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物理教案3.2《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6(鲁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教案 鲁科版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学习目标】1、掌握竖直上抛、下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2、在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运算的基础上,掌握竖直上抛、下抛运动中物体运动时间、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及运算。
【学习重点】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运算过程中,可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同学们不易接受。
同时,设定正方向,严格运用物理量正负号法则在运算中至关重要,是个难点。
【自主学习】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曲线运动是__________运动,速度的变化一定产生,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加速度必然由引起,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比,并且方向。
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习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就是()A、物体受力方向B、曲线的弯曲方向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D、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D、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3、关于曲线运动,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B、合外力不为零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课堂互动】一、竖直下抛运动1、定义:把物体以一定的沿竖直方向抛出,仅在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竖直下抛运动。
2、受力特点:物体m只受力,合力大小,方向,是(恒或变)力。
3、运动特点:加速度a=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竖直下抛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竖直下抛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V=S=二、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把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抛出,仅在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
2、受力特点:物体m只受力,合力大小,合力方向,是(恒或变)力。
3、运动特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 ma ,加速度a = 方向。
4、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V=S=小结:竖直方向抛体运动,物体m只受,受合力大小,方向。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案2-新版

学生总结: 1、vt=v0+gt 2、 S v 0 t 3、
1 2 gt 2
2 推论: 2gh vt2 v0
实际应用(一) 例题:一人站在楼顶向下扔物块。 学 新 生 解 答 : 由
课
教
学
已知物块离开手的速度是 2.0m/ S v0t 1 gt 2 求时间,再 2 s,楼高 20.0 m。假设物块出手的 由 vt=v0+gt 求出到达地面 位置靠近楼顶, 不计空气阻力, 物 的速度。 块到达地面的速度大小是多 2 另解: 由 2gh vt2 v0 直接 2 少?(取 g=10m/s ) 求出 vt=20.1m/s 分析: 物块离开手后, 只受重力作 反思:这相当于一辆汽车 用。重力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快速行驶时的速度,可见 都是竖直向下, 物块将做竖直向下 高空抛物危险极大。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问题提出(竖直上抛运动)
过 程 与方 法
1.通过观察物体的上抛,概括竖直下抛(上抛)运动的特征,培养 学生的观察、 概括能力; 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竖直下抛(上抛)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都是略去空气阻力抽象 出的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教 学 流 程
情景创设: 视频及实验
实验、类比 归纳、交流
问题引入: 激疑 2
学生实验及 分析、归纳
运动规 律
1.本节课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有关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前概念的 基础上,通过情景、问题、实验、合作、自主、交流等教学元素,突出学生 主体特征,注重探究式学习过程,让学生构建关于竖直(下)上抛运动的新 知识并注意知识目标的落实, 紧扣课程标准要求, 达成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 学 设 计 点 评 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疑问,有效导学。课题引入阶段,通过简单器 材设计的实验,有效地激发出贯穿本节课的二个问题,这二个问题的分析和 解决便构成了整节课的逻辑主线,从而得以有效实施学习。 3.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注重全体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加强动脑,通过科学抽 象和类比分析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4.鼓励学生应用学过的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图象法来研究竖直方向上的抛体 运动。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广 度。 5.通过对运动对称性的分析和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让学生体验物理的对称美和简洁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3.2《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学案(鲁科版必修2)

§3.2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学案授课时间: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具有出速度;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3、学会处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方法;4、再学习中提高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学习重点:竖直抛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三、学习难点:运用分段或者全程方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问题四、基础知识归纳1、基本概念:(1)竖直下抛: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抛出去,物体只力作用下的运动。
说明:竖直下抛运动具有向下的初速度v ,向下的加速度g ,且运动轨迹为直线,所以说上抛运动全程可看成一个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抛出去,物体只力作用下的运动。
说明:竖直上抛运动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 ,向下的加速度g ,且运动轨迹为直线,所以说上抛运动全程可看成一个直线运动。
2、运动特点:竖直下抛为一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为一匀减速直线运动。
其具有对称性,即: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质点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上升和下降所经历的时间相等。
3、运动规律:1)竖直下抛:速度公式:;位移公式:2)竖直上抛:(1)分段处理上升过程:速度公式:上升位移公式:下降过程:此时所用总时间:(2)全程考虑: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按匀减速运动规律处理,规定上抛运动初速度的方向为正,而加速度方向总是向下,应为负,即a=-g,则:;五、范例分析例1、在12m高的台上,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经2s到达地面,则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多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距地)是多少?(g =10m/s2)解析:此题为竖直上抛运动问题,其解法可以用分段法处理,也可以应用全程考虑解决。
下面分别使用处理:一、分段法:上升过程:上升高度为,所用时间;下落过程:最高点到地的高度为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下落的时间为有:例2、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求抛出后石子经过该抛出点15m处所需的时间(不计阻力,g =10m/s2)解析:基础训练1、以某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可达到一定的最大高度,为使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加倍,则初速度应为原来的倍,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变为原来的倍,加速度是原来的倍。
2012高一物理课件 3.2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鲁科版必修2)

小球从C→B1作自由落体运动 sCB1 12gtC2B1 20m
∴ 下落时间 tCB1=2s 故上升时间 tBC=2s (时间对称)
∴ 小球从A→B,tAB=tAC - tBC=3s - 2s=1s 小球从A→C→B1,tACB1=tAC+tCB1=3s+2s=5s
2022/4/9
2
v
2 t
2 gh
2022/4/9
⑵全过程法: 全过程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加速
v=0 B
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直线 运动,
取v0为正方向, v t v 0 gt
a= - g ,规律:
h
v0t
1 2
gt
2
A
A1
GG
v0
O
vOt 1
v
2 0
v
2 t
2 gh
注意:
C
①h为正,表示质点在抛出点的上方,h为负表示在抛
出点的下方.
②v为正,表示质点向上运动,v为负表示质点向下运动.
2022/4/9
5. 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
⑴时间对称: (t上=t下)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经过同 一段高度所用时间相等.
⑵速度对称: (v上= - v下) t上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经过同 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
2022/4/9
例3、从地面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球,若不计 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球运动到距地面25m时所经 历的时间可能为( A D )
A. 1 s B. 2 s
C. 4 s
D. 5 s
解:(整体法)小球作竖直上抛运动,取v0向为正方向,由
s
v0t
高中物理第3章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案2鲁科版必修2

平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的要求:1.平抛特点:初速度方向为水平,只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轨迹是抛物线2.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3.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有关问题二.重点难点:1.重点是平抛运动的规律:物体的位置、速度如何随时间变化,轨迹是如何形成的;2.平抛运动是怎样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课型:新课(多媒体课件课)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猴子的命运树上的一只猴子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口对准它,它想落到地面上逃走。
但是就在它刚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猴子能逃脱卮运吗(猴子在子弹的射程内,不计阻力)大家想知道猴子的命运,学完本节内容——平抛运动,就会明白了。
复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就是运动的轨迹是弯曲的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跟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问:假设我平端一把步枪,扣动扳机后,子弹就要射出。
那射出的子弹回做什么样的运动呢?我们首先可以知道,子弹在刚刚射出的时,会具有一个水平的初速度;如果这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受阻碍,必然将落到地上,也就是说这个子弹的初始状态和末了状态我们都已经知道。
那这个子弹在中间过程的运动轨迹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子弹刚出枪口时有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这时它只有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物体所受合力跟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那这个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能举出相似的例子吗?()入题:这类曲线运动有点特殊:子弹刚射出时具有一个水平的初速度,子弹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我们就把这种初速度水平,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称之为平抛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1.平抛物体的运动平抛运动是一个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在变,大小也在变,这样的运动我们该如何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按子弹的运动效果)(提示可以通过我们第二节学过的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我们就把这个平抛运动的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我们分别来看这个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作什么样的运动)。
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3章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想一想?
上图中从篮圈被竖直扣下的篮球,其运动是 自由落体运动吗?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请说出:
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受力,运动的方向、 加速度、速度、位移有何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
物理一学、中竖将直物下体不抛受运其动他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
静止1开、始定下义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1、你能画出重物运动的 v-t 图象吗?
2、请尝试用能量的角度完成此题。
一、竖直下抛运动
性质:加速度为 g 的匀加直线运动
二、竖直上抛运动
{ 性质:加速度为 - g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升:匀减速 下降:自由落体
特点::对称性
三、解题思路
1. 分段处理 2. 整体处理 3.能量角度(机械能守恒)
(2)初速度v0≠0,竖直向上,a与v0反向
(3)匀变速度直线运动
(4)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
a=-g
vt=vo- gt 1 s v t gt2
2 0
3、从运动的合成的角度看:
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为v0的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与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4、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1)分段法:
(以向上为正方向)
a=-g
vt=vo- gt
s
v0t
1 2
gt
2
v v0
o
t
(3)能量的角度:用机械能守恒或动能定理进行求解。
已知竖竖直直上上抛抛的运物体动的具初有速度对为称v0=性20m/s。试求:
①②W物 物t1G体体0上由gE升最v0K的大v最高g012 大度mvt高落222度回v2原hg12以m0地及v时0v2g上2的升速0vg0到度最v2大以高及tv度1落2所回t2用v原0 的地时所间用t的1;时间t2。
高中物理 第3章 抛体运动 第2节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学案 鲁科版必修2-鲁科版高一必修2物理教

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一、竖直下抛运动 1.定义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下抛出后,只在重力作用下而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下抛运动。
2.性质:初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运动规律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g 表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那么有v t =v 0+gt ,s =v 0t +12gt 2,v t2-v 02=2gs 。
二、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只在重力作用下,具有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初速度的物体的运动。
2.性质:初速度向上,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3.研究方法分段法⎩⎪⎨⎪⎧⎭⎪⎬⎪⎫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4.运动规律1.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包括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都是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方向向下,满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t =v 0+gt ,位移公式s =v 0t +12gt 2。
3.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向上,满足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t =v 0-gt ,位移公式s =v 0t-12gt 2。
4.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在同一位置速度等大反向。
(1)速度的大小⎩⎪⎨⎪⎧上升阶段:v t =v 0-gt下降阶段:v t ′=gt ′(2)位移的大小⎩⎪⎨⎪⎧上升阶段:h =v 0t -12gt 2下降阶段:h ′=12gt ′2(3)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 =v 0g(4)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022g1.自主思考——判一判(1)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都在减小。
(×)(3)竖直下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4)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但速度变化方向相反。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鲁科版必修2教案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鲁科版必修2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抛体运动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描述抛体运动的方法;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掌握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3.发现和理解用物理学知识分析彩虹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重点1.抛体运动的概念和性质;2.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3.抛物线的形状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模型建立;2.向上和向下的抛体运动问题的区别。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抛体运动的概念和性质(30分钟)1.1 教师简单介绍抛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1.2 让学生分小组探究抛体运动的特点; 1.3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抛体运动的物理特性; 1.4 学生回顾复习抛体运动的定义和基本公式。
2.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30分钟)2.1 教师讲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公式和特点; 2.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别解决向上抛和向下抛两种情况的问题; 2.3 学生运用公式计算和分析向上和向下抛体运动的差异性。
3. 抛物线的形状和运动规律(40分钟)3.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抛物线的形状和运动规律; 3.2 学生运用公式分析抛物线的参数对抛物线形状的影响; 3.3 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探讨抛物线的应用。
4. 分析彩虹的形成原理(20分钟)4.1 教师讲解彩虹的形成机理; 4.2 学生分组讨论彩虹的形成条件; 4.3 学生应用物理学知识,分析彩虹的形成原理。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2.讨论、实验和演示法;3.合作学习法。
六、学情评估1.教师监督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抛体运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填写自评表,评估学习效果。
七、拓展延伸1.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扩大抛体运动知识的面;2.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计算,自行探究抛体运动在其他情况下的应用;3.学生通过图像和实物观察,深化对抛物线形状和运动规律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竖直下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2.掌握竖直下抛(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3.能利用公式计算竖直下抛(上抛)物体的位移、速度及运动时间。
4. 掌握竖直下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物体的下抛(上抛)运动,概括竖直下抛(上抛)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竖直下抛(上抛)运动的研究都是略去空气阻力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学生实验和逐步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在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掌握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征和规律,掌握竖直下抛、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
难点:1、用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矢量公式的应用。
2、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教学演示课件、橡皮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理论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动画展示抛体运动的生活中实例:打篮球、打排球、踢足球、耍杂技等
引导思考:这是些什么运动,有何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引入:抛体运动按运动轨迹分,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我们这节课学习直线运动,即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新课教学
一、竖直下抛运动
[从实例和实验出发,建立模型]
引入实例:引入竖直下抛运动的实例——打篮球,师生共同分析运动物体的
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
引导学生做实验:用橡皮擦做竖直下抛运动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
1、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向下竖直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下抛运动
2、特点:①v
竖直向下。
②只受重力作用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哪些运动可认为是竖直下抛运动?
[理论探究]
提出问题:①竖直下抛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②竖直下抛运动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展示竖直下抛的动画,师生共同进行运动分析,归纳得出:
3. 性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 运动规律: 5、用v-t图象来描述
运动
[实例研究]
【例题1】一篮球运动员以V0 =10m/s的速度向下灌篮,不记空气阻力,球经过了t=0.3s落地,问:篮框离地多高?篮球到达地面的速度大多少?(g=10m/s2)
二、竖直上抛运动
[从实例和实验出发,建立模型]
引入实例:引入竖直上抛运动的实例——竖直向上拍球,师生共同分析运动物体的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
引导学生做实验:用橡皮擦做竖直上抛运动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
1、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向上竖直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向上。
②只受重力作用
2、特点:①v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哪些运动可认为是竖直上抛运动?
[理论探究]
提出问题:①竖直上抛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②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展示竖直上抛的动画
师生共同分析:由于竖直上抛运动涉及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恒定,因此处理竖直上抛运动时有以下两种方法:
【分段法】
1、上升过程:初速度向上为v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规律:
推论:,
2、下升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规律:
3、两个过程对称性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上升与下落两个过程有何联系?
并展示插图(如右图),引导比较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结论:①时间对称②速度对称。
【整体法】
、加速度向下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整个过程可看成初速度向上为v
1、规律:
强调: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及公式的矢量性
2、用v-t图象来描述运动
[实例研究]
【例题2】气球上系一重物,以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离地9m时绳断了,求重物的落地时间t=?(g=10m/s2)
(用PPT展示分段法与整体法解题思路)
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
1、竖直下抛运动,可看成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可看成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思考:在12米高的塔上,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经2秒到达地面,则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多大?(g=10m/s2)
交流与讨论
1、比较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下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异同点?
2、完成表格
布置作业:。