景结情 的手法 。
加热和点燃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 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
物质的变化
❖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如蜡烛受热熔化;
❖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 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 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辩一辩
❖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 ❖ 1、铁水变钢锭 2、水的三态变化
❖A、酒精灯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B、使用酒精灯要特别小心要用火柴
点燃。
❖C、熄灭酒精灯不要用嘴吹要用灯帽 盖灭。
❖D、边观察要边记录。
蜡烛燃烧实验一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方。
蜡烛燃烧实验二 2、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的 上方,过一会取下,观察它的底部。
❖交 流 试 验 中 的 发 现 ❖思考:
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蜡烛的变化
学习目标
❖ 1、我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认识物 质的两种变化。
❖ 2、我能分辨一些变化属于哪一类。
❖ 蜡烛的变化 ❖ 如果使蜡烛发生变化,你有哪些办法? ❖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
烛的特点。 ❖ 2、加热蜡烛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