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和12条相对的棱,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有6个正方形面,每条边长度相等。

表面积概念及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长×宽+长×高+宽×高的两倍。

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棱长×棱长的六倍。

体积概念及计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长方体积;所能容纳其他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底面积×高。

容积的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升。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是表示相加的和或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将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分数与分数相乘时,将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分数连乘时,可以将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连乘的积作为分母,计算过程中可以约分。

倒数的认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只需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没有倒数。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时,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将它改写成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可以通过列方程或直接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小学英语中,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比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即a:b = a÷b(b≠0)。

比的后项称为除数,前项称为商。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并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小数知识基础,对数学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百分数的含义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百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究百分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辅导。

3.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6单元全部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6单元全部知识点汇总
25× =5(千克) 5 + = 5 (千克)答:两次一共吃去5 千克。
点评:这一题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题目中两个 所表示的不同含义,第一个 表示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分率;而第二个 表示的是 千克,是具体的量。要先求出第一天的 所对应的量再直接加上第二天吃的 千克就可以了。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再进行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汇总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的大小
棱长
长方体
6
12
8
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平行的四条棱长度
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
方体
正方体
6
12
8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因为1升是1立方分米,1毫升是1立方厘米。升和毫升相比,升是高级单位,毫升是低级单位,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都要乘相应的进率。
8.因为长方体的体积都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它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因而它的体积是由棱长决定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两条棱长决定的,即长方体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所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又可以说是由底面积和高决定的,它们的体积=底面积×高。
(4)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有(n-2)3,都在大正方体的内部。
(5)在大正方体顶点处挖去小正方体,表面积不变
(6)在大正方体棱上挖去小正方体,表面积变大,每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就比原来多2个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要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m³=1000dm³1dm³=1000cm³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L=1000mL 1dm³=1L 1cm³=1mL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与整数相乘及实际问题: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1的量,想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2.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3.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倒数的认识: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6.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6.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再求出节约的钱数是( 11 )月份的( 20 )%。 列式:10÷50=20% 综合算式:(50-40)÷50=20% 解法二:(1)先求出( 12 )月份的水费是( 11 )月份的 ( 80 )%。 列式: 40÷50=80% (2)再求节约了百分之几。 列式:1-80%=20% 综合算式:1-40÷50=20%
原计划比实际少的
20公顷
是求少的公顷数与实际造林数的比,要以实 际造林的公顷数(20公顷)作为单位“1”, 求(20-16)是20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第一步:求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
第二步:求少的公顷数占实际的百分之几。
20-16= 4(公顷) 4÷20= 0.2=20%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20%。
第二步:求多的公顷数占计划的百分之几。 20-16=4(公顷)
4÷16= 0.25=25%
答: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25%。
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单位“1”
原计划
实际
16公顷
实际比原计划多的
20公顷
是求多的公顷数与计划造林数的比,要以原计 划造林的公顷数(16公顷)作为“100%”,先求 20是16的百分之几,再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 百分之几。
探究新知
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多的公顷数占计划的百分之几
原计划 实际
16公顷
实际比原计划多的
20公顷
是求多的公顷数与计划造林数的比,要以原 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6公顷)作为单位“1” 求(20-16)是16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第一步:求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的公顷数。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特殊长方体:当长方体中出现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时,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3.表面积概念及计算:(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2)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ab+ah+bh)×2(3)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S=a×a×6=6a²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计算5个面(少一个上面--底×高)、通风管少算2个小面。

4. 体积概念及计算5. 求占地面积是计算底面积;求框架、铁丝就是计算棱长总和;求所用铁皮、纸板是计算表面积;求所占空间大小计算体积。

6. 长方体内放正方体或长方体切正方体:(长÷棱长)×(宽÷棱长)×(高÷棱长)=个数(商取整数)7.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²倍,体积扩大n³倍。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²倍,体积扩大n³倍。

9. 正方体表面涂色后切成小正方体,每条棱分n份。

三面涂色:数顶点(8个)两面涂色:数棱(n-2)×12一面涂色:数面(n-2)²×610. 长方体上放小正方体(或长方体)(1)表面积=下图表面积+上图四周的面积(2)体积=下图体积+上图体积11. 拼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块小正方体。

12. 长方体中最多有2个正方形;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最少有2个面完全相同;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

13. 长方体中出现相邻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时是正方体。

14. 扎彩带数长、宽、高各有几条,再计算总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学问点整理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升初必考题目之一,我们先学习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的学问点吧。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学问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学问点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数的读写:百分数不写成分数形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注:百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常消失在推断题中)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公式:(一个数÷另一个数)×100%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百分率: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100%成活率=成活棵数÷种植总棵数×100%出油率=油的重量÷油料重量×100%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100%及格率=及格人数÷参与考试人数×100%纳税问题: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当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利息问题: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折扣问题: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列方程解决稍简单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解答稍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和稍简单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的数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依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方程求解,或者依据除法的意义,直接解答。

3.“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可以依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或者依据除法的意义,直接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及位置关系。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或棱长)的概念。

•表面积和体积:•学习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包装纸的大小、容器的容量等。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计算:•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

•学习约分和通分的技巧,以简化计算过程。

•分数乘法的应用:•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分数的比较等。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数除法的计算:•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常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注意运算律的应用。

第四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简便运算:•学习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实际问题解决:•应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数的应用题、比例问题等。

第五单元:比•比的意义:•理解比的意义,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应用:•学习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并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按比例分配等。

第六单元: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方法。

•百分数的应用:•学习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如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

•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折扣问题、纳税问题、利息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数的读写:百分数不写成分数形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注:百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常出现在判断题中)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公式:(一个数÷另一个数)×100%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百分率: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100%
成活率=成活棵数÷种植总棵数×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油料重量×100%
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100%
及格率=及格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0%
纳税问题:
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折扣问题: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1.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的数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方程求解,或者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解答。

3.“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可以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或者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解答。

4.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沟通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